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2960A - 编辑系统,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编辑系统,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2960A
CN1282960A CN00124059A CN00124059A CN1282960A CN 1282960 A CN1282960 A CN 1282960A CN 00124059 A CN00124059 A CN 00124059A CN 00124059 A CN00124059 A CN 00124059A CN 1282960 A CN1282960 A CN 1282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grams
record
information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24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荻原有二
广安祥子
山口博士
井上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82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2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6Insert-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9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for continuous data, e.g. digitised analog information signals, pulse code modulated [PCM]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5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用于集体擦除多个存储节目的编辑装置,编辑系统和编辑方法。诸如个人计算机的编辑装置通过合适的接口连接到其中具有其上存储节目之存储媒体的记录和再现装置。操作编辑装置选择要从存储媒体上集体擦除的希望节目,并且因此记录和再现装置集体地擦除所选择的节目。

Description

编辑系统,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
本发明涉及编辑系统,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用于允许多个存储在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节目整体地被擦除,诸如个人计算机的编辑装置和记录和再现装置经过合适的接口互连以构成编辑系统。
作为记录和再现音乐和其它音频数据的装置,有这种记录和再现装置,其利用数字记录音频信号的磁光光盘作为它们的存储媒体。这种类型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之一是与磁光光盘兼容的小型盘(MD,登记商标)记录和再现装置。
小型盘具有称为用户TOC(以后称为U-TOC)的管理信息,其离开诸如音乐块的主数据。U-TOC用来管理用户已经记录数据的记录区,以及能够存储数据的空闲或未记录区。装置的记录部分通过涉及U-TOC来识别要记录数据的区域,装置的再现部分通过涉及U-TOC来识别要再现数据的区域。
具体地说,音乐和其它音频数据的记录块是以称为轨迹(track)的数据单位来管理的,其起始和终端地址存储在U-TOC中。没有记录数据的空闲区是作为可记录数据区来管理的,其起始和终端地址保存在U-TOC中。
由于盘区是通过使用U-TOC来因此管理的,因此简单修改U-TOC就能允许容易和快速执行诸如分割,组合,移动(轨迹号修改),和在轨迹上作为记录数据单元操纵的擦除操作等编辑处理。
U-TOC还具有保持字符信息的区,其由附加在诸如记录音乐块的节目上的盘标题(盘名称)和节目名称(轨迹名称)构成。用户在进行编辑工作时可以输入这种盘名称和轨迹名称。
在下面的说明中,“节目”指作为主数据记录在盘上的诸如音乐块的音频数据单元。一个节目表示构成一个音乐块的音频数据。词“轨迹”以可互换的方式与字“节目”一起使用。
小型盘记录和再现装置编辑功能之一是轨迹擦除。轨迹擦除过程的进行如下:
通过完成必要的操作,用户首先选择一个要擦除的轨迹,然后执行擦除处理。用户选择的轨迹从盘上擦除并这样进行管理。
当必须从记录在盘上的多个轨迹中擦除两个或更多的轨迹时,上述的擦除过程需要对要擦除的每个轨迹进行。即,传统的擦除过程不提供多个轨迹的集体擦除。
从高效编辑包括轨迹擦除的观点看,给用户提供一种用单一擦除工序擦除多个轨迹的方法是自然的。
在解决相关技术的前述和其它问题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状态中,提供了由包含具有在其上存储多个节目的存储媒体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和通过合适接口连接到该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编辑装置构成的编辑系统,目的是从存储在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中集体擦除多个希望的节目,其中编辑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经过合适的接口接收有关存储在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的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以通过接收单元接收的有关存储在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的信息为基础的节目相关信息;操作单元,用于以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节目相关信息为基础指定从多个节目中希望擦除的多个节目;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用于集体擦除由操作单元指定的多个希望节目的擦除信息;和发送单元,用于经过合适的接口将产生单元产生的擦除信息传送到记录和再现装置;并且其中,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经过合适的接口发送有关存储在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的信息;接收单元,用于经过合适的接口接收从编辑装置发送来的擦除信息;和编辑单元,用于擦除由编辑装置的操作单元指定的多个希望节目,为的是以通过接收单元接收的擦除信息为基础从存储在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中进行擦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状态,提供了经过合适的接口连接到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编辑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含有其上存储了多个节目的存储媒体,该编辑装置从存储在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中集体擦除多个希望的节目,编辑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经过合适的接口接收有关存储在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的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以通过接收单元接收的有关存储在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存储媒体上的多个节目的信息为基础的节目相关信息;操作单元,用于以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节目相关信息为基础指定从多个节目中希望擦除的多个节目;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用于集体擦除由操作单元指定的多个希望节目的擦除信息;和发送单元,用于经过合适的接口将产生单元产生的擦除信息传送到记录和再现装置。
通过阅读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图将更清楚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与本发明实施例兼容的数字卫星广播接收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体现本发明的接收装置(AV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体现本发明的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方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盘簇和扇区分配的说明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盘扇区格式的说明图;
图6A,6B和6C是根据本发明的盘地址格式的说明图;
图7A和7B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盘地址的说明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盘区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U-TOC扇区0的说明图;
图10是U-TOC扇区0中典型链接配置的说明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U-TOC扇区1的说明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U-TOC扇区2的说明图;
图13是个人计算机的方框图;
图14是与本发明实施例兼容的IEEE1394栈模型的说明图;
图15是符合IEEE1394的电缆结构的说明图;
图16A,16B和16C是表示信号是如何根据IEEE1394发送的说明图;
图17是说明根据IEEE1394之总线连接要求的说明图;
图18A,18B和18C是解释节点ID是如何在IEEE1394系统中建立的概念图;
图19是概述根据IEEE1394之数据包发送的说明图;
图20A和20B是处理转换图和表示有关异步通信之基本事务处理规则的表;
图21A到21E是IEEE1394总线配置之地址结构的说明图;
图22是CIP结构的示意图;
图23是由插头(plugs)决定的典型连接关系的说明图;
图24是插头控制寄存器的说明图;
图25是规定用于异步通信的写转换的处理转换图;
图26是异步数据包(AV/C命令数据包)结构的示意图;
图27是包含在异步数据包中的典型C型/响应定义的表;
图28A和28B是包含在异步数据包中的典型子单元型定义和操作码定义的表;
图29是用于异步通信的插头结构的说明图;
图30A,30B和30C是用于异步通信的插头地址结构的说明图;
图31A,31B和31C是用于异步通信的插头地址结构的其它说明图;
图32A和132B是表示插头对插头处理如何在异步通信中发生的说明图;
图33是说明异步连接发送过程的说明图;
图34是显示中典型MD控制窗口的说明图;
图35是(当选择了要被擦除的轨迹时)显示中另一MD控制窗口的说明图;
图36是(在已经擦除了所选择的轨迹之后)显示中另一MD控制窗口的说明图;
图37是VENDOR DEPENDENT命令中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38是MULTIPLE ERASE命令中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39是所擦除轨迹位屏蔽格式的说明图;
图40是表示用于执行轨迹擦除要进行步骤的处理转换图。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将以下面的次序说明:
1   数字卫星广播接收系统
1-1   总体结构
1-2   小型盘记录和再现装置
1-2-1 MD记录器/播放器结构
1-2-2 扇区格式和寻址方案
1-2-3 区结构
1-2-4 U-TOC
1-2-4-1 U-TOC扇区0
1-2-4-2 U-TOC扇区1
1-2-4-3 U-TOC扇区2
1-2-4-4 U-TOC扇区4
1-3  个人计算机
2符合IEEE1394的本发明的数据通信
2-1  综述
2-2  栈模型
2-3  信号发送形式
2-4  装置之间的总线连接
2-5  数据包
2-6  事务处理规则
2-7  寻址
2-8  CIP(公共等时数据包)
2-9  连接管理
2-10 FCP之下的命令和响应
2-11 AV/C命令数据包
2-12 插头
2-13 异步连接发送过程
3通过根据本发明之擦除的编辑
3-1  操作步骤
3-2  MULTIPLEERASE命令
3-3  处理
1  数字卫星广播接收系统
1-1  总体结构
本发明的编辑装置是假设与MD记录器/播放器结合的,该MD记录器/播放器能够在和从小型盘(MD)即磁光盘上记录和再现音频数据。
