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1678A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81678A CN1281678A CN00121064A CN00121064A CN1281678A CN 1281678 A CN1281678 A CN 1281678A CN 00121064 A CN00121064 A CN 00121064A CN 00121064 A CN00121064 A CN 00121064A CN 1281678 A CN1281678 A CN 12816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wing machine
- dust
- dust collector
- flexible pipe
- electric blo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7/00—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 A47L7/04—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for using the exhaust air for other purposes, e.g. for distribution of chemicals in a room, for sterilisation of the ai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36—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 A47L5/362—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of the horizontal type, e.g. canister or sledge 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4—Hoses or pipes; Hose or pipe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吸尘器使装在吸尘器本体内的电动送风机的排气通过软管和导管在吸入器等中回流、提高使用的随意性。该吸尘器形成有从吸入器33通过连接导管32以及软管21到吸尘器本体1的吸气流路、和使吸尘器本体1内的电动送风机14的排气在吸入器33等中回流的排气流路,在吸尘器本体1中形成有不介入集尘袋10而连通电动送风机14的开闭自由的导管通路。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尤其涉及将来自装在吸尘器本体中电动送风机的排气通过软管和导管回流到吸入器等中的排气回流(循环)式电动吸尘器和软管。
在一般的地板移动型电动吸尘器中,来自装在吸尘器本体中电动送风机的排气是从形成在本体背部侧等上的排气口排向外部的,由于来自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均从排气口排除,会以相当大的风势向外部吹出,因此发生由该排气风的作用将沉积在地板或者地毯上的灰尘吹飞、在房中扩散的不利情况。
因此,为了减少从排气口排出的排气风,提高吸尘效果,例如象在实公昭39-36553号公报和特开平9-135795号公报等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在连接吸尘器本体的软管、导管以及吸入器中和吸气流路一起形成使来自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的电动吸尘器的方案。
但是,在现有的构成中,所回流的排气只不过是用来使灰尘等漂浮而提高吸尘效率,并没有有效地活用所回流的排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应用来自装在吸尘器本体中电动送风机的排气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的电动除尘器包括:具有收纳装入集尘袋的集尘室以及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室的吸尘器本体、连接在该吸尘器本体的连接口上可挠性软管、连接该软管的延长导管、连接该延长导管的吸入器、使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吸入器中回流的回流器,其特征是在上述吸尘器本体上形成有外气不介入集尘袋而流入电动送风机的开闭自由的导管通路。
还有,本发明的电动除尘器包括:具有收纳装入集尘袋的集尘室以及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室的吸尘器本体、连接在该吸尘器本体的连接口上可挠性软管、连接该软管的延长导管、连接该延长导管的吸入器、使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吸入器中回流的回流器,其特征是在上述吸尘器本体上形成有可开闭自由地关闭集尘室的盖体,在该盖体开放状态下电动送风机的运转是可能的。
再有,本发明的电动除尘器包括:具有收纳装入集尘袋的集尘室以及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室的吸尘器本体、可开闭自由地关闭上述集尘室的盖体、连接在上述吸尘器本体的连接口上可挠性软管、连接该软管的延长导管、连接该延长导管的吸入器、使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吸入器中回流的回流器,其特征是在上述盖体上形成有连通集尘室的开口,同时设置有可自由开闭地覆盖该开口的关闭部件。
优选上述开口的面积比可挠性软管的吸气开口的面积要大。
还有,优选上述关闭部件由弹性部件形成。
还有,优选电动送风机由风扇部、电动机部构成,在上述风扇部上形成排出口,使从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在回流器中回流。
还有,优选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口上设置过滤器,将通过该过滤器的一部分空气导入到回流器中。
