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3630A -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3630A
CN1383630A CN01801759A CN01801759A CN1383630A CN 1383630 A CN1383630 A CN 1383630A CN 01801759 A CN01801759 A CN 01801759A CN 01801759 A CN01801759 A CN 01801759A CN 1383630 A CN1383630 A CN 1383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ignal
dsch
arrival
tot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1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66C (zh
Inventor
金本英树
宫和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3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3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Abstract

到来方向估计部106估计信号的到来方向,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根据接受了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和信号的到来方向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在要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中以最接近信号的到来方向的通信终端的顺序来决定DSCH使用的通信终端。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高速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址接入方式之一,有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方式。此外,在有关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的标准组织之一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确定的规格中,采用这种CDMA方式,作为多个通信终端共有的信道(以下称为‘共有信道’)之一,规定下行线路(从基站向通信终端的线路)中的高速数据通信中使用的下行共享信道(D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
该DSCH通过以每个规定的传输单位(例如,每1帧)分配给各通信终端来使用,所以期待利用下行线路中的高速分组传输等。
另一方面,在CDMA系统中,有以降低干扰为目的而使用自适应阵列(以下,根据需要省略为‘AAA’)的情况。该自适应阵列是在基站中装载由多个天线振子构成的阵列天线,将发送信号与复数系数(以下,将该复数系数称为‘加权’)相乘来形成方向性,沿该方向性进行发送的技术。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DSCH以每个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给各通信终端,所以在DSCH信号的发送上采用自适应阵列,对每个通信终端形成单独的方向性来发送DSCH信号的情况下,以DSCH信号的每个传输单位来切换方向性。由于DSCH是用于高速数据通信的信道,所以与个别信道信号的功率相比,DSCH信号的功率非常大。
因此,在将DSCH分配给某个通信终端时,在处于接受DSCH分配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对于个别信道信号来说,DSCH信号产生的干扰急剧地增加,所以如图1所示,通过下行线路(从基站向通信终端的线路)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发送功率增减指示由基站进行增减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而增加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不能跟踪DSCH信号产生干扰功率的增加。因此,在处于接受了DSCH分配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接收SIR)极大恶化,在通信上存在产生故障的问题。而且,由于干扰功率急剧地变动,所以存在使CDMA系统的稳定性受到损失,系统容量减少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即使在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中采用自适应阵列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极大恶化。
本发明人着眼于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极大恶化的原因在于,在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中采用自适应阵列的情况下,在处于分配了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分急剧地增大,发现通过缩小该发送功率的差分,可以与个别信道信号的下行线路中的通常的发送功率控制相对应,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通过缩小分配了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处于分配了该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分,可缓和个别信道信号受共有信道信号产生的干扰的影响。
即,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对在发送共有信道信号前逐渐增加处于分配了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产生的干扰,可预先缩小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分。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处于分配了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与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的增加部分对应地增加,可预先缩小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分。
而且,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处于分配了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使共有信道信号产生的干扰量保持一定并增长时间,通过个别信道信号的下行线路中的通常的发送功率控制来缩小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分,所以可提供充分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现有的基站装置中进行了DSCH的分配情况下的通信终端中的干扰功率变化的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的操作的方向性图案的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中进行了DSCH的分配情况下通信终端中的干扰功率变化的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操作的方向性图案的图。
图7A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DSCH的分配顺序方法的表。
图7B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DSCH的分配顺序方法的表。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装置中进行了DSCH的分配情况下通信终端中的干扰功率变化的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装置中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和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之间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11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装置中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和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之间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图15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6的基站装置进行的发送方向性控制操作的方向性图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使用DSCH作为共有信道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以下各实施例在使用DSCH以外的信道作为共有信道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DSCH信号的发送上采用自适应阵列,在当前分配DSCH的通信终端和下次分配的通信终端间,依次将各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使得信号到来方向的不同为最小的情况。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经天线101~104接收的上行线路(从通信终端向基站的线路)的信号分别经发送接收分离部105来接收,在进行了规定的无线接收处理(下变频、A/D变换等)后,被送至到来方向估计部106。到来方向估计部106在对接收信号进行了阵列合成处理后,进行解扩处理并提取各通信终端(用户)的接收信号,对于来自各个通信终端的接收信号,估计到来方向。该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被送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和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接收的信号由每个通信终端的解调部107进行解调处理而成为接收数据。
