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3420A - 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3420A
CN1263420A CN99127420A CN99127420A CN1263420A CN 1263420 A CN1263420 A CN 1263420A CN 99127420 A CN99127420 A CN 99127420A CN 99127420 A CN99127420 A CN 99127420A CN 1263420 A CN1263420 A CN 126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am
recording
record
control data
play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7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5213C (zh
Inventor
锅岛伸司
高尾直弥
冈村和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5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521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via a GHz frequency band, e.g. via satelli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2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service to terrestrial stations, i.e. broadcast satellit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7Systems rendering the television signal unintelligible and subsequently intelligible
    • H04N7/1675Providing digital key or authorisation information for generation or regeneration of the scrambling sequ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及方法。重放时也能复原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记录模式中接收来自接收手段34的传输流,变换手段36从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业务的分组,同时从其中只选出重放时需要的分组生成适当的变换流,由记录手段38将其记录于记录媒体44。重放模式中,读出手段42从记录媒体44读出交换流送到复原手段40按照该变换流的内容复原业务内容信号供图像-声音输出手段46输出声像信号。保持分组的状态连控制数据一起记录,不损害卫星广播功能。

Description

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及方法
1998年10月2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平11-133419号所揭示的全部内容,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在此按参考资料全部引入。
本发明涉及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
记录模拟电视广播的录放装置是记录接收的NTSC信号的装置。在记录卫星数字广播的情况下也一直使用已有的记录NTSC信号方式的录放装置。也就是卫星数字广播接收用的STB(set top box:机顶盒)进行译码,对变换为NTSC信号的输出进行记录。
但是,这样的已有技术中,由于是记录NTSC信号的装置,存在重放时不能实现数字广播中可提供的服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有效利用数字广播的特点的录放的录放装置和方法等。
本发明的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将多个业务分组复接的传输流,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作为变换流,将该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接收该变换流,将业务内容加以重放并输出。
由于是在分组复接的状态下进行记录,在重放时也能够重现与接收时相同的功能。而且由于只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变换流,对其进行记录,能够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
本发明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要素流、PAT、PMT的分组,生成变换流。
因而,由于选择重放所需要的分组,生成变换流进行记录,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
本发明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将生成变换流时的环境信息也提供给记录手段,记录手段将其作为记录环境信息与变换流一起或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记录于记录媒体上,复原手段将重放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时的重放环境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个环境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因此,能够考虑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和重放的时候环境条件的不同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将表示进行记录的时间的记录时间信息作为记录环境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复原手段将表示进行重放的时间的重放时间信息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时间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者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因此,能够考虑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和重放的时间上的偏差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根据传输流中的TDT、或PCR取得记录时间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由于以从发送侧同时发送的TDT、PCR为基准,所以能够在多个录放装置中记录共同的记录时间信息。
本发明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将表示进行记录的场所的记录场所信息作为记录环境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复原手段将表示进行重放的场所的重放场所信息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场所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者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因此,能够考虑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和重放的空间上的偏差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将表示进行记录的装置的记录装置信息作为记录环境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复原手段将表示进行重放的装置的重放装置信息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装置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者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因此,能够考虑记录装置与重放装置的差异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视频或音频或视频-音频的要素流、PAT、PMT的分组复接数据,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
由于选择重放所需要的分组进行记录,能够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
本发明的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还将记录环境信息也加以分组复接而后进行记录。因此在根据该记录媒体进行生成时能够根据该记录环境进行重放控制。
本发明的发送包含内容数据的传输流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流中包含将记录环境信息与重放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改变重放控制内容用的命令或数据。
因而在接收侧该命令或数据也记录于记录媒体上,借助于此,能够考虑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和重放时环境条件的不同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侧,从接收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生成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在接收模式中根据所接收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根据从记录媒体读出的变换流,将业务内容复原,而且在接收侧,根据是接收模式还是重放模式改变输出的内容。
因此,在接收模式时和在重放模式时分别能够将合适的业务内容复原。
本发明的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改变控制内容。因此,能够实现与重放时的环境相适应的合适的重放内容。
本发明的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记录着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视频或音频或视频-音频的要素流、PAT、PMT的分组复接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所述分组复接数据中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因此,在重放模式时能够重放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发送包含内容数据的传输流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流中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因此,在接收侧由于该命令或条件也记录于记录媒体上,在重放时能够重放出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发送包含内容数据的传输流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流中包含控制内容因是接收模式还是重放模式而不同的程序过程。