MD记录器/播放器是假设构成部分AV系统,其用于在IEEE1394总线上发送和接收数据。构成AV系统以便接收数字卫星广播和下载所接收的数据。
下面是包括体现本发明之AV系统的数字卫星广播接收系统的综述。
图1是表示本发明数字卫星广播接收系统之整体构成的方框图。正如图1所示,用于数字卫星广播的地面站101提供有来自TV广播资料服务器106的TV节目广播资料,来自音乐资料服务器107的音乐数据资料,来自附加音频信息服务器108的附加音频信息,和来自GUI数据服务器109的GUI数据。
 TV广播资料服务器106提供普通广播节目资料。从这个服务器发出的音乐广播资料由移动图象和声音组成。例如,为加快目的,音乐广播节目可以利用通过TV节目资料服务器106提供的移动图象和声音资料来组成要广播的最近音乐块。
音乐资料服务器107提供使用音频信道的音频节目。音频节目资料仅仅由声音组成。工作中,音乐资料服务器107将多个音频信道上的音频节目资料发送到地面站101。
每个音频信道上的节目广播是由在预定时间间隔上相同音乐块的重复构成的。因为彼此无关的装备,这些音频信道可以以若干方式使用。例如,一个音频信道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内重复广播几段日本最流行的音乐,而另一个音频信道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重复广播进行播放若干段海外最流行的音乐。
附加音频信息服务器108提供有关通过音乐资料服务器107输出的音乐块的时间信息和类以数据。
GUI数据服务器109提供GUI数据,通过它形成由用户在他们的操作中使用的GUI屏幕(screen)。例如,如果希望构造有关下载音乐的GUI屏幕(后面进行说明),则服务器109抽头接上图象和文本数据,通过它形成列出音乐分布块的页面和带有关于这种音乐块之相关信息的页面,以及抽头接上构成影集封套静止图象的数据。GUI数据服务器109还提供EPG(电子节目指南)数据,以允许AV系统103提供所谓的EPG显示。
按照MHEG(多媒体超媒体信息编码专家组)标准,可以示例性提供GUI数据。MHEG标准是国际上许可的标准,根据它,多媒体信息,过程和操作以及它们的组合都可以被操纵为和电影剧本一样用在产生标题(例如GUI屏幕)的代码对象。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假设采用MHEG-5。
地面站101接收从TV广播资料服务器106,音乐资料服务器107,附加音频信息服务器108和GUI数据服务器109送来的信息,多路复用所接收的信息和发送被多路复用的信息。
借助该实施例,来自TV节目资料服务器106的视频数据经过基于MPEG(移动图象专家组)2标准的代码压缩,来自服务器的音频数据经过基于MPEG2音频标准的代码压缩。来自音乐资料服务器107的音频数据经过基于MPEG2音频标准或者ATRAC(自适应变换声学编码)的代码压缩,依赖于所用的音频信道。
根据多路复用,这种数据通过使用由密钥信息服务器110送来的密钥信息进行加密。
下面说明地面站101的典型内部结构。
来自地面站101的信号是经过卫星102由每个家庭(称为AV系统)的接受装置103接收的。卫星102带有多个转发器,例如每个都具有30Mbps的发送容量。家庭AV系统103包括抛物面天线111,IRD(集成接收器解码器)112,监视器装置114,MD记录器/播放器1,和个人计算机113。所示图1中的机构包括用于操作IRD112的遥控器64和用于控制MD记录器/播放器1的遥控器32。
抛物面天线111接收经过卫星102发送的信号。所接收的信号通过固定在抛物面天线111上的LNB(低噪声下阻塞变换器)115被转换成预定频率。然后转换信号被送至IRD112。
IRD112工作如下:从所接收的信号中选择期望信道的信号。从所选择信号中,构成节目的视频和音频数据被解调和作为视频和音频信号输出。IRD112还输出基于GUI数据的GUI屏幕,该GUI数据与节目数据多路复用相关方式发送。这种从IRD112的输出例如被提供给监视器装置114。接着,监视器装置114输出伴随有声音的图象,其构成了通过IRD112接收和选择的节目。GUI屏幕可以通过进行操作的用户来显示,后面将说明。
MD记录器/播放器1能够在和从装载的小型盘上记录和再现音频数据。记录器/播放器将音频数据(例如音乐数据),代表诸如影集封套的相关静止图象数据(图象文件)以及诸如歌词的文本数据(文本文件)记录到盘上并且以与再现音频数据同步来再现和输出这种图象和文本文件是可能的。
在下面的说明中,附加在音频数据上的图象和文本文件数据可以称为辅助数据(AUX数据),在这里,因为其要经常用MD记录器/播放器1操作,后面进行适当的说明。
在承认从IRD112所接收的数据或从MD记录器/播放器1所再现的数据时,个人计算机113进行各种编辑处理。用户可以操作个人计算机113例如控制IRD112和MD记录器/播放器1的工作。
正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AV系统103假设具有IRD112,MD记录器/播放器1,和个人计算机113,它们通过IEEE1394总线116互连。换言之,构成AV系统103的IRD112,MD记录器/播放器1,和个人计算机113每个都假设具有与IEEE1394数据发送标准兼容的数据接口。
在上述结构中,代表音乐块的音频数据(即下载数据)是通过IRD112接收的,经过ATRAC压缩,和作为压缩数据记录。还可以下载和记录辅助数据,其通过发送一侧加载,伴随有音频数据。
正如图1所示,IRD112能够在电话线104上与计费服务器105通信。后面说明的包含有各种信息的IC卡插入IRD112。如果构成音乐块的音频数据被下载,则关于所下载数据的历史信息将被写入IC卡。IC卡中的信息以合适的定时方式在电话线104上被送到计费服务器105。接着,计费服务器105基于发送的历史信息计算要支付的费用量并将帐单送给用户。
在本发明的系统中,正如所述,地面站101多路复用构成来自TV节目资料服务器106的音乐节目广播资料的视频和音频数据,构成来自音乐资料服务器107的音频信道数据资料的音频数据,来自附加音频信息服务器108的音频数据,和来自GUI数据服务器109的GUI数据,并且发送该多路复用的数据。
当每个家庭的AV系统接收广播时,诸如监视器装置114的适当装置允许观看所选择信道上的节目。通过使用随节目数据一起发送的GUI数据来显示GUI屏幕,AV系统103提供了两个主要的便利,第一,系统允许用户显示EPG(电子节目指南)屏幕,通过它,搜索所希望的节目。第二,除了由广播系统提供的普通节目观看和指南之外,允许用户为特定服务在GUI屏幕上进行相关操作,以便可以获得这种服务。
例如,用户可以显示用于音频(音乐)数据下载服务的GUI屏幕以及在该屏幕上进行必要的操作。该操作引起构成希望音乐块的音频数据下载和记录到MD记录器/播放器1用以存储。1-2小型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2-1 MD记录器/播放器
在图2所示的AV系统中,本发明是通过MD记录器/播放器1和个人计算机113部分体现的。下面是MD记录器/播放器1如何构成的说明。
图3描述了一种在AV系统103中的体现本发明的记录及再现装置(MD记录器/播放器)1的内部结构。
上面存储了音频数据的磁光盘(小型盘)90由转轴马达2驱动旋转。在记录或重放时,光头3射出激光束到磁光盘90上。
记录时,光头3发出高能激光输出,将盘的记录轨迹加热到居里温度;播放时,光头3发出能量相对较低的激光束,通过磁性克尔效应检测来自盘反射光的数据。
光头3具有光学系统,其由用作激光输出装置的激光二极管、偏振光分离器、物镜和捕捉反射光的检测器组成。物镜3a由双轴机构4支撑,使其能在盘表面上径向重新定位并往复移动。
磁头6a跨过盘90定位在与光头3对称的位置上。在操作中,磁头6a向磁光盘90施以由所供数据调制的磁场。
整个光头3和磁头6a靠滑动机构5在盘上径向运动。
在播放时,光头3从盘90读取的信息被提供给RF放大器7。接着,RF放大器7处理所提供信息并从中提取再现的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和凹纹道信息GFM(作为预先纹道或压纹纹道记录在磁光盘90上的绝对位置信息)。
因此提取的再现RF信号被送到编码器/解码器8。跟踪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被交给伺服电路9。纹道信息GFM则被传给地址解码器10。
当接收到跟踪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并且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1(微型计算机)的跳轨命令和存取命令,以及来自转轴马达2的所检测旋转速度信息,伺服电路9产生各种伺服驱动信号。因此生成的伺服驱动信号被用来控制双轴机构4和滑动机构5,用于聚焦和跟踪控制并使转轴马达2保持在固定线速度(CLV)上。
地址解码器10将得到的纹道信息解码,从中提取地址信息。地址信息被送到系统控制器11,以便进行各种操作控制。
再现的RF信号通过编码器/解码器8进行诸如EFM解调和CIRC的解码处理。在处理期间,地址和子码数据被提取出来并交给系统控制器11。
存储器控制器12的控制下,经过由编码器/解码器8执行的诸如EFM解调和CIRC的解码处理的音频数据(扇区数据)被暂时写入缓冲存储器13。光头3从盘90读取数据以及从光头3到缓冲存储器13传送再现数据是以1.41兆比特/秒速率通常以间歇方式进行的。
写入缓冲存储器13的数据以适当的定时方式被读取,以0.3兆比特/秒的速率被传送到编码器/解码器14。编码器/解码器14将压缩格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码和其它相关再现信号处理以生成数字音频信号,该数字音频信号的取样频率为44.1千赫,量化为16位。
这个数字音频信号由D/A转换器15转换为模拟信号。在作为模拟音频信号Aout通过电路输出端17输出到外部装置之前,为了进行电平和阻抗调整,该模拟信号被送到输出处理单元16。该模拟音频信号也作为耳机输出信号HPout通过耳机输出端27送到可能连接的耳机。
随后被编码器/解码器14解码的数字音频信号被送到数字接口22,用以作为数字音频信号Dout通过数字输出端21输出到外部装置。例如,该信号可以通过光缆输出到外部装置。
被送到电路输入端18用于写入磁光盘90的记录信号(模拟音频信号Ain)首先由A/D转换器19转换为数字数据。该数字数据被提供给编码器/解码器14,用于进行音频数据压缩编码。
如果数字音频信号Din是从外部装置通过数字输入端20提供的,数字接口22将从所提供的数据中提取控制码。这个音频数据会被传送到编码器/解码器14,用于进行音频数据压缩编码。
尽管没有示出,很明显可以提供麦克风输入端,还用来接收作为记录信号的麦克风输入。
通过编码器/解码器14压缩为记录数据的数据以暂时累加方式由存储器控制器12写入缓冲存储器13。然后这些数据以预定数据大小的增量从缓冲存储器13中取出并被送到编码器/解码器8,用于诸如CIRC编码和EFM的编码处理。在通过编码器/解码器8的编码操作之后,该数据被送到磁头驱动电路6。
磁头驱动电路6给磁头6a提供与编码的记录数据一致的磁头驱动信号。具体地讲,磁头驱动电路6使磁头6a在磁光盘90上施以一个N型或S型的场。这时,系统控制器11给光头3提供控制信号以输出记录电平的激光束。
操作单元23具有将由用户操作的按键和拨盘组成的控制。这个控制包括诸如播放、记录、暂停、停止、快进(FF)、倒带(REW),以及自动音乐搜索(AMS)等记录和再现操作;诸如正常播放、节目播放和混合播放等相关播放模式操作;改变显示单元24显示状态进行的显示模式相关操作;和诸如分割、组合和轨迹(节目)上擦除操作以及轨迹名称输入和盘名称输入的节目编辑操作。
从这些操作键和拨盘传来的操作信息被送到系统控制器11,由系统控制器11依此进行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包括接收单元30,用来接收通过使用例如红外线辐射的遥控器32发送的命令信号。接收单元30解码接收的信号以据此将命令码(操作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1。系统控制器11在接收单元30传来的操作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控制操作。
显示单元24根据显示操作由系统控制器11控制。系统控制器11将要显示的数据传送给显示单元24中的显示驱动器进行数据显示。接到数据,显示驱动器在显示操作中驱动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单元24,使得数字、字符、和符号被显示出来。
显示单元24显示当前装载的用于记录或播放的盘的操作模式状态,以及显示轨迹序号、记录/播放时间和编辑状态。
盘90可以存储字符信息(轨迹名称等),以便进行与作为主要数据的节目相连接的管理。作为字符信息存储的字符在显示单元24上显示出来,从盘上读取的字符信息也会显示出来。
通过这个实施例,盘90可以作为数据文件来记录辅助数据(AUX),该数据文件与构成节目的音乐和其它数据无关。
作为辅助数据的数据文件由诸如字符和静止图象的信息组成。这些字符和静止图象可以通过显示单元24输出和显示。
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具有JPEG解码器26,用来将由辅助数据组成的静止图象和字符显示在显示单元24上。
更确切地说,作为辅助数据构成数据文件的静止图象以压缩文件格式记录,其遵从JPEG(联合图像编码专家组)标准。JPEG解码器26通过存储器控制器12接收从盘90读取并以累积方式写入缓冲存储器13的静止图象数据文件。接收到的文件在输出到显示单元24之前按JPEG标准解压。这使显示单元24显示由辅助数据组成的静止图象。
为了输出由辅助数据组成的字符信息和静止图象信息,通常倾向于安装尺寸相对较大、能在屏幕上提供令人满意的高度显示自由度的全点显示器或CRT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辅助信息可以通过另一个接口25输出,显示在外部提供的监视器上。