到来方向估计部106和解调部107被设置在每个通信终端(MS)中,从各个解调部107来获得每个通信终端的接收数据(MS#1用接收数据~MS#n用接收数据)。
解调处理过的接收数据被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根据可以发送要使用DSCH的所谓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和从各通信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即,由到来方向估计部106估计的方向)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有关决定方法将后述。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将该决定的信息送至数据选择部109。
数据选择部109从每个通信终端的DSCH数据(MS#1用DSCH数据~MS#n用DSCH数据)中选择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的DSCH数据,送至数据调制部110。数据调制部110对DSCH数据进行了调制处理和扩频处理后,将扩频处理后的DSCH信号送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
数据调制部110和AAA方向性控制部111被分别设置在每个通信终端(MS)中。
AAA方向性控制部111根据到来方向估计部106估计出的到来方向的信息来形成发送方向性。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将来自数据调制部110的DSCH信号与发送方向性所对应的加权(天线101~104所对应的加权)相乘。乘以了加权的DSCH信号经发送接收分离部105从天线101~104向各通信终端发送。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基站装置的工作情况。
在通信终端请求使用DSCH的情况下,用上行线路将请求信号发送到基站。在基站中,由解调部107对请求信号进行解调后,被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此外,由到来方向估计部106估计出的接收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被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中,根据接受了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和接收信号的到来方向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
即,请求信号都被输入到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所以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可以掌握要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此外,由于将从各通信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都输入到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中,所以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能够在要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中以到来方向最接近的通信终端的顺序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即,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中,在当前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和下次分配的通信终端间,依次将DSCH分配给各通信终端,使得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不同最小。具体的分配方法将后述。
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后,将该信息送至数据选择部109。由于将对各通信终端的DSCH数据(MS#1用DSCH数据~MS#n用DSCH数据)输入到数据选择部109,所以数据选择部109从输入到数据选择部109的DSCH数据中选择仅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的DSCH数据,输出到数据调制部110。数据调制部110对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用的DSCH数据实施调制处理。数据调制部110对调制处理后的DSCH数据用规定的扩频码来进行扩频处理。扩频处理后的DSCH数据被送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
AAA方向性控制部111根据来自各通信终端的接收信号估计出的到来方向来控制DSCH信号的方向性。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计算加权,并将该加权与DSCH信号相乘,以便波束朝向用DSCH发送信号的通信终端。乘以了加权的DSCH信号向方向性朝向通信终端、即朝向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来发送。
下面,具体说明DSCH的分配方法。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的操作的方向性图案的图。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中进行了DSCH的分配情况下通信终端中的干扰功率的变化图。
例如,在图3中,假设从通信终端(MS)#1、#2和#3将要使用DSCH的所谓的请求信号发送到本实施例的基站(BS)。此外,由于将从各通信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都输入到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中,所以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以表示到来方向的角度小的顺序来依次将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1~#3。
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08在无方向性发送区域201内首先将DSCH分配给表示到来方向的角度最小的通信终端#1,接着,将DSCH分配给与通信终端#1的到来方向的差异最小的通信终端#2,随后将DSCH分配给与通信终端#2的到来方向的差异最小的通信终端#3。参考标号202表示对通信终端#1发送DSCH信号时的方向性图案,参考标号203表示对通信终端#2发送DSCH信号时的方向性图案,而参考标号204表示对通信终端#3发送DSCH信号时的方向性图案。
这里,在着眼于处于通信终端#2附近的通信终端#5的情况下,如果进行以上的DSCH的分配,那么对通信终端#5发送的个别信道信号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如图4所示逐渐地变化。
即,由于以通信终端#1→通信终端#2→通信终端#3的顺序来分配DSCH,所以在处于通信终端#2附近的通信终端#5中,随着DSCH信号的发送方向性接近终端自身,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逐渐增加,随着DSCH信号的发送方向性远离终端自身,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逐渐减少。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首先,由于在t1时将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1,所以通信终端#5中的干扰功率从P0增加至P1,在将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2的t2之前的期间,干扰功率为P1。接着,由于在t2将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2,所以通信终端#5中的干扰功率从P1增加至P2,在将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3的t3之前的期间,干扰功率为P2。随后,由于在t3时将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3,所以通信终端#5中的干扰功率从P2减少至P3,在未将DSCH分配给通信终端#3的t4之前的期间,干扰功率为P3。然后,在对通信终端#1~#3都未分配DSCH的t4时,通信终端#5中的干扰功率从P3减少至P0。
在图4中,P0表示通信终端#5对应的个别信道信号受到来自DSCH信号以外的信号的干扰功率,即受到来自同一小区内的其他通信终端对应的个别信道信号等的干扰功率。
