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8733A - 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8733A
CN1378733A CN00813974A CN00813974A CN1378733A CN 1378733 A CN1378733 A CN 1378733A CN 00813974 A CN00813974 A CN 00813974A CN 00813974 A CN00813974 A CN 00813974A CN 1378733 A CN1378733 A CN 1378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network
coding metho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3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19C (zh
Inventor
崔允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information poi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UD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UDE CORP filed Critical NETUD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78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8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1Transcoding devices; Rate adapt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每一网络具有至少一个终端、不同于另一网络的信源编码方法和传输速率。该设备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收发信号,包括:一个系统控制器,响应于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用于查询用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终端的第二编码方法,并且将该第二编码方法通知第一终端;一个数据编码器,用于按照该第二编码方法将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信号编码;一个匹配器,用于将被编码的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变换为被用于该第二网络中的传输速率;以及一个解码器,用于将来自该匹配器的数据信号解码。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防止传输数据信号被译码,因此,不需要由于这些传输的数据信号的译码而进行的复杂运算和衰减,使得通信的质量变得很高。

Description

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互联网/内联网(Internet/Intranet)和移动电信网络之间收发信号并且没有时间延迟和通信质量下降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显示一种在不同网络之间匹配信号的常规系统。参考编号11表示电话,12表示一个交换机组,13表示一台个人电脑(PC),14表示网络(Internet)电话装置,15表示一个网间连接器单元,16表示一个移动通信交换中心(MSC),17表示一个基站控制器/基站收发信机子系统(BSC/STS),18是一移动站(MS)。
如图1中所示,在常规通信系统中,为了在不同网络之间匹配信号,网间连接器单元15在互联网和移动电信网络之间匹配话音信号,其中互联网具有耦合到交换机组12或个人电脑13的网络电话装置14。
网络电话装置14请求一个呼叫建立并且为互联网转换来自交换机组12或者PC 13的话音信号。网络电话装置14包括一个信号处理单元141、一个系统控制单元142和一个互联网控制单元143。
系统控制单元142接收来自交换机组12或者PC 13的呼叫请求信号,然后产生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当该呼叫被建立时,换言之,一个呼叫建立信号通过互联网被接收,系统控制单元142传送呼叫建立信号到交换机组12或者PC 13。当该呼叫被建立时,电话11或者PC 13开始传送语言信号,信号处理单元141执行语言信号的编码。互联网控制单元143通过互联网传送来自信号处理单元141和系统控制单元142的信号。
该移动电信网络包括移动通信交换中心(MSC)16、多个基站控制器/基站收发信台(BSC/BTS)17和多个移动站(MS)18。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十分清楚移动通信网络的部件的构成与功能,所以将在说明书中将省略除了信号处理功能以外的详细说明。
MS 18是在BTS 17的服务区域内部的一个便携式终端。当关于MS18的信息从MS传送到MSC 16时,该信息通过BTS 17被传送,BSC 17控制BTS和MSC 16。当信息从MSC 16传送到MS 18时,是通过反向路径传送的。
当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接收信号时,MS 18使用寻呼信道的一个数据突发(burst)消息。当想要与之通讯的MS占线时,字符消息作为一种类型的数据突发消息通过正向业务信道被传输到该MS。当传送该字符消息时,使用接入信道的数据突发消息。如果MS占线,数据突发消息通过反向业务信道传送。
来自MS 18的消息通过BTS/BSC 17被传输到MSC 16,其中BTS/BSC 17执行无线信号的呼叫处理和信号处理。
BTS 17将MS 18偶联到MSC 16,并且通过无线电波传播路径和MS通讯,并通过有线线路和MSC 16通讯。
BSC 17将BTS 17偶联到MSC 16,控制各BTS之间的联接并且执行BTS 17和MSC 16之间的信号处理。
MSC 16执行用户的呼叫处理、MS 18的呼叫建立和解除以及与增值业务相关的功能。
然而,在用于连接互联网/内联网和移动电信网络的常规系统中,用于互联网/内联网的编码方法不同于用于移动电信网络的编码方法。因此,如果没有附加过程,信号不能在互联网/内联网和移动电信网络之间传递。
如图1的下半部分所示,用于互联网/内联网的信号不是连续数据而是突发数据,用于移动电信网络的信号是连续数据。用于使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方法的网络的信号是64kbps的连续流。用于移动电信网络(例如蜂窝网络)的信号是8kbps的连续流。
为了在不同网络中收发信号,而这些网络之每一个都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法并且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这些信号应该按一种通用的编码方法而被译码,例如,一种脉冲编码调制法(PCM),再按照适用于该移动通信网络的不同编码方法,对信号进行译码。此时,重复地执行语音信号的编码/解码,会使得语音信号的质量降低,并且因为译码的复杂运算使得该语音信号的传输被推迟。
