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7090A - 便携式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7090A
CN1357090A CN98814320A CN98814320A CN1357090A CN 1357090 A CN1357090 A CN 1357090A CN 98814320 A CN98814320 A CN 98814320A CN 98814320 A CN98814320 A CN 98814320A CN 1357090 A CN1357090 A CN 1357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head construction
battery container
illumination devic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14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62C (zh
Inventor
D·R·多尔顿
P·F·林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gewell Personal Care Brands LLC
Original Assignee
Eveready Battery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eady Battery Co Inc filed Critical Eveready Battery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57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7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2/00Systems of 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02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 F21V13/04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reflectors and refractors
    • F21V13/045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reflectors and refractors for 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便携式照明装置(100)包括:一电池壳体(102)、一支承在电池壳体(102)的第一端的光源(122);以及一自电池壳体(102)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圆周地围绕所述光源的罩壳(114)。罩壳(114)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一部分反射的内表面(120)以将发自光源(122)的一部分入射光朝前方反射同时可以使一部分入射光透射穿过罩壳(114)并沿周向散射。罩壳(114)还包括一用来将透射穿过罩壳(114)的入射光漫射开来的漫射外表面(126)。罩壳(114)一体地形成有一颈圈部(112),它用来将一体式头部结构(110)旋紧于电池壳体(102)上。此外,一可以包括一准直透镜的保护盖也一体地形成在头部结构(110)内。因此,与传统手电筒相比,本发明便携式照明装置(100)可以用相对很少的构件和低得多的成本来制造。

Description

便携式照明装置
本发明背景
本发明总的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池供电的照明装置。
众所周知,诸如手电筒和提灯之类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可以产生一定向光束。图1示出了目前在市场上由本发明受让人出售的、成本较低的手电筒10的构造。传统手电筒10包括一由模制塑料制成的电池容纳壳体12,它还可以用作握持手电筒的手柄。如图1所示,电池壳体12大体上呈圆筒形形状,并且一端具有一模制成一体的端壁13。可将电池插入其内或从其中取出的电池壳体12的敞口端包括用来与一罩壳18的内螺纹16相啮合的外螺纹14。电池壳体12还包括一形成在其一侧面内的狭槽20,以便使滑动电触片24的凸起部22能固定于一设置在电池壳体12的外表面上的开关26上。
手电筒10还包括一插设在由电池壳体12所围成的电池室内部的弹簧28。弹簧28设置成与端壁13相接触,以将所插入的电池向前推压而与灯泡32的正极端子30相接触。弹簧28还能为插入电池壳体12内的最后一节电池的负极端子提供电接触。还有一固定电触片34设置在电池壳体12的电池室内部,以在弹簧28和一移动电触片24之间提供电气连接。
手电筒10还包括一灯泡保持件36,它具有与用作灯泡32的负极电触片40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灯泡保持件36最好还包括外螺纹42或者一焊接表面,用来将灯泡保持件36固定在一设置在电接触架46内的孔44之内。采用这样一种设置,灯泡32的负极接触端子40就可以通过保持件36而与接触件46电联接。与此同时,如果将灯泡32旋入灯泡保持件36内,正极端子30就会延伸伸出保持件36的向后开口之外,从而与插入的最前一节电池的正极端子相接触。为了使灯泡32通电或断电,一开关26可以沿着电池壳体12轴向滑动,由此可以使滑动触片24向前和向后移动而与接触架46相接触和解除接触。
手电筒10还包括一反射器48,它具有一用来容纳灯泡32的中心孔,这样就可以使从灯泡32发射出来的光大体上被向前方反射。一透镜50设置在由罩壳18和反射器48所围成的手电筒前开口上,以防止灯泡受损。共同构成了手电筒10的头部结构的透镜50、反射器48、接触架46、灯泡32和灯泡保持件36藉助罩壳18盖在电池壳体12的敞口端上而被固定,所述罩壳包括一位于其前端的唇部,以防止透镜50和位于其后面的各构件从罩壳18的前端中掉落出来。
虽然手电筒10构成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手电筒,但是,它包括不少于11个构件。而且,由于有一些构件界面可能会让水渗入从而到达电池壳体12的内部,因此,不能将手电筒10用作一防水手电筒。
