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7012C - 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7012C CN1277012C CN 02158372 CN02158372A CN1277012C CN 1277012 C CN1277012 C CN 1277012C CN 02158372 CN02158372 CN 02158372 CN 02158372 A CN02158372 A CN 02158372A CN 1277012 C CN1277012 C CN 127701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rries
- weir
- face
- stock tank
- bub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纱上浆装置,防止随着上浆辊等的回转对浆液的搅拌而产生的气泡、或者由于浆液滞留在浆液面上产生的高浓度浆液等的浮游物附着在经纱上。在经纱上浆装置(1)中,在浆槽(4)上以能够调整高度的状态预先设置可动堰(18),在经纱上浆装置(1)的正常运行中,通过暂时使可动堰(18)比浆液面的规定高度低,将浆液面上的气泡(25a)及高浓度浆液等的浮游物从浆槽(4)排出,消除它们向经纱片(2)的附着产生的弊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经纱上浆装置的浆槽中,将气泡及浮游物从浆槽内的浆液的浆液面上排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平6-116830号公告的技术,在经纱上浆装置的浆槽上预先设置了可动堰,在正常运行和低速运行时,改变浆液面的高度。该技术在正常运行时使浆液面的高度降低,抑制浆液被浸入浆液中旋转的辊搅拌或者飞散、包含空气,在浆液中生成大量的气泡。
即使采用上述技术,浆液的浆液面上除产生气泡外,还由于浆液的滞留产生表面皮膜,这些表面皮膜被分成小块变成高浓度浆液的浮游物,它们漂浮在浆液面上。虽然这些气泡及高浓度浆液等的浮游物与浆液一起从浆槽的堰溢出、被从浆槽的浆液面排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存在堰的近旁。积存的气泡及浮游物或者直接与经纱片接触、或者通过上浆辊与经纱片接触,附着在经纱片上,损害经纱的上浆品质。
并且,气泡及浮游物漂浮在浆液面上、由于水分的蒸发逐渐变成粘性高的凝胶状浆液。因此,在上浆过程中,如果经纱片与漂浮在浆液面上的气泡或浮游物接触,或者通过附着了气泡或浮游物的上浆辊与凝胶状浆液接触,则凝胶状浆液附着在经纱片上、被挤压,浆液的粘着范围逐渐扩大。其结果,不仅妨碍经纱没有斑点均匀地上浆,而且在干燥后与相邻的经纱之间互相粘结,使用分毛辊分离经纱变得困难、损害经纱的品质。并且由于浆液脱落,招致在后面的工序产生大量的浆斑,这些在纺织机上产生经纱的开口不良、损害织造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防止随着上浆辊等的回转对浆液的搅拌而产生的气泡、或者由于浆液滞留在浆液面上产生的高浓度浆液等的浮游物附着在经纱上、妨碍经纱没有斑点均匀地上浆、损害经纱的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经纱上浆装置在浆槽上以能够调整高度的状态预先设置可动堰,在经纱上浆装置的正常运行中,通过暂时使可动堰比浆液面的规定高度低,将浆液面上的气泡及高浓度浆液等的浮游物排出到外面,除去浆槽的浆液面上的气泡及高浓度浆液等的浮游物,消除它们向经纱片的附着产生的弊病。
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描述,则本发明的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在给浆槽提供浆液、在浆槽内将浆液的浆液面维持在规定的高度,同时至少将上浆辊浸入浆槽内的浆液中、通过该上浆辊将浆液附着在经纱片上的经纱上浆装置中,在上述浆槽上以能够调整高度的状态预先设置可动堰,在经纱上浆装置的正常运行中,通过暂时使可动堰比规定高度的浆液面低,将浆液面上的气泡及高浓度浆液等的浮游物排出到外面。
并且在所述的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中,在浆槽上设置多个堰,将其中的至少1个堰作为可动堰。
在经纱上浆装置运行中的正常运行中,控制装置接收计时器的动作时间的信号,以规定的周期使可动堰动作。
附图说明
图1在上浆动作状态下上浆装置中的可动堰不动作时的侧视图
图2在上浆动作状态下通过上浆装置中的可动堰动作排出气泡及浮游物时的侧视图
图3上浆装置中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4其他的可动堰不动作时的侧视图
图5其他的可动堰动作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表示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或浮游物的排出方法的经纱上浆装置1。为了给经纱片2上浆,经纱上浆装置1备有用于收容浆液3的浆槽4、用于给该浆槽4提供调整浆液3的浆液调整槽5、上浆辊6、第1压浆辊7及第2压浆辊8等。
