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9090A - 移动通信网系统中的分组传送方法、分组传送系统以及分组数据传送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网系统中的分组传送方法、分组传送系统以及分组数据传送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9090A
CN1269090A CN99800708A CN99800708A CN1269090A CN 1269090 A CN1269090 A CN 1269090A CN 99800708 A CN99800708 A CN 99800708A CN 99800708 A CN99800708 A CN 99800708A CN 1269090 A CN1269090 A CN 1269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ddress
user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0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2536C (zh
Inventor
中岛昭久
中村宽
丹羽辉记
齐藤祐吉
大谷知行
盛田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269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9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5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5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57Directories for hybrid networks, e.g. including telephon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04Address structures or form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Telephon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易对分组进行路由选择的移动通信网内的地址构成,在地址的开头有表示地址构造的类型的前缀,例如表示该移动通信网系统。下面有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位置地址(LA),该位置地址通常为在子网的地址位置。位置地址(LA),例如被赋予每一移动交换机,构成使用属于该移动交换机的移动台的用户IP地址的一部分。最后有用户识别符(用户ID),其被用于进行用户的识别,每一用户被规定了唯一的识别符。本发明的IP地址,可以分解为上述三部分,在其一部分中包含在移动通信网中表示移动台的位置的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以进行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的识别和分组传送的控制。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网系统中的分组传送方法、 分组传送系统以及分组数据传送介质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网系统上传送数字信息的分组传送方法、分组传送系统以及分组数据传送介质,特别涉及用作为因特网的通信协议的IP通信协议进行的分组传送方法、分组传送系统以及分组数据传送介质。
以往,在移动通信网系统上,存在构筑了因特网等的分组传送系统的结构。以往的系统为了进行在移动无线通信中特有的位置地址管理和跟踪连接等,进行移动网独立的控制。因此,为了进行移动通信网独立的控制,对来自其他系统的分组信息根据众所周知的通信RFC技术进行IP数据的封装(参照笠野秀松主编「因特网RFC词典」株式会社ASCII(1998年)东京第800页以及第803页)。即,在移动通信网系统的固定节点中,通过以适合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通信协议进行分组封装,变换为移动通信网系统的通信协议,以在移动通信网系统内传送。而后,在移动台附近的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固定节点中拆开封装的分组传送到移动台。
因为进行这样的转换,所以在向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通信协议进行转换的节点中存在过度的负担。
另外,因为用分组封装,所以应该传送的信息量增加。
而且,因为必须通过进行通信协议转换的服务的固定的节点传送到移动台,所以还加长了传送路径。
但是,在移动通信网系统中,因为终端在移动,所以不能如固定网那样特定分组的传送路径,很难构筑和外部的通信协议无缝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需要在移动通信网系统和外部的分组传送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协议转换,而无缝地在移动通信网系统上构筑分组传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通过IP地址在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用户之间进行分组的路由选择(最好是IP分组)的移动通信网系统中的分组传送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以及/或者接收的分组内的上述IP地址内,存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的位置地址(表示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台的位置)和用户识别符(每一用户被确定唯一的识别符);根据上述IP地址内的上述位置地址以及上述用户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由此,可以和构筑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和外部系统同样地构筑由IP地址进行的分组传送方法。
在此,上述位置地址,具有层次构造。另外,上述层次构造,至少具有表示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的网络识别符,和与上述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的终端节点对应被赋予的节点识别符。本发明的分组传送方法进一步具有以下步骤为特征:根据上述网络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到达上述网络;根据上述节点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到达上述终端节点;从上述终端节点开始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另外,还以包括以下步骤为特征:通过一并参照上述位置地址,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终端节点;从上述终端节点开始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
