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6390A -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6390A
CN1386390A CN01801979A CN01801979A CN1386390A CN 1386390 A CN1386390 A CN 1386390A CN 01801979 A CN01801979 A CN 01801979A CN 01801979 A CN01801979 A CN 01801979A CN 1386390 A CN1386390 A CN 1386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struction
data
equipment
functiona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1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村晴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86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6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04Q9/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ous oper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G08C19/16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ransmission is by pulses
    • G08C19/28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ransmission is by pulses using pulse cod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50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e.g. replies, status updates, acknowledgements, from the controll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通过利用蓝牙等的传送网络,为对其他的设备进行简单而良好的远程控制等,在通过规定的无线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一方设备与另一方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的指令的场合下,当一方设备对另一方设备传送了用于指示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时,将由一方设备传送的第2指令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决定为由第1指令指示了的功能块。而且,如果在另一方设备中存在关于在第1指令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设定时,则通过针对来自一方设备的规定指令的响应,一方设备可以确认。

Description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比如适用于近距离无线传送系统的适合的数据传送方法、应用了该数据传送方法的数据传送系统以及用于该系统的数据传送装置,尤其涉及到在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及这些设备的控制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传送情况下的适合的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被称为蓝牙(Bluetooth:商标)规范的无线传送系统不断被提出并投入实用。在这种无线传送系统中,在数台设备之间通过2.4GHz的频带进行电话通信用语音数据、传真用图像数据及计算机用数据等的无线传送。
设备之间的无线传送距离为从数米到最大100米左右,是一种被设想为较近距离的网络近距离无线传送方式。在该近距离无线传送方式下,要确定规定基于各被传送数据类别的各数据传送方式的模式。有关通信方式的说明在后文中的发明实施最佳方式项下有详细介绍,制定该规范的标准化组织Bluetooth SIG公司已将其对外公开。
然而在假设基于已作为设想提出的蓝牙规范的无线网络中的音频设备及视频设备之间的控制为远程控制的情况下,有时由于设备的原因存在多条控制线路,造成控制状态混乱。
具体地说,比如在一台音频设备中内置有多个磁盘再生部的情况下,仅仅就传送由遥控装置发出的再生操作指令而言,就存在着一个接收侧难以判断究竟由哪一个磁盘再生部开始实施再生比较好的问题。
因此,在传统技术中,在传送用于指定实施何种操作的指令时,必须指定其指令是针对设备内的哪一个功能块的指令,从而使指令结构复杂化,这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虽然这里以蓝牙技术为例作以说明,但在构成其它同类无线传送网络的情况下,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实现利用各种传送网络较好地实施对其它设备的远程控制等。
第1发明为:在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一方设备与另一方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的数据传送方法中,在上述传送网络,当上述一方设备对上述另一方设备传送了用于指示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时,将由上述一方设备传送的第2指令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决定为由上述第1指令指示了的功能块。如此一来,通过用传送第1指令来指定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便无需在随后的第2指令的传送中再对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进行指示,仅此一举,便可以简化指令的结构,用简化的结构便可以良好地实施由一方设备对另一方设备的控制。
第2发明为:在第1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中,上述第1指令通过立规定的特征位进行指示。这样,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指定便可简单进行。
第3发明为:在第1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中,上述传送网络为无线传送网络,上述指令通过该无线传送网络内确保了的第1信道传送。这样,可以通过无线传送简单地对控制对象进行指示。
第4发明为:在第3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中,当通过上述第2指令指示了流数据的输出时,该流数据通过上述无线传送网络内确保了的第2信道传送。这样,可以利用与指令不同的信道良好地实施流数据的传送。
第5发明为:在第1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中,上述传送网络是通过规定的总线使设备间连接起来的网络,上述指令在上述总线上通过非同步通信进行。这样,通过使用了总线的数据传送可以简便地指定控制对象。
第6发明为:在第5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中,当通过上述第2指令指示了流数据的输出时,该流数据在上述总线上通过同步通信传送。这样,通过同步通信可以良好地传送流数据。
第7发明为:在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一方设备与另一方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及其响应的数据传送方法中,在上述传送网络内,当上述一方设备对上述另一方设备传送了用于确认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时,通过针对该第1指令的响应在上述另一方设备返回对应的功能块。这样,在被控制设备侧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可以简单地通过另一设备得到确认,从而可以简单地实施在预先特定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并进行控制场合下的确认。
第8发明为:在第7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中,上述第1指令通过立规定的特征位进行指示。这样,指令的结构便可简化。
第9发明为:在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第1设备与第2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的数据传送系统中,作为上述第1设备包括:第1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2设备进行通信;第1控制单元,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2设备内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和用于指示由第1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实施规定功能的第2指令,作为上述第2设备包括:第2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1设备进行通信;第2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通信单元接收到上述第1指令时存储由该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在接收到上述第2指令时,使上述存储的功能块实施由该第2指令所指示了的功能。这样,通过传送来自第1设备的第1指令而指定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在随后的第2指令传送时,便无需对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进行指示,仅此一举便可以简化指令的结构,从而用简单的结构便可以良好地实施由第1设备对第2设备的控制。
第10发明为:在第9发明的数据传送系统中,上述第1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这样,便可简单地进行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指定。
第11发明为:在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第1设备与第2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及响应的数据传送系统中,作为上述第1设备包括:第1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2设备进行通信;第1控制单元,生成用于确认在上述第2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作为上述第2设备包括:第2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1设备进行通信;第2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通信单元接收到上述第1指令时,作为响应从上述第2通信单元输出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这样,可从第1设备简单地确认在第2设备侧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从而对于实施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预先特定并控制的场合下的确认也变得简单。
