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0427C - 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0427C
CN1320427C CNB028261224A CN02826122A CN1320427C CN 1320427 C CN1320427 C CN 1320427C CN B028261224 A CNB028261224 A CN B028261224A CN 02826122 A CN02826122 A CN 02826122A CN 1320427 C CN1320427 C CN 13204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ocol stack
subscriber unit
computer system
pattern
communicatio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261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8243A (zh
Inventor
莱纳斯·威尔博
彼得·埃里克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oto AB
Original Assignee
Anoto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oto AB filed Critical Anoto AB
Publication of CN160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04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04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317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in co-operation with a patterned surface, e.g. absolute position or relative movement detection for an optical mouse or pen positioned with respect to a coded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317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in co-operation with a patterned surface, e.g. absolute position or relative movement detection for an optical mouse or pen positioned with respect to a coded surface
    • G06F3/0321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in co-operation with a patterned surface, e.g. absolute position or relative movement detection for an optical mouse or pen positioned with respect to a coded surface by optically sens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a regularly patterned surface forming a passive digitiser, e.g. pen optically detecting position indicative tags printed on a paper she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2Light pens for emitting or receiving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2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struments
    • G06V30/1423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struments the instrument generating sequences of position coordinates corresponding to handwri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该用户单元用于检测在基板上的位置,该基板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本发明解决便利通过计算机系统在用户单元与计算机资源之间实现通信的问题,该用户单元能检测在位置编码图案中的位置并能作为客户端。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一协议堆栈从用户单元接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请求包含位置指示,该指示与用户单元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该计算机系统使用一种通信模式和第二协议堆栈来访问计算机资源。该通信模式是基于位置指示而选择的。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从而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括路由信息。

