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9518A -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线自动再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线自动再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9518A
CN1289518A CN99802623A CN99802623A CN1289518A CN 1289518 A CN1289518 A CN 1289518A CN 99802623 A CN99802623 A CN 99802623A CN 99802623 A CN99802623 A CN 99802623A CN 1289518 A CN1289518 A CN 1289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sc
service
connect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2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55C (zh
Inventor
金洛龟
咸石镇
吴准桓
李水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9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9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在移动通讯系统中掉线后自动再连接的方法。当由于服务障碍因素导致的通话进行中的掉线时,已掉线的通话将通过呼叫被自动再连接。基站(BS)通知移动交换中心(MSC)服务障碍情况,MSC发送再连接呼叫请求给一组基站和/或其它的MSC。该组基站试图与移动台再连接寻呼。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线自动再连接方法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特别涉及移动通信中的掉线再连接的方法。
2.相关技术描述
在公共地面移动网络(PLMA)中,基站(BS)和移动台(MS)在无线环境中建立连接。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无线环境的物理特点,存在一些阻碍信号传递的阴影区,在阴影区中将得不到通话服务。在终端用户自由走动或者乘座交通工具的情况下,通话可能会暂时被中断。按照常规技术,如果通话被中断的时间达到一个预定的长度,就被确认不能提供通话服务,该次通话被释放。在IS-95中,预定时间长度大约为5秒(即1帧信息的持续时间,20ms×270)。一旦通话意外释放,主叫方必须重新呼叫被叫方。
为了克服前面提到的掉线问题,现有技术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包括:
(1)美国第5,546,382号专利:在出现传输失败的时候,通过电路再连接提供连续不断的数据通信服务;
(2)美国第5,239,571号专利:通过给终端添加分立设备或改进终端,对非正常终止的通信线路进行再连接。也就是说,在终端利用RAM存储主叫方和被叫方的信息,当发生非正常断线的时候自动建立通话;
(3)美国第5,566,236号专利:利用就近的电信系统(例如PBX:PrivateBranch Exchange,专用小型交换机,和Centrex:Centralized PBX Service,集中式PBX服务)对被中断的电话通信进行再连接,此处引入了智能网络的概念。
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呼叫来提供在通话服务过程中的掉线自动再连接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呼叫来提供在通话过程中掉线自动再连接的方法。
简而言之,这些和其他目的是通过对在提供第一个用户移动终端和第二个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服务期间,由于服务障碍而中断的通信链路进行自动再连接的方法实现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多个BS和MSC组成,第二个用户通过与移动通信系统中与移动终端相连的多个BS中的一个BS,以及和该BS相连的多个MSC中至少一个MSC来和第一个用户通信。根据该方法,当服务障碍持续至少第一预定的时间长度时,服务基站将给与之相连的MSC发送服务障碍检测信息。随后,MSC发出再连接呼叫请求,收到请求的BS中至少有一个会发出再连接呼叫。当第一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再连接呼叫作出响应时,第一用户的移动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通过BS和与该BS相连的多个MSC中的一个MSC重新开始中断的服务,该BS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移动终端的再连接呼叫的响应。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性、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一个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范例框图;
图2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处理掉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MS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BS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控制操作流程图;
图6是描述按照符合IS-634标准的常规呼叫方法进行的通话处理流程图;
图7A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叫请求信号的格式;
图7B描述了图7A所示的呼叫请求信号中定义的再连接标志;
图8是常规通话处理的状态转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话处理的状态转换图;
图10是BS检测掉线的方框图;
图11示出了呼叫区域,每个区域包括一个对应单元(Corresponding Cell)和与之相临的单元;
图12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系统间呼叫的一个使用范例。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公知的功能或结构不作详细阐述,以免让不必要的细节对本发明造成模糊。
术语和定义
“通话服务进行中”:语音通信和/或静止图象、运动画面及其他数据通信正在进行的一种状态。
“掉线”:通话服务所提供的通话暂时或永久地得不到维持。掉线可能是由通话断开、特定信道出现噪声,或者是出现得不到服务的情况造成的。
“通话断开”:通话断开的时间达到预定长度的一种状态。
我们将以北美数字移动通讯系统标准(IS-95,IS-634和IS-41系列)为背景,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对能提供高质语音、高速数据传送、运动画面和互联网浏览这些附加服务的第三代远程通信系统也同样适用。
