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9027A -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9027A
CN1319027A CN 99811141 CN99811141A CN1319027A CN 1319027 A CN1319027 A CN 1319027A CN 99811141 CN99811141 CN 99811141 CN 99811141 A CN99811141 A CN 99811141A CN 1319027 A CN1319027 A CN 1319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shaped
pole
electrode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8111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90C (zh
Inventor
刘坤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319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J形导入鞘和与其内通道相插配的假体导管和四极弹性软电极,圆管状J形导入鞘的远端有J形弯头段;设有可插入塑形钢丝的中心孔腔的电极近端附有电缆结合块;将J形导入鞘远端从右锁骨上静脉导入高右房,再将J形弯头指向三尖瓣,电极从J形导入鞘内插入直至获得连续右室起搏,将J形塑钢丝插入电极中心腔可实现双感知起搏。此法简单安全快速、不需X线指引、符合生理。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在无 X线指引下用于快速床 边临时心脏起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临时心脏起搏是对诸如下列危重急症的急诊处理技术, 例如重度窦 性心动过緩, 窦房阻滞、 窦性停搏、 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停搏等。 这些 情况可见于急性心肌炎、 心肌病、 心肌梗塞、 药物中毒或应用失当等。 临时心脏起搏的概念是指起搏器本身置于体外, 仅仅起搏电极导管经静 脉插入心腔与心内膜接触; 或者采用体外无创心脏起搏, 起搏脉沖发生 器和电极片均置于体外, 例如 Zo l l氏体外无创心脏起搏。 目前, 临时心 脏起搏有许多方法和入路。 其中,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和 Zo l l氏体外无创 心脏起搏是最通用、 可靠和广为接受的方法。 Zo l l氏体外无创心脏起搏 的优点为简单、 无创、 易学、 可在危重患者贴好电极片后待用起搏。 因 此, 适合普及应用。 然而, 该方法在清醒患者不能耐受, 部分患者无效, 仅适用于垂危卧床的病人, 并且只能维持起搏较短的时间。 而经静脉心 内膜起搏是医患广为接受的起搏方法, 起搏治疗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疗 效可靠并广为接受, 病人可随身携带体外起搏器在病房周围活动, 但该 方法中的电极导管移位率较高, 心室穿孔发生率大约 5 % - 8 % , 感染和 肺动脉栓塞在采用股静脉途径时高于锁骨上途径。 无 X线指引下经静脉 心内膜起搏是困难的, 尤其在采用股静脉途径时更加困难。
目前, 所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方法和入路均有缺陷。 插入标准起搏 电极导管进行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娴熟的导管操 作技术和 X线显象指向。 经胸壁穿刺心肌或心内膜起搏是危险的、 疗效 不可靠。 漂浮电极导管心脏起搏疗效同样不可靠, 为了进入耙心腔, 需 要顶端附有气囊的电极导管和压力监测设备, 或记录单极心内膜心电图 指引。
房室双腔生理性临时心脏起搏, 通常采用心房心室两根电极导管, 在 X线指引下操作完成, 操作步骤烦瑣, 并且需要娴熟的技术。 采用单 支电极导管进行房室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虽已出现, 但起搏功能仅限于