Description

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3或14的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7的计算机程序、根据权利要求18的存储器介质、根据权利要求19的传播信号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意在与数字用户单元(优选情况下是数字笔的形式)结合使用,这些用户单元能够根据位置编码图案(Position-Coding Pattern)检测位置。如果一个用户用这样的笔在配备有正确的位置编码图案类型的基板上写入,记录一序列位置,这就构成了在基板上写入的手写信息的“数字副本”。
这样的数字设备可以通过近距离的无线电链路(如蓝牙链路)与计算机系统(例如,个人计算机(PC))进行通信。这就可以将上述类型的“数字副本”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此外,这样的连接允许数字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除了存储手写信息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用户单元激活这样的应用程序中的其他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利用用户单元标记一张纸上的某个区域,并然后检测某些预先确定的位置,从而启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功能。这样的功能的示例可以是以某种方式处理以前记录的手写信息,将这样的信息发送到某一个收件人等等。于是,这就提供了使用用户单元和位置编码板(笔和纸)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接口的可能性,这是很诱人的。
关于这一点,有这样一种显著的兴趣:让用户单元也与不是那些在与用户单元所直接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精确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其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例如,付款事务(用户通过填写位置编码表来启动),可能必须在属于一个银行(用户是该银行的客户)的中心服务器单元中来进行记录和检查。
如此,可能需要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如连接到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同一个LAN(局域网)的服务器或连接到因特网的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这可以通过使计算机系统(PC)用作为用户单元和这些计算机资源之间的链路来实施。
实现这一点的第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让计算机系统用作为相对于所期望的计算机资源的客户端。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PC)启动与各种计算机资源的所有通信。用户单元(笔)提供位置信息,该信息导致计算机系统中的客户端软件以某种方式起作用。在此情况下,可以说系统“智能地”进行操作,因为这是位置信息被转换为功能的地方。
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难以保证不一定拥有和控制计算机系统(PC)的用户的保密性。例如,在安全事务中,在笔和所使用的计算机资源之间一直将传输的信息维持在加密状态是理想的。这种方法也难以脱机(即,不与计算机系统直接连接)使用用户单元并在当已建立连接时在以后的时间实现记录的事务。
第二种可行的方法是让用户单元用作为客户端,并具有独立地建立与所要求的计算机资源的包交换连接的可能性。然后,用户单元可以根据TCP/IP协议独立地产生和接收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只能由用户单元所连接到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传输。
由于许多技术原因,这第二种方法难以实现。在个人计算机的大多数操作系统中,难以同时处理许多TCP/IP事务。此外,从计算机系统向用户单元分配(所需要的)IP地址也是复杂的。也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计算机系统在防火墙后面操作,并具有代理设置,用户单元难以访问这些设置,而没有这些设置是无法建立连接的。同样,用户单元也难以实现DNS(域名系统)调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上述问题。此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3或14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7的计算机程序、根据权利要求18的存储器介质、根据权利要求19的传播信号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来实现的。
根据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的基板上的位置。根据此方面,在该方法中,由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一协议堆栈从用户单元接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说的请求包含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与已经由用户单元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该计算机系统使用一种通信模式和第二协议堆栈来访问计算机资源,其中,通信模式是基于该位置指示而选择的,并且其中,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这样,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括路由信息。
如果这种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则用户单元可以用作为客户端,而同时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使用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来调整其通信模式。图案的不同部分意味着,将调用不同的资源以及按不同的方式调用。计算机系统相应地建立连接,但客户端功能保留在用户单元中,以便可以使用该连接,并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维持保密性。
只在第二协议堆栈中使用TCP/IP功能可以保证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系统/PC之间建立简单和可靠的通信。
优选情况下,第一协议堆栈可以包括与模拟串行端口的一层相关的HTTP层,用户单元可以按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操作,其中,用户单元构成为客户端,而计算机资源构成为服务器。优选情况下,如果位置指示表明利用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一部分,则可以选择第一通信模式作为通信模式,如果位置指示表明利用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二部分,则可以选择第二通信模式。
优选情况下,第一通信模式包括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中的第一组协议层,第二通信模式包括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中的第二组协议层。这使得可以根据由用户单元检测到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动态地使用协议堆栈。
优选情况下,与第一通信模式中使用的第二协议堆栈相比较,第二通信模式中的第二协议堆栈包括一个附加的协议堆栈层。这就存在更多的可能性来按照对应于为其使用通信模式的应用程序的方式修改通信模式。此外,由于用户单元通常是用电池供电的,因此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能耗处理是有利的。
优选情况下,所说的请求是http请求。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说的指示包括URL。这样的实施例可以轻松地实现。