另外,其特征在于:如果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之间设定接入链接,则对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至少报知构成上述IP地址的上述位置地址。在此,本发明以包括以下步骤为特征:在域名服务器内的数据库中使IP地址和域名相关联地存储;上述域名服务器对于由来自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的域名产生的IP地址的查询回送IP地址;进行上述接入的用户,使用回送的IP地址,进行分组通信。进而其特征在于:在有对上述域名服务器的接入时,当未设定上述接入链接的情况下,设定接入链接。而且其特征在于:上述域名服务器,从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得到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的用户的位置地址制成上述IP地址。域名服务器通过这样管理IP地址,就可以根据包含位置地址的IP地址进行通信。
再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封装具有上述IP地址的分组,或者不封装,而根据上述IP地址路由选择。
另外,上述的目的也可以设置成以下的分组传送系统实现。即,本发明在通过IP地址在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之间进行分组的路由的移动通信网系统中的分组传送系统中,以包括以下装置为特征: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以及/或者接收的分组内的上述IP地址内,存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的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的装置;根据上述IP地址内的上述位置地址以及上述用户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的装置。由此,可以和构成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和外部系统一样地构成由IP地址进行的分组传送系统。在此,上述位置地址,具有层次结构,上述层次结构,至少具有表示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的网络识别符,和与上述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的终端节点对应被赋予的节点识别符。而且,进一步具备:根据上述网络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直到上述网络的装置;根据上述节点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终端节点的装置;从上述终端节点中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的装置。另外,还具备通过一并参照上述位置地址,进行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终端节点的装置;从上述终端节点中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的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如果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之间设定接入链接,则至少将构成上述IP地址的上述位置地址报知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另外,以进一步具有以下装置为特征:具有使IP地址和域名相关联的数据库的域名服务器;上述域名服务器对由来自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内外的其他的用户的域名产生的查询回送IP地址的装置;进行该查询的用户使用被回送的的IP地址进行分组通信的装置。进而其特征在于:在有对上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时,当未设定上述接入链接的情况下设定接入链接。在此,其特征在于:上述域名服务器,从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中得到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的上述用户的位置地址制成上述IP地址。上述域名服务器通过这样管理IP地址,就可以根据包含位置地址的IP地址进行分组通信。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终端节点,和具有使IP地址和域名相关联的数据库的域名服务器,上述接入链接终端节点包括:进行接入链接的设定或者断开的接入链接管理装置;存储自己的上述位置地址的装置;将与来自用户的位置登录要求相应地将位置登录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将上述自己的上述位置地址提供给用户的装置;与来自用户的位置登录要求相应地向上述域名服务器发送上述位置登录信息的装置,上述域名服务器包括:存储包含用户的上述位置地址的上述IP地址的装置;接收来自上述接入链接终端节点的上述位置登录信息的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上述位置登录信息更新上述IP地址。
另外,其特征在于:封装具备上述IP地址的分组,或者不封装,而根据上述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
另外,上述目的也可以以以下的分组数据传送介质实现。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通过IP地址在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之间进行分组的路由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系统中的分组数据传送介质中,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以及/或者接收的分组内的上述IP地址内,存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在此,上述位置地址,以具有层次结构为特征,上述层次结构的特征是,至少具有表示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的网络识别符,和对应上述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的终端节点被赋予的节点识别符。进而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数据传送介质是分组数据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在构筑于移动通信网系统的因特网通信协议(IP)等上的分组传送系统中,因为将位置地址(LA)以及用户识别符作为IP地址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很容易进行来自移动通信网内以及外部的分组传送。