VDD, 实际的 DDD功能并未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而提供一种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无需 X线指引即可在床边快速完成的房室双腔生 理性临时心脏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 脏起搏装置, 它有: T形导入鞘 1和与 J形导入鞘 1内通道 51相插配的假体导 管 2和四极弹性软电极 4 , J形导入鞘 1呈圓管状, 具有远端 5、 体部 10和 近端 8 , 近端 8的内孔中装有止血阀 9, J形导入鞘的远端 5有一 J形弯头段 6, 内通道 51为假体导管 2和四极弹性软电极 4的插入通道, 假体导管 2可 插配在 J形导入鞘 1内; 具有较软的管体部 41的四极弹性软电极 4呈直形 圓管状, 整体柔软, 具有远端 23, 体部 41和近端 34; 其轴向全长设有插 装塑形钢丝的中心孔腔 24 , 四极弹性软电极 4的远端为阴极 23 , 近端附 有电缆结合块 34 , 电缆结合块 34上连引有与体外双腔临时心脏起搏器相 插接的电缆插头 33, 直形塑形钢丝 20插配在中心孔腔 24中, J形塑形钢 丝备而待用, 中心孔腔 24在近端有插入孔, 远端无出孔。
管状 J形导入鞘的远端 5为钝而圓滑状, J"形导入鞘 1的 J形弯头 远端长轴与 ; [形导入鞘体部长轴形成 120° - 160° 的弧形角, 其目的 是将 J 形弯头段由右锁骨上静脉途径导入高右房时, 不会损伤血管和 心肌, J 形弯头在体外被扭动指向三尖瓣时, 可将在其内通道 51 内插 入的四极弹性软电极 4远端电极 23, 直接导入右心室起搏。
J形导入鞘 1近端 8处有一 V形柄 7, 在 J形导入鞘 1管体部轴向全长两侧 或某种薄弱结构, 以便在起搏步骤完成后将 J形导入鞘 1从四极弹性软电 极 4上撕脱。
由塑料制成的 J 形导入鞘 1 管体段上标有供插入时参照的长度标 记 101, 在 J形导入鞘近端 8标有 J形弯头指向的方向标记 102, 其目 的在于插入时准确了解 J形弯头到达部位及弯头指向。
J形导入鞘近端 8 内孔装有止血阀 9 , 止血阀为弹性活阀, 中心孔 可允许四极弹性软电极 4 和假体导管 1 通过, 当将其取出时止血阀 9 中心孔关闭, 则起到止血和防止空气进入血循环的作用。
管状 £体导管 2 为直形圓管状, 远端 12钝而圓滑, 管体部 11 柔 软, 近端 15设有与注射器针筒或引导钢丝插装的内孔 14, 内孔中心为 中心腔 13 入孔, 中心腔 13 由近端至远端可通过引导钢丝; 假体导管 适合装配在 J形导入鞘 1 内通道 51 内, 假体导管 2远端 12, 可从 J形 导入鞘 1 的远端 5伸出, 其目的在于假体导管 1可填充 J形导入鞘 1 的内通道 51 内的空间, 假体导管 2远端 12 圓钝可防止插入过程中损 伤血管壁和心肌。
四极弹性软电极 4远端 23为阴极 23, 第 2极 26与阴极 23邻近, 用于心室起搏; 第 3极 27和第 4极 28邻近, 用于心房起搏, 且位于 距远端 23距离为 10—20cm范围内。
四极弹性软电极 4具有上述的同轴双层螺旋线圏结构, 在同轴双层 螺旋线圈之间有一绝缘层 25, 内线圈层 22形成中心腔 24, 并与远端阴极 23连接, 其外线圈层 32由三条绝缘导丝 29、 30、 31组成, 三条绝缘导丝 分别与第 226、 第 3极 、 第 4极 28连接; 第 2极 26、 第 3极 27和第 4极 28 为环形电极, 外线圈层的绝缘导丝围绕绝缘层互相平行缠绕,彼此隔离, 第 1条绝缘导丝 29连接第 2极 26, 并在环形电极第 3极 27、 第 4极 28下面通 过; 第 2条绝缘导丝 30连接第 3极 27, 并在环形电极第 4极 28下面通过; 环形电极 27和 28与其下面通过的导丝互相绝缘; 外线圈层 32由外鞘 36覆 盖, 靠近远端阴极 23处外鞘突出形成齿状固定翼 35, 由生物相容性材料 硅橡胶、 聚氨酯或其它相宜的塑料制成外鞘层 36、 同轴双层螺旋线圈间 的绝缘层 25和齿状固定翼 35 ; 四极弹性软电极具有四条尾部电缆 33 , 分 别连接内线圈层及远端阴极 23和外线圈层第 2极、 第 3极、 第 4极, 4条电 缆从近端电缆集合块 34伸出, 分别连接双腔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接线端。
四极弹性软电极 4体部 41标有供插入时准确定位参照的长度标志 41 , 其目的在于插入过程中准确估价电极远端 23和第 3极 27、 第 4极 28所处的位置。
四极弹性软电极 4远端 23具有齿状固定翼 35 , 其目的在于使电极 远端 23能够锚在心肌肌小梁内防止电极移位。
四极弹性软电极 1 配有直形塑形钢丝 20, 其长度比插配的中心腔 24轴向全长略短, 其目的在于, 使四极弹性软电极 1 的远端在插入心 室时, 保持软端, 不致损伤心肌。