参见图1,应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HLR(Home LocationRegister,本地位置登记)80,MSC(移动交换中心)MSC0 70a和MSC1 70b;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s,基站控制器)BSC00 64a,BSC01 64b,和BS1064c;BTS(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Subsystems,基站收发机子系统)BTS000 62a直到BTS101 62f,以及一个MS 50。多个HLR和多个MSC在PLMN内相互连接进行用户管理和通话交换。如图1所示,一个HLR和多个MSC即MSC070a和MSC1 70b相连。同样,每个MSC和多个BSC连接,并且每个BSC与多个BTS相连。1个典型的BS由1个BSC和多个BTS组成。
MSC控制对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和PLMN的连接。BSC控制无线链路和执行越区切换;BTS形成与MS的无线链路并管理无线资源;而HLR用来登记用户位置,并作为一个存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每个MSC有一个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来访者位置登记)用来存储进入MSC服务范围的MS的信息。如果MS转移到别的MSC的服务范围,该信息将被清除。
对一个建立起来的通话,无线通信系统将在MS和BTS之间分配一个无线信道,使BTS和BSC,BSC和MSC,以及MSC和PLMN或者一个外部网络(如 PSTN)之间形成通信链路。如果由于MS处在阴影区内,或者是无线环境的特点使得建立的通话不能维持预定的时间,典型地,移动通信系统将断开通话。阴影区问题可能由几种情况引起,包括,例如在电梯内、在没有中继的隧道内、在架设在两个相临单元之间的长隧道内或在高层建筑密集的阴影区内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所定义的掉线可能发生在图1标号10、12、14和16所在的位置。
标号10、12、14指示在相同的MSC范围内发生掉线的位置;标号16指示发生在分属不同的MSC的BTS之间的掉线。具体来说,标号10指示一个MS 50与BTS000 62a的通信在BTS000 62a覆盖范围之内的掉线位置;标号12指示一个MS 50与BTS000 62a或BTS001 62b的通信在BSC00 64a覆盖范围之内的掉线位置;而标号14则指示一个MS 50与BTS001 62b或BTS010 62c的通信在它们覆盖范围的交界处时的掉线位置。
图1的BS和MSC控制掉线的再连接,有可能是用相同的算法。
在美国申请第09/294,046号专利中详细公开了掉线再连接。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呼叫来实现掉线再连接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过程流程图,在该进程中,发生掉线的通话被释放,然后再连接。图3、4、5是分别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中MS、BS和MSC内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下面将结合图2到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掉线再连接进行描述。
当一个通话建立起来,但随后当前通话(通话服务)所用的业务信道被切断时,MS和BS确定是否已发生掉线。在图3第300步和图4第400步中,MS和BS确定通话正在进行。随后,在业务信道被切断之时,MS和BS在图3第302步和图4第402步将判断是否发生掉线。如韩国第98-13789号专利所公开的,如果在当前业务信道上在预定时间段(1-10秒)内没有收到帧,或者如果连续接收的帧有错误,MS和BS就认为已经掉线了。预定时间最好为1.2秒。1.2秒时间比现有技术所设定的5秒释放通话设定的时间要短。
MS和BS检测掉线的方法将有更详细的阐述。
图10是BS检测掉线的方框图。参见图10,通过天线100接收到的CDMA信号经由RF&XCVB(Radio Frequency & Transceiver Block,射频和收发器模块)102转换成IF(Intermediate Frequency,中频)信号。CMDB(CDMA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Block,CDMA调制与解调模块)104将IF转换成QCELP(Qualcomm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ve coding)分组。在该操作中,CMDB 104通过检测信息帧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循环冗余码)以及帧缺陷的多少来确定该信息帧是否正常,并在转换后的分组中加入非正常标记信息(质量矩阵:H′00-H′ff)。如果该非正常标记信息是0,TSB(译码器)106将对从CMDB 1040中收到的分组帧进行异常处理。如果其是1,TSB106将收到的分组帧转换成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信号,并将该PCM信号发送至MSC。
一旦检测到坏分组帧,TSB 106利用每20ms发生的定时器中断计算连续的错误和丢失的帧,以便最后确定是否发生掉线。也就是说,在每隔20ms发生一次的中断中确定是否收到有信息帧。
如果从CMDB 104中连续收到20个坏帧,TSB 106认为这预示着掉线。随后,如果在第一个预定时间内收到预定数量的坏帧,TSB 106确定发生掉线。假定第一个预定时间是2秒,则在收到80个连续的坏帧时,TSB 106判断掉线发生。然而,如果收到两个连续的正常帧,则坏帧计数器被重置,TSB 106返回到常规处理。反之,如果没接收到任何20个连续帧,TSB 106认为这是掉线的先兆,随后,如果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连续的帧,TSB 106确定正在进行的通话掉线了。第二预定时间最好比第一预定时间短。
现在说明MS掉线检测。MS监视在业务状态分在MS控制中的前向业务信道。当MS收到前向业务信道上的L(L是自然数)个连续坏帧时,就禁止发送器发送。随后,如果收到M(M是自然数)连续帧,MS使能发送器。在业务信道状态上MS所控制的业务信道初始化子状态中,当发送器开始工作时,MS将激活用于前向业务信道的倒数定时器(fader timer)。在收到M个连续好帧时,倒数定时器被复位到N秒。如果直到倒数定时器计时完毕,都没有收到连续的好帧,MS禁止发送器发送,并且宣布发生掉线。
一旦在图3第302和图4第402步中检测到掉线,在图3第304步中MS通知用户等待再连接,在图4第404步中BS执行通话释放例程。MS可以通过让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发光、在终端显示屏显示信息、发出特定的音调,或者发出语音通知消息来通知用户。掉线自动再连接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通知MS用户。
与此同时,一旦检测到掉线,BS将利用已有的消息或者使新的消息来通知MSC掉线。在前一种情况中,已有的消息的单元值进行组合而不对已有的消息进行修改,或者,新定义的单元添加到已有消息,以便通知MSC掉线。
BS中的通话释放例程将结合图2进行阐述。
如图2所示,一旦检测到掉线,BS给MSC传送一个释放信号:清除请求(掉线)(Clear Request(DROP)或释放(掉线)(Release(DROP)),该释放信号中包括指示掉线的信息。假如掉线表记信息被设成,比如是1(=DROP),该释放信号被定义成引起掉线的通话释放信号。如果设成0(=NORMAL),则可被定义为正常通话释放信号。
在图5第500步的通话(通话服务)中,一旦在该图第502步中MSC接收到释放信号:清除请求或释放,在图5的第504步MSC将根据掉线标记信息来确定是否要再连接被中断的通话。例如,如果掉线标记信息被设成1(=DROP),MSC确定需要再连接被中断的通话。