图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构筑分组传送系统的移动通信网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展示包含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位置地址(LA)的IP地址构成。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从移动通信网开始分组通信情况下获取IP地址的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从其他用户开始分组通信情况下获取IP地址的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接通电源设定接入链接的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域名服务器的接入设定接入链接的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向域名服务器登录移动台识别符IMUI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使用IMUI进行接入链接的设定的图。
图9A以及图9B是说明本发明的层次结构的位置地址的图。
图10是展示图10A以及图10B的关系的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使用位置地址进行的路由选择的图。
图11是展示本发明的M-DNS的硬件构成的图。
图12是展示本发明的IP-CNV的硬件构成的图。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案。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案的以下记述只不过是发明的例子。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实施例实现。
图1概略地展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分组传送的移动通信网系统。首先,说明作为移动通信网系统的构成。
来自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102(也可以连接用户的PC终端等(在此未图示))的信号,由基地台(BS:Base Station)104、106接收,通过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Radio Network Center)108、110,经过用户接入服务器112、114以及路由节点116、118等的交换机,被连接到外部的例如公众电话网126(例如INS-C、DDX-C等)和公众分组数据网128(例如INS-P、DDX-P等)的用户电话机或者PC终端等(在此未图示)。作为移动通信网系统的特征的具有进行移动台的位置管理等的主存储器功能的移动通信服务控制装置(M-SCP:Mobile Service Control Point)124的构成是,通过共用线信号网120接入。
在这样的移动通信网系统上,构筑使用本发明的因特网的IP通信协议的分组传送系统(IP网络:IP-NW)150。因此,在作为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的有线部分的核心网部分的路由节点、用户接入服务器等中,需要具备通过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用的路由器功能。该路由器功能,和在一般的因特网上使用的路由器功能完全相同,如果是所谓从业者则可以很容易实现。在此,本发明将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IP转换装置(IP-CNV:IP Converter)例如设置在用户接入服务器112、114内,进而,作为在因特网分组传送中所需要的域名服务器,设置了添加有特殊功能的移动通信网域名服务器(M-DNS:Mobile DomainName Server)402。以下详细说明这些功能。
在图1中,展示了在用户接入服务器112、114中设置具有作为链接终端节点功能的IP-CNV,包含在IP-NW150之中。但是,作为设置IP-CNV的移动通信网系统的节点,也可以是图1中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108、110、基地台(BS)106、104或者移动台(MS)102。即,设置有IP-CNV的节点成为链接终端节点,包含设置有IP-CNV的节点由其上位的节点构成IP-NW。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方便的将IP-CNV设置在用户接入服务器中的情况。根据其说明,对在其他的移动通信网系统的其他节点上设置了IP-CNV的情况适用本发明这一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是不言自明的。
首先,用图2说明在本发明的IP通信协议中使用的IP地址的构成。在图2中,有前缀202,是表示地址的类型用的,例如表示单一地址、多级地址等。接着,有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位置地址(LA)204。该位置地址通常与子网地址对应。位置地址(LA),被赋予每个具有作为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的终端节点功能的IP-CNV(用户接入服务器等的用户交换机等),构成使用该移动交换机(例如图1的112)所属的移动台(图1的102)通过因特网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P地址的一部分。最后,有用户识别符(用户ID),其是例如移动台识别符IMUI等,被用于进行用户识别,每一用户被规定了唯一的识别符。
本发明的IP地址,可以分解为上述3个部分,在其一部分中包含在移动通信网中表示移动台的位置的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用全部信息进行移动通信网内的用户的识别、分组传送的控制。
以下,参照图11以及图12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M-DNS和IP-CNV的硬件构成。
M-DNS的硬件构成展示在图11中。M-DNS1102由CPU1104、用户信息数据库1106、外部接口装置1108构成。用户信息数据库1106,存储作为用户信息的域名和IP地址(包含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并使两者对应。另外,作为其他的用户信息,也可以存储电话号码和IMUI等的链接识别符,并使他们分别对应。外部接口装置1108,具有作为用于使M-DNS1102和IP网络1110或者共用线信号网1112连接的接口功能。例如,可以用在因特网技术中一般的路由器、DSU、TA等实现。CPU1104,控制用户信息数据库1106以及外部接口装置1108。即,如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的那样,通过外部接口装置1108,从IP-CNV接收用户的位置登录信息(包含位置地址以及用户识别符的IP地址等),用该位置登录信息更新用户信息数据库1106的IP地址。
