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4213C -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4213C
CN1304213C CNB2005100460148A CN200510046014A CN1304213C CN 1304213 C CN1304213 C CN 1304213C CN B2005100460148 A CNB2005100460148 A CN B2005100460148A CN 200510046014 A CN200510046014 A CN 200510046014A CN 1304213 C CN1304213 C CN 130421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engine
engine
power system
driving
hybri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460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3830A (zh
Inventor
隆武强
范立云
冯立岩
苏新
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B2005100460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04213C/zh
Publication of CN166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3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4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42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Abstract

一种广泛适用于变工况变负荷动力装置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其属于交通运输的动力装置领域。这种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驱动装置和电力驱动装置。由于发动机驱动装置至少有二台发动机进行组合,可以使发动机接合或分离,让发动机输出的负荷与外界负载相适应。电力驱动装置采用复式激磁直流电机,只要由ECU控制单元改变激磁方式,复式激磁直流电机既可当发电机使用,也可当电动机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根据驾驶状况由ECU控制单元进行优化控制,一方面把发动机控制在高效率区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再生制动改善燃料经济性。能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

Description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泛适用于变工况变负荷动力装置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其属于交通运输的动力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动力的传送有三种方式,即串联方式、并联方式和混联方式。串联方式是用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机通过发出的电力来驱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来驱动车轮,采用这种方式,可使输出功率较小的发动机在有效的范围内较稳定地运转,车辆还可以一边有效地进行蓄电池充电,一边行驶。而并联方式是以发动机和电动机驱动车轮,这种方式能够根据行驶状况而分别或同时使用两种动力。丰田混合动力系统将并联方式和串联方式组合在一起较好地发挥了二者的各自长处。该混合动力系统专设了一个游星齿轮,相对来说,混联方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使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该混合动力系统应采用发动机驱动装置和电力驱动装置,靠ECU控制单元实现综合控制。发动机驱动装置采用至少有二台发动机组成的发动机;电力驱动装置中的电机应既可作电动机使用,也可作发电机使用。由ECU控制单元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控制,使车辆同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它主要包括发动机驱动装置和电力驱动装置。发动机驱动装置由发动机经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半轴和车轮依次连接在一起;电力驱动装置主要由电机、蓄电池和电能转换控制器电气连接在一起。它还包括一个ECU控制单元。上述的电机采用复式激磁直流电机,复式激磁直流电机经差速器、半轴和车轮依次连接在一起;上述的发动机至少有二台发动机靠离合器连接在一起,高压油泵、水泵和机油泵安装在带有输出轴的发动机上,高压油泵经高压油管与各缸的喷油器连接,水泵有供水管连接各台发动机,机油泵也有供油管连接各台发动机,各台发动机的油底壳由连接管连通。ECU控制单元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能转换控制器和离合器采用电气连接。