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8897C -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 Google Patents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8897C
CN1328897C CNB2003101237209A CN200310123720A CN1328897C CN 1328897 C CN1328897 C CN 1328897C CN B2003101237209 A CNB2003101237209 A CN B2003101237209A CN 200310123720 A CN200310123720 A CN 200310123720A CN 1328897 C CN1328897 C CN 13288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rocessing module
rotating part
opening
sign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237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3135A (zh
Inventor
栗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Priority to CNB2003101237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28897C/zh
Publication of CN1633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88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88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电手机,其包括一第一壳体,其包括一第一转动件,其上设有一第一开口,一显示面板,安装在该第一壳体上,一第二壳体,其包括一第二转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转动件,该第二转动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壳体上设有多个按键,用来输入按键信号,一软式电路板,其第一端延伸自该第一开口,第二端延伸自该第二开口,一第三壳体,其与该第一壳体相接合,以及一第四壳体,其与该第二壳体相接合。

Description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可挠式软板连接安装于上部液晶模块与下部主要模块结构的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背景技术
信息通讯系统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便利而轻巧的移动电话装置广泛的运用于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沟通上,人们能借着方便的移动电话装置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与意见沟通。而移动电话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近年来各式强大功能的移动电话陆续开发而出,而使用率的普及更造成产能急据膨胀,因此在移动电话日趋普及、技术成熟、外形多变化以及型体缩小化的趋势下,产品内部各模块零件便必须有效利用空间置入并须同时顾及结构强度;此外在各个模块组装批配时,如何使各个模块零件稳定固定在机壳框架上,而不致于产生干涉以造成无法正常运作,便成为设计的重要课题。
市售的移动电话中,有部分移动电话的机身设计为两机体的结合,设计的原则基本上分为一附有显示器的上盖机体以及一具有拨号与数字按键的机体,在两机体之间,通过附加枢纽与枢纽中固定件的结构,以可转动的方式让使用者进行开合的动作。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现有穿绕式移动电话10的示意图。移动电话10包括有一第一壳体12以及一第二壳体14,其中,第一壳体12包括有一第一枢纽16,第二壳体14包括有一第二枢纽18,第一枢纽16可通过一固定组件连接于该第二枢纽18,以转动的方式,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进行上下开合的动作。穿绕式移动电话10另包括一处理模块20,安装在第二壳体14内,用来控制穿绕式移动电话10的运作,一无线电模块22,安装于第二壳体14内且电连接于处理模块20,用来接收以无线电方式传输的信号以产生一对应的通讯信号,并将该通讯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20,以及可将处理模块20传来的数据以无线电的方式传输出去,一麦克风24,安装于第二壳体14内且电连接于处理模块20,用来将声波转换为一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20,以及多个按键25,用来输入按键信号。穿绕式移动电话10另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26,安装于第一壳体12内,一显示面板28,安装于第一壳体12内且电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26,用来将信号处理模块26传来的数据显示为影像画面,一扬声器30,安装于第一壳体12内且电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26,用来将信号处理模块26传来的数据转换成声波,以及一振动器32,安装于第一壳体12内且电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26,用来于信号处理模块26传来一振动信号时开启振动。而穿绕式移动电话10另包括一软式电路板34,其一端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26,另一端连接于处理模块20,而软式电路板34通过第一枢纽16的开口与第二壳体上的开口,以连接处理模块20与信号处理模块26,并通过其连接以进行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内各电子零件与功能模块间数据传递与电信号处理的作业。
请参阅图2至图4,图2至图4为穿绕式移动电话10的软式电路板34置入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结构示意图。首先软式电路板34先固定在穿绕式移动电话10的第一壳体12内,且软式电路板34的下端会穿过第一壳体12的第一枢纽16上的开孔,然后再穿过第二壳体14上的开口,而第一枢纽16可透过一固定组件连接于该第二枢纽18,且以转动的方式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进行上下旋转开合的动作,因此软式电路板34便会在第一枢纽16中随时枢纽旋转同时进行上下旋转的动作。
