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2506C - 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2506C
CN1312506C CNB200410008535XA CN200410008535A CN1312506C CN 1312506 C CN1312506 C CN 1312506C CN B200410008535X A CNB200410008535X A CN B200410008535XA CN 200410008535 A CN200410008535 A CN 200410008535A CN 1312506 C CN1312506 C CN 13125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red
white light
averag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85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2584A (zh
Inventor
平田浩二
谷津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2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2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25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25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2Colour adjustment, e.g. white balance, shading or gam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木发明提供一种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实现屏幕上的放大映像的色平衡与高光束量(高亮度)的两全。该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具备:白色光源;光束分光部件;映像显示元件;光合成部件;和投影透镜装置,由分别对应设置的映像显示元件调制由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光强度,由光合成部件合成后,由投影透镜装置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在红色映像显示时,在用红色映像信号驱动对应于红色的映像显示元件的同时,利用将蓝色映像信号和红色映像信号混合后得到的信号驱动对应于蓝色的映像显示元件,所述红色映像信号向蓝色映像信号的混合率在3%以下。

Description

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面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由分成红、绿、蓝颜色光束的分光光学系统将来自光源的光分光成3色光束,并使分光后的各色光束入射到将具有调制光强度的部件的像素配置成矩阵状的映像显示元件,通过放大投影装置来放大投影由映像显示元件对应于映像信号将光强度调制后的光,尤其涉及即使在将红色光束的能量少的超高压水银灯或卤化金属灯、氙灯等用作光源的情况下光利用效率也好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经光折射镜将来自该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的投影像放大投影到设置在机箱规定位置上的透过型屏幕上的背投型彩色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盛行开发一种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该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具有:将来自白色光源的光变换为相同偏振波的偏振光变换装置;由分光成红(R)、绿(G)、蓝(B)各色光的分色镜等构成的光束分光光学系统;分别折射红、绿、蓝色光束的光路的光路折射镜;将对应于各色光束设置的、具有对应于映像信号调制上述光束的光强度后形成光学像的部件的像素配置成矩阵状的映像显示元件;粘贴设置有使由这些映像显示元件形成的光学像分别重合后变为彩色图像的光学滤波器的棱镜而形成的颜色合成光学系统;和将通过该合成光学系统重合的彩色图像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光学系统。
在这些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中,为了实现高亮度化和屏幕上的亮度的均匀化,使一组称为集成光学系统的蝇眼透镜(フライアイレンズ)组合在照明系统上。
并且,作为光源,使用在发光管内封入金属卤化物、并利用该金属特有的发光并且缩小电极间距离的短电弧型卤化金属灯、或易高亮度化的超高压水银灯、或颜色鲜亮性高的氙灯等白色光源。尤其是超高压水银灯在高亮度下接近电弧长度短的点光源,所以在与集成光学系统组合的情况下,光利用效率好,并且在屏幕上的亮度的均匀性也好。
作为上述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的一例,例如特开2003-5167号公报中示出将透过型液晶面板用作映像显示元件的情况下的结构。