因此在接收侧由于该命令或条件也记录于记录媒体上,所以能够按照接收模式、重放模式重放出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接收、录放装置和接收、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将实现交互性用的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在内加以分组的传输流,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将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在接收模式中接受接收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接受从记录媒体读出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改变为交互性的。
由于以分组复接的状态包含交互控制数据一起记录,所以在重放时也能够重现交互性功能。又由于只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变换流,对其进行记录,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流中,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重复传送,所述交互控制数据包含用于显示具备选择状态与非选择状态两个显示状态的操作按钮的数据,还与操作按钮相关联,具有图像数据的链接目标信息或显示数据。
因此,即使没有将作为一组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全部记录在装置中,也能够实现交互性功能。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生成在记录的业务不连续的时刻插入表示不连续的控制数据的变换流。因此,在重放时能够容易地看出业务的不连续点。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一旦从读出的变换流中找出表示不连续的控制数据,就不进行以表示该不连续的控制数据前面记录的导航数据为依据的交互性处理。因此在重放时能够防止发生执行不合适的交互性处理的情况。
本发明的接收、录放装置和接收、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也将记录时的记录环境作为记录环境信息,与变换流一起或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记录于记录媒体上,在重放时将重放读出的变换流时的重放环境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环境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对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和重放时环境的不同的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根据所述环境的不同,按照是否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因此能够在重放时不对不需要的交互性内容进行重放。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按照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条件判断重放环境信息与记录环境信息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因此能够考虑重放环境与记录环境的不同,在重放时及记录时将合适的业务内容复原。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于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手段,复原手段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根据重放环境与记录环境的不同,决定是否利用该通信手段进行通信。因此能够考虑重放环境与记录环境的不同,在重放时合适地决定是否与外部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记录通信手段进行的通信的日志信息的日志信息记录部,在日志信息记录部也记录有判别是在重放模式的通信还是在接收模式的通信的数据。因此能够对日志信息进行记录,同时能够判断该日志信息是接收模式时的日志信息还是重放模式时的日志信息。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时间或重放时间。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对记录媒体进行记录与重放时的偏差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时间或重放时间,变换手段根据传输流中的TDT或PCR取得记录时间,并作为记录时间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由于以从发送侧同时送出TDT、PCR作为基准,所以在多个录放装置上能够记录共同的记录时间信息。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时间或重放时间,还具备对现在的时间进行计时的时钟手段,变换手段根据时钟手段的输出取得记录时间,并作为记录时间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
因此,在重放时从该装置的时钟手段取得重放时间的情况下,即使时钟手段偏离标准时间也能够正确得出记录时间与重放时间的差异。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场所或重放场所。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到对记录媒体进行记录与重放的空间偏差的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装置或重放装置。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到记录装置与重放装置的差异的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接收、录放装置,记录媒体中记录包含程序过程的变换流。还有,即使是在执行相同程序过程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是接收模式还是重放模式改变其控制内容。因此能够根据是接收模式还是重放模式得到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接收、录放装置,在重放模式中将当前时刻与记录时刻加以比较,根据该比较改变控制的内容。因此,能够根据进行接收、记录的时刻与重放的当前时刻的差异重放合适的内容。
本发明的记录基本程序的基本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记录的基本程序用于把从记录媒体读出的记录环境信息与重放环境加以比较,对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控制程序或条件数据加以解释,根据所述两种环境的不同,使控制部进行改变对译码器或信号生成电路或该两者的控制内容的处理。
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对记录媒体进行记录与重放时环境的不同的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记录基本程序的基本程序记录媒体,所记录的基本程序用于对程序过程所包含的打算使执行结果因接收模式及重放模式而异的部分加以解释,使控制部执行控制内容分别随接收模式及重放模式的不同而不同的处理。
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对记录媒体进行记录与重放时环境的差异的合适的重放。本发明的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至少记录在传输流中的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要素流、PAT、PMT以及交互控制数据的分组复接数据,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的全部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记录。
因此,在重放时即使不将全部构成分组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记录在装置上,也能够实现交互性功能。
本发明的记录变换流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于该变换流的交互控制数据由所述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生成操作用的视频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使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改变,以此进行使具有交互性的某一业务内容信号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处理。
因此,即使是在重放时,也能够实现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交互控制数据由所述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还把从记录媒体读出的记录环境信息与重放环境加以比较,根据所述两种环境的不同,进行改变对译码器或信号生成电路或该两者进行控制的内容的处理。
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到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或重放时的环境差异的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记录变换流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在该变换流中的程序过程由基本程序进行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进行控制处理,所述程序过程包含能够在接收模式与重放模式进行不同的控制的构成部分。
因此,能够在各接收模式、重放模式进行合适的控制。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复接后发送,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将在接收侧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环境与进行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加以比较以改变处理内容的命令。
因此,在接收侧进行记录、重放时能够进行考虑到记录与重放时的环境差异的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载送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的载波,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将在接收侧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环境与进行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加以比较以改变处理内容的命令。