辅助数据文件可以由用户记录在盘90上。对于这样的数据文件输入,可能会有必要使用图形扫描仪,个人计算机和/或键盘。然后组成辅助数据的信息可以从这些外部附加装置通过接口25输入。
对于这个实施例,IEEE1394接口被假定选用为接口25。在以下的叙述中,接口25和IEEE1394接口将可互换地涉及。IEEE1394接口25通过IEEE1394总线116与各种外部装置相连。
系统控制器11是微型计算机,其具有内部接口。这台微型计算机执行以上所述的各项控制操作。
程序ROM28存储了允许这台记录和再现装置完成各种操作的程序。工作RAM29存放有需要的允许系统控制器11进行各种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在或从盘90上写入或再现数据要求从盘中读取管理信息,也就是P-TOC(预置TOC)和U-TOC(用户TOC)。得到管理信息后,系统控制器11在盘90上识别出要在或从其中记录或再现数据的那些区地址。管理信息保留在缓冲存储器13中。
当盘90装入后,通过再现盘上记录有所考虑信息的最内圈区域中的数据,系统控制器11读取其管理信息。读出的信息放进缓冲存储器13中,其在随后执行盘90上节目的记录、播放或编辑时可以引用。
U-TOC在节目数据记录和各种编辑处理过程中同步更新。每次有数据被记录或被编辑时,系统控制器11就会更新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信息。更新操作以合适的定时方式与盘90上U-TOC区的对应更新平行进行。
盘90容纳有相对于节目独立的辅助数据文件。盘上生成AUX-TOC来管理这些辅助数据文件。
根据检索U-TOC,系统控制器11也读出AUX-TOC并将其放进缓冲存储器13。通过查询缓冲存储器中的AUX-TOC,以后便可引用辅助数据文件的管理状态。
系统控制器11按照需要和以合适的定时方式(或与AUX-TOC的检索同步)读出辅助数据文件。检索出的文件放进缓冲存储器13。然后,辅助数据文件按AUX-TOC以适当的定时方式输出并且在显示单元24上以字符和图像的形式显示,或通过IEEE1394接口25显示在外部装置上。
在以上的设置中,IEEE1394接口25能发送和接收音频数据。这意味着体现本发明的MD记录器/播放器接收通过IEEE1394接口25传输的音频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记录在盘90上。
如果传输的音频数据例如是数字音频数据,其取样频率在44.1千赫,量化为16位,则该数据将通过系统控制器11传送到用于数据压缩的编码器/解码器14。
如果传输的音频数据是符合这台MD记录器/播放器之压缩格式的压缩音频数据,则该数据将通过系统控制器1l送到存储器控制器12。
1-2-2扇区格式和寻址方案
现在参考图4说明称为扇区和簇的数据单元。在小型盘上,记录轨迹是通过如图4所示的连续簇CL形成的。代表记录之最小增量的每个族跨越两个或三个轨迹。
一个族CL是通过由4个扇区SFC到SFF组成的链接区和通过由32个扇区S00到S1F形成的主数据区构成的。每个扇区在大小上是2352字节的数据单元。
在构成子数据区的4个扇区中,扇区SFF被称为子数据扇区,其可以用于记录作为子数据的信息。其它3个扇区SFC到SFE不用于记录数据。
TOC数据,音频数据和辅助数据被记录在每个由32个扇区形成的主数据区。地址附加在每个扇区上。
扇区被分组为称为声音组的单元。具体地说,两个扇区被分成11个声音组。
正如所示,偶数扇区(例如扇区S00)用临近的奇数扇区(例如扇区S01)配对以构成声音组SG00到SG0A。每个声音组是由424字节形成并代表对应于11.61msec音频数据量。
在每个声音组SG中,数据是分开记录在左和右信道上。例如,声音组SG00是由左信道数据L0和右信道数据R0构成的;声音组SG01是由左信道数据L1和右信道数据R1构成的。
由一个左或右信道数据块占有的数据区被称为具有212字节的声音
Figure 0012405900171
现在参考图5说明适用于小型盘的寻址方案。每个扇区具有构成地址部分的族地址和扇区地址。正如图5上面部分所示,每个族地址是由16位(=2字节)形成的和每个扇区地址是由8位(=1字节)形成的。由这3字节构成的地址部分写入每个扇区的开始。
如果地址部分是用4位声音组地址补充,可以由此表示每个扇区的声音组。在基于例如U-TOC管理情况下,声音组地址的附加使用使得以声音组为单位再现、定位或建立数据成为可能。
在U-TOC和AUX-TOC中,图5下面部分所示的缩位地址格式用来表达族地址,扇区地址和3字节的声音组地址。
因为每个族是由36个扇区构成,每个扇区可以用6位表示,扇区地址的高两位省略。同样,由于每个族是用14位表达的,其最多跨越到最外的盘区域,族地址的高两位可以省略。
当扇区地址和簇地址为每个都省略了高两位时,覆盖多达声音组的每个地址可以用3个字节来表示。
在U-TOC和AUX-TOC中,正如后述,用于管理再现地址分配和用于管理播放定时的地址用上述的缩位地址格式表示。这些地址不需要局限在绝对形式;它们可以以补偿基配置。例如,补偿地址是相对于诸如节目(例如音乐块)开始之基准地址0的地址,该补偿地址说明在所考虑节目内的位置。典型补偿地址参考图6A,6B和6C解释如下。
诸如音乐块的节目的记录是在盘上从簇50开始(16进制表示的簇32h;本说明书中“h”表示16进制数),正如后面将参考图7A和7B的说明。
例如,在第一节目开始处的地址(簇32h,扇区00h,声音组0h)具有值“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00”(即0032h,00h,0h),如图6A的上面部分所示。在缩位格式中,该值以“000000001100100000000000”(即00h,C8h,00h)给出,如图6A的下面部分所示。
相对于那个起始地址,在诸如指向族0032h,扇区04h,声音组0h之位置的第一节目内的位置可以通过缩位绝对地址“00h,C8h,40h”来识别,如图6B所示。对应的补偿地址是“00h,00h,40h”,因为族0000h,扇区04h,声音组0h的位置仅仅需要相对于起始地址表示。
相对于图6A所示的起始地址,在诸如族0032h,扇区13h,声音组9h之位置的第一节目内的另一位置可以通过缩位绝对地址“00h,C9h,39h”来识别,如图6C所示,同时对应的补偿地址是“00h,01h,39h”。正如上面例子所表示的,当在节目内指定位置时,地址可以以绝对或补偿形式给出。
1-2-3区结构
现在参考图7A和7B说明与本发明MD记录器/播放器1兼容的盘90的典型区结构。
图7A表示从最里到最外盘区域范围的各区。作为磁光盘,盘90在其最内侧具有坑结构,其中以凸坑的形式存储了只读数据。这是记录P-TOC的区域。
该坑区域外是磁光区域,在和从这里写入和读出数据。在这些区域形成了纹道以引导访问记录轨迹。
磁光区域最内侧的族0到49构成管理区。诸如音乐块的节目实际上是记录在由族50到2251构成的称为节目区的地方。在节目区的外侧是引出区。
图7B详细表示了管理区是如何构成的。在图7B中,扇区以横向布置,族以纵向布置。
管理区中,族0到1形成靠近坑区域的缓冲区。族2用作为功率校准区PCA,其用于校准激光束的输出功率。
族3,4和5容纳了U-TOC。在U-TOC内,正如后面要说明的,数据格式对于每个族内的每个扇区是特定的,使得扇区保存相关的管理信息。包括由这种U-TOC数据构成扇区的族在族3,4和5中被重复地记录了3次。
族6,7和8容纳了AUX-TOC。在AUX-TOC内,正如后面也要说明的,数据格式对于每个族内的每个扇区是指定的,使得扇区将记录相关的管理信息。包括由这种AUX-TOC数据构成扇区的族在族6,7和8中被重复地记录了3次。
族9到46构成了其中记录辅助数据的区域。辅助数据的数据文件是以扇区为单位形成的。例如,扇区包括包含了静止图象文件(后面要说明)的图象文件扇区,容纳文本文件的文本文件扇区,和保存有与节目同步之文本文件的karaoke文本文件扇区。
通过使用AUX-TOC来管理包含了辅助数据的数据文件和其中记录了辅助数据文件在内部被称为辅助数据区的区域。
当误差校正模式2有效时,辅助数据区中数据文件存储的容量是2.8兆字节。
在第二个半节目区或在节目区的外侧(即引出区),为了增加数据文件存储的容量,可以形成第二个辅助数据区。
簇47,48和49构成靠近节目区的缓冲区。由族50(=32h)和其后族形成的节目区包含了例如表示一个或多个称为ATRAC压缩格式之音乐块的音频数据。
被记录的节目和其中记录数据的区域是通过使用U-TOC管理的。在节目区的每个族中,扇区FFh可以用来记录附加信息作为上述的子数据。
小型盘系统还可以播放只读盘,其上以坑的形式记录了节目或其它只读数据。这种只读盘的整个表面是由坑区构成的。记录在该盘上的节目是通过使用P-TOC以近似于使用U-TOC之相同方式来管理的,正如后面要说明的。U-TOC不形成在只读盘上。
应当注意,如果只读盘文件将要作为辅助数据被记录,则AUX-TOC需要被存储以便管理该数据。
1-2-4 U-TOC
1-2-4-1 U-TOC扇区0
正如上述,系统控制器11从盘90上最初检索P-TOC和U-TOC作为管理信息,准备用于在或从盘90上进行节目(轨迹)记录或再现。所检索的信息根据需要访问。
下面说明在盘90上容纳了用于管理轨迹(音乐)读出和写入操作之信息的U-TOC扇区。
正如上面参考图7A和7B的说明,P-TOC形成在盘90上的最内的坑区中并且存储了只读信息。P-TOC用于管理盘上可记录区(用户区)、引出区、和U-TOC区的位置。在所有数据都以坑形式记录的只读光盘上,P-TOC用于管理以ROM格式保持的音乐块。U-TOC不形成在只读盘上。
不进一步提供对P-TOC的更详细的说明。下面说明包含在可记录磁光盘上的U-TOC。
图8表示了U-TOC扇区0的典型格式。U-TOC可以包括扇区0到32。在这些扇区中,扇区1和4保存文本信息和扇区2存储记录日期。
下面说明U-TOC扇区0,其在对或从盘90的写入或读出操作中总是需要的。
U-TOC扇区0是数据区,其包含有关诸如音乐块之用户记录节目和有关其中可以记录新节目之空闲区的管理信息。
例如,在将音乐块记录到盘90上时,系统控制器11通过参考U-TOC扇区0在盘上找到空闲区,并且处理将相关音频数据写入所检测的区中。播放时,系统控制器11参考U-TOC扇区0找到保存有要再现的希望音乐块的区,并且获得访问那个区用于数据再现。
U-TOC扇区0的数据区域(4字节×588×2352字节)保持在同步图形,其是由在该区域开始处布置的全部0或全部1单字节数据段构成的。
同步图形之后是以3字节记录的族地址(族H和L)和扇区地址并且由一个字节的模式信息补充。该图形和地址构成了标题。3字节的地址部分构成了所考虑的扇区地址。
其中用于U-TOC扇区0而记录了该同步图形和地址的标题还应用于P-TOC和AUX-TOC,以及应用于辅助文件和节目扇区。尽管标题在有关图10和随后图中所示扇区不进行进一步地说明,但每个扇区都假设包含了相关的地址和类似的同步图形。
对于每个扇区,族地址是由2字节构成的,其包括高地址(族H)和低地址(族L),同时扇区地址用1字节表示。即,该地址部分不是缩位格式。
标题之后是这种数据,即:制造商代码,型号代码,第一轨迹号(第一TNO),最后轨迹号(最后TNO),扇区利用状态(所用扇区),盘序号和盘ID,它们都存储在合适的字节位置上。
接着的区是保存有各种指针(P-DFA,P-EMPTY,P-FRA,P-TNO1到P-TNO255)的指针区域。这些指针将用于参考后面要说明的表区域来识别用户记录轨迹(音乐)区域和数据空闲区域。
对应于指针(P-DFA到P-TNO255)的表区域包括255个零件表(01h到FFh)。每个零件表保存了指定该零件开始的起始地址,终止该零件的结束地址,以及有关所考虑该零件的模式信息(轨迹模式)。由于由给定零件表说明的零件可以链接到另一零件,该零件表还保存了链接信息,其指定保存该链接零件之开始和结束地址的零件表。
零件表示轨迹部分,其中时间上连续数据以物理上连续方式记录。开始和结束地址指定单个或多个构成一个音乐(轨迹)块的零件。这些地址以缩位格式记录和每个规定族,扇区和声音组。
这种类型记录和再现装置能够获得连续访问在构成一个音乐(节目/轨迹)块的离散定位(即物理上不连续)零件中的数据,用以非中断播放。每个用户记录音乐块有时以多个零件分布,以便有效地利用可记录区。
是上述原因导致提供链接信息。在指定要链接在一起的相关零件表时利用赋予零件表的序号(01h至FFh)。
在U-TOC扇区0的管理表区域,每个零件表代表单个零件。如果给定音乐块是通过3个连接的零件形成的,这些零件的位置是通过使用由相关链接信息链接在一起的这3个零件表管理的。
实际上,链接信息是作为序号给出的,该序号是以预定方式计算并且在U-TOC扇区0中指定了字节位置。具体地说,零件表是通过“304+(链接信息)×8(8字节)”指定的。
U-TOC扇区0之表区域中的每个零件表01h到FFh具有由指针区域中的指针(P-DFA,P-EMPTY,P-FRA,P-TNO01到P-TNO255)指向的内容,正如下面的说明。
指针P-DFA表示在磁光盘90上的坏区,其指向一个或多个零件表之第一个,该零件表指定了因损坏或不可靠发生故障之轨迹部分(零件或几个零件)。换言之,任何坏零件是由指针P-DFA指定的,其记录了序号01h到FFh之一个,对应零件表利用其开始和结束地址表示故障零件。如果第二个坏零件存在,则当前零件表保留指定表示第二故障零件之第二零件表的链接信息。如果没有其它坏零件存在,例如该链接信息就被设置为00h,以及不提供更多的链接表。
指针P-EMPTY表示管理表区域中一个或多个空零件表的第一个。如果空零件表存在,指针P-EMPTY就记录对应于所考虑表的序号00h到FFh之一。
如果存在多个空零件表,则通过指针P-EMPTY指定的一个空零件表具有指定另一个链接空零件表的链接信息,该另一个链接空零件表依此指定另一个空表,等等。所有的空零件表在管理表区域中都被链接。
指针P-FRA表示空闲区(包括擦除区),在磁光盘90上数据可以被记录在该区中。这样,指针P-FRA指向一个或多个零件表第一个,该零件表指定构成空闲区的轨迹部分(零件或几个零件)。换言之,任何空闲区是由指针P-FRA指定的,其记录了序号01h到FFh之一个,对应零件表利用其开始和结束地址表示空闲区零件。如果多个这种零件存在,即如果有多个零件表,则这些零件表被连续地链接,直到到达具有链接信息00h的零件表为止。