或者,指示可以包括其中一个检测到的位置或其一部分。这就产生了适应性较强的方法。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附加的协议堆栈层是一个压缩层。如果通过窄带通信信道(如移动电话系统)获得计算机资源,这可能是有利的。
或者,该附加协议堆栈层也可以是一个加密层。如果用户单元本身不能执行加密,或者,如果需要附加的安全措施,这是有利的。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通信模式是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模式。这就允许用户单元可同时与一个以上计算机资源进行通信。这可以提供例如备份功能。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变型涉及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的基板上的位置,其中,由计算机系统接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说的请求包含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与由用户单元已经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如果位置指示涉及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预先确定的部分,则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对应于另一个用户单元的计算机资源。这就允许例如PC使在用户单元之间进行通信成为可能。
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变型涉及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一协议堆栈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以及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与计算机资源进行通信,其中,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这样,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括路由信息。
优选情况下,用户单元按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操作,其中,用户单元构成为客户端,而计算机资源构成为服务器。
优选情况下,计算机资源是一个远程服务器,计算机系统通过串行端口或模拟串行端口的无线电接口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
这使得可以在用户单元和远程计算机资源之间进行简单和可靠的通信,并使用户单元在客户端-服务器配置中充当客户端,而无须支持TCP/IP功能。
根据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计算机程序,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的基板上的位置。根据本发明,具有对应于如下步骤的指令:由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一协议堆栈从用户单元接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说的请求包含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与由用户单元已经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计算机系统使用一种通信模式和第二协议堆栈来访问计算机资源,其中,该通信模式是基于位置指示而选择的,并且其中,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从而,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括路由信息。
这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数字存储器介质中,或者作为传播信号来发送,这提供了对应于上述方法的优点,并且可以类似地变化。
根据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其包括:数字用户单元,计算机资源,其适用于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以及计算机系统,其适用于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其中,该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的基板上的位置。在该系统中,用户单元包括一种装置,用于使用第一协议堆栈向计算机系统传输送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说的请求包括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与由用户单元已经检测到的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那一部分有关,该计算机系统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使用一种通信模式和第二协议堆栈来访问计算机资源,其中,该通信模式是取决于位置指示的,并且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
该系统提供了对应于上述方法的优点,并且可以类似地变化。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了其中可以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系统的示例。
图1b显示了图1a中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各块。
图2显示了协议堆栈的概念。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和通信模式。
图4显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可替换通信模式的第一个示例。
图5显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可替换通信模式的第二个示例。
图6显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可替换通信模式的第三个示例。
图7显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可替换通信模式的第四个示例。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显示了其中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系统的示例。该图显示了WO 01/26033(这里引用该专利作为参考)中公开的那种类型的数字笔形式的用户单元101。笔101用于在一张纸102上进行写入,该纸张配备有位置编码图案103(放大)。此图案103具有这样的属性:如果图案103的某一最小部分通过笔101中的图像传感器以光学方法被记录,则可以检测此部分的位置,并且于是可以检测总的图案中的笔101。当使用笔101进行写操作时,如此记录一系列绝对位置,这就构成了正在板102上写入的内容的数字副本。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这样的用户单元101或类似的用户单元与计算机资源(优选情况下,是以连接到网络的服务器单元104的形式)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通过因特网105建立连接。根据本发明,利用诸如个人计算机100之类的计算机系统,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并与服务器单元104进行通信,以便为可移动的数字用户单元建立连接。用户单元101和计算机系统100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电链路(例如,蓝牙)或通IR链路、电缆等等进行通信。如此,该计算机系统是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一个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用户单元101包括诸如http客户端软件之类的客户端功能。这样的软件可以启动与服务器单元的客户端-服务器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http客户端生成http请求。这样的请求包含一个URL,该URL定义将要连接哪一个服务器。