以下对附图作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同上吸尘器本体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同上吸尘器本体的仰视图。
图4为表示同上本体侧软管连接部上连接了软管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同一部分破断后的软管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同上握柄部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同上连接导管的剖视图。
图8为表示同上连接导管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同上电动吸尘器整体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10为表示同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动吸尘器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2为表示同上集尘盖的开口打开后状态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3为表示同上吸尘器本体的俯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1-吸尘器本体、4-集尘盖、14-电动送风机、21-软管、22-外侧软管、23-内侧软管、32-连接导管、33-吸入器、35-开口、36-关闭部件、A2~A6-吸气流路、B2~B6-排气流路。
实施例
以下根据图1至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
1表示吸尘器本体,如图1所示由上壳体2、下壳体3、集尘盖4、装在下壳体3上的后述的隔壁7所构成,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方侧形成有后述的连接本体侧软管连接部7软管连接口5,在后轮6上形成有排气口6a。在上述下壳体3中,装有在下壳体3里面之间有间隔的隔壁7,隔壁7构成吸尘器本体1的外壁的一部分,在下壳体3里面和隔壁之间形成有连同软管连接口5的排气流路B1。
8表示从上述下壳体3底面向上方立设的区分壁,将吸尘器本体1内部前后区分。9表示在上述区分壁8的前方侧形成的集尘室,在前方侧和上述软管连接口5在同心圆上形成有软管插入口9a。在该集尘室9内可自由装卸地收纳了自由装卸固定集尘袋10的集尘袋装入箱11,在装上的状态下集尘袋10的开口对着上述集尘室9的软管插入口9a。
12表示安装在上述区分壁8上的微尘过滤器,在位于上述集尘袋10的后方侧处除去微细灰尘。
13表示形成在上述区分壁8后方侧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在内部收容电动送风机14并由电机围罩15围绕。上述电动送风机14在风扇罩14a上形成送风口14b,从送风口14b排出排气的一部分,同时剩下的排气通过电动机部14c内部,冷却电动机部14c后排出。
上述电机围罩15的下方侧形成有连通电动送风机收纳室和上述排气流路B1以及外部排气流路C的开口13a、13b。16表示设置在上述开口13b处的过滤器。由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从送风口14b出来的排气,从上述开口13a通过上述排气流路B1导入到软管连接口5侧,同时经过电动送风机14的电动机部14c之后的排气从上述开口13a经过外部排气流路C从排气口6a排出到吸尘器本体1的外部。
17表示连接后述的软管21装在软管连接口5上的本体侧软管连接部,如图3所示,由圆筒形的外侧导管18、内侧导管19构成,连接软管21的部分被保护罩所覆盖。
在上述外侧导管18上在和外侧软管22的卷绕方向相同方向倾斜形成有使其一端侧成为螺钉状的外侧肋条19b。此外,上述外侧导管18的装在吸尘器本体1上的另一端侧上,形成有在软管连接口5上形成的锁合爪18a,该锁合爪18a由固紧板18b止脱。
上述内侧导管19和外侧导管18另外形成,在和内侧软管23的卷绕方向相同方向倾斜形成有使其一端侧成为螺钉状的外侧肋条19b。上述内侧导管19的连接软管连接口5的另一端侧构成为从软管插入口9a向集尘室9内凸出并比外侧导管18要长。还有,上述内侧导管19的外周上形成有与外侧导管18的内周相接的多个支撑肋条19a,同时形成有用螺钉18c固定外侧导管18和内侧导管19的固定部19b。
上述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通过将上述锁合爪18a锁合在上述吸尘器本体1的软管连接口5上,上述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的内侧导管19向上述集尘室9内凸出,与集尘室9连通,内侧导管19成为吸气流路A2。此外,外侧导管18与吸尘器本体1内的排气流路B1连通,外侧导管18和内侧导管19之间成为排气流路B2。
21表示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以及装在后述的软管连接部27软管,如图4所示由外侧软管22和内侧软管23构成的双重构造。
上述外侧软管22,苯乙烯系弹性体构成的长尺状的部件卷绕成螺旋状,通过由聚丙烯构成的粘接剂粘接长尺状部件的宽度方向端部的结合部22a,形成筒形,该结合部22a以及长尺状部件的宽度方向约中央部上分别形成螺旋状的凸条22b、22c。然后,该凸条22b、22c中内装作为信号线的导电性线圈22d、22e,由凸条22b、22c以及线圈22d、22e提高软管21的强度。
该外侧软管22为半透明,透过外侧软管22可以看见内侧软管23,提高设计性。由于外侧软管22是半透明的,从外侧可以看见线圈22d、22e,有可能使使用者感到不安,因此,粘接剂采用在聚丙烯中添加乳白色的着色剂,从外侧软管22的外部难于看见22d、22e。
另一方面,内侧软管23,苯乙烯系弹性体构成的长尺状的部件卷绕成螺旋状,通过由聚丙烯构成的粘接剂粘接长尺状部件的宽度方向端部的结合部23a,形成环状,该结合部23a以及长尺状部件的宽度方向约中央部上分别形成螺旋状的凸条23d、23e。此外,通过在苯乙烯弹性体添加着色剂,使上述内侧软管23不透明。
上述软管21,在外侧软管22上锁合外侧导管18的外侧肋条18b,外侧导管18拧入外侧软管22内,同时在内侧软管23上锁合内侧导管19的内侧肋条19b,内侧软管23拧入内侧导管19内。然后,固定固紧板21的螺钉22螺进固定部19b,固定外侧导管18和内侧导管19。