根据IS-634,掉线标记信息将有两种方法被包括到或者加入到已有的释放信号:清除请求或释放中。在第一种方法中,在释放信号的格式中,可通过使用在消息类型即Cause,Circuit Identity和Code Extension中的“Cause”信息字段中定义的可用值来设置掉线标记参数。在“Cause”信息字段中定义的可用来做掉线标记参数的值包括:Uplink Quality(Cause:0x02),UplinkStrength(Cause:0x03),MS not equip(0x20)和BS not equip(0x25)。在第二种方法中,将掉线标记字段按照IS-634标准加进清除请求或释放信号格式。
除了已有的释放信号之外,BS可以利用新定义的消息来给MSC传递掉线标记信息。新的消息将按照清除请求或释放信号一样的方式来配置。
如果图5第504步不对被中断的通话进行再连接,在第520步MSC释放该通话。反之,如果要对掉线进行再连接,在图5第506步MSC传送信息消息,通知对方用户或者服务提供商等待再连接到另一方。信息消息可以以语音信息、音乐、音调、或静音的形式传递给对方电话用户,而对于数据通信用户和数据服务提供商,信息消息可以是空数据的形式。
在图5第508步中,MSC等待定时器值T-Val1。在此必须指出的是,对方用户和MSC的通信链路维持,信息消息是通过该通信链路传递到对方用户的。定时器值T-Val1的变化范围为几秒到几十秒,它用来确定在收到导致掉线的释放信号之后进行掉线再连接呼叫请求的动作时间。T-Val1最好在2-5秒左右,作为初始化数据进行登记,其值将由操作者(operator)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用户特点进行改变。
在T-Val1,基于IS-634的典型的通话释放例程(Clear Command(清除命令),Complete(完成),SCCP RLSD,和SCCP RLC)将在图4第404步和图5第508步中,在BS和MSC之间执行。
在图5的第510步,当T-Val1过期后,MSC试图发送一个呼叫请求。即,如图2所示的那样,MSC将一个呼叫请求信号(DCR)传送给BS。在呼叫请求(DCR)中包含的信号(DCR)说明该呼叫请求是请求掉线后再连接。请求连接的呼叫请求信号,即在IS-634中定义的呼叫请求,包含了图7A的参考标号700指示的信息单元。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叫请求信号(DCR)的结构是通过图7A所示的信息单元700添加由参考标号710指示的信息单元“再连接标志”。图7B描述了包含再连接标志的呼叫请求信号的格式。该呼叫请求信号在空闲区域内有一个信息位。当再连接标志被置为0(=NORMAL)时,呼叫请求信号是一个正常信号,而一旦再连接标志被置为1(=DCR)时,呼叫请求信号就被用于掉线后再连接。
MSC可以只传送信号呼叫请求信号(DCR)给一个相应的BS,也可以同时将信号传送给一个相应的BS和它周围邻近的其它BS。当然,后一种情况比前一种情况更为可取。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掉线再连接的呼叫区域。该再连接的呼叫区域可以预置为MSC中的内部数据。只有通话用户所在的单元才被呼叫再连接,或者包含有周围邻近单元区域的呼叫区域被呼叫。或者,MSC将呼叫包含MSC所能覆盖的所有单元的广域。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仅呼叫相应的单元、呼叫区域和广域分别被称为单元呼叫、PAI(Paging AreaIdentification,呼叫区域识别)呼叫和广域呼叫。
单元呼叫被用于首次呼叫的实现方式,PAI呼叫被用于获得比单元呼叫更高的呼叫成功率。更可取的方案是在首次呼叫后采用PAI呼叫作为二次呼叫或直接采用PAI呼叫作为首次呼叫。广域呼叫在MS的位置不能被检测到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在首次呼叫失败后使用来扩大呼叫的区域,从而增加呼叫的成功率。
返回图5,在图5的第510步时,MSC发送呼叫请求(DCR)给BS。BS进行检验,即图4的第406步。然后,在图4第408步,BS将图2所示的呼叫消息以每个定时器值T-Val2间隔传送N次。即呼叫消息1到呼叫消息N被顺序传送,每时间间隔T-Val2传送一个。T-Val2是几秒时间,最好取值范围介于0.1秒到1秒之间以表示发送下个呼叫消息的时间。T-Val2被登记为初始数据。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和用户的特性的不同,可以由操作者对T-Val2进行改变。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最好是,BS使用单元呼叫作为首次呼叫方式,使用PAI呼叫作为二次呼叫方式,然后使用在比先前PAI呼叫更大的区域内的PAI呼叫。当MS的位置不能被检测到时,优先使用广域呼叫。可以通过根据环境和呼叫数量来设置呼叫区域的方法来增加呼叫的成功率。
图11描述了一个呼叫区域的例子。该呼叫区域包括了再连接呼叫时一个相应的单元和它周围邻近的单元。在图11中,C-1到C-18代表单元。如果MS位于单元C-1中,MSC发出一个首次呼叫请求给位于PAI-1区域内C-1至C-6的所有单元。这些单元可能处于相同或不同的MSC的覆盖范围内。如果首次呼叫没有响应,MSC可以向比PAI-1更大的区域发送呼叫请求。也就是说,二次呼叫可以发送到PAI-2区域,或者广域呼叫可请求MSC范围内的所有单元。
如果再连接呼叫请求一个单元,而该单元位于与周围邻近单元的MSC不同的MSC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前一MSC将通过系统间呼叫2(IntersystemPage2)发送一个呼叫请求给后一MSC。
图12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系统间呼叫2的例子。参照图12,如果通话中止的单元是C-3,源于MSC1的通话向区域PAI-1中的单元请求通话再连接呼叫,这些单元即C-2至C-5。MSC1可以直接发送呼叫请求给单元C-2和C-3。为了让MSC2可以发送一个呼叫请求给单元C-4和C-5,MSC1也会通过系统间呼叫2发送包含单元C-4和C-5的ID的消息给MSC2。接收到该消息后,MSC将发送呼叫请求给单元C-4和C-5。接收到从BS发出的呼叫请求的响应后,MSC2通过系统间呼叫2发送已收到的响应给MSC1。系统间呼叫2可以增加位于若干MSC边界间的用户的呼叫成功率。
以下将详细描述图4的第408步的从BS发送到MS的呼叫消息的数量。接收到从MSC发出的呼叫请求信号(DCR)后,BS发送一个呼叫消息给MS。一般的,一个呼叫消息对应一个已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信号发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再连接标志在呼叫请求信号中被赋予一个请求再连接呼叫的一个值。这样,在掉线时BS使用内部数据,发送呼叫消息如同在呼叫请求信号中设定的几次。这样,MS更加有可能接收到呼叫消息,于是增加了呼叫成功率。
返回图3,当MS检测到掉线时,在步骤304,MS发布一个消息通知用户等待再连接,同时在第306步激活设定到定时器值T-Val3的定时器。T-Val3是数十秒的时间,最好为30秒,以确定在检测到掉线后在预定时间是否已经从BS接收到呼叫消息。在第308步,MS被初始化。在初始化过程中,系统执行重新搜索,然后保持MS空闲状态。
在第310步,MS判断呼叫消息是否已在T-Val3时间内从BS收到。如果MS在T-Val3时间内没有收到呼叫消息,在第312步,MS释放再连接等待状态的发布,并在第315步设置在空闲状态。如果MS在T-Val3时间内收到了呼叫消息,在第316步T-Val3定时器将关闭,然后在第318步至第328步通信链路按照在IS-634标准中定义的一般呼叫方法建立起来。
参照图2,方框200代表基于IS-634的一般呼叫步骤。为了更好的理解该发明的实施例,方框200中的信号也被绘出。图6为流程图,解释了通过一般的IS-634呼叫方法的通话连接过程,是图2的方框200的具体化。