如今,网络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的通信已经增多,并且将要大量地增加。然而,如上所述的问题,由于译码而导致的传输质量的降低和时间延迟限制了在网络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通信业务的提高。所以,需要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换句话说,常规的网络电话装置14按照适合于互联网的编码方法(例如G.711,C.723.1,等等)对语音信号编码,并且传送编码的语音信号给网间连接器单元15。根据脉冲编码调制(PCM)方法,网间连接器单元15对于按照适合于互联网的编码方法编码的语音信号进行译码,并且将重新编码的语音信号传送到移动通信网络。在移动通信网络中,PCM信号按照适合于移动电话的编码方法重新编码,例如,按照一种增强可变速率码(EVRC)。
如上所述,在用于在网络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通信的常规系统中,语音信号从适合于互联网的编码方法向PCM译码并且从PCM向适合于移动电话的编码方法译码。此时,语音信号的质量降低,并且因为译码的复杂运算而使语音信号的传输被延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介质中存储着用于执行连接(interfacing)不同网络的同样方法的指令。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每一网络具有至少一个终端、一个不同的编码方法和一个不同传输速率,该设备包括:一个响应于呼叫建立请求信号的系统控制装置,用于查询一个用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终端的第二编码方法,并且将该第二编码方法通知第一终端;一个数据编码装置,用于按照该第二编码方法对来自该第一终端的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一个匹配装置,用于将被编码的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转换为被用于该第二网络中的传输速率;和一个解码装置,用于将来自该匹配器的数据信号解码。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方法,每一网络具有至少一个终端、一种不同的编码方法和不同的传输速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响应于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查询用于第二网络中之第二终端的第二编码方法,并将该第二编码方法通知该第一终端;b}按照该第二编码方法对来自该第一终端的数据信号编码;c)将编码的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转换成用于该第二网络中的传输速率;d)将转换的数据信号解码。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上存储用于执行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方法的指令,每一网络具有至少一个终端、一个不同的编码方法和不同的传输速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响应于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查询用于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终端的第二编码方法,并将该第二编码方法通知该第一终端;b)按照该第二编码方法对来自该第一终端的数据信号编码;c)将编码的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转变为用于该第二网络的传输速率;d)将转变的数据信号解码。
附图简述
以下通过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和特征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用于将互联网/内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相连接的一种常规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互联网/内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系统之方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网间连接器单元的方框图;以及
图4是用于说明在不同网络中收发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连接互联网/内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的方框图;
参考编号24表示网络电话系统,25表示网间连接器单元,26表示标识位置寄存器(HLR)。
与图1.相比较,在该图中,在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中还包括HLR 26。然而HLR 26被包括在该通用的移动通信网络中。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只有信号接口功能应该被加到HLR 26上。
移动通信交换中心(MSC)16包括一个访问者位置寄存器(VLR),执行呼叫处理、呼叫建立和解除以及移动站18的增值业务。
VLR是一个数据库,它暂时地存储与移动站(MS)18相关的用户信息,当MS 18位于由该VLR控制的区域中时。该VLR位于MSC 16中,它获得并且暂时地存储来自HLR 26的该用户的信息,该信息与移动站(MS)18相关。
偶合到MSC 16上的HLR 26是一个数据库,它具有并且管理关于移动站的信息,例如,用户的信息和移动站位置。保存在HLR 26中的信息被提供给MSC 16并且被用于呼叫处理和增值业务。
网间连接器单元25连接互联网/内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为了实现连接,网间连接器单元25应该可以监控移动站18并且执行呼叫建立。此外,网间连接器单元25在互联网/内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进行通信并控制信号的速率。
突发分组数据在互联网/内联网中传送,基于电路的数据在公众交换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中以一定数据速率被传输。
按照本发明的系统是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例如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转接(interfacing)信号,该系统包括一个网络电话系统24和一个网间连接器单元25。
