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0678C -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0678C
CN1300678C CNB021229988A CN02122998A CN1300678C CN 1300678 C CN1300678 C CN 1300678C CN B021229988 A CNB021229988 A CN B021229988A CN 02122998 A CN02122998 A CN 02122998A CN 1300678 C CN1300678 C CN 13006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network
eventsink
incident
queuing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29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6086A (zh
Inventor
汪宇
石春和
游崇
李冬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021229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00678C/zh
Publication of CN1466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6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06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06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其特征是:当新邮件在收件箱中存储完毕后,引起一个系统存储事件,触发事件接收器;事件接收器取得新邮件信息并生成通知信息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智能网系统。本发明可减少系统开销且通知及时,几乎无延时。

Description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多种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大多采用的是轮询用户邮箱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陷是明显的:当用户量很大时,无休止的轮询带来巨大的系统开销;对上百万的用户邮箱的逐个扫描不可避免的产生延时,等找到一封新邮件时可能其已经不新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减少系统开销且通知及时,几乎无延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所述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当新邮件在收件箱中存储完毕后,引起一个系统存储事件,触发事件接收器;事件接收器取得新邮件信息并生成通知信息包,通过互联网的排队转发模块发送到智能网系统。
所述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系统,包括邮件系统、智能网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事件接收器;所述邮件系统用于当新邮件在收件箱中存储完毕后,产生一个系统存储事件,触发事件接收器,事件接收器用于在被触发后从邮件系统获取新邮件信息,并生成通知消息包通过互联网的排队转发模块发送到智能网。
采用上述方案后,当有新邮件到达时,借助邮件系统的触发信号,启动事件接收器,从而实现主动地向智能网系统发起呼叫,而不要系统在浩翰无边的邮件中寻觅。这样就节省了系统开销,且通知几乎没有延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邮件通知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邮件通知系统具体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邮件系统,如Exchange 2000 Server等,对于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很大支持,其中有一项是系统存储事件OnSave。当某项目Item被删除、移动、拷贝、改变、存储时(可以选择事件发生的位置),会引起某一系统存储事件OnSave,它可以做为一个触发信号。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事件接收器来接收这个触发信号,实现事件与应用程序的接口。具体的说,在本发明的新邮件到达通知程序中,为通知过程设置一个事件接收器EventSink,接收异步的系统存储事件OnSave,并把事件的发生定位在用户收件箱中。这样,当新邮件在收件箱中存储完毕后,就会触发系统存储事件OnSave,使事件接收器EventSink运行。在事件接收器EventSink中执行的操作是取得新邮信息并生成通知消息包发送出去。由于应用程序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因此,对于新邮件通知程序来说,当用户不在线时,依然能通知到他。
综上所述,新邮件通知程序中的事件接收器EventSink的原理是:为程序注册一个新邮件到达事件,并设置相应的接收器。当有新邮件到达时,将触发程序,并传递相关信息。应用程序再根据得到的信息去读新邮件的各种基本信息,如邮件标题,发件人等,再进一步处理。
下面是基于Exchange Server2000邮件系统的实现技术。其他的邮件系统,只要能发生系统存储事件OnSave,也能同样实现。