图9示意地表示构成空闲区的零件的管理状态。这里所示出的是根据指针P-FRA由链接零件表03h,18h,1Fh,2Bh和E3h指定的作为空闲区的零件03h,18h,1Fh,2Bh和E3h。任何坏区和空零件表也是以类似方式管理的。
指针P-TNO1至P-TNO255提供了磁光盘90上关于诸如音乐块之用户记录轨迹的信息。例如,指针P-TNO1指定一个或多个零件表在时间上的第一个,其中记录了第一轨迹数据。
如果作为第一轨迹(第一节目)记录的音乐块是由单个零件构成的并且在盘上不被分成轨迹段,则第一轨迹的记录区域是通过由指针P-TNO1指向的零件表的开始和结束地址指定。
如果作为第二轨迹(第二节目)记录的音乐块是由盘上多个离散定位零件构成的,则所涉及零件是按时间顺序指定,以便表示出第二轨迹的记录位置。确切地说,由指针P-TNO2指定的零件表是由时间上紧跟着的零件表的链接信息指定的,该时间上紧跟着的零件表也使用链接信息,其依此指定另一个时间上紧跟着的零件表等等。零件表以时间顺序链接,直到具有链接信息00h的零件表到达为止(与图9相同的方式)。
因此,如果构成第二音乐块的数据是以都被顺序指定的零件形式记录,则U-TOC扇区0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用来操作光头3和磁头6a,用于连续访问第二音乐块以便播放或重写记录。这使得从不连续定位零件中提取音乐信息或者有效地利用记录区来记录数据成为可能。
正如上述,在可写入磁光盘90上的区管理是利用P-TOC来进行的。具有其中记录音乐块的空闲区和可记录用户区是通过使用U-TOC管理的。
1-2-4-2 U-TOC扇区1
图10表示U-TOC扇区1的典型格式。U-TOC的扇区1构成数据区域,其中记录通过用户将轨迹名称给每个记录轨迹或者将盘名称给所考虑的盘所输入的文本信息。
U-TOC扇区1包括对应于记录轨迹的指针P-TNA1到P-TNA255。指针P-TNA1至P-TNA255指定每个8字节的255个槽口01h到FFh,其通过8字节槽口00h补充。这些槽口用来以与上述U-TOC扇区0近似相同的方式管理文本信息。
槽口口01h到FFh以ASCII码记录诸如盘标题和轨迹名称的文本信息。
例如,由指针P-TNA1指定的槽口容纳了由用户输入的相对于第一轨迹的字符。当槽口通过使用链接信息链接时,对应于单个轨迹,可以输入超过7字节的文本(超过7个字符)。
槽口00h构成了专用于记录盘名称的区。该槽口不是由指针P-TNA(x)指定的。
在U-TOC扇区1中,指针P-EMPTY也用来管理空槽口。
1-2-4-3 U-TOC扇区2
图11表示U-TOC扇区2的典型格式。U-TOC的扇区2用作数据区域,其中原始记录了由用户做的记录日期。
U-TOC扇区2包括对应于记录轨迹的指针P-TRD1到P-TRD255。指针P-TRD1到P-TRD255指定每个8字节的255个槽口01h到FFh。这些槽口用来以与上述U-TOC扇区0近似相同的方式管理与日期相关的数据。
每个槽口01h到FFh以6字节记录了其上记录了音乐块(轨迹)的日期。日期是由以每个1字节记录的年,月,日,小时,分,和秒构成的。保留的两字节容纳了制造商代码和型号代码。即,一个字节保存了代码数据,其识别生产已经记录了所考虑音乐之记录装置的制造商,另一字节保留了表示所用记录装置之型号的代码数据。
例如,当第一音乐块记录在盘的轨迹上时,由指针P-TRD1指定的槽口记录所记录的日期,记录装置的制造商代码和装置的型号代码。由记录日期构成的数据由参考内部时钟的系统控制器11自动地记录。
构成槽口00h的8字节构成专用于记录作为整体记录盘的日期的区。该槽口不是由指针P-TRD(x)指定的。
在U-TOC扇区2中,指针P-EMPTY也用来管理空槽口。每个空槽口具有代替型号代码记录的链接信息。实际上,槽口指针P-EMPTY对着利用链接信息链接和管理的空槽口。
1-2-4-4 U-TOC扇区4
图12表示U-TOC扇区4的典型格式。U-TOC的扇区4用作数据区域,其中记录通过用户将轨迹名称给每个记录轨迹或者将盘名称给所考虑的盘所输入的文本信息,与扇区1的情况相同。将图12与图10比较表明扇区4的格式实际上于扇区1的相同。
U-T0C扇区1特别提供了容纳表示汉字和字母字符的代码数据(2字节代码)。图12扇区1中的数据是由记录在扇区4合适字节位置的字符代码属性补充的。
正如在扇区1的情况,在U-TOC扇区4中的文本信息是利用指针P-TNA1到P-TNA255和由指针P-TNA1到P-TNA255指定的255个槽口01h到FFh来管理的。
本发明的MD记录器/播放器1与其上不产生U-TOC的只读盘兼容。在这种盘上,代表盘名称和轨迹名称的文本信息可以被记录在P-TOC中。
具体地说,提供了类似于U-TOC扇区1和4的P-TOC扇区。每个盘制造商可以预先将盘名称和轨迹名称记录到这种P-TOC扇区。
图7所示的AUX-TOC扇区在此不进一步地说明。1-3个人计算机
现参考图13说明个人计算机113的内部结构。
正如所述,个人计算机113具有IEEE1394接口209,用来与外部装置交换数据。IEEE1394接口209连接在IEEE1394总线116上,用作为与外部装置双向通信的外部数据总线。
IEEE1394接口209对从IEEE1394总线116上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调,从接收的数据包中提取数据,将提取的数据转换为与内部数据通信兼容的数据格式,以及通过内部总线210将转换的数据输出到CPU201。
进一步,IEEE1394接口209在CPU201的控制下接收输出的数据,将该数据按照IEEE1394格式进行诸如转换为数据包的调制处理,和将调制过的数据通过IEEE1394总线116发送到外部。
CPU201按照保留在例如ROM202里的程序执行若干处理。这个实施例在其ROM202中存有控制IEEE1394接口209以准许数据以IEEE1394标准进行交换的程序。这就是说,个人计算机1113有一套硬件和软件,使它能在IEEE1394下进行数据交换。
RAM203容纳有所需的数据和程序,使CPU201能执行各种处理。
输入/输出接口204与键盘205和鼠标206连接。从这些组件传来的操作感应信号通过接口204被传送到CPU201。I/O接口204也连接到包含有作为存储媒介的硬盘的硬盘驱动器207。通过I/O接口204,CPU201可以在和从硬盘驱动器207里的硬盘读出或写入数据和程序。在这套装置里,I/O接口204进一步连接到显示监视器208,以用于图象显示。
内部总线210是由例如PCI(周边部件互联)总线或本地总线组成。如此,内部总线210提供了内部功能电路之间的互连。
在上述的IRD112和MD记录器/播放器1中,IEEE1394接口基本上都采用了和个人计算机113同样的功能结构。
更确切地说,图3所示的MD记录器/播放器1在其程序ROM28中具有允许系统控制器111控制IEEE1394接口25的程序。
已经说明了其中各部件利用IEEE1394总线互连的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其仅仅只是为了示例性的说明,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也可以替换利用其它适合的结构。2.依照IEEE1394的本发明数据通信2-1.综述
下面是说明本发明数据通信如何按IEEE1394标准进行。
IEEE1394构成了串行数据通信标准之一。根据IEEE1394,有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周期性通信的等时通信方式,和不受周期性控制的异步通信的异步通信方式。总的来说,等时通信方式用来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异步通信方式用来交换各种控制命令。单根电缆允许数据和命令通过这两种通信方式发送和接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AV系统允许作为用户数据的音频数据(包括压缩音频数据)和与MD记录器/播放器兼容的辅助数据(图像文件(JPEG静止图象数据)和文本文件)在所构成装置之间通过IEEE1394总线布局进行交换。该AV系统也允许作为控制器的装置对选择为目标的装置实施遥控。
音频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需要以播放时间为基础的音频输出,这要求实时处理。另外,音频数据在数量上比辅助数据要大得多。与音频数据相比,辅助数据在数量上很小,而且尽管这些数据有时与音频数据播放同步再现,不像ATRAC数据,其并不严格地进行实时约束。
概括来讲,这个实施例的IEEE1394接口要求音频数据应当通过IEEE1394总线以等时通信方式发送和接收,辅助数据应当通过同一个总线以异步通信方式交换。使用这个实施例,IEEE1394接口分开发送音频数据和辅助数据或者在时分的基础上使用等时循环即以后面要说明的同时方式发送音频数据和辅助数据是可能的。
下面是本实施例进行依照IEEE1394标准之通信的说明。
2-2.栈模型
图5显示了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的IEEE1394栈模型。IEEE1394格式有两种类型:异步格式(400)和等时格式(500)。异步格式(400)和等时格式(500)两者公共的是称为物理层(301)的最低层,其上是链接层(302)。物理层301以硬件为基础,负责信号的传输。链接层302的功能是将IEEE1394总线转化为针对给定装置的内部总线。
物理层301、链接层302和下面将介绍的事务事务处理层401都通过事件/控制/配置电路链接在串行总线管理303上。AV电缆/连接器304代表了AV数据传输需要的物理连接器和电缆。
对于异步格式400,事务处理层401在链接层302上面。事务处理层401定义了IEEE1394数据传输协议。作为基本异步事务处理,事务处理层401指定了写入事务处理、读出事务处理和锁定事务处理,正如后面的说明。
事务处理层401的上层是FCP(功能控制协议)402。FCP402通过使用由AV/C命令(AV/C数字化接口命令集)403定义的控制命令对各种AV装置执行命令控制。
在事务处理层401的上面是插头控制寄存器404,其用于建立使用连接管理过程505的插头(IEEE1394下的逻辑装置连接,将在下面介绍)。
在等时格式500中,CIP标题格式501从链接层302上传来。在CIP标题格式501的管理下,规定了这种传输协议,即:SD-DVCR实时传输502,HD-DVCR实时传输503,SDL-DVCR实时传输504,MPEG2-TS实时传输505,和音频及音乐实时传输506。
SD-DVCR实时传输502,HD-DVCR实时传输503,SDL-DVCR实时传输504是有关数字VTRs(录像机)的数据传输协议。
由SD-DVCR实时传输502处理的数据是按照SD-DVCR记录格式508获得的数据序列(SD-DVCR数据序列507)。
由HD-DVCR实时传输503处理的数据是按HD-DVCR记录格式510获取的数据序列(SD-DVCR数据序列509)。
由SDL-DVCR实时传输504处理的数据是按SDL-DVCR记录格式512取得的数据序列(SD-DVCR数据序列511)。
MPEG2-TS实时传输505是传输协议,例如寻址调谐器,用于通过卫星进行数字广播。由这个协议处理的数据是符合DVB记录格式514或ATV记录格式515要求的数据序列(MPEG2-TS数据序列513)。
音频和音乐实时传输506是传输协议,寻址全部数字音频装置的整个范围,全部数字音频装置例如包括体现本发明的MD系统。由这个协议处理的数据是根据音频和音乐记录格式517获取的数据序列(音频和音乐数据序列)。2-3.信号传输形式
图15描述了实际用作为IEEE1394总线的电缆的典型结构。
在图15中,连接器600A和1600B通过电缆601连接。所示编号1到6的引线用作为连接在600A和600B上的引线端。
在连接器600A和600B上的引线端中,1号引线连接到电源(VP),2号到地(VG),3号至TPB1,4号到TPB2,5号到TPA1,6号到TPA2。
引线在连接器600A和600B间互相连接,如下所示:1号引线(VP)连1号引线(VP);2号引线(VG)连2号引线(VG);3号引线(TPB1)连5号引线(TPA1);4号引线(TPB2)连6号引线(TPA2);5号引线(TPA1)连3号引线(TPB1);和6号引线(TPA2)连3号引线(TPB1);在以上的引线连接配对中,两对螺旋线配对,3号引线(TPB1)连5号引线(TPA1)和4号引线(TPB2)连6号引线(TPA2)组成了信号线601A,用于在差分基础上交替传输信号。更进一步,另两对螺旋线配对,5号引线(TPA1)连3号引线(TPB1)和6号引线(TPA2)连3号引线(TPB2)形成了信号线601B,也用于在差分基础上交替传输信号。
通过两信号线601A和601B传递的信号是如图16A所示的数据信号(数据)和如图16B所示的选通信号(选通)。
图16A所示的数据信号使用信号线601A和601B中的一条。这个数据信号通过IPB1和TPB2输出和进入TPA1和TPA2。
图16B所示的选通信号是通过对数据信号和与该数据信号同步的传输时钟进行预定的逻辑操作而获得。因此,这个选通信号的频率比实际的传输时钟的频率要低。它使用信号线601A和601B中未进行数据信号传输的任一条空闲线。通过信号线的传递,这个选通信号通过TPA1和TPA2输出进入到TPB1和TPB2。
假设图16A的数据信号和图16B的选通信号输入到遵从IEEE1394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该装置对输入的数据信号和选通信号执行适当的逻辑操作,生成如图16C所示的传输时钟(时钟)。因此生成的传输时钟用于必要输入数据信号处理。
通过采用这种基于硬件的数据传输形式,IFEE1394格式省去了在配置装置之间的电缆上传递快速循环传输时钟的需要。这就增强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尽管以上描述了6引线布局,但这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可选择的是,IEEE1394格式可以略去电源(VP)和地(VG),以形成由两对螺旋线对组成的4引线布局,也就是,只有信号线601A和601B。这个实施例中的MD记录器/播放器1例如可以利用这样的4引线电缆布局,以给用户提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简化的系统。2-4.装置间的总线连接