具有作为接入链接终端节点功能的IP-CNV的硬件构成展示在图12中。IP-CNV1202由CPU1204、存储器1206、外部接口装置1212构成。存储器1206由自身的位置地址1208和用户ID信息1210构成。位置地址对每个接入链接终端节点(即,每一IP-CNV)被赋予唯一的,并将该值在存储器1202中作为其该节点自身的位置地址1208预先存储。另外,每个节点具有用于登录其自身所在的子网中的用户识别符用的用户ID信息1210。在此,作为其他的用户ID信息,也可以将电话号码和IMUI等的链接识别符一起存储。外部接口装置1212,具有将IP-CNV1202和IP网络1214或者无线网络1216连接的作为接口的功能。例如,具有作为在因特网技术中公知的一般的路由器、DSU、TA等的功能。CPU1204控制存储器1206以及外部接口装置1212。即,如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的那样,与来自用户的接入链接设定要求或者断开要求对应地进行接入链接的设定或者断开等的接入链接的管理,另外,通过外部接口装置1212,接收用户的位置登录要求(包含用户识别符),将该用户识别符存储在存储器1206中的用户ID信息1210中,另外,通过外部接口装置1212向用户提供自身的位置地址1208,进而,与来自用户的位置登录要求相应地将位置登录信息(包含自身的位置地址以及用户的用户识别符)发送到M-DNS。
首先,用图3详细说明在从移动台的终端用户一侧通过因特网进行发送(IP主机)的情况下,终端用户怎样才能获得该位置地址(LA)、知道自身的IP地址。
在图3中,移动计算机等的终端302被连接在移动台304上。IP-CNV306在应该和移动台304连接的用户交换机中。在该IP-CNV306中,赋予作为在服务子网中的位置地址LA。在终端302上具有上述的用户ID。
现在,终端302的用户(IP主机),要经由移动台通过因特网和另一用户(IP客户)308进行连接。在此,另一用户308可以是移动通信系统内的用户(移动台),也可以是移动通信系统外的用户(例如公众电话网、公众分组数据网的用户)。用户302将位置登录要求发送到IP-CNV。因此,通过通常的移动台的呼叫设定,由IP-CNV的接入链接管理装置设定接入链接(步骤301)。而后,IP-CNV306如果接收用户的位置登录要求,则用该已被设定的链接,从IP-CNV306向终端302报知预先被存储为服务子网中其自身的位置地址(LA)(图12的1208)(步骤302)。进而,因为用户持有自身的用户识别符,所以不需要在来自IP-CNV的报知信息中包含用户识别符,在上述报知时作为用户的ID也可以报知NULL等(例如本实施例的如“0”)。在终端302中,使用被报知的LA,完成在因特网中的自身的IP地址。即,在IP地址中设定被报知的LA、用户识别符。IP-CNV306将位置登录要求中的用户ID作为位置登录信息登录在存储器中(图12的用户ID信息1210)(步骤303),使得可以识别链接在自己的子网上的终端。终端302,具有作为因特网终端的功能,将上述自己的IP地址(包含LA和用户ID)作为自身的发送地址,接入到另一用户308(步骤304)。对来自用户308的终端302的分组,将作为发送地址通知的包含终端302的LA等的IP地址作为接收地址(目的地地址)使用,构成分组并发送分组,进行移动通信网内的路由选择(步骤305)。
这样,从终端302将包含LA以及用户ID的IP地址作为自身的地址发送分组,就可以从对方接收分组。
使用图4说明从其他的用户(IP主机)308,对具有包含移动通信网内的LA的IP地址的用户(IP客户)302进行发送的情况。
在图4中,现在想要使另一用户308和被连接在移动通信网内的移动台304上的终端302的用户,使用包含LA以及用户ID的IP地址进行分组通信。对用户302的移动通信网(即IP-CNV)的接入链接已被设定(有关这种接入链接的设定,因为在后面叙述所以在此不详细说明),包含接入链接设定时的LA等的IP地址和用户302的域名的关系,假设已经被登录在作为移动通信网内的域名服务器的M-DNS402的数据库中(向这样的M-DNS进行的登录,因为在以后叙述所以不在这里详细说明)。
首先,用户308在M-DNS402中使用用户302的域名进行查询(步骤401)。M-DNS402用用户302的域名检索用户信息数据库(图11的1106),得到包含对应的LA等的用户302的IP地址(步骤402)。M-DNS402对另一用户308回送检索结果的IP地址(步骤403)。另一用户308将得到的IP地址作为接收地址(目的地地址)使用,构成分组并发送。移动通信网使用IP地址内的LA,进行直到作为子网的IP-CNV306的网内路由选择(步骤404)。IP-CNV306,使用IP地址的用户ID部分,对与移动台304对应的接入链接传送分组(步骤405)。这样,在终端中的用户302可以接收从用户308发送来的分组。而后,用户302,将包含自身的LA等的IP地址作为其应答分组设定在发送地址部分中,并对用户308回送(步骤406、407)。
在图4中,说明了如上所述那样设定和终端302的接入链接,将包含用户302的LA等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登录在M-DNS402中。下面详细说明该接入链接的设定以及对M-DNS402的登录。
在被链接在该移动台上的终端302的接入链接的设定中,有以下2种设定方法。
    (1)以终端等的电源输入为契机设定
当移动台304以及终端302变为电源接通状态时,即,可以从另一用户接入终端302时,由终端302自动设定接入链接。
用图5说明该接入链接的设定。
当移动台304以及终端302的电源变为接通(ON)时,和设定移动通信网的呼叫时一样,和IP-CNV306之间设定接入链接(步骤501)。用户的用户识别符,在接入链接设定时被作为位置登录要求通知IP-CNV。IP-CNV306将被赋予其的LA(服务子网内)回送到终端(步骤502)。终端302包含被发送的LA,完成自身的IP地址。IP-CNV306将终端302的用户ID在存储器中的用户ID信息中(图12的1210)作为位置登录信息存储,进行使因特网中的子网的IP地址和作为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对应起来的处理(步骤503)。与此同时,向M-DNS402通知包含终端302的LA等的IP地址(步骤504)。M-DNS402使用例如用户ID使其与域名对应登录(步骤505)
    (2)以域名查询为契机设定
如图4说明的那样,在被其他的用户接入时,从对M-DNS402的查询开始。这时在对终端302的接入未被设定的情况下,如果以该查询为契机,设定对终端302的接入,则可以接入终端302。
因此,设置成这样的构成,即,设置表示是否在M-DNS402中设定了接入链接的标志,在该标志是OFF时(未设定链接时),从M-DNS402向IP-CNV306指示设定接入链接。用图6详细说明这种构成。
在图6中,想要从另一用户308,对被连接在移动台304上的终端302的用户发送分组。
和图4一样,首先,从用户308对M-DNS402进行使用域名的查询(步骤601)。而后,和图4一样要从域名转换成IP地址(步骤602)。在此,因为表示接入链接设定的标志是OFF,所以不能得到包含有LA的完整的IP地址。只能得到用户ID。因此,要设定接入链接(步骤603)。首先,对管理移动台的位置等的M-NSP124通过用户ID查询位置地址(步骤604)。该用户ID需要例如,设置成如移动台的电话号码那样,在移动通信网中和用于位置管理等的识别号码一样。从M-NSP124回送表示位置的LA(步骤605)。在M-DNS402中,将被回送的LA输入到数据库内(步骤606)。用该LA,对对应的IP-CNV306指示设定向在网中的移动台304以及终端302的接入链接(步骤607)。接收到指示的IP-CNV306,对在网的用户302进行接入链接的设定(步骤608)。用户302得知在子网中(LA)(步骤609),将包含自身的LA的IP地址设定在终端中(步骤610)。
另一方面,M-DNS402,对用户308回送与域名对应的IP地址(步骤611)。用户308,将回送的IP地址作为接收地址,制成分组发送(步骤612)。在作为路由目的地的IP-CNV306中,在传送分组之前,因为接入链接的设定已结束,所以可以使用该接入链接将分组传送到用户302中。
这样就可以以向M-DNS402的接入为契机,设定所需要的接入链接。
包含被登录在此M-DNS402上的LA的IP地址的更新,也可以以M-NSP的位置更新为契机进行。