虽然诸如上文所描述的传统提灯和手电筒能较好地用来将一相对较小的区域明亮地照亮,但是,它们不能象用于区域照明的照明装置,诸如台灯或煤气灯那样用来提供较宽广的区域照明。可是,这些区域灯又不太适于形成一光束以对一距离较远处的区域进行定向照明。由于市场需要那些既可用作定向照明器也能用作区域照明器的照明装置,因此,构造出了种种装置以实现这两个功能。在这种照明装置中,有些设有一些可以被分别激发的分开的光源和透镜。在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No.08/690,287中揭示了这类照明器的一个例子。由于需要两个单独的开关或一多位置开关以便有选择地为分开的光源供电,并且由于必须将那些分开的照明器腔室和透镜一体地设置在所述装置内部,因此,这些装置往往结构复杂和笨重,且成本较高。
为了能提供一种既可用作定向照明器也能用作区域照明器、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的受让人早先研制了一种采用单个光源和单个通电/断电开关的二合一便携式照明装置。这些照明装置包括一个两构件式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部分可将电池、开关和光源装纳在其内,所述壳体的第二外部包括两个分开的腔室。第一且最前一个腔室是一定向照明室,第二腔室由一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部分的圆筒形本体内部的一圆筒形漫射透镜形成。这样,所述壳体的第二部分就可以沿着第一壳体轴向滑动,以将光源重新定位在两个照明器腔室之一的内部。因此,藉助使所述壳体的第一部分充分滑入所述壳体的第二部分之内,从而推动光源使其穿过定向照明器腔室的反射器内部的小开口,使用者可以将这样一种照明装置用作一定向照明器。然后,为了将该装置用作一区域照明器,使用者可以使所述壳体的第二部分充分延伸,从而使所述光源从定向照明器腔室移入区域照明器腔室,在那里使从其中发射出来的光穿过各圆筒形漫射透镜。虽然这些便携式照明装置与采用两个分开光源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相比成本较低且体积较小,但是,与传统手电筒相比,它们仍然是结构较复杂,且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单个光源每一次都只能位于一个腔室内,因此,这种便携式照明装置不能同时用作一定向照明灯和一区域灯。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同时用作一区域照明器和一定向照明器而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的便携式照明装置。
本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用作定向光源和一区域照明器的便携式照明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只需利用单个光源即可同时用作定向光源和一区域照明器的便携式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方面和优点,本发明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一电池壳体、一支承在所述电池壳体的第一端的光源;以及一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向外延伸、圆周地围绕所述光源的罩壳,所述罩壳由一种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一部分反射的内表面以将发自所述光源的一部分入射光朝前方反射,同时可以使一部分入射光透射穿过所述罩壳并沿周向散射。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便于装配的便携式照明装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与其它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相比可以显著减少构件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构件数较少且防水的便携式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方面以及优点,本发明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一具有一敞口端和一封闭端、用来装纳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壳体;一第一电接触件,它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封闭端延伸至所述敞口端,用来为至少一个电池的第一接触件提供一电连接;一光源,它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端子,用来承接来自于装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电池的电力,所述光源支承在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以使所述第二接触件与至少一个电池的一第二接触件电联接;一形成为一体的头部结构,它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电池壳体上并且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向外延伸出来,位于所述光源的四周,所述头部结构包括一用于所述光源的一体式保护盖,并且具有一用来使发自所述光源的光反射出去的反射内表面;一设置在所述头部结构和所述电池壳体中间、用来防止水通过所述电池壳体和所述头部结构之间的界面流入所述手电筒内的密封件;以及一第二电接触件,它设置在所述头部结构内,用来当所述头部结构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旋转至一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有选择地电接触,并且可以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接触件相接触。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优点和目的将在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参阅了以下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之后得到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附图简要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一传统型手电筒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一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构造的手电筒的立体图;