第12发明为:在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中包括: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控制单元,生成用于指示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规定设备内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和用于指示由第1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实施规定功能的第2指令。这样,通过用传送第1指令来指定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在随后的第2指令传送时,便无需对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进行指示,仅此一举便可以简化指令结构,并以简单的结构可以良好地实施对其它设备的控制。
第13发明为:在第12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中,上述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这样,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指定便可简单进行。
第14发明为:在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中包括: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控制单元,生成并从上述通信单元输出用于确认在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规定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这样,被控制设备侧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可以简单地得到确认,对于实施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预先特定控制场合下的确认也变得简单。
第15发明为:在第14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中,上述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这样,指令构成便简化了。
第16发明为:在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中包括: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控制单元,在上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第1指令时存储由该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在接收到第2指令时,使上述存储的功能块实施由该第2指令所指示了的功能。这样,在通过传送第1指令指定了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时,当随后接收到第2指令时,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便被特定,并被由构成简单的指令从其它设备上良好地控制。
第17发明为:在第16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中,上述控制单元通过判别指令中的规定位来对第1指令进行判别。这样,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便可以被简单地指定。
第18发明为:在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中包括: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控制单元,在判别了上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用于确认在本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指令时,将设定了的附加有表示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信息的响应从上述通信单元传送到上述指令的输出源。这样,在该设备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可以简单地通过另一设备得到确认,对于实施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预先特定控制场合下的确认也变得简单。
第19发明为:在第18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中,上述控制单元通过判别指令中的规定位来判断是确认上述功能块的指令。这样,只要判别规定位,便可以简单地判别出是功能块的确认。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下的无线传送部构成示例方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下的音频记录再生装置的示例方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下的遥控装置的示例方框图。
图4为表示协议栈示例说明图。
图5为表示无线传送分级结构示例说明图。
图6为表示传送频率设定示例说明图。
图7为表示跳频状态说明图。
图8为表示单时隙包相对时间轴的配置示例说明图。
图9为表示单时隙包与多时隙包相对时间轴的混合示例说明图。
图10为表示主机与从机之间传送状态示例说明图。
图11为表示网络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12为表示SCO链接通信示例定时图。
图13为表示非同步通信方式通信示例定时图。
图14为表示同步通信方式通信示例定时图。
图15为表示多址通信方式通信示例定时图。
图16为表示SCO链接与ALC链接共用场合下的通信示例定时图。
图17为表示时钟数据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18为表示地址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19为表示跳频模式生成处理示例构成图。
图20为表示包格式示例说明图。
图21为表示存取码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22为表示包信头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23为表示净荷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24为表示单时隙包的净荷信头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25为表示多时隙包的净荷信头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26为表示FHS包的净荷构成示例说明图。
图27为表示设备状态转移示例说明图。
图28为表示查询通信示例说明图。
图29为表示查询处理示例定时图。
图30为表示呼叫通信示例说明图。
图31为表示呼叫处理示例定时图。
图32为表示AV/C协议分级结构示例说明图。
图33为表示AV/C协议包结构示例说明图。
图34为表示AV/C协议的连接确立与指令、响应传送示例说明图。
图35为表示AV/C协议的释放连接示例说明图。
图36为表示AV/C协议的数据结构示例说明图。
图37为表示指令的具体示例说明图。
图38为表示指令及响应的具体示例说明图。
图39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下设备之间的传送示例说明图。
图40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下指令的结构示例说明图。
图41为表示控制指令的传送状态示例说明图。
图42为表示图41示例中指令及响应的数据示例说明图。
图43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下状态指令传送状态的示例说明图。
图44为表示图43示例中指令及响应的数据示例说明图。
图45为表示传递指令的格式示例说明图。
图46为表示传递指令的操作id示例说明图。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6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作以说明。
本发明适用于符合蓝牙规范要求的近距离无线传送方式下在数台设备之间组成无线网络的系统。这里主要由视频设备和音频设备等电子设备组成系统。
图1所示为配有本例电子设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构成示例图。在与天线1相连的信号收发处理部2中进行高频信号处理和无线信号传送处理及无线信号接收处理。信号收发处理部2内的传送信号及接收信号通过2.4GHZ频带内按1MHz间隔设定的信道传送。但是,各信道信号需要进行在后述时隙间隔内使传送频率改变的所谓跳频处理。假设在每个时隙内都要实施跳频处理,由于一个时隙为625微秒,所以在一秒钟内将有1600次频率切换,这样便可防止受到其它无线通信的干扰。无线传送信号的调制方式可采用被称为GFSK(Gaussian filterd FSK:高斯滤波频移键控)的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是一种利用频率传送特性呈高斯分布状态的低通滤波器进行频带限制的频率调制方式。
由信号收发处理部2接收的信号及由信号收发处理部2传送的信号在数据处理部3中进行基带处理。蓝牙规范基本上适用交替实施信号传送与信号接收的TDD方式(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在数据处理部3中交替实施信号传送时隙处理和信号接收时隙处理。
数据处理部3通过接口部4与功能处理块10相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功能处理块20内,或者通过数据处理部3对功能处理块20输出的数据进行信号传送时隙处理。信号收发处理部2和数据处理部3及接口部4中的信号传送处理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实施。该控制器5可以采用比如各设备的内置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还可以采用专门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专用控制器。
信号收发处理部2、数据处理部3、接口部4、控制器5组成在蓝牙规范下进行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
因此,与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相接的功能处理块20相当于作为一台设备实施实际功能的单元部分。比如,对于摄像机与视频记录再生装置,它相当于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记录与再生的处理单元部分。对于音频记录再生装置,它相当于音频数据记录与再生的处理单元部分。对于计算机装置,它相当于基于专用程序实施数据处理的单元部分。通过将如此构成的传送处理装置内置于各种设备内,或者接在外部,便可以在各种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此外,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除了可内置于电子设备本体内之外,也可以装在装置本体之外的其它装置内,从外部连接。
图2为将音频设备100的块作为功能处理块20场合下的构成示例图。本例中的音频设备100包括以下单元:将被称为袖珍盘(MD)的包容在树脂外壳内的光磁盘或光盘作为记录媒体使用,把音响信号等作为数字数据记录或再生的功能单元、将被称为激光盘(CD)的光盘作为记录媒体使用,把音响信号等作为数字数据进行再生的功能单元、接收无线电广播等信号,作为调谐器发挥作用的功能单元。
在音频设备100的磁盘记录再生部的记录部分的结构下,由外部输入的2个信道的模拟音响信号可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101转换为数字音响数据。转换后的音响数据被传送到ATRAC编码器102内,被编成ATRAC(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自适应音响转换编码)方式下的压缩音响数据码。此外,在从外部直接输入数字音响数据的场合下,该输入音响数据可不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101被直接传送到TARAC编码器102内。
在编码器102内经过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被传送到记录再生部103内,进行记录用处理,基于处理后的数据驱动光感器104,在磁盘(光磁盘)105上记录数据。此外,在记录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磁头进行磁场调制。