下文参照图2到图6给出MS中接收到呼叫消息后,在MS、BS和MSC中的通话再连接的描述。接收到呼叫消息后,在图3的第318步和图6的c,MS发送一个呼叫响应消息给BS。在图4中的第410步和图6中的c,接收到呼叫响应信号后,在图4中的第412步和图6中的d,BS发送说明成功呼叫的一个信号,即完成L3信息:呼叫响应(Complete L3 Info:Paging Response)到MSC。在图5的第512步MSC根据是否接收到完成L3信息:呼叫响应判断呼叫是否成功。收到完成L3信息:呼叫响应信号后,在图5的第514步和图6的f到u,MSC重新建立通信链路。然后,MSC释放从另一用户的等待再连接的发布。同时,如果在图5的第512步中完成L3信息:呼叫响应信号没有被接收到,在图5的第518步,MSC发送一信息消息给其它用户通知再连接失败,然后在图5的第520步释放通话。
在图4的第410步和图6的c中当接收到的呼叫响应消息,BS将按一般呼叫方法执行随后的呼叫步骤(图6的d至u和图4的第412步),例如在图6的d中,发送完成L3信息:呼叫响应给MSC。于是,在图4的第414步,通话服务在进行着。
在图3的第318步,发送呼叫响应消息给BS后,为使通话服务进行下去,在图3的第320步至第328步MS按一般呼叫方法执行随后的呼叫步骤。更具体地说,MS发送呼叫响应消息给BS后,在图3的第320步MS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信号带信息的告警(Alert with Info)。收到该信号带信息的告警后,在第322步MS释放等待再连接的通知,然后在图3的第324步产生振铃响声。如果在图3的第326步MS用户响应,在图3的第328步进入通话服务状态。
图8和图9分别描述了在常规技术情况下和该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情况下进行通话过程的状态转换。
如图8所示,当一通话释放请求,或在一段预定时间例如通话中的5秒后掉线,按现有技术就直接进入空闲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通话服务在第一预定时间(最好1.2秒)后掉线,就进入等待状态等待通话再连接请求。当通话再连接时,等待状态转移到交谈状态。然而,如果在等待状态中掉线持续第二预定时间(最好30秒至60秒),则进入空闲状态。如果在通话状态或等待状态下请求通话释放,那么立即进入空闲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PLMN中经呼叫提供自动掉线再连接功能,减少了恢复电梯中或隧道中掉线的通话的不方便。因此,用户不必担心掉线问题,而且通话服务的质量也提高了。
虽然该发明的实施例是采用北美数字移动通讯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和描述的,但该发明也可用于基于泛欧数字移动通讯标准的GSM系统。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修改。

Claims (19)

1.一种在具有多个BS和多个M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对在第一用户移动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服务期间由于服务障碍而中断的通信链路进行再连接的方法,所述第二用户通过连接到移动终端的多个基站(BS)中的一个基站和连接到该BS的多个移动交换中心(MSC)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用户通信,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服务障碍持续至少一个预定时间段时,从正在服务的BS向与该BS连接的MSC发送服务障碍检测信息;
通过至少一个从MSC接收到再连接呼叫请求的BS进行再连接呼叫;并且
当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响应再连接呼叫时,第一用户的移动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通过BS和与该BS相连的多个MSC中的一个MSC重新开始中断的服务,该BS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移动终端的再连接呼叫的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再连接呼叫请求是一个已存在的呼叫请求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已存在的呼叫请求信号包含一个再连接标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维持接收服务障碍检测信息的MSC和第二个用户之间的已存在的服务信道,并且在所述保持的服务信道上通过所述MSC发送信息消息给第二用户,该信息消息指示所述MSC正等待再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到一个坏帧或者在当前业务信道上不能连续接收到帧,则可断定服务障碍已发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执行一般通话释放过程的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接收服务故障检测信息的MSC将进行再连接呼叫请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至少一个BS进行的再连接呼叫重复进行直至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响应该再连接呼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SC发送再连接呼叫请求给检测服务障碍前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在的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SC发送再连接呼叫请求给检测服务障碍前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在的第一单元和与该第一单元相邻的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SC发送再连接呼叫请求给MSC覆盖的所有单元,包括检测服务障碍前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在的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呼叫再连接的单元位于不同的MSC中,接收到服务障碍检测信息的MSC使用系统间呼叫进行再连接呼叫请求。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次重复再连接呼叫时使用一个更大的呼叫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障碍检测信息由一个已存在的通话释放信号的信息单元表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障碍检测信息被加入到一个已存在的通话释放信号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和第二个用户的终端之间的服务重新开始失败,信息消息被发送到第二个用户的终端,通知该用户服务重新开始失败。
16.一种在具有多个BS和多个M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对在第一用户移动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服务期间由于服务障碍而中断的通信链路进行再连接的方法,所述第二用户通过连接到移动终端的多个BS中的一个基站和连接到该BS的多个移动交换中心(MSC)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用户通信,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如果服务障碍至少持续一个预定的第一时间段,由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产生第一个用户的信息消息,告诉第一个用户服务障碍;并且