图17图解表示装置是如何使用IEEE1394总线互相连接起来的。图17所示的装置具有5个装置从A到E(节点),由IEEE1394总线(即电缆)连接起来进行互相通信。
IEEE1394接口能进行公知的菊花链连接,通过这种连接诸如图17所示装置A、B和C的装置经由IEEE1394总线串联连接。该接口也允许所谓的分支连接,通过这种连接装置能平行连接到多个装置,如在图17的结构中,装置A与装置B、D和E平行连接。
整个系统允许有多至63个装置(节点),它们通过菊花链连接和分支连接装配到一起。单独使用时,菊花链连接允许配备多至16个装置(16个上托(pop))。SCSI需要的终端连接器在IEEE1394接口下是不需要的。
IEEE1394接口允许以这种菊花链连接或分支连接相连的装置彼此通信。在图17所示的结构中,装置A、B、C、D和E可以互相通信。
在这个系统中,多个装置由IEEE1394总线连接(下文该系统也被称为IEEE1394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每个配置装置都被指定了节点ID。节点ID的指定过程在图18A、18B和18C中以图解显示。
在连接结构如图18A所示的IEEE1394系统中,如果电缆被连接或断开,或者如果系统配置装置中任何一个被接通或断开,或者如果在PHY(物理层协议)下发生自发处理,就会产生总线复位。在这种情况下,总线复位通知将通过IEEE1394总线送给所有的装置A、B、C、D和E。
总线复位通知触发通信(称为子通知),其导致在邻近的装置之间定义父-子关系,如图18B所示。这就是说,在IEEE1394系统内建立了配置装置间的树结构。借助所建立的树结构,便定义构成树根的装置。根是这种装置,其端子都被定义为“子”(Ch)。在图18B所示的结构中,装置B被定义为根。换句话来说,连接到装置B的作为根的装置的端子都被定义为“父”(P)。
当IEEE1394系统中树结构和其根如上所述被定义时,每个装置便输出自身ID数据包作为其自己节点ID的说明,如图18C所示。根对所连接装置一个节点ID接着另一个地授权,如此确定构成IEEE1394系统之装置的地址(节点ID)。2-5.数据包
如图19所示,IEEE1394格式通过重复的等时循环(标称循环)对数据传输发挥作用。规定每个等时循环在100MHz频带上持续125微秒。还规定等时循环可以有不是125微秒的持续时间。为了传输,数据在每个等时循环被转换成数据包,然后发送。
正如所示,每个等时循环都由表示循环开始的循环开始数据包开头。何时生成循环开始数据包是由IEEE1394系统里被定义为循环主机的装置指定。这里不对循环开始数据包的产生作进一步说明。
每个循环开始数据包后最好都跟有等时数据包。正如所示,等时数据包个对应一个信道,并在时分的基础上以等时次级操作的形式被传送。在等时次级操作中,数据包被称为等时间隙(例如每个持续0.05微秒)的时间间隔隔开。
如上所述,IEEE1394系统允许等时数据在多信道的基础上通过单传输线接收和发送。
假设与本实施例的MD记录器/播放器兼容的压缩音频数据(以下称为ATRAC数据)是通过等时方式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TRAC数据承受1.4Mbps的单速传输率,那么时间序列连续性(即实时特征)是通过以每125微秒等时循环中传0输20多兆字节大小之等时数据包的数据来保证的。
例如,在传输ATRAC数据之前,装置向IEEE1394系统要求IRM(等时资源管理员)给予足够大的等时数据包以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作为响应,IRM通过监视目前数据传输状态,给予或不给予该数据包大小的许可。如果得到许可,所考虑的ATRAC数据就以等时数据包的形式通过特定信道发送。这个过程称为IEEE1394接口的频带保留。
没有用在等时循环频带上等时次级操作的频率范围由异步次级操作利用,也就是说,由数据包的异步传输利用。
图19表示了一个例子,其中两个异步数据包A和B被传输。每个异步数据包都跟有一个ACK(确认)信号,中间插入称为ACK间隙(0.05微秒长)的时间间隔。ACK信号由接收方(即目标)在硬件的基础上输出,告知发送方(即控制器)一些异步数据已经在异步事务处理期间接收到,正如下面将说明的。
大约10微秒长的称为次级操作间隙的时间间隔被放在由异步数据包和ACK信号组成的每个数据传输单元的前面和后面。
当方案被做成以异步数据包传输ATRAC数据和以异步数据包发送附加ATRAC数据的辅助数据文件时,以用看起来是同时方式来传输ATRAC数据和辅助数据文件。2-6.事务处理规则
图20A是表示异步通信的基本事务处理规则的处理转换图。事务处理规则的规定符合FCP。
如图20A所示,在步骤S11中请求者(传送方)首先发出请求给响应者(接收方)。接收到请求后(步骤S12),响应者发回一个确认信息给请求者(步骤S13)。当接收到确认信息时,请求者确定其请求已被响应者接收(步骤S14)。
然后,响应者响应来自请求者的请求而发出事务处理(步骤S15)。接到响应后(步骤S16),请求者返回一个确认信息给响应者(步骤S17)。收到确认信息后,响应者证实其响应己被请求者接到。
图20A里传输所示的请求事务处理分为三类:写入请求、读取请求和锁定请求,列在图20B的表格左部。
写入请求是指定数据写入操作的命令。读取请求是指定数据读取操作的命令。锁定请求是进行交换、比较和屏蔽操作的命令,在以下不会详细讨论。
写入请求进一步通过在异步数据包(AV/C命令数据包,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中命令(操作数)中的数据大小被分组为三种类型。一个写入请求类型是仅根据异步数据包里的标题大小而发送命令的写入请求(数据片(quadlet))。另两种写入请求类型是写入请求(数据块:数据长度=4字节)和写入请求(数据块:数据长度≠4字节)。后两种写入请求类型的每一个以用于命令传输的数据块来补充异步数据包的标题。使这两种写入请求类型相互不同的是位于数据块中的操作数的数据大小对一种请求类型为4字节,而对另一种则不是4字节。
和写入请求样,读出请求也通过异步数据包里操作数的数据大小分为三类:读取请求(数据片(quadlet)),读取请求(数据块:数据长度=4字节),读取请求(数据块:数据长度≠4字节)。
响应事务处理列在图20B表格的右边。写入响应或无响应被定义为对应于三种写入请求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读取响应(数据片)被定义为对应于读取请求(数据片),读取响应(数据块)被定义为对应于读取请求(数据块:数据长度=4字节),或者被定义为读取请求(数据块:数据长度≠4字节)。
锁定响应被定义为对应于锁定命令。2-7.寻址
图21A到图21E显示了IEEE1394总线的寻址结构。如图21A所示,IEEE1394格式中提供了64-比特总线地址寄存器(地址空间)。
寄存器中高阶的10-比特区域指定了用于识别IEEE1394总线的总线ID。如图21B所示,这个区域允许为从0号到1022号总线建立共1023个总线ID。1023号总线被定义为本地总线。
图21A中总线地址之后的6-比特区域为连接到由总线ID识别的IEEE1394总线上的装置指定了节点ID。如图21C所述,节点ID允许识别从0号到62号共63个节点ID。
上述包含了总线ID和节点ID的16-比特区域对应于AV/C命令数据包的标题中的目的地ID,这将在下面描述。在IEEE1394系统里,每个连接在特定总线上的装置是通过总线ID和节点ID识别的。
图21A中节点ID之后的20-比特区域构成寄存器空间。寄存器空间后是28-比特的寄存器地址。
寄存器空间具有表示如图21D所示寄存器的值[F FF FFh]。该寄存器的内容按图21E所述定义。寄存器地址指定了如图21E所示的寄存器的地址。
简单来说,寻址工作如下:关于等时循环时间和空闲信道的信息是通过引用图21E的寄存器里例如从地址512[0 00 02 00h]开始的一系列与总线相关的寄存器而获得的。
从配置ROM内地址1024[0 00 04 00h]开始的内容的引用允许识别节点类型和专用于该节点类型的独特节点ID。2-8.CIP
图22表示CIP(公共等时数据包)的结构。这是图19所示的等时数据包的数据结构。正如上面提到的,在与IEEE1394兼容的通信中,ATRAC数据(一种类型的音频数据,其通过本实施例的MD记录器/播放器记录和再现)是通过等时方式发送和接收的。这就是说,足以保持实时特征的数据量是由等时数据包携带的,该等时数据包在等时循环中是一个接一个传输的。
CIP的第一个32比特(构成数据片)构成了1394数据包标题。在这个数据包标题中,高阶的16-比特区域指示了数据长度,其后的2-比特区域指定了一个标志。标志后是一个6-比特区域,其指定信道。信道区域后是4-比特,指定“tcode”,再后面则是4-比特“sy”码。数据片区域跟在1394数据包标题后,其包含了header CRC。
在header CRC后的两数据片区域构成CIP标题。在CIP标题的高阶数据片中,高阶两比特都赋值为“0”。“00”比特后的6-比特区域显示了SID(传输节点号码),其后是一个8-比特区域,其指定了DBS(数据块大小,即用于数据包形成的数据增量)。DBS区域后是FN(2比特)和QPC(3比特)区域。FN区域说明数据包结构中的段数,QPC区域则代表为段附加的数据片数。
QPC区域后是SHP(1比特)区域,表示源数据包中标题的标志。DBC区域包含了计数器之值,用于检测掉数据包。
CIP标题低位数据片中高阶的2比特均被赋值为“0”。“00”比特后是FMT(6比特)和FDF(24比特)区域。FMT区域表示信号格式(传输格式),其值允许识别位于这个CIP中的数据类型(即数据格式)。更确切地说,诸如MPEG流数据、音频流数据和数字视频摄像机(DV)流数据的数据类型都可以被FMT区域识别。在如图14所示的CIP标题格式(501)的管理下,FMT区域里给出的数据格式例如对应于诸如SD-DVCR实时传输(502)、HD-DVCR实时传输(503)、SDL-DVCR实时传输(504),MPEG2-TS实时传输(505)或音频和音乐实时传输(506)的传输协议。
FDF区域是与格式相关的域,其指定通过FMT区域分类之数据格式的更详细类别。例如,音频数据可以作为线性音频数据或MIDI数据来更详细地识别。
例如,本实施例用到的ATRAC数据被首先表示为落在FMT区域的音频流数据之类别中。借助给FDF区域设定的预定值,该音频流数据被进一步表示为ATRAC数据。
如果FMT区域显示是MPEG数据,那么FDF区域就保存称为TSF(时间移位标志)的同步控制信息。如果FMT区域表示DVCR(数字摄象机)数据,则FDF区域的定义如图22下部所示。这个FDF区域具有一个在高阶的50/60区域(1比特),其指定每秒的域数;其后是STYPE区域(5比特),其表示视频格式是SD还是HD。STYPE区域后是SYT区域,其为帧同步提供时间戳。
在CIP标题之后,由FMT和FDF区域表示的数据被储存在一序列的“n”个数据块中。如果该数据通过FMI区域和FDF区域被表示为ATRAC数据,则这些数据块包含有ATRAC数据。这些数据块终止于data CRC区域。2-9.连接管理
在IEEEE1394格式中,称为“插头”的逻辑连接被用来定义以IEEE1394总线连接的装置间的连接关系。
图23显示了包含由插头定义的连接关系的典型结构。这套结构由具有VTR1、VTR2、机顶盒(STB,数字卫星广播调谐器)、监视器和数字静止相机的系统构成,这些装置均通过IEEEE1394总线连接。
有两种基于插头的IEEE1394连接形式:点对点连接,和广播连接。
点对点连接特指传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间的关系。从传送方装置到接收方装置的数据传输通过特定的信道进行。
另一方面,广播连接允许不要求传送方装置特别指定接收方装置和所用信道的数据传输。接收方装置接收数据时不需识别传送方装置,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内容要求的话,可以进行预定的处理。
图23结构显示了两种点对点连接状态:一种是STB发送数据和VTR1通过信道1接收数据,另一种是数字静止相机发送数据和VTR2通过信道2接收数据。
图23还显示了数字静止相机基于广播传输其数据的广播连接状态。所示广播数据由监视器接收,监视器然后执行预定的响应处理。
以上的连接(插头)由包含在每台配置装置的地址空间中的PCR(插头控制寄存器)建立。
图24A描述了用于输出(oPCR[n])的插头控制寄存器结构,图24B则显示了用于输入(iPCR[n])的插头控制寄存器结构。寄存器oPCR[n]和iPCR[n]每个具有32比特大小。
在图24A所示的寄存器oPCR中,例如,高阶比特(联机)赋值为“1”以表示数据通过广播连接传输,赋值为“0”则表示数据在信道上通过点对点连接传输,所用的信道号设置在从相对于MSB的第11个比特开始的6-比特信道号区域里。
在图24B所示的寄存器iPCR中,例如,高阶比特(联机)赋值为“1”以表示数据通过广播连接接收,赋值为“0”则表示数据在信道上通过点对点连接接收,所用的信道号被设置在从相对于MSB的第11个比特开始的6-比特信道号区或里。2-10.FCP下的命令和响应
在这个实施例使用的IEEE1394格式中,辅助数据(基于JPEG并由MD记录器/播放器记录和再现的图象文件和文本文件)以异步方式传送和接收。
借助这个实施例,通过异步方式的辅助数据传输是在图14所示的FCP(402)的管理下。以下将叙述用于由FCP管理之传输的事务处理。
为异步方式规定的写入事务处理(见图20B)被运用于FCP下。这个实施例所传输的辅助数据是利用了用于与FCP一致之异步通信的写入事务处理。
每个支持FCP的装置都具有命令/响应寄存器。写入事务处理是通过向命令/响应寄存器写入消息实现的,这将在下面参考图25来解释。