网络电话系统24被包括在第一网络中,例如,在互联网中。网络电话系统24包括一个第一编码单元和一个第二编码单元,其中的第一编码单元根据用于第一网络(在该实施例中为互联网)的第一编码方法来编码信号,第二编码单元根据用于第二网络(在该实施例中为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编码方法来编码信号。网络电话系统24查询用于第二网络的方法,接收识别该第二编码方法的信息,并且根据第二编码方法来编码数据信号。该网络电话系统建立一个呼叫,使得根据第二编码方法编码的数据信号被直接传输到移动站18而不必被译码。因此,被传输到该移动站18的数据信号未被译码,只不过根据该第二编码方法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率进行重新调整,从而提供话音或视频通信业务。
网络电话系统24包括一个信号处理单元241、一个系统控制单元242和一个互联网控制单元243。
信号处理单元241根据第二编码方法,对从电话11或者个人电脑(PC)13来的数据信号接收并且编码。而在常规的接口系统中,这些数据信号被译码两次,例如,在网间连接器单元15中和移动站18中,在本发明中,该数据信号未被译码并且直接被传输到移动站18。在常规系统中,信号处理单元141根据预先决定的编码方法来编码数据信号。然而,在本发明中,信号处理单元241在一个呼叫建立时间接收具有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编码方法的信息,并且根据该第二编码方法编码这些数据信号。
当收到一个来自电话11和PC 13的呼叫建立请求信号时,系统控制单元242产生一个呼叫建立信号以及一个查询信号,该信号用于查询哪种编码方法用于该移动通信网络。然后,系统控制单元242接收指示用于该移动通信网络的编码方法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信号处理单元241。
互联网控制单元243接收来自信号处理单元241和系统控制单元242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具有适合于互联网的格式和速率的信号。
网间连接器单元25控制从互联网接收到的信号,使它们不经过代码转换被传输到移动站18。网间连接器单元25包括互联网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1、一个重新校准(re-alignment)单元252、一个移动电话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3和一个应用(application)单元254。
重新排列(re-arrangement)单元252将通过互联网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1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具有适合于移动站18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率的信号。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连接在不同网络之间的设备将在以下做详细描述。
网络电话系统24包括用于常规的网络电话系统和移动电信系统的两个编码协议。按照关于移动站18的信息选择这两个编码协议中的一种。
在本说明书中,网络电话系统24被描述为一个与电话11或者PC 13分离的装置。然而,网络电话系统24也可以被放置在电话11或者PC 13中。
网间连接器单元25包括互联网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2、移动电话呼叫控制管理单位253和应用单元254。网间连接器单元25在互联网/内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转接信号。
当接收到来自互联网/内联网的呼叫建立请求信号时,网间连接器单元25获得关于移动站18的信息,并且向耦合到电话11或者PC13上的网络电话系统14提供识别该第二编码方法的信息,使得网络电话系统24可以根据第二编码方法转换这些数据信号。网间连接器单元25建立一个呼叫,使得这些数据信号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被译码,并且被旁路到移动站18。从移动站18传到网络电话系统14的信号按照与从网络电话系统14传到移动站的信号之相同方法被传送。
为了适于这些数据信号被传送到的网络的数据格式,网间连接器单元25重新排列这些数据信号,并控制在重新排列单元252中这些信号的速率。例如,来自计算机网络(如互联网)的突发分组数据被重新排列为64kbps的连续数据,这种数据适于移动通信网络。换句话说,从网间连接器单元25到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路径具有64kbps的数据速率,移动通信网络具有8kbps的数据速率。因此,网间连接器单元25对要被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信号重新排列,使得这些数据信号包含8kbit数据信号和56kbit空信号。
来自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通过如上所述的类似过程重新排列。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在该移动通信网络中,来自网间连接器单元的信号直接被传输到移动站18而没有任何更多的处理过程。该移动站接收和解码这些信号并且恢复原始信号。
同时,在此说明书中,仅仅描述了一种情况,其中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个人电脑或电话向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站发出一个呼叫,本领域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反的情况也可实现。换句话说,当该移动站向在计算机网络中的PC或电话发出一个呼叫时,通过使用短消息服务(SMS)或者无线应用协议(WAP),该移动站确定该电话或者该PC是否经由该网间连接器单元转接到该网络上。如果PC 13连接到该计算机网络上,移动站尝试发出一个呼叫。网间连接器单元监控被耦合到该PC 13的网络电话系统14可以被操纵。在该情况下,移动站传送它的编码方法给该网络电话系统,该网络电话系统将编码方法切换到所接收到的编码方法,并且根据所接收到的编码方法对从电话11或者PC 13到移动站18的信号编码。
因此,本发明可以被用于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所有的信号通信。
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下一代远程通讯,例如,国际移动电信-2000(IMT-2000),其中不仅可以提供话音通信,还可以提供图像通信。本发明还可以被用于图像通信和视频会议。在该情况下,执行用于视频信号之编码方法的功能被加到该网络电话系统上,并且关于视频信号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率的信息被附加地提供给该重新排列单元。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网间连接器单元的方框图。