见图1、2,本例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系统包括邮件系统Exchange、智能网系统、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当新邮件在收件箱中存储完毕后,所述邮件系统会产生一个系统存储事件OnSave,触发事件接收器EventSink,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在被触发后从邮件系统获取新邮件信息,并生成通知消息包通过互联网Internet发送到智能网。事件接收器EventSink所取得的邮件信息包括发件人、收件人、邮件主题及收发时间。
系统中还包括排队转发模块UMNF,它的功能是对通知消息进行接收和转发,并维护一个等待发送的通知消息队列。智能网中包括有前端机FEP和业务控制点SCP,通知信息包先通过排队转发模块UMNF,然后通过前端处理模块FEP发送到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点SCP。所述排队转发模块UMNF包括调度模块CDaemon和在其调度下工作的消息队列MsQueue和发送模块CsendPort等功能模块,还包括缓冲区(图2)。
当有新邮件到达时,邮件系统通过系统存储事件OnSave触发事件接收器EventSink,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到邮件系统中取出新邮件的各种基本信息,包括收件人、发件人、时间、邮件主题等,再根据这些信息生成一个通知消息包,通过互联网Internet发送到UMNF,再由排队转发模块UMNF主模块转发给智能网的前端处理模块FEP,由前端处理模块FEP转换后交给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控制点SCP收到通知后,将通知信息以各种方式发给收件人,如短信息、传呼、电话等,这是智能网自身具有的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以后和其它邮件系统兼容的问题,在方案内部做了划分。将转发的部分——排队转发模块UMNF与获知有新邮到达并取得新邮信息的部分——事件接收器EventSink独立开。排队转发模块UMNF做成独立的模块,就可以应用于其它的邮件系统。在获知有新邮到达并取得新邮信息的模块——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和排队转发模块UMNF之间、排队转发模块UMNF与业务控制点SCP之间,均采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传递新邮信息。这样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灵活的组网。
在邮件系统中设置一个事件接收器EventSink程序是实现本发明的要点之一,下面以Exchange Server 2000邮件系统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当收件箱中有文件保存时(即刚收到的邮件),会发生一个系统存储事件OnSave;比如A君需要新邮件通知的业务,就在A君的收件箱中建一个注册项,将事件接收器EventSink与OnSave事件联系起来,使当A君的收件箱中发生OnSave事件时,事件接收器EventSink(本例中它是用VB程序编写的一个系统虚函数)会被调用。这可以使用ExchangeServer自带的脚本程序实现。
事件接收器EventSink被调用的过程为:1)发新邮件给A君;2)邮件服务器收到该邮件并将其保存在A君的邮箱中;3)系统产生系统存储事件OnSave;4)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函数执行。
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函数流程:1)根据系统传入的参数取得新邮件信息;2)初始化网络连接;3)将新邮件信息发送出去。
事件接收器EventSink的设置可以用编程的方式实现,如在本例中我们用VB程序来实现。它需要三个接收参数:项目的URL、事件信息、标识,分别阐述如下:
1.项目的URL。新邮件的存储位置。Exchange 2000的OLE DB提供者为使用URL访问公共和专用数据存储提供支持。这样就可以使用ADO的Record对象来直接访问单独的记录。在Web存储中,每个记录均与一个单独的项目相联系,例如,文件夹、文件或者电子邮件消息。
Web存储检验从URL的协议部分获得的信息(诸如http://或file://),并使用Web存储数据库自动建立数据连接。该功能消除了对ADO连接(connection)对象的需求,并允许记录(Record)对象迅速从Web存储项目和文件夹中实例化。
(上两段中提到的两个名词:OLE DB、ADO简单解释如下:由于二者没有统一的中文名称,本处暂称为“统一数据访问技术”和“动态数据对象”。多种场合下,人们需要一个简单、一致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使应用程序能够访问和修改众多类型的数据源。微软Microsoft对这个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OLE DB,即一组“组件对象模型”(COM)接口,以统一的方式访问存储在不同信息源中的数据。但是,OLE DB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目的是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最佳的功能,它并不符合简单化的要求。人们需要的API应该是一座连接应用程序和OLE DB的桥梁,这就是ADO(ActiveX Data Objects))。
2.事件信息。前面说到应用程序要和相应的事件注册,事件信息就是在注册时定义的的一个对象。它包含与发生事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3.标识。这是表明发生事件的Item是否已经被存储的判断标准。在新邮件被存储之前新邮件的URL是非法的。用它可以构造一些判断逻辑,直到确认新邮件已经被存储时才发出通知。
除此之外,如果事件接收器EventSink是用程序实现的,则程序中还可包括一些变量初始化语句,不再赘述。
利用本发明的这种方法和系统,通知程序可以得到新邮件的各种信息并发送给用户,并根据需要到邮箱中去读取一些该新邮件的信息,用来构造通知发出去。