于是,对于处于通信终端#2附近的通信终端#5来说,由于DSCH信号的发送方向性逐渐靠近终端本身,所以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也逐渐增加。因此,如图4所示,使发送到通信终端#5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跟踪性改善。即,通过下行线路中的发送功率控制产生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增加可以跟踪DSCH信号产生的干扰功率的增加。因此,在通信终端#5中,通过发送功率控制,可以降低因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造成的接收质量的恶化。
在上述说明中,从表示到来方向的角度最小的通信终端#1起依次分配DSCH,但也可以从表示到来方向的角度最大的通信终端#3起依次分配DSCH。即,也可以按通信终端#3→通信终端#2→通信终端#1的顺序来分配DSCH。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在DSCH信号的发送上采用自适应阵列,在当前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和下次分配的通信终端间,依次将DSCH分配给各通信终端而使得信号的到来方向差异最小,在处于当前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逐渐增加,而不急剧地增加,所以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增加可以追上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的增加,可以降低因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造成的接收质量的恶化。此外,由于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逐渐减少,也使减少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跟踪性得以改善,所以能够增大系统的容量。
(实施例2)
如上述实施例1说明得那样,在仅根据信号的到来方向来决定DSCH的分配顺序情况下,对于请求DSCH分配的通信终端来说,不一定为最合适的分配顺序。即,一般来说,在每个请求DSCH分配的通信终端中,因为已经存在考虑了以接收SIR等表示的传播路径的状况或通信的吞吐量等的DSCH分配的优先顺序。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说明考虑该优先顺序,并且根据信号的到来方向来决定DSCH的分配顺序的情况。由此,从DSCH信号的传输效率来看,可以进行最合适的分配,并且可以降低因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造成的接收质量的恶化。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以相同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5中,解调部401对从通信终端送来的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例如,通信终端中的接收SIR等)进行解调,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并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根据发送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和从各通信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在信号的到来方向中添加以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表示的优先顺序来决定DSCH的分配顺序。具体地说,如下来决定。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操作的方向性图案的图。图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中的DSCH的分配顺序方法的表。
在图6中,假设从通信终端#1~#6发送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参照标号201表示无方向性发送区域,参照标号501~506表示分别将DSCH信号发送到通信终端#1~#6时的方向性图案。
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中,首先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对通信终端#1~#6分别附加优先顺序后,将从通信终端#1~#6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作为到来角度来附加。这里,如图6所示,假设以通信终端#1~#6的顺序接收信号的到来角度逐渐增大。此外,假设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以通信终端#4、#2、#1、#3、#5、#6的顺序良好。因此,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中,首先制成图7A所示的表。
接着,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以优先顺序来求添加了到来角度的评价数值。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求在线路质量上添加了各信号的到来方向的评价数值。评价数值具体地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
评价数值=到来角度/(发送了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的总数+1-优先顺序),因而除数和评价数值如图7B所示。
然后,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根据该评价数值来决定DSCH的分配顺序。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402从评价数值小的通信终端起依次分配DSCH。因此,在图7B所示的实例中,以通信终端#3、#2、#1、#4、#5、#6的顺序来分配DSCH。
在本实施例中,评价数值不限于由上式求出的评价数值,如果是在线路质量上添加信号的到来方向而可以决定DSCH的分配顺序的评价数值,那么任何的值都可以。
成为接收信号的到来方向基准的角度在存在通信终端的范围内,即,也可以固定在无方向性发送区域内的某个区域中。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用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确定的优先顺序与表示信号到来方向的值进行加权所得的值来决定DSCH的分配顺序,所以可以进行考虑了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和信号的到来方向双方的最合适的DSCH分配。因此,从DSCH信号的传输效率来看,可以进行最合适的分配,并且可以降低从DSCH信号受到的干扰造成的接收质量的恶化。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DSCH信号的发送开始前,一边逐渐增加发送功率一边发送模拟信号(以下称为‘伪信号’)的情况。由此,在位于分配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在干扰功率逐渐增加后,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并且,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8中,解调部701对从通信终端送来的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例如,通信终端的接收SIR等)进行解调,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并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702。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702中,根据发送来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和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702以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顺序来决定分配DSCH的通信终端。
数据选择部704从每个通信终端的DSCH数据(MS#1用DSCH数据~MS#n用DSCH数据)中选择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的DSCH数据,在该选择出的DSCH数据的开头,附加伪信号发生部703产生的规定长度的伪信号,送至数据调制部110。
在数据调制部110中,对于在开头部分附加了伪信号的DSCH数据进行了调制处理和扩频处理后,将扩频处理后的DSCH信号送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在AAA方向性控制部111中,将来自数据调制部110的DSCH信号和对应于发送方向性的加权相乘,并送至发送功率控制部705。
在发送功率控制部705中,在对从AAA方向性控制部111输出的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后,通过发送接收分离部105和天线101~104向通信终端发送。即,在发送伪信号时,发送功率控制部705一边将伪信号的发送功率逐渐增加至DSCH信号的规定发送功率值,一边发送伪信号。此外,发送功率控制部705在结束规定长度的伪信号发送,开始DSCH信号的发送时,使DSCH信号达到规定的发送功率。
如以上那样,在DSCH信号的发送之前,如果发送功率逐渐增加至DSCH信号的规定发送功率来发送伪信号,那么向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发送的个别信道信号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如图9所示那样逐渐地变化。图9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装置中进行了DSCH的分配情况下通信终端中的干扰功率变化的图。
