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0457C -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457C
CN1310457C CNB018236421A CN01823642A CN1310457C CN 1310457 C CN1310457 C CN 1310457C CN B018236421 A CNB018236421 A CN B018236421A CN 01823642 A CN01823642 A CN 01823642A CN 1310457 C CN1310457 C CN 13104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link
bit rate
parameter
acceptabl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236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47821A (zh
Inventor
赫克托·M·林纳莱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knee Inc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547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7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4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4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数据流参数的方法与装置,该数据流包括经由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该装置包括被构造成确定该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的装置,以及如果该参数不满足可接受水平,用于启动借以改变通信链路的状态,直至该参数满足可接受水平的过程的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数据流参数是否满足预定质量的方法与设备。本发明尤其涉及确定通信链路所需的预定服务质量是否得到满足,但并不限于此。
背景技术
各种用户设备,比如计算机(固定或便携式)、移动电话、个人数据助理或管理器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它们可用来与通信系统中其它用户设备通信,或者用以接入互联网以获得服务。移动用户设备常常是指移动站(MS),并且可定义为一种能够经由无线接口与另一设备,比如移动电信网络的基站或任何其它站通信的装置。这样的移动用户设备可以适用于经由无线接口进行话音、文本消息或数据通信。
对支持话音服务和用户移动性的需求已促使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标准化。除语音应用之外,GSM可提供一些电路交换数据服务,比如传真传输和短消息服务(SMS),移动计算设备的近期发展与多媒体通信的新兴市场意味着对更先进GSM数据服务的供应商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已经促成作为GSM Phase2+的一部分的多项新数据承运商服务的标准化,即,分别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模式下操作的高速电路交换数据服务(HSCSD)、GSM增强数据速率改进技术(EDGE)以及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新GSM/EDGE无线接入网络(GERAN)是从GSM和EDGE发展而来的。GERAN可连接到与UTRAN相同的基于分组的3G核心网络。
GPRS技术是基于现有的GSM基础结构。GPRS和GSM服务动态地共享相同的无线资源和相同的无线信道结构。
在GPRS中,如果多至八个用户设备需要低码速率(bit rate),可将它们动态地复用于相同的无线信道上,并且可将八个无线信道分配给具有高带宽要求的单个用户。因此,GPRS提供灵活的带宽,并且对于用户是经济的。
GPRS也能够支持不同的服务质量(QoS)。QoS的定义允许每条通信链路/连接被分配具有特定要求(比如带宽、码速率/吞吐量、延迟或误码率)的特定QoS。该QoS支持以及高传输速率允许传输各种不同的数据流,比如视频、话音和数据。这也使得一些用户比其它用户具有更佳的有保证的标准或要求。
为了提供这些保证,需要某种形式的无线资源保留,用以在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链路的有限资源上提供所需的QoS。公知地,这些在带宽和可能的码速率方面的有限资源也受这样的事实影响,即无线链路可能受天气状况和其它不可预计因素的影响。这些需要2+GPRS的某些保证的服务的支持意味着当前需要能够在无线通信链路的数据流的数据吞吐量方面保证QoS。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减轻上述问题。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数据流的参数的方法,该数据流包括在移动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经由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如果不满足,启动至少一个过程,由此改变无线通信链路的状态,直至该参数满足所述可接受水平;如果所述参数满足可接受水平,将所述至少一个过程禁止预定的时间段;以及随后重复所述确定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的步骤;并且其中可接收水平代表针对数据流吞吐量的目标码速率,并且所述参数是传输的数据流的实际码速率。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数据流的参数的装置,该数据流包括在移动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经由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该装置包括:被构造成确定所述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的装置;如果所述参数不满足可接受水平,用于启动一个过程的装置,该过程改变通信链路的状态,直至所述参数满足所述可接受水平;如果所述参数满足可接受水平,用于将所述过程禁止预定时间段的装置;以及被构造成随后重复所述确定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的步骤的装置;并且其中可接收水平代表针对数据流吞吐量的目标码速率,并且所述参数是传输数据流的实际码速率。