浆液3收容在补给浆液槽9中,通过补给管10的电磁开闭阀11的开闭提供给浆液调整槽5。电磁开闭阀11受控制装置12的控制开闭。控制装置12利用例如超音波式的液面传感器13检测浆液调整槽5内的浆液3的浆液面的上下限水平面、开闭电磁开闭阀11,给浆槽4提供浆液3或者停止供给。另外,液面传感器13采取通过计测从向浆液面发出超音波到从浆液面反射回来的时间测定浆液面的高度的方式。
浆液调整槽5内的浆液3总是通过与浆液调整槽5的底部和浆槽4的底部连接的回流管14及连接在回流管14中间的回流用泵15提供给浆槽4。浆槽4内部的浆液3通过在浆槽4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固定堰16的堰面17的高度形成规定高度的浆液面,如图1所示,通过从固定堰16的堰面17溢出回到浆液调整槽5的内部,浆液面总是维持在一定的高度。
并且,为了实施本发明的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浆槽4除上述的固定堰16外,还备有可动堰18。可动堰18由浆槽4的另一端上设置的可动板19及作为可动板19的驱动装置的汽缸20等构成。可动板19的上部分用支轴22相对框架21回转自由地被支持着,并且下部分通过2根连接销23及汽缸20与框架21连接。
可动板19与浆槽4的侧面抵接,通过堵住由比堰面17低的槽口形成的堰面24,防止浆液3流出,但如图2所示,在必要的时候,通过作为驱动装置的汽缸20的操作离开浆槽4的侧面,从堰面24排出浆液3表面的气泡25a和高浓度浆皮膜等浮游物25b,使它们从下方的回收路径26回到浆液调整槽5。因此,可动板19的上端面设定为比固定堰16的堰面17高,槽口的最下面即堰面24设定为比固定堰16的堰面17低。
另一方面,上浆辊6通过浸入浆槽4内部的浆液3内、卷绕被导向辊27引导的经纱片2浸入浆液3内,使浆液3附着在经纱片2上。在该上浆过程中,第1压浆辊7在经纱片2引入的一侧一边夹着经纱片2一边与上浆辊6接触,并且第2压浆辊8在经纱片2的送出侧一边夹着经纱片2一边与上浆辊6接触,在将浆液3浸透到经纱片2的内部的同时,将附着在经纱片2上的多余的浆液3挤掉。
上浆辊6通过辊轴28及轴承31回转自由地支持在相对于框架21固定的位置上,沿箭头方向主动地被驱动。并且,第1压浆辊7和第2压浆辊8分别通过辊轴29·30、杠杆32·33、杠杆轴34·35相对于框架21回转自由地被支持着,框架21与杠杆32·33之间通过用连接销36·37连接的汽缸38·39以能够调整对上浆辊6施加的压力的状态被支持着。
并且,第1压浆辊7与上浆辊6一样浸入浆液3中。第1压浆辊7及第2压浆辊8一起在辊的外周被覆有橡胶,沿整个宽度用均匀的力挤压经纱片2,能够均匀地上浆。
接下来,图3不仅表示了浆液3的回流路径,还表示了电磁开闭阀11及可动堰18的可动板19的控制装置12。在经纱上浆装置1的运行中,控制装置12通过液面传感器13测定浆液调整槽5内部的浆液3的浆液面的高度,当检测到下限水平面时,通过驱动电磁开闭阀11设定为开放状态,将补给浆液槽9内部的浆液3提供给浆液调整槽5。通过这种供给,当浆液调整槽5内部的浆液3的液面上升到上限水平面时,液面传感器13检测上限水平面,将与此相对应的输出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12,所以控制装置12关闭开放状态的电磁开闭阀11,停止浆液3的供给。
浆液调整槽5内的浆液3通过泵15的输送作用提供给浆槽4。当可动堰18的可动板19将堰面24设定为闭塞状态时,浆槽4内部的浆液3从固定堰16的堰面17溢出、回到浆液调整槽5、循环。这样,浆液3的浆液面根据堰面17的高度总是维持在规定的高度。
在经纱上浆装置1的运行中,浆槽4中至少有上浆辊6浸入到浆液3内,经纱片2与上浆辊6接触、吸收附着在上浆辊表面的浆液3,或者卷绕在上浆辊6上、浸入浆液3中吸收浆液3。这样,进行对经纱片2的上浆。
在上浆过程中,浆液3在被浸入浆液3中回转的上浆辊6或者第1压浆辊7和第2压浆辊8反复搅拌和飞散的过程中包含空气,它们变成气泡25a上浮、漂浮在浆液3的浆液面上。并且,浆液面上除气泡25a外,在浆液3的流动停滞的浆槽4的边缘附近,蒸发了水分的浆液3浮成膜状、形成表面皮膜,该表面皮膜被上浆辊6或者第1压浆辊7对浆液3的搅拌分成小块,变成高浓度浆液的浮游物25b漂浮。虽然这些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一部分与浆液3一起从浆槽4的固定堰16排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积存在固定堰16的附近,不久到达上浆辊6的近旁。
因此,在经纱上浆装置1运行中,在其正常运转中,控制装置12为了使可动堰18以规定的周期动作,通过接收计时器40发来的动作时间信号驱动汽缸20,如图2所示,使可动板19离开浆槽4的侧面,开放由槽口形成的堰面24,暂时变更可动堰18的高度,使其比规定高度的浆液面低。
由此,浆液3如图2所示,与图1时相反向堰面24侧流动,气泡25a和浮游物25b向浆液面扩散。由于该扩散,可动堰18附近产生、漂浮的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以及积存在固定堰16处的气泡25a和浮游物25b都从可动堰18排出。这样,浆液面下降到差不多与可动堰18的堰面24同样的高度,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与浆液3一起从可动堰18排出。
