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8016A -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8016A
CN1378016A CN 01110210 CN01110210A CN1378016A CN 1378016 A CN1378016 A CN 1378016A CN 01110210 CN01110210 CN 01110210 CN 01110210 A CN01110210 A CN 01110210A CN 1378016 A CN1378016 A CN 1378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rossing
bridge
deck
spe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102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1102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78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378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8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层式立交桥,免去了现行立交桥的四条左行盘旋道,占地面积小,适合在城市道路和各种公路上建造。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包含小型车、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和小型车、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等四种立体交通设施,适合在大城市中心区的许多路口建造,能使原本拥堵的路口变为通衢。上述立体交通设施的共同特点是向空中向地下要交通,占地面积小,适合中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也适合许多城市的市情。

Description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本发明的名称为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三层式立交桥是由上下两层桥将路口分隔为上中下三层,故称三层式立交桥。小型车是包括小面包车、吉普车和小轿车等三种车以及高度在三种车以下的机动车。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是包括小型车三层立交桥和小型车三层立交通道以及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和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等四种三层立体交通设施。
现行立交桥是解决路口交通的好设施,却不是最佳设施。因为一座立交桥含四条左行盘旋道,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在城市中心区路口建造,是一大缺陷。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和堵车的根本原因不是道路通过车辆的能力不足,而是路口通过车辆的能力不足。所谓路口,是专指设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路口能通过多少辆车,决定道路能通过多少辆车,因为任何车辆都不可能从路口飞过去。由于路口的制约,那些经常堵车的道路通过车辆的能力实际上只利用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闲置未用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经常堵车的路口是城市交通的瓶颈,是制约城市交通的最大难题。不解决瓶颈问题,交通拥挤和堵车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心脏地区,是交通流量最大的地区,更是交通拥堵的地区。中心区交通畅通与否是至关重要的。要使中心区交通畅通,最主要的不是新建和扩建道路,而是要解决路口交通问题,解决城市交通的瓶颈问题。
解决路口交通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交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合在大城市中心区路口建造的立交桥,解决城市交通的瓶颈问题。本发明三层式立交桥由两层桥构成,一层桥与地面持平,一层桥下是定向越线路,二层桥是定向跨线桥,两层桥将路口分隔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二层桥面,称为二层路口,二层桥引桥与地面道路连接;中层为一层桥面及其周围,称为一层平交路口,该路口与直行车道不直接相连,只与东西南北向左右行车道相交,故又称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下层为一层桥下的负一层路口,该路口向两边延伸与地面道路连接。假定二层路口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南北向直行专用路口,负一层路口即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东西向直行专用路口,一层平交路口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东西南北向左右行专用路口。由于该路口与直行车道不直接相连,如果车辆从左右行车道进入一层平交路口并直行通过,必然与左行车相遇,出事故是必然的。因此,左右行专用路口必须禁止一切车辆直行,并应在桥四面设立禁止直行标志牌,违者以闯红灯查处。
一层左右行专用路口有两种结构,其一是适用于城市的名为三层式立交桥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该路口由支撑二层桥的圆柱、一层桥面东西南北向左行车道、左右行车道、左右行出口、左右行入口、左行入口和左行出口等构成以及与此路口相关二层桥引桥桥面和与负一层路口相连的道路等(见附图1)。但要对左行车实行灯控,交通信号灯装在左行入口处的上方。当南北向绿灯亮时,东西向红灯必亮,此时南北向车辆左行,东西向车辆停驶。反之,东西向车辆左行,南北向车辆停驶。右行车不需要灯控。其二是适用于各种公路的,名为三层式立交桥一层左右行专用天井式路口,由小型天井、环天井左行车道、左右行车道、左右行出口、左右行入口、左行入口和左行出口等构成以及与此路口相关的二层桥引桥桥面和与负一层路口相连的道路等(见附图2)。有了环天井车道,一层桥只需建两个小桥支撑环道即可,能节省经费。
为免负一层路口雨季积水,要在负一层路口的底部建一个或数个渗水井,要能容纳一次特大暴雨的降水量。渗水井可用普通砖或水泥砖砌成,但砖与砖之间必须留有缝隙,还要在井壁建若干个通往四周的输水管。井水从输水管和井壁的缝隙输往井的四周,扩大渗水面,使井水能在较短时间内渗入地下,以便容纳下次降水。井盖采用铁箅子。雨水能顺利流入井内,又能防止垃圾入井。井盖为上下两层,均要加锁。