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保在移动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吞吐量中提供预定码速率的方法,包括步骤:协商通信链路的有保证的码速率;在通信链路中监视数据吞吐量的码速率;如果所述监视的码速率不匹配于协商的码速率,触发一校正过程以控制数据吞吐量的码速率;如果所述监视的码速率匹配于协商的码速率,将所述校正过程禁止预定时间段;以及随后重复所述监视通信链路中数据吞吐量的码速率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的优点是,为提供所请求的QoS而需要的网络资源可以计算出来,并且分配给通信链路的特定数据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监管单元,其可以监视数据流的各种质量参数,并且检查这些参数是否满足与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协商的某些预定最低标准。当所请求的QoS发生改变时,可以将此情况通知到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因而能够分配无线资源以改善系统的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的优点是,一旦同意了QoS,就能识别数据源节点正在以不满足该质量的格式提供数据的情况,并且对此采取措施。可选地,当借以向接收方节点发送数据源提供的数据的通信链路的属性降级时,可发现并纠正这些属性,以确保在接收方节点以可接受的标准接收输入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将仅以实例参照附图加以说明,在附图中:
图1说明了一般通信系统的逻辑体系结构;
图2说明了小区在通信系统中的布局;
图3说明了在数据系统中经由通信链路的数据吞吐量;
图4说明了监管设备;
图5说明了移动站;
图6说明了调度器的操作;
图7说明了一种用于识别通信链路降级的方法。
相似的标号在附图中标示相似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说明了一种通用通信系统的逻辑体系结构。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其它通信系统。
移动站(MS)100可以是具有适用于无线接入的无线调制解调器或传真机的移动电话或膝上型电脑。术语MS应理解为代表移动用户设备(UE)的实例。它通过无线接口(UM接口)与基站收发器(BTS)101通信。术语BTS在这里也用以涵盖对应于网络单元节点B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BTS是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设备,并且可额外包括加密设备。它们经由Um接口与MS 100通信。BTS经由链路103(GMS或GPRS中的A-Bis,UMTS中的Iub)与基站控制器(BSC)102通信。术语BSC在这里也用以涵盖UTRAN的对应网络单元,即无线网络控制器(RNC)。BSC经由链路105建立无线信道,用于针对核心网络(CN)传送信令和业务传输。这形成核心网络125的一部分。
取决于交换域(电路交换或分组交换),CN节点104可以是移动交换中心(MSC)或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CN节点104是具有许多功能的交换节点。特别地,CN节点进行连接管理、移动管理和认证活动。在该例中,CN节点也包含由IN/CAMEL体系结构定义的小区控制功能和服务切换功能。然而,在分组交换域中,这些前述的CN节点功能可拆分到分立的网络单元。每个CN节点可控制被称为处于CN节点服务区中的若干BSC。一般地,BTS和BSC共同形成无线接入网络(RAN)126,该无线接入网络126在GSM、GPRS和UMTS的UTRAN中被称为基站子系统(BSS)。
CN节点104经由Lg接口107连接到网关移动定位中心(GMLC)106,该Lg接口107包含支持LCS所需的功能。在单个PLMN中可有不止一个GMLC。GMLC是外界LCS用户在GSM PLMN中接入的第一个节点。LCS客户端109是这样的逻辑功能实体,它需要从PLMN的LCS服务器功能获取具有特定参数设置,比如服务质量QoS的一个或多个目标MS的位置信息。LCS客户端可以存在于PLMN内部的实体(比如包括MS)中,或存在于PLMN外部的实体中。通过图1中单纯的实例示出了外部LCS客户端109,其经由Le接口110与GMLC 106通信。
响应于来自LCS客户端的位置请求,GMLC可以经由Lh接口112向系统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111请求路由信息。HLR是允许移动用户在系统中永久注册的数据库。HLR持续跟踪用户或MS的位置,即通过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或SGSN。除HLR之外,每个CN节点104关联于一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暂时存在于该CN节点的服务区域中的用户的详细资料。在电路交换域中,将该数据库称为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而在分组交换域中,该数据库包含于SGGN中。
在进行注册授权之后,GMLC 106将定位请求发送到MS当前位于(或访问)的服务区域中的CN节点,并且从该节点接收最终位置估计。
服务移动定位中心(SMLC)113包含支持LCS所需的功能。在单个PLMN中可有不止一个SMLC 113。SMLC 113负责总体协调,以及移动站定位所需的资源的调度。它还计算最终位置估计和精度。
可有两种SMLC。它们分别是基于核心网络(CN)的SMLC和基于无线接入网络(RAN)的SMLC,前者支持Ls接口116,该接口介于服务MLC和CN节点之间,后者支持介于SMLC 113和BSC 102之间的Lb接口117。基于CN的SMLC通过在Ls接口上到被访问CN节点的信令支持目标MS的定位。基于RAN的SMLC通过到Lb接口的信令支持定位。在UTMS中,SMLC功能包含于RSC 102,即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中。SMLC可控制若干位置测量单元(LMU),用于获取无线接口测量,以确定或帮助确定MS用户在其服务区域中的位置。
图2图解说明了通信系统的各个BTS的地理布局。公知地,每个BTS 101具有形成小区200的相关覆盖区域。通信系统中的MS 100经由Um接口与一个或多个BTS通信。公知地,该通信表现为可由许多不同信道组成的无线通信链路。不止一个用户可以共享这些信道,因此共享每个BTS的无线资源。当MS 100在整个蜂窝网络210中移动时,从各个BTS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MS 100邻近BTS的程度以及其它环境因素而变化。公知地,当MS从一个BTS的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时,就发生了切换。
