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4526C - Ic卡和其os启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Ic卡和其os启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4526C
CN1294526C CNB200410032860XA CN200410032860A CN1294526C CN 1294526 C CN1294526 C CN 1294526C CN B200410032860X A CNB200410032860X A CN B200410032860XA CN 200410032860 A CN200410032860 A CN 200410032860A CN 1294526 C CN1294526 C CN 12945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itial stage
card
data
information
memory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28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8349A (zh
Inventor
大屋光功
角辰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8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8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45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45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06Loading of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41Multiboot arrangements, i.e. selecting an operating system to be load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19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application selection, e.g. an acceleration sensor or a set of radio butt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IC卡,当足够的操作电力被提供给IC卡(1A)时,初期OS选择装置(154)根据非易失性存储器18保存的识别信息而启动OS-A和OS-B的任何一个作为初期OS。然后,传送方式判别装置(151)基于从读写器(2)接收的数据来判别数据传送方式。OS是否合适判定装置(152)判定所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和与操作中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一致。当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时,OS切换装置(154)将其切换到其它OS。对于与多个数据传送方式对应的、安装了多个OS的IC卡,在不使工作时钟高速化的情况下,针对各数据传送方式可以高速化进行合适的OS的选择/启动。

Description

IC卡和其OS启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C卡,更具体地涉及适合于能够与多个数据传送方式对应且装载多个OS的IC卡,特别是非接触型IC卡的OS启动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电子货币卡、ID卡、定期票卡和电话卡等,安装了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之IC芯片的IC卡正在逐步广泛普及。这种IC卡根据使用的环境和系统而使用与其各个用途一致的不同数据传送方式和存储器内数据管理方法。由此,使用者必须使用符合于各个标准的IC卡,不得已携带多个IC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了一种方式,即在一个IC卡所安装的IC芯片内构造与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相符的数据解调装置,并且通过选择器来选择合适的解调信号(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据此,通过一个IC卡,有可能与国际标准即ISO/IEC 14443-2等中规定的A类型方式和B类型方式相对应,即使当接收到任何一个调制信号时也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处理。
由于上述IC卡处理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基于共同的标准,作为任何一个数据传送方式,其安装的存储器内的文件管理也能够用共同的一个OS来进行。但是,当对每个数据传送方式而言存储器内的文件管理方式不同时,不能够用一个OS来进行文件管理,用一个IC卡来实现不同标准的处理也就变得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了一种方式,即在一个IC卡上预先安装了多个OS,基于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指令中包含的与IC卡OS相关的信息来识别启动合适的OS(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据此,通过一个IC卡,有可能与多个OS(IC卡OS)相对应,并能够实现所谓的多个OS的IC卡。
虽然上述后面的IC卡安装了多个OS,但是由于在从外部装置接收到初始指令后才开始判明合适的OS,因此存在对初始指令的响应慢之类的问题。这特别在需要足够时间进行OS启动时成为致命的问题。例如,当使用定期票时,在人通过自动检票机结束之前,必须在IC卡和自动检票机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完成各种数据处理。但是,如果自动检票机对初始指令的响应慢,恐怕在人通过自动检票机结束之前不能完成必要的数据处理,就会产生不能够通过检票口之类的问题。
例如,在ISO/IEC 14443-3等中,预先规定了从IC卡接收到指令到发送响应的时间。因此,在接收指令后判断启动合适OS的方法中,由于另外需要OS的启动时间,因此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够进行响应发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考虑采取使IC卡所安装的LSI的工作时钟高速化且缩短OS启动需要的时间之类的措施。但是,由于工作时钟高速化是耗电增加的原因,因此不是所希望的。特别是,由于在非接触型IC卡中所提供的功率存在限度,通过工作时钟的高速化而增加耗电将产生不能够发挥足够的通信工作距离的性能。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72806号公报(第2-5页,第4图);