即,对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来说,在DSCH信号的发送开始之前,由于发送将发送功率逐渐增加的伪信号,所以如图9所示,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在DSCH信号的发送开始前逐渐增加。
具体地说,在图9所示的t2中,假设开始DSCH信号的发送,那么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在t1~t2中,发送将发送功率逐渐增加的伪信号。因此,在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在DSCH信号发送开始前的t1~t2中,干扰功率从P0逐渐增加至P4。因此,在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个别信道信号对应的下行线路的发送功率控制可以充分跟踪干扰功率的增加。
在图9中,P0表示通信终端#5对应的个别信道信号受到来自DSCH信号以外的信号的干扰功率,即受到来自同一小区内其他通信终端对应的个别信道信号等的干扰功率。
此外,考虑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和下行线路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跟踪性能,将伪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增加率设定为最合适的值。而且,能够改变伪信号的发送时间和发送功率的增加率。
此外,作为伪信号,也可以发送一部分DSCH信号。即,在DSCH信号的发送开始前,也可以重复DSCH信号的开头部分来作为伪信号进行发送。
在DSCH信号的发送结束后,也可以一边逐渐减少发送功率,一边发送伪信号。由此,由于干扰功率逐渐减少,使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减少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跟踪性得以改善,所以能够实现系统的稳定。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DSCH信号的发送开始前,一边逐渐增加发送功率,一边发送伪信号,在处于接受DSCH的分配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个别信道信号受到的干扰功率逐渐增加,没有急剧地增加,所以通过个别信道信号对应的下行线路的发送功率控制,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加可以跟踪干扰功率的增加,从而降低受到来自DSCH信号干扰造成的接收质量的恶化。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开始DSCH信号的发送时增加向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发送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情况。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10中,解调部901对从通信终端送来的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例如,通信终端的接收SIR等)进行解调,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并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902。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902中,根据发送来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和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902以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顺序来决定分配DSCH的通信终端。
而且,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902中,根据从到来方向估计部106输出的接收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来指定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将指定的通信终端通知发送功率控制部904。
在个别信道数据调制部903中,在每个通信终端对个别信道数据(MS#1用个别信道数据~MS#n用个别信道数据)进行了调制处理和扩频处理后,将扩频处理后的个别信道信号送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在AAA方向性控制部111中,将个别信道信号和发送方向性对应的加权相乘,并送至发送功率控制部904。个别信道数据调制部903被设置在每个通信终端(MS)中。
在发送功率控制部904中,在DSCH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将对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902指定的通信终端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加至规定的值。此外,在发送功率控制部904中,在DSCH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将对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902指定的通信终端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减少至增加前的发送功率值,返回到原来的发送功率值。对发送功率进行了控制的个别信道信号通过发送接收分离部105和天线101~104发送到通信终端。
将发送功率控制部904的操作具体地图示时,如图11所示。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装置中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和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时间性变化的图。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发送功率控制部904中,对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1发送的DSCH信号以发送功率P开始,同时将对处于通信终端#1附近的通信终端#2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加到与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相当的P。即,即使受到对通信终端#1的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增加,也可以补偿因该干扰功率增加造成的接收质量恶化,增加对通信终端#2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由此,处于发送DSCH信号的通信终端#1附近的通信终端#2在DSCH信号发送开始前后能够将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期望质量上。
在上述说明中,使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的增加量相等,但也可以不相等。即,DSCH信号对个别信道信号产生的干扰的大小是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和处于该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之间的距离越短就越增加,所以根据该距离的长度,可以自适应地决定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的最合适的增加量。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开始DSCH信号的发送时增加对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发送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所以在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即使开始DSCH信号的发送,也可以将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期望质量上。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开始DSCH信号的发送前,对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通知开始发送DSCH信号的意思,通知了该意思的通信终端根据当前的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来对基站请求增加发送功率的情况。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以同一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
在图12中,解调部1101对从通信终端送来的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例如,通信终端的接收SIR等)进行解调,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并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102。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102中,根据发送来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和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102以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顺序来决定分配DSCH的通信终端。