上述的发动机一种方法是采用至少有二台发动机使用离合器单轴线串联连接,或者将一台发动机至少分成两个缸组,在缸组之间的曲轴上用离合器串联在一起;也可以采用至少有二台发动机使用离合器双轴线并联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指导思想是:这种并联式混合动力装置可以采用数台发动机进行组合,或者将一台发动机至少分成两个缸组,在外界负载变化时,可以使某发动机接合或分离,让发动机输出的负荷与外界负载相适应,这就可以保证正在工作的发动机总是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由于电机采用复式激磁直流电机,只要由ECU控制单元改变激磁方式,复式激磁直流电机既可当发电机使用,也可当电动机使用。因此该混合动力系统具有更加宽广的高效率范围,能够完全满足从高速公路到城市道路,从满载到空载等不同工况的使用需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驱动装置和电力驱动装置。由于发动机至少有二台发动机组成;采用的电机既可作发电机使用,也可作电动机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根据驾驶状况进行优化控制,一方面把发动机控制在高效率区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再生制动改善燃料经济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二台发动机串联连接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图。
图2是二台发动机并联连接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图。
图3是4缸机与2缸机单轴线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4是3缸机与3缸机双轴线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脚踏板,2、ECU控制单元,3、转速传感器,4、蓄电池,5、14、半轴,5a、14a、差速器,6、电能转换控制器,7、车速传感器,8、复式激磁直流电机,9、二缸发动机,10、12、离合器,11、四缸发动机,13、变速器,15、三缸发动机,16、17、车轮,18a、主动齿轮,18b、中间齿轮,18c、从动齿轮,19、高压油泵,20、高压油管,21、喷油器,22、机油泵,23、水泵,2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驱动装置和电力驱动装置。发动机驱动装置都由发动机经离合器12、变速器13、差速器14a、半轴14和车轮16依次连接在一起。电力驱动装置主要由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蓄电池4和电能转换控制器6电气连接在一起。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经差速器5a、半轴5和车轮17依次连接在一起。在发动机的输出端装有转速传感器3,在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的轴端装有车速传感器7。ECU控制单元2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3、车速传感器7、电能转换控制器6和离合器10、12采用电气连接。在图1中,发动机由一台四缸发动机11经离合器10与一台二缸发动机9单轴线串联连接。在图2中,发动机由二台三缸发动机15经齿轮传动装置和离合器10双轴线并联连接。
图3属于二台发动机的单轴线串联结构。一台四缸发动机11与一台二缸发动机9经液压驱动的离合器10实现接合或分离。高压油泵19、水泵23和机油泵22安装在带有输出轴的发动机上,高压油泵19经高压油管20与各缸的喷油器21连接,水泵23有供水管连接二台发动机,机油泵22也有供油管连接二台发动机,二台发动机的油底壳由连接管24连通。这样可保证各台发动机的滑油和冷却水都处于同样的热状态。该发动机工作时由微电脑控制器检测外界的负载,实时控制离合器10的接合或分离,同时自动控制被接合或分离的发动机是否供油,并自动调节供油正时。以保证发动机始终在良好的性能区工作,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实现最佳匹配。该实施例也可采用一台六缸机分成四缸和二缸共二个缸组,在缸组之间的曲轴上设有离合器。
图4属于二台发动机的双轴线并联结构。二台三缸发动机15经液压驱动的离合器10实现接合或分离。高压油泵19、水泵23和机油泵22安装在带有输出轴的发动机上,高压油泵19经高压油管20与各缸的喷油器21连接,水泵23有供水管连接二台发动机,机油泵22也有供油管连接二台发动机,二台发动机的油底壳由连接管24连通。这样可保证各台发动机的滑油和冷却水都处于同样的热状态。双轴线并列结构还要增设一组传动齿轮,一般应由主动齿轮18a、中间齿轮18b和从动齿轮18c组成。以便于在离合器10接合时向输出发动机传递扭矩。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主要靠驾驶员操纵脚踏板1来发出指令:
一、车辆起动和低负荷运行时,在ECU控制单元2的控制下,切断发动机的燃料供给,蓄电池4供电,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作为电动机驱动车轮行驶。
二、车辆正常运行时,在ECU控制单元2的控制下:
1、中等负荷时,一台发动机工作;
2、大负荷时,二台发动机工作;
3、特大负荷时,二台发动机和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都参加工作。
三、车辆减速和制动时,在ECU控制单元2的控制下,车轮17驱动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进行再生发电,所回收的制动能量转变成电能被储存在蓄电池4中。
四、蓄电池充电,在ECU控制单元2的控制下,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只要蓄电池4的电量不足,就会进行自动充电。
五、车辆减速或停止运行时,在ECU控制单元2的控制下,就会使发动机停止运转。

Claims (2)