专利文献2:特开2003-76954号公报(第6-7页,第8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与多个数据传送方式对应,同时对于安装了与该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多个OS的IC卡,在不使其工作时钟高速化的情况下,而使对各个数据传送方式的合适OS的选择/启动高速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IC卡,为非接触型,可以按照多个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发送,同时安装了分别与该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每一个对应的多个OS,包括:传送方式判别装置,根据从外部接收的数据,判别与外部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是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某一个;OS是否合适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操作中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由上述传送方式判别装置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一致;和OS切换装置,当由上述OS是否合适判定装置判定出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操作中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由上述传送方式判别装置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时,将操作中的OS切换到所述多个OS的其它OS;一旦供给电源,启动上述多个OS的任何一个。
根据本发明,当电源被提供给IC卡时,启动所安装的多个OS的任何一个。而且,通过传送方式判别装置判别从外部接收的数据是由哪一种数据传送方式传送的,通过OS是否合适判定装置判定操作中的OS是否合适,在不合适时切换到其它OS。由此,不用提高IC卡的时钟就能够使IC卡的OS启动与接收数据后选择最合适OS的情况相比更加高速化。
有关本发明的IC卡,优选包括:存储电路,用于保存与当该IC卡被提供了电源时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选择相关的静态信息;和初期OS选择装置,基于上述存储电路保存的静态信息,从上述多个OS中选择上述初期OS;一旦供给电源,启动由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选择的初期OS。
依据该构成,根据有关选择初期OS的静态信息,当IC卡的操作开始时,能够选择启动更合适的初期OS。
优选上述存储电路保存上述多个OS。
具体讲,上述存储电路分别保存与上述多个OS之每一个对应的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所要求的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作为上述静态信息;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上述多个OS中选择与上述要求响应时间最短的数据传送方式相对应的OS作为上述初期OS。
具体讲,上述存储电路分别保存与上述多个OS之每一个对应的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实际需要的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作为上述静态信息;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上述多个OS中选择与上述实际需要响应时间最长的数据传送方式相对应的OS作为上述初期OS。
具体讲,上述存储电路对于与上述多个OS之每一个对应的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分别保存与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和实际需要的响应时间之间的差相关的信息作为上述静态信息;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上述多个OS中选择上述实际需要响应时间比上述要求响应时间更长时上述差最大的数据传送方式相对应的OS作为上述初期OS。
优选上述响应时间是从该IC卡由外部最初接收到指令信息包数据开始到发送响应信息包数据为止的接收发送时间。
具体讲,上述存储电路保存与上述多个OS之每一个启动所需要时间相关的信息作为上述静态信息;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上述多个OS中选择上述启动需要时间最长的OS作为上述初期OS。
有关本发明的IC卡,优选包括:存储电路,用于保存与该IC卡被提供了电源时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选择相关的动态信息;初期OS选择装置,基于上述存储电路保存的动态信息,从上述多个OS中选择上述初期OS;和信息更新装置,用于更新上述存储电路保存的动态信息;一旦供给电源,启动由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选择的初期OS。
具体讲,上述存储电路保存与上述多个OS之每一个的启动频度相关的信息作为上述动态信息;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上述多个OS中选择过去规定次数使用范围内启动频度最高的OS作为上述初期OS。
具体讲,上述存储电路保存与上述多个OS之每一个的启动履历相关的信息作为上述动态信息;上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上述多个OS中选择上一次启动的OS作为上述初期OS。
优选上述存储电路是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IC卡的OS启动方法,该IC卡为非接触型,可以按照多个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发送,同时安装了分别与该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每一个对应的多个OS,其特征在于,包括:OS启动步骤,当该IC卡被提供电源时启动上述多个OS的任何一个;传送方式判别步骤,基于从外部接收的数据,判别与外部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是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某一个OS是否合适判定步骤,用于判定在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通过上述OS启动步骤启动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通过上述传送方式判别步骤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一致;和OS切换步骤,当通过上述OS是否合适判定步骤判定出上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通过上述OS启动步骤启动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通过上述传送方式判别步骤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时,将在上述OS启动步骤启动的OS切换到上述多个OS的其它OS。
根据本发明,当电源被提供给IC卡时,启动所安装的多个OS的任何一个。判别从外部接收的数据是由哪一种数据传送方式传送的,判定操作中的OS是否合适。在不合适时切换到其它OS。由此,不用提高IC卡的时钟就能够使IC卡的OS启动与接收数据后选择最合适OS的情况相比更加高速化。
优选上述OS启动步骤在给该IC卡提供电源时,根据当电源被提供给该IC卡时有关选择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静态信息,从上述多个OS中选择初期OS并启动所选择的初期OS。
