CN1428558A - 空调的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的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8558A
CN1428558A CN 01136904 CN01136904A CN1428558A CN 1428558 A CN1428558 A CN 1428558A CN 01136904 CN01136904 CN 01136904 CN 01136904 A CN01136904 A CN 01136904A CN 1428558 A CN1428558 A CN 1428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enchmark
heat exchanger
premises station
drain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369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2215C (zh
Inventor
郑徹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1369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2215C/zh
Publication of CN1428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8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22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2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室外机。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循环系统中的配件相连,是由介质流体传送配件,接收来自其它配件的介质流体的第1集流管,第2集流管,连接集流管的倒“U”字型的多个细管构成。为使外部空气在吸入到内部后排出到外部,与流体进行二次热交换,将风扇安装结构设在热交换器的内部空间。在室外机后端及两侧面外壳的一部分后面板和上面板上,贯通设有外部空气流入到室外机内部的吸入孔。本发明不采用散热片,采用直径相对小的细管,组成热交换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采用放热面积大的细管组成热交换器,室外空气流过二次热交换器,与流体进行二次热交换,在增大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空调的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的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空调,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空调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根据需要调节室内空气,维持适合室内的空气状态的装置。例如,在夏天进行制冷循环,保持室内空气的凉爽,而冬天进行供暖循环,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而且空调还调节室内湿度,将室内空气调节到舒适的洁净状态。
一般来说,分体式空调由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室内机和外部的室外机构成。
图1是传统的普通型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结构分解图。如图所示,基准底壳1上设置了热交换循环系统的配件。而且,在基准底壳1的前面设置室外机前端外壳的前面板5。
前面板5上设有输出风扇9形成的气流的排气栅格5e。而且在基准底壳1的上面直立设置隔离扳7,将室外机内部划分为两个区域。隔离扳7上形成了高效率的热交换空气的通道,同时其设置以消除压缩机15产生的噪音为目的。
而且,由隔离扳7划分的基准底壳1的侧面设置风扇9,驱动风扇的电机11,热交换器13。风扇9吸入外部空气,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到外部,热交换器13将吸入到室外机内部的空气和介质流体进行热交换。
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13为倒“”型,设置在室外机背面和侧面对应的位置。而且,热交换器13设有弯曲夹具,内部流过热交换介质流体的流体导管13p。
流体导管13p的外柱面插入了多个散热片13h,使通过热交换器13的空气和流过流体导管13P内部的介质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散热片13h按一定距离密集插入,增大放热面积。并且,热交换器13的两端分别设置了通道13c,13c’。
在图1中,在由隔离板7划分的基准底壳1的另一侧设置了压缩介质流体的压缩机15,并且基准底壳1的纵向设置处理控制电信号的控制部17的控制部控制部支持板19。
后面板21设置在基准底壳1的后端。后面板21在室外机的后面及两侧面,形成包围热交换器13外部的马蹄形的结构。由此构成的后面板21防止热交换器13上部的散热片13h引起事故,确保了安全性。而且,后面板21连接基准底壳1和顶板23,增加了空调室外机的结构强度。
与热交换器13后面以及侧面相对应的后面板21的后端和一个侧面有电缆连接孔21b,连接向控制部门发送电信号的电缆,控制部17连接电缆,并设有密封电缆连接孔21b的盖子21c,在下侧设有使流体流入或流出到压缩机15和室内机之间的流体流动槽21d。
顶板23是空调室外机的盖子,与前端栅栏5和后面板21一起构成室外机的上面部分。如上所述,在基准底壳1上装有前端栅栏5和后面板21之后,将顶板23盖在前面板5和后面板21上,形成室外机的整个外壳。
传统技术的空调的室外机热交换器存在如下的问题。
即,在传统的热交换器上分别设置介质流体导管13p和散热片13h,如图2所示,将散热片13h插入在流体导管13p的工序非常复杂,又费时间,严重影响了操作。