而且,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102中,根据从到来方向估计部106输出的接收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来指定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将指定的通信终端通知给通知信息形成部1103。在通知信息形成部1103中,形成用于对处于该指定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通知开始向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102指定的通信终端发送DSCH信号意思的信息(以下称为‘发送开始通知信息’),输出到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102指定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复用部1104。复用部1104将发送开始通知信息与个别信道数据进行复用,输出到个别信道数据调制部1105。
在个别信道数据调制部1105中,在对复用了发送开始通知信息的个别信道数据进行了调制处理和扩频处理后,将扩频处理后的个别信道信号送至AAA方向性控制部111。在AAA方向性控制部111中,将发送方向性对应的加权和个别信道信号相乘,并送至发送功率控制部1106,通过发送接收分离部105和天线101~104向通信终端发送。于是,在基站装置中,在使发送开始通知信息的发送进行了规定的期间后,对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开始发送DSCH信号。
另一方面,在图13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中,复用了发送开始通知信息的个别信道信号通过天线102和发送接收分离部1202来接收,在解调部1203中进行解扩处理和解调处理。由此,获得个别信道数据(接收数据)。
通知信息检测部1204检测在解调过的个别信道信号上复用的发送开始通知信息,将表示检测出意思的信号输出到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生成部1205。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生成部1205考虑下行线路当前的线路质量,在基站中生成用于进行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输出到复用部1206。
即,在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生成部1205中,在估计从开始发送DSCH信号起,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恶化而不能保持规定的期望质量的情况下,生成对基站指示增加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此外,在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生成部1205中,在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当前为超过需要的质量,即使开始发送DSCH信号,估计将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也保持在规定的期望质量上的情况下,生成对基站指示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使得以当前的发送功率值来维持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由于DSCH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是已知的,所以在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生成部1205中,在对附近的通信终端开始发送DSCH信号的情况下,能够估计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恶化多大。
复用部1206复用了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发送数据(个别信道数据)由调制部1207进行了调制处理和扩频处理后,通过发送接收分离部1202和天线1201向基站装置发送。
然后,在图12所示的基站装置中,发送功率控制部1106根据从通信终端发送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即,在发送功率控制部1106中,在估计从开始发送DSCH信号起,不能将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期望质量上的情况下,增加对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在开始发送DSCH信号前,对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通知开始发送DSCH信号的情况,通知了该情况的通信终端根据当前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来对基站请求增加发送功率,所以在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即使开始发送DSCH信号,也可以将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期望质量上。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表示来自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的信号到来方向和来自将发送开始通知信息进行发送的通信终端的信号到来方向的差分信息包含在发送开始通知信息中。由此,在通知了发送开始通知信息的通信终端中,由于可以考虑其到来方向的差分来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所以可以进行更精确的发送功率控制。具体地说,例如,在到来方向的差分比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通知了发送开始通知信息的通信终端估计开始发送DSCH信号造成的干扰增大的影响极大,对基站进行指示,以便增大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而在到来方向的差分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通知了发送开始通知信息的通信终端估计开始发送DSCH信号造成的干扰增大的影响小,对基站进行指示,以便维持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对于接收信号的到来方向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多个通信终端,按同一方向性发送DSCH信号的情况。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基站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主要部分方框图。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以同一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14中,解调部1301对从通信终端送来的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例如,通信终端的接收SIR等)进行解调,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并送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中,根据发送来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的通信终端和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以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顺序来决定分配DSCH的通信终端。
而且,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中,将发送来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的多个通信终端分成每个到来方向的规定范围内的组,由AAA方向性控制部1303控制与DSCH信号相乘的加权,以便对属于同一组的通信终端以相同的发送方向性发送DSCH信号。
即,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以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作为组的代表终端,根据从该代表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将发送了从规定范围的方向到来的信号的通信终端作为一个组。然后,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为了对属于同一组的通信终端以完全相同的发送方向性发送DSCH信号,将从组的代表终端发送的表示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信息(即,到来方向估计部106估计出的到来方向信息中,表示组的代表终端方向的信息)输出到与属于该组的通信终端对应的AAA方向性控制部1303。
AAA方向性控制部1303根据从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输出的表示到来方向信息来形成发送方向性。即,在AAA方向性控制部1303中,将属于同一组的通信终端的DSCH信号都乘以相同的加权。乘以了加权的DSCH信号通过发送接收分离部105从天线101~104向各通信终端发送。