优选上述OS启动步骤是在给该IC卡提供电源时,根据当电源被提供给该IC卡时有关选择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动态信息,从上述多个OS中选择初期OS并启动所选择的初期OS的步骤。本发明的IC卡的OS启动方法还包括信息更新步骤,用于更新上述动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由有关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IC卡和外部装置构成的IC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IC卡的OS启动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的初期OS选择处理的第一具体例。
图4是图2中的初期OS选择处理的第二具体例。
图5是图2中的初期OS选择处理的第三具体例。
图6是图2中的初期OS选择处理的第四具体例。
图7是由有关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IC卡和外部装置构成的IC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IC卡的OS启动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图8中的初期OS选择处理的第一具体例。
图10是图8中的初期OS选择处理的第二具体例。
图11是由有关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IC卡和外部装置构成的IC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IC卡的OS启动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中:1A、1B、1C-IC卡,18-非易失性存储器,19-ROM,151-传送方式判别模块,152-OS是否合适判定模块,153-OS切换模块,154-初期OS选择模块,155-信息更新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由有关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IC卡和外部装置构成的IC卡系统的功能框图。在该图所示的IC卡系统中,在IC卡1A和与此相对的进行数据读写的作为外部装置的读写器2之间进行数据的接收发送。
本实施方式的IC卡1A被构成为可与相互不同的两种数据传送方式对应。即,IC卡1A作为用于实现数据传送方式A的数据接收发送装置,包括:解调部10a;解码部11a,编码部12a和调制部13a,同时,作为用于实现数据传送方式B的数据接收发送装置,包括:解调部10b;解码部11b,编码部12b和调制部13b。
解调部10a和10b对IC卡1A从读写器2接收的调制数据以各自的解调方式分别进行解调处理。解码部11a和11b对由解调部10a和10b解调后的数据以各自的解码方式分别进行解码处理。
解码部11a和11b分别从解码处理时获得的诸如符号代码和同步检测代码判定进行解码处理后的数据是否与该解码方式和数据传送方式一致,是否有效,并输出表示该判定结果的判定信号VALa和VALb。数据选择部14基于判定信号VALa和VALb在从解码部11a和11b输出的解码数据中选择有效的一个并输出到信息处理部15A。
信息处理部15A执行通过从读写部2接收的指令信息包数据所指定的处理,并生成应该发送到读写器2的响应信息包数据。此时,对临时保存诸如运算信息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易失性存储器17和保存诸如读写用户数据的E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ROM)和FeROM(铁电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18进行适当的存储器存取。信息处理部15A例如可以由CPU构成。
编码部12a和12b对从信息处理部15A提供的数据用各自的编码方式分别进行编码处理。调制部13a和13b对由编码部12a和12b编码后的数据用各自的调制方式分别进行调制处理。然后,信号选择部16基于从信息处理部15提供的选择信号SEL从由调制部13a和13b分别调制的信号中选择任意一个发送到读写器2。后面详细说明选择信号SEL。
本实施方式的IC卡1A安装了用于实现相互不同文件管理方式的两种OS(操作系统)。具体地,用于实现分别与上述数据传送方式A和数据传送方式B对应的文件管理方式的OS-A和OS-B被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19中。在OS-A和OS-B中,与在IC卡1A和读写器2之间进行数据接收发送相关的数据传送方式和标准相对应的OS作为IC卡1A的OS被选择启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IC卡1A成为与这两个标准相对应,即使用通过上述数据传送方式A和OS-A而进行的文件管理方式的标准A、和使用通过上述数据传送方式B和OS-B而进行的文件管理方式的标准B。
下面详细说明信息处理部15A中与OS启动控制相关部分的结构。
信息处理部15A包括:传送方式判别模块151;OS是否合适判定模块152;OS切换模块153和初期OS选择模块154。这些模块的每一个能够通过硬件或者程序处理实现。
初期OS选择模块154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中保存的识别信息从ROM 19中存储的OS-A和OS-B中选择应该首先启动的初期OS。这里,识别信息就是当给IC卡1A提供电源时与应该启动的初期OS之选择相关的信息。识别信息的具体例子将后面说明。这样,由初期OS选择模块154选择的初期OS在给操作提供了足够的电力之后的操作开始时被启动。
传送方式判别模块151基于从读写器2接收的数据判别在IC卡1A和读写器2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是数据传送方式A和数据传送方式B的哪一个。具体地,根据从解码部11a和11b分别输出的判定信号VALa和VALb判别有效的数据传送方式。传送方式判别模块151将表示有效数据传送方式的选择信号SEL输出到信号选择部16。关于信号选择部16基于选择信号SEL对应该发送到读写器2的调制信号的选择操作是如同上述。
OS是否合适判定模块152判定通过传送方式判别模块151判别的有效数据传送方式和与操作中的OS相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一致。
当通过OS是否合适判定模块152判定出与操作中的OS相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通过传送方式判别模块151判别的有效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时,OS切换模块153将操作中的OS切换成另一OS。
下面,参考图2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IC卡1A的OS启动处理。
首先,当用于操作的足够电力被提供给IC卡1A时,IC卡1A开始工作(步骤S11),在进行初期处理的同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中读出识别信息(步骤S12)。然后基于读出的识别信息选择初期OS(步骤S13)。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3由初期OS选择模块154执行。初期OS选择处理的具体例将在后面说明。
步骤S13的初期OS选择处理结果,当OS-A作为初期OS被选择时,从ROM 19中读出并启动OS-A(步骤S14a),IC卡1A成为指令接收等待状态。根据在IC卡1A开始工作之后从读写器2最初接收的指令(初始指令)的解码处理结果,判别有效的数据传送方式(步骤S15a)。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5a由传送方式判别模块151执行。