图3是一光线示意图,它示出了一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构造的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图4A-图4C是侧视图,它们示出了种种用于一根据本发明所构造的手电筒的结构;
图5是一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构造的手电筒的立体分解图;
图6A和图6B是一根据本发明所构造的手电筒的头部结构的剖视图,它们示出了用来相对于头部结构支承一灯泡的两种不同机构;
图7是一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构造的手电筒的立体图;
图8是一根据本发明所构造的提灯的立体图;以及
图9A和图9B是一根据本发明所构造的工作照明器的前视图和侧视图。
较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
在本文中所使用和描述的术语“向前”,是指当本发明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用作一定向光源时光的基本指向。应予理解的是,该术语以及其它用来描述本发明各零部件的相对取向的术语仅仅是为了说明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应该根据某一具体环境中的取向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2示出了一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构造的手电筒100。手电筒100包括一电池壳体102,该电池壳体最好被制成为一中空圆筒体,以装纳一个或多个用来为其光源提供电源的电池。由于模制塑料具有不腐蚀和不透水性能,并且成本较低,因此,电池壳体102最好由模制塑料制成。手电筒100还包括一头部结构110,该头部结构包括一颈圈部112和一导光部114。正如将在下文中所描述的那样,电池壳体102的敞口端以及一由颈圈部112所围成的向后敞口的腔室最好包括一些螺纹,这样就可以使头部结构110相对于电池壳体102旋转并连接。正如也将在下文中描述的那样,一些电触片设置在电池壳体102和头部结构110的内部,这样,头部结构110在特定位置之间的旋转运动就可以将光源切断和接通。如图2所示,这种特定构造包括一从颈圈部112向后延伸的突舌116。突舌116还具有能使使用者更方便地使头部结构110相对于电池壳体102旋转的凹槽或孔118。设置突舌116还能使使用者迅速地确定头部结构110转到了断电还是通电的位置。
如图3所示,头部结构110最好由一种可以让光源122发出的一部分光透射穿过头部结构110的壁的半透明材料制成。头部结构110的导光部可视为一罩壳(shroud),它包括一面朝前方的敞口腔室124,它由罩壳114的内表面120围成和界定。内表面120最好是部分反光部分透光的,这样就可以使自光源122发射出来入射在其上的一部分光以一种准直的方式反射而作为一定向光束,而其余的入射光则透射穿过罩壳114的壁。较佳的是,罩壳114的外表面126具有某种组织构造,它能将透射穿过罩壳壁的光漫射开来。内表面120的反射率可以通过其抛光度而有选择地改变。而且,透射穿过罩壳114的光的漫射量可以在罩壳114的不同部分有变化,并且可以更广泛地且均匀地变化以影响透射的入射光的漫射量。因此,请参阅图4A,高抛光的内表面120将使得较大百分率的光被反射而成一定向准直光束,而内表面的抛光度较低将使得较高百分率的光如图4B所示的那样沿周向透射穿过罩壳114的壁。此外,如图4C所示,可以对罩壳114的内表面的反射率加以控制,从而可以使被定向地向外反射及沿圆周方向透射穿过罩壳114的壁的光的百分比相等。因此,从图4A至图4C所示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述手电筒可以根据照明装置的主要用途,诸如一区域照明器或定向照明器而进行不同的制造。如图4C所示,可以一在电池壳体102的封闭端处设置一向外轴向延伸的腿部104,以便提供附加的支承作用,从而可以使手电筒100借助其端部103而站立住,以便用作一区域灯。
通过提供一种如上文所述方式的半透明罩壳,只需采用一个光源就可以将一照明装置同时用作一定向照明器和一区域照明器。采用这种构造,与也能同时用作一定向照明器和区域照明器的传统照明装置相比,制造本发明照明装置的成本将低得多。
将一照明装置同时用作一定向照明器和一区域照明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它不仅能使使用者以定向方式将一区域照亮,而且还能使别人也能看到使用者本人。因此,照明装置也能起到一定位照明器的作用。此外,除了能提供一准直定向光束之外,通过将光沿周向向外导引,走在一黑暗走道上的使用者可以将所述定向光束导引在使用者前方的某一距离处,同时又可照亮他们的足部。不管手电筒围绕其中心轴线的旋转位置如何,都可以提供这种周向照明。
现再请参阅图3,应予指出的是,头部结构110还可以包括一形成为一体的保护盖130,它大体上也是透明的,并且呈一圆顶盖的形状。保护盖130可对灯泡122加以保护。通过将保护盖130与头部结构110的其它部分制成为一体,水就不能通过腔室124的敞口端而进入手电筒组件。最好将保护盖130的最前端制成为一准直透镜132,从而可以使从发自光源122而从其中透射穿过的光准直。如图所示,不透射穿过准直透镜132的光以一足够大的角度出射离开保护盖130而入射到罩壳114的内表面120的一部分上。由于内表面120具有部分反射特性,并且由于内表面120大体上具有抛物面形状,因此,反射光将朝着前方导引而成一大体上准直的光束。
由于头部结构110是一由单种材料例如塑料制成的一体成形结构,并且由于所述材料是半透明的,因此,入射在罩壳114的后壁134上的光将部分地透射穿过壁134然后进入一由颈圈112所围成的、面朝后的腔室136内。由于透射进入该面朝后腔室136的光不能到达电池室的外部因而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照明,因此,将一反射器138设置在壁134的内表面120的相对面。较佳的是,反射器138是一能高度反射的铝或铬涂层,它可以在模制好头部结构110之后置于后壁134上。一旦将反射器138设置在适当位置,就不会有任何发自光源122的光透射进入电池室。因此,来自光源122的所有光或者被向前定向地反射或者向外沿周向漫射穿过罩壳114的壁。