1、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它主要包括发动机驱动装置和电力驱动装置,发动机驱动装置由发动机经离合器(12)、变速器(13)、差速器(14a)、半轴(14)和车轮(16)依次连接在一起,电力驱动装置主要由电机、蓄电池(4)和电能转换控制器(6)电气连接在一起;它还包括一个ECU控制单元(2),上述的电机采用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复式激磁直流电机(8)经差速器(5a)、半轴(5)和车轮(17)依次连接在一起;上述的发动机至少有二台发动机靠离合器(10)连接在一起,高压油泵(19)、水泵(23)和机油泵(22)安装在带有输出轴的发动机上,高压油泵(19)经高压油管(20)与各缸的喷油器(21)连接,水泵(23)有供水管连接各台发动机,机油泵(22)也有供油管连接各台发动机,各台发动机的油底壳由连接管(24)连通,ECU控制单元(2)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3)、车速传感器(7)、电能转换控制器(6)和离合器(10、12)采用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发动机采用至少有二台发动机使用离合器(10)单轴线串联连接,或者将一台发动机至少分成两个缸组,在缸组之间的曲轴上用离合器串联在一起。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发动机采用至少有二台发动机使用离合器(10)多轴线并联连接。
CNB2005100460148A 2005-03-11 2005-03-11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421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60148A CN1304213C (zh) 2005-03-11 2005-03-11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60148A CN1304213C (zh) 2005-03-11 2005-03-11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3830A CN1663830A (zh) 2005-09-07
CN1304213C true CN1304213C (zh) 2007-03-14

Family

ID=35035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460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4213C (zh) 2005-03-11 2005-03-11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0421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770C (zh) * 2005-10-15 2007-06-06 谢百年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
CN100423963C (zh) * 2006-08-10 2008-10-08 上海交通大学 无级变速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US8744654B2 (en) * 2008-11-28 2014-06-03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hybrid work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ump output of hybrid working machine
CN101811433B (zh) * 2010-05-07 2012-08-08 田晓虹 油气混合燃料的混合动力系统
CN102152745A (zh) * 2011-04-07 2011-08-17 扬州大学 磁悬浮电动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55709A1 (en) * 2001-12-26 2003-07-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rive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CN1447757A (zh) * 2000-10-31 2003-10-08 日产柴油机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混合系统
DE10246839A1 (de) * 2002-10-08 2004-04-2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Hybridfahrzeugantriebsstrang
CN2647637Y (zh) * 2003-06-13 2004-10-13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1552591A (zh) * 2003-05-26 2004-12-08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EP1510422A1 (de) * 2003-08-26 2005-03-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Fahrzeugsteuer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Leistungseinschränk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757A (zh) * 2000-10-31 2003-10-08 日产柴油机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混合系统
WO2003055709A1 (en) * 2001-12-26 2003-07-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rive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DE10246839A1 (de) * 2002-10-08 2004-04-2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Hybridfahrzeugantriebsstrang
CN1552591A (zh) * 2003-05-26 2004-12-08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2647637Y (zh) * 2003-06-13 2004-10-13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EP1510422A1 (de) * 2003-08-26 2005-03-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Fahrzeugsteuer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Leistungseinschränk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3830A (zh) 2005-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7966A (zh) 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911704A (zh) 双电机三离合器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657974Y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混联式动力总成
CN1068836C (zh) 非导轨上行驶的复合动力车辆的运行方法
DK2137039T3 (en) Hybrid power train
CN100581862C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24862U (zh) 四驱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系统
CN203854499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CN101602362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的辅助驱动扭矩分配方法
CN182741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动力耦合总成
CN111231648B (zh) 一种混合动力叉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60720A (zh)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控制方法
CN1919632A (zh) 新型双电机混联混合动力总成
CN1304213C (zh)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1920722A (zh)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转矩控制系统及方法
US664808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ower in a hybrid-electric vehicle
CN202491672U (zh) 用于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829619A (zh) 控制柴油混合动力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72571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WO2008122783A2 (en) Hybrid vehicle
CN102490587A (zh) 具有高可靠性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总成
CN200984966Y (zh) 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同轴式动力系统
CN202283872U (zh) 混合动力汽车多电机混联系统
CN1304212C (zh)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8162952B (zh) 一种新型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