步骤S15a的执行结果,当所判别的有效数据传送方式不是与操作中的OS-A而是与OS-B对应的时(步骤S16a的否),就从ROM 19中读出OS-B并重新启动IC卡1A的OS(步骤S17a)。OS-B被启动之后,当不能够继续执行指令分析处理时,就过渡到下一个指令接收等待状态。由于通常重新发送指令,在接收到该重新发送的指令后进行指令的分析处理。另一方面,当所判别的有效数据传送方式是与操作中的OS-A对应时(步骤16a的是),则继续所接收指令的分析处理(步骤S19)。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6a和步骤S17a分别由OS是否合适判定模块152和OS切换模块153执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的初期OS选择处理结果,当OS-B作为初期OS被选择时,与上述相同,依次进行OS-B的启动(步骤S14b)、从初始指令中判别有效的数据传送方式(步骤S15b)、判定操作中的OS-B是否合适(步骤S16b)以及指令分析处理(步骤S19)。当OS-B被判定为不合适时(步骤16b的否),重新启动OS-A(步骤S17b),执行指令分析处理(步骤S19)也不言而喻。
下面,以几个具体例子,说明本实施方式IC卡1A中初期OS的选择。
第一初期OS选择例子
在第一初期OS选择例子中,对于与OS-A和OS-B的每一个对应的各个数据传送方式,将与各个标准所要求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用作为识别信息。这里,响应时间就是从IC卡1A接收指令信息包数据开始到发送响应信息包数据为止的接收发送时间。
识别信息可以是带有对于OS-A和OS-B之启动顺序进行优劣判断的信息。例如,其可以是绝对表示的时间信息,或者也可以是根据所要求响应时间的长短的OS-A和OS-B的相对顺序信息。所要求的响应时间是对每个标准而预先规定的固有信息。因此,在IC卡制造时,能够将识别信息预先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中。
图3是图2所示初期OS选择处理(步骤S13)的具体例子。在步骤S13中,对OS-A和OS-B,比较所要求响应时间的相对长短。对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当判断OS-A一方短时(步骤S13的是)就启动OS-A,另一方面,当判断OS-B一方短时(步骤S13的否)就启动OS-B。即优先选择启动与所要求响应时间更短的数据传送方式对应的OS,换言之,优先选择启动必须对指令接收更早响应的OS。通过这,能够在标准所规定的响应时间之内完成响应处理。
第二初期OS选择例子
在第二初期OS选择例子中,与OS-A和OS-B的每一个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分别使用实际上与所要求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作为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可以是带有对于OS-A和OS-B之启动顺序进行优劣判断的信息。例如,其可以是绝对表示的时间信息,或者也可以是根据实际上所要求响应时间的长短的OS-A和OS-B的相对顺序信息。当IC卡1A开始操作之后最初启动的OS与所接收指令的数据传送方式对应时,其可以是与不进行OS重新启动时的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或者当最初启动的OS是不合适时,其可以是与当重新启动另一OS时的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而且,实际上所要求的响应时间是由所安装的OS种类和接收发送电路构成等唯一确定的固有信息。因此,在IC卡制造时,能够将识别信息预先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中。
图4是图2所示初期OS选择处理(步骤S13)的具体例子。在步骤S13中,对OS-A和OS-B,比较实际上所要求响应时间的相对长短。然后,对实际上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当判断OS-A一方长时(步骤S13的是)就启动OS-A,另一方面,当判断OS-B一方长时(步骤S13的否)就启动OS-B。即优先选择启动与实际上所要求响应时间更长些的数据传送方式对应的OS,换言之,优先选择启动通过响应处理要求较长时间的OS。通过这,对于初始指令而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缩短最大的响应时间。
第三初期OS选择例子
在第三初期OS选择例子中,对于与OS-A和OS-B的每一个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将与所要求响应时间和实际上需要响应时间的“差”相关的信息用作为识别信息。
该“差”相当于表示在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对实际上需要的响应时间上具有多少剩余的裕度。即,当所要求的响应时间比实际上需要的响应时间短时,对于标准值就有剩余,即裕度就相对大。此时的“差”例如如果用绝对时间值表示就成为负值。与此相反,当所要求的响应时间比实际上需要的响应时间长时,对于标准值就没有剩余,即裕度就相对小。此时的“差”例如如果用绝对时间值表示就成为正值。因此,在该例子中,表示“差”的值愈大,则对于标准值的裕度就变得愈小。
识别信息可以是带有对于OS-A和OS-B之启动顺序进行优劣判断的信息。例如,其可以是如上述例子的绝对表示的值,或者也可以是以“差”的大小为基础的OS-A和OS-B的相对顺序信息。而且,与“差”相关的信息能够从对每个标准所预先规定的固有信息和由所安装的OS种类和接收发送电路构成等唯一确定的固有信息中获得。因此,在IC卡制造时,能够将识别信息预先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中。而且,当实际使用中所要求的响应时间改变时重新存储该变更后的识别信息。
图5是图2所示初期OS选择处理(步骤S13)的具体例子。在步骤S13中,对OS-A和OS-B,比较所要求响应时间和实际需要响应时间之间“差”的相对长短。对该“差”,当判断OS-A一方大时(步骤S13的是)就启动OS-A,另一方面,当判断OS-B一方大时(步骤S13的否)就启动OS-B。即优先选择启动“差”比较大的数据传送方式所对应的OS,换言之,优先选择启动裕度较小的OS。通过这,能够在标准所规定的响应时间之内完成响应处理。
第四初期OS选择例子
在第四初期OS选择例子中,将与启动OS-A和OS-B的每一个所需要的时间相关的信息用作为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可以是带有对于OS-A和OS-B之启动顺序进行优劣判断的信息。例如,其可以是绝对表示的时间信息,或者也可以是以OS启动时间的长短为基础的OS-A和OS-B的相对顺序信息。由于OS启动时间是对每个OS种类所预先确定的固有信息,在IC卡制造时,能够将识别信息预先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中。
图6是图2所示初期OS选择处理(步骤S13)的具体例子。在步骤S13中,对OS-A和OS-B,判断哪一个的启动时间长。当判断OS-A一方长时(步骤S13的是)就启动OS-A,另一方面,当判断OS-B一方长时(步骤S13的否)就启动OS-B。即优先选择启动时间较长的OS进行启动。通过这,当电源被提供给IC卡1A之后,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缩短在启动时间较长的OS开始操作之前所需要的响应时间,以及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缩短对于初始指令的最大响应时间。
上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提供了电源的IC卡1A开始操作时,首先,OS-A和OS-B的某一个作为初期OS被启动。通过这,与在IC卡被提供电源时刻不附加判断哪一个OS应该启动、当从读写器2接收初始指令之后就选择启动最初合适的OS之类的现有技术方法相比,其能够更高速地进行对于初始指令的响应处理。通过在初期OS选择上使用各种选择信息,能够选择更合适的初期OS。