在MS 100和BTS 101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资源的容量有限。这比如可由BTS发射机提供的业务信道的类型来确定。应当理解,其它影响也会限制该资源。结果是单个BTS无法服务无限数量的MS用户。在GRPS中,分组控制单元(PCU)130(如图1所示)控制无线资源在各个MS之间的分配。在图1中,PCU示出为在BSC 102的外部。应当理解,PCU可与BSC集成,或可在通信系统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节点中。下面将在其它类型的系统中提供类似的功能。
PCU 130包括准入控制、信道分配、调度器、链路适配和网络控制小区重选(NCCR)功能。这些功能单元在MS和SGSN及其等同物之间控制数据分组的发送和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位于PCU中的监管单元140。该监管单元140查看通信链路上的实时业务传输,因而监视数据流中的数据分组流。PCU 130中的准入控制以及其它功能可用来与MS进行协商,并且计算提供所需QoS需要哪些网络资源,以及确定资源是否可用,并保留这些资源,同时监管单元140监视无线资源的实际使用,以检查该使用是否与协商的使用一致。应当理解,监管功能可位于RNC、BTS、BSC、MS、分立服务器中,或位于通信系统的基站系统(BSS)中任意的适当位置。监管单元140也可包括如果数据流传输特征的质量未达到或未保持在可接受水平,则重新协商所需QoS的所需功能。
监管单元所监视的QoS可以是对数据流中数据分组造成的延迟,或传送数据的误码率。也可监视指示传送特征和/或要求的其它参数。所有这些(用于数据流的)数据流参数对于可经由通信链路发送和接收的不同类型的业务传输类别可以是至关紧要。如下的业务传输类别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支持的,这些业务传输类别是将在通信系统的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之间的RAN上出现的业务传输类型。
会话业务传输
实时会话模式的特征在于这样的事实,即由于该模式的会话本质,要求传送时间必须很少,并且同时必须以与实时数据流相同的方式保持流的信息实体之间的时间关系(变化)。由于无法提供足够低的传送延迟会导致不可接受的低质量,因而对可接受传送延迟的限制非常严格。因此,传送延迟要求与如下所述交互业务传输的来回延迟相比明显要高和更加严厉。
流式业务传输
该模式的特征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必须保持流内信息实体(即样本、数据分组)之间的时间关系(变化),虽然其对低传送延迟没有任何要求。必须限制端到端流的延迟变化,以保持流中信息实体之间的时间关系(变化)。
交互业务传输
当终端用户向远端设备在线请求数据时,可应用该模式。交互业务传输的特征在于终端用户的请求响应模式。在消息目的地端,有期望在某个时间内收到消息(响应)的实体。因此来回延时是关键属性之一。另一特征是数据分组的内容必须(以低误码率)透明地传送。
后台业务传输
当终端用户后台发送和接收数据文件时,可应用该模式。实例为后台递交发送电子邮件、SMS,下载数据库以及接收测量记录。后台业务传输的特征在于这样的事实,即目的地端并不期望在某个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因此该模式或多或少对递交时间并不敏感。另一特征在于分组的内容必须(以低误码率)透明地传送。
这些不同业务传输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别因素是业务传输对延迟的敏感程度。会话类别业务传输对延迟很敏感,而后台类别业务传输对延迟最不敏感。会话和流式业务传输类别主要用以承载实时业务流(话音/音频、视频等)。交互类别业务传输和后台业务传输主要为传统互联网应用,比如WWW、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新闻所用。由于和会话和流式类别相比有宽松的延迟要求,二者都通过信道编码和重发来提供更好的误码率。
监管单元监视的QoS参数也可以是数据流的码速率。也就是发送方节点成功发送并且接收方节点成功接收数据的速度。应当理解,通信链路可以是单向或双向的,因而MS 100可以是通信链路的发送方或接收方。
图3说明了在某些形式的资源管理控制器的控制下,或者作为造成无线通信链路降级的环境影响的结果,通信链路的吞吐量(或码速率)如何变化。将吞吐量描述为具有可变直径(d)的管道。
绝对最大吞吐量具有直径da。这表示最大码速率,或者表示如果条件理想并且使用最大数量的时隙时经由链路在位流中可传输的位的数量。给出特定状态下定义的最大吞吐量(用dc表示)。通信链路可经由无线资源分配系统(比如PCU的调度器)分配到该吞吐量。如果需要以码速率计的高QoS,将分配更多的可用资源。在图3中,分配如dp所示的一部分可用资源,从而限制应当通过管道发送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数量。应当理解,这可由调度器响应通信系统的UE资源协商节点之间协商的QoS而确定。随着无线通信链路上的无线状态的变化,可能不再充分提供QoS,并且不能充分满足所需的码速率。
为了保证QoS,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可确定是否正在经由通信链路提供协商的QoS参数的监视器(监管单元140)。这可以通过测量通信链路上的实时业务传输的传输特征(参数),并将其与指示可接受质量极限的预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实现。如果测量的特征明显小于或大于阈值,就将该事实通知到通信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功能,该功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校正该状态。
图4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查看数据流的传输特征是否满足协商的特征的监视器140。该监视器在输入端402上接收信号,这些信号指示预协商的、类似QoS参数的预定要求,比如吞吐量的最小码速率。将其输入到比较模块404中。监视器140查看经由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流,并且接收指示在链路的接收方节点已接收多少位(分组)的信号。比如,这些位可以是在通信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从接收方返回的确认消息。计数器408计算所接收的位的数量,并将这些位输入到比较模块404。这样,在接收方节点接收到的位的数量可与假定要保证以支持预协商QoS的位数量进行比较。无论实际接收的位的数量是大于、小于或大致等于,都要在比较模块和控制模块410中计算预期阈值。输出信号412指示是否正在提供该QoS。
对具有协商的有保证的QoS和没有该QoS的服务流,通常进行不同的监管。对于未保证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将超过最大码速率的数据分组整形(shape)(或缓冲)返回以使数据分组符合条件。即针对兼容于缓冲数据的后继数据包。对于比如作为先前协商的结果而具有保证的服务质量的服务流,监视器将检查数据源(业务传输源)是否正在发送超过协商的有保证的码速率但又在最大码速率之下的数据分组。这是在控制单元410中识别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产生信号412以控制来自通信链路的发送节点(数据源)的将来数据分组的发送。这些信号可用以保证预定吞吐量,并且允许最大努力策略被用于发送超过协商速率的数据分组。监管单元140也可通知应当同意新的QoS以考虑到由数据源产生的更高数据吞吐量。