图3所示使用液晶面板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中,由蝇眼透镜202’分割从白色光源201’发射出的白色光束,由配置在相对位置上的蝇眼透镜203’与物镜204’放大投影并同时重合到液晶面板(G)211’、液晶面板(B)213’、液晶面板(R)212’上。因此,均匀化入射到面板上的光束的能量分布。另外,通过配置在光路中的分色镜206’,将白色光束分离成红色光束与蓝绿色(cyan)光束。红色映像光的色度由分色镜206’的分光反射特性和设置在透镜210a’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分光反射特性决定,作为家庭用,分色镜206的相对红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作为波长一般为580nm左右。另外,作为设置在透镜210a’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分光反射特性,相对红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作为波长一般为595nm左右。
此时的反射率下降特性越尖,则(反射率变化/波长)混色越少,红色的纯度提高。
并且,分色镜207’具有反射绿色区域的光的特性,作为对绿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一般在短波长侧为505nm±3nm左右。另外,作为设置在透镜210b’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分光反射特性,作为对绿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一般为560nm左右。
最后剩下的蓝色光束通过例如设置在反射镜209a’、反射镜209b’、或透镜208b’、210a’上的分色镜特性被分光。此时,反射率为50%以下的长波长侧的波长一般为485±3nm左右,但短波长侧UV截止滤波器220’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一般为428nm±3nm左右。
以上是照明光学系统的色分离部的说明。通过上述技术手段,调制分离成红、绿、蓝的色光束入射到分别对应的透过型液晶面板212’、211’、213’并使之与映像信号的振幅一致后调整射出的光束量(光量),由分色镜215’合成,由投影透镜214’放大投影到屏幕上。
上述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存在关于亮度和色平衡的问题。
从用作彩色显示装置的光源的例如超高压水银灯发射出的光束中,与B(蓝)色波长频带或G(绿)色波长频带的光束相比,R(红)色波长频带的光束的能量少。
另外,在彩色显示装置的照明光学系统中,由于遮光从上述超高压水银灯发射出的紫外线或B(蓝)色波长频带内波长较短的425(nm)以下的光束,所以使用紫外线反射滤波器(未图示)或紫外线吸收滤波器(未图示)。其理由在于一旦映像显示元件或光学部件长时间受到紫外线或B(蓝)色波长频带内波长较短的光具有的能量,则变为受到损害的故障的原因。
另外,投影透镜的分光透过率具有与G(绿)色波长区域及R(红)色波长区域相比、B(蓝)色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低的特性。这是由于具有光学玻璃一般的特性、即吸收波长短的光的物理性质。虽然该特性随着玻璃材料的种类不同,但为了降低轴向色像差或倍率色像差而必需的分散大的玻璃材料与分散小的玻璃材料相比,B(蓝)色波长区域的吸收大。
并且,在选择液晶面板作为映像显示元件的情况下,液晶面板的分光透过率特性具有与G(绿)色波长区域及R(红)色波长的透过率相比、B(蓝)色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低的特性。
另外,在彩色显示装置的照明光学系统中,在B光路中多采用中继光学系统(中继透镜)。此时,B光路与R光路和G光路相比,透镜个数仅多中继透镜的数量,仅增加了通过这些中继透镜的光束量的损失。
因此,在以前重视亮度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中,使白色显示的色调从图10所示的等偏差线的黑体轨迹在正侧(绿色强的方向)离开,进行色设计。
另一方面,在重视白色色调的彩色显示装置中,为了改善其色平衡,例如在照明系统光路中的G(绿)光路中设置吸收光并使之衰减的ND滤波器(未图示),改善整体的色平衡。
如上上述,因为现有彩色显示装置中红色与蓝色的光量相对绿色光量不充分,所以存在亮度与良好的色平衡不能两全的问题。
并且,在用作可期望今后市场大幅度扩大的家庭影院或电视中,在图9的表示色度图与黑体轨迹的特性图中,白色显示的情况下的色温度必需是6500°K至9300°K以上的色温度,现在还出现了超过15000°K的色温度设置。因此,亮度与色温度两全成为制品开发的大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在将白色再现时的色温度保持得高的状态下实现良好的色平衡与高光束量(光亮度)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的背投型彩色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具备:白色光源;将从该白色光源发射出的可视光束分光成红、绿、蓝3原色的光束分光部件;将具有根据输入的映像信号的振幅来调制上述光束的光强度的部件的像素配置成矩阵状的映像显示元件;光合成部件;和投影透镜装置,通过分别对应设置的映像显示元件调制由上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光强度,由上述光合成部件合成后,由上述投影透镜装置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其中,在红色映像显示时,在用红色映像信号驱动对应于红色的映像显示元件的同时,利用将蓝色映像信号和红色映像信号混合后得到的信号驱动对应于蓝色的映像显示元件,上述红色映像信号向蓝色映像信号的混合率在3%以下。