尽管识别信息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上,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识别信息可以与OS-A和OS-B一起被存储在ROM 19上。通过这,当OS登录到IC卡1A时,由于能够在将OS存储在ROM19上的同时也可将识别信息存储在ROM 19上,从而使系统的效率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由有关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IC卡和外部装置构成的IC卡系统的功能框图。本实施方式的IC卡1B在包括具有信息更新模块155的信息处理部15B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IC卡1A之结构不同,该信息更新模块155用于更新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8上所保存的识别信息。信息更新模块155与信息处理部15B中的其它模块相同,能够由硬件或者程序处理实现。
本实施方式的IC卡1B在使用根据IC卡使用状况而改变值的动态信息作为识别信息方面与使用诸如标准值的预先规定值之静态信息作为识别信息的第一实施方式IC卡1A相比,其OS启动处理不同。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IC卡1B的OS启动处理流程。该图所示的流程图是在图2的流程图中的指令分析处理(步骤S19)之前插入了识别信息更新处理(步骤S18)。即,在IC卡1B中,在适合于数据传送方式的OS被确定为OS-A和OS-B的哪一个之后,更新识别信息。
下面,以几个具体例子对本实施方式IC卡1B中初期OS的选择进行说明。
第一初期OS选择例子
在第一初期OS选择例子中,将与OS-A和OS-B每一个的启动频度相关的信息使用作为识别信息。例如,其可以是在IC卡1B过去规定次数的使用范围内作为合适OS而选择/启动的次数,或者,注重最近的使用实况,为对启动次数加权后之值。
图9是图8所示初期OS选择处理(步骤S13)的具体例子。在步骤S13中,对OS-A和OS-B,比较启动频度。当判断OS-A一方多时(步骤S13的是)就启动OS-A,另一方面,当判断OS-B一方多时(步骤S13的否)就启动OS-B。
在图8所示识别信息的更新处理(步骤S18)中,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8所保存的识别信息,例如到前次使用为止各个OS启动次数信息之中,增加了与接收指令的数据传送方式对应的OS信息。
这里,当增加后的值溢出时,例如,可以将增加前各个OS启动次数的顺序假设为使用启动次数最小值的初始值。因为本实施方式中IC卡1B上安装的OS是两个,初始化为将启动次数多的一方的OS启动次数作为“2”,启动次数少的一方的OS启动次数作为“1”。
根据上述OS选择方法,优先选择启动更频繁启动的OS。通过这,能够期待缩短对初始指令的响应时间。特别是,当在实际使用中主要只使用与一个OS对应的数据传送标准时,更能够有效地缩短响应时间。
第二初期OS选择例子
在第二初期OS选择例子中,将与OS-A和OS-B每一个的启动履历相关的信息使用作为识别信息。作为履历信息,例如,将作为与合适的数据传送方式对应的OS而最近被启动的OS的识别信息作为“1”,除此之外的OS的识别信息作为“0”。
图10是图8所示初期OS选择处理(步骤S13)的具体例子。在步骤S13中,对OS-A和OS-B,参考启动履历。当判断前次启动的OS是OS-A时(步骤S13的是)就启动OS-A,另一方面,当判断是OS-B时(步骤S13的否)就启动OS-B。
在图8所示识别信息的更新处理(步骤S18)中,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8所保存的识别信息之中,将与接收指令的数据传送方式对应的OS的识别信息更新为“1”,除此之外的OS的识别信息更新为“0”。
根据上述OS选择方法,优先选择启动最近启动的OS。通过这,能够期待缩短对初始指令的响应时间。特别是,当在实际使用中只使用与主要的一个OS对应的数据传送标准时,更能够有效地缩短响应时间。
上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作为识别信息的动态信息而选择/启动了初期OS。通过这,能够进行与IC卡使用状况相适应的OS启动处理。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是由有关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IC卡和外部装置构成的IC卡系统的功能框图。本实施方式的IC卡1C在不具有识别信息和初期OS选择模块154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IC卡1A之结构不同。
通常,尽管在生产IC卡时和在生产IC卡上所安装的LSI时存储IC卡OS,但是,在存储OS时刻,存储哪一种OS或者确定接收发送方式的电路成为哪一种结构是唯一确定的。因此,由于在IC卡生产时能够获得有关初期OS选择的静态信息,所以能够预先设定对每个IC卡为优选的初期OS。静态信息中有上述各种各样的信息。基于这个考虑,本实施方式的IC卡1C设定成为启动OS-A作为初期OS。
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IC卡1C的OS启动处理流程。该图所示的流程图变成省略了图2流程图中的识别信息读出(步骤S12)、初期OS选择处理(步骤S13)和来自步骤S13的分支处理(步骤S14b~S17b)。
上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提供了电源的IC卡1C开始操作时,OS-A作为初期OS被启动。通过这,与在IC卡被提供电源时刻不附加判断哪一个OS应该启动、当从读写器2接收初始指令之后就选择启动最初合适的OS之类的现有技术方法相比,其能够更高速地进行对于初始指令的响应处理。当然,将OS-B设定作为初期OS的情况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方式中,数据传送方式和OS分别作为两种,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可以在ROM 19上安装3种或3种以上的OS。而且,作为数据接收发送装置,通过使解调部、解码部、编码部和调制部分别成为3个或3个以上,可实现与3种或3种以上数据传送方式对应的IC卡。还能够使数据接收发送装置的各个结构的一部成为共同化而使用。
本发明的IC卡特别适用于非接触型IC卡,其也能够适用于接触型IC卡。
发明效果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数据接收发送成为可能的同时,在安装了与该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多个OS的IC卡中,即使当接收不同数据传送方式的任何一个时,能够将IC卡内部的处理时间抑制到最小。特别是,当每个OS的启动时间的差别大或者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和实际需要的响应时间之间的“差”对每个OS有大的差别时,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缩短最大的响应时间。
通过选择启动频度高的OS和最近启动的OS作为初期OS,特别在一种数据传送方式的利用率极其高的时候,其更能够缩短对初始指令的响应时间。通过这,能够实现进行与用户IC卡使用状况相适应的OS启动处理的IC卡。

Claims (15)

1、一种IC卡,为非接触型,可以按照多个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发送,同时安装了分别与该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每一个对应的多个OS,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方式判别装置,根据从外部接收的数据,判别与外部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是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某一个;
OS是否合适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操作中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由所述传送方式判别装置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一致;和