另外,本例中的音频设备100配有调谐部172,可通过天线171把所接收到的无线电广播等2信道音频信号通过切换开关161、162有选择地传送到模拟/数字转换器101的输入部分内。因此,通过调谐部172,在磁盘105上也实施所接收的音频信号记录。
在磁盘记录再生部的再生部分构成下,由光感器104读取在磁盘(光磁盘或光盘)105上记录的数据,通过记录再生部103进行再生处理,从而得到ATRAC方式下的压缩音响数据。把该再生音响数据传送到ATRAC解码器106内解码,转变为具有规定方式的数字音响数据,再把该解码后的音响数据传送到数字/模拟转换器107内,转换为2信道模拟音响信号输出。另外,在向外部直接输出数字音响数据的场合下,在ATRAC解码器106内解码的音响数据可以不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器107直接输出。
图2示例的构成为:经模拟转换后的输出音响信号被传送到放大装置51内,进行放大等音响输出处理,由所连接的话筒52、53输出2信道音响(音频)。
在以上介绍的记录再生部采用其它磁盘再生部构成方式下,在磁盘(光盘)152上记录的数据由光感器151读取,在再生部153内进行再生处理,从而得到2信道等数字音响数据。该再生音响数据被传送到数字/模拟转换器154内,转换为2信道模拟音响信号输出。此外,在向外部直接输出数字音响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不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154直接输出。
图2示例中,在模拟音响信号输出系统中,来自采用MD的磁盘记录再生部的再生输出和来自采用CD的磁盘再生部的再生输出通过切换开关163、164被有选择地传送到放大装置51内。对于数字音响信号输出系统也同样,通过切换开关165进行切换。
此外本例中的音频设备100配有用于在上述蓝牙方式下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处理块10。通过所连接的天线1与对方无线处理块进行双向无线通信。
比如由该无线处理块10接收的音响数据通过ATRAC编码器102被传送到记录再生部102内,使其能被磁盘105记录。此外,来自磁盘105的再生音响数据从记录再生部102经过ATRAC解码器106被传送到无线处理块10内,使其能无线传送到另一方设备内,另外来自磁盘152的再生音响数据从再生部153被传送到无线处理块10内,使其能无线传送到另一方设备内。另外,由调谐器172接收的音响数据被传送到无线处理块10内,使其能无线传送到另一方设备内。
音频设备100内的记录处理、再生处理、收音机信号接收处理及无线处理块10内的信号传送及接收处理均通过中央控制单元(CPU)110的控制实施。在CPU110中接有一个作为工作RAM的存储器111。来自操作盘112的操作信息被传送到CPU110内,用于实施与该操作信息对应的动作控制。
此外,当后述的控制指令和响应等控制数据由无线处理块10接收时,该数据将被传送到CPU110内,使CPU110得以实施对应的动作控制和处理。当来自该装置100的控制指令和响应等控制数据被无线传送时,在CPU110内也生成被传送的该控制数据,使其能通过无线处理块10被无线传送。
图3为对该音频设备100等实施远程控制的遥控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本例中的遥控装置200相对音频设备100实施蓝牙规范下的无线信号传送,并对音频设备100的动作进行控制。
即遥控装置200配有用于指示各种动作的操作键201,该操作键201的各种操作均可由作为控制单元的中央控制单元(CPU)202判断出来。此外,还配有用于显示操作状态及被控制设备的动作状态等的显示屏203,通过CPU202的控制以文字、数字及图形等形式实施相应的显示。
CPU202中接有控制码生成部204,比如当按压操作键201时,将在控制码生成部204内生成与该操作动作对应的控制码,该生成的控制码被传送到无线处理块10内进行无线传送,由无线处理块10接收的控制码被传送到接收码判别部205内,在该判别部205中经过判别的接收码被传送到CPU202内。
此外,本例中的遥控装置200具有从音频设备100等接收被无线传送的音频数据功能,该被接收的音频数据通过在遥控装置200一文中介绍的耳机208输出。即当通过无线处理块10接收音频数据时,该音频数据被传送到再生处理部206内,实施解调、模拟转换、放大等音频再生处理,经过这些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可被传送到与耳机端子207相接的耳机208内,然后输出。
通过在具有如此结构的音频设备100与遥控装置200之间传送蓝牙规范下的无线信号,可由遥控装置200实施对音频设备100的远程控制。另外,通过遥控装置200配备的显示屏203也可以显示出音频设备100的动作状态。此外,音频设备100中由磁盘再生的音频信号也可通过与遥控装置200连接的耳机208输出。
接下来,对利用各设备内设置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以蓝牙方式对其它设备实施的无线通信处理作以说明。
图4为蓝牙方式下实施无线通信所需协议栈的示意图。蓝牙系统总体协议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作为蓝牙协议主体部分的核心协议、掌管应用业务的应用软件、用于匹配核心协议与应用业务之间的通信协议的适用协议群。
蓝牙核心协议由5个协议组成。从低层开始依次向上是物理层、基带层、实际数据处理层、逻辑链路管理层。
适用协议群的用途是使核心协议能适合于应用软件,以便利用现有的各种应用软件。该适用协议群包括比如TCP/IP协议、用于模拟串行端口的RFCOMM协议、用户操作设备(HID:人机接口装置)的驱动程序等。为实施后述的AV/C数据传送,该适用协议群配有适合于相应模式的协议。有关AV/C数据传送所需的协议构成在后文中介绍。
物理层采用利用2.4GHZ频带的跳频型扩频方式。信号传送功率最大极限为100毫瓦,无线传送距离设定为大约100米以内的短距离。此外,该物理层在链接层的控制下,其信号传送功率最小可下降到-30dBm。
基带层被定义为是一种用于将实际收发数据包连接到物理层上的协议。该层可提供一种用于收发从上层转发的数据的通信链路。此时也实施跳频管理及时间轴时隙管理等。此外,包的再次传送和误差修正与检测处理也由该基带层管理。
链路管理层是用于连接通过通信链路收发的数据包的协议之一,用于指定对基带层的通信链路设定和与该链路有关的各种通信参数设定。它们在链路管理层内被作为控制包定义,必要时与对方终端链路管理层进行通信。此外在必要时该层由上层应用软件直接控制。
在音响层中,链路管理层在设定可传送数据的通信链路后实施音响数据的转发。这里的音响数据主要指用于电话通话的语音数据,在进行无线电话等通信时,为了把数据传送的延迟量降到最低限度,设置了专用于较低层的处理层。
逻辑链路管理层通过用于连接链路管理层及基带层的协议实施逻辑信道管理。另外,音响层所处理的音响数据以外的传送数据虽然由上位应用软件向逻辑链接层提供,但在此处收发的实际数据在不明确由基带层收发的数据包大小及定时的情况下被转发。因此,逻辑链路管理层把上位应用数据作为逻辑信道加以管理,实施数据分割和数据结构的重新设置。
图5所示为2台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各层内的处理状态,在物理层中设定物理性无线通信链路,在基带层中利用该设定的链路实施数据包的收发。在链路管理层中,通过通信链路管理信道实施控制数据包的收发。在逻辑链路管理层中,通过逻辑信道实施用户数据包收发。该用户数据相当于实际传送的流数据和指令等。
以下就以该方式实施无线通信时的物理性通信频率设定处理作以说明。图6为该方式下所采用的频率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2402MHz至2480MHz的1MHz间隔内存在79个通信频率。被传送的各数据包分别占有该79个通信频率中的一个通信频谱。因此,该被使用的通信频谱每隔625微秒随机变化一次(跳频)。
图7所示为该通信频率跳频示例,从特定的定时t0开始,传送频率每隔625微秒随机变化一次。由于通信频率每隔625微秒改变一次,所以在1秒内大约能随机跳频1600次,其结果是在如图7所示的带宽内形成扩散传送,从而产生扩频。
另外在蓝牙规范下,虽然包的一个单位为625微秒,但也可以连续多次使用该单位包进行信号传送。比如当在2台设备之间进行双向传送时,双向通信无需使用相同的包数,有时仅单向通信就可以采用多个数据包。
如图8所示,在被传送数据包都为625微秒数据包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每隔625微秒实施一次跳频。与此相对,比如如图9所示,在连续采用3个包及连续采用5个包的情况下,在该时隙呈连续状态的期间内,传送频率是固定的。
如果2台设备间的通信状态如图10所示,而且把实施无线传送的一方设备设定为主机,把另一方设备设定为从机时,在一个时隙(625微秒)期间内主机向从机传送时隙构成数据(图10A),然后在下一个时隙期间内从机向主机传送时隙构成数据(图10B)。接下来在连续传送期间反复实施上述这种交互传送。但是如上所述,无线传送频率在每个时隙内按照f(k)、f(k+1)、f(k+2)...改变频率。
图11为由多台设备组成的网络构成示例图。在蓝牙标准化通信方式下,不仅可以实施上述的1对1无线传送,还可以由多台设备组成一个网络。
即在2台设备间进行无线传送时,如图11左端所示,一方设备作为主机,另一方设备作为从机,在主机MA11的控制下,主机MA11与从机SL11之间进行双向无线传送。与此相对,如图11中央所示,比如一台主机MA21控制三台从机SL21,SL22,SL23,则可以按照可在这4台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传送的方式构成网络。
此外如图11右端所示,配备3台主机MA31,MA32,MA33以及单独受各台主机控制的从机SL31,SL32,SL33,SL34,SL35,SL36,构成3个网络,而且还可以将这3个网络连接起来,使网络构成扩大。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在从机之间直接通信,都必须经过主机进行通信。
此外,由一个主机和一个与主机直接进行通信的从机构成的一个网络称为皮网。具有多个主机的网络群(即由多个皮网组成的网络群)称作自位网。
接下来对实施蓝牙规范下设备之间的通信时的链接种类作以说明。蓝牙规范具有SCO(面向同步链接)链接和ACL(非非同步链接)链接这2种通信链路方式,可根据应用用途分别使用。
SCO链接是在主机与特定从机之间实施1对1通信的链接方式,即所谓的链路转换型链接。这种链接方式主要用于有音响等实时性要求的应用用途,在该SCO链接方式下,在皮网内的通信链路中每隔一间隔预先保证一个通信时隙,即使途中发生其它的数据传送,也能保证SCO链路上的数据通信的优先性。即比如图12所示,在主机与从机之间,SCO通信时隙每隔一定间隔被互相传送。
该SCO链接对一个主机最多可同时支持3个SCO链接。该场合分以下2种情况:在一个从机下支持3个SCO链接、相对3个不同从机分别支持1个SCO链接。此外,SCO链接没有2次传送信号功能,通过SCO链路传送的数据包中不附加误差修正特征位。
ACL链接是所谓的包交换型链接类型,它在主机与多个从机之间可实施1对多的通信。并非皮网内的任何一个从机都能进行通信,各从机的实际通信速度有时根据数据量和从机数而变化。SCO链接与ACL链接也可以混合使用。
在ACL链接中,可同时与一个主机通信的从机数最多为7个。但是由于在一个皮网内可设定的ACL链路对各从机只有一个,所以一个从机不能一次设定多个ACL链路。为能在一个从机上实施多项应用,有必要对上位应用进行协议多路复用处理。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在主机与从机之间的通信就可以采用单时隙ACL数据包。从机如果要实施多时隙ACL数据包传送,必须事先得到主机的许可。尽管主机可以拒绝来自从机的多时隙ACL数据包传送要求,从机也必须从主机得到信号传送要求。
主机只向从机通知多时隙上限值,是否实施多时隙ACL数据包传送则由从机判断决定。另一方面,由于由主机传送的ACL包是单时隙还是多时隙完全依靠主机的判断,所以从机有必要随时准备接收所有的多时隙包。
ACL包根据单时隙及多时隙的定义的不同,大体上可以提供以下三种数据包通信方法。第一种为非同步通信方式(非同步传送),第2种为同步通信方式(同步传送),第3种为多址通信方式(广播传送)。
非同步通信方式是一种用于普通包收发的通信方式。数据的传送速度由于受到皮网内存在的从机通信量和通信链路质量的劣化的影响而随包的再次传送等而变化。
图13为同一皮网内三个从机(从机1,2,3)在非同步通信方式下的通信示例。主机将ACL数据包相对各从机1,2,3依次传送,再由接收到该ACL包的从机向主机返送经过接收确认的包。
此外有时也在ACL包非同步方式下传送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等流数据。在这种以非同步通信方式传送流数据的场合下,可在各ACL包上附加时间标记,以使接收侧保证流数据的连续性。
同步通信方式是一种在预定的时隙期间内必须从主机向各从机传送数据包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可以保证被传送数据的最低限延迟。在同步通信方式下,有必要在开始实施同步通信方式下的通信之前,使作为最大轮询时间的主机与从机之间的时隙间隔达到一致。