图5是手电筒100的较佳总体构造的详图。如图5所示,电池壳体102的向前敞口端包括位于其外表面上、用来与设置在头部结构110的颈圈部112的内表面上的螺纹140相啮合的螺纹106。从后壁103至电池壳体102的敞口端的电连接是由一电连接器142提供的,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在一端形成为一弹簧144的金属丝,它与端壁103的内表面相接触。电连接器142的另一端的末端是一钩子146,该钩子在电池壳体102的敞口端缠绕在电池壳体边缘的周围。电连接器142的钩子146定位成可以与一组合式灯泡夹持/接触架150的接触环152相接触。
接触架150是一形成为一体的金属结构,它具有一与接触环152的前缘相接触的盘状构件154。较佳的是,盘状构件154的前壁面经高度抛光或电镀,以用作一反射器,诸如图3所示的反射器138。与罩壳114的后壁134的廓形相配合,可以将盘状构件154制成相同的廓形,以紧密配合抵靠在壁134上。接触架150的盘状部154包括一中心孔158,其直径大于灯泡122的负触片162的直径,但小于在负触片162的前端处延伸的径向延伸凸脊164的直径。采用这种结构,就可以对灯泡122进行支承,从而使灯泡的发光部在向前敞口腔室内部延伸,并且使正、负触片160和162分别向后突伸入由颈圈部112所围成的面朝后腔室以及电池室内。此外,多个缺口156自中心孔158向外延伸,用来将一自后壁134向后延伸出来的对应管脚166容纳在于颈圈部112内形成的、向后敞口腔室之内。通过提供这样一种结构,接触架150就可以紧贴地安装在颈圈部112的向后敞口腔室内部,以将灯泡122保持在位。
而且,除了能起到这种灯泡保持作用之外,接触架150还可以在灯泡122的负极端子162和电连接器142之间提供电连接作用,所述电连接器与设置在电池壳体102内部的最后一节电池的负极端子相接触。藉助将头部结构110旋紧于电池壳体102上,可使灯泡122的正极端子160始终与设置在壳体102内的最前一节电池的正极端子相接触。此外,藉助将头部结构110旋转至壳体102所能到达的最终位置,可使电连接器142的钩子146与接触环152的内表面形成接触,由此在各电池和灯泡122之间提供完整的电连接作用。为了切断提供至灯泡122的电源由此使手电筒断电,可以旋转头部结构110,由此使接触环152自钩子146起向外移动,从而将各电池的负极端子和灯泡122的负触片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采用这种结构,不再需要那些用来提供一切换机构的部件,由此可以显著降低手电筒的成本和复杂性。而且,通过将电连接器和弹簧制成一体,也可不再需要另外的构件。但是,节省部件最多的优点归功于采用了整体式头部结构110,所述整体式头部结构将一罩壳、透镜、反射器和灯泡支承件的所有特征和作用合并成为单个模制件,因此,可以省掉大量的构件。此外,由于水能到达电池内部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电池壳体102和头部结构110之间的界面,因此,通过在电池壳体102的端部提供一可任选的O形圈、垫圈或其它密封件170,可以很方便地将手电筒制造成具有防水性。所以,可以将图1所示的传统手电筒的十一个构件减少至总共五个构件,另一个可任选的第六构件是用来使手电筒防水的。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要增强传统的十一构件式手电筒的防水性将是非常复杂的。
此外,将图1和图5所示的手电筒相比可以看到,本发明的手电筒100除了能提供一定向手电筒之外,还能提供一可用作区域灯的附加特征。因此,考虑到成本较低,消费者就可能会购买一种具有那些传统手电筒所不能给予的附加功能的手电筒。
现请参阅图6A和图6B,图中示出了用来相对于头部结构110来将灯泡122保持在位的两种不同构造。在图6A中,设置有一与图5所示的灯泡保持件/接触架150相类似的灯泡保持件174,只是除去了接触环152,减小了其外直径。因此,灯泡保持件174可以一种与图5所示相类似的方式将灯泡保持在位。为了在灯泡122的负极端子部分和电连接器142的钩子146之间提供电接触,一导电且可高度反射的涂层172形成在后壁134的后表面上以及颈圈112的内表面区域上。
现请参阅图6B,图中示出了接触架/灯泡保持件176的组合件,其轮廓与由颈圈112所围成的面朝后腔室的内表面的轮廓相符,从而用作一反射器和一电触片。保持件/灯泡保持件176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向内偏置得紧抵住灯泡的弹性翼片178。可以理解的是,各弹性翼片178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并且由塑料材料制成,从而可以与头部结构110的其它部分形成一体。
虽然本发明被描述成采用了一种完全一体式的头部结构110,该头部结构包括一与头部结构110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体的保护盖130,但是,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可以看出,保护盖130可以单独地形成,利用超声波焊接在面向前方的腔室内部。通过单独地形成保护盖130,就可以利用一种较不透明的材料,或者利用一种着色材料来形成头部结构110的其余部分,而保护盖130则可以用一种完全透明的材料或者另一种颜色的材料来制成。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构造的手电筒200。如图所示,手电筒200包括一具有一定轮廓和/或一定组织结构的电池壳体/手柄202,它可以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并且具有一橡胶外涂层。手电筒200与第一实施例手电筒100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一按钮肘节开关204设置在头部结构210上。通过设置一开关204,就不需要相对于电池壳体202旋转头部结构210来使手电筒通电和断电。
手电筒200的头部结构210最好以一种与上述手电筒100的头部结构110相同的方式来构造,这样就可以将手电筒200同时用作一区域照明器和一定向照明器。一端部保护件206可以任选地设置在罩壳214的前缘周围。端部保持件206可以由一种不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一种较坚硬的橡胶材料制成,以便在手电筒掉落时减震。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提灯300。提灯300最好包括一具有一形成为一体的手柄304的电池壳体302。在一端,电池壳体302包括用来与设置在头部结构310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螺纹。头部结构310最好以一种与上述手电筒相类似的方式来构造,即,它最好由一种具有高抛光度、内表面呈抛物面形状的半透明材料制成,以便能将来自灯泡(未示)的光部分反射出去并且可以使入射在内表面上的部分光透射穿过头部结构310的壁,沿周向向外漫射。由于在这种提灯内的灯泡通常是被定位成使其灯泡部分位于电池壳体302内部,因此,最好将一种高度反射的材料涂覆于在电池壳体302内部延伸的头部组件310的背部,这样,透射穿过头部结构310的光就不能进入壳体301内部的电池室。提灯300内的光源可以通过在手柄304附近设置一开关或者藉助以一种与以上结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手电筒所描述的相类似的方式使头部结构310旋转来通电和断电。为了便于使头部结构310在通电位置和断电位置之间转动,可以设置一自头部结构310向外突伸出来的突舌308。