OS切换装置,当由所述OS是否合适判定装置判定出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操作中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由所述传送方式判别装置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时,将操作中的OS切换到所述多个OS的其它OS;
一旦供给电源,启动所述多个OS的任何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电路,用于保存与当该IC卡被提供了电源时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选择相关的静态信息;和
初期OS选择装置,基于所述存储电路保存的静态信息,从所述多个OS中选择所述初期OS;
一旦供给电源,启动由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选择的初期O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保存所述多个O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分别保存与所述多个OS之每一个对应的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所要求的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静态信息;
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所述多个OS中选择与所述要求响应时间最短的数据传送方式相对应的OS作为所述初期OS。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分别保存与所述多个OS之每一个对应的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实际需要的响应时间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静态信息;
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所述多个OS中选择与所述实际需要响应时间最长的数据传送方式相对应的OS作为所述初期O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对于与所述多个OS之每一个对应的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分别保存与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和实际需要的响应时间之间的差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静态信息;
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所述多个OS中选择所述实际需要响应时间比所述要求响应时间更长时所述差最大的数据传送方式相对应的OS作为所述初期OS。
7、根据权利要求4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时间是从该IC卡由外部最初接收到指令信息包数据开始到发送响应信息包数据为止的接收发送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保存与所述多个OS之每一个启动所需要时间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静态信息;
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所述多个OS中选择所述启动需要时间最长的OS作为所述初期O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电路,用于保存与该IC卡被提供了电源时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选择相关的动态信息;
初期OS选择装置,基于所述存储电路保存的动态信息,从所述多个OS中选择所述初期OS;和
信息更新装置,用于更新所述存储电路保存的动态信息;
一旦供给电源,启动由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选择的初期O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保存与所述多个OS之每一个的启动频度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动态信息;
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所述多个OS中选择过去规定次数使用范围内启动频度最高的OS作为所述初期OS。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保存与所述多个OS之每一个的启动履历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动态信息;
所述初期OS选择装置在所述多个OS中选择上一次启动的OS作为所述初期OS。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9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是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13、一种IC卡的OS启动方法,该IC卡为非接触型,可以按照多个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发送,同时安装了分别与该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每一个对应的多个OS,其特征在于,包括:
OS启动步骤,当该IC卡被提供电源时启动所述多个OS的任何一个;
传送方式判别步骤,基于从外部接收的数据,判别与外部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是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的某一个;
OS是否合适判定步骤,用于判定在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通过所述OS启动步骤启动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通过所述传送方式判别步骤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是否一致;和
OS切换步骤,当通过所述OS是否合适判定步骤判定出所述多个数据传送方式中与通过所述OS启动步骤启动的OS对应的数据传送方式和通过所述传送方式判别步骤判别的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时,将在所述OS启动步骤启动的OS切换到所述多个OS的其它OS。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IC卡的OS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S启动步骤在给该IC卡提供电源时,根据当电源被提供给该IC卡时有关选择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静态信息,从所述多个OS中选择初期OS并启动所选择的初期OS。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IC卡的OS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S启动步骤是在给该IC卡提供电源时,根据当电源被提供给该IC卡时有关选择应该启动的初期OS的动态信息,从所述多个OS中选择初期OS并启动所选择的初期OS的步骤;
还包括信息更新步骤,用于更新所述动态信息。