优选,上述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具备:光路折射镜,折射来自上述投影透镜的投影光,并放大投影到屏幕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具备:白色光源;光束分光部件,将从该白色光源发射出的可视光束分光成红、绿、蓝3原色;映像显示元件,将具有根据输入的映像信号的振幅来调制该光束的光强度的部件的像素配置成矩阵状,对应于由上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光束的各色;光合成部件,合成由该映像显示元件进行光强度调制后的各色的光束;和投影透镜,将由该光合成部件合成后的映像光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其中,在红色映像显示时,在用红色映像信号调制对应于红色的映像显示元件的同时,具有控制上述红色映像信号振幅的控制部件,将由该控制部件进行振幅控制后的红色映像信号加算到蓝色映像信号上,根据通过该加算得到的信号驱动对应于蓝色的上述映像显示元件,由此调整上述屏幕上的放大投影像的色度,在将由上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平均能量强度设为EB、EG、ER的情况下,满足关系:EG>3·ER,EB>3·ER,其中,EG为白色光源的535nm~565nm的平均能量,ER为白色光源的600nm~630nm的平均能量,EB为白色光源的435nm~465nm的平均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电路的框图。
图2是将使用透过型液晶面板的装置作为本发明的彩色图像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使用透过型液晶面板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一般的超高压水银灯的分光能量分布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人眼的相对光谱发光效率特性的特性图。
图6是表示色分离光学系统的反射膜特性的特性图。
图7是表示色分离光学系统的反射膜特性的特性图。
图8是表示色分离光学系统的反射膜特性的特性图。
图9是表示CIE1964色度图与黑体轨迹的特性图。
图10是表示黑体轨迹的特性图。
图11是表示标准色度图上的识别域的图。
图12是表示装载本发明的投影光学系统的背投型图像显示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垂直方向截面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投影型图像显示器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电路的框图。图1中,由信号处理电路300的R输入301R端子输入的红色信号通过红色信号电路312,或者,由G输入301G端子输入的绿色信号通过绿色信号电路311,分别输入红色映像显示元件212、绿色映像显示元件211。另一方面,由B输入301B端子输入的蓝色信号通过蓝色信号电路313,输入加法电路302。衰减电路303将红色信号电路312的输出变为1/n倍后,由加法电路302与蓝色信号相加,将加法输出输入到蓝色映像显示元件213。
即,在本发明的彩色显示装置中,合成红色映像显示时在屏幕上由红色映像显示元件212调制的红色映像光、与将上述红色映像信号变为1/n倍后输入的由蓝色映像显示元件213调制的蓝色映像光。
另外,通过形成上述电路结构,在红色映像显示时,在向上述红色映像显示元件212输入红色映像信号的同时,使上述红色映像信号的振幅可变,同时输入到上述蓝色映像显示元件213,从而可调整上述屏幕上的放大投影像的色度。另外,图1中,304R、304G、304B是输出端子。
图2表示使用透过型液晶面板作为映像显示元件时的一实施例来作为本发明的彩色显示装置。
首先,说明将白色光束分离成红、蓝、绿色光束的情况下的补偿方法。
红色映像光的色度由分色镜206的分光反射特性与设置在透镜210a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分光反射特性决定,作为分色镜206相对红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设为575-590nm左右,主要是接近橙色的分量,使入光量增加。另外,作为设置在透镜210a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分光反射特性,作为对红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设为585nm左右。
不用说,此时的反射率的下降特性越尖,则(反射率变化/波长)混色越少,红色的纯度提高。
并且,分色镜207具有反射绿色区域的光的特性,作为对绿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在短波长侧为510-525nm左右,降低蓝绿分量,另外,长波长侧相反,作为设置在透镜210b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分光反射特性,作为相对绿色区域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设为570-590nm左右,增加黄绿分量,由此调整光量。结果,绿色分量的色度x值增加,但在再现作为红与绿色的混合色的肌肤颜色图像的情况下,减少蓝绿分量,加入黄色分量,由此可再现较自然的肌肤颜色。
最后剩下的蓝色光束通过例如设置在反射镜209a、反射镜209b、或透镜208b、210a上的分色镜特性被分光。此时,反射率为50%以下的长波长侧的波长为500-520nm。另一方面,将短波长侧UV截止滤波器220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设为430nm±3nm左右,由此可确保高于以前的可靠性。
在上述本发明中,通过下述作用,除保证高的白色再现时的色温度外,还可实现好的色平衡与高的光束量(光亮度)。
在红色映像再现时,向对应于蓝色的映像显示元件施加蓝色映像信号。此时,作为蓝色光束,通过从现有技术取入到长波长侧的光,可确保光量。另一方面,在绿色映像再现时,向对应于绿色的映像显示元件施加绿色映像信号。此时,不使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接近蓝色区域(短波长侧)的光,而代之以使用接近黄色区域(长波长侧)的光来调整光量的平衡。另外,在红色映像再现时,在向对应于红色的映像显示元件施加红色映像信号的同时,将红色信号1/n倍化,同时施加到蓝色映像显示元件。此时,入射到红色映像元件的光束除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接近红色区域(长波长侧)的光束外,还使用接近黄色区域(短波长侧)的光束,改变光量。