如上所述,由于上述外侧导管18和内侧导管19分别构成,可以分别对外侧软管22和内侧软管23安装作业,可以提高作业性,同时在各导管18、19和软管22、23作业时通过螺进软管22、23可以防止承受应力,可以提高软管的耐用性。
上述内侧软管23内连通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的吸气流路A2,成为吸气流路A3,另一方面,外侧软管22和内侧软管23之间连通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的排气流路B2,成为排气流路B3。
此外,由于内侧软管23的卷绕方向和外侧软管22的卷绕方向为相同方向,内侧软管23以及外侧软管22的容易弯曲的方向和容易拧的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在吸尘器本体1使用中,软管21扭拧或者弯曲时,外侧软管22以及内侧软管23相互随之扭拧或者弯曲,外侧软管22以及内侧软管23分别相对于这些扭拧或者弯曲不会相互阻抗,确保软管21的柔软性。
24表示握柄部,由安装后述的连接导管的弯曲管25、与该弯曲管25一体形成的手柄部、以及一端装在上述弯曲管25上而另一端装在软管21上的软管连接部27所构成。
上述软管连接部27构成为由圆筒形的外侧导管28和与该外侧导管另外形成的圆筒形的内侧导管29构成的2重结构,设置有保护罩31覆盖软管21装入一侧。
在上述外侧导管28的一端侧上,和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的外侧导管18的外侧肋条18b相同,在和外侧软管22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设置有连接外侧软管22的外侧肋条28a。还有,外侧导管28的另一端侧内周上,形成有确定离端部给定距离的位置的凸部28b。
上述内侧导管29,在一端侧的外周上,和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的内侧导管19的内侧肋条19b相同,在和内侧软管23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形成有旋进内侧软管23的内侧肋条29a。此外,在上述内侧导管29的另一端侧外周上,形成有在管轴方向与外侧导管28的内周相接的支撑肋条29b,该支撑肋条29b相接在外侧导管29的凸部28b和弯曲管25上,对内侧导管29定位,同时支撑内侧导管自由转动。
上述软管连接部27和上述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同样组装,通过使外侧导管28和内侧导管29分别构成,可以提高组装的作业性。此外,由于外侧导管28和内侧导管29构成为可以自由转动,可以消除相对于外侧软管22的内侧软管23的老化和制造误差等所产生的扭拧,防止由软管的纽拧产生的应力,提高软管21的耐用性。
还有,外侧软管22和内侧软管23的长度不同时,通过调整外侧导管28和内侧导管29的扭拧,可以调整外侧软管22和内侧软管23的长度。
在上述外侧导管28和内侧导管29之间,和软管21的排气流路B3连通,成为排气流路B4。此外,内侧导管29内和软管21内的吸气流路A3连通,成为吸气流路A4。
在上述弯曲管25上形成后述连接导管32装入装入口25a,在装入口25a的上部设置压板部25b。还有,在上述弯曲部25内部上形成有和装入口25a连通、上述内侧导管29的端部插入的圆筒部30,圆筒部30内与内侧导管29的吸气流路A4作为吸气流路A5,同时圆筒部30的外侧和握柄部24的外围之间和内侧导管29和外侧导管28上形成的排气流路B4连通,成为排气流路B5。
32表示锁合在压板部25b装入握柄部24的装入口25a的连接导管,由2根导管32a连接形成。该连接导管32由截面为圆形的外侧圆筒形部32b、与该外侧圆筒形部32b偏心、上部与外侧圆筒形部32b一体形成的内侧圆筒形部32c构成,内侧圆筒形部32c和外侧圆筒形部32b形成月牙形的空间。然后,该连接导管32装入握柄部24时,内侧圆筒形部32c与握柄部24的吸气流路A5连通在内部形成吸气流路A6,同时外侧圆筒形部32b和内侧圆筒形部32c之间与握柄部24的排气流路B5连通,成为排气流路B6。
还有,通过上述排气流路B6的排气,通过吸尘器本体1的集尘袋10和微尘过滤器12后除去灰尘成为干净的空气,没有必要象内侧圆筒形部32c那样考虑灰尘的集结而将截面形状作成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上述排气流路B6的截面作成月牙形,使得外侧圆筒形部32b的截面形成为圆形。
33表示连接上述连接导管32的吸入器,可以自由转动地收纳旋转刷子33a,通过上述软管21以及连接导管32回流的排气吹在旋转刷子33a的叶片上,使旋转刷子33a旋转。
这样,使用上述那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时,由于电动吸尘器14的吸引,混入了从吸入器33吸入的灰尘的空气通过连接导管32的吸气流路A5、软管21的吸气流路A3进入到吸尘器本体1内。在吸尘器本体1内,由集尘袋10除去灰尘,在通过微尘过滤器12后净化后的空气吸入到电动送风机14,冷却该电动送风机14。
然后,从电动送风机14出来的一部分排气从吸尘器本体1的排气口排出到外部,其他部分通过吸尘器本体1的排气流路B10,区分吸尘器本体1外部和排气流路B1的隔壁7,由于是由热传导率比较高的材料形成,通过排气流路B1的排气热通过隔壁7向外部放出,由于降低了回流排气的温度,可以抑制随着使用时间的经过而造成回流排气的温度逐渐升高的事态发生,减轻使用者的不快感,提高软管21等的耐用性。
通过如上所述使一部分排气回流,可以减弱向外部吹出的排气风,可以有效防止正在扫除的房子中灰尘飞扬的情况。
还有,铝制窗框的横档部分、拉门的横档、计算机的键盘等处,想通过吸引灰尘等使其飞散的情况时,如图1所示,将集尘盖4开放,在吸尘器本体1的软管连接口5上连接软管21的状态下,或者在连接软管21及连接导管32的状态下,使电动送风机14启动。随着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外部气体从集尘室9的上面开口部,而不介入集尘袋10吸引到电动送风机14,从电动送风机14出来的一部分排气经过软管21从连接导管32放出。这时,由于集尘盖9开放,不会从内侧软管23吸引,电动送风机14从集尘室9的上面开口部吸引空气,从连接导管32的前端将电动送风机14的一部分排气排出。利用该排气可以使灰尘等飞散,该排气由于不是从集尘袋10的前板吸入通过集尘袋10内的空气,是比较清洁的空气,不会使使用者有不卫生的感觉。