既然是立交桥,车辆就必须上高坡和下高坡。三层式立交桥虽高,但它的整体高度一半在地面以上,一半在地面以下,车辆所上之高坡并不高。由于一层桥下净高和二层桥下净高均应达到规定的限高标准,所以南北向车辆和东西向车辆所上之高坡均和现行定向跨线桥之高坡相等。但是,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要爬上这么高的高坡还是很难的,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在负一层路口行驶的慢车比较好解决,方法是在慢车道上驾一座小桥,采用全钢结构,桥面焊接钢板,桥的厚度可降至20~30公分,然后再降低桥下净高,骑车人能顺利从桥下通过即可,非机动车所上之高坡可降至2米多,问题可顺利解决;在二层路口行驶的慢车就难办了,因为二层桥下净高不能降低,只能将慢车道桥梁建成全钢结构桥,横跨在主桥上,但高坡仍然很高,骑车人可能要推车上桥。另一个方法是允许在二层桥上行驶的非机动车从一层左右行专用路口直行通过,即在黄灯亮时由非机动车通行,要适当延长黄灯时段。行人不得进入一层左右行专用路口,可在距桥较近处建两条人行天桥和两条人行地下通道。。
三层式立交桥有南北向直行专用路口,又有东西向直行专用路口,更有东西南北向左右行专用路口,可使堵车路口变为通衢,最大特点是免去了四条左行盘旋道,占地面积小,适合城市的许多路口,但并不适合一切路口,是它的不足。
本发明小型车三层立交桥和小型车三层立交通道以及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和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特别是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可以在交通拥堵面积狭小的路口建造。在大城市中心区行驶的车辆小轿车居多数。例如,北京三环路以内行驶的机动车,小轿车约占80%左右,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小轿车所占比例还会加大。因地面条件不宜建三层式立交桥的狭小路口,建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因为解决了小轿车通过路口的问题,就在基本上解决了路口交通问题。小轿车具有矮、窄、轻三特点,所以小轿车专用桥桥面窄、桥体轻、造价低,狭小路口容得下,也易于建造。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基本上不占用路面,它由小轿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即现行设有交通信号灯的普通路口和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三部分构成。小轿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入口建在路口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顶部紧贴路面在地下纵穿道路,越过路口后在路口另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建出口,通道内设两车道或四车道,其宽度仅能供两辆或四辆小轿车上下行行驶,车道之间可设立柱。通道净高略高于小轿车的高度,但却低于或等于吉普车的高度,只有小轿车才能进入通道,故称小轿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入口在路口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跨过路口后在路口另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连接地面即为桥的出口。桥面设两车道或四车道,其宽度仅供两辆或四辆小轿车上下行行驶。桥下净高要达到规定的限高标准。桥的上方特别是出入口处建有若干根连接桥两边栏杆的拱形横梁,桥面至拱形横梁的净高略高于小轿车的高度,但却低于或等于吉普车的高度。只有小轿车才能驶上桥梁,故称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
小型车三层立交桥同小轿车三层立交桥一样由小型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和小型车专用定向跨线桥三部分构成,其中通道和跨线桥要宽一些,长度稍长,净高略高于小面包车的高度,除上述三点以外,通道和跨线桥的其它内容均和小轿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和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相同。
拱形横梁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醉”车撞坏栏杆后坠地。如果地下通道是南北向,专用桥则为东西向,使小型车和小轿车分别从通道和桥上直行越过路口,其余左右行小型车和小轿车只能从地面平交路口通过。可能有人会认为在繁华街道建横跨路口的桥梁有碍市容市貌,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事在人为。专用桥可以造得美观大方,甚至可以雕梁画栋,如同北京新建的五牌楼。桥两侧若装上霓红灯,入夜,彩灯交相辉映,一辆辆五颜六色的小轿车在桥上往返穿梭,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果确实有碍市容,还有一条路可走。由于小轿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入地较浅,可在通道之下再建一条地下通道,前者称为负一层通道,后者称为负二层通道。负二层通道的位置、宽度和净高均与负一层通道相同,两层通道在地下十字交叉。负二层通道从入口处逐步加深至从负一层通道的下方穿过,即纵向穿过路口一段的道路,然后逐步加高至出口。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一层通道和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二层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三部分组成一体,称为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在小型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即负一层通道)之下也可建小型车专用定向负二层通道。负二层通道的内容均和负一层通道相同。由小型车专用定向负一层通道和小型车专用定向负二层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三部分组成一体,称为小型车三层立交通道。
建造地下两层通道如何避开市政管线是个难题。建一层通道容易避开,建两层通道要避开难一些。新建道路容易避开,已建成道路较难避开。雨水总管等总管线,或深埋地下,或埋在道路一侧,一般不影响在道路中央部位建地下通道。那些横卧在路面之下的支管线可能影响地下两层通道的建造。但是,只要真想避开它,办法总是有的,但要付出一些代价。负一层和负二层通道的出入口均建在道路中央部位,为了安全要在出入口的三面建护栏。为免通道积水,可在小型车和小轿车负一层或负二层通道底部建渗水井。