作为红色映像用,若在红色光束中取入到黄色分量,则现有技术中仍为色度的y值高的橙色,但在本发明中,将红色信号1/n倍化,同时施加到蓝色映像显示元件,所以合成后的映像是由于蓝色分量色度的y值下降,故可得到好的红色光。图11表示标准色度图上的识别域,在波长590nm以上的红色光区域,色度的x值分量的变化与y值分量的变化相比,灵敏度低,即,可识别为相同颜色的区域为沿x轴变形的椭圆形状。因此,x值的变化与y值变化相比,难以分辨,所以通过上述解决技术,在红色再现时得到明亮且良好的色度(深红色)。
另外,在混合3色后得到的白色光中,因为可使用以前不能使用的黄色分量,所以色平衡与高的光束量(光亮度)可两全。
图2中,蝇眼透镜202分割从由超高压水银灯构成的白色光源201发射出的白色光束,通过配置在相对位置上的蝇眼透镜203和物镜204,在放大投影的同时重合到液晶面板(G)211、液晶面板(B)213、液晶面板(R)212上,所以入射到面板上的光束的能量分布均匀化。另外,从上述超高压水银灯发射出的光束的分光能量如图4所示,作为e点(600nm)-f点(630nm)波长区域的红色光能量为作为a点(435nm)-b点(465nm)波长区域的蓝色光能量或作为c点(535nm)-d点(565nm)波长区域的绿色光能量的1/3,即使考虑图5所示的相对光谱发光效率特性,红色区域的光能量也相对小。
由配置在光路中的具有图8实线所示的分光反射率特性的分色镜206,将从上述白色光源201发射出的白色光束分离成红色光束与品红光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决定红色映像光色度的分色镜206的反射率为50%的波长设为580nm,并将设置在透镜210a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反射率为50%的波长设为587nm。
通过由具有图7实线所示的反射特性的分色镜207将绿色区域的光分离。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决定绿色映像光的色度的分色镜207的反射率为50%的波长取为515nm,并将设置在透镜210b中的补偿滤波器的反射率为50%的波长设为568nm。
最后剩下的蓝色光束通过设置在具有图6实线所示反射特性的反射镜209a、反射镜209b、或透镜208b、210a上的分色镜而分光。此时,反射率为50%以下的长波长侧的波长设为515nm,将短波长侧UV截止滤波器220的反射率为50%以下的波长设为431nm。
根据以上条件,使用具有图4所示分光能量分布的100W输入的超高压水银灯(弧长1.0mm),在上述照明光学系统中,形成图1所示结构的信号电路,在红色映像显示时,向红色映像显示面板输入红色映像信号,同时,改变上述红色映像信号的振幅,同时输入到蓝色映像显示面板(使混色率变化),由此将屏幕上的放大投影像的色度如何变化加以模块化,由主模拟确认。结果如下述表1、表2所示。
 表1:蓝色映像光的混色引起的红色映像光的色度变化(1)
  混色率(%)   0%   1%   2%   3%   4%   5%
  (NW)x值   0.266   0.266   0.266   0.266   0.266   0.266
  (NW)y值   0.263   0.263   0.263   0.263   0.263   0.263
  (R)x值   0.643   0.628   0.613   0.598   0.585   0.573
  (R)y值   0.356   0.347   0.339   0.331   0.323   0.316
  (G)x值   0.295   0.295   0.295   0.295   0.295   0.295
  (G)y值   0.693   0.693   0.693   0.693   0.693   0.693
  (B)x值   0.139   0.139   0.139   0.139   0.139   0.139
  (B)y值   0.070   0.070   0.070   0.070   0.070   0.070
表2:蓝色映像光的混色引起的红色映像光的色度变化(2)
  混色率(%)   0%   0.5%   1.5%   2.5%   3.5%   4.5%
  (NW)x值   0.266   0.266   0.266   0.266   0.266   0.266
  (NW)y值   0.263   0.263   0.263   0.263   0.263   0.263
  (R)x值   0.643   0.635   0.620   0.605   0.592   0.579
  (R)y值   0.356   0.352   0.343   0.335   0.327   0.320
  (G)x值   0.295   0.295   0.295   0.295   0.295   0.295
  (G)y值   0.693   0.693   0.693   0.693   0.693   0.693
  (B)x值   0.139   0.139   0.139   0.139   0.139   0.139
  (B)y值   0.070   0.070   0.070   0.070   0.070   0.070
基于蓝色映像光的混色的红色映像光的色度变化根据图11所示的标准色度图上的识别域,色度(Rx=0.64附近的识别椭圆)的x轴与y轴的比率约为3∶1。另一方面,如表1和表2所示,红色映像光再现时,通过将红色映像信号的1/n信号输入蓝色图像元件中使这两种颜色在屏幕上混合所得到的红色光的色度相对ΔRx=0.08,为ΔRy=0.04,约为2倍,所以y值下降的效果大,得到良好的色度(深红色)。作为红色映像光,期望Rx为0.06以上,所以蓝色映像光的混色率必需为3%混色以下,期望最好为2%以下。此时混合3色得到的白色光中,如上所述由红色映像信号调制的蓝色光可被混色在红色映像光中,所以可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不能用作红色光的黄色分量,所以色平衡与高的光束量(光亮度)可两全。在上述本发明的照明光学系统中,如下述表3所示,亮度比以前提高了5%。