因此,监视器140具有两项基本任务。首先是测量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吞吐量,并且标记(或识别)超过预协商的有保证的码速率的数据分组。来自监视器的信号可用在通信系统的调度器中,以调度具有无保证数据分组的过量数据分组。如果在操作中使用分享模式,这是可能的。
允许控制数据单元的发送的功能可以包括在调度器自身中。对超过预定数据QoS的数据分组进行标记能够维持数据的完整性。由于识别(具有不同特征和要求的)不同类型的业务传输,标记功能允许最好地处理各种类型的业务传输。监视器140的另一功能是检查是否正在为连接提供协商的码速率。该监视器可产生信号,用以标识在通信链路上何时产生可能的降级,该信号可用以触发某些校正过程以抵消这些问题。
一个这样的校正过程执行切换过程,以重新选定借以建立通信链路的小区。切换到具有更强信号的小区可以改善可能增加数据吞吐量的无线链路,降低传输数据的延迟,并且改善误码率。可选地,对该通信链路可以分配不同的信道。重新协商不同的业务传输信道具有类似上述的优点。另一选择是促使重新协商数据传输所需的QoS。通过重新协商较宽松的所需QoS,通信链路可更容易地满足预期的有保证限制。实质上就是降低可接受水平。
计数器408测量被识别为在一段预定时间段内通过确认消息接收的位的数量。该时间段或窗口可由网络运营商定义。当所计数的位(代表在通信链路上已成功传输的位)少于在以由提供的QoS所确定的预期速率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内预期的位的数量时,可能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在通信链路的发送端产生业务量的数据源正在提供少于预期的输入数据,要么是通信链路的无线网络状态已经降级,并且糟糕到数据无法成功传输或难以成功的地步。在前一种情况下,当在预期数据速率之下提供数据输入时,监视器应当检测到此情况,因为不需要启动校正过程。无线链路是令人满意的。因此如果被标记为有保证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块的数量少于待发送的RLC块的数量,监视器就禁止通信链路报告的任何降级。
当监视器140发现在预定时间段内,在发送方节点输入的数据的质量遵守数据输入的预期速率,但是提供的吞吐量低于该值时,就经由信号412将该事实通知给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控制小区重选(NCCR)节点。因此监视器已识别这样的事实,即传输数据流的参数不在可接受水平上。(这可能是因为码速率太低,或造成的数据分组延迟太大,或误码率太高)。
图5表示一用户设备,即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移动站100。MS 100包括显示器500和按钮502,它们以及麦克风和耳机(未示出)组成用户接口。分解MS 100以揭示允许MS的操作的数据存储器504和控制单元506。应当理解,如上所述的业务传输监管监视器140可存在于该用户设备内。在后一种情况下,可在降级的情况下触发不同的动作,比如移动发起小区重选或重新协商。
图6描述了本发明在流式业务传输类别方面的实施例的操作。在步骤S601,确定用于特定流(编号N)的有保证的码速率(或任意其它合适的服务质量参数)。此后,在步骤S610A、S601B中,监视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数据流中发送的数据位的数量。即在一监视窗口内。用于计算在数据流中发送的位的数量的数据可以从通信系统的分组控制单元的调度器那里收集。所提供的码速率被确定为接收方节点接收的已确认位的数量除以测量窗口打开的时间段。这就计算出所提供的码速率,并且在步骤S602将其与有保证的码速率比较,后者代表提供预协商的服务质量所需的码速率。如果提供的码速率不小于有保证的码速率,则正在提供的服务是令人满意的。如果该码速率大于可接受的极限,会进行检查以确定在发送方节点输入的数据是否高于预期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协商新的QoS。将测量窗口期间的结果加到在前面测量步骤期间收集的前面的统计数据中。即步骤S603。如果提供的码速率小于有保证的码速率,监管监视器必须确定这是否是因为这样的事实,即,在通信链路的发送方节点正在输入较少的数据。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低码速率并非因为通信链路的降级,应禁止通信链路降级信号的触发。这是在步骤S604完成的。如果数据输入的数量较少,就不应该启用降级触发器,并且应当在步骤S603将测量的码速率加到前面的测量统计数据中。如果在发送方节点输入的数据的数量等于或高于预期,就启用降级触发器。然后确定所提供的码速率比有保证的码速率要低多少。可以允许一定的容差,使得如果码速率(或其它服务质量参数)与有保证的码速率大致相同,则不触发指示通信链路降级的信号。实质上应当理解为,服务质量参数匹配所需的水平,或者充分接近于该水平,使其足够好,并且在预先同意的容差极限以内。然而,如果提供的码速率基本上小于有保证的码速率,则该时间段内发送的数据已经由于通信链路而降级。这如步骤S605所示。这本身可用以触发降级信号。可选地,如图6所示,对于触发校正过程之前码速率可下降到协商水平以下的次数(或进行测量的窗口),可以允许另一容差因子。由步骤S606中的“最大”指示的该阈值可用以在步骤S607触发链路降级通知。如果已识别降级的窗口的数量小于该最大允许的窗口数量,就将结果加到前面的统计数据中,并且该方法继续到下一测量周期。
图7针对数据业务传输的流类别说明了如何对到达PCU的调度器的数据进行排队,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队列。通过实例,图7说明了从SGSN 104到达BSS分组流上下文(PFC)逻辑链路控制(LLC),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数据。公知地,应当理解LLC是介质访问控制(MAC)的上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和MAC协议提供对无线链路(Um)的可靠接入。公知地,也应理解,临时块流(TBF)是被两种无线资源实体(例如发送方和接收方节点)用以支持在分组数据物理信道上传输LLC PDU的物理连接。将数据在LLS中排列为队列A(700)和B(702)。将它们传送到可存在于PCU 130中的调度器。在该阶段,将LLC PDU的队列分为特定于MS的RLC队列。将这些队列表示为RLC队列1,2,和3(分别是704,706,708)。调度器将这些队列划分优先级,以传输到合适的BTS,然后传输到各个MS 100上。数据一旦被传输,就被排列到MS中作为队列710,712,714。从MS发送确认信号716以确认接收到所发送的数据。正是监视这些确认信号以获得有关已成功传输什么数据的指示。