小轿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和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均不多占用路面,相反,还使路面相对有所增加。因为从通道入口到出口之间的路面和小轿车专用桥所覆盖的路面,在多数时间内是闲置不用的,两段路面的唯一用途可作为行进中左行车的临时停车段,等于增加了这段路面。由于地下通道和跨线桥均为小轿车专用,所以在通道与通道之间、桥与桥之间、通道与桥之间的车道,自然会成为小轿车专用快速车道,车速可以提高,通过的小轿车将大大增加,此举将能缓解整条道路的拥挤。由于小轿车车身窄,小轿车专用快速车道应当比普通车道窄一些,这等于道路本身有所加宽。假设小轿车占市中心区路口车辆总数的70%,这70%中又假设有3/4从桥上和通道直行越过路口。这3/4为车辆总数的52.5%,需要从路口通过的车辆只剩下了一半,路口的压力减少了一半。从目前的交通流量看,有了小轿车三层立交桥,一般不会再出现堵车。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轿车三层立交桥以及小型车三层立交桥三者可以结合起来重新组合。上层可采用小轿车或小型车专用定向跨线桥,也可采用定向跨线桥;中层可采用地面平交路口,也可采用一层左右行专用路口;下层可采用小轿车或小型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也可采用负一层路口。例如,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与地面平路口和负一层路口三部分可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三层立体交通设施。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小轿车三层立交桥以及小型车、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的共同特点是向空中向地下要交通,符合中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也符合许多城市的市情。有了上述五种三层立体交通设施,城市交通的瓶颈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交通路口若能畅通无阻,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就都活了,可谓一通百通。各种车辆均可提速,公交应优先提速,受益者不仅仅是机动车所有者和非机动车所有者,全体城市居民都是受益者。提速后道路通过车辆的能力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在那些交通拥挤经常堵车的地区,等于新建和扩建了一倍以上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建三层式立交桥,建小型车和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建小型车和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即使多花些钱,比起新建和扩建道路在经济上要合算得多。
三层式立交桥不但适用于城市道路,而且适用于各种公路。三层式立交桥免去了四条左行盘旋道,可以少占耕地。一座桥少占耕地并不多,桥多了,少占的耕地也就多了。由于免去了四条盘旋道,左行车将少走一点弯路自然会省点油。若千万辆以上的车少走弯路,一年下来省油也是可观的。这对需要进口石油的中国也是件好事。三层式立交桥虽为两层桥,但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下面结全附图对本发明三层式立交桥的结构和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层式立交桥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三层式立交桥一层左右行专用天井式路口平面图。
参看图1,本发明三层式立交桥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是包括由支撑二层桥的圆柱1、一层桥面东西南北向左行车道2、左右行车道3、左右行出口4、左右行入口5、左行入口6、左行出口7等构成以及与此路口相关的二层桥引桥桥面8和与负一层路口相连的道路9等。
参看图2,本发明三层式立交桥一层左右行专用天井式路口是包括由天井1、环天井左行车道2、左右行车道3、左右行出口4、左右行入口5、左行入口6、左行出口7等构成以及与此路口相关的二层桥引桥桥面8和与负一层路口相连的道路9等。

Claims (4)

1、一种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其特征在于:三层式立交桥是由一层桥和二层桥构成,一层桥与地面持平,一层桥下是定向越线路,二层桥是定向跨线桥,两层桥将路口分隔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二层桥面称为二层路口,二层引桥与地面道路连接,中层为一层桥面及其周围,称为一层平交路口,该路口不与直行车道相连,只与东西南北向左右行车道相交,又称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下层为一层桥下的负一层路口,该路口与地面道路连接;小型车是包括小面包车、吉普车和小轿车等三种车以及高度在三种车以下的机动车;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包括小型车三层立交桥和小型车三层立交通道以及小轿车三层立交桥和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等三层立体交通设施;小型车三层立交桥由小型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和小型车专用定向跨线桥等三部分构成;小型车三层立交通道由小型车专用定向负一层通道和小型车专用定向负二层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等三部分构成;小轿车三层立交桥由小轿车专用定向地下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和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等三部分构成;小轿车三层立交通道由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一层通道和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二层通道与地面平交路口等三部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式立交桥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其特征在于: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有两种结构,其一为一层左右行专用平交路口,由支撑二层桥的圆柱、一层桥面东西南北向左行车道、左右行车道、左右行入口、左右行出口、左行入口和左行出口等构成以及与此路口相关的二层桥引桥桥面和与负一层路口相连的道路等;其二为一层左右行专用天井式