表3
性能项目 现有技术  实施例
亮度(lm) 286  302
(NW)x值 0.259  0.266
(NW)y值 0.257  0.263
(R)x值 0.655  0.643
(R)y值 0.345  0.356
(G)x值 0.293  0.295
(G)y值 0.694  0.693
(B)x值 0.140  0.139
(B)y值 0.063  0.070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具有如下本申请特有的效果,即因为可将由红色映像信号调制的蓝色光混色在红色映像光中,所以即使影响红色映像光色度的分色镜206与透镜201a中设置的补偿滤波器的分光反射特性有偏差,也可大致恒定得到在屏幕上得到的红色映像光。
以上是照明光学系统中色分离部的说明。通过上述技术手段,调制分离成红、绿、蓝的色光束入射到分别对应的透过型液晶面板212、211、213并使之与映像信号的振幅一致后射出的光束量(光量),由分色棱镜215合成,由投影透镜214放大投影到屏幕上。
下面,图12和图13是表示装载本发明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的背投型图像显示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垂直方向截面图。图12中,将彩色显示装置11中得到的映像经折射镜12由投影透镜214放大投影到屏幕13上。14是机箱(壳体),15是后盖。在本实施例中,投影透镜214的光轴相对屏幕13的外形中心大致一致,画面周边部的菲涅尔透镜引起的反射损失在四个角上均匀。
根据本发明,在屏幕上混合3色得到的白色光中,色平衡与高的光束量(高亮度)可两全。

Claims (13)

1、一种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具备:
白色光源;
光束分光部件,将从该白色光源发射出的可视光束分光成红、绿、蓝3原色;
映像显示元件,将具有根据输入的映像信号的振幅来调制该光束的光强度的部件的像素配置成矩阵状,对应于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光束的各色;
光合成部件,合成由该映像显示元件进行光强度调制后的各色的光束;和
投影透镜,将由该光合成部件合成后的映像光放大投影到屏幕上,
其中,在红色映像显示时,在用红色映像信号驱动对应于红色的映像显示元件的同时,利用将蓝色映像信号和红色映像信号混合后得到的信号驱动对应于蓝色的映像显示元件,所述红色映像信号向蓝色映像信号的混合率在3%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构成为所述白色光源中红色光区域的光能量比其它色光区域的光能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白色光源由超高压水银灯、氙灯、卤化金属灯之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白色光源由超高压水银灯、氙灯、卤化金属灯之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在将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平均能量强度设为EB、EG、ER的情况下,满足关系
EG>3·ER
EB>3·ER
其中,EG为白色光源的535nm~565nm的平均能量,ER为白色光源的600nm~630nm的平均能量,EB为白色光源的435nm~465nm的平均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在将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平均能量强度设为EB、EG、ER的情况下,满足关系
EG>3·ER
EB>3·ER
其中,EG为白色光源的535nm~565nm的平均能量,ER为白色光源的600nm~630nm的平均能量,EB为白色光源的435nm~465nm的平均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在将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平均能量强度设为EB、EG、ER的情况下,满足关系
EG>3·ER
EB>3·ER
其中,EG为白色光源的535nm~565nm的平均能量,ER为白色光源的600nm~630nm的平均能量,EB为白色光源的435nm~465nm的平均能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在将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平均能量强度设为EB、EG、ER的情况下,满足关系
EG>3·ER
EB>3·ER
其中,EG为白色光源的535nm~565nm的平均能量,ER为白色光源的600nm~630nm的平均能量,EB为白色光源的435nm~465nm的平均能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具备:
光路折射镜,折射来自所述投影透镜的投影光,并放大投影到屏幕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白色光源构成为红色光区域的光能量比其它色光区域的光能量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白色光源由超高压水银灯、氙灯、卤化金属灯之一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其中:
在将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平均能量强度设为EB、EG、ER的情况下,满足关系
EG>3·ER
EB>3·ER
其中,EG为白色光源的535nm~565nm的平均能量,ER为白色光源的600nm~630nm的平均能量,EB为白色光源的435nm~465nm的平均能量。
13、一种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具备:
白色光源;
光束分光部件,将从该白色光源发射出的可视光束分光成红、绿、蓝3原色;
映像显示元件,将具有根据输入的映像信号的振幅来调制该光束的光强度的部件的像素配置成矩阵状,对应于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光束的各色;
光合成部件,合成由该映像显示元件进行光强度调制后的各色的光束;和
投影透镜,将由该光合成部件合成后的映像光放大投影到屏幕上,
其中,在红色映像显示时,在用红色映像信号调制对应于红色的映像显示元件的同时,具有控制所述红色映像信号振幅的控制部件,将由该控制部件进行振幅控制后的红色映像信号加算到蓝色映像信号上,根据通过该加算得到的信号驱动对应于蓝色的所述映像显示元件,由此调整所述屏幕上的放大投影像的色度,
在将由所述光束分光部件分光后的红、绿、蓝3原色光束的平均能量强度设为EB、EG、ER的情况下,满足关系
EG>3·ER
EB>3·ER
其中,EG为白色光源的535nm~565nm的平均能量,ER为白色光源的600nm~630nm的平均能量,EB为白色光源的435nm~465nm的平均能量。
CNB200410008535XA 2003-03-25 2004-03-25 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25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81719A JP4269734B2 (ja) 2003-03-25 2003-03-25 投写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JP2003081719 2003-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2584A CN1532584A (zh) 2004-09-29
CN1312506C true CN1312506C (zh) 2007-04-25

Family

ID=3221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853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2506C (zh) 2003-03-25 2004-03-25 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14319B2 (zh)
JP (1) JP4269734B2 (zh)
CN (1) CN1312506C (zh)
GB (1) GB2401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4685B2 (ja) * 2004-10-07 2009-04-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US20060279702A1 (en) * 2005-06-09 2006-12-14 Kettle Wiatt E Projection assembly
US7641350B2 (en) * 2005-11-28 2010-01-05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Front surface mirror for providing white color uniformity for polarized systems with a large range of incidence angles
US7706609B2 (en) * 2006-01-30 2010-04-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Bayesian demosaicing using a two-color image
US8704895B2 (en) * 2011-08-29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calibration of displays using spectral-based colorimetrically calibrated multicolor camera
CN111381420B (zh) * 2018-12-27 2022-04-2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34040B (zh) * 2019-01-23 2021-03-3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驱动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7154A (en) * 1992-02-20 1995-11-14 Kopi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monitor
JP2001186539A (ja) * 1999-10-12 2001-07-0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20154277A1 (en) * 2001-04-02 2002-10-24 Hiroshi Mukawa Imag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9697A (ja) * 1994-04-28 1995-11-14 Toshiba Mach Co Ltd 加工物の取付誤差補正方法および取付誤差補正装置
DE19504047C1 (de) * 1995-02-08 1996-07-25 Daimler Benz Ag Lasersystem für Farbbildprojektion
JPH10164604A (ja) * 1996-12-04 1998-06-19 Hitachi Denshi Ltd 映像信号処理回路
US6398389B1 (en) * 1999-12-03 2002-06-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olid state light source augmentation for SLM display systems