这里引用的申请人的申请WO 01/26033中所说明的那种类型的位置编码图案能够以高准确性对约为4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编码,这样的区域对应于大量的A4页面。全部的表面例如可以分层次地划分为许多“区段”,而“区段”又可划分为许多“支架”。每一个支架都可以包含许多“书籍”,而每一本书包含许多页。位置编码图案中的检测到的位置可以被定位于某一页面,该页面可以用格式1.2.3.4(区段=1.支架=2.书=3.页=4)标识,即,类似于IPv4地址,但没有相同的值限制。
应当注意,这涉及抽象的全局图案。当然,物理纸张可以一张一张地打印,全局图案的所选择的各部分(即,不同的“抽象”页面的各部分)完全分离。
图1b显示了图1a中的计算机系统100中的各块。显示了具有用于用户单元101的驱动器和适配器的接口107,该接口使得用于用户单元-计算机系统之间传输的传输方法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部分是透明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100还包括被指定为“交换机”108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用于使能在用户单元101和计算机资源(如远程服务器104、104′和本地应用程序109,如下面所描述的)之间实现取决于位置指示的通信。
图1b中的计算机系统100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有一种可能是:为特定的应用程序或为特定的用户保留全局图案中的某些部分区域,如申请人的申请WO 01/48685中所说明的,这里引入该申请做为参考。例如,可以为用户“A”保留某一区段中某一支架上某一本书中的所有页面。优选情况下,可以赋予这些页面某些属性,如用户所希望的那样。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页面内的部分区域和页面上的单个位置。这些属性可以包括有关如何解释使用用户单元101在配备有该部分图案的物理板上填充的信息的规则。
当一个用户例如通过标记激活图标106开始使用一张纸102(在这张纸上打印有全局图案的该保留部分),则该部分图案的属性不一定为用户单元102所知。
在第一种情况下,可以从一个远程PLS服务器(PLS=图案查找服务)请求这些属性。然后,PLS服务器可以可选择地向用户收取利用纸张/图案的费用。这样的服务器可以是全局性的(GPLS),即,针对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所有用户,或本地的,即,针对一小组用户。
在第二种情况下,PLS“服务器”可以完全是本地的(LPLS),这意味着,它包含在计算机系统100中。本地LPLS用于将来自用户单元的请求和信息定向到在计算机系统(PC)中操作的各种应用程序。
在第一种情况下,GPLS 104可以响应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将至应用程序服务处理程序(ASH)104′(其在图案的某个部分可以用作为服务器)的地址提供给客户端,即,用户单元101。然后,用户单元101与ASH 104′进行通信,以执行所期望的功能。
在第二种本地情况下,计算机系统接收“本地URL”,即,用户单元向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的本地应用程序发送一个请求,LPLS中包括的数据库110可以向包括的本地路由器111提供地址指令,该路由器将数据从用户单元传输到计算机系统100中的正确的本地应用程序109。然后,在用户单元101和应用程序109之间进行通信。所请求的计算机资源于是可以涉及一个外部服务器,例如,GPLS或ASH、LPLS或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些其他本地应用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术语“用户单元”基本上也可以涉及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进程,即,虚拟用户单元。
用户单元101可以根据已检测到哪一部分图案来选择将要联系的PLS服务器。如此,用户单元101可以启动取决于图案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也可以根据用户单元101已检测到的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个部分区域来在计算机系统100(例如PC)中更改通过其进行通信的的通信模式。
这样的部分区域例如可以涉及某一区段或某一区段中的某一支架。不必涉及相邻的区域。可以涉及例如某一区段中的某一支架上的所有书籍中的某些页。
能够实现此取决于图案区域的通信的计算机系统100中的模块108可以被指定为代理或交换单元。
图2显示了术语“协议堆栈”。该图显示了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该模型)用于相互进行通信的两个设备201、202的协议堆栈。此模型用于描述通信系统的功能。在原始OSI模型中,定义了七个不同层,编号为从下而上。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显示的模型的分离的层的数量比较小。在最底层,对于通过介质传输的非结构化的位流,定义了通信如何物理地进行(例如,在通过电线进行的传输中,哪些电压电平代表“1”和“0”)。在模型中的比较高的层,定义了比较全面的功能,如同步、设置和结束连接,以及错误控制等等。更高的层涉及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例如,个人计算机中的浏览器软件)的定义。
将由第一设备(如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在模型中较高)发送的数据量可以概括地叫做有效负载。当将要传输这样的数据时,它会在模型中往下移动,不同层中的功能在变化的程度上添加所谓的开销,即,一个层中的数据被添加到来自上面的数据集,以便实现该层中提供的功能。例如,有效负载数据流可以分为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标题,该标题在转发数据包时使用。在最底层,两个设备相互进行通信,从而可以传输数据。在第二个设备202中接收到的数据在此协议堆栈中向上移动,直到它被第二个设备中的对应的应用程序接收。
一般来说,模型的协议堆栈中的一个给定层可以使下面的层对于上面的层透明。为了使两个设备相互进行通信,必须使它们的相应的协议堆栈中的所有层成对地匹配。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该图显示了用户单元的、用户单元打算与其进行通信的计算机资源/服务器,以及通过其打算进行通信的中间计算机系统(PC)的协议堆栈。在PC和用户单元之间,通信是通过蓝牙标准进行的,具体来说,是根据模拟串行端口的RFCOMM规范进行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HTTP客户端直接放在RFCOMM上,即,在这些协议堆栈中不存在TCP/IP层。如此,在该涉及点对点连接的链路中,没有使用路由信息。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此通信模式也可用在其中计算机系统的通信模式不取决于位置编码图案的情况中。
对于PC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按普通的方式利用协议堆栈,HTTP应用程序以TCP(传输控制协议)层重叠,而TCP层以IP(Internet协议)层重叠,而IP层以NAP(网络访问协议)层重叠。服务器和PC中的NAP层不必彼此一致(如果在它们之间放置了一个或多个路由器(未显示))。
总之,功能可以是这样:用户单元产生HTTP请求,该请求将被传输到服务器。该请求由PC接收,该PC读取请求中的URL(例如,pls.anoto.com),并进行DNS调用以获得对应的IP地址。然后,PC产生TCP/IP数据包(数据报),其中包含请求作为有效负载。
应当注意,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系统利用第一协议堆栈,以及用于与计算机资源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系统利用第二协议堆栈。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含TCP/IP功能,这样,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含路由信息,该路由信息根据TCP/IP协议是必需的。