下面,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DSCH信号的发送方向性控制。图15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6的基站装置进行的发送方向性控制的操作的方向性图案的图。
在图15中,假设从通信终端#1~#7发送要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参照标号201表示无方向性发送区域。
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首先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DSCH的分配顺序。这里,假设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以通信终端#1到#7的顺序来排序。因此,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中,以从通信终端#1至#7的顺序来决定DSCH的分配。
接着,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中,最初以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1作为组的代表终端,以从通信终端#1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为基准,根据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来检测从规定范围的角度方向到来的信号。这里,将从通信终端#1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发送从规定范围的角度方向到来的信号的通信终端假设为通信终端#2。
然后,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将从通信终端#1发送的表示信号的到来方向的信息输出到与通信终端#1对应的AAA控制部1303和与通信终端#2对应的AAA控制部1303双方。由此,通信终端#1对应的DSCH信号和通信终端#2对应的DSCH信号乘以根据从通信终端#1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来的同一加权,形成相同的发送方向性1401来发送。
接着,在DSCH使用终端决定部1302中,将下一个分配DSCH的通信终端#3作为组的代表终端,与通信终端#1和通信终端#2的情况同样,由AAA方向性控制部111来控制相乘的加权。因此,通信终端#3对应的DSCH信号和通信终端#4对应的DSCH信号形成相同的发送方向性1402来发送。
以下,进行同样的操作,通信终端#5对应的DSCH信号和通信终端#6对应的DSCH信号及通信终端#7对应的DSCH信号形成相同的发送方向性1403来发送。
再有,考虑发送方向性的切换次数和降低形成发送方向性造成的干扰之间的平衡来设定以从代表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为基准的规定范围的角度大小。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分成几组,对于属于同一组的通信终端形成完全相同的发送方向性来发送DSCH信号,从而可以减少DSCH信号的发送方向性的切换次数。由此,在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属于同一组的通信终端的数目越多,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功率急剧变化的频度就越少,使干扰功率维持一定的时间变长。因此,在处于分配了DSCH的通信终端附近的通信终端中,通过个别信道信号对应的下行线路的发送功率控制,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增加能够跟踪干扰功率的变化,可以降低因受到来自DSCH信号的干扰造成的接收质量的恶化。
在上述实施例1~6中,举例说明了使用DSCH来进行下行线路的高速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完全可以应用于基站根据从通信终端发送的信息来决定共有信道的分配,进行下行线路的高速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上采用自适应阵列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产生大的恶化,所以可以良好地保证下行线路的通信状态。
本说明书基于2000年6月29日申请的特愿2000-197132(日本专利)。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完全适用于基站根据从通信终端发送的信息来决定共有信道的分配并进行下行线路的高速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6)

1.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器,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所述到来方向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以及
发送器,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决定器决定将从与本次分配了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的差异最小的方向发送到来信号的通信终端装置作为下次分配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
3.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器,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由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赋予的优先顺序和表示所述到来方向的值所求出的值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以及
发送器,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4.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器,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以及
发送器,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在根据所述顺序开始发送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之前,将发送功率逐渐增加至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规定发送功率值来发送模拟信号。
5.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器,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
发送器,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以及
发送功率控制器,将向处于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通信终端装置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在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中增加规定量。
6.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器,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
发送器,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通知器,在开始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前,向处于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通信终端装置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通知开始进行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以及
发送功率控制器,根据来自存在于所述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的请求,来增加对处于所述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
7.一种通信终端装置,用于与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包括:
检测器,检测通知从所述基站装置开始发送共有信道信号的情况;以及
发送器,从开始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起,在判断为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比规定的期望质量差的情况下,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请求增加所述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的请求信号。
8.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器,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并且根据所述到来方向来设定至少包含一个通信终端装置的组;以及
发送器,对每个所述组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用该方向性对所述组内包含的所有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估计步骤,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步骤,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所述到来方向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以及