然而穿绕式移动电话10的软式电路板34必须在不破坏手机外观的前提下,即在第一枢纽16转动时,第一枢纽34与第二壳体16的所有移动表面积相互重叠的区域将其破孔,再将软式电路板34由一模块穿入另一模块中,然此方式则会因其有效破孔面积受到局限而无法适用于在特别造型手机,例如裸露连接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的转轴枢纽造型的手机,在上下模块旋转开合时,转轴枢纽上的破孔便会在某些特定的角度裸露出来,而影响手机外型美观,故并不适用此穿线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可挠式软板连接安装于上部液晶模块与下部主要模块结构的掀盖式无线电手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揭露了一种无线电手机,其包括一第一壳体,其包括一第一转动件,其上设有一第一开口,一显示面板,安装在该第一壳体上,一第二壳体,其包括一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转动件,该第二转动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壳体上设有多个按键,用来输入按键信号,一软式电路板,其第一端延伸自该第一开口,第二端延伸自该第二开口,一第三壳体,其与该第一壳体相固定接合,以及一第四壳体,其与该第二壳体相固定接合;一信号处理模块,安装在该第一及第三壳体内;以及一处理模块,安装在该第二及第四壳体内,用来控制该无线电手机的运作,其中该信号处理模块与该处理模块分别连接于该软式电路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当该第一转动件的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开口转动至同一平面时,该软式电路板可以折叠小于360度的方式放置入该第一转动件的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开口之内,且可旋转该第一转动件或该第二转动件以使该软式电路板的第一端与该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以及使该软式电路板的第二端与该处理模块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穿绕式移动电话的示意图;
图2至图4为穿绕式移动电话的软式电路板置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无线电手机的功能示意图;
图6为无线电手机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无线电手机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转轴置入第一转动件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转动件与第二壳体结合的示意图;
图10为软式电路板置入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内的示意图;
图11为软式电路板置入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后旋转第一转动件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壳体与第一转动件及第二壳体相接合的示意图;
图13为处理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分别置入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内的示意图;
图14为无线电手机和各壳体结合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本发明无线电手机40的功能示意图。无线电手机40包括有一第一壳体42以及一第三壳体44,其中,第一壳体42包括有一第一转动件46,其上设有一第一开口47,而第三壳体44与第一壳体42相接合。无线电手机40包括有一第二壳体48以及一第四壳体50,其中,第二壳体48包括有一第二转动件52,连接于第一转动件46,第二转动件52上设有一第二开口53,此外第二壳体48上设有多个按键54;而第四壳体50与第二壳体48相接合。
无线电手机40另包括一处理模块56,安装于第二壳体48与第四壳体50内,用来控制无线电手机40的运作,一无线电模块58,安装于第二壳体48与第四壳体50内且电连接于处理模块56,用来接收以无线电方式传输的信号以产生一对应的通讯信号,并将该通讯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56,以及可将处理模块56传来的数据以无线电的方式传输出去,一麦克风60,安装在第二壳体48与第四壳体50内且电连接在处理模块56,用来将声波转换为一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56。无线电手机40另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62,安装在第一壳体42与第三壳体44,一显示面板64,安装在第一壳体42与第三壳体44内且电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62,用来将信号处理模块62传来的数据显示为影像画面,一扬声器66,安装于第一壳体42与第三壳体44内且电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62,用来将信号处理模块62传来的数据转换成声波,以及一振动器68,安装于第一壳体42与第三壳体44内且电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62,用来在信号处理模块62传来一振动信号时开启振动。而无线电手机40另包括一软式电路板70,其第一端延伸自第一壳体42之第一开口47且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62,第二端延伸自第二壳体48的第二开口53且连接于处理模块56,并通过其连接以进行第一壳体42与第三壳体44以及第二壳体48与第四壳体50内各电子零件与功能模块间数据传递与电信号处理的作业。