四极弹性软电极 1 配有 J形塑形钢丝 21 , J形塑形钢丝远端为 J 形弯头段, J形弯头远端为软端, 其目的在于使 J形弯头容易插入中心 腔 24, 并且不会损伤内线圈层 22 ; 靠近 J形弯头段近端为一轻度弧形 弯曲段, 其目的在于适应解剖学上静脉入路的弧形弯曲, 有利于使电 极第 3极和第 4极贴靠右心房侧壁。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从右锁骨上途径穿刺右颈内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 将引导钢丝从穿 刺后的静脉入路送入, 用粗扩张器扩宽静脉入路, 然后将其抽出, 其特 征在于: 将内装有假体导管的 J形导入鞘顺引导钢丝插入, 直至 J形导入 鞘的远端 J形弯头段被导入高右房上腔静脉入口处, 然后再将假体导管 连同引导钢丝一起移除, 并在体外将 J形导入鞘的 J形弯头段扭动指向患 者的三尖瓣口, 把四极弹性软电极从 J形导入鞘内通道插入, 直至出现 连续右室起搏并认定起搏位置合格为止, 将插装在四极弹性软电极中心 孔腔中的直形塑形钢丝抽出, 电极继续向前推送到设定长度, 再将 J形 塑形钢丝插入四极弹性软电极中心孔腔中, 使四极弹性软电极的第 3极 第 4极贴靠右心房侧壁直至房室双腔感知和起搏出现并认定合格为止。
由上可见,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杲如下:
本发明采用 J形导入鞘导入电极导管, 可在床边或发病现场、 不需 X线指引、 迅速、 简单、 安全、 可靠地完成床边紧急心室起搏, 对于垂 危重症患者抢救十分有用; 同时本发明采用四极弹性软电极, 可防止 电极移位、 防止心肌和血管损伤; 同时迅速、 简单、 安全、 可靠地在 床边或发病现场实现了房室双腔生理性临时心脏起搏, 对挽救垂危患 者的病情和预防性心脏起搏十分有益。 本发明因简单易学适于普及。
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 Γ形导入鞘, 在其远端有一 J形弯头段。 这样, J 形弯头不是做在导管远端, 而是做在 J形导入鞘远端。 因此, 本发明的 电极并不需要在远端做成 J形, 当 J形导入鞘的 J形弯头在体外指向三尖 瓣口时, 直形电极离开 J形导入鞘远端将直接指向三尖瓣, 并易进入右 室心尖部的心腔(参见图 1 )。 本发明所选择的静脉入路符合距三尖瓣口 和右室心尖部路径最短、 较直, 因此, 符合标准的入路只有右锁骨上静 脉途径, 因此要求 J形导入鞘必须有一定硬度和弹性, 并且在血温中能 保持原形, 能在体外扭动并指向身体左前 45。 , 即指向三尖瓣。 为了配 合此套器械的使用, 我们所采用的穿刺方法是: J形导入鞘插入的静脉 入路采用静脉穿刺, 并用扩张器扩宽。 经锁骨上静脉穿刺采用 Yof fa氏 法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或采用 Jerni gan法穿刺右颈内静脉。 这条入路的解 剖学关系如图 1和图 2所示。 右颈内静脉和右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 脉, 交点形成一个静脉角。 穿刺点、 静脉角、 上腔静脉和右房侧壁形成 一奈向身体右侧弯曲的弧线。 三尖瓣和右室恰处于高右房上腔静脉入口 的左前侧, 三尖瓣和右室长轴与上腔静脉长轴约呈 1 35 ° 角。 在静脉入 路处没有重要组织和器官, 穿刺针到达静脉仅仅经由颈部筋膜组织。 穿 刺针采用一个固定的穿刺方向, 即与矢状面呈 45° 角向内, 与冠状面呈 15° 角向前, 这样随穿刺针向前推入, 则远离了锁骨下动脉、 颈部胸膜 和膈神经 (Yof fa氏法)。 采用 Jern i gan氏法穿刺颈内静脉时与此类似。 颈内静脉在颈部下方恰处于颈内动脉外侧, 采用胸锁乳突肌束后方进 针, 穿刺针必先进入颈内静脉。 在通路上也仅仅有有颈部筋膜。 这是保 征本法安全操作的基础。 按着这种固定穿刺方向即可避免出现锁骨下动 脉损伤、 血胸、 气胸、 膈神经损伤等。 根据我们测量结果及经验, J形 导入鞘插入深度应为患者身长的 1 / 1 0 , 然后 J形导入鞘的 J形弯头在体 外被扭动指向三尖瓣, 也就是与矢状面呈 45 ° 角, 指向身体左前。 此时 这种特制的直形起搏电极可以经由 J形导入鞘插入并直达右室 (图 1 )。 上述设想在临床验证中得到了完全实现。 特制的四极弹性软电极, 靠近 远端处附有固定翼, 其作用旨在改善电极的固定性能, 并防止心肌损伤 和穿孔, 当直形塑形钢丝插入时, 电极变挺直, 有助于经由 J形导入鞘 直插右室心尖部, 当直形塑形钢丝撤除时, 电极变软, 可防止电极损伤 心肌。 四极弹性软电极旨在感知和起搏心房和心室双心腔, 以便在床边 无 X线指引下获得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 直形塑形钢丝插入其中心腔后 可经 J形导入鞘插入并直达右室起搏, 当电极远端锚在肌小梁内时, 在 撤除 J形导入鞘和直形塑形钢丝后, 可用远端呈 J形的塑形钢丝插入其中 心腔, 可将该电极的第 3极和第 4极压向右心房侧壁, 房室双腔生理性心 脏起搏和感知便可即刻发生。
附图简要说明
图 1为本发明插入 J形导入鞘和电极的入路图解;
图 2为实现单电极房室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 J形导入鞘的平面图;
图 4为本发明 J形导入鞘立体放大图;
图 5为本发明 J形导入鞘结构剖面图;
图 6为本发明 J形导入鞘横截面图;