另一方面,如果从连接导管32取除吸入器33,在关闭集尘盖4的状态下驱动电动送风机14,电动送风机14的一部分排气通过软管21从连接导管32的排气流路B6放出,在连接导管32的前端部分,由于区分吸气流路A6和排气流路B6的内侧圆筒形体32c比外侧圆筒形体32b要短,从排气流路B6放出的排气,和外部气体共同从吸气流路A6吸入。因此,从排气流路B6放出的排气不会使灰尘飞散。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1中,虽然构成为在电动送风机14的风扇盖14a上形成送风口14b,从该送风口14b排出的排气导入到排气流路B1,也可以如图10所示,构成为冷却了电动送风机14的电动机部的排气,通过设置在开口13a的过滤器13b导入到排气流路B1,由该过滤器13b除去包含在排气中的电动送风机14的碳。依据该构成,通过经过电动送风机14的电动机部分,即使在排气中包含碳等,排气中的碳等可以用过滤器13b除去,使清洁的空气在排气流路中回流。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1中,虽然构成为通过开放集尘盖4,不经过集尘袋10使外气回流,也可以如图11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2那样,构成为在集尘盖4等连通集尘室9的场所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由盖体开闭自由地关闭。还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在此省略其说明。
35表示形成在上述集尘盖4上连通上述集尘室9的开口,通过开放盖开口35,可以吸引外气。上述开口35形成得比集尘室9的吸气开口、即软管插入口9a的开口面积要大,在开放该开口35的使用状态下,不会从软管21的吸气流路A2吸入空气。
36表示自由开闭地覆盖上述开口的关闭部件,由具有弹性的聚丙烯等树脂形成,在由该关闭部件36关闭开口35的使用状态下,由电动送风机14的吸引力该开闭部件36密闭集尘盖4,可以保持集尘室9内的密闭性。
依据该构成,铝制窗框和拉门的横档、计算机的键盘等处,想通过吸引灰尘等使其飞散的情况时,如图12所示,将关闭部件36沿水平方向转动开放开口35,在吸尘器本体1的软管连接口5上连接软管21的状态下,或者连接了软管21和连接导管32的状态下使电动送风机14启动。
随着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外部气体从集尘盖4的开口35,而不介入集尘袋10吸引到电动送风机14,从电动送风机14出来的一部分排气经过软管21从连接导管32放出。
由于开口35形成为比软管插入口9a的开口面积大,在开放盖开口35的使用状态下,不会从软管21的吸气流路A2吸入空气,电动送风机14从集尘盖4的开口35吸引空气,从连接导管32的前端将电动送风机14的一部分排气排出。利用该排气可以使灰尘等飞散进行扫除。
由于开闭部件36由弹性部件形成,在用关闭部件36覆盖集尘盖4的开口35的状态下使用时,由电动送风机14的吸引力该关闭部件36密闭集尘盖4,可以保持集尘室9内的密闭性,而不会降低吸引力。
还有,在实施例2中,虽然构成为在集尘盖4等连通集尘室9的场所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由盖体开闭自由地关闭,也可以构成为在电动送风机室13内前方连通电动送风机14的吸入口部的场所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也可由盖体开闭自由地关闭。
依据本发明,可以利用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使灰尘等飞散,增大使用范围,起到提高使用随意性等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具有收纳装入集尘袋的集尘室以及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室的吸尘器本体、连接在该吸尘器本体的连接口上可挠性软管、连接该软管的延长导管、连接该延长导管的吸入器、使所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吸入器中回流的回流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形成有外气不介入集尘袋而流入电动送风机的开闭自由的导管通路。
2.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具有收纳装入集尘袋的集尘室以及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室的吸尘器本体、连接在该吸尘器本体的连接口上可挠性软管、连接该软管的延长导管、连接该延长导管的吸入器、使所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吸入器中回流的回流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形成有可开闭自由地关闭集尘室的盖体,在该盖体开放状态下电动送风机的运转是可能的。
3.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具有收纳装入集尘袋的集尘室以及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室的吸尘器本体、可开闭自由地关闭集尘室的盖体、连接在所述吸尘器本体的连接口上可挠性软管、连接该软管的延长导管、连接该延长导管的吸入器、使所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吸入器中回流的回流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连通集尘室的开口,同时设置有可自由开闭地覆盖该开口的关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开口的面积比可挠性软管的吸气开口的面积要大。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关闭部件由弹性部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电动送风机的风扇盖上形成有将所吸入的一部分空气排出的送风口,使从该送风口排出的空气在回流器中回流。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口上设置过滤器,将通过该过滤器的一部分空气导入到回流器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9503/1999 | 1999-07-23 | ||