PC中的用于处理通信的上述应用程序优选情况下可以被编程为HTTP代理。这样的代理用作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级别的网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PC中的应用程序根据用户单元已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利用不同的通信模式。例如,可以为图案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协议堆栈集。为使PC能够根据指定图案的哪一部分来选择通信模式,位置指示必须从用户单元传输到PC。
位置指示的传输
在其最简单的实施例中,位置指示的传输是按如下方式进行的。用户单元检测全局位置编码图案中的一个位置。用户单元以这样的方式解释位置信息,即,使得将连接具有某个URL的某个服务器。这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查询表来进行。优选情况下,HTTP客户端在用户单元中创建一个定向到所讨论的服务器的URL的HTTP请求。此请求被发送到计算机系统(PC),该计算机系统读取该URL。由于这取决于已检测到位置编码图案中的哪一个部分区域,因此,这种指示被传输到PC。如此,该指示可以是URL。这是向计算机系统传输位置指示的最简单方式。然而,不允许计算机系统对同一个服务器利用许多单独的取决于位置的通信模式,因为位置指示包括其URL。
根据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位置指示可以单独地,例如以一个位置或位置的一部分的形式来进行传输。可以按照“segment.shelf.book.page/x,y”(1.2.3.4/00556,10124)来创建一个完整的位置,其中x和y定义了页面内的局部坐标。在大多数情况下,位置的一部分就足够了,例如,“segment.shelf”(1.2.*.*),这定义了一个大的区域。传输指示“book”(*·*.3·*)(它定义了图案中的多个非相邻的区域)也是可以的。
通信方法
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通信方法。图3显示了通信模式的一种示例。图4-6现在显示了可以根据已检测到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进行选择的计算机系统(PC)的通信模式的各种变体。
图4显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可替换的通信模式的第一个示例。这里,和图3相比,添加了一个压缩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计算机系统已接收到了一个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意味着即将进行压缩。在所显示的示例中,对图像信息执行JPEG压缩。此图像信息可以从用户单元传输,驻留在计算机系统(PC)上,或从任何计算机资源检索。如果数据将通过窄带信道进行传输,例如,如果数据将通过移动电话系统从计算机系统传输到一个计算机资源,则进行压缩是有利的。此外,压缩算法一般来说都会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因此,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当图像信息从用户单元发出时,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这样的压缩而不是在通常用电池供电的用户单元中进行压缩是有益的。
图5显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可替换的通信模式的第二个示例。这里,与两个单独的计算机资源同时进行通信。然后,用户单元101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本地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同时全局服务器记录所执行的事务。然后,一个备份拷贝存储在另外一个位置。如同图4那样,如果已检测到了位置编码图案中的某一个区域,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于是,在此情况下,接收到的位置指示表明,一般而言,计算机系统应该以一点对多点的方式进行通信。发送到第一计算机资源的主信息作为辅助信息被镜像到另一个计算机资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辅助信息不必完全和主信息一样。
例如,如果用户设备面对面操作PC中的本地应用程序,则在请求中发送到本地应用程序的信息将构成主信息。在镜像通信模式中,对应于主信息的辅助信息可以发送到例如一个远程服务器,例如用作备份或计费目的(例如,由于用户使用了连接到特定服务的全局位置编码纸张的一部分而向用户收费)。也可以对辅助信息例如进行压缩和加密。另一种方案是过滤辅助信息,以便避免某信息离开PC/计算机系统或只为了镜像例如对计费特定的信息。
图6显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可替换通信模式的第三个示例。这里,和图3相比,添加了一个加密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了一个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意味着即将进行加密。
和图3相比,调整通信模式的另一种可能性是,从协议堆栈中删除几层。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安排两个用户单元之间的通信路径,在这两个用户单元中,一个作为服务器,另一个作为客户端,如图7所示。然后,计算机系统可以具有两个协议堆栈,如图3中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左边的协议堆栈。第一用户单元(用户单元1)用作为客户端,第二用户单元(用户单元2)用作为服务器。在通信过程中,可以切换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第一和第二用户单元通过计算机系统(PC)进行通信,并使用协议堆栈(其中,HTTP层与模拟串行端口的层(如RFCOMM层)直接接触)。在此情况下,没有一个协议堆栈涉及TCP/IP层,因为不需要网络寻址功能。
计算机系统的通信模式也可以不采用改变协议堆栈的方式而采用其他方式来改变。例如,可以根据已检测到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来调整用于不同类型的通信的端口选择。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法的流程图。在诸如PC之类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该方法。在第一步骤中,从一个用户单元接收到(801)一个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其中,该请求包含与位置编码图案有关的位置指示。在第二步骤中,基于接收到的位置指示,选择(802)一种通信模式。可以通过例如一个查询表来选择通信模式,该查询表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系统本身中,或可以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中。在第三步骤中,使用所选择的通信模式访问被用户单元请求的计算机资源。
应该注意的是,具有取决于位置的通信模式的特征可以与任何协议堆栈布局一起使用,即,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系统之间使用TCP/IP层的情况。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的基板上的位置,其中,计算机系统从用户单元接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其中,所说的请求包含一个指示,该指示与用户单元已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其中,如果该位置指示表明已检测到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一部分,则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一通信模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以及其中,如果位置指示表明已检测到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二部分,则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二通信模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说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更改。