在设定对移动台的接入链接时,也有使用电话号码的系统。在此,也可以随意地使用户ID和电话号码一致,但移动台的电话号码,和连接的移动台独立的IP地址的用户ID在概念上有本质区别。因此,如上所述在以对M-DNS402的接入为契机设定的情况下,在M-DNS402中,不仅域名和IP地址对应,而且还登录了域名和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
进而,在使用被赋予和IP地址没有关系的移动台中唯一的识别符(IMUI)设定接入链接的情况也一样,将域名和IMUI登录在M-DNS402中。
图7展示了根据来自被连接在移动台304上的终端302的登录顺序,在M-DNS402中与域名对应地登录移动台304的电话号码或者IMUI的情况。
首先,从终端的用户302向受理该登录的例如特殊号码等呼叫(步骤701)。如果接收到该呼叫,则在IP-CNV306中,存储电话号码或者IMUI(步骤702)。而后,对用户302进行是否进行登录的查询(步骤703)。用户使用自身的域名和口令进行登录(步骤704)。IP-CNV306在和M-DNS402之间用口令进行域名库的安全性检查(步骤705)后,登录针对域名存储的电话号码或者IMUI(步骤706)。M-DNS402,与域名对应地将电话号码或者IMUI存储在数据库中(步骤707)。因而可以在M-DNS402中与域名对应地存储电话号码或者IMUI。
用图8说明使用在M-DNS402中与该域名对应地存储的电话号码或者IMUI,以向M-DNS402的接入为契机进行接入链接设定的情况。
在图8中,要从另一用户308对被连接在移动台304上的终端302的用户发送分组。
和图6一样,首先,从用户308对M-DNS402使用域名进行查询(步骤801)。从域名转换为电话号码或者IMUI(步骤802)。因为表示接入链接设定的标志是OFF,所以要设定接入链接(步骤803)。首先,对管理移动台的位置等的M-NSP124,用电话号码或者IMUI进行位置地址查询(步骤804)。从M-NSP124回送表示位置的LA(步骤805)。在M-DNS402中,将被回送的LA写入数据库内,完成IP地址(步骤806)。对与得到的位置对应的IP-CNV306,指示使用电话号码或者IMUI进行向在网中的移动台304的接入链接的设定(步骤807)。接收指示的IP-CNV306,对在网中的移动台进行接入链接的设定(步骤808)。用户302通过被设定的接入链接知道在子网中(LA)(步骤809),将包含自身LA的IP地址设定在终端中(步骤810)。
另一方面,M-DNS402,对另一用户308,回送与域名对应的IP地址(步骤811)。另一用户308将被回送的IP地址作为接收地址,制成分组发送(步骤812)。在作为路由目的地的IP-CNV306中,在传送分组之前,因为对移动台304的接入链接的设定已结束,所以可以使用该接入链接对用户302传送分组。
在图2所示的IP地址中,还可以将位置地址(LA)设置成层次结构。用图9说明这种例子。
图9A展示分组的构成。发送地址904以及接收地址906展示分别包含层次结构的位置地址(LA)的情况。这种情况展示在图9B中。图9B的前缀908展示地址结构的类型。图9B的LA910由网络识别符912和节点识别符914构成。网络识别符912,例如表示以每隔某一区域区分移动通信网的单位。节点识别符914,识别上述IP-CNV,也是分组的路由和在移动通信网中对移动台的接入链接的接点。用户识别符(用户ID)916是用户固有的唯一号码,即使移动于移动通信网内也没有变化。
在图10A以及图10B中展示作为包含网络内的LA的用户识别符信息,例如,设置成4位的网络识别符912、4位的节点识别符914、4位的用户识别符(用户ID)916一共12位的情况的路由选择的例子。
在图10A以及图10B中,想要从被连接在移动通信网外的网络NW3 810上的发送用户终端812的用户X,对被连接在移动通信网内的NW1 820内的用户节点D内的移动台850上的接收用户终端的用户F(网络识别符、节点识别符、用户识别符分别是“1010”、“0101”、“0001”)发送分组800。
为各网络820以及830,和用户节点824、826、828、834、836赋予了网络识别符以及节点识别符。网络NW1 820被赋予网络识别符“1010”,网络NW2 830被赋予网络识别符“0101”。用户节点C824被赋予节点识别符“1100”,用户节点D被赋予节点识别符“0101”,用户节点F被赋予节点识别符“0011”。在各网络中有路由节点814、822、832,进行被传送到其网络中的分组的路由选择。
来自用户终端812的分组800,作为发送地址,对于网络识别符、节点识别符、用户识别符分别设定为“1010”、“0101”、“0001”发送。分组800在连接有用户终端812的NW3 810的路由节点0 814中,使用网络识别符(1010)进行路由选择,并被传送到网络NW1 820。在网络NW1 820中,在路由节点A822中使用识别符(0101)路由到用户节点D826。
在用户节点D826中,使用用户识别符(0001)设定接入链接向移动台850传送分组800。在移动台850上链接着2台终端,其中的终端825是用户识别符“0001”。分组800在终端852中被接收。
这样,使用作为位置地址LA的网络识别符、节点识别符,可以直接进行路由选择直到达到被连接在移动台上的区域(在上述的例子中,用户F所在的区域860)。
另外,在上述路由选择中,说明了根据层次结构的位置地址的例子。但是,在例如路由节点0中,可以使用位置地址的全部(“10100101”),直接对分组800进行路由选择直到用户节点D。
这样,因为在分组的地址内编入位置地址,所以分组的路由选择可以使用地址直接进行。
虽然列举以及叙述了认为是本发明最好的实施方案以及方法,但在可以有各种的变形及变更这方面,以及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真正范围下用等效的物质置换其要素这方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
另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中心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很多变更,使特定的要素、技术或者实施适合本发明的宗旨。所以,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揭示的特定的实施例以及方法,本发明的意图是包含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所有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网系统上的分组传送方法、分组传送系统以及分组数据传送介质,适合于在移动通信网上由IP通信协议进行分组传送的情况。

Claims (25)