这些确认信号可用以标识传输数据的码速率、通信链路对传输数据造成的延迟或者传输数据的误码率。也可以标识其它服务质量参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管功能,该功能可监视无线通信链路上无线资源的使用。该监管功能确保所用资源满足预期预协商的要求。该监管功能包括一计数器,该计数器记录每个数据流的传输特征,比如已发送的位的数量,其中对每个数据流协商出服务质量,因此对每个数据流必须保证特定的参数。当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更新该计数器,这些确认消息指示在通信链路的一端的接收方节点已接收到传输数据。对传输数据的监视可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并且可重复多次。当已计数的位(代表成功传输的位)少于位的预期数量时,该监管功能提供可用以强调在通信链路上的可能降级并促使校正过程执行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允许实时监视通信链路的传输特征,因此允许对可能的小区重新选择和服务质量的重新协商进行管理。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用以在GPRS SGSN节点中提供监管功能。该监管功能在通信链路上监视正在为数据流提供的服务水平。将提供的实际服务水平与预先同意的参数相比较。于是可管理无线通信链路上的无线资源。这可以包括,比如通过在用于数据传输的业务信道上分配更多的脉冲串,将更多无线资源分配给特定数据流。可选地,可在链路上发生通信的双方之间预先同意新的服务水平。通过在它们之间发送信号,双方可同意具有比较宽松、因而易于满足的要求的QoS,并且因此满足该QoS。
作为另一可选,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来当无线资源降级到不再提供所需服务水平的点以外时,触发切换过程。监视无线资源的监管功能可用以通知网络控制小区重选,使得改变该小区及其关联BTS,其中MS经由它们与通信系统的其它部分通信。提供的服务水平一旦下降到预先同意的预期水平之下,就马上完成上述操作,或者可引入容差以补偿滞后影响,使得当无线资源上提供的质量处于或大约为服务变得不可接受的水平时,,避免来回切换小区。
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GPRS/UMTS网络,或包括但不限于EDGE、HSCSD和GPRS的任何其它类型的系统。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数据流的参数的方法,该数据流包括在移动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经由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该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
如果不满足,启动至少一个过程,由此改变无线通信链路的状态,直至该参数满足所述可接受水平;
如果所述参数满足可接受水平,将所述至少一个过程禁止预定的时间段;以及
随后重复所述确定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的步骤;并且
其中可接收水平代表针对数据流吞吐量的目标码速率,并且所述参数是传输的数据流的实际码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经由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流的所述参数的值;
比较所述确定的值和指示所述可接受水平的阈值;以及
响应所述比较步骤,确定所述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协商通信系统的移动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所需服务质量;以及
按照协商的服务质量,随后设置可接受水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针对预定时间段测量所述参数之后,在通信系统的监管节点上确定所述参数的值;以及
随后确定数据流的所述确定的值是否大于或小于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确定的参数值大于阈值,管理数据流以保证所述数据流中一部分数据的所述参数满足最低标准的质量;
在数据流的剩余部分中标记数据单元,并随后使用最大努力策略来传输所述经过标记的数据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数据流的所述实际码速率小于目标码速率,确定这是否是因为在通信链路的数据源节点上输入的数据的低码速率;并且如果数据流的低码速率是因为输入的数据的低码速率,则指示通信链路是令人满意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数据流的码速率小于目标码速率,但这不是因为数据输入或源的低码速率,则确定无线通信链路降级。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程包括发送信号到通信系统的网络控制节点,以指示移动用户终端与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所经由的小区应当重选,并且随后进行切换操作。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程包括将更多无线资源分配给通信链路,直至数据流的实际码速率大于或等于目标码速率。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程包括通过协商通信链路的更低服务质量来重选目标速率。
1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数据流的参数的装置,该数据流包括在移动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经由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该装置包括:
被构造成确定所述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的装置;
如果所述参数不满足可接受水平,用于启动一个过程的装置,该过程改变通信链路的状态,直至所述参数满足所述可接受水平;
如果所述参数满足可接受水平,用于将所述过程禁止预定时间段的装置;以及
被构造成随后重复所述确定参数是否满足可接受水平的步骤的装置;并且
其中可接收水平代表针对数据流吞吐量的目标码速率,并且所述参数是传输数据流的实际码速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协商装置,被构造成与通信系统中至少一个移动用户终端协商,以确定数据流要满足的预定质量;以及