通过接收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的再连接呼叫的响应的BS重新开始第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和第二个用户的终端之间的服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没有接收到再连接呼叫,所述移动终端释放来自第一个用户的信息消息,并进入空闲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消息是给第一个用户的视觉或听觉的通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向第一个用户通知服务障碍,即终端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终端显示屏的显示,发出一个特定的音调和语音通知。
CNB998026239A 1998-12-03 1999-12-03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线自动再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67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80052759A KR100277131B1 (ko) 1998-12-03 1998-12-03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호장애시호자동재접속방법
KR1998/52759 1998-1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9518A true CN1289518A (zh) 2001-03-28
CN1136755C CN1136755C (zh) 2004-01-28

Family

ID=3702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26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6755C (zh) 1998-12-03 1999-12-03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线自动再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343216B1 (zh)
EP (1) EP1050178B1 (zh)
KR (1) KR100277131B1 (zh)
CN (1) CN1136755C (zh)
AU (1) AU738154B2 (zh)
CA (1) CA2315667C (zh)
DE (1) DE69933009T2 (zh)
WO (1) WO200003359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914C (zh) * 2002-11-18 2007-07-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交换状态信息及其操作方法
CN100442930C (zh) * 2005-11-29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交换中心及其被叫处理方法
CN100446525C (zh) * 2001-09-27 2008-12-24 Lg-北电株式会社 检测交换系统中掉线呼叫的方法
CN100508660C (zh) * 2003-05-21 2009-07-01 阿瓦雅技术公司 丢失的呼叫的继续
CN100527889C (zh) * 2001-06-12 2009-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移动交换中心池的无线网络中移动台的全局寻呼
CN101860716A (zh) * 2010-06-04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会议电视终端重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2577298A (zh) * 2009-10-12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家庭网络的用户的多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18940B1 (ko) * 1998-04-17 2002-04-22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호장애시재접속방법
US6990349B1 (en) * 1998-11-20 2006-01-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nnecting a mobile station to an emergency operator
KR100277104B1 (ko) * 1998-12-03 2001-01-15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호장애시호재접속방법
US6810263B1 (en) * 1999-12-22 2004-10-26 Denso Corporation Packet data reconnection timing contro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FI110352B (fi) * 2000-02-24 2002-12-31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yhteyksien uudelleenmuodostamisen optimoimiseksi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ssä, joka tukee reaaliaikaista ja ei-reaaliaikaista tiedonsiirtoa
US6631270B1 (en) * 2000-04-05 2003-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completion in congested cells
US6795450B1 (en) * 2000-09-28 2004-09-21 Td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hysical layer link-suspend oper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KR100593866B1 (ko) * 2000-10-17 2006-06-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덴소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순방향 링크 기반의 구제 채널 방법및 장치
US7187930B2 (en) * 2000-11-28 2007-03-06 Denso Corporation Retry limits for connection rescue procedures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006821B2 (en) * 2000-12-04 2006-02-28 Denso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a mobile station's active set during a connection rescue procedure