而且,热交换循环中,流过介质流体的流体导管13P的长度很长,形状也很复杂。同时,与吸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流体,在流过流体导管13p内部的过程中,由流体导管13p内部油路的电阻,压力相对降低。因此,增加了消耗电力,降低了整个空调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热交换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化。另外还提供改善热交换性能,从而提高空调室外机的空调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如下方案进行实施的:本发明包括基准底壳、外壳安装在基准底壳上,在基准底壳面形成内部空间,并设有外部空气出入结构,电机机座安装在基准底壳上面,在电机机座上设有风扇安装部,吸入并流动外部空气,在基准底壳的内部空间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围风扇安装部,并使热交换循环中的流体与在风扇安装结构进行热交换。
根据本发明,电机机座为倒“U”字型上侧有圆筒型的电机安装架,安装提供驱动力的电机,电机安装架的两侧设有多个贯通按装孔。
根据本发明,热交换器由热交换循环系统中的其它配件相连,设有第1集流管和第2集流管,传送或接收介质流体,在第1集流管和第2集流管之间,由经过多次弯曲连接形成内部一定空间的多个细管连接。
如上所述,细管形成包围风扇安装部的前面,后面及上面,呈倒“U”字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效果明显,不使用散热片,而使用直径相对小的细管来组成热交换器,使热交换器的构成简单化,提高了组装作业性,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采用放热面积大的细管来组成热交换器,使室外空气与热交换器进行两次热交换,增大了热交换机的热交换性能,提高了空调的效率。而且,采用多个细管,顶盖上形成了吸入孔,并由多个倒“U”字型的细管构成了热交换器,又将吸入空气流动的风扇安装结构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内部空间里。由此,外部空气吸入到室外机内部时,与介质流体进行热交换后,在排到外部时再次与介质流体进行热交换,增大了热交换量,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性能,又提高了整个空调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技术空调的室外机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2是传统技术空调的室外机热交换器结构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空调的室外机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空调的室外机热交换器结构斜视图。
图5是发明空调的室外机侧断面略图。
图6是本发明的风扇安装架和电机机座结够分解斜视图。
图7是本发明空调的室外机的空气流动图。
图中
1 基准底壳                   5  前面板
5e排气栅格                   5h 排气口
7 隔离板                     9  风扇
11电机                       13 倒“”型热交换器
13p流体导管                  13h散热片
13c通道                      15 压缩机
17电信号控制部               19 控制部支持板
21后面板                     21b电缆连接孔
21c连接孔盖子                21h吸入孔
23顶板                       50 倒“U”型热交换器
52第1集流管                  52i第1集流管通道
52h第1集流管连通孔           54 第2集流管
54e连通孔                    56 细管
62电机固定结构               62h电机固定孔
70电机机座                   72 电机机座安装部
72h电机机座安装孔            74 电机安装部
76电机安装架                 76h电机安装孔
88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图3是本发明空调的室外机结构分解斜视图,如图所示,基准底壳1为空调的底面。基准底壳1上设置有配件,与室内机侧设置的配件构成热交换循环系统。
基准底壳1的前端设置有前面板5,形成室外机的前侧外壳,封盖内部配件。前面板5上设有热交换器50进行热交换后空气的排气口5h,排气口5h上设置有排气栅格5e。
基准底壳1上面直立设置有隔离板7,将室外机内部划分成两个区域。隔离板7形成高效率的室外机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道,而且其设置可以切断压缩机15发出的噪音。
在基准底壳1上安装前面板5和百叶后面板21,紧贴在前面板5和百叶后面板21之间,构成室外机内部的同时,被划分为两个区域。由此,室外机用前面板5,后面板21以及隔离板7划分两个部分。
由隔离板7划分的基准底壳1上侧,具备了热交换循环中的介质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结构。
首先,由隔离板7划分的基准底壳1上,一侧设置热交换器50。如图4所示,热交换器50上设置第1集流管52及第2集流管54,与热交换循环系统中的其它配件相连传送或接收介质流体。
集流管52,54是长方形的六面体,在长度方向上内部形成吸入通道52i和输出通道54e。吸入通道52i和输出通道54e上各自连接了与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其它配件相连的导管。顺着第1集流管52的侧面多个连通孔52h,形成一例与吸入通道相通,顺着第2集流管54的侧面,同样形成了一例连通孔与输出通道54e相通。
在热交换器50上,以基准底壳1为基准,设置了连接两个集流管52,54的多个倒“U”字型细管56。细管56的两端与集流管52,54上设置的连通孔52h相连,顺着集流管52,54有序的形成了一排。