US6733139B2 (en) * 2000-06-05 2004-05-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jector with narrow-spectrum light source to complement broad-spectrum light source
US6568811B2 (en) * 2000-06-12 2003-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100372577B1 (ko) * 2000-08-07 2003-02-1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 액정 표시 장치
US6688747B2 (en) * 2001-06-08 2004-02-10 Infocus Corporation Achieving color balance i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s by injecting compensating light
JP2003005167A (ja) 2001-06-20 2003-01-08 Nec Viewtechnology Ltd 投写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JP2003255465A (ja) * 2002-02-28 2003-09-10 Toshiba Corp 照明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7154A (en) * 1992-02-20 1995-11-14 Kopi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monitor
JP2001186539A (ja) * 1999-10-12 2001-07-0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20154277A1 (en) * 2001-04-02 2002-10-24 Hiroshi Mukawa Image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401275B (en) 2005-08-10
US20040246444A1 (en) 2004-12-09
GB2401275A (en) 2004-11-03
US7014319B2 (en) 2006-03-21
JP4269734B2 (ja) 2009-05-27
GB0406509D0 (en) 2004-04-28
JP2004287302A (ja) 2004-10-14
CN1532584A (zh) 2004-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26063A (en) Video image projector with improve luminous efficiency
US6726334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US5374968A (en) Optics for a single-lens video projector with color-specific polarization channels
CN1613262B (zh) 投影系统和用于投影系统的对比度改善方法
CN100380194C (zh) 单面板投影显示系统的前置滤色镜
CN206321932U (zh) 一种投影显示系统
US20060197914A1 (en) Four panel projection system
CN107678231A (zh) 硅基液晶投影系统
CN101963744A (zh) 一种lcos液晶投影系统及装置
CN110191327A (zh) 一种两片式lcd投影机
CN1312506C (zh) 投影型彩色显示装置
US6819365B1 (en) Color LCD projector with micro display light engine
CN105074565A (zh) 图像投影装置
US20230224438A1 (en)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CN210465965U (zh) 一种基于pbs分合光的两片式lcd投影机
CN201765425U (zh) 一种lcos液晶投影系统及装置
JP5153371B2 (ja) 画像投射装置
JPH046543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に用いる色分解光学装置
CN211296855U (zh) 一种提高投影图像颜色均匀性的dlp投影仪及投影系统
CN211296856U (zh) 一种可以消除色偏差的dlp投影仪及投影系统
GB2411068A (en) Projection type colour display device
JPH03103842A (ja) 投写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07741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H02187739A (ja) 投写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JP2003295317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8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4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8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3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