主机可以相对从机强制性地指定最大轮询间隔,还可以拒绝来自从机的同步通信方式的设定要求。但是从机不能对主机指定最大轮询间隔,也不能要求进行同步通信设定。
图14为同步通信方式下主机与从机之间的通信示例。如图14所示,在最大轮询间隔内,主机向从机传送ACL包,接收到该ACL包后的从机立即向主机返送经过接收确认的包。
在多址通信方式中,把数据包信头中的从机识别符设定为零。这样,主机便可以对所有从机实施多址通信包传送。接收到同一数据包的从机不传送与此对应的经过接收确认的包。如果从机没有进行接收确认,主机将连续多次传送多址通信包。在实施多址通信之前主机有必要将该多次传送的次数通知给所有的从机。
图15为多址通信方式下对皮网内所有从机实施通信的示例。在图15中,从机接收到数据包时附加X标记的部位表示此时从机不能接收数据包,反复传送NBC次后,可以保证能向所有的从机都传达到。
图16为SCO链接与ACL链接并用时的通信示例。在该例中,在SCO链接下的SCO数据包在主机与从机1之间实施一定周期传送的情况下,主机随时向三台从机1,2,3传送ACL包。此外,多址通信用包也按照规定次数被反复传送。在该多址通信用包被反复传送期间,按照SCO包传送定时对SCO包进行传送。
表1为同步通信方式与多址通信方式下必要的设定参数汇总表。
(表1)
同步通信与多址通信的设定参数
ACL通信链路 通信方式设定参数
同步通信方式 最大轮询间隔
多址通信方式 数据包反复传送次数(NBC)
接下来就主机及从机的内部时钟作以说明。在该通信方式下,各设备利用内部时钟进行跳频模式等设定。该主机与从机的内部时钟如图17所示,设定为比如0-27范围内的28位的计数器计数值。该计数器的一个档位为312.5微秒,该312.5微秒是呼叫与查询处理的最小时间单位。该28位计数器每312.5微秒只计加一位数值,一个周期大约为23个小时,因而跳频模式的随机性较高。
在零位的时钟值上设定的312.5微秒周期是主机在实施呼叫与查询时的数据包传送时间周期。在1位时钟值上设定的625微秒周期是通信频率变化时隙的时间周期。在2位时钟值上设定的1.25毫秒周期是主机或从机信号收发时间周期。在12位时钟值上设定的1.28秒周期是在查询与呼叫时接收频率变化时间周期的时钟定时。
各从机参照主机时钟在本机时钟内计加一定的偏置值,以与主机时钟一致,再将计加后的时钟用于通信中。
在主机与从机计算出跳频模式时,除了该时钟之外,附加于各终端的48位地址也作为参数使用。48位地址根据IEEE802标准按地址方式定义,它是被单独分配到各蓝牙终端上的绝对地址。图18为该48位地址的构成示例图,它由三部分组成,下24位为LAP(下位地址部分)、另8位为UAP(上位地址部分)、其余16位为NAP(无意义地址部分)。
在皮网内生成同步跳频模式时,在主机地址中采用LAP的全部24位、UAP的下4位,合计为28位。这样,基于主机地址的跳频模式可被分配到各皮网中。在转为通信状态时,由于要向从机通知主机地址,所以在各从机内也能单独计算出与主机相同的跳频模式。
图19为通信频率计算构成示例图。主机地址的下28位与28位时钟的下27位被传送到通信频率选择部8中,用于单独决定作为信道跳频模式的通信频率。但是呼叫跳频模式与查询跳频模式是不同于信道跳频模式的模式。
以下就主机与从机之间的传送数据构成作以说明。图20为包格式示意图。数据包可大体分为存取码、数据包信头、净荷三部分。净荷根据与此时的传送数据量对应的可变长设定。
图21为存取码构成示意图。存取码由68位或72位数据组成,它表示被传送数据包的地址,是一种附加于所有收发包上的代码。根据包的种类,有时只有该存取码存在.。
前置码与同步字的LSB对应,由反复重复1与0模式的4个固定位长构成。尾码与同步字的MSB对应,由反复重复1与0的4位数字构成。二者都具有能除去存取码总体信号直流成份的功能。
48位同步字是以48位地址内的24位LAP为源点生成的64位数据。该同步字用于对皮网进行识别。但是,对于在得不到主机地址及时钟情况下的通信等场合下用于查询和呼叫的数据包有时采用不同的同步字。
下列表2为存取码类别汇总表。
(表2)
类型 存取码生成LAP 皮网状态 对应跳频模式
信道存取码(CAC) 皮网中的主机LAP 通信状态 信道跳频模式
呼叫存取码(DAC) 被主机呼叫的从机LAL 呼叫状态 呼叫跳频模式
查询存取码 一般性查询存取码(GIAC) 预先预约的LAP 查询状态 查询跳频模式
特定查询存取码(DIAC) 预先预约的LAP
图22为数据包信头构成示意图。数据包信头是包括用于控制基带层中通信链路的必要参数的部分。
3位的AM ADDR是用于特定皮网内通信中的从机的识别字段,是由主机向各从机分配的值。
4位的TYPE是用于指定数据包整体性质的包型类别字段。
1位的FIOW是用于在ACL链接方式下通信的包流量控制管理的字段。
1位的ARQN是用于向包传送侧通知所接收的包是否有误差的1位的字段。在蓝牙规范下,不专门配备接收确认专用的应答包,而是利用该ARQN字段向包传送源点传送包的接收确认信息。根据该字段值是1还是0,向对方通知所接收的包中没有误差还是有误差。所接收的包中是否有误差通过在所接收的包的信头中所附加的信头错误检测码和在净荷中附加的错误检测码进行判断。
1位的SENQ是用于使再次传送的包不在接收侧重复出现的管理字段。在再次传送同一包时,每传送一个包,其值将在1与0之间相互转换一次。
8位的HEC是配有数据包信头错误校正码的字段。该错误校正码利用g(D)=D8+D7+D5+D2+D+1的生成多项式生成。在生成时,在错误校正码生成用8位移位寄存器中设定的初始值可设定前文已介绍过的蓝牙用地址内的UAP8位。这里所用的地址与存取码生成时的地址相同。下表3所示为该错误校正码生成时的初始值。
(表3)
存取码 HEC生成用8位移位寄存器初始值 说明
信道存取码(CAC) 皮网中的主机UAP 在通信中的包内必须附加HEC
呼叫存取码(DAC) 被主机呼叫的从机UAP 由于没有信头,所以与ID包没有关系
查询存取码(IAC) 默认初始值(00:16进位) GIC与DIAC双方适用的IQ包由于没有数据包信头,所以不发生关系
如要对通信中的皮网进行识别,可以使用基于主机地址中的LAP24位生成的信道存取码(CAC)。为使皮网中的通信达到同步,虽然有必要使跳频模式与时隙达到同步,但在此时,即使在附近存在具有同一LAP的其它主机,而且频率与时隙碰巧达到同步,利用作为数据包信头的错误校正码的HEC也可以将其排除。
净荷中包括在实际终端之间收发的用户数据或控制数据。用户数据中包括在SCO链接下收发的数据和在包交换型ACL链接下收发的数据。
图23为ACL链接下的净荷构成示意图。净荷总体由净荷信头、净荷主体、错误检测码三部分组成,其总体长度是一种可变长。另一方面,由于SCO链接下的净荷可以周期性地预先保证通信时隙,不2次传送数据包,所以它只由净荷主体组成,不附加净荷信头及错误检测码。
净荷信头是包括由基带层对上位层数据进行控制所必需的参数部分,它是仅被包括在ACL链路中的数据。图24为单时隙包的净荷信头构成示意图,图25为多时隙包的净荷信头构成示意图。
被包括在将荷信头内的2位L_CH数据是用于识别由基带层指定上位层数据性质的逻辑信道的字段。SCO链路与ACL链路是基带层内的链路,根据数据信头内设定的信息对其进行控制。L_CH是用于由基带层对在上位层中定义的逻辑信道进行识别的数据,L_CH数据相对三个用户逻辑信道的定义如表4所示。
(表4)
逻辑信道 通信链路 L_CH码(2位)
通信链路管理信道 ACL链路SCO链路 L_CH=11:
非同步型用户逻辑信道 ACL链路 L_CH=10:L_CH=01:
同步型用户逻辑信道
同步型用户逻辑信道 SCO链路 不适用
1位FLOW是用于对通过用户逻辑信道收发的流数据量进行控制的1位数据。根据每个用户逻辑信道对FLOW进行管理,通过设定FLOW=0并返回数据,可以暂时中断向对方的数据传送。此外,当接收缓冲器空闲时,通过设定FLOW=1并返回数据,可以重新恢复向对方的数据传送。虽然该FLOW字段的设定由链路管理层实施,但并不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流量控制。实时流数据量控制全部由基带层通过数据包信头中的FLOW字段管理。由于控制包中的数据要在链路管理层中全部处理,所以不向逻辑链路管理层转移。因此,控制数据包在该FLOW的作用下不受流量控制的影响,其值一定要设为1。
5位或9位LENGTH是以单位字节形式表示净荷主体中的数据长度的字段。在单时隙包场合下为5位字段,在多时隙包场合下为9位字段。
UNDEFINED只存在于多时隙包的净荷信头中,它是一种当前未定义的字段,全部设为0。
在净荷主体中附加其长度由净荷信头的LENGTH指定的数据。在SCO链接通信情况下,由于数据包的净荷只由净荷主体构成,所以不能由LENGTH指定数据长度。但是,在采用DV包的情况下,可以表示其数据部分的数据长度。
CRC是用于表示错误检测码的16位字段,是一种用于检测净荷信头及净荷中是否有误差的的代码。该错误检测码利用g(D)=D16+D12+D5+1的生成多项式生成。在生成时,在16位移位寄存器中设定的初始值可在前文已介绍过的地址内的UAP8位上再加上8位的零,设定为16位值。这里所用的地址与HEC同样,也采用存取码生成时的地址。
接下来对包的类别作以说明。
如数据包信头一节中所述,TYPE字段用于指定包的类型。为说明该指定包的类型,这里例举出由SCO链路与ACL链路共同使用的通用包和SCO链路或ACL链路内固有包。
首先对通用包作以说明。通用包包括NULL包、POLL包、FHS包、DM1包、IQ包、ID包。
NULL包是一种由存取码与数据包信头构成的包,不含有净荷。包的长度固定为126位。该包是一种用于收发通信链路状态的包,用于进行包接收确认(ARQN)和流量控制(FLOW)管理。在接收到该NULL包时无需进行包的确认应答。
POLL包与NULL包相同,也是一种由存取码与数据包信头构成的包,具有126位固定长度,用于进行通信链路状态管理。但是,该POLL包与NULL包不同的是当接收到POLL包时,即使没有传送数据,也必须进行包的确认应答。
FHS包是使皮网内实现同步的重要的控制包,它在交换作为用于在主机与从机之间确立同步关系所必需的参数的时钟与地址时被传送。图26为FHS数据包的净荷构成示例图。FHS包的净荷由11个字段构成,在该11个字段的144位上再附加16位错误检测码,形成160位。以下对构成FHS包的11个字段作以说明。
34位奇偶检验位是包括在FHS包中设定的存取码中的同步字奇偶性的字段。
24位LAP是FHS包传送终端地址的低24位。LAP内的2个连续位是未定义字段,设定为0。
2位SR是用于指定在呼叫时主机对从机传送ID包列时的反复次数以及从机对来自主机的ID包列进行扫描时的扫描频率的2位字段。
2位SP是用于指定在查询中从机接收来自主机的IQ包,并将FHS包传送给主机后,从机实施必需的呼叫扫描的时间的字段。
8位UAP是FHS包传送终端地址的高8位。
16位NAP是FHS包传送终端地址内除了LAP及UAP之外的16位。
24位装置等级码是表示终端种类的字段。
3位AM ADDR是用于主机识别从机的3位字段。在呼叫处理情况下,主机在对从机传送的FHS包中,指定用于皮网内的从机识别符。在作为从机对来自主机的IQ包的应答而传送的FHS包中,由于AM ADDR没有意义,所以有必要将其设为0。
26位CLK27-2是表示终端内置时钟内的高26位的字段。该时钟具有1.25微秒的精度,在传送FHS包时,必须设定此时的时钟值。
3位的页面扫描方式码是用于指定FHS包传送终端所支持的默认呼叫扫描方式的字段。
接下来对DM1包作以说明。DM1包在通过SCO链路进行信号收发的情况下,一定作为一种必需的控制包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通过ACL链路进行信号收发的情况下,除了作为一种控制包发挥作用外,也被用于数据包的收发。
在SCO链路或ACL链路中作为通用包传送的场合下,作为链路管理层的控制包定义。但是,在通过ACL链路进行DM1包收发的场合下,由于只能看到用于指定包类型的字段(TYPE),所以不能判断出是用户包还是控制包。因此,通过把净荷信头的逻辑信道类别字段设定为L_CH=11,便可以指定DM1包是相对链路管理层的控制包。在数据包场合下,通过对源用户数据的分片化处理,设定为L_CH=01或L_CH=10。
IQ包只由利用在查询时由主机广播的数据包查询的存取码构成。
ID包只由在呼叫时主机指定特定的从机并通过传送的数据包呼叫的存取码构成。IQ包和ID包是未在数据包信头的类型字段中定义的包。
以下对作为通过SCO链路收发的数据包的SCO包作以说明。SCO包由HV1包、HV2包、HV3包、DV包这四种包组成。
HV1包的净荷只由净荷主体构成,其中包括10个字节的用户数据。由于SCO包基本上不2次传送,所以在该10字节中不含有错误检测码。因此,数据被实施1/3比率的误差修正编码化处理,最后的净荷长度为240位。
HV2包的净荷也只由净荷主体构成,其中包括20个字节的数据。该20个字节中不含有错误检测码。因此,数据被实施2/3比率的误差修正编码化处理,最后的净荷长度为240位。
HV3包的净荷也只由净荷主体构成,其中包括30个字节的数据。该30个字节中不含有错误检测码。因此,该30个字节不被实施误差检测编码化处理。
DV包由固定长度为10个字节的音响部分和最大为9个字节以下的可变长数据部分构成。音响部分的10个字节中虽然不含有错误校正码,但在数据部分中附加与1个字节净荷信头扩展后最大为10个字节的部分对应的2字节错误检测码。
通过ACL链路收发的ACL包中包括DM1包、DH1包、DM3包、DH3包、DM5包、DH5包、AUX1包。
DM1包的净荷由1个字节的净荷信头和最大为17个字节的可变长净荷主体及错误检测码构成。
DH1包的构成与DM1相同。但净荷不经过误差修正编码化处理。因此最多可收发27个字节以下的可变长数据。
DM3包的净荷由2个字节的净荷信头和最大为121个字节以下的可变长净荷主体及错误校正码构成。该DM3包的净荷实施2/3比率的误差修正编码处理。