这样,由于可动堰18的高度变低、浆槽4内的浆液3从可动堰18的堰面24流出,所以气泡25a和浮游物25b漂浮在流出的浆液3上大量流出,从浆槽4中除去。因此,浆液3的水分蒸发、浆的浓度和粘性一起变高,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不会通过上浆辊6附着在经纱片2上或者直接附着在经纱片2上,能够对经纱片2稳定而均匀地上浆。
经过动作时间后处于不动作时间时,由于计时器40给控制装置12发送不动作时间信号,控制装置12驱动汽缸20、使可动板19贴上浆槽4的侧面,使由槽口形成的堰面24处于关闭的状态。由此使浆液3开始从固定堰16溢出,浆液面再次被维持在规定的高度。此后,浆液3向固定堰16的方向流动,气泡25a或浮游物25b向浆液面扩散。
当然,动作时间、不动作时间以及动作时间与不动作时间的切换周期,考虑气泡25a和浮游物25b的产生程度、排出产生的气泡25a和浮游物25b所必需的时间,根据浆液3的状况来设定。具体地,不动作时间设定为:动作时间过后,积存在固定堰16附近的气泡25a和浮游物25b到达上浆辊附近之前的大概时间;并且,动作时间设定为:浆液面大约下降到可动堰18的堰面24的高度、排出产生的气泡25a和浮游物25b所必需的时间。
如前所述,在浆槽4上设置了多个堰,其中至少有1个堰为能够开闭的可动堰18。因此,如已经叙述的那样,在经纱上浆装置1的正常运转中,浆液3一边漂浮着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一边向较低的堰流动,即或者向固定堰16流动、或者向可动堰18流动,依次变换流动方向,与各堰附近产生的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一起从浆槽4排出。这样,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不仅从所产生的地方附近的堰(固定堰16或可动堰18)排出,而且由于浆液3的流动方向改变,气泡25a和浮游物25b扩散到浆槽4的浆液面上,与大量的浆液3一起从可动堰18迅速排出,因此至少不会漂浮到浸入浆液3中回转的上浆辊6附近,不会像以前那样附着在经纱片2上。
下面,图4及图5表示了用下方的支轴22将可动板19回转自由地安装在浆槽4的外侧,通过调整汽缸20的可动堰驱动杆的伸缩量,能够调整可动堰18(可动板19)的堰面24的高度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可动堰18不动作时,汽缸20的可动堰驱动杆伸长,可动板19的上端面变得比固定堰16的堰面17高;如图5所示,可动堰18动作时,汽缸20的可动堰驱动杆收缩,可动板19的上端面变得比固定堰16的堰面17低,由于该高度的可动板19的上端面为可动堰18的堰面24,所以浆槽4内的气泡25a和浮游物25b从低的堰面24排出。可动堰18动作时,虽然浆液面降低、经纱片2的浆液附着量有些减少,但根据运行条件,能够尽量提高可动堰18的堰面24的高度,因此能够抑制对浆液附着量的影响。
另外,浆槽4的堰也可以不是多个、而只由1个可动堰18构成。当浆槽4的堰只由1个可动堰18构成时,可动堰18,在关闭状态下,通过可动堰18(可动板19)的上端面起堰面17的作用,将浆液面维持在规定的高度;在打开的状态下,形成低的堰面24,将浆槽4内的气泡25a及浮游物25b从低的堰面24排出。
发明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结构,通过在浆槽上设置可动堰、暂时使其高度变低,由于浆槽的浆液从可动堰的堰面流出,因此浆液面上的气泡和浮游物漂浮在流出的浆液上被排出、被从浆槽中除去。因此,浆液面上的气泡和浮游物不会直接附着在经纱片上、或者通过上浆辊间接地附着在经纱片上,能够对经纱片稳定而均匀地上浆。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在浆槽上设置了多个堰,不仅各堰附近产生的气泡及浮游物从最近的堰排出,而且由于其中至少1个为可动堰,所以不仅气泡和浮游物与大量的浆液一起大量地从可动堰排出,而且扩散到浆槽的浆液面上,漂浮在浸入浆液中回转的辊附近的气泡和浮游物变少,气泡和浮游物对经纱片的附着变少。
Claims (3)
1.一种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该经纱上浆装置给浆槽提供浆液、在浆槽内将浆液的浆液面维持在规定的高度,并且至少将上浆辊浸入浆槽内的浆液中、通过该上浆辊将浆液附着在经纱片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浆槽上以能够调整高度的状态预先设置可动堰,在上述经纱上浆装置的正常运行中,通过使可动堰暂时比规定高度的浆液面低,将浆液面上的气泡及浮游物排出到外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浆槽上设置多个堰,将其中的至少1个作为可动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纱上浆装置运行中的正常运行中,控制装置接收计时器的动作时间的信号,以规定的周期使可动堰动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158372 CN1277012C (zh) | 2002-12-30 | 2002-12-30 | 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158372 CN1277012C (zh) | 2002-12-30 | 2002-12-30 | 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11993A CN1511993A (zh) | 2004-07-14 |