网间连接器单元25包括一个互联网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1、一个重新排列单元252、一个移动电话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3和一个应用单元。
互联网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1包括一个呼叫控制单元2511和一个分组信号控制单元2512。重新排列单元252包括一个打包和拆包单元2521、一个缓存器2522和一个PCM输入/输出单元2523。移动电话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3包括ISDN(综合数字业务网)用户部分(ISUP)2531、移动应用部分(MAP)2532和报文传送部分2533。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详细描述PC或者电话要向移动站发出呼叫的情况。
互联网呼叫控制/管理单元251执行来自互联网/内联网的信号的综合控制功能。
呼叫控制单元2511控制来自计算机网络(例如互联网)的呼叫。呼叫控制单元2511接收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产生询问用于该移动站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查询信号,并且传送该呼叫建立请求信号和该查询信号给应用单元254。
为了搜索网络的地址或者编号、误差检查和管理,应用单元254执行对数据库的访问。当接收到该呼叫建立请求信号和该查询信号时,应用单元254分别传送该呼叫建立请求信号和该查询信号给ISUP 2531和MAP 2532。
ISUP 2531响应于来自应用单元254的呼叫请求建立信号,建立一个从互联网/内联网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呼叫。由于被传输到移动站18的数据信号是用与移动站18相同的编码方法编码的,ISUP 2531建立该呼叫,使得数据信号旁路到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站18。因此,移动通信网络将执行数据信号的旁路功能。
MAP 2532检索标识位置寄存器(HLR)26,获得关于移动站的信息并且经由应用单元254和呼叫控制单元2511将检索结果返回给网络电话系统14。因此,网络电话系统14可以按和移动站18相同的编码方法编码这些数据信号。
如果关于该移动站的编码方法的信息存储在其它系统部件中,例如存储在移动站上,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可以通过修改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来执行该检索功能。
在建立呼叫之后,这些数据信号经由互联网输入给网间连接器单元。
分组信号控制单元2512执行该分组数据流的封装(capsulization)和同步。封装是指一种校正错误和控制分组数据流的传递顺序的功能。当收到数据分组时,它们可能是无序的。此时这些数据分组的次序应该重新排列,这涉及数据分组数据流的同步。
尽管来自互联网的数据信号已经按与移动站18一样的方法被编码了,这些数据信号具有不同于移动站的传递协议。因此,数据信号应该重新排列以便具有相同的传递协议。重新排列单元252重新排列这些数据信号。重新排列单元252包括打包和拆包单元2521、话音缓存器2522和PCM输入/输出单元2523。
一种用于公用电信交换网(PSTN)的通用编码方法是脉冲编码调制(PCM)。为了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互联网)和电路网络(PSTN),分组信号控制单元2512通过控制要加载到具有恒定时隙的E1干线的数据信号来转换数据信号的速率。因为用于PSTN的通用编码方法是PCM,只为便于描述,在该实施例中,PCM被描述为用于连接PSTN和互联网的编码方法。然而,任何用于被连接的通信网络的编码方法都能被使用。
打包/拆包控制单元2521响应于来自应用单元254的控制信号,产生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对于将数据信号转换到数据分组并且将数据分组信号转换到连续的数据信号来说是必须的。
为了使突发数据信号的速率达到具有恒定速率的PCM信号的速率,话音缓存器存储来自分组信号传递控制单元2512的数据信号,并以某一速率输出这些信号。当接收信号是分组信号时,这些分组信号被拆包并且转换成连续信号。
当PCM编码方法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网络和PSTN时,PCM输入/输出单元2523按照PCM的格式重新排列来自话音缓存器的连续信号。
在常规系统中,为了在网络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通信,语音信号根据适合于互联网的编码方法向PCM译码,并且从PCM向适合于移动电话的编码方法译码。此时,语音信号的质量降低,并且由于译码复杂运算而使语音信号的传输被延迟,这要求有一种高性能的运算系统。因此,在常规系统中,尽管查询用于移动站的编码方法之类型的功能不必要了,仍应执行复杂的译码运算。
相反,在本发明中,网络电话系统获得具有移动站之编码方法的信息,并且根据用于该移动站的编码方法,对来自电话或PC的数据信号编码。因此,呼叫应该建立,以便数据信号被旁路。
同时,在说明书中,仅仅描述了一种情况,其中电话或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个人电脑向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站产生一个呼叫,对于本领域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反之也可实现。换句话说,当该移动站向电话或在计算机网络中的PC发出一个呼叫时,该移动站通过使用短消息服务(SMS)或者无线应用协议(WAP)来确定该电话或者PC是否经由该网间连接器单元转接到该网络上。如果PC 13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移动站尝试产生一个呼叫。网间连接器单元监控耦合到PC13的网络电话系统14可以被执行。在该情况下,移动站传送它的编码方法给网络电话系统,该网络电话系统将编码方法切换到接收到的编码方法,并且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方法,对从电话11或者PC 13到移动站18的信号编码。
因此,本发明可以被用于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所有的信号通信。
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下一代无线电通讯,例如,国际移动电信-2000(IMT-2000),其中不仅可以提供话音通信还可以提供图像通信。本发明还可以被用于图像通信和视频会议。在该情况下,为视频信号执行编码方法的功能被加到网络电话系统上,并且关于视频信号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率的信息被附加地提供给该重新排列单元。