发送步骤,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在决定步骤中,决定将从与本次分配了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的差异最小的方向发送到来信号的通信终端装置作为下次分配共有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
1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估计步骤,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步骤,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由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赋予的优先顺序和表示所述到来方向的值所求出的值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以及
发送步骤,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1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估计步骤,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步骤,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以及
发送步骤,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在根据所述顺序开始发送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之前,将发送功率逐渐增加至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规定发送功率值来发送模拟信号。
1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估计步骤,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步骤,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
发送步骤,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以及
发送功率控制步骤,将向处于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通信终端装置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在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中增加规定量。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估计步骤,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步骤,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
发送步骤,对所述到来方向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向所述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通知步骤,在开始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前,向处于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通信终端装置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通知开始进行所述共有信道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以及
发送功率控制步骤,根据来自存在于所述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的请求,来增加对处于所述附近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通知从所述基站装置开始发送共有信道信号的情况;以及
发送步骤,从开始发送所述共有信道信号起,在判断为个别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比规定的期望质量差的情况下,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请求增加所述个别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的请求信号。
1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估计步骤,估计从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来方向;
决定步骤,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所共有,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来决定以规定的传输单位分配的共有信道的分配顺序,并且根据所述到来方向来设定至少包含一个通信终端装置的组;以及
发送步骤,对每个所述组形成方向性,根据所述顺序用该方向性对所述组内包含的所有通信终端装置发送共有信道信号。
CNB018017592A 2000-06-29 2001-06-27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8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7132/2000 2000-06-29
JP2000197132 2000-06-29
JP197132/00 2000-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3630A true CN1383630A (zh) 2002-12-04
CN1157866C CN1157866C (zh) 2004-07-14

Family

ID=18695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175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866C (zh) 2000-06-29 2001-06-27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928296B2 (zh)
EP (1) EP1204222A1 (zh)
KR (2) KR100508617B1 (zh)
CN (1) CN1157866C (zh)
AU (1) AU2001266352A1 (zh)
BR (1) BR0106927A (zh)
CA (1) CA2382503C (zh)
CZ (1) CZ2002705A3 (zh)
WO (1) WO20020017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891A (zh) * 2007-10-01 2010-08-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发送方法、移动台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03460191A (zh) * 2011-03-28 2013-12-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虚拟机管理系统和虚拟机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44417D1 (de) * 2000-05-26 2011-05-26 Panasonic Corp Basisstation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paketübertragung
WO2002079758A1 (en) * 2001-03-29 2002-10-10 Circadiant Systems, Inc. Error function analysis of optical components with uncertainty ranges
US7224942B2 (en) * 2001-07-26 2007-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s system employing non-polluting pilot codes
TWI469561B (zh) * 2002-05-01 2015-01-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無線通信系統中使用高速共享頻道之點對多點服務
US8995991B2 (en) * 2002-05-01 2015-03-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int to multi-point services using shared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TE313894T1 (de) * 2002-09-27 2006-01-15 Cit Alcatel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sendediversität und multi-nutzer-diversität
KR20050105286A (ko) * 2003-03-26 2005-11-03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고속 하향링크 패킷 접속 서비스의 제공 방법 및 그의 무선다중셀 통신 시스템
US7437166B2 (en) * 2003-09-24 2008-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shared downlink radio channel interference by transmitting to multiple mobiles using multiple antenna beams