图 7为本发明假体导管外观图;
图 8为本发明假体导管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 9为本发明 J形导入器的平面图; J形导入器是由 J形导入鞘和假体 导管装配在一起形成的;
图 1 0为本发明粗扩张器的外形立体图;
图 11为本发明四极弹性软电极外形图;
图 12为本发明四极弹性软电极内部结构图;
图 1 3为本发明四极弹性软电极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 14为本发明 J形塑形钢丝外形图。
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 1 - 14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 1中的箭头 A和箭头 B之间的曲钱, 即穿刺点到右房侧壁之间的曲 线, 呈向患者身体右侧展开的弧线。 该曲线表示插入引导钢丝和 J形导 入鞘 1的入路。 箭头 A和箭头 C之间的曲线表示 J形导入鞘 1的 J形弯头 6转 向的方向和插入电极的入路。 形导入鞘 1的 J形弯头 6被导入高右房的上 腔静^入口处, 然后被扭动指向右室和三尖瓣, 右室和三尖瓣长轴与矢 状面呈 45。 角, 与横截面呈 45。 角。 箭头 D和圆点表示 Jernigan氏法穿 刺方向和穿刺点。 箭头 D和箭头 B之间的曲线与箭头 A和箭头 B之间曲线相 似, 表示采用 Jernigan氏法穿刺颈内静脉时插入引导钢丝和: [形导入鞘 1 时的入路。
图 2表示电极由右锁骨上途径插入, 电极远端锚在右室心尖部, 当 插入 J形塑形钢丝时, 电极的第 3极 27和第 4极 28被压向高右房侧壁。
图 3 ~ 6为 J形导入鞘图解, 它可将电极自体外导入右室心尖部, 它 的远端 5具有一个由: [形弯头远端长轴与 J形导入鞘体部长轴形 成的 120° - 160° 弧形弯角的 J形弯头段 6。 远端 5圓钝, 侧面观略呈 斜形, 近端 8有一个 V形柄 7, 在近端 8中心腔内孔中有一套筒式止血阀 9, 用于止血和防止进入空气。 在 J形导入鞘体部侧壁和 V形柄 7体部与之相 连的侧壁有双侧对称的纵形凹槽或双侧对称的纵形间断切开线 10, 用于 起搏过程完成后将 J形导入鞘从电极上撕脱。 J形导入鞘内径为 6 ~8Fr, 外径为 8 ~ 12Fr, 自远端 5起, 在 15cm以上, 标有长度标志 101。 近端 8应 标出 J形弯头的指向 102。 J形导入鞘应该较硬、 有弹性, 由聚乙烯或其 它对身休适宜的塑料制成。
图 7、 图 8为假体导管 2图解, 假体导管 2适合装入 J形导入鞘 1内通道 51内填满空间。 它具有较软的体部 11, 钝而圓滑的远端 I2当装入 J形导 入鞘时, 它从: ί形导入鞘远端 5伸出 3 ~ 5厘米。 假体导管有一中心腔 13可 插入引导钢丝, 近端 15有内口 14可接连注射器针筒或导入引导钢丝。 假 体导管适合装入 J形导入鞘内通道 51中。 它的钝而圓滑的远端 12和较软 的体部 11具有当插入时疏忽, 未将引导钢丝充分送入足够长度时, 可免 于血管壁和心 损伤。 图 10为粗扩张器示意图。 它用于扩宽 J形导入鞘 1的静脉入路, 其外 径比 J形导入鞘 1外径略粗。 近端 17附有柄 16, 可连接注射器, 中心腔 18 可送入引导钢丝, 远端 19为逐渐变细的锥形, 以用于扩宽静脉入口。
图 11 ~ 13为四极弹性软电极 4的图解, 它配有直形塑形钢丝 20插在 其中心腔 24内, JT形塑形钢丝 21备而待用。 它具有同轴的双线圈结构。 它有一个内弹簧线圈层 22 , 其导线与远端阴极 23相连。 该线圈 22围成中 心腔 24 , 可插入塑形钢丝 20。 由硅橡胶、 聚氨脂、 或其它对身体适宜的 塑料制成的绝缘层 25覆盖内线圈层 22。 第 2极 26 , 第 3极 27和第四极 28为 环形电极, 分别与外包绝缘层的导丝 29、 30、 31相连。 绝缘导丝 29 , 30、 31平行并且相互隔离地围绕绝缘层 25缠绕, 组成外线圈层 32。 导丝 29连 接第 2极 26, 在第 3极 27和第 4极 28下通过, 导丝 30连接第 3极 27 , 在第 4 极 28下通过, 环形电极与下面通过的导丝 29、 30绝缘。 远端阴极 23和第 2极 26接近; 第 3极 27和第 4极 28接近, 并处于距远端 10 ~ 20cm范围内。 四条尾部电缆 33从电缆结合块 34分出, 连接体外双腔临时心脏起搏器的 四个接头。 靠近远端阴极 23处外鞘突出形成小的齿状固定翼 35。 电极在 离开远端 23的固定位置设有长度标志, 以方便电极插入, J形塑形钢丝 2 1远端为 J形弯头, J形弯头远端为软端 211, 以方便插入中心腔内, 在靠 近 J形弯头段为一段与 J形弯头方向一致的弧形轻度弯曲段。