图4是用于说明在不同网络中收发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401,网络电话系统24产生要与多个移动站通信的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和查询一种用于该移动站的编码方法的一个查询信号。网间连接器单元25接收并传送该呼叫建立请求信号给标识位置寄存器(HLR)26。在步骤403和404,具有这种编码方法的信息经由该网间连接器单元被传输到该网络电话系统。
在步骤405,网间连接器单元25请求移动通信交换中心(MSC)16建立一个话音信道,使得来自网络电话系统14的数据信号被旁路。在步骤406,网络电话系统根据与用于移动站的编码方法相同的编码方法,对来自电话或PC的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并传送。在步骤407和408,编码的数据信号被旁路到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防止传输数据信号被译码。
因此,由于不再需要传输数据信号的译码的复杂运算和衰减,使得通信质量变得很高。
尽管为了说明起见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不背离如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可以作出不同的修改、补充和替换。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每一网络具有至少一个终端、一个不同编码方法和一个不同传输速率,该设备包括:
一个系统控制装置,响应于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查询用于第二网络中第二终端的第二编码方法,并且将该第二编码方法通知第一终端;
一个数据编码装置,用于按照该第二编码方法对来自该第一终端的数据信号编码,从而产生编码的数据信号;
一个匹配装置,用于按照被用于该第二网络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来改变所编码的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从而产生重新排列的数据信号;以及
一个解码装置,用于对来自该匹配装置的所重新排列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网络包括互联网/内联网网络。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二网络包括一个移动通信网络。
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编码的数据信号打包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设备,其中该匹配装置包括:
用于产生拆包控制信号的装置;
用于存储所编码的数据信号、根据该拆包控制信号将所编码的数据信号拆包、以及将所拆包的数据信号转换成连续信号的装置;及
输出装置,按照该第二速率输出这些连续信号。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设备,其中,该系统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呼叫控制装置,响应于该呼叫建立信号,用于产生询问该第二编码方法的查询信号;
一个呼叫建立装置,响应于该呼叫建立信号,用于建立一个呼叫;以及
一个检索装置,响应于该查询信号,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得与该第二终端相关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该第一终端。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设备,其中,该呼叫建立装置建立一个呼叫,以便使所编码的数据信号被设置为在该第二网络中被旁路。
8、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设备,该信号包括语音信号和视频信号。
9、一种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方法,每一网络具有至少一个终端、一个不同编码方法和一个不同传输速率,该方法包括步骤:
a)响应于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查询用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终端的第二编码方法,并且将该第二编码方法通知第一终端;
b)按照该第二编码方法将来自该第一终端的数据信号编码,从而产生编码的数据信号;
c)按照被用于该第二网络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来改变所编码的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从而产生重新排列的数据信号;以及
d)将所重新排列的数据信号解码。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网络包括互联网/内联网网络。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网络包括一个移动通信网络。
12、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编码的数据信号打包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产生一个拆包控制信号;
c2)存储所编码的数据信号,根据该拆包控制信号将所编码的数据信号拆包,并且将所拆包的数据信号转换成连续信号;以及
c3)按照该第二速率输出这些连续信号。
14、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响应于该呼叫建立信号,产生询问该第二编码方法的查询信号;
a2)响应于该呼叫建立信号,建立一个呼叫;以及
a3)响应于该查询信号,从数据库中获得与该第二终端相关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该第一终端。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2)中,所编码的数据信号被设置为在该第二网络中被旁路。
16、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它存储用于执行一种方法的指令,该方法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每一网络具有至少一个终端、一个不同编码方法和一个不同传输速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响应于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信号,查询用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终端的第二编码方法,并且将该第二编码方法通知第一终端;