如图9A和图9B所示,可以将本发明的创作概念应用于工作照明器。与传统的工作照明器相类似,工作照明器400包括一笼形结构404,它可以用来当该工作照明器掉落下来时保护灯泡以免受损。工作照明器400还包括一悬挂件406,以将所述工作照明器悬挂在将光投射在工作区域上的位置。工作照明器400与传统工作照明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一用来使来自光源从其中透射穿过的光漫射开来的漫射透镜408。较佳的是,漫射透镜408的内表面经过高度抛光,这样,入射在内表面上的部分光就可以向外反射穿过一透镜部410而成为一定向光束。透镜部410设置在漫射透镜408的那一与电池壳体412相对的端部上。最好将离电池壳体412最近的那部分漫射透镜408制成抛物面形状,并且将一灯泡支承在抛物面的焦点处,这样,来自于光源的大部分光就可以被导引穿过透镜410。
为了便于将工作照明器400用作一定向光源,最好将悬挂组件406围绕一对枢转点414可枢转地安装于一笼形件404上。以此方式,就可以将悬挂组件406如图9B所示的那样向下弯折,从而不会遮挡住自透镜410投射出来的光。悬挂组件406最好包括一钩子,它可枢转地安装在悬挂件安装支承件406上、位于其一倒圆部上或者位于一设置在支承件406上的枢转销418上。
电池壳体412最好包括用来与形成在颈圈部422内的螺纹相啮合的螺纹,所述颈圈部一体地形成在漫射透镜408的向后下端处。工作照明器400可以设有一用来接通光源和切断光源的开关,或者可以设有一与图5所示相类似的电连接器结构,这样,就可以藉助使电池壳体412相对于工作照明器400的头部旋转以接通和切断光源。虽然图中所示的工作照明器400是由一些电池来供电的,但是,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可以认识到的是,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概念应用于一不包括这样一种电池壳体的交流电源工作照明器。通过将区域照明器和定向照明器组合在一工作照明器内,使用工作照明器400的使用者就可以例如借助其悬挂件来使用所述工作照明器以将工作面照亮,然后可将该工作照明器用作一定向照明器,以对一较大工作区域内的较小区域进行照明使其更加明亮。此外,通过将透镜410、漫射透镜408和颈圈422形成为一整体式结构,并通过在电池室412和颈圈422的界面处设置一O形圈、垫圈或密封件,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将工作照明器400转变为一防水工作照明器。
虽然在上文将本发明大体上描述成一低成本照明装置,但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来说,可以认识到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各个概念可以用在种种其它形式的、较复杂和昂贵但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照明装置中。例如,采用一部分反射和部分透射的罩壳的概念可以用在种种照明装置中,而不管它们的费用或复杂性如何。同样,可以认识的是,诸如图5所示的低成本手电筒可以用一种相对不透明的罩壳制成,诸如一白色塑料,它可以基本上将发自光源的所有光反射成为定向光束。虽然这样一种手电筒没有可同时用作一区域照明器的各项优点,但是,与传统的低成本手电筒相比,它仍具有构件数相对较少且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
以上的描述仅视为对于几个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对于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以及制造或采用本发明的那些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发明作出种种改变。因此,应予理解的是,附图所示且在上文中描述的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之目的,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采用包括等效原则在内的专利法法则进行解释的所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Claims (42)

1.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它包括:
一电池壳体;
一支承在所述电池壳体的第一端的光源;以及
一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向外延伸、圆周地围绕所述光源的罩壳,所述罩壳由一种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一部分反射的内表面以将发自所述光源的一部分入射光朝前方反射同时可以让一部分入射光透射穿过所述罩壳并沿周向散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还包括一用来将透射穿过所述罩壳的入射光漫射开来的漫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还包括一用来将所述光源覆盖住、形成为一体的透明圆顶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盖包括一形成为一体的准直透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盖自所述罩壳的所述内表面的向后端向外突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所述内表面具有一抛物面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由塑料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所述部分反射内表面藉助对所述塑料材料进行抛光而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位于其向后部分上的螺纹,用来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第一端上的螺纹相啮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一电接触件,用来当所述罩壳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旋转时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第一端上的导电片有选择地相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罩壳的那一围成一电池室的壁的表面附近的反射器,所述电池室由所述电池壳体围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是涂覆于所述罩壳上的反射涂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是一手电筒。