细管56起到将介质流体从一侧的集流管送到另一侧集流管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与从外部流入通过热交换器5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50设置有细管56,与室外机的前面,后面以及上面相对。
细管56的长度和直径以及其形状,根据使用的空调特点而有所不同。例如,细管56可以弯曲形成与室外机上面和后面或上面和前面相对的“L”字型组成热交换器。
如图5所示,在热交换器50上倒“U”字型细管56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电机机座70,电机机座70上有风扇9的安装架72,吸入外部空气在内部流动的电机11和固定在电机11输出轴11s的风扇9。
电机11设置在电机机座70上的电机安装部74,在电机11机身一侧向室外机前方突出有输出轴11s。在电机11机身外柱面上突出形成固定结构62,而固定结构62上有利用螺钉将电机11固定在电机机座70的固定孔62h。
在输出轴11s的一端装有风扇9。风扇9从室外机外部吸入空气,通过热交换器50,形成热交换气流,并将热交换后的气流通过排气口5h输出到室外。
图5中,固定电机11的电机机座70设置在基准底壳1上,位于热交换器50倒“U”字型的细管56形成的内部空间内。
如图6所示,电机机座形成倒“U”字型,下部两末端各形成了安装部72。安装部72上贯通形成了利用螺钉将电机机座70固定在基准底壳1上的多个安装孔72h上。而且,如上组成的安装部72使电机机座70更加坚固地固定于基准底壳1上。
电机机座70的上部形成了安装电机11的圆筒型电机安装部74,为将电机11安装到电机机座70上,而形成了安装架76。电机安装架76上设有多个安装孔76h将电机11固定在电机安装部74上。
图3中,由隔板7划分的基准底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压缩机15,压缩机15起到压缩热交换循环系统中的介质流体的作用。在基准底壳1上纵向设置有控制部控制部支持板19,安装引接压缩机15上处理控制的电信号。
室外机背面和两侧利用百叶后面板21隔开。在与热交换器50相对应的百叶后面板21的一部分,贯通设有外部空气流向室外机内部的多个吸入孔21h,在室外机侧面外壳的后面板21上,同样形成了外部空气流入室外机内的多个吸入孔21h。
室外机的上面利用顶盖88盖住。而顶盖88上也设有外部空气流入室外机内的多个吸入孔21h。
下面对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的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这里,以空调的制冷运转为例进行说明。
启动空调后,如图4所示,热交换器50的内部通过第1集流管52的吸入通道52i介质流体流进来。而介质流体流动在吸入通道52i内部时通过连通孔52h,传送到各个细管56中。而传递到细管中的介质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与通过细管56外面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流动到细管56另一侧端部的介质流体通过与输出通道54e相通的连通孔,传递到连通孔54e中。在这之后,介质流体通过输出通道54e的出口,传递到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其它配件之中。
这时,为了提高热交换上的换热效率,启动风扇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室内,通过热交换器之后在输出到室外。
即,由于风扇的工作,首先通过设在形成室外机后面的后面板21上的一部分和顶盖88上形成的多个吸入孔21h,如图7中的a,b箭头所示,外部空气通过室外机的顶板及后面吸入到室外机的内部。被吸入的空气通过与室外机的顶板和后面相对应设置的细管56外部与介质流体进行热交换。
由于风扇9的工作,通过形成室外机侧面外壳的后面板21上形成的吸入孔21h,如图7中的C箭头所示,外部空气流入到室外机内部,而通过吸入孔21h’吸入的空气由风扇9,在通过与前面板5相对应设置的细管56外部的过程中,与介质流体进行热交换后排出到室外。
从室外机一侧不通过细管56外部的吸入空气的温度比从室外机后面和顶面进入流过细管56外部的过程中与介质流体进行一次热交换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由此,倒“U”字型的热交换器50内部空间的空气由通过吸入孔21h吸入流动的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温度下降,因此与介质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变大。同时,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在流过与排气栅格5e相对应的设置的细管56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增大热交换热量。
如上所述,由室外机后面和上面向前流动的空气,在吸入到室内和再次排到外部的过程中,两次流过热交换器50的细管56外部,与介质流体进行两次热交换。
同时,由室外机侧面,经过室外机内部向前面流动的空气,排出到室外机外部时与热交换器50进行一次热交换的空气会合,流过热交换器50细管56外表面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

Claims (4)

1.一种空调的室外机,包括基准底壳(1),在基准底壳(1)上面设置有外部空气出入结构的外壳,基准底壳(1)上面形成内部空间,其特征是在基准底壳(1)上面有电机机座(70),电机机座(70)上有吸入外部空气的风扇(9)的安装部,风扇(9)的安装部设置于基准底壳(1)上的内部空间,在基准底壳(1)上设有热交换器(50),热交换器(50)包围风扇(9)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的室外机,其特征是电机机座(70)由呈倒“U”字型,上侧有呈圆筒型的电机安装架(76)组成,电机(11)位于电机安装架(76)上,电机安装架(76)两侧设置多个安装电机的安装孔(7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的室外机,热交换器(50)由热交换循环系统中的配件相连,其特征是设置有传送或接收介质流体的第1集流管(52)和第2集流管(54),在第1集流管(52)和第2集流管(54)之间,由经过多次弯曲形成内部一定空间的多个细管(5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成热交换器的细管(56),其特征是细管(56)形成包围风扇安装部的前面,后面及上面,呈倒“U”字型。