CNB200410032860XA 2003-04-14 2004-04-13 Ic卡和其os启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5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08882A JP3958243B2 (ja) 2003-04-14 2003-04-14 Icカードおよびそのos起動方法
JP2003108882 2003-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8349A CN1538349A (zh) 2004-10-20
CN1294526C true CN1294526C (zh) 2007-01-10

Family

ID=33128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286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526C (zh) 2003-04-14 2004-04-13 Ic卡和其os启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11252B2 (zh)
JP (1) JP3958243B2 (zh)
CN (1) CN129452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6660B2 (en) 2003-06-11 2009-07-07 James Kevin Shurtleff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moting a substantially complete reaction of an anhydrous hydride reactant
JP4807978B2 (ja) * 2005-07-29 2011-11-02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090277965A1 (en) * 2005-10-28 2009-11-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memory card
US7648786B2 (en) 2006-07-27 2010-01-19 Trulite, Inc System for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a chemical hydride
US7651542B2 (en) 2006-07-27 2010-01-26 Thulite, Inc System for generating hydrogen from a chemical hydride
US8357214B2 (en) 2007-04-26 2013-01-22 Trulite,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gas from solid reactant pouches
CN101855769A (zh) 2007-07-25 2010-10-06 特鲁丽特公司 管理混合电力的产生及应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DE102008020343A1 (de) * 2008-04-23 2009-10-29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Portabler Datenträger
JP2010039913A (ja) * 2008-08-07 2010-02-18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88742B2 (ja) 2009-02-25 2012-02-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2224405A1 (en) * 2009-02-25 2010-09-01 Nxp B.V. Method to control a multi-purpose card and respective multi-purpose card
JP5468834B2 (ja) * 2009-07-09 2014-04-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ソフトウェア無線式通信端末及びソフトウェ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10072922A (ko) * 2009-12-23 2011-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추가 확장기능을 실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5633730B2 (ja) 2010-06-28 2014-1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575777B2 (en) 2011-03-08 2017-02-21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with an external device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JP5910297B2 (ja) * 2012-01-17 2016-04-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icチップ、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FR2991085B1 (fr) * 2012-05-23 2016-03-11 Morpho Procede et carte a puce pour transmettre des informations
DE102012015573A1 (de) 2012-08-07 2014-02-1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zum Aktivieren eines Betriebssystems in einem Sicherheitsmodul
CN103123594A (zh) * 2012-10-09 2013-05-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终端的运行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数据终端
US20160379017A1 (en) * 2013-12-27 2016-12-29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techniques for a smart card comput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host devices
CN108256336B (zh) * 2018-02-09 2021-09-28 深圳市杰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与主板的绑定及识别方法
JP7376462B2 (ja) * 2020-02-04 2023-11-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通信媒体及び磁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459A (zh) * 1998-03-24 1999-10-13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口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JP2002259922A (ja) * 2001-03-02 2002-09-13 Jcb:Kk データ処理装置、集積回路、icカード、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JP2002373317A (ja) * 2001-06-18 2002-12-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センサにより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を切り替え可能なicカードとそれに使用するicカード用リーダライタ