1、一种分组传送方法,用于在移动通信网内的用户和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之间用IP地址进行分组的路由选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以及/或者接收的分组内的上述IP地址内,存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的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根据上述IP地址内的上述位置地址以及上述用户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地址具有层次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层次结构,至少具有表示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的网络识别符,和与上述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的终端节点对应地被赋予的节点识别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步骤:根据上述网络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网络;根据上述节点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终端节点;从上述终端节点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步骤:一并参照上述位置地址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终端节点;从上述终端节点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之间设定接入链接,则对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内外的其他的用户至少报知构成上述IP地址的上述位置地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步骤:使IP地址和域名相关联地存储在域名服务器内的数据库中;上述域名服务器,对来自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的对由域名产生IP地址的查询回送IP地址;进行该查询的用户,使用被回送的IP地址,进行分组通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对上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时,在上述接入链接未被设定的情况下,设定接入链接。
9、如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域名服务器,从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得到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的用户位置地址,制成上述IP地址。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项所述的分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封装具有上述IP地址的分组,或者不封装,而根据上述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
11、一种分组传送系统,用于在通过IP地址在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用户之间对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装置: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以及/或者接收的分组内的上述IP地址内,存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的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的装置;根据上述IP地址内的上述位置地址以及上述用户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地址具有层次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层次结构,至少具有表示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的网络识别符,和对应上述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的终端节点被赋予的节点识别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装置:根据上述网络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网络的装置;根据上述节点识别符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终端节点的装置;从上述终端节点中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装置:一并参照上述位置地址,进行上述分组的路由选择直到上述终端节点的装置;从上述终端节点中根据用户识别符选择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链接发送分组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之间设定接入链接,则对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内外的其他的用户至少报知构成上述IP地址的上述位置地址。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装置:具有使IP地址和域名相关联的数据库的域名服务器;上述域名服务器对来自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外的其他的用户的对由域名产生的IP地址进行的查询回送IP地址的装置;进行该查询的用户,使用被回送的IP地址进行分组通信。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有对上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时,当未设定上述接入链接的情况下设定接入链接。
19、如权利要求17或者18所述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域名服务器,从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得到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的用户位置地址,制成上述IP地址。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终端节点,和使IP地址和域名相关联的数据库的域名服务器,上述接入链接终端节点具备:进行接入链接的设定或者断开的接入链接管理装置;存储自身的上述位置地址的装置;相应于来自用户的位置登录要求将位置登录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将上述自身的上述位置地址提供给用户的装置;相应于来自用户的位置登录要求向上述域名服务器发送上述位置登录信息的装置,上述域名服务器具备:存储包含用户的上述位置地址的上述IP地址的装置;接收来自上述接入链接终端节点的上述位置登录信息的装置;用接收到的上述位置登录信息更新上述IP地址。
21、如权利要求11至20的任意项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封装具备上述IP地址的分组,或者不封装,而根据上述IP地址路由选择。
22、一种分组数据传送介质,用于通过IP地址在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和移动通信网内外的其他用户之间对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以及/或者接收的分组内的上述IP地址内,存储有上述移动通信网系统内的用户的位置地址和用户识别符。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分组数据传送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地址具有层次结构。