图25是一个处理转换图,其中在步骤S21,控制器生成事务处理请求并为命令传输向目标发出写入请求数据包。在步骤S22,目标接收到写入请求数据包并将数据写入命令/响应寄存器。在步骤S23,目标返回确认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步骤S24接收确认信息。至此各步骤构成了命令传输过程。
在响应命令的处理中,目标发出写入请求数据包(步骤S25)。接到这个写入请求数据包后,控制器向命令/响应寄存器写入数据(步骤S26)。接到这个写入请求数据包时,控制器还发出确认信息给目标(步骤S27)。接到确认信息,目标就确认写入请求数据包已被控制器接收(步骤S28)。
这就是说,按照FCP的数据传输(事务处理)是以两个处理为基础的:命令从控制器到目标的传输处理,和响应从目标到控制器的传输处理。2-11.AV/C命令包
正如在上面引用图14所述,FCP允许各种AV装置通过使用AV/C命令的异步方式通信。
异步通信规定了三种事务处理:即写入、读取和锁定,如图20B所述。在实际中,写入请求/响应数据包、读取请求/响应数据包和锁定请求/响应数据包根据不同的事务处理使用。对于FCP,写入事务处理的采用正如上所述。
图26显示了写入请求数据包(异步数据包(数据块的写入请求))的格式。这个实施例将写入请求数据包用作为其AV/C命令包。
写入请求数据包中高阶的五个数据片(quadlets)(即从第一个到第五个数据片)构成了数据包标题。数据包标题第一个数据片里高阶的16-比特区域表示了destination ID,即用作为数据传递目的地的节点的ID。目的地ID区域后面是6-比特“tl”(事务处理卷标)区域,其代表了数据包号。这个6-比特区域后是2-比特“rt”(重试码)区域,其表示所考虑数据包是首次传输的数据包或是重传的数据包。“rt”区域后是4-比特“tcode”(事务处理码)区域,其指定了命令码。“tcode”区域后是4-比特“pri”(优先权)区域,其表示了数据包的优先等级。
数据包标题的第二个数据片里高阶的16-比特区域表示了source_ID,即用作为数据传递源的节点的ID(node_ID)。
第二个数据片里低位的16-比特区域和整个第三数据片共占48比特,其指定destination_offset,表示两个地址:一个是用于命令寄存器地址(FCP_COMMAND寄存器),另一个是用于响应寄存器地址(FCP_RESPONSE寄存器)。
Destination_ID和destination_offset对应于在IEEE1394格式中规定的64-比特地址空间。
第四个数据片里高阶的16-比特区域具有data_length。这个区域指定了数据区域的数据大小(数据域),这将在下面叙述(图26中用粗线圈起的区域)。数据长度区域后面是在扩展事务处理码时使用的extended_tcode区域。
构成第五个数据片的32-比特区域表示了header_CRC。这个区域具有CRC计算值,用来校验数据包标题。
从跟在数据包标题后的第6个数据片开始布置数据块。数据域形成在数据块的开始。
以第六个数据片开头的数据域形成的高阶4字节描述了CTS(命令和事务处理集)。CTS区域显示了用于所考虑写入请求数据包的命令集的ID。例如,如图26所示的CTS值“0000”将数据域内容定义为AV/C命令。换句话来说,这个写入请求数据包被识别为AV/C命令包。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CTS区域被赋值为“0000”,使FCP能使用AV/C命令。
CTS后面的4-比特区域写入了一个响应,显示对应于“ctype”(命令类型,即命令功能分类)或对应于命令的处理结果。
图27列出了上述的命令类型(ctype)和响应的定义。值[0000]到[0111]被定义用作为“ctype”(命令)。确切地说,值[0000]被定义为控制,[0001]为状态,[0010]为询问,[0011]为通知。值[0100]到[0111]目前未被定义(保留)。
控制是一个用来从外部控制各功能的命令;状态是向外界询问状态的命令;询问是用来从外部询问对控制命令的支持是否存在的命令;通知是用来请求向外部设备通知状态变化的命令。
值[1000]到[1111]被定义用作为响应。确切地说,值[1000]被定义为没有执行;[1001]为接收;[1010]为拒绝;[1011]为转换中;[1100]为生效/稳定;[1101]为已改变;[1110]为保留;[1111]为暂时过渡。
以上响应依命令类型选择使用。例如,没有执行、接收、拒绝和暂时过渡四个响应之一将依响应方的状态被选择使用。
在图26里,c类型/响应区域后面是一个5-比特区域,其具有子单元类型。子单元类型指定一个子单元(装置)是作为命令传输目的地或响应传输源。在IEEE1394格式里,每个装置被称为一个单元,单元中的功能单元则被称为子单元。例如,作为单元的典型VTR具有两个子单元:用来接收地面和卫星广播的调谐器和录象带记录器/播放器。
子单元类型定义如图28A所示。确切地说,值[00000]被定义为监视器,而从[00001]到[00010]的值被保留。值[00011]被定义为盘记录器/播放器,[00100]为VCR,[00101]为调谐器,[00111]为相机,从[01000]到[11110]的值被保留。值[11111]被定义为在没有子单元的地方使用的单元。
在图26中,子单元类型区域后面是一个3-比特区域,具有“id”(node_ID),用来在如果有多个同类型的子单元存在的情况下识别子单元。
“id”(node_ID)区域后面是一个8-比特区域,具有一个操作码,其后是一个操作数。操作数具有操作码需要的信息(参数)。在一个特别针对所考虑子单元的操作码列表中,为每一个子单元分别定义了操作码。例如,如果这个子单元是VCR,就会为它定义不同的命令如PLAY(播放)和RECORD(记录),如图28B所示。每一个操作码都有一个为它而定义的操作数。
在图26里,构成第六个数据片的32-比特区域是一个强制性数据区域。如果有必要,操作数可能会被加在这个数据域后(显示为附加操作数)
这个数据域后是data_CRC区域。可以在data_CRC区域前有必要的地方作填充。2-12.插头
下面是IEEE1394格式里的插头的一般信息。正如在上面参考图24A和24B的介绍,插头代表装置间按IEEE1394格式的逻辑连接。
诸如命令(请求)等在异步通信中有效的数据从制造者发给用户,如图29所示。根据IEEE1394接口,制造者代表作为发送方的装置,用户则是作为接收方的装置。用户方有段缓冲器,在图29中显示为阴影部分,它容纳了制造者写入的数据。
在IEEE1394系统里,用来指定特定的装置为制造者和用户的信息(称为连接管理信息)保留在预定的插头地址位置上,如图29中穗形线条所示。段缓冲器在插头地址之后。
用户可以写入数据的段缓冲器地址的范围(该范围因此表示可记录的数据量)是由用户方管理的限制计数寄存器规定的,其将在下面叙述。
图30A、30B和30C描述了用于异步通信的插头地址空间的结构。64-比特的插头地址空间被分为多达216个(64K)节点,如图30A所示,这样在每个节点的地址空间里都可找到一个插头,如图30B所示。每个插头包括一个寄存器,如图30C中穗形线条所示,和一个段缓冲器,如图30C中阴影所示。寄存器容纳有在传输方(制造者)和接收方(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中必要的信息(例如,传送出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数据大小),这部分将在下面叙述。段缓冲器是用来写入从制造者发送到用户的数据的区域。例如,段缓冲器的最小值规定为64字节。
图31A显示了一个典型的插头地址,插头地址内容和图30C所示的一样。如图31A所示,插头地址开头是一个寄存器,其后跟有一个段缓冲器。
寄存器的内部结构,如图31B所示,开头是一个32比特制造者计数寄存器,后面跟有从[1]到[14]的每个32比特的限制计数寄存器。这就是说,一个制造者计数寄存器和14个限制计数寄存器构成了寄存器。在这个结构里,限制计数寄存器[14]后跟有一个空闲区域。
如图31A和31B所示的插头结构由图31C所示的补偿地址指定。补偿地址0特指用户端口(制造者计数寄存器),而补偿地址4、8、12到56,以及60分别指定从[1]到[14]的制造者端口。补偿地址60当定义为保留时,则表示空闲区域。补偿地址60保留意味着区域空闲和补偿地址64指定段缓冲器。
图32A和32B显示了制造者和用户的插头结构。有了这样的插头结构发挥作用,异步通信就通过根据数据交换过程(这部分将在下面叙述)向制造者计数寄存器写入数据、向限制计数寄存器写入数据和向段缓冲器写入数据来完成。写入操作属于在上面叙述过的写入事务处理类别。
制造者向用户的制造者计数寄存器写入数据。更确切地说,制造者首先将制造者方的有关数据传输的信息写到制造者计数寄存器中专用于制造者的地址上。然后制造者计数寄存器中的内容被写入用户方的制造者计数寄存器。
制造者计数寄存器容纳了制造者向用户的段缓冲器中通过一次写入操作写入的数据的大小。这就是说,向制造者计数寄存器写入数据的制造者执行了一个报告处理,其报告将写入用户段缓冲器的数据大小。
作为响应,用户向制造者的限制计数寄存器写入数据。更确切地说,用户首先向指定的对应于制造者的限制计数寄存器1到14之一(寄存器[n])写入它的段缓冲器的大小。然后限制计数寄存器[n]中的内容被写入制造者方的限制计数寄存器[n]。
按照写入到它的限制计数寄存器[n]中的数据,制造者决定例如在一次写入操作中写入到其自身段缓冲器的数据大小。然后段缓冲器中的内容被写入用户方的段缓冲器。对用户方段缓冲器的写入操作构成了异步通信的数据传输。2-13.异步连接专送过程
参照图33中的处理转换图,以下将叙述通过异步连接传送和接收的基本过程,这里假定在这个异步连接中将建立如图32A和32B所示的交互插头(即制造者-用户)结构。
如图33所示的传送和接收过程是在由用于异步通信的FCP规定的环境中使用AV/C命令(写入请求数据包)实现的。由这个实施例控制的辅助数据通过使用IEEE1394系统里的程序来传送和接收。应该注意图32A和32B所示的处理只显示了通过异步连接的通信操作,寻址辅助数据之记录和播放的通信将在下面叙述。
在实际异步连接结构中,确认信息在命令传输后接收和发送,如图25所示。图33所示的结构为了简化略去了确认信息交换的图解。
对于IEEE1394接口,除了上述的制造者-用户关系外,交互插头(即装置对装置)连接关系除包括控制器-目标关系。在IEEE1394系统中,以制造者-用户关系建立的装置可以或不可以与以控制器-目标关系建立的装置一致。换句话来说,除被指定为制造者的装置之外,可以存在提供控制器功能而规定的装置。但是,在这个例子里,假定制造者-用户关系与控制器-目标关系一致。
在图33所示的传输过程的步骤S101中,制造者发送一个连接请求给用户。这个连接请求是一个由制造者发给用户用于请求建立彼此间连接的命令。命令告知用户制造者的寄存器地址。
在步骤S102中用户收到连接请求,由此识别制造者方的寄存器地址。在步骤S103中,作为响应,用户向制造者发送一个连接许可。在制造者收到连接许可后,在步骤S104,一个连接便为随后的数据传送和接收而在制造者和用户问建立起来了。
根据如上所述建立的连接,在步骤S105,用户发送一个限制计数寄存器(以后缩写为限制计数)写入请求给制造者。在步骤S106接收了限制计数写入请求后,在步骤S107,制造者发出了一个限制计数写入许可给用户。在步骤S108中,用户收到了限制计数寄存器写入许可。跟有写入许可的限制计数写入请求的发送是一个处理,其决定稍后写入段缓冲器的数据大小(即段缓冲器大小)。
在步骤S109中,制造者发出一个段缓冲器写入请求给用户。在步骤S110中,用户收到了段缓冲器写入请求。作为响应,在步骤S111中,用户向制造者发出了段缓冲器写入许可。制造者在步骤S112中收到段缓冲器写入许可。
步骤S109到S112的执行完成了一个数据从制造者的段缓冲器中写入用户的段缓冲器的单一处理过程。
在步骤S109到S112中,数据的写入是通过如图19所示的单个异步数据包的传输来完成。如果异步数据包里传送的数据大小是小于由限制计数寄存器指定的数据大小,以及如果用单个异步数据包传送的必要数据不完整,则步骤S109到S112将一直重复,直到段缓冲器被写满。
当到段缓冲器的写入操作在步骤S109到S112就完成时,就进行步骤S113,其中制造者发出一个制造者计数寄存器(以下简称为制造者计数)写入请求给用户。在步骤S114中用户收到了制造者计数写入请求,并对其制造者计数寄存器进行写入操作。在步骤S115中,用户发出了一个制造者计数写入许可给制造者。在步骤S1116中制造者收到了制造者计数写入许可。
上述处理通知用户在步骤S109到S112中从制造者到用户段缓冲器传输的数据的大小。
在步骤S117中,开始执行限制计数写入操作的处理,这个操作在由步骤S113到S116构成的制造者计数写入操作之后。确切地说,如步骤S117到S120所示,用户发出一个限制计数写入请求给制造者。作为响应,制造者发出限制计数写入许可给用户。
上述步骤S109到S120构成了一组通过异步连接的数据传输过程。如果传输的数据大小大于段缓冲器的尺寸,以及如果在从步骤S109到S120的过程中数据传输没有完成,则步骤S109到S120将一直重复,直到数据传输完成。
当数据传输完成时,制造者在步骤S121中发出一个断开连接请求给用户。用户在步骤S122中接到断开连接请求,并在步骤S123中发出断开连接许可给制造者。制造者在步骤S124中收到断开连接许可,至此完成了通过异步连接的数据传送和接收。3通过根据本发明擦除的编辑3-1操作步骤
正如上述,被实施例的MD记录器/播放器1允许修改U-TOC的内容。这允许在盘上记录轨迹的各种编辑。
本实施例的AV系统(见图2)可以配置成让个人计算机113进行各种编辑,记录和播放操作。这相当于通过IEEE1394数据接口在MD记录器/播放器1上的遥控。
这些特征是通过在用于根据要求操作和控制MD记录器/播放器1的个人计算机113上安装合适的应用软件来实现的。例如,该应用软件可以基于GUI操作。
响应应用软件之基于GUI的操作产生命令。这些命令以IEEE1394格式在IEEE1394总线116上被送到MD记录器/播放器1。收到这种命令时,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统控制器11对应地完成各种控制处理。例如,如果用户通过应用软件的GUI进行播放操作,则个人计算机113的CPU因此产生播放命令并将该命令传送到MD记录器/播放器1。给定命令,MD记录器/播放器1(系统控制器11)执行控制处理以开始回放盘。这就是遥控在本发明结构中如何实现的。