本发明具体操作方法及实施过程如下:病人要平卧,不用枕头或将 7 ~ 8厘米高的小枕放在肩胛骨间, 当病人颈静脉压低时采用头低足高位。 确其部位。 当该部位不明确时, 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 嘱其抗阻力屈颈, 可使胸锁乳突肌角明显暴露。 该部位皮肤清洁、 铺巾。 当病人平卧时, 胸锁乳突肌角下 1厘米处的陷窝中心为穿刺点, 在该处局麻, 用 No l l刀 片作一小的皮肤切口, 切透皮肤及皮下组织。 用带注射器的穿刺针按固 定方向穿刺, 即与矢状面呈 45° 角向内, 与冠状面呈 15° 角向前(Yof fa氏经锁骨上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当暗红色血液吸入针筒, 取掉注射 器针筒, 血一滴滴滴出时, 表明穿刺针己进入锁骨下静脉, 穿刺针平均 刺入深度约 2 ~ 4厘米。 引导钢丝的 J端通过穿刺针送入约 30厘米, 钢丝 来回拉动, 若无阻力, 表明已进入中心静脉系统。 粗扩张器顺引导钢丝 插入, 以扩宽静脉入路, 移去粗扩张器, J形导入鞘内装入假体导管, 然后顺引导钢丝插入。 J形导入鞘远端弯头应持续指向身体右侧, 直到: T 形弯头到达高右房上腔静脉入口处。 J形导入鞘插入长度约为患者身长 1
/ιο。 然后将假体导管连同引导钢丝一起移除。 J形导入鞘的: r形弯头在 体外被扭动指向患者身体左前 45。 , 即指向三尖瓣。 体外双腔心脏起搏 器已预置于 VV1 (或 DDD )起搏状态: 即心室刺激幅度 3V, 起搏心率大于 患者自身心室率 2 0 bpm, 敏感度 3 ~ 5mv。 四极弹性软电极电缆已和双 腔起搏器相连, 从 J形导入鞘内插入, 直至连续右室心脏起搏波群出现 在心电监视屏上, 这时清晰感知电极与心室内膜接触时的 "碰撞感"。 然后直形塑形钢丝回撤 10 ~ 15厘米, 并应体会电极远端锚泊感, 电极向 前推送 3 ~ 5厘米, 观察病人深吸气、 咳嗽或改换体位时是否起搏信号能 全部夺获心室, 并观察起搏阈值和感知灵敏度。 这时电极插入深度一般 应在患者身长 1 / 10+10 - 15厘米范围内, 若插入少于此长度, 则应有明 显锚泊感, 若认定起搏参数合格, 则该起搏部位可被接受。 之后, 用一 支 25 - 30厘米金属或塑料尺放在电极和 J形导入鞘下面做支持物, 以保 持电极在体内部分不移位, 然后从体内移除 J形导入鞘。 右室起搏步骤 总结如下:
1.采用 Yof fa氏法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或采用 Jernigan氏法穿刺右颈 内静脉;
2.送入引导钢丝并扩宽静脉入路; 3. J形导入鞘的 J形弯头被导入高右房上腔静脉人口处;
4. J形导入鞘的 J形弯头在体外扭动指向三尖瓣口;
5.将四极弹性电极从 J形导入鞘内插入, 直至出现连续右室起搏并 认定起搏位置合格;
将直形塑形钢丝拔除, 电极继续向前推送至设定长度, 即患者身长 1 / 1 0加上电极远端至第 4极距离, 将起搏模式调至 DDD , 并调好起搏参 数, 如 AV延迟 150 ms, 心房感知敏感度 0. 1 - 0. 5mv , 心房刺激幅度 3V。 将 J形塑形钢丝插入电极中心腔内, 轻轻上下移动使第 3、 第 4极贴靠右 心房侧壁, 之后房室双腔感知和起搏即可发生。 房室双腔起搏步骤总结 如下 (接第 5条)
6.直形塑形钢丝拔除, 电极继续向前推送至设定的深度;
7.插入 J形塑形钢丝, 使第 3、 第 4极贴靠右心房侧壁, 直至房室双 腔感知和起搏出现。
8.按病人实际情况重新设置起搏模式和参数。

Claims (4)

  1. 权利要求
    1、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它有 J形导入鞘( 1 )和与其 内通道( 51 )相插配的假体导管 ( 2 )和四极弹性软电极( 4 )其特征在 于:
    ( a ) J 形导入鞘 (1 )呈圓管状, 具有远端 (5)、 体部 (10 )和近 端 (8 ), 近端 (8 ) 内孔中装有止血阀 (9), 体部 (10 ) 呈直管状, 远 端 ( 5 )有一 J形弯头段( 6 ), 内通道 ( 51 ) 为假体导管 ( 2 )和四极弹 性软电极( 4 ) 的插入通道, 假体导管 ( 2 )可插配在 J 形导入鞘( 1 ) 内;
    ( b )四极弹性软电极(4 )呈直形圓管状,整体柔软,具有远端(23 ), 体部 (41 ) 和近端 (34 ); 远端 (23 ) 为阴极, 近端 (34 ) 附有电缆结 合块 ( 34 ), 电缆结合块 ( 34 )连引出与体外双腔临时心脏起搏器相插 接的 4 条电缆插头 (33 ), 电极轴向全长设有抽装塑形钢丝的中心孔腔
    ( 24 ), 直形塑形钢丝 (20 )插配在中心孔腔(24 ) 中, J 形塑形钢丝 ( 21 )备而待用, 中心孔腔( 24 )在近端有插入孔 ( 24 ), 远端 ( 23 ) 无出孔。