随后设置指示数据流要满足的预定质量的阈值。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中可接受水平包括针对数据流吞吐量的最小码速率;以及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其被构造成从通信链路的接收方节点接收确认信号的计数器,所述确认信号指示在接收方节点接收的数据位的数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的装置被进一步构造成比较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方节点上接收的数据位的数量,与根据可接受水平而计算的数据位的目标数量。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信号产生装置,其根据数据流参数和可接受水平之间的差来产生启动所述过程的至少一个控制信号。
16.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保在移动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吞吐量中提供预定码速率的方法,包括步骤:
协商通信链路的有保证的码速率;
在通信链路中监视数据吞吐量的码速率;
如果所述监视的码速率不匹配于协商的码速率,触发一校正过程以控制数据吞吐量的码速率;
如果所述监视的码速率匹配于协商的码速率,将所述校正过程禁止预定时间段;以及
随后重复所述监视通信链路中数据吞吐量的码速率的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校正过程包括一切换过程,用以重选借以建立通信链路的通信系统小区。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校正过程包括重新协商的新的有保证的码速率。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校正过程包括为通信链路重新分配通信系统的新通信信道。
20.如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商有保证的码速率的步骤包括:
经由移动用户终端向通信系统的服务节点通知所需服务质量;以及
随后在移动用户终端上从服务节点接收一接受信号,该信号指示通信系统提供的服务质量将满足所需的服务质量。
CNB018236421A 2001-09-04 2001-09-04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4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1/001868 WO2003021854A1 (en) 2001-09-04 2001-09-04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t rate adapt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7821A CN1547821A (zh) 2004-11-17
CN1310457C true CN1310457C (zh) 2007-04-11

Family

ID=1100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364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457C (zh) 2001-09-04 2001-09-04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46045B2 (zh)
EP (1) EP1423934B1 (zh)
CN (1) CN1310457C (zh)
AT (1) ATE510370T1 (zh)
WO (1) WO20030218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2308B2 (en) * 2002-03-11 2010-03-02 Nokia Corporation Admission control for data connections
US20060007861A1 (en) * 2002-04-12 2006-01-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chanism to support high speed circuit switched data services via an iu interface
US7260073B2 (en) * 2002-12-02 2007-08-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cheduling of plural packet data flows
US7408902B2 (en) * 2003-02-13 2008-08-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using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data bit rates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radio links
DE10315767B4 (de) * 2003-04-07 2005-07-0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S7352696B2 (en) 2003-08-08 2008-04-0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elect an adaptation technique in a wireless network
GB2410862B (en) 2004-02-04 2007-11-14 Vodafone Plc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handover
WO2006012211A2 (en) * 2004-06-24 2006-02-02 Meshnetworks,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rate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1705940A1 (en) * 2005-03-24 2006-09-2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Handover between mobile networks
US7995464B1 (en) * 2005-06-27 2011-08-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s
KR100788688B1 (ko) 2006-02-14 2007-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Qos를 보장하기 위한 데이터 스트림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PL2033366T3 (pl) * 2006-06-26 2010-11-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Węzeł sieciowy oraz sposób szybkiego monitorowania i pomiaru ruchu