借助本实施例,一种形式的这种遥控含有同时擦除多个轨迹。
现在参考图34到36说明如何同寸擦除多个轨迹的。
首先在个人计算机113中启动合适的应用软件。根据因此启动的应用程序,计算机113的CPU201请求从MD记录器/播放器1中传输内容表(U-TOC,P-TOC)。从MD记录器/播放器1中传送来的TOC例如放置在RAM203中。通过参考RAM203中的TOC,CPU201使MD控制窗口WD1出现在显示监视器208上,如图34所示。
在MD控制窗口WD1的顶部,例如显示了操作键区A1。区A1包括若干操作键,用于在MD记录器/播放器1上执行诸如播放,记录,快进,倒带,自动音乐搜索,和盘弹出等远程操作。
在MD控制窗口WD1朝着左边的下面是最大可记录时间区A2。区A2表示当前装载盘的最大可记录时间。在最大记录时间区A2的下面是保留的可记录时间区A3,其表示在盘上保留的可记录时间。
在MD控制窗口WD1朝着右边的下面是所选择轨迹区A4,其表示当前所选择的轨迹。区A4的左边是模式显示区A5,其表示当前记录或播放的状态。在区A4和A5的下面是过去的时间区A6,其表示在当前选择轨迹上播放或记录所过去的时间。
MD控制窗口WD1的近似下半部是由轨迹列表区A7占有。区A7列出记录在盘上的轨迹。
轨迹列表区A7的“No”列表示轨迹号。图34的例子表示了10个所记录的轨迹(轨迹号001到010)。
轨迹列表区A7的“Title”列表示给予所记录轨迹的轨迹名称。轨迹名称构成了根据利用U-TOC扇区4控制之信息要显示的内容,正如图12中所讨论的。
尽管实际上用户可以输入希望的字符以命名轨迹,但本例子为了简单和表示目的,仅仅示出对应轨迹号输入的轨迹名称#001至#010。
“Time”列表示每个所记录轨迹的总的播放时间。
在图34的显示状态中,假设用户想擦除轨迹号为“002”,“004”,“006”,“008”,和“010”的5个轨迹。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例如点击鼠标选择轨迹号“002”以便以反向视频(reverse video)显示它。用户可以同样处理在轨迹号“004”,“006”,“008”和“010”上点击以便选择和以反向视频显示它们。最后,MD控制窗口WD1从图34的显示状态变化到图35。
借助如图35选择的轨迹号“002”,“004”,“006”,“008”,和“010”,用户可以进行菜单杆操作或类似操作以进行轨迹擦除。
作为响应,个人计算机113的CPU201使MD记录器/播放器1执行擦除轨迹号“002”,“004”,“006”,“008”,和“010”的编辑处理。该编辑处理将在后面进行消息说明。
同时,保存在RAM203中的U-TOC的内容通过个人计算机113的CPU201修改,规定轨迹号“002”,“004”,“006”,“008”,和“010”被擦除。进行该修改以确保与MD记录器/播放器1的TOC的一致性。
反映所选择轨迹集体擦除所修改的U-TOC内容出现在图36所示的MD控制窗口WD1中。具体地说,正如图36轨迹列表区A7中所表示的,轨迹号“002”(轨迹名称:Track#002),“004”(轨迹名称:Track#004),“006”(轨迹名称:Track#006),“008”(轨迹名称:Track#008),和“010(轨迹名称:Track#010)”被从轨迹列表中擦除。
具有轨迹名称为Track#001,Track#003,Track#005,Track#007和Track#009的剩余5个轨迹然后被分别指定为轨迹号001,002,003,004和005,正如所示,并且处于新的控制状态。
3-2MULTIPLEERASE命令
上述通过个人计算机113完成集体擦除多个轨迹的编辑操作一定要与在MD记录器/播放器1一侧的集体轨迹擦除的实际处理相匹配。由于个人计算机113和MD记录器/播放器1构成通过IEE1394总线116连接的系统,实际擦除处理需要由计算机触发,该计算机发出基于IEEE1394接口的指定用于多个轨迹集体擦除的API命令。
本实施例具有MULTIPLE ERASE命令,其根据IEEE1394接口标准定义为请求多个轨迹的集体擦除。该命令是与卖主(vendor)有关的命令之一,其允许被附加定义并且由根据IEEE1394 API的卖主提供。
图37表示VENDOR-DEPENDENT(与卖主有关)命令的数据结构。该结构放置在图26所示的写入请求数据包(AV/C命令包)的数据域中操作码的后面。
值“00h”被设置为8位操作码区域。该值识别与卖主有关命令。
构成操作数[0]到[2]的3字节区域容纳了对每个卖主是唯一的公司ID。
操作数[0]到[2]的3字节之后的操作数[3]到[n]保存了与卖主有关数据,其指定了所考虑VENDOR-DEPENDENT命令的内容。
图38描绘了作为VENDOR-DEPENDENT命令提供的MULTIPLEERASE命令的典型内容。
操作码区域保存了识别VENDOR-DEPENDENT命令的值“00h”。由操作数[0]到[2]构成的公司ID区域容纳了值“08h”,“00h”和“46h”,其对应于分别识别特定卖主(制造商)的操作数[0]到[2]。由操作数[3]到[6]构成的4字节区域保留了规定用于由公司ID识别的卖主方之操作便利的值。具体地说,值“F0h”(级)设置给操作数[3];值“03h”和“01h”(产品代码)分别设置给操作数[4]和[5];值“02h”(应用代码)分别设置给操作数[6]。
由操作数[7]和随后操作数构成的区域保存了构成MULTIPLEERASE命令的专有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数[7]保存了识别该VENDOR-DEPENDENT命令作为MULTIPLEERASE命令的值“40h”。
操作数[7]后面的操作数[8]保存了作为说明符类型的值“10h”。后续的操作数[9]和[10]构成列表ID区。例如,该区保留了由个人计算机113作为列表管理的TOC列表。
操作数[11]和[12]构成称为“要擦除的轨迹数”的区域。正如其名称暗示的,这个区域表示指定将要被擦除的轨迹数。
跟着的操作数[13]到[44]是被定义为擦除轨迹位屏蔽[0]到[31]的区域。例如这些区域具有图39所示的结构。
正如图39所示,擦除轨迹位屏蔽[0]是8比特区域,其在从LSB(位8)到MSB(位1)范围的位分别对应于轨迹号Tr001到Tr008。
在LSB到MSB范围,位屏蔽[0]之后的擦除轨迹位屏蔽[n]具有分别对应于轨迹号Tr(n*8+1)至Tr(n*8+8)的位。即,擦除轨迹位屏蔽[0],[1]等每个都对应于8个轨迹,其具有以增加次序配置的轨迹号。
构成最后擦除轨迹位屏蔽[31]的位中,LSB(位8)到位2对应于轨迹号Tr249到Tr255;MSB(位1)没有使用。即,擦除轨迹位屏蔽[0]到[31]配置成使得其对应于轨迹号Tr001至Tr251。
擦除轨迹位屏蔽对轨迹号Tr249到Tr255是关键的原因是:小型盘格式允许管理多达255个轨迹。
在每个擦除轨迹位屏蔽[0]到[31]中,“1”被设置为对应于指定要擦除的轨迹号的每个位的位置。换言之,“0”是为不指定擦除的每个轨迹号设置的。
例如如果选择指定轨迹号Tr1,Tr5,Tr8和Tr14为4个要擦除的轨迹,则MULTIPLEERASE命令具有其操作数[9],并且随后的区域定义如下:
擦除音频轨迹#1,#5,#8,#14
列表Id:1001h
Number of tracks to erase:0004h
位屏蔽[0]:10010001→91h
位屏蔽[1]:00100000→20h
位屏蔽[2-31]:00h
命令:00 18  00 08 00 46 F0 03 01 02 40 10 10 01 00 04 89 04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长度=48字节3-3处理
同时擦除多个轨迹的典型处理步骤示于图40的处理转换图中。为了图40的处理,假设个人计算机113起控制器作用,执行对作为目标的MD记录器/播放器1的遥控。还假设图40中的步骤是通过个人计算机113的CPU203和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统控制器11进行的。在下面的说明中,个人计算机113的CPU203将称为控制器,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统控制器11称为目标。
在图40的步骤中,控制器启动MD操作屏(用于操作应用软件)。借助启动的MD操作屏,图34的MD控制窗口WD1出现在屏幕上。
在步骤S202,响应上面参考图34和35说明的MD控制窗口WD1中的用户GUI操作来指定要擦除的轨迹。当用户完成该操作执行轨迹擦除时,到达步骤S203。
在步骤S203,在步骤S202指定要擦除的轨迹在MULTIPLE ERASE命令中设置。产生该命令以便反映擦除轨迹位屏蔽的内容,并且被传输到目标(MD记录器/播放器1)。
在步骤S204,目标从控制器接收MULTIPLEERASE命令。在步骤S205,目标发出响应,通知VULTIPLEERASE命令接收的控制器。
从目标给出响应,控制器证实其MULTIPLEERASE命令已经被目标接收。如果需要,目标可以在步骤S205发出响应,通知因某些原因MULTIPLEERASE命令拒绝的控制器。
接收到MULTIPLEERASE命令,作为目标的MD记录器/播放器1在步骤S207修改U-TOC,目的是擦除由该命令指定的轨迹。借助在步骤S207完成的U-TOC修改,目标通知处理结果给控制器。即,如果U-TOC修改是正常完成的,目标就发出处理结果通知,通知控制器正常处理结束。
在步骤S209,控制器接收由目标在步骤S208发出的处理结果通知。给定通知,控制器在到达步骤S210之前证实该处理的结果。
在步骤S210,控制器改变MD控制窗口WD1中的指示以反映擦的结果。例如,图35的显示由图36的替代,以表示指定的轨迹已经被擦除。
尽管上面的说明包含了许多特殊性,这些不应当解释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仅仅是本发明所示优选例子的某些说明。例如,MD控制窗口WD1(GUI控制屏幕)可以被改进为所希望的优化可用性。选择多个轨迹擦除的步骤和操作可以与上面的说明不一样。所包含的过程仅仅需要提供用户接口以允许多个轨迹被指定为集体擦除。
完成多个轨迹擦除的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MD记录器/播放器1。只要与具有用于以节目增量形式记录和播放之管理信息的存储媒体兼容,就可以替换使用任何其它的装置。
控制多个轨迹擦除的装置并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另外,可以配置IRD或其它AV装置与合适应用软件功能结合来提供对MD记录器/播放器1的遥控。
而且,本发明可仅以包括所有必须编辑特征的MD记录器/播放器的形式实现。即,本发明MD记录器/播放器1可以被指定为单独操作以有效进行多个轨迹的集体擦除。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由用户操作的以指定用于集体擦除的多个节目(轨迹)的编辑装置。该装置修改相关的管理信息以反映这种操作。
借助上述结构,用户仅仅需要完成单一序列的操作来指定要集体擦除的多个节目,而传统装置则要求多个节目通过重复操作来擦除,即一次擦除一个节目。本发明装置提供了增强的可用性,这是因为多个节目以比以前显著少的操作步骤被擦除。
而指定集体擦除多个节目的操作是作为编辑装置功能的一部分实现的,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分离提供的操作装置交替地完成。
如果专门装备来进行这些操作功能,与如果编辑装置兼作用于指定要集体擦除多个节目(轨迹)的操作装置之用相比,这种操作装置提供了较好的可用性。
如果操作装置是使用个人计算机实现的,计算机仅仅需要具有与编辑装置之合适的数据接口和具有用以实现关于所用编辑装置之操作屏特征而安装的合适应用软件。当这样配置时,个人计算机容易用作提供大量相关操作功能的操作装置。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实施例,因此应理解,除了所附权利要求的界定之外,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的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编辑系统,其由包含具有在其上存储多个节目的存储媒体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和通过合适接口连接到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编辑装置构成,目的是从存储在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中集体擦除多个希望的节目,其中所述编辑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经过合适的接口接收有关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以通过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有关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为基础的节目相关信息;
操作装置,用于以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所述节目相关信息为基础指定从所述多个节目中希望擦除的多个节目;
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用于集体擦除由所述操作装置指定的多个希望节目的擦除信息;和
发送装置,用于经过所述合适的接口将所述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擦除信息传送到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并且