  2.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其特 征在于: J形导入鞘 ( 1 ) 的远端 ( 5 ) 为钝而圓滑状, J形导入鞘( 1 ) 的 J形弯头段( 6 ) 呈 120° ~ 160。 由 J形弯头远端长轴与导入鞘体部 长轴形成的弧形弯角。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其特征在于: J形导入鞘近端 ( 8 )处有一 V形柄( 7 ), 在 J形导入鞘 ( 1 )管体轴向全长两侧及 V形柄( 7 )体部与之相连的的两侧开设有供 撕脱用间断切开线或纵向凹槽(10)或薄弱线。
  3.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其特 征在于: 与 J形导入鞘( 1 ) 内通道( 51 )相插配的假体导管 ( 2 )呈直 形圆管状, 远端 (12 )钝而圓滑, 体部 (11 ) 柔软, 其近端 (15)设有 连接注射器针筒或引导钢丝插装的内孔 (14), 中心腔(13 )可插入引 导钢丝, 当假体导管 (2)插配在 J 形导入鞘内通道(51 )后, 假体导 管远端 (12 )从: [形导入鞘远端 (5 )伸出。
    5、 按照权利要求 1或 2 所述的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其特征在于: J 形导入鞘管 (1 ) 管体段上标刻有供插入时参照的长度 标记( 101 ),在 J形导入鞘近端( 7 )标出 J形弯头指向的方向标记( 102 )。
    6、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四极弹性软电极( 4 )具有同轴双层螺旋线圏结构, 在同轴双 层螺旋线圈之间有一绝缘层 (25 ), 内线圈层 (22 ) 形成中心腔(24), 并与远端阴极(23)连接, 其外线圈层 (32 ) 由三条外涂绝缘材料的绝 缘导丝 (29 )、 ( 30)、 ( 31 )组成, 3 条绝缘导丝分别与第 2 极(26)、 第 3极( 27 )、 第 4极( 28 )连接; 第 2极、 第 3极和第 4极均为环形 电极, 外线圈层( 32 )的绝缘导丝围绕绝缘层互相平行缠绕, 彼此隔离; 第 1条绝缘导丝( 29 )连接第 2极( 26 ), 并在环形电极第 3极( 27 ) 和第 4极( 28 ) 下面通过; 第 1条绝缘导丝 ( 30 ) 连接第 3极( 27 ), 并在环形电极第 4极(28 )下面通过; 第 3条绝缘导丝连接第 4极(28 ), 环形电极(27)、 (28 ) 与其下面通过的导丝 (29 ) ( 30 ) 互相绝缘; 外 线圏层 (32 ) 由外鞘(36 )覆盖; 靠近远端阴极(23 ) 处由覆盖内线圈 层 (22 ) 的外鞘突出形成齿状固定翼(35 ), 用于锚住电极远端, 由生 物相容性材料硅橡胶、 聚氨酯或其它对身体相宜的塑料制成外鞘层、 同 轴双层螺旋线圈的绝缘层和齿状固定翼; 四极弹性软电极具有四条尾部 电缆(33 ), 分别连接内线圈层 (22 )远极阴极(23 )和外线圈层第 2 极( 26 ), 第 3极( 27 )和第 4极( 28 ); 四条尾部电缆从近端电缆结合 块(34 )分出, 分别连接双腔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相应接线端。
  4. 7、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四极弹性软电极( 4 ) 第 2极( 26 ) 与远端阴极( 23 )相邻近, 第 3极( 27 ) 与第 4极( 28 )相邻近, 且位于距远端 10 ~ 20cm范围内, 四极弹性软电极体部( 41 )标有供插入时准确定位的参照长度标记( 41 )<sub>0</sub>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四极弹性软电极(4 )配有两种塑形钢丝, 直形塑形钢丝 (20 ) 为直丝状, 长度短于插入塑形钢丝的中心孔腔(24 ) 的轴向全长; J 形 塑形钢丝 ( 21 )远端有一 J形弯头段, 弯头段远端为软端 ( 211 ), 紧接 J形弯头段的近端有一轻度弧形弯曲段。
    9、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的使用方 法, 其特征在于: 从右锁骨上途径穿刺右颈内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 将 引导钢丝从穿刺后的静脉入路送入, 用粗扩张器扩宽静脉入路, 然后将 其抽出, 将内装有假体导管 ( 2 ) 的: r形导入鞘( 1 )顺引导钢丝插入, 直至 J .形导入鞘( 1 ) 的远端 ( 5 ) J 形弯头段( 6 )被导入高右房上腔 静脉入口处, 然后再将假体导管 (2 )连同引导钢丝一起移除, 并在体 外将 J形导入鞘( 1 ) 的 J形弯头段( 6 )扭动指向患者的三尖瓣口, 把 四极弹性软电极(4 ) 与调好起搏参数的体外双腔临时心脏起搏器连接, 然后将四极弹性软电极( 4 )从 J形导入鞘 ( 1 ) 内通道( 51 ) 内插入, 直至出现连续右室起搏, 并认定起搏位置合格为止, 然后将 J形导入鞘 ( 1 )从体内撤出, 将插装在四极弹性软电极(4 ) 中心孔腔(24) 中的 直形塑形钢丝 (20)抽出, 电极继续向前推送到设定长度, 再将 J形塑 形钢丝 (21 ) 插入四极弹性软电极(4 ) 中心孔腔(24 ) 中, 使四极弹 性软电极( 4 ) 的第 3极( 27 ) 第 4极( 28 ) 贴靠右心房侧壁直至房室 双腔感知和起搏出现并认定合格为止。