CN102711203A (zh) * 2006-10-30 2012-10-03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和通信方法
GB2452698B (en) * 2007-08-20 2010-02-24 Ipwireles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9024188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US8218436B2 (en) * 2008-03-21 2012-07-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ynamic 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non-guaranteed bit rate quality of service enforcement and network bandwidth utilization
US8295174B2 (en) * 2008-03-28 2012-10-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roactive uplink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 enforcement
JP5169583B2 (ja) * 2008-07-29 2013-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およびリソース確保方法
US8340586B2 (en) 2008-11-19 2012-12-25 T-Mobile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for variable link conditions
US20100299713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istributed 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KR101576704B1 (ko) * 2009-08-19 2015-12-10 오팡가 네트웍스, 인크. 사용자 장비의 결정된 리소스 메트릭에 기초한 미디어 콘텐츠 전달의 최적화
WO2011120218A1 (en) 2010-03-30 2011-1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50113B2 (en) * 2011-10-25 2014-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measuring cell load for adaptive rate ser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A2887979A1 (en) * 2012-10-11 2014-05-30 Wyless Group Holding (Suisse) Sa Communication device manag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3030A1 (en) * 1996-07-12 1998-01-22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Automatic data transfer mode control
EP1024638A1 (en) * 1999-01-26 2000-08-02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dec alteration
WO2000078081A1 (en) * 1999-06-16 2000-12-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hoosing a channel coding and interleaving scheme for certain types of packet data connections
EP1069721A2 (en) * 1999-07-12 2001-01-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data r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1031832A1 (en) * 1999-10-28 2001-05-03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rate adjustment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9365A (en) * 1996-03-27 1997-12-16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in data communications
US5745480A (en) * 1996-04-03 1998-04-28 Adicom Wireless, Inc. Multi-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359220A (en) * 2000-02-03 2001-08-15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Handover in accordance with a network policy
US6889050B1 (en) * 2000-11-22 2005-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e servic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3030A1 (en) * 1996-07-12 1998-01-22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Automatic data transfer mode control
EP1024638A1 (en) * 1999-01-26 2000-08-02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dec alteration
WO2000078081A1 (en) * 1999-06-16 2000-12-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hoosing a channel coding and interleaving scheme for certain types of packet data connections