请参阅图6与图7,图6为无线电手机40的第一壳体42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无线电手机40的第二壳体48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壳体42上设有扬声器66开孔以及显示面板64开孔等,其可使扬声器66与显示面板64嵌入该壳体以及部分暴露于第一壳体42外,而第一壳体42的第一转动件46以螺丝锁合方式与第一壳体42本体相连接,且第一转动件46上设有第一开口47,其动作方式于后再详细介绍;而第二壳体48上设有按键54开孔以及麦克风开孔等,其可使按键54与麦克风60嵌入该壳体以及部分暴露于第二壳体48外,而第二壳体48的第二转动件52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48的上方,且第二转动件52上设有第二开口53。
请参阅图8与图9,图8为一转轴72置入第一转动件46的示意图,图9为第一转动件46与第二壳体48结合的示意图。转轴72可以紧配合的方式压入第一转动件46的未破孔端的中空结构内,而转轴72可穿过该中空结构而与图9所示的第二壳体48左上方的枢纽相连接,而无线电手机40的第一壳体42与第二壳体48的转动连接即靠此单边枢纽承受转动力矩,至于第一转动件46具有第一开口47之一端则可通过工具压入第二转动件52使其相接合,而由于此端乃是用来置入软式电路板70,故不置入转轴72与第二转动件52相连接以避免与软式电路板70干涉。
请参阅图10,图10为软式电路板70置入第一转动件46的第一开口47与第二转动件52的第二开口53内的示意图。首先在第一转动件46与第二壳体48结合后,可将第一转动件46翻转至第一转动件46的第一开口47与第二转动件52的第二开口53转动至同一平面,即此两开口位置一致而成一长条型的破孔形状,此时便将软式电路板70如图10所示沿虚线9-9’以对向方式折叠,再将软式电路板70以折叠小于360度的方式置入第一转动件46的第一开口47与第二转动件52的第二开口53之内。请参阅图11,图11为软式电路板70置入第一开口47与第二开口53后旋转第一转动件46的示意图。在软式电路板70置入第一转动件46的第一开口47与第二转动件52的第二开口53后,可旋转第一转动件46使其与第二壳体48约成155度角,此即为一般正常打开无线电手机40的角度,而可通过设计一定位卡拴以固定第一转动件46与第二壳体48成此角度。
请参阅图12,图12为第一壳体42与第一转动件46及第二壳体48相接合的示意图,第一转动件46以螺丝锁合方式与第一壳体42本体相连接,如此便算完成第一壳体42与第二壳体48相接合的程序。请参阅图13,图13为处理模块56与信号处理模块62分别置入第二壳体48与第一壳体42内的示意图。当第一壳体42与第二壳体48连接完成后,可将处理模块56与信号处理模块62分别置入第二壳体48与第一壳体42当中,而软式电路板70的第一端可以公母接头的方式与信号处理模块62相连接,且软式电路板70的第二端也可以公母接头的方式与处理模块56相连接,而达到上下两模块各电子零件与功能模块间数据传递与电信号处理的作业。请参阅图14,图14为无线电手机40的各壳体结合的示意图。在组装的最后,第一壳体42可通过四支螺丝与第三壳体44以螺丝锁合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二壳体48可通过两支螺丝与第四壳体50以螺丝锁合的方式相连接,而完成无线电手机40的组装作业。
而本发明主要精神在于可利用转动件的旋转而将软式电路板70置入的开口隐藏至上下壳体内,如此一来在上下模块旋转开合时,转轴枢纽上的破孔便不会裸露出来,因此只要符合本发明概念的结构均属本发明的范畴,而本发明的组装方式也可采用其它手段来达成。
与现有的无线电手机,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转动件的旋转而将软式电路板70置入的开口隐藏至上下壳体内的结构,如此一来在上下模块旋转开合时,转轴枢纽上的破孔便不会裸露出来,故可以改善现有穿绕式移动电话会因其有效破孔面积受到局限而无法适用于在特别造型手机,例如裸露连接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之转轴枢纽造型的手机,在上下模块旋转开合时,转轴枢纽上的破孔便会于某些特定的角度裸露出来,因而影响手机外型美观,而本发明的无线电手机40的结构便可改善此问题,故可适用于此特殊造型的手机;此外本发明的软式电路板70以折叠小于360度的方式安装于无线电手机40中,而不会有绕折超过360度而产生过度扭曲的情形,因此可避免软式电路板70内部线路因长时间绕折而产生破损或断裂的情况发生,也同时兼顾到结构强度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线电手机,其包括:
一第一壳体,其包括一第一转动件,其上设有一第一开口;
一显示面板,安装于该第一壳体上;
一第二壳体,其包括一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转动件,该第二转动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壳体上设有多个按键,用来输入按键信号;
一软式电路板,其第一端延伸自该第一开口,第二端延伸自该第二开口;
一第三壳体,其与该第一壳体相固定接合;
一第四壳体,其与该第二壳体相固定接合;一信号处理模块,安装在该第一及第三壳体内;以及
一处理模块,安装在该第二及第四壳体内,用来控制该无线电手机的运作,其中该信号处理模块与该处理模块分别连接于该软式电路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其中当该第一转动件的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开口转动至同一平面时,该软式电路板可以折叠小于360度的方式放置入该第一转动件的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开口之内,且可旋转该第一转动件或该第二转动件以使该软式电路板的第一端与该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以及使该软式电路板的第二端与该处理模块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手机,其中该显示面板电连接于该信号处理模块,用来将由该信号处理模块传来的数据显示为影像画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手机,其另包括一扬声器,安装于该第一及第三壳体内且电连接于该信号处理模块,用来将该信号处理模块传来的数据转换为声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手机,其另包括一振动器,安装于该第一及第三壳体内且电连接于该信号处理模块,用来于该信号处理模块传来一振动信号时开启振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手机,其另包括有一麦克风,安装于该第二及第四壳体内且电连接于该处理模块,用来将声波转换为一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传输至该处理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手机,其另包括有一无线电模块,安装在该第二及第四壳体内且电连接于该处理模块,用来接收以无线电方式传输的信号以产生一对应的通讯信号,并将该通讯信号传输至该处理模块,以及可将该处理模块传来的数据以无线电的方式传输出去。