24、一种分组数据传送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层次结构至少具有表示区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的网络识别符,和对应上述网络内的接入链接的终端节点被赋予的节点识别符。
25、如权利要求22至24的任意项所述的分组数据传送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数据传送介质是分组数据信号。
CNB998007080A 1998-05-08 1999-05-07 移动通信网系统及分组传送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25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6397/1998 1998-05-08
JP126397/98 1998-05-08
JP12639798 1998-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9090A true CN1269090A (zh) 2000-10-04
CN100382536C CN100382536C (zh) 2008-04-16

Family

ID=1493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0708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2536C (zh) 1998-05-08 1999-05-07 移动通信网系统及分组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10302B1 (zh)
EP (2) EP1014628B1 (zh)
KR (2) KR100455690B1 (zh)
CN (1) CN100382536C (zh)
WO (1) WO199905930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347C (zh) * 2002-10-28 2007-05-30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和路由系统
CN101411242B (zh) * 2006-02-07 2012-02-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无线接入网络装置以及资源请求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5803B2 (ja) * 1999-02-19 2008-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FI109950B (fi) 2000-01-20 2002-10-31 Nokia Corp Osoitteen saanti
US6671735B1 (en) * 2000-01-28 2003-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IP address as a wireless unit identifier
JP3487813B2 (ja) * 2000-06-21 2004-01-19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中継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7584085B2 (en) * 2000-08-25 2009-09-01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multiple ground station ranging for spacecraft
KR100798534B1 (ko) * 2001-09-11 2008-01-28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망에서의 선 지불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JP3999742B2 (ja) * 2001-11-30 2007-10-31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パケット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情報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258842A (ja) * 2002-02-28 2003-09-12 Ntt Docomo Inc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転送装置
KR20040016480A (ko) * 2002-08-17 2004-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패킷 착신 서비스를 위한 에이피엔관리 방법
JP2004282172A (ja) 2003-03-12 2004-10-07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サーバ装置、転送装置及び移動通信端末
JP2005072685A (ja) * 2003-08-27 2005-03-17 Ntt Docomo Inc ルータ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おける経路情報の配布方法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4071700B2 (ja) * 2003-11-07 2008-04-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内線送受信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制御装置及び移動交換局
JP4176655B2 (ja) * 2004-02-24 2008-11-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アドレス動的割当て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アドレス動的割当方法
KR100597422B1 (ko) * 2005-01-18 2006-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의 정보를 사용하여 핸드오프 시간을 줄이는방법 및 장치
JP2007208695A (ja) * 2006-02-02 2007-08-16 Fujitsu Ltd 呼制御システム
KR100748631B1 (ko) * 2006-02-07 2007-08-10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망에서 동적 소프트 컴바인 존 형성을 위한네트워크 컨트롤러 및 방법
US7693519B2 (en) * 2006-07-14 2010-04-06 M-Stack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link interference by a link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component and an access network component