CN 99811141 1998-09-28 1999-09-22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79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8119015 1998-09-28
CN98119015.4 1998-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9027A true CN1319027A (zh) 2001-10-24
CN1127990C CN1127990C (zh) 2003-11-19

Family

ID=5226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8111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7990C (zh) 1998-09-28 1999-09-22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90C (zh)
AU (1) AU5726299A (zh)
WO (1) WO200001847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196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Cardiac electrical lead
CN110944714A (zh) * 2017-05-05 2020-03-31 先导者股份有限公司 植入物输送和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5253070A (zh) * 2022-09-02 2022-11-0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床旁tvtp电极导管
CN115721854A (zh) * 2021-08-30 2023-03-03 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电极导管结构及起搏电极导管装置
US11992691B2 (en) 2020-10-16 2024-05-28 Pacesetter, Inc. Implant delivery and retrieval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2760U (zh) * 1990-08-27 1992-04-29 广西钦州地区医院 可调弯曲的食管内心脏起搏复律电极导管
CN2078178U (zh) * 1990-12-13 1991-06-05 秦明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心脏起搏器导管电极
EP0776678A1 (en) * 1995-11-30 1997-06-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for administering transcutaneous cardiac pacing with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i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196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Cardiac electrical lead
US10207104B2 (en) 2012-12-31 2019-02-19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Cardiac electrical lead
CN110944714A (zh) * 2017-05-05 2020-03-31 先导者股份有限公司 植入物输送和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0944714B (zh) * 2017-05-05 2024-04-02 先导者股份有限公司 植入物输送和回收系统及方法