DH3包的构成与DM3包相同。但净荷不经过误差修正编码化处理。因此最多可收发183个字节以下的可变长数据。
DM5包的净荷由2个字节的净荷信头和最大为224个字节以下的可变长净荷主体及2个字节的错误校正码构成。
DH5包的构成与DM5包相同。但净荷不经过误差修正编码化处理。因此最多可收发339个字节以下的可变长数据。
AUX包与不含有2个字节错误检测码的DH1包相同。即不2次传送AUX1包。净荷主体可以增加2个字节,可收发最大为29个字节以下的可变长数据。
以下对蓝牙规范下的转移状态作以说明。该方式下的转移状态包括与通信有关的3级阶段和与终端消费功率有关的低功率消耗方式。与通信有关的3级阶段分为待机阶段、同步确立阶段、通信阶段,低功率消费方式包括停置方式、保持方式、搜索方式3种。图27为状态转移示例图,状态转移方向为箭头方向。
待机阶段(S11)是由一个处理状态构成的不收发任何包的阶段。接通终端电源后及切断通信链路后,终端将进入待机阶段。在该待机阶段中,主机与从机的作用没有不同。
同步确立阶段包括查询(S12)和呼叫(S13)2种状态。
查询状态是一种用于在皮网内建立同步关系的第1阶段处理状态。在进行初始通信时,终端在进入待机状态后,一定向查询状态转移。
呼叫状态是一种用于在皮网内建立同步关系的第2阶段处理状态,虽然基本上从查询状态开始转移,但在查询状态下在皮网内建立同步关系的第1阶段处理结束后,也可以从待机状态直接转为呼叫状态。
在查询状态下,主机与从机的作用明显不同。在该处理状态下,不论周围是否有从机,主机都连续广播IQ包。如果在周围存在着处于查询处理状态的从机,每当接收到IQ包,从机都要向主机传送旨在传达该属性的FHS包。根据该FHS包,主机便可以知道从机的地址和时钟。
图28为该查询状态下的主机与从机实施处理的示意图。首先如图28左侧所示,中央的主机在传送IQ包时,如图28右侧所示,周围的从机将向主机传送FHS包。这样,处于查询状态下的主机将从数个不特定从机接收到FHS包。
这里存在着一个数个从机可能同时就特定的IQ包传送FHS包的问题。在同时传送数个FHS包时,会发生各包之间的冲突,主机将无法判断所传送的FHS包。在蓝牙规范下,为避免出现这种冲突,在传送FHS包时,随机性地进行时间补偿。即从机在初次接收到IQ包后,不向主机传送FHS包,在随后的随机性时间补偿过程中,中断IQ包的接收。然后从机重新开始接收IQ包,重新接收到IQ包后,立即向主机传送FHS包。从机接收到FHS包后,在随机性时间补偿过程中再次中断IQ包的接收。以后将反复重复上述动作。
图29为该查询状态下的主机与从机的处理概要示意图。由于主机无误地接收了FHS包后并不通知从机,所以查询状态下的从机将可能处于结束FHS包传送的状态。但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反复重复广播同一IQ包,所以主机能从处于查询处理状态下的各从机接收到数个FHS包。其结果是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实施查询,便可以保持一个较高的FHS包收发可靠性。
在呼叫状态下,主机与从机的任务也不同。在这种处理状态下,将通过查询收发的FHS包信息作为信源,主机选择通信从机,向该从机地址传送ID包。主机在确认接收到ID包后,对该从机传送FHS包。这样,从机便可以知道主机地址和时钟。
这里收发的ID包和FHS包的存取码采用呼叫存取码。
图30为呼叫状态下的主机与从机实施处理动作的概要示意图。如图30左侧所示,处于中心的主机向从机传送ID包后,从机发出接收确认通知。此外,如图30右侧所示,主机向从机传送FHS包后,从机发出接收确认通知。
与对查询状态下的不特定多个从机的处理不同,在呼叫状态下特定的从机与主机之间的处理是交替进行的。通过实施1对1的包收发,主机与从机边进行该收发确认,边进行处理。
从机从主机接收到ID包后,向主机传送同一ID包,发出接收确认通知。接下来,主机向从机传送FHS包,并把自己的地址和时钟通知给从机。从机在无误地接收到该FHS包后,向主机传送ID包,进行接收确认。此时,皮网内达到同步所必需的地址和时钟信息与查询处理一道在主机与从机之间被相互交换。
图31为呼叫状态下的主机与从机之间的处理一例示意图。
图27中的状态转移图所示的通信连接阶段有连接(S14)和数据传送(S15)2种状态。在该通信连接阶段中,主机与从机通过同步确立的阶段在皮网内达到同步,它是一种可以进行实际通信的阶段。在连接状态下,不进行数据包收发。此时能进行收发的只限于用于设定通信链路的控制包、与保密有关的控制包、与低功率消费方式有关的控制包等。
另一方面,在数据传送状态下,允许进行数据包的收发。通过同步确立的阶段,在转为初始接连的场合下,如果主机与从机之间的连接认证与加密处理没有完成,则不能向数据传送状态转移。在连接状态下的主机与从机的任务随着在此处被管理的控制包的内容而异。
在数据转移状态下的数据包的收发根据主机和从机及时隙的规则要求被实施。此外,在由于数据传送而中断终端通信的场合下,以及对终端内的控制器硬复位的场合下,终端将从数据传送状态转为待机状态。
所谓低功率消耗方式系指提供从连接状态转移的终端的低功率消耗状态的方式。该低功率消耗方式有停置方式(S16)、保持方式(S17)、搜索方式(S18)3种。
停置方式是从机特有的方式,是一种在通过连接确立的皮网内保持同步状态的低功率消耗方式。
保持方式是一种无论主机还是从机都可以转移的低功率消耗方式,是一种在通过连接确立的皮网内保持同步状态而且在从机场合下可保持由主机分配的从机识别符的方式。
搜索方式是从机特有的低功率消耗方式,与保持方式相同,是一种由从机维持通过连接确立的皮网内的原同步状态,保持由主机分配的从机识别符的方式。
此外,在蓝牙规范下,在皮网内主机与特定从机之间可以实施主、从机转换。
另外,在通信连接阶段的连接状态下实施的保密处理大体上可以分为认证和加密2种处理方式。在认证处理中,对本机与特定对方之间的连接许可性进行判断。加密处理系指使第三者无法偷听本机通信中的数据的一种保护措施。
蓝牙规范下的保密以被称为链路密钥的概念进行管理。链路密钥是一种分别处在某2个特定终端之间的实施1对1保密管理的参数。该链路密钥不能对第三者公开。
采用在初期试连接的终端之间所采用的初始化密钥作为该链路密钥,在后期连接中,如果数据库中链路密钥被作为参数设定,则采用该设定的链路密钥。初始化密钥利用由来自上位应用的PIN码与内部发生的数据生成。
到目前为止虽然对蓝牙规范下的一般性处理作了说明,但本例涉及的是在该近距离无线传送中用于对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这些设备总称为AV设备)等电子设备进行控制的指令和响应的传送过程。
图32为实施该指令与响应传送的传送构成及分层结构示意图。这里,指令传送侧终端称为控制器,接收该指令并向指令传送源传送响应的终端称为目标。该控制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上述实施通信连接管理所需的主、从机之间的关系概念,基本上说,二者都可作为主、从机终端发挥作用。
基带层是用于传送控制用协议数据的L2CAP包处理层,此外,它配有AVCTP(Audio/Video Control Transport Protocol:音频/视频控制传送协议)协议,该协议配有被称为AV设备控制用AV/C指令的协议。
图33为用于传送该协议数据的L2CAP包数据的构成示例。在该包的净荷区间的前部附加有信头(表示L2CAP信头的部分),表示数据长(Length)和信道ID。以后的区间为实际信息(信息)。
信息区间内配有AVCTP信头和AVCTV报文。AVCTP报文数据中包括表示AV/C数据的“0000”数据(4位)、表示指令类型及响应类型的指令类型/响应数据(4位)、表示子单元类型的数据(5位)、表示子单元ID的数据(3位)、用于指定功能的运算代码(运算代码)数据(8位)、作为该功能中附加的数据的操作数(operand:8位):操作数(0)、操作数(1)、……操作数(n)(n为任意整数)。该图33所示的AVCTP数据构成也适用于作为通过有线总线连接的网络上设备控制数据等传送规格的AV/C指令组规定数据构成。
图34为在控制器与目标之间指令与响应无线传送状态示意图。在控制侧终端,不论存在什么用户等,当产生对目标设备传送指令的必要性时,控制器确立相对目标的连接(步骤S31),在该确立后的连接状态下,由控制器向目标传送AV/C指令(步骤S32)。目标在接收到该指令后,向控制器传送对指令的响应(步骤S33)。这样,对指令的必要处理通过目标实施。此外,如果指令是一种用于确认目标状态的指令,则将该所要求的数据通过响应返送到控制器内。
因此,如图35所示,在通过控制器侧的用户操作等或者目标侧用户操作等实施取消连接处理时,可实施断开用于传送指令与响应而设定的连接的释放连接处理(步骤S34)。
接下来,参照图36-图46对本例系统使用的AV/C指令组(即AVCTP数据)的构成作以说明。图36以8位单位表示作为AV/C指令(即本例场合下的AVCTP数据)被传送的区间的数据结构。AV/C指令组在用于控制AV设备的指令组场合下为CTS(指令组ID)=“0000”。AV/C指令帧及响应帧被互相交换。与指令相对的响应发生在比如规定的期间内。但是,在有些场合下,在规定期间内传送暂定的响应,在一定时间后再传送正式的响应。
CTS表示指令组ID,在AV/C指令组中为CTS=“0000”。C类型/响应(ctype/response)字段在数据包为指令的场合下表示指令功能分类,在数据包为响应的情况下表示指令处理结果。指令大致可定义为:(1)从外部对功能进行控制的指令(CONTROL)、(2)从外部查询状态的指令(STATUS)、(3)从外部查询是否有控制指令支持的指令(GANERAL INQUIRY(有无opcode支持)及SPECIFICINQUIRY(有无opcode及operands支持))、(4)要求使外部知道状态变化的指令(NOTIFY)这4种。
响应根据指令类别被返送。对控制(CONTROL)码对应的响应包括“没有安装”(NOT IMPLEMENTED)、“接收”(ACCEPTED)、“拒绝”(REJECTED)、“暂定”(INTERIM)。与状态(STATUS)指令对应的响应包括“没有安装”(NOT IMPLEMENTED)、“拒绝”(REJECTED)、“转移中”(IN TRANSITION)、“稳定”(STABLE)。与从外部查询有无指令支持的指令(GENERAL INQUIRY及SPECIFICINQUIRY)对应的响应包括“已安装”(IMPLEMENTED)及”未安装”(NOTIMPLEMENTED)。与要求从外部知道状态变化的指令(NOTIFY)对应的响应包括“未安装”(NOT IMPLEMENTED)、“拒绝”(REJECTED)、“暂定”(INTERIM)、“已改变”(CHANGED)。
子单元类型(subunit type)用于特别设定设备内的功能,比如,分配磁带记录机/回放机(tape recorder/player)及调谐器(tuner)等。该子单元类型,除了与设备对应的功能之外,还根据作为用于向其它设备公开信息的子单元的BBS(布告栏子单元)分配。在有多个相同类型子单元场合下实施判别时,根据作为类别编号的子单元ID(subunit id)实施寻址。作为操作代码的操作码(opcode)表示指令,操作数(operand)表示指令参数。必要时也配备附加字段(additional operands)。在操作数后面必要时附加0数据等。
图37所示为AV/C指令具体实例。图37的左侧所示为指令类型/响应具体实例。图中上部表示指令,图中下部表示响应。在“0000”中分配控制(CONTROL)、在“0001”中分配状态(STATUS)、在“0010”中分配特别查询(SPECIFIC INQUIRY)、在“0011”中分配通知(NOTIFY)、在“0100”中分配一般性查询(GENERAL INQUIRY)。“0101至0111”留作以后规格更新。此外,在“1000”中分配未安装(NOT IMPLEMENTED)、在“1001”中分配接收(ACCEPTED)、在”1010”中分配拒绝(REJECTED)、在“1011”中分配转移中(INTRANSITION)、在“1100”中分配安装(IMPLEMENTED/STABLE)、在“1101”中分配状态变化(CHANGED)、在“1111”中分配暂定应答(INTERIM)。“1110”留作以后规格更新。
图37中央所示为子单元类型具体实例。在“00000”中分配视频监测器、在“00011”中分配磁盘记录机/回放机、在“00100”中分配磁带记录机/回放机、在“00101”中分配调谐器、在“00111”中分配摄像机、在“01010”中分配被称为BBS(Bulletin Board Subunit)的作为布告板使用的子单元、在“11100”中分配制造商特有的子单元类型(Vender unique),在“11110”中分配特定的子单元类型(Subunittype extended to next byte)。此外,虽然在“11111”中也分配单元,但这只适用于向设备侧进行传送的场合,比如电源通断等。
图37的右侧所示为操作码(操作码:opcode)具体实例。每种子单元类型都有操作码表,这里的子单元类型表示磁带记录机/回放机场合下的操作码。此外,操作数根据每个操作码定义。这里,在“00h”中分配制造商特有的值(Vender dependent)、在“50h”中分配搜索方式、在“51h”中分配时间码、在“52h”中分配ATN、在“60h”中分配开放存储器、在“61h”中分配存储器读取、在“62h”中分配存储器写入、在“C1h”中分配负荷、在“C2h”中分配录音、在“C3h”中分配再生、在“C4h”中分配卷绕。