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是一提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是一工作照明器。
16.一种用于具有一电池壳体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的一体式头部结构,所述头部结构包括:
一用来将所述一体式头部结构安装于电池壳体的安装部;
一形成在所述安装部的前方并且围成一向前敞口的第一腔室的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内表面上具有一抛光反射面,用来将发自一灯泡的光向前导引;以及
一位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导光部中间的灯泡支承部,用来支承一灯泡,且使灯泡的一电接触件暴露于电池壳体中,用来承接来自于一装在其内的电池的电力,并且可以使灯泡的发光端延伸入所述第一腔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的所述抛光反射面可以将来自于灯泡的入射光部分反射,并且可以使入射光部分地透射至所述导光部的一外表面,以沿着除前方之外的周向散射。
18.如权利要求17散射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的所述外表面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以将透射穿过所述导光部的入射光漫射开来。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一围成一向后敞口的第二腔室的颈圈,在所述颈圈内设置有用来与所述电池壳体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螺纹,以将所述头部结构可旋转地安装于电池壳体。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导光部围成的所述第一腔室呈抛物面形状。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部分由塑料材料制成。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部分是模制而成。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还包括一用来覆盖住所述灯泡的、形成为一体的透明圆顶盖。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圆顶盖包括一形成为一体的准直透镜。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圆顶盖自所述第一腔室的向后端向前突伸。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体式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为一体的透明圆顶盖提供一用来防止流入所述第一腔室的水与灯泡相接触的防水盖。
27.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它包括:
一光源;以及
用来使发自所述光源的部分光朝着一个方向反射并且可以同时使其余部分的光朝着周向散射的导光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包括用来使沿周向分散开的所述其余部分光漫射开来的漫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包括一围绕所述光源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罩壳,所述罩壳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一部分反射的内表面以将发自所述光源的一部分入射光朝前方反射同时可以让一部分入射光透射穿过所述罩壳而沿周向散射。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所述内表面呈抛物面形状。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还包括一用来将透射穿过所述罩壳的入射光漫射开来的漫射外表面。
32.一种手电筒,它包括:
一具有一敞口端和一封闭端、用来装入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壳体;
一第一电接触件,它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封闭端延伸至所述敞口端,用来为至少一个电池的第一接触件提供一电连接;
一光源,它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端子,用来承接来自于装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电池的电力,所述光源支承在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以使所述第二接触件与至少一个电池的一第二接触件电联接;
一形成为一体的头部结构,它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电池壳体上并且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向外延伸出来,位于所述光源的四周,所述头部结构包括一用于所述光源的保护盖,并且具有一用来使发自所述光源的光反射出去的反射内表面;以及