CNB2003101237209A 2003-12-23 2003-12-23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89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237209A CN1328897C (zh) 2003-12-23 2003-12-23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237209A CN1328897C (zh) 2003-12-23 2003-12-23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135A CN1633135A (zh) 2005-06-29
CN1328897C true CN1328897C (zh) 2007-07-25

Family

ID=34844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2372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897C (zh) 2003-12-23 2003-12-23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28897C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3541A1 (en) * 1998-12-01 2000-06-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rrangement at a mobile telephone
EP1313358A2 (en) * 2001-11-16 2003-05-21 Lg Electronics Inc. Rotatable hinge mechanism with enclosure for hous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JP2003204181A (ja) * 2001-09-06 2003-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回転レンズハウジング装着装置及びこれを採用した折り畳み型端末機
WO2003071844A1 (fr) * 2002-02-25 2003-08-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quipement electronique repliab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3541A1 (en) * 1998-12-01 2000-06-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rrangement at a mobile telephone
JP2003204181A (ja) * 2001-09-06 2003-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回転レンズハウジング装着装置及びこれを採用した折り畳み型端末機
EP1313358A2 (en) * 2001-11-16 2003-05-21 Lg Electronics Inc. Rotatable hinge mechanism with enclosure for hous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WO2003071844A1 (fr) * 2002-02-25 2003-08-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quipement electronique repli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135A (zh) 2005-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158758A (ja) 開閉型携帯情報端末
US20010003707A1 (en)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with additional display unit
US7047053B2 (en) Mobile terminal
CN205485738U (zh) 电子设备及其柔性电路板
CN108429826A (zh) 电子设备
TW200911084A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panel capable of being hidden selectively
CN209642757U (zh) 终端设备
TW200909701A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dual hinges
CN209964100U (zh)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US7440784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209057356U (zh) 一种具有双声道的电子设备
CN105163050B (zh) 一种电视机
CN1328897C (zh) 掀盖式无线电手机
TWI244302B (en) Structure of folder-style mobile phone
KR20040028370A (ko) 휴대용 컴퓨터
EP1701239A2 (en)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CN201039376Y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可视门铃
CN207460423U (zh) 一种新型麦克风结构及翻盖式电子设备
US20070123294A1 (en) Speaker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ing antenna mounting space
CN1319357C (zh) 便携式终端机
JPH10173799A (ja) データ通信機能付き携帯電話機と無線通信モデムカード
KR100747457B1 (ko) 슬라이드 및 스윙 개폐장치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7948781A (zh) 一种新型麦克风结构及翻盖式电子设备
CN209072726U (zh) 隐藏式喇叭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便携式计算机
CN217183327U (zh) 听筒装饰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