其中,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经过所述合适的接口发送有关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
接收装置,用于经过所述合适的接口接收从所述编辑装置发送来的所述擦除信息;和
编辑装置,用于擦除由所述编辑装置的所述操作装置指定的多个希望节目,为的是以通过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擦除信息为基础从存储在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中进行擦除。
2权利要求1的编辑系统,其中所述合适的接口符合IEEE1394标准。
3权利要求1的编辑系统,其中所述擦除信息是由被指定要集体擦除的节目数,专用集体擦除的命令和指定用于集体擦除的节目的节目数组成的。
4权利要求1的编辑系统,其中所述存储媒体包括存储节目的节目区和存储用于管理所存储节目之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并且其中所述编辑装置编辑在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管理区,目的是集体擦除所指定的节目。
5权利要求1的编辑系统,其中在希望节目已经被所述编辑装置集体擦除之后,有关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存储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经过所述合适的接口被重新发送到所述编辑装置。
6权利要求4的编辑系统,其中有关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存储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是以存储在所述存储媒体的所述管理区中的所述管理信息为基础产生的。
7一种编辑装置,其经过合适的接口连接到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含有其上存储了多个节目的存储媒体,该编辑装置从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中集体擦除多个希望的节目,编辑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经过所述合适的接口接收有关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以通过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有关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为基础的节目相关信息;
操作装置,用于以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所述节目相关信息为基础指定从所述多个节目中希望擦除的多个节目;
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用于集体擦除由所述操作装置指定的多个希望节目的擦除信息;和
发送装置,用于经过所述合适的接口将所述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擦除信息传送到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编辑装置,其中所述合适的接口符合IEEE1394标准。
9根据权利要求7的编辑装置,其中所述擦除信息是由被指定要集体擦除的节目数,专用集体擦除的命令和指定用于集体擦除的节目的节目数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编辑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媒体包括存储节目的节目区和存储用于管理所存储节目之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并且其中所述编辑装置编辑在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管理区,目的是集体擦除所指定的节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编辑装置,其中有关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存储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是以存储在所述存储媒体的所述管理区中的所述管理信息为基础产生的。
12一种与编辑系统使用的编辑方法,编辑系统由其中具有其上存储了多个节目的存储媒体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和经过合适的接口连接到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编辑装置构成,其中所述编辑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有关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
显示以有关存储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接收信息为基础的节目相关信息;
以显示的节目相关信息为基础指定从所述多个节目中希望擦除的多个节目;
产生用于集体擦除多个希望节目的擦除信息;和
经过所述合适的接口将产生的擦除信息传送到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和
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一边集体擦除希望的节目之后,再次经过所述合适接口接收有关存储在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合适的接口符合IEEE1394标准。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擦除信息是由被指定要集体擦除的节目数,专用集体擦除的命令和指定用于集体擦除的节目的节目数组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存储媒体包括存储节目的节目区和存储用于管理所存储节目之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并且其中所述编辑装置编辑在所述存储媒体上的所述管理区,目的是集体擦除所指定的节目。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有关在所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所述存储媒体上存储的所述多个节目的信息是以存储在所述存储媒体的所述管理区中的所述管理信息为基础产生的。
CN00124059A 1999-06-14 2000-06-14 编辑系统,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 Pending CN12829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7327/1999 1999-06-14
JP11167327A JP2000357386A (ja) 1999-06-14 1999-06-14 編集装置及び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2960A true CN1282960A (zh) 2001-02-07

Family

ID=15847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24059A Pending CN1282960A (zh) 1999-06-14 2000-06-14 编辑系统,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061520A2 (zh)
JP (1) JP2000357386A (zh)
KR (1) KR20010015018A (zh)
CN (1) CN128296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2290B1 (ko) 2000-12-27 2007-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기록매체 상의 데이터 복사 및 이동 방법
KR100930349B1 (ko) * 2003-01-20 2009-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디스크의 서브타이틀 데이터 관리방법
EP1647140A1 (en) * 2003-07-21 2006-04-19 Thomson Licensing Trick mode operation for subchannels
US7536502B2 (en) 2004-07-23 2009-05-19 Funai Electric Co., Ltd. Controller device to be connected to IEEE 1394 serial b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61520A2 (en) 2000-12-20
KR20010015018A (ko) 2001-02-26
JP2000357386A (ja) 2000-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5253C (zh) 信息传输和处理方法,信息传输系统及数据处理装置
CN1238790C (zh) 接收并存储广播内容、响应用户请求使内容成为可利用状态的接收终端装置
CN1323036A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237822C (zh) 光盘、光盘记录方法和装置,以及光盘再现方法和装置
CN1260644A (zh) 传送/记录设备和方法及传送和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160724C (zh) 用于写入和再生数据的装置及方法
CN1192386C (zh) 分配系统、分配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239021C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0348033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184631C (zh) 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编码图像数据的方法
CN1321984A (zh) 电子设备系统、控制设备以及同步电源控制方法
CN1208930A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系统
CN1277770A (zh) 数据发送控制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以及接收设备
CN1383680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879170A (zh)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和方法、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程序
CN1292922A (zh) 记录和再现设备、程序记录媒体、记录媒体、高速缓存设备和发送设备
CN1223437A (zh) 记录、播放、记录/播放装置及方法、显示和记录介质
CN1874243A (zh)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178444C (zh) 控制器设备、通讯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602066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和还原方法以及记录和还原设备
CN1276614C (zh) 电子装置系统,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758362A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及重放设备
CN1255810C (zh)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显示记录媒体信息的方法和数据通信系统
CN1879405A (zh)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和方法、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程序
CN1318833A (zh) 数据源、涉及它的各设备、接收方法,媒体和信息集合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