Claims (9)

1、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当新邮件在收件箱中存储完毕后,引起一个系统存储事件(OnSave),触发事件接收器(EventSink);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取得新邮件信息并生成通知信息包,通过互联网(Internet)的排队转发模块(UMNF)发送到智能网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其特征是:事件接收器(EventSink)所取得的邮件信息包括发件人、收件人、邮件主题及收发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其特征是通知信息包通过互联网(Internet)的排队转发模块发送到智能网系统的过程是:通知信息包通过排队转发模块排队转发后,并通过至前端处理模块(FEP)发送到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点(SCP)。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排队转发过程依次包括:调度、存入缓冲区、转移到消息队列(MsQueue)和发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其特征是:事件触发器(EventSink)取得新邮件信息具体为:事件触发器接受到系统存储事件(OnSave)触发后,事件触发器到邮件系统中取出新邮件信息。
6、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系统,包括邮件系统、智能网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事件接收器(EventSink)和排队转发模块;所述邮件系统用于当新邮件在收件箱中存储完毕后,产生一个系统存储事件(OnSave),触发事件接收器(EventSink),事件接收器(EventSink)用于在被触发后从邮件系统获取新邮件信息,并生成通知消息包通过互联网(Internet)的排队转发模块发送到智能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系统,其特征是:事件接收器(EventSink)所取得的邮件信息包括发件人、收件人、邮件主题及收发时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系统,其特征是:,智能网中包括有前端机(FEP)和业务控制点(SCP),所述通知信息包先通过排队转发模块(UMNF),然后通过前端处理模块(FEP)发送到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点(SCP)。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队转发模块(UMNF)包括调度模块(Cdaemon)和在其调度下工作的消息队列(MsQueue)和发送模块(CsendPort)。
CNB021229988A 2002-06-15 2002-06-15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067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229988A CN1300678C (zh) 2002-06-15 2002-06-15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229988A CN1300678C (zh) 2002-06-15 2002-06-15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6086A CN1466086A (zh) 2004-01-07
CN1300678C true CN1300678C (zh) 2007-02-14

Family

ID=34142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299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0678C (zh) 2002-06-15 2002-06-15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0067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9592C (zh) * 2005-03-02 2009-02-04 北京立通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Microsoft Exchange邮件服务器中邮件的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779A (zh) * 1996-07-19 1999-08-1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交互作用过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779A (zh) * 1996-07-19 1999-08-1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交互作用过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6086A (zh) 2004-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263B (zh) 用于电子邮件过滤的方法和设备
US76983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nce enabled e-mail delivery
US7561868B2 (en) Remote electronic mailbox access
US6874011B1 (en) Scalable IP-based notif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unified messaging
US8539097B2 (en) Intelligent message processing
US7143417B2 (en) Notification services within a unifi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N100546288C (zh) 一种电子邮件跟踪系统及其方法
CN101079827B (zh) 电子邮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US77615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ail presence confirmation
US20060116138A1 (en) Value added services creation (vasc) platform
US20090049141A1 (en) Tracking delivered e-mail
CN1280730A (zh) 具有多个接口能力的消息应用
US20070143424A1 (en) Distribution list for a reply message
CN101951349B (zh) 支持收发多个电子邮箱邮件的代理邮件网关、系统及方法
KR19990036003A (ko)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EP2134042A1 (en) Email handling system comprising meta-data storage
CN1300678C (zh) 通过智能网实现电子邮件到达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CN1843007A (zh) 提供与统一消息传递系统网络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WO2007082428A1 (fr) Serveur mobile de courriels et procédé de mise en oeuvre de courriels
US8224771B2 (en) Resource sharing for document production
US200702142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mail notification using auto-forwarding and a lightweight mail notification sender
CN1482829A (zh) 移动数字邮件系统
US20060101126A1 (en) Classifying multiple attention levels for message recipients
US20200045005A1 (en) Intelligent real-time smtp routing
CN1150716C (zh) 一种电子邮件传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14

Termination date: 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