图38所示为AV/C指令与响应具体示例。比如,在向作为目标(使用装置)的再生设备发送再生指令的场合下,控制器如图38A所示向目标传送指令。该指令由于采用AV/C指令组形式,所以为CTS=“0000”。由于采用从外部控制设备的指令(CONTROL),所以指令类型(ctype)为C类型=“0000”(参照图37)。子单元类型在磁带记录机/回放机情况下,将为子单元类型=“00100”(参照图37)。id在表示ID0场合下,为id=000。操作码在表示再生场合下,为“C3h”(参照图37)。操作数在表示正向(FORWARD)情况下为“75h”。因此在再生时,目标将如图38B所示向控制器返送响应。这里,由于“接收”(accepted)被输入到响应内,所以为响应=“1001”(参照图38)。除了响应之外,其它部分都与图38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通过在如图33所示的构成下以蓝牙方式无线传送上述规定的AVDCP协议数据,便可以实施对另一方设备的控制等。
本例中所说明的是配有作为通过AVDCP协议数据控制的设备的面板子单元的场合。如上文中已说明的那样,利用AVDCP协议控制的设备的各功能部分虽然被称作子单元,但作为子单元之一,也有的单元被称为面板子单元。这种面板子单元可使比如遥控装置等的控制设备侧显示出与可由被控制设备实施的动作有关的GUI(图形用户接口)用面板,每当实施与该面板显示对应的键操作时,便使该键所指定的面板上的显示功能被实施。在利用该面板子单元实施控制时,便可利用比如传递指令实施控制。有关传递指令在后文介绍。
以下参照图39对图2所示的音频设备100的适用例作以说明,该音频设备100配有作为子单元的实施在磁盘上记录及再生音频数据的MD(袖珍盘)记录再生部磁盘子单元100a、实施磁盘音频数据再生的CD(激光盘)再生部100b、接收收音机广播等的调谐器子单元100c、使各子单元100a、100b、100c运作的面板子单元100d。磁盘子单元100a及100b可分别作为子单元ID被附加ID0、ID1,以用于识别。面板子单元100d分别由比如图2所示的CPU110及其周边存储器的一部分构成。
此外,CPU110也作为其它子单元100a、100b、100c的控制单元使用。
在如此构成下,遥控装置200向面板子单元100d传送控制指令C1,对音频设备100的动作实施远程控制。另外,在从各子单元100a、100b、100c以无线传送方式向外部输出流数据(音频数据等)时,由流数据用插头100e将其直接作为数据D1传送去。
图45所示为对面板子单元传送的传递(PASSTHROUGH)指令构成示意图。在操作码区间内附加表示传递指令的代码(7C16)。在操作数(0)区间内,配置有功能类型数据。在操作数(1)区间内的前部位中配置状态特征位,在其余的7位中配置操作ID。当出现该状态特征位时(1个数据时),表示是一个指定控制功能块的指令,7位的操作ID被忽略掉。当没有出现状态特征位时(0数据时),表示余下的7位中的操作ID是有效的。在操作数(2)以下的区间内配置子单元类型数据。此外,附加(16)的数字是一个以4位数据表示的16进制值(以0,1,……9,A,B……F的值表示)。
比如图46所示,根据各码值分配各种操作方式,以作为在操作数(1)区间内配置的操作ID。所分配的代码比如有用于指示GUI画面向上及向下等方向和选择的代码、用于指示菜单画面选择的代码、用于直接指示再生、停止、录音、快进、卷带等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的动作的代码。
因此在本例中,遥控装置200可以通过向音频设备100传送特定指令,预先指定该音频设备100所配有的子单元。
图40所示为在该场合下由遥控装置200传送的指令的构成示例。图40上部所示的数据被分别配置在图33所示的数据区间内。指令类别分别有状态控制(CONTROL)或查询(STATUS)。该指令地址由于是该装置总体的地址,所以作为一个单元存在。操作码区间是一个表示制造商特有代码的制造商代码值。在操作数(0)区间内,配置有用于识别该制造商的公司ID码,在操作数(1)以下的区间内,配置有用于查询通过何种指令可以进行控制的数据。
作为操作数(1)以下的区间数据,如图40下部所示,最初显示的是作为类别码的AVDCP协议码,接下来配置的是查询功能类型数据。这里配置的是子单元特定数据。接着配置操作ID码,最后配置子单元ID等数据,
图41所示为作为对该指令的指令类别状态的控制(CONTROL)向另一方设备传送指令的实施方的子单元登录处理过程。首先遥控装置200向音频设备100传送子单元指定指令。此时,附加作为子单元类型的ID0磁盘子单元指定数据(步骤S11)。此时,把状态特征位(参照图45)设为1。音频设备100把与该指令对应的响应返送回遥控装置200(步骤S12)。因此,音频设备100内的面板子单元将存储(登录)此时所指示的子单元。
图42为此时的指令与响应操作ID及子单元ID数据构成示例图。在出现控制指令时,操作ID无效,成为最大值FF。因此,在子单元ID中要附加磁盘子单元0的指定ID。在响应中,操作ID和子单元ID照原样返回。
这样,接下来在遥控装置200传送由传递指令指定实施再生的指令时(步骤S13),面板子单元将再生指令传送到由步骤S11中的指令指定的磁盘子单元内(ID0的磁盘子单元),开始该磁盘子单元内的再生,并返送与该指令对应的响应。(步骤S14)。
接下来在遥控装置200传送由传递指令指定停止再生的指令时(步骤S15),面板子单元将停止指令传送到由步骤S11中的指令指定的磁盘子单元内(ID0的磁盘子单元),停止该磁盘子单元内的再生,并返送与该指令对应的响应。(步骤S16)。
这样,通过指定实施一次性控制的子单元,在以后传送的指令中,便无需对每个子单元逐个指示。此外,数据中的子单元指定栏成为无效数据的最大值(FF)也没关系。在传送比如解除子单元指定数据使其被解除或者存在其它子单元的指定时,可以更新该子单元的指定。
此外,通过由遥控装置向音频设备传送查询(STATUS)指令而并非控制指令,也可以查询在该设备上的子单元登录状态。图43所示为该场合的示例,遥控装置200向音频设备100传送(STATUS)指令,用以确认子单元的指定状态(步骤S21)。此时,状态特征位(参照图45)设为1。在与该指令对应的响应中附加已登录被音频设备100控制的子单元ID数据(步骤S22)。
图44所示为此时指令和响应的操作ID及子单元ID的数据构成示例。在存在状态码的情况下,在操作ID中附加有查询功能码。在本例中,由于所查询的是实施再生指令的子单元,所以附加了再生对应码(44)。因此,子单元ID成为最大值(FF)。
在与该指令对应的响应中,操作ID保持原样,所登录的子单元ID被附加到子单元ID上,以便当出现再生指令时实施再生运作。在该例中,在子单元ID中附加磁盘子单元0的ID,然后返送。
通过按上述方法传送响应,无需指定子单元,在使控制器有效的前题下登录时,可简单地对该登录情况作确认。
此外,虽然在上文中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所举出的都是在蓝牙规范下通过无线传送网络进行传送的例子,但无需赘言,在其它无线传送网络中传送同样的控制数据等场合下,也适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
另外,对设备所配备的子单元虽然只以音频设备为例作以说明,但对视频设备等其它设备构成也适用。
此外,也可适用于通过有线总线将各设备直接连接起来的传送网络。比如,也可适用于被称为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方式的总线。在这种场合下,上述的各指令通过非同步通信方式实施,在通过指令指定传送流数据的场合下,可以在同步通信方式下实施。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下,通过传送第1指令,对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进行指示,接下来在第2指令传送中,无需对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进行指示。仅此便可以简化指令的构成,在简化的构成下由一方设备良好地对另一方设备实施控制。
在该场合下,第1指令通过确立规定的特征位进行指示,实施指定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
此外,传送网络是一种无线传送网络,由于通过在该无线传送网内确保的第1信道进行指令传送,所以在这种无线传送下可以简单地对控制对象进行指示。
此外,传送网络是通过规定的总线使设备间连接起来的网络,由于通过总线上的非同步通信方式传送指令,所以通过采用总线传送数据,可以简单地指定控制对象。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由另一方设备对被控制设备侧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方便地进行确认,在对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进行预先特定控制场合下的确认也变得简单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本发明涉及的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在比如音频设备之间、视频设备之间构成进行无线传送的无线传送网络,在由该网络中的特定设备对其它设备实施远程控制的场合下,通过最初的指令传送指定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在随后的指令传送中,可以不指定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这样便可以简化结构,从而通过简化的结构可由一方设备对另一方设备实施良好的控制。而且由其它设备可以对在被控制侧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方便地进行确认,在对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预先进行特定控制场合下的确认也简单了。
按PCT19条的修改
1.一种数据传送方法,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一方设备与另一方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其中
在上述传送网络,当上述一方设备对上述另一方设备传送了用于指示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时,将由上述一方设备传送的第2指令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决定为由上述第1指令指示了的功能块。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第1指令通过立规定的特征位进行指示。
3.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传送网络为无线传送网络,上述指令通过该无线传送网络内确保了的第1信道传送。
4.权利要求3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当通过上述第2指令指示了流数据的输出时,该流数据通过上述无线传送网络内确保了的第2信道传送。
5.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传送网络是通过规定的总线使设备间连接起来的网络,上述指令在上述总线上通过非同步通信进行。
6.权利要求5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当通过上述第2指令指示了流数据的输出时,该流数据在上述总线上通过同步通信传送。
7.一种数据传送方法,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一方设备与另一方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及其响应,其中
在上述传送网络内,当上述一方设备对上述另一方设备传送了用于确认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时,通过针对该第1指令的响应在上述另一方设备返回对应的功能块。
8.权利要求7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第1指令通过立规定的特征位进行指示。
9.一种数据传送系统,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第1设备与第2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其中
作为上述第1设备包括:
第1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2设备进行通信;
第1控制单元,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2设备内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和用于指示由第1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实施规定功能的第2指令,
作为上述第2设备包括:
第2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1设备进行通信;