一第二电接触件,它设置在所述头部结构内,用来当所述头部结构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旋转至一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有选择地电接触,并且可以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接触件相接触。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包括一用来将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偏置成紧抵住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二接触件的、形成为一体的弹簧。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结构是半透明的,因此,所述头部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可以部分反射并且可以部分透射。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结构还包括一用来使透射穿过所述内表面的入射光漫射开来的漫射外表面。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括一用来使发自所述光源的光准直的透镜。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接触件共同协作以将所述光源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头部结构。
3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呈抛物面形状。
39.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结构由塑料材料制成。
40.一种防水手电筒,它包括:
一具有一敞口端和一封闭端、用来装纳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壳体;
一第一电接触件,它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封闭端延伸至所述敞口端,用来为至少一个电池的第一接触件提供一电连接;
一光源,它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端子,用来承接来自于装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电池的电力,所述光源支承在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以使所述第二接触件与至少一个电池的一第二接触件电联接;
一形成为一体的头部结构,它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电池壳体上并且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向外延伸出来,而位于所述光源的四周,所述头部结构包括一用于所述光源的一体式保护盖,并且具有一用来使发自所述光源的光反射出去的反射内表面;
一设置在所述头部结构和所述电池壳体中间、用来防止水通过所述电池壳体和所述头部结构之间的界面流入所述手电筒内的密封件;以及
一第二电接触件,它设置在所述头部结构内,用来当所述头部结构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旋转至一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有选择地电接触,并且可以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接触件相接触。
41.一种手电筒,它包括:
一具有一敞口端和一封闭端、用来装纳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壳体;
一第一电接触件,它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封闭端延伸至所述敞口端,用来为至少一个电池的第一接触件提供一电连接;
一光源,它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端子,用来承接来自于装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电池的电力,所述光源支承在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以使所述第二接触件与至少一个电池的一第二接触件电联接;
一形成为一体的头部结构,它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电池壳体上并且自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敞口端向外延伸出来而位于所述光源的四周,所述头部结构包括一用于所述光源的保护盖,并且具有一用来使发自所述光源的部分光向前方反射出去并且让一部分入射光透射穿过所述头部结构的部分反射内表面,所述头部结构还包括一形成在所述头部结构的向后部分内的光源安装壁,所述光源安装壁的一向前壁面构成所述部分反射内表面的一部分;
一设置在所述光源安装壁附近、用来使透射穿过所述光源安装壁的部分入射光向后反射穿过所述壁的反射器;以及
一第二电接触件,它设置在所述头部结构内,用来当所述头部结构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旋转至一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有选择地电接触,并且可以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接触件相接触。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是一涂覆于所述头部结构的所述光源安装壁上的反射涂层。
CN98814320A 1998-11-18 1998-11-18 便携式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2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1998/024587 WO2000029781A1 (en) 1998-11-18 1998-11-18 Portable lighting devic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38476 Division CN1601173A (zh) 1998-11-18 1998-11-18 便携式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7090A true CN1357090A (zh) 2002-07-03