b)按照该第二编码方法,将来自该第一终端的数据信号编码,从而产生编码的数据信号;
C)按照被用于该第二网络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来改变所编码的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格式,从而产生重新排列的数据信号;以及
d)将所重新排列的数据信号解码。
CNB008139741A 1999-10-08 2000-03-31 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09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90043539A KR20010036508A (ko) 1999-10-08 1999-10-08 이기종망에서 멀티미디어 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통화 연동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43539/1999 1999-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8733A true CN1378733A (zh) 2002-11-06
CN1160919C CN1160919C (zh) 2004-08-04

Family

ID=1961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39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0919C (zh) 1999-10-08 2000-03-31 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47636B1 (zh)
KR (2) KR20010036508A (zh)
CN (1) CN1160919C (zh)
AU (1) AU3681100A (zh)
WO (1) WO20010281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330A (zh) * 2011-02-17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0481B2 (en) * 2001-04-17 2005-11-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multimedia data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JP200328938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Nec Corp 音声符号化方式の変更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網および通信端末
JP4373655B2 (ja) * 2002-09-19 2009-11-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通信端末、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KR100927841B1 (ko) * 2004-08-30 2009-11-23 주식회사 로직플랜트 패킷망을 통해 음성통신이 가능하게 하는 음성통신방법 및그 방법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7711856B1 (en) * 2004-09-30 2010-05-04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terface for a messaging mailbox
TWI280800B (en) * 2005-10-12 2007-05-01 Benq Corp System for video conference, proxy and method thereof
KR100766271B1 (ko) * 2005-11-02 2007-10-1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기종 망간 연동하는 화상통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EP1926275A1 (en) * 2006-11-22 2008-05-28 Rohill Technologies B.V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nd devices
KR100879362B1 (ko) * 2007-07-30 2009-01-19 삼성네트웍스 주식회사 Sip 기반의 화상통화 서비스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31687B1 (ko) * 2007-08-29 2009-12-1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종망 간 영상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23002B1 (ko) * 2007-09-13 2009-10-22 (주)제너시스템즈 통신망 연동에 따른 영상통화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0640A (ja) * 1986-09-12 1988-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パケツト交換網における端末通信方式
US4893306A (en) * 1987-11-10 1990-01-09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ircuit and packet traffic
US5826017A (en) * 1992-02-10 1998-10-20 Lucent Technologie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elements of a distributed system using a general protocol
SE502999C2 (sv) * 1994-06-13 1996-03-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KR19980050158A (ko) * 1996-12-20 1998-09-15 양승택 통신처리 시스템의 전달 프로토콜