第2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通信单元接收到上述第1指令时存储由该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在接收到上述第2指令时,使上述存储的功能块实施由该第2指令所指示了的功能。
10.权利要求9记载的数据传送系统,其中
上述第1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
11.一种数据传送系统,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第1设备与第2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及响应,其中
作为上述第1设备包括:
第1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2设备进行通信;
第1控制单元,生成用于确认在上述第2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
作为上述第2设备包括:
第2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1设备进行通信;
第2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通信单元接收到上述第1指令时,作为响应从上述第2通信单元输出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
12.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生成用于指示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规定设备内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和用于指示由第1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实施规定功能的第2指令。
13.权利要求12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
14.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生成并从上述通信单元输出用于确认在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规定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
15.权利要求14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
16.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在上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第1指令时存储由该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在接收到第2指令时,使上述存储的功能块实施由该第2指令所指示了的功能。
17.权利要求16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判别指令中的规定位来对第1指令进行判别。
18.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在判别了上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用于确认在本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指令时,将设定了的附加有表示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信息的响应从上述通信单元传送到上述指令的输出源。
19.权利要求18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判别指令中的规定位来判断是确认上述功能块的指令。
20.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第1指令通过制造公司专用数据区域进行指示。

Claims (19)

1.一种数据传送方法,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一方设备与另一方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其中
在上述传送网络,当上述一方设备对上述另一方设备传送了用于指示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时,将由上述一方设备传送的第2指令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决定为由上述第1指令指示了的功能块。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第1指令通过立规定的特征位进行指示。
3.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传送网络为无线传送网络,上述指令通过该无线传送网络内确保了的第1信道传送。
4.权利要求3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当通过上述第2指令指示了流数据的输出时,该流数据通过上述无线传送网络内确保了的第2信道传送。
5.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传送网络是通过规定的总线使设备间连接起来的网络,上述指令在上述总线上通过非同步通信进行。
6.权利要求5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当通过上述第2指令指示了流数据的输出时,该流数据在上述总线上通过同步通信传送。
7.一种数据传送方法,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一方设备与另一方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及其响应,其中
在上述传送网络内,当上述一方设备对上述另一方设备传送了用于确认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时,通过针对该第1指令的响应在上述另一方设备返回对应的功能块。
8.权利要求7记载的数据传送方法,其中
上述第1指令通过立规定的特征位进行指示。
9.一种数据传送系统,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第1设备与第2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其中
作为上述第1设备包括:
第1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2设备进行通信;
第1控制单元,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2设备内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和用于指示由第1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实施规定功能的第2指令,
作为上述第2设备包括:
第2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1设备进行通信;
第2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通信单元接收到上述第1指令时存储由该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在接收到上述第2指令时,使上述存储的功能块实施由该第2指令所指示了的功能。
10.权利要求9记载的数据传送系统,其中
上述第1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
11.一种数据传送系统,通过规定的传送网络可双向传送数据的第1设备与第2设备之间传送规定形式下的指令及响应,其中
作为上述第1设备包括:
第1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2设备进行通信;
第1控制单元,生成用于确认在上述第2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
作为上述第2设备包括:
第2通信单元,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第1设备进行通信;
第2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通信单元接收到上述第1指令时,作为响应从上述第2通信单元输出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
12.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生成用于指示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规定设备内的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和用于指示由第1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实施规定功能的第2指令。
13.权利要求12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
14.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生成并从上述通信单元输出用于确认在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规定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第1指令。
15.权利要求14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立指令内的规定位作为第1指令。
16.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在上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第1指令时存储由该指令所指示的功能块,在接收到第2指令时,使上述存储的功能块实施由该第2指令所指示了的功能。
17.权利要求16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判别指令中的规定位来对第1指令进行判别。
18.一种连接在规定网络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与通过上述网络连接的其它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控制单元,在判别了上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用于确认在本设备内成为了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指令时,将设定了的附加有表示成为控制对象的功能块的信息的响应从上述通信单元传送到上述指令的输出源。
19.权利要求18记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通过判别指令中的规定位来判断是确认上述功能块的指令。
CN01801979A 2000-05-22 2001-05-22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 Pending CN13863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50546 2000-05-22
JP150546/00 2000-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6390A true CN1386390A (zh) 2002-12-18

Family

ID=1865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1979A Pending CN1386390A (zh) 2000-05-22 2001-05-22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03867A1 (zh)
EP (1) EP1198153A1 (zh)
KR (1) KR20020027500A (zh)
CN (1) CN1386390A (zh)
WO (1) WO200109150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514B (zh) * 2005-07-25 2011-07-0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数据包接收方法