US7437175B2 (en) * 2004-05-06 2008-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nchronization dete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657275B2 (en) * 2004-05-07 2010-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transmit power spikes for a power-controlle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516358B2 (ja) * 2004-05-26 2010-08-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760547B2 (ja) * 2006-06-02 2011-08-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WO2008120316A1 (ja) * 2007-03-28 2008-10-09 Fujitsu Limited 基地局およびそのスケジュール方法
US20090113543A1 (en) * 2007-10-25 2009-04-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uthentication certificate management for acces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295326B1 (en) 2008-06-12 2012-10-23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Digital coding scheme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9246528B2 (en) * 2013-01-11 2016-01-26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t high speed
US9743254B2 (en) 2015-04-30 2017-08-22 Mist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received signals to determine wireless terminal location and/or refin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models
US10219166B2 (en) 2015-04-30 2019-02-26 Mist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ransmitting and/or using beacons
US9363784B1 (en) 2015-04-30 2016-06-07 Mist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real and/or virtual beacons
US9967803B2 (en) 2015-04-30 2018-05-08 Mist Systems, Inc. Dynamic virtual beac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1399A (en) * 1995-02-22 2000-08-0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r. University Adaptive beam forming for transmitter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E514781C2 (sv) 1997-01-28 2001-04-2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anordning i ett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JPH1174831A (ja) 1997-09-01 1999-03-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JP3233088B2 (ja) 1998-01-22 2001-1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指向性制御アンテナ装置
JP2000059278A (ja) * 1998-08-03 2000-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US6252867B1 (en) * 1999-09-30 2001-06-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mote unit location using phased array antenna elements
JP2001339758A (ja) 2000-05-26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891A (zh) * 2007-10-01 2010-08-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发送方法、移动台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03460191A (zh) * 2011-03-28 2013-12-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虚拟机管理系统和虚拟机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26604A (ko) 2002-04-10
CZ2002705A3 (cs) 2002-07-17
AU2001266352A1 (en) 2002-01-08
US20020115466A1 (en) 2002-08-22
US6928296B2 (en) 2005-08-09
WO2002001752A1 (fr) 2002-01-03
KR20050047563A (ko) 2005-05-20
EP1204222A1 (en) 2002-05-08
CA2382503A1 (en) 2002-01-03
CN1157866C (zh) 2004-07-14
KR100508617B1 (ko) 2005-08-17
CA2382503C (en) 2006-04-11
BR0106927A (pt) 2002-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866C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30944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201505C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形成的方法和设备
CN100338889C (zh) 用多单元天线发送分集方案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186961C (zh) 用于产生导频强度测量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823C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CN1233110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CN1119912C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62990C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37122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206818C (zh) 方向性发送方法及方向性控制型通信装置
CN1650547A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装置
CN1905754A (zh) 在通信系统中用于调度上行链路的系统和方法
CN1819479A (zh) 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171471C (zh) 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接收方法
CN1180565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891000A (zh) 专用参考信号和话务信号间自适应分配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287723A (zh) 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311576A (zh) 通信装置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164132C (zh) 改进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布置的方法
CN1158787C (zh) 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494773A (zh) 无线基站系统及指向性控制方法
JP2011071993A (ja) セル間資源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ユーザ設備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488205A (zh) 无线接收装置和定向接收方法
CN1819697A (zh) 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中小区拥塞和重同步的处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