US5910946A (en) * 1997-01-13 1999-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internet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JPH10210080A (ja) * 1997-01-20 1998-08-07 Nec Corp 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JPH11127215A (ja) * 1997-10-23 1999-05-11 Fujitsu Ltd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US6269252B1 (en) * 1998-05-27 2001-07-31 Motorola, Inc. Programmable bridging apparatus to connect multiple networks of different protocols
US6311072B1 (en) * 1998-06-30 2001-10-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lating between telephone signaling protocols
US6320874B1 (en) * 1998-10-07 2001-11-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Establishing and terminating connections in a mixed protocol networ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330A (zh) * 2011-02-17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47636B1 (en) 2005-01-25
KR100413978B1 (ko) 2004-01-07
AU3681100A (en) 2001-04-23
CN1160919C (zh) 2004-08-04
WO2001028173A1 (en) 2001-04-19
KR20020043620A (ko) 2002-06-10
KR20010036508A (ko) 200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59C (zh) 预防语音串联编码的代码转换器
CN1132458C (zh) 改进语音质量尤其是网间协议话音通话语音质量的装置
CN1126395C (zh) 在用户台之间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交换装置和电信系统
CN1092907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前转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613C (zh) 局间连接的传输装置
CN1144487C (zh) 通信网络以及在通信网络中传输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171187A (zh)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CN1160919C (zh) 在不同网络之间收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307771A (zh)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交替进行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CN1169807A (zh) 数据传输方法
CN1166084C (zh) 传播延迟控制的方法
CN1196152A (zh) 在多速率网络上的数据传输
CN1874336A (zh) 一种数据流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100566298B1 (ko) 가입자 기반 링백톤 서비스의 채널 코딩 적응형 음원 변환처리방법
CN1581997A (zh) 电路域多媒体业务回退到语音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153372C (zh) 通过核心网的信息传输速率控制
CN1306755C (zh) 业务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12065C (zh) 在话音信道上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266858C (zh) 一种业务回退的实现方法
CN1332582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分组数据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245004C (zh) 短消息互通与共享的设备与方法
CN1142694C (zh) 加速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208978C (zh) 移动通信系统的脉冲编码调制呼叫处理设备及方法
KR100688889B1 (ko) 코덱 정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식별 방법 및 장치
CN1140151C (zh) 码分多址链路上传输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电路交换数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LOKI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H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4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IH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NETUD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IHR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URIM INTERACTIVE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04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loxe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IHR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KOREA INFORMATION POI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LOKIS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Korea information point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Aloxe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