JP2003058375A (ja) * 2001-08-16 2003-02-28 Hitachi Ltd Icカード利用方法およびicカード利用端末
CN1460965A (zh) * 2002-05-23 2003-12-10 夏普株式会社 组合型ic卡
CN1512435A (zh) * 2002-12-26 2004-07-14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界面ic卡的接触式/非接触式工作方式的转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4549A (en) * 1997-05-15 2000-12-26 Mondex International Limited IC card with shell feature
JP2000172806A (ja) 1998-12-08 2000-06-23 Hitachi Ltd 非接触icカード
CN1218276C (zh) * 2000-04-28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集成电路卡
JP2002366914A (ja) * 2001-06-05 2002-12-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マルチプラットフォーム型icカード
JP4742469B2 (ja) 2001-09-03 2011-08-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複数のosを用いるicカード、icカード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JP3880384B2 (ja) * 2001-12-06 2007-02-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Icカード
US20040164170A1 (en) * 2003-02-25 2004-08-26 Marcelo Krygier Multi-protocol memory car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459A (zh) * 1998-03-24 1999-10-13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口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JP2002259922A (ja) * 2001-03-02 2002-09-13 Jcb:Kk データ処理装置、集積回路、icカード、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JP2002373317A (ja) * 2001-06-18 2002-12-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センサにより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を切り替え可能なicカードとそれに使用するicカード用リーダライタ
JP2003058375A (ja) * 2001-08-16 2003-02-28 Hitachi Ltd Icカード利用方法およびicカード利用端末
CN1460965A (zh) * 2002-05-23 2003-12-10 夏普株式会社 组合型ic卡
CN1512435A (zh) * 2002-12-26 2004-07-14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界面ic卡的接触式/非接触式工作方式的转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00903A1 (en) 2004-10-14
JP3958243B2 (ja) 2007-08-15
US7011252B2 (en) 2006-03-14
CN1538349A (zh) 2004-10-20
JP2004318307A (ja) 200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4526C (zh) Ic卡和其os启动方法
CN100424645C (zh) 具有启动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启动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CN1212557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程序存储媒体
CN1834916A (zh) 信息处理装置、快速启动方法以及记录介录
CN1961493A (zh) 无线标签和无线标签的通信距离改变方法
CN162205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应用数据管理方法和其中使用的移动终端
CN1680973A (zh) 基于网络服务应用的光学字符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914627A (zh) 存储卡和数据处理装置及存储卡的控制方法和设定方法
CN170018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05023509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or capable of using past processing space
CN1573694A (zh) 初始化包括主和协处理器系统中的协处理器的装置和方法
CN1251132C (zh) 非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系统
CN1725722A (zh) 用网络接口建网络的装置与方法
US8186496B2 (en) Smart card customization
CN1940974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ic卡
CN1741030A (zh) 非接触式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933014A (zh) 半导体存储器件、电子装置以及模式设置方法
CN1747523A (zh) 图像形成装置、通信装置以及装置设定方法
CN1779858A (zh) 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重写方法
CN1191523C (zh) 改写引导程序的无线电通讯设备、方法
CN100410937C (zh) 利用移动电话机的自动文字编码识别、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811709A (zh) 手持设备中操作系统的无限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904898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7406549B2 (en) Support for non-standard device containing operating system data
US74873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rting up and maintaining of multiple networked computing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