US11992691B2 (en) 2020-10-16 2024-05-28 Pacesetter, Inc. Implant delivery and retrieva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5721854A (zh) * 2021-08-30 2023-03-03 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电极导管结构及起搏电极导管装置
CN115721854B (zh) * 2021-08-30 2024-03-26 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电极导管结构及起搏电极导管装置
CN115253070A (zh) * 2022-09-02 2022-11-0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床旁tvtp电极导管
CN115253070B (zh) * 2022-09-02 2023-01-2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床旁tvtp电极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0018470A1 (fr) 2000-04-06
AU5726299A (en) 2000-04-17
CN1127990C (zh) 2003-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6499A (en) Medical electrode lead with atrial electrode at the distal and ventricular electrode between the distal and proximal ends
EP2526997B1 (en) Bundle of His stimulation system
US6931285B2 (en) Drive shaft seal for a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US810335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xating transvenously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s
US5800496A (en)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having a crush resistant lead body
CN104540541B (zh) 具有固定螺旋且具有旋转止挡件的医疗引线
JP5525624B2 (ja) 2以上の区域を有するコイル導体を備えた医療用リード線および該コイル導体の構築方法
US20100217365A1 (en) Medical lead having coaxial connector
CN105056397B (zh) 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电极组件及其应用方法
CN106573140A (zh) 主动固定医疗电引线
US7672735B2 (en) Two-part implantable cardiac lead
US11911623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electrode assemblies, devices,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US4357947A (en)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endocardial atrial pacing
CN1319027A (zh) 一种快速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55188U (zh) 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电极组件及其电极导管
US10888695B2 (en) Over the needle implant tools and implant techniques utilizing such tools
US20140012359A1 (en) Medical implantable lead
CN202459747U (zh) 带起搏导丝的胃管
CN215426972U (zh) 一种心内科用无导线心脏起搏设备
CN116059536A (zh) 用于无引线植入式医疗设备的组合式固定装置
BR202016023782Y1 (pt) Eletrodo intramuscular para estimulação elétrica do diafrag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