US20090248841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Motorola, Inc. Unique prefix assignment with automatic address configuration
US9369429B1 (en) * 2011-12-22 2016-06-14 Infoblox Inc. Associating text strings with numeric numbers for IP address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2633A (en) * 1992-07-08 1995-08-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hortcut network layer routing for mobile hosts
JPH06177887A (ja) 1992-12-02 1994-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ドレス管理装置
JP2853662B2 (ja) 1996-06-18 1999-02-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ホスト対応ネットワーク
US6215790B1 (en) * 1997-03-06 2001-04-10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Automatic called party locator over internet with provision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347C (zh) * 2002-10-28 2007-05-30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和路由系统
CN101411242B (zh) * 2006-02-07 2012-02-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无线接入网络装置以及资源请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14628A1 (en) 2000-06-28
WO1999059301A1 (fr) 1999-11-18
EP1014628A4 (en) 2004-05-19
EP1014628B1 (en) 2013-03-13
EP2023580A3 (en) 2009-02-18
JP3685338B2 (ja) 2005-08-17
EP2023580B1 (en) 2016-01-06
US7010302B1 (en) 2006-03-07
EP2023580A2 (en) 2009-02-11
KR20020051941A (ko) 2002-06-29
KR20010021560A (ko) 2001-03-15
CN100382536C (zh) 2008-04-16
KR100455690B1 (ko) 2004-11-08
KR100454529B1 (ko) 2004-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9090A (zh) 移动通信网系统中的分组传送方法、分组传送系统以及分组数据传送介质
CN1123246C (zh) 有选择地允许向移动终端传送分组数据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JP3811064B2 (ja) 認証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H1641H (en) Connection of mobile devices to heterogenous networks
CN1625275B (zh) 地址获取方法和设备
EP178617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cket mobile-terminated calls using dynamic IP
JP2005502238A5 (zh)
MXPA06000607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utilizar una direccion ip como un identificador de unidad inalambrica.
EP1504554B1 (en) Technique for IP communication among wireless devices
RU2009120221A (ru) Передача контекста в сети связи, содержащей несколько разнородных сетей доступа
US8554915B2 (en)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among network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interfaces
CN101036353A (zh) 用于把鉴权、授权和/或计帐消息通过多个中间网络从归属服务网络路由到漫游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745558A (zh) 在移动路由器和对端节点之间建立双向隧道的布置
RU2004106595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в дуплексной сети через интернет-протокол
CN1515122A (zh) 从外部分组网向移动无线台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830182A (zh) 提取用于在移动路由器与对端路由器之间建立双向隧道的路由信息的布置
EP3566422B1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on the one hand, an application server, and, on the other hand, at least one internet-of-thing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666470A (zh) 无线系统高层系统信息及无线lans自动系统选择的交换方法
WO2004049739A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address and locating a correspondent node in a wlan
CN1133302C (zh) 经面向分组的通信网选择连接路由的方法
CN101904148B (zh) 用于公司分机标识进行网络漫游的方法和装置
CA233628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data from wireline terminals to mobile terminals
CN1331878A (zh) 具有共同ip地址的移动终端和无线设备
US201600505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router multicast
US2005023799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