JP20950399 | 1999-07-23 | ||
JP245869/1999 | 1999-08-31 | ||
JP24586999A JP2001095732A (ja) | 1999-07-23 | 1999-08-31 | 電気掃除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1678A true CN1281678A (zh) | 2001-01-31 |
CN1131008C CN1131008C (zh) | 2003-12-17 |
Family
ID=26517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1210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1008C (zh) | 1999-07-23 | 2000-07-18 | 电动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1095732A (zh) |
KR (1) | KR100414190B1 (zh) |
CN (1) | CN1131008C (zh) |
TW (1) | TW5921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1798A (zh) * | 2014-08-20 | 2016-03-0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 |
-
1999
- 1999-08-31 JP JP24586999A patent/JP2001095732A/ja active Pending
-
2000
- 2000-07-18 CN CN00121064A patent/CN113100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7-21 KR KR10-2000-0041998A patent/KR10041419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7-21 TW TW092206256U patent/TW592126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1798A (zh) * | 2014-08-20 | 2016-03-0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10049839A (ko) | 2001-06-15 |
JP2001095732A (ja) | 2001-04-10 |
KR100414190B1 (ko) | 2004-01-07 |
TW592126U (en) | 2004-06-11 |
CN1131008C (zh) | 2003-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380174Y (zh) | 吸尘器 | |
CN1142743C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2474079Y (zh) | 真空吸尘器 | |
CN1016136B (zh) | 真空吸尘器的带有旋转刷的吸头 | |
CN1310613C (zh) | 吸嘴装置 | |
RU2002128372A (ru) | Циклонный пылесборник пылесоса и пылесос с таким пылесборником | |
AU2002302113A1 (en) | Vacuum Cleaner Having a Cyclone-typ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 |
CN1291686C (zh) | 电动吸尘器 | |
US6079079A (en) |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ventilation fan for forming air current flowing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rotary brush to suction member | |
CN1833141A (zh) | 空调机 | |
CN1145452C (zh) | 吸尘头和具有该吸尘头的电动吸尘器 | |
CN104783732B (zh) | 电吸尘器 | |
CN1283201C (zh) | 立式电动吸尘器 | |
CN1131008C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281676A (zh) | 吸尘器 | |
CN100339038C (zh) | 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口组件 | |
CN1166336C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133397C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124820C (zh) | 电动吸尘器用软管以及电动吸尘器 | |
CN1144569C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277004A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143654C (zh) | 电动吸尘器和电动吸尘器用软管 | |
CN1443508A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129398C (zh) | 电动吸尘器用软管及电动吸尘器 | |
CN1281681A (zh) | 电动吸尘器用软管及电动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