CN1125262C CN1125262C (zh) 2003-10-22

Family

ID=2226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143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262C (zh) 1998-11-18 1998-11-18 便携式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129317A1 (zh)
CN (1) CN1125262C (zh)
AU (1) AU1527599A (zh)
CA (1) CA2350787A1 (zh)
WO (1) WO200002978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9205A (zh) * 2011-03-03 2012-09-19 岩崎电气株式会社 灯及照明器具
CN103032702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泡结构及增加光源广度的方法
CN113211389A (zh) * 2020-01-20 2021-08-06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作业机、照明附属装置、以及从电动作业机发射光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73846A (en) * 2001-03-30 2002-10-02 Advance Ind Sdn Bhd Metal-Coated Plastics Light Reflector with Integral Mounting Mea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71258A5 (zh) * 1969-12-23 1971-09-17 Wonder
GB2037416B (en) * 1978-12-21 1983-05-11 Sassmannshause K Lamps
US4773147A (en) 1987-08-18 1988-09-27 The Plastic Forming Company,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blow molded cases having a compartment and a compartment door
US5001612A (en) * 1989-12-04 1991-03-19 Christopher Odlum Flashlight attachment
US5193896A (en) * 1992-01-13 1993-03-16 Seymour Oberlander Lighting device for personal use
US5404281A (en) * 1993-07-02 1995-04-04 Parker; David H. Lamp module
US5717276A (en) * 1996-09-13 1998-02-10 Hsu; Chin-Tien Flexible ligh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9205A (zh) * 2011-03-03 2012-09-19 岩崎电气株式会社 灯及照明器具
CN103032702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泡结构及增加光源广度的方法
CN113211389A (zh) * 2020-01-20 2021-08-06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作业机、照明附属装置、以及从电动作业机发射光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50787A1 (en) 2000-05-25
EP1129317A1 (en) 2001-09-05
AU1527599A (en) 2000-06-05
WO2000029781A1 (en) 2000-05-25
CN1125262C (zh) 2003-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7402B1 (en) Multiple light LED flashlight
US6932490B2 (en) LED flashlight
US6231208B1 (en) Portable lighting device
JPH05198201A (ja) 屋外照明器具
EP1678443B1 (en) Convertible flashlight and area light with an aperture shutter
EP3564580B1 (en) Reflection apparatus,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20070064415A1 (en) Portable light having multi-mode reflector
JPH0799001A (ja) 信号灯付き懐中電灯
WO2012060319A1 (ja) 光学素子及び照明装置
US6454433B1 (en) Dual faceted reflector
CN1125262C (zh) 便携式照明装置
CN208652459U (zh) 一种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及透镜
KR20090001671U (ko) 집중 조명용 엘이디램프
US20210071825A1 (en) Cross-country running lamp
CN1601173A (zh) 便携式照明装置
CN108980779B (zh) 一种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及透镜
US20060023457A1 (en) Luminaire utilizing reflecting and refracting optics
CN212565362U (zh) 一种led照明透镜
CN2597826Y (zh) 双层反光杯及装设有该双层反光杯的手电筒
CN215569863U (zh) 一种旋转调焦式照明装置
CN215335867U (zh) 一种具有多种照明模式的手电筒
CN217382605U (zh) 灯具及发光设备
KR20090014749A (ko) 조명용 빛조사장치
CN219796995U (zh) 小角度偏光结构及洗墙灯
CN220540942U (zh) 非直射发光平行洗墙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