路口,由小型天井、环天井左行车道、左右行车道、左右行入口、左右行出口、左行入口、左行出口等构成以及与此路口相关的二层桥引桥桥面和与负一层路口相连的道路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车、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和小型车、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一层通道以及小型车、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二层通道,其特征在于:小型车、小轿车专用定向跨线桥的入口均建在路口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跨过路口后均在路口另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建出口,出入口处和桥上均建有连接两边栏杆的拱形横梁,小型车桥面至拱形横梁的净高略高于小面包车的高度,小轿车桥面至拱形横梁的净高略高于小轿车的高度,但却低于或等于吉普车的高度;小型车、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一层通道和小型车、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二层通道的入口均建在路口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通道均纵穿路口一段的道路,越过路口后均在路口另一侧道路的中央部位建出口,负一层通道和负二层通道均在地下上下十字交叉,小型车负一层和负二层通道的净高均略高于小面包车的高度,小轿车负一层和负二层通道的净高均略高于小轿车的高度,但却均低于或等于吉普车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其特征在于:在三层式立交桥负一层路口底部、在小型车和小轿车专用定向负一层通道或负二层通道底部均建渗水井,井壁留有众多砖缝一样的缝隙并建通往四周的输水管,井盖为上下两层的铁箅子并加锁。
CN 01110210 2001-04-02 2001-04-02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Pending CN1378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10210 CN1378016A (zh) 2001-04-02 2001-04-02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10210 CN1378016A (zh) 2001-04-02 2001-04-02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8016A true CN1378016A (zh) 2002-11-06

Family

ID=465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10210 Pending CN1378016A (zh) 2001-04-02 2001-04-02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7801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0058C (zh) * 2007-05-10 2009-12-16 方兴 可引导自然风对流的不对称型地下通道
CN102747660A (zh) * 2012-07-26 2012-10-24 孟凡琅 立体交通转盘系统
CN109183538A (zh) * 2018-11-09 2019-01-11 周耀臣 一种保护型人车分行立交桥
CN115110359A (zh) * 2021-03-23 2022-09-27 王传新 二次等候车道与小型直通式立交桥组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0058C (zh) * 2007-05-10 2009-12-16 方兴 可引导自然风对流的不对称型地下通道
CN102747660A (zh) * 2012-07-26 2012-10-24 孟凡琅 立体交通转盘系统
CN109183538A (zh) * 2018-11-09 2019-01-11 周耀臣 一种保护型人车分行立交桥
CN109183538B (zh) * 2018-11-09 2024-03-26 周耀臣 一种保护型人车分行立交桥
CN115110359A (zh) * 2021-03-23 2022-09-27 王传新 二次等候车道与小型直通式立交桥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76959A1 (en) A full interchange urban road system and the traffic method of using it
JP6093871B2 (ja) 都市交差路構造
CN2797426Y (zh) 环形叠合式立体钢结构互通立交桥
CN203222713U (zh) 一种立体十字交叉半地下立交桥
CN1916281A (zh) 交叉路口车辆及行人地下分流系统
CN1286335A (zh) 城市交叉路口交通分流桥
CN104562880A (zh) 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
CN204676382U (zh) 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
CN1378016A (zh) 三层式立交桥和小型车立交桥及通道
CN1834352B (zh) 一种人车全面分离的城市系统
WO2021036902A1 (zh) 互通式立交桥
CN102900000B (zh) 全方位全直通直接左转右行立交桥
CN108978384A (zh) 一种地上直行立交桥
CN1344838A (zh) 二层全互通式人车分道立交桥
CN1379156A (zh) 万象轴立体交叉路口
CN205775678U (zh) 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
CN101338541A (zh) 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
CN204960478U (zh) 一种带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
CN201010845Y (zh) 简易立体交叉t型路口
CN112376341A (zh) 地下回转式全互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
CN1851129A (zh) 行人直穿式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CN101033600A (zh) 集行人过街快速公交于一体的交通设施和方法
CN2756757Y (zh) 大城市中心商务区交叉路口多层停车场
CN202519551U (zh) 多功能房式自由通行立交桥
CN202705839U (zh) 十字路口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