AU2002241594A1 (en) * 2000-12-05 2002-07-30 Denso Corporation Minimum interference multiple-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on rescue
US6996391B2 (en) * 2000-12-20 2006-02-07 Denso Corporation Forward-link rescu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20090947A1 (en) * 2000-12-22 2002-07-11 Frank Brooks Automatic reconnect of dropped calls
US6845245B2 (en) * 2000-12-22 2005-01-18 Denso Corporation Access parameter adaptation and packet data resource management using detailed mobile status information
US7010319B2 (en) * 2001-01-19 2006-03-07 Denso Corporation Open-loop power control enhancement for blind rescue channel operation
US20020187788A1 (en) * 2001-06-07 2002-12-12 Mckay Charles Laurenc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676224B1 (en) 2001-07-06 2010-03-09 At&T Mobility Ii Llc Enhanced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predicting and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terruption
EP1298899A1 (de) * 2001-09-28 2003-04-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Benachrichtigung über die Wiedererreichbarkeit eines während einer Gesprächsverbindung von einem anderen Teilnehmer getrennten Teilnehmers eines Mobilfunknetzes
US20030114147A1 (en) * 2001-12-13 2003-06-19 Goss Stephen C. Hold service on wireless calls
US7539127B1 (en) 2001-12-13 2009-05-2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from endpoint failure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7072641B2 (en) 2002-03-19 2006-07-04 Sprint Spectrum L.P. Reactive management of dropped ca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76245B1 (en) * 2002-03-19 2006-07-11 Sprint Spectrum L.P. Proactive management of dropped ca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30090287A (ko) * 2002-05-22 2003-1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페이징 처리 방법
KR100451194B1 (ko) * 2002-07-22 2004-10-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재접속 메시지 표시 방법
US7171226B2 (en) * 2002-11-19 2007-01-3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retry method over digital wireless systems
US7565130B2 (en) * 2003-01-13 2009-07-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Emergency intersystem paging for emergency call back
KR100493108B1 (ko) * 2003-01-29 2005-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화 혼잡 상태에서의 호 처리 서비스 방법
KR100526496B1 (ko) * 2003-02-07 2005-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자동 통화연결방법
US8571584B1 (en) 2003-04-03 2013-10-29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Delivery of voice data from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essages
US20050048981A1 (en) * 2003-08-27 2005-03-03 Vinod Anupa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necting dropped wireless calls
US7206573B1 (en) * 2003-09-09 2007-04-17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determination of call-drop lo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90286515A1 (en) * 2003-09-12 2009-11-19 Core Mobility, Inc.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7107054B2 (en) * 2004-01-20 2006-09-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connection of wireless calls to mobile units in border cells
US7233788B2 (en) * 2004-07-20 2007-06-19 San Disk Il Ltd. Recovering from a disconnected phone call
US7603115B2 (en) * 2005-03-11 2009-10-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rough coverage gaps
KR100681904B1 (ko) * 2005-03-22 2007-02-12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호 처리 방법