CN 01136904 2001-12-25 2001-12-25 空调的室外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21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6904 CN1242215C (zh) 2001-12-25 2001-12-25 空调的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6904 CN1242215C (zh) 2001-12-25 2001-12-25 空调的室外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8558A true CN1428558A (zh) 2003-07-09
CN1242215C CN1242215C (zh) 2006-02-15

Family

ID=4673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369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215C (zh) 2001-12-25 2001-12-25 空调的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221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5922C (zh) * 2004-11-29 2009-01-2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拖多吸顶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CN102455045A (zh) * 2010-10-19 2012-05-1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扇电机固定结构
CN106122055A (zh) * 2016-08-24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5922C (zh) * 2004-11-29 2009-01-2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拖多吸顶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CN102455045A (zh) * 2010-10-19 2012-05-1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扇电机固定结构
CN102455045B (zh) * 2010-10-19 2016-01-2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扇电机固定结构
CN106122055A (zh) * 2016-08-24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6122055B (zh) * 2016-08-24 2019-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2215C (zh) 2006-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7169A (zh) 空调器
CN1621752A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147682C (zh) 一体式空调机
CN1699862A (zh) 通风系统
CN1746584A (zh) 空调器
CN1139751C (zh)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
CN1231716C (zh) 空调系统
CN1199023C (zh) 小型空调器和采用该空调器的除湿装置
CN1242215C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819931A (zh) 用于模块化的公共汽车空调装置的蒸发器部分
CN1782601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707172A (zh) 窗式空调
CN1811292A (zh) 空调装置
CN1299079C (zh) 窗式空调机的固定装置
CN1566794A (zh) 一体型空调机
CN1256556C (zh) 立体式空调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CN1902446A (zh) 天花板悬挂式空调装置
CN2859386Y (zh) 具有新型冷凝器组件的整体式机车空调
CN1256552C (zh)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CN100339657C (zh) 空调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
CN2667377Y (zh) 分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CN2667382Y (zh)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CN1707174A (zh) 窗式空调的气流导向装置
CN1357712A (zh) 墙壁埋立式空调器的室外侧空气引导装置
CN1198096C (zh) 具较佳冷房效果的空调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