EP1069721A2 (en) * 1999-07-12 2001-01-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data r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1031832A1 (en) * 1999-10-28 2001-05-03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rate adjustment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7821A (zh) 2004-11-17
WO2003021854A1 (en) 2003-03-13
ATE510370T1 (de) 2011-06-15
US7346045B2 (en) 2008-03-18
US20040233895A1 (en) 2004-11-25
EP1423934B1 (en) 2011-05-18
EP1423934A1 (en) 2004-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0457C (zh)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EP3843337B1 (en) Sl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850889B1 (en) Quality of service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to user equipment, users, and application server
US7823155B2 (en) Optimi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for a use application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by averaging a level of performance of the use application for a plurali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3630794B (zh) 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中的测量
KR10113716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작하는 장치의 지리적 위치 정보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698574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mobility-based content delivery
KR100872133B1 (ko)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매크로 다이버시티에 사용되는 변조 및 부호화 모드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US80985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JP3753700B2 (ja) 符号分割多重接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ルチキャストマルチメディア放送サービスのためのデータパケット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01213802B (zh) 用于控制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语音业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930903A (zh) 在切换期间传送服务信息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CN1653729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管理多点通信组的方法
US20220110024A1 (en) Potential qos change notification methods and nodes for assisting application adjustment
US7610020B2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604679B (zh) 动态速率分隔的方法
CN101505252A (zh) 为定位业务提供服务质量映射和端到端优先级支持的方法
AT&T Enabling Premium Service for Streaming Video in Cellular Networks
WO2024007582A1 (en) Context aware quality-of-service sustainability analytics
CN1902973A (zh) 在多个软切换扇区中使广播流同步的方法
CN108028789A (zh) 增强型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eMBMS实现方法及装置
KR101748320B1 (ko) 데이터 서비스 이용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Batkauskas Mobiliojo tinklo paslaugų kokybės vertinimo ir gerinimo būdų tyrimas
Gunther Improving broadcast cell handover performance by the use of an additional interactivity channel
Narayanan B. Tech., University of Kerala, India, 2000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AND SIEMENS NETWORK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NETWORKS OY

Effective date: 2008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718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EDKNEE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SIEMENS NETWOR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18

Address after: Ontario, Canada

Patentee after: Redknee Inc.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