GB2425686B (en) * 2005-04-29 2007-05-3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61089A1 (en) * 2005-09-05 2007-03-07 LG Electronics Inc. Network selection for a multimode terminal
WO2007042122A1 (en) * 2005-10-11 2007-04-1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s in a cellular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59651A1 (fr) * 2005-11-25 2007-05-31 Zte Corporation Procede de commande pour reacceder apres que le terminal a quitte l'appel de groupe dans le systeme tronque
US20070142054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Garg Sanjeev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call setup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a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US7818003B2 (en) * 2006-05-12 2010-10-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uto negotiate reconnect
US7697451B2 (en) * 2006-06-23 2010-04-13 Motorola,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send response
US7974610B2 (en) * 2006-11-17 2011-07-05 Comverse Ltd. Persistence of interrupted calls
US8755502B1 (en) * 2007-02-07 2014-06-17 Sprint Spectrum L.P. Call contention mediation after dropped call
US8644811B2 (en) * 2007-04-11 2014-02-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call drop for a wireless phone
US8548433B1 (en) 2007-06-27 2013-10-01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Voice messaging service for network-based instant connect systems
US8135394B1 (en) * 2008-01-03 2012-03-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mputati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 maintenance methods and systems
FR2929473A1 (fr) * 2008-03-28 2009-10-02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terminaison d'un appel et terminal de voix sur ip
US8427986B2 (en) * 2008-06-13 2013-04-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s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er equipment
US8331545B2 (en) * 2008-12-11 2012-1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ndl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 disconnection and reconnection
US9088931B2 (en) * 2008-12-30 2015-07-21 United States Cellular Corporation System selection based on service-specific preferred roaming lis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401545B2 (en) * 2010-03-18 2013-03-19 On-Q Telecom Systems Co., Inc. Dropped call re-establishment system with inter-network capabilites
US8498676B2 (en) * 2011-07-15 2013-07-30 General Motors Llc Terminated call alert process and system
US9401834B1 (en) 2014-06-12 2016-07-26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 over call connection in response to call-teardown request
US9197745B1 (en) 2015-03-25 2015-11-24 Captioncall,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to a caption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to receive text captions following an interruption during a call
US10516777B1 (en) * 2018-09-11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user experience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US10865069B2 (en) 2018-09-18 2020-12-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ffecting communication bridge with elevato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74217D1 (en) * 1984-07-13 1989-12-14 Motorola Inc Cellular voice and data radiotelephone system
US4811380A (en) * 1988-01-29 1989-03-07 Motorola, Inc.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with dropped call protection
US4912756A (en) * 1989-04-07 1990-03-27 Unilin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ror-free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cellular telephone handoff, etc.