CN1277012C true CN1277012C (zh) | 2006-09-27 |
Family
ID=3423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1583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7012C (zh) | 2002-12-30 | 2002-12-30 | 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7701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4792B (zh) * | 2011-01-19 | 2013-02-27 | 广州纺织服装研究院 | 一种用于纱线整理的纺织设备及纱线整理方法 |
CN103952877A (zh) * | 2014-03-28 | 2014-07-30 | 吴江龙升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浆纱装置 |
CN106400505B (zh) * | 2015-09-22 | 2018-10-09 | 浙江新达经编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混纺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 |
-
2002
- 2002-12-30 CN CN 02158372 patent/CN127701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11993A (zh) | 2004-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930003160Y1 (ko) | 정량 도포 장치 | |
CN1277012C (zh) | 经纱上浆装置的气泡及浮游物的排出方法 | |
US6076979A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developing solution onto substrate | |
US6475282B1 (en) |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extrusion head dispensement | |
DE4222695A1 (de)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entgasung von giessharz | |
CN1511994A (zh) | 经纱上浆装置 | |
JP2003096657A (ja) | 経糸糊付け装置 | |
EP1302583A2 (en) | Method of removing bubbles and floating matters from sizing tank included in slasher | |
US5353957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a liquid | |
CN1096702C (zh) | 光刻胶的显影工艺 | |
EP0570326B1 (en) |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15722395B (zh) | 一种热转印膜生产工艺及其热转印膜 | |
US20020166505A1 (en) | Squeegee unit and solder-paste printing machine | |
US3807700A (en) | Mix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lurry | |
CN220643487U (zh) |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 |
US11262371B2 (en) | Automatic analyzer and automatic analysis method | |
EP2500107A1 (en) | Df coater | |
JP3663448B2 (ja) | 毛管現象を用いる塗工装置 | |
CN210482240U (zh) | 一种溢洪道高速水流自调节掺气装置 | |
US20050205113A1 (en) |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 |
KR20220073822A (ko) | 기계적으로-구동되는 진동 유동 교반 | |
CN114981488A (zh) | 镀敷装置、镀敷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18454982B (zh) | 一种特氟龙胶带加工的表面涂覆装置 | |
CN220352283U (zh) | 电镀槽及电镀装置 | |
US4142790A (en) | Diazotype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liquid metering assembl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