Claims (29)

1.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该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基板上的位置,其中该基板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由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一协议堆栈从用户单元接收(801)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说的请求包含位置指示,该指示与由用户单元已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以及该计算机系统使用一种通信模式和第二协议堆栈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803),其中,该通信模式是基于所述位置指示而选择的(802),以及其中,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从而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括路由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堆栈包括与模拟串行端口的一层相关的HTTP层,并且其中,用户单元可以以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操作,其中,用户单元构成为客户端,而计算机资源构成为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位置指示表明利用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一部分,则选择第一通信模式作为通信模式,以及,如果位置指示表明利用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二部分,则选择第二通信模式作为通信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模式包括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中的第一组协议层,以及第二通信模式包括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中的第二组协议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模式中的第二协议堆栈与第一通信模式中使用的第二协议堆栈相比包含一个附加的协议堆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请求是一个HTTP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指示包括一个网络地址,如UR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指示包括所述位置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指示包括所述位置之一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协议堆栈层是一个压缩层。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协议堆栈层是一个加密层。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模式是一点对多点通信模式。
13.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该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基板上的位置,其中该基板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由计算机系统接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说的请求包含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与用户单元已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如果该位置指示涉及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预先确定的部分,则计算机系统访问对应于另一个用户单元的计算机资源。
14.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系统使用第一协议堆栈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以及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与计算机资源进行通信,其中,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从而,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括路由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单元以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操作,其中,该用户单元构成为客户端,而该计算机资源构成为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资源是一个远程服务器,以及其中,该计算机系统通过串行端口或模拟串行端口的无线电接口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
17.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设备,该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基板上的位置,其中该基板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用于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第一协议堆栈从用户单元接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的装置,所说的请求包含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与由用户单元已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以及,用于使该计算机系统使用一种通信模式和第二协议堆栈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装置,其中,该通信模式是基于该位置指示而选择的,以及其中,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从而,只有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资源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括路由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堆栈包括与模拟串行端口的一层相关的HTTP层,并且其中,用户单元可以以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操作,其中,用户单元构成为客户端,而计算机资源构成为服务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使该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装置被配置成为:如果位置指示表明利用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一部分,则选择第一通信模式作为通信模式,以及,如果位置指示表明利用了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第二部分,则选择第二通信模式作为通信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模式包括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中的第一组协议层,以及第二通信模式包括使用第二协议堆栈中的第二组协议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模式中的第二协议堆栈与第一通信模式中使用的第二协议堆栈相比包含一个附加的协议堆栈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请求是一个HTTP请求。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指示包括一个网络地址,如URL。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指示包括所述位置之一。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指示包括所述位置之一的一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协议堆栈层是一个压缩层。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协议堆栈层是一个加密层。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模式是一点对多点通信模式。
29.一种系统,其包括:数字用户单元;适用于与用户单元进行通信的计算机资源;用于执行在数字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计算机系统,其中,用户单元适用于检测在基板上的位置,其中该基板配备有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该用户单元包括用于使用第一协议堆栈向计算机系统传送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的装置,所说的请求包括一个位置指示,该位置指示与由用户单元已检测到全局位置编码图案的哪一部分有关,以及,该计算机系统包括使用一种通信模式和第二协议堆栈来访问计算机资源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式取决于位置指示,并且只有第二协议堆栈包括TCP/IP功能。
CNB028261224A 2001-12-27 2002-12-19 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4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104395A SE0104395L (sv) 2001-12-27 2001-12-27 Sätt att överföra information mellan en digital användarenhet och en datorresurs med hjälp av positionskodning
SE01043959 2001-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8243A CN1608243A (zh) 2005-04-20
CN1320427C true CN1320427C (zh) 2007-06-06