JPH03154437A (ja) * 1989-11-13 1991-07-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着信制御方式
JP3015443B2 (ja) 1990-10-11 2000-03-0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電話装置
EP0656166B1 (en) * 1993-05-20 2001-08-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Reestablishment of call after disconnect
JPH07123174A (ja) 1993-10-21 1995-05-12 Fujitsu Ltd 回線交換網の通信方法と通信制御装置
US5862208A (en) * 1994-02-16 1999-01-19 Priority Call Manageme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 party to change terminals during a call
KR0142942B1 (ko) * 1995-07-24 1998-08-01 김광호 디지탈 무선전화기의 권외지역 경보방법
US5950114A (en) * 1996-03-29 1999-09-07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a random reference number from paging and originating signals
US6157828A (en) * 1997-01-31 2000-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alert with information signal between a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and a base station
US6032040A (en) * 1997-01-24 2000-02-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reconnect of wireless calls
CA2231938C (en) * 1997-04-09 2001-10-30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ropped calls
US5995830A (en) * 1997-04-09 1999-11-30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ropped calls
JP3082730B2 (ja) * 1997-11-18 2000-08-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着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移動体着信制御システム
US6246872B1 (en) * 1998-05-06 2001-06-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obile switching centr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dropped connection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a basestation transceiver
US6240284B1 (en) * 1998-11-06 2001-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emergency calls from roaming mobile stations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148190A (en) * 1998-11-06 2000-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emergency calls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the presence of cloned mobile station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7889C (zh) * 2001-06-12 2009-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移动交换中心池的无线网络中移动台的全局寻呼
CN100446525C (zh) * 2001-09-27 2008-12-24 Lg-北电株式会社 检测交换系统中掉线呼叫的方法
CN1328914C (zh) * 2002-11-18 2007-07-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交换状态信息及其操作方法
CN100508660C (zh) * 2003-05-21 2009-07-01 阿瓦雅技术公司 丢失的呼叫的继续
CN100442930C (zh) * 2005-11-29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交换中心及其被叫处理方法
CN102577298A (zh) * 2009-10-12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家庭网络的用户的多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77298B (zh) * 2009-10-12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家庭网络的用户的多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US9344293B2 (en) 2009-10-12 2016-05-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ultiple inputs of users of a home network
CN101860716A (zh) * 2010-06-04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会议电视终端重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1860716B (zh) * 2010-06-04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会议电视终端重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15667A1 (en) 2000-06-08
DE69933009T2 (de) 2006-12-21
KR20000037933A (ko) 2000-07-05
DE69933009D1 (de) 2006-10-12
US6343216B1 (en) 2002-01-29
CA2315667C (en) 2004-08-31
KR100277131B1 (ko) 2001-01-15
CN1136755C (zh) 2004-01-28
EP1050178B1 (en) 2006-08-30
AU1513500A (en) 2000-06-19
WO2000033596A1 (en) 2000-06-08
EP1050178A1 (en) 2000-11-08
AU738154B2 (en) 2001-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55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线自动再连接方法
CN1115939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重新连接掉话的方法
CN1121100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落呼叫的重连方法
CN1162020C (zh) 在移动电信网络里重新连接已经断开的低优先级呼叫的方法
CN1225137C (zh)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不同计费费率及指示移动台位置的方法
US9832687B2 (en) Event notification in a hybrid network
CN1682555A (zh) 用于向占线移动台通知和传递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340977A (zh) 用于限制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同时呼叫转移尝试数量的方法
CN1750569A (zh) 播放视频彩铃的方法
CN1585528A (zh) 码分多址制式集群系统中实现业务优先的方法
CN1324912C (zh) 一种实现多模终端同时接收多网消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197394C (zh) 有线线路拥塞时从无线到有线电信网络的呼叫的回叫排队
AU751276B2 (en)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reconnecting a dropped cal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02025A (zh) 增强等同公众移动网络功能的方法
CN1297163C (zh) 一种高优先级别用户上行抢占的方法
CN1301023C (zh) 终端提前接收主叫号码的系统及方法
CN1968460A (zh) 一种释放语音组呼上行的方法
CN1697544A (zh) 一种孤站点对点呼叫的实现方法
CN1874366A (zh) 一种受控电话通信方法
CN1852374A (zh) 一种无应答前转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47999A (zh) 呼叫接续方法、服务端及系统
KR20040047128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자원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