CN103123471A (zh) * 2011-11-18 2013-05-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2035574B (zh) * 2009-09-29 2013-06-1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无线资源耗费的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4426640A (zh) * 2013-08-26 2015-03-18 创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及其广播方法
CN113987278A (zh) * 2020-07-27 2022-01-28 方图智能(深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会议系统的单元自动编号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8134A4 (en) * 2000-10-25 2009-06-17 Panasonic Corp CONTROLLED DEVICE IN A NET APPARATUS, CONTROL DEVICE AND ITS CONTROL PROCESS
US6973071B1 (en) * 2001-03-06 2005-12-06 Rfmd Wp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472797A1 (en) * 2002-01-11 2004-11-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for providing clock singals to a transceiver chip and transceiver chip
CN100334578C (zh) * 2002-07-03 2007-08-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
JP3973092B2 (ja) * 2002-09-20 2007-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266234B1 (en) 2004-06-11 2012-09-11 Seisi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system reliability using multiple channels and multicast
US7797333B1 (en) * 2004-06-11 2010-09-14 Seisi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urning results of a query from one or more slave nodes to one or more master nodes of a database system
US20060126537A1 (en) * 2004-12-10 2006-06-15 Booth Cory J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nect devices to a network via a network learning and programming remote control
KR101244857B1 (ko) * 2005-02-25 2013-03-19 톰슨 라이센싱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와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DE102005054230A1 (de) * 2005-11-14 2007-05-24 Maquet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bidirektionalen IR-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Operationstisch und einem Bediengerät
JP5326762B2 (ja) * 2009-04-15 2013-10-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通信プログラム、情報通信方法
CN101990309A (zh) * 2009-08-06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的方法和终端
US20110227711A1 (en) * 2010-03-18 2011-09-22 John Robert Weimer General purpose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US8780961B2 (en) * 2010-10-29 2014-07-15 Broadcom Corporation Mixed-mode wireless device operation
US9100275B2 (en) 2011-09-06 2015-08-04 Sameer Vermani Signal unit including a field indicative of a zero-length payload
US9049155B2 (en) 2011-09-06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interpretation of a length field of a signal unit
US8873691B2 (en) * 2012-09-10 2014-10-28 Broadcom Corporation Generating codes for sync words to avoid cyclic collision
CN106233268B (zh) * 2015-04-02 2019-04-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CN107517069B (zh) * 2017-08-22 2020-06-02 深圳市华信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跳频同步的方法、装置、接收机以及发射机
CN110383767B (zh) * 2019-06-05 2023-07-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链路的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9778B2 (ja) * 1995-10-31 2005-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制御機器
JP3695992B2 (ja) * 1999-06-04 2005-09-14 株式会社東芝 放送受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利用制御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514B (zh) * 2005-07-25 2011-07-0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数据包接收方法
CN102035574B (zh) * 2009-09-29 2013-06-1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无线资源耗费的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3123471A (zh) * 2011-11-18 2013-05-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123471B (zh) * 2011-11-18 2016-12-21 雅马哈株式会社 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4426640A (zh) * 2013-08-26 2015-03-18 创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及其广播方法
CN104426640B (zh) * 2013-08-26 2018-04-03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及其广播方法
US10609535B2 (en) 2013-08-26 2020-03-3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roadcasting method thereof
CN113987278A (zh) * 2020-07-27 2022-01-28 方图智能(深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会议系统的单元自动编号方法
CN113987278B (zh) * 2020-07-27 2024-06-11 方图智能(深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会议系统的单元自动编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03867A1 (en) 2003-01-02
KR20020027500A (ko) 2002-04-13
WO2001091505A1 (fr) 2001-11-29
EP1198153A1 (en) 2002-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86390A (zh)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
CN100344130C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602606A (zh)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466835A (zh) 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CN1314212C (zh) 信号处理设备和方法、信号处理系统、程序和媒体
CN1251427C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US97366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Wi-Fi service by Wi-Fi device
CN1556960A (zh) 自组织网络的命名分布方法
CN1184790C (zh) 移动电话、gps、蓝牙一体型复合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716818A (zh) 移动体信息共有系统
CN1665208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486557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控制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CN1881917A (zh) 一种家庭网络无线组网和通讯的方法
CN101061669A (zh) 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等时和异步数据的方法
CN1408157A (zh) 用于在特设网络中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547829A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09644216A (zh) 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842040A (zh) 无线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077507A (zh) 通过设备的物理坞接来自动传递信息
CN1507722A (zh) 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535518A (zh) 用于确保无线网络中的介质接入的方法
CN1525705A (zh) 对802.11网络的原文wi-fi架构
CN1522503A (zh) 自组织网络发现菜单
CN1633787A (zh) 无线通信系统
US20130003794A1 (en) Multi-mode ic with multiple processing co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