Family

ID=2028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61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427C (zh) 2001-12-27 2002-12-19 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461684A1 (zh)
JP (1) JP2005513671A (zh)
CN (1) CN1320427C (zh)
AU (1) AU2002358394A1 (zh)
SE (1) SE0104395L (zh)
WO (1) WO20030564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2197B2 (en) 2002-10-31 2006-11-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Universal computing device
GB0321166D0 (en) * 2003-09-10 2003-10-08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Printing digital documents
GB0321167D0 (en) * 2003-09-10 2003-10-08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Printing digital documents
GB0321172D0 (en) * 2003-09-10 2003-10-08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reation of documents with position identification pattern
GB2413677A (en) * 2004-04-28 2005-11-02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Digital pen and paper system using a pattern which encode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SE0401687D0 (sv) 2004-06-30 2004-06-30 Anoto Ab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102005050355A1 (de) * 2005-10-20 2007-05-03 Studio Innovators International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individualisierter Druckerzeugnisse
GB2446203B (en) * 2007-01-10 2010-03-10 Stelj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igital pen
EP2428874A1 (en) * 2010-07-06 2012-03-14 Anoto AB Electronic pen communication
CN108667787A (zh) * 2017-04-02 2018-10-16 田雪松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787A (zh) * 1995-12-22 1999-01-20 西门子公司 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可以由多个用户单元同时使用的程序而进行的访问控制的方法
WO2001048591A1 (en) * 1999-12-23 2001-07-05 Anoto Ab Centraliz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O2001061449A2 (en) * 2000-02-16 2001-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ecially formatted paper based applications of a mobile pho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2434A (en) 1992-04-03 1998-12-22 Sekendur; Oral F. Absolute optical position determination
US5661506A (en) 1994-11-10 1997-08-26 Si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en and paper information recording system using an imaging pen
WO2001016691A1 (en) * 1999-08-30 2001-03-08 Anoto Ab Notepad
SE0000942L (sv) * 2000-03-21 2001-09-22 Anoto Ab Inloggning
SE516567C2 (sv) * 2000-06-07 2002-01-29 Anoto Ab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säker trådlös överföring av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787A (zh) * 1995-12-22 1999-01-20 西门子公司 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可以由多个用户单元同时使用的程序而进行的访问控制的方法
WO2001048591A1 (en) * 1999-12-23 2001-07-05 Anoto Ab Centraliz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O2001061449A2 (en) * 2000-02-16 2001-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ecially formatted paper based applications of a mobile pho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0104395D0 (sv) 2001-12-27
SE0104395L (sv) 2003-06-28
AU2002358394A1 (en) 2003-07-15
CN1608243A (zh) 2005-04-20
EP1461684A1 (en) 2004-09-29
WO2003056420A1 (en) 2003-07-10
JP2005513671A (ja) 200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0427C (zh) 在用户单元和计算机资源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0440C (zh) 共享浏览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882935A (zh) 向移动节点提供位置特定的服务
CA2392930A1 (en) Coded surface with function flags
CN101046722A (zh) 在客户端内容发送窗口中编辑图片的方法及客户端
US7356012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835441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531269A (zh) 用于确定设备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540955A (zh) 穿过子网边界桥接子网的广播
CN1822686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管理多媒体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713642A (zh) 数据传输系统、通信协议转换底座、地址转换方法及程序
CN1501659A (zh) 通信装置、边界路由器装置、服务器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956561A (zh) 用移动终端发送/接收数据的系统和方法、多功能外围设备
CN1263400A (zh) 无线数据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925497A (zh) 基于vid、mac、ip和用户的绑定方法
US8248463B2 (en) Patterns encod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JP2005513671A5 (zh)
EP240322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25272A (zh) 一种多节点智能网络应用服务系统中的远程打印方法
CN1154075C (zh) 用作因特网类型的网络中的服务器为目的芯片卡系统
CN1249572C (zh) 一种即插即用的以太网接入系统与方法
CN1838054A (zh) 一种蓝牙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及其传输方法
CN1756241A (zh) 一种分布式环境中消息交换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302410C (zh) 电子白板网络共享的方法及网络共享系统
CN1669277A (zh) 管理终端上专用于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318

Address after: Longde, Sweden

Applicant after: Anoto AB

Address before: Longde, Sweden

Applicant before: Anoto AB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Jump fro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td

Assignor: Anoto AB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From January 25, 2004 to December 19, 2022

Contract record no.: 05100003007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a user unit and a computer resource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50817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4.1.25 TO 2022.12.19

Name of requester: JUMPING FRO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508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609

Address after: Longde, Sweden

Applicant after: Anoto AB

Address before: Longde, Sweden

Applicant before: Anoto AB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