因此,在接收侧进行记录、重放时,能够进行考虑到记录与重放时的环境差异的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载送包含内容数据及控制数据的传输流的载波,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所述控制数据中包含在接收模式与重放模式中施行不同的控制内容的部分。
因此在接收侧,能够在各接收模式与重放模式提供合适的内容。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侧发送包含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在接收侧从接收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在接收模式中按照接收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按照从记录媒体读出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而且发送侧发送的交互控制数据中,在接收模式时与重放模式时包含处理内容不同的命令或数据。
因此,能够在各接收模式时与重放模式时复原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复接后发送,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在接收侧接收模式时与重放模式时处理内容不同的命令或数据。
因此,在接收侧进行接收时,以及记录、重放时,都能够复原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接收包含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手段,以及在接收模式中,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变更为具有交互性的复原手段,所述复原手段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改变控制内容。
因此,能够对应于重放环境,复原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按照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条件判断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根据重放环境改变控制内容。因此,在重放时能够重放与重放环境相适应的合适的业务内容。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根据是否将输出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因此在重放时能够不进行不需要的交互性重放。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于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手段,复原手段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决定是否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利用该通信手段进行通信。因此能够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合适地决定是否进行与外部的通信。
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记录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利用该通信手段进行的通信的日志信息的日志信息记录部,在日志信息记录部也记录判别是在重放模式进行的通信还是在接收模式进行的通信的数据。因此能够进行日志信息的记录,同时能够判别是该日志信息是接收模式时的日志信息还是重放模式时的日志信息。
本发明的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至少记录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要素流、PAT、PMT、交互控制数据的分组复接数据,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全部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重复记录,所述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者包含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因此在重放时,即使没有在装置中把作为分组的许多交互控制数据全部加以记录,也能够实现交互性功能。而且能够利用只在重放时应用或不应用的条件、命令,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交互控制数据,用于由所述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对录放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录放装置具备从所提供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与记录环境信息一起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要素流、交互控制数据的译码器、接收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记录规定控制部的动作的基本程序的记录部,以及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所述交互控制数据由所述基本程序加以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生成操作用图像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使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改变,以此进行使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信号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处理,而且在所述导航程序中包含着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者包含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因此,能够根据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者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进行合适的重放。
本发明的载送传输流的载波,其特征在于,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着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者包含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因此在接收侧,在接收时和重放时即使没有在装置中把作为分组的许多交互控制数据全部加以记录,也能够实现交互性功能。而且能够利用只在重放时应用或不应用的条件、命令,进行合适的重放。
在本发明中,所谓“接收手段”的概念是指用于接收传输流的手段,不限于无线传输,而是还包括接收有线传输的手段。在实施形态中,图10的调谐器34就相当于接收手段。
所谓“变换手段”是指用于将传输流变换为变换流的手段。在实施形态中,例如图10的TS译码器50、变换流生成部62及CPU58(特别是步骤S24、S25)就相当于变换手段。
所谓“变换流”是指为进行记录而对传输流实施了某种处理的流,这个概念不仅包含最终记录的流,而且也包含中间生成的流。例如也包含在实施形态中从传输译码器50的端子50a输出那样的被选择的流。
所谓“记录手段”是指用于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的手段。在实施形态中,记录读出部66就相当于此。
所谓“读出手段”是指用于从记录媒体进行读出的手段。在实施形态中,记录读出部66就相当于此。
所谓“复原手段”是指根据传输流或变换流将业务内容复原的手段。在实施形态中,例如TS译码器50及CPU58(特别是在步骤S32~S36)就相当于此。
所谓“记录时间信息”是指记录时的时间信息,是包含时刻、日、月、年、星期、平日或假日的区别等的概念,而且是包含这些概念的组合的概念。
所谓“要素流”是指构成业务内容的视频或音频或两者的分组的流。
所谓“重放控制”不仅是指重放本身,而且包含与重放相关进行的控制的概念。例如,也包含对在重放时与外部的通信进行的控制。
所谓“以命令为执行对象”的概念不仅是指实际执行该命令的情况,而且也包含根据条件或执行、或不执行这样的情况。
所谓“基本程序”是指解释、执行其他程序或数据用的程序。
所谓“记录程序的记录媒体”的概念包含记录程序的ROM、RAM、软盘、CD-ROM、存储卡、硬盘等记录媒体。而且还包含电话线路、传输线路等通信媒体的概念。不仅包括连接于CPU,记录的程序被直接执行的硬盘这样的记录媒体,而且包含记录暂时在硬盘等上面安装后被执行的程序的CD-ROM等记录媒体。还有,在这里所说的程序包含被压缩处理的程序、编码加密的程序等。
现结合附图,由下列详细说明,就结构和内容,给出本发明的新颖特性及其他目的和特性。
图1为表示卫星广播电波发送状态的图。
图2为表示卫星广播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为表示卫星广播中发送的传输流的图。
图4为表示分组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5为表示控制数据PMT1的内容的图。
图6为表示控制数据PAT的内容的图。
图7为表示控制数据NIT的内容的图。
图8为表示接收装置的一般性结构的图。
图9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10是使用CPU实现图9所示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情况下的方框图。
图11是接收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记录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3表示记录媒体中记录的变换流。
图14表示插入控制数据DIT的状态。
图15是重放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6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17是记录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8是重放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9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20表示双语广播的传输流。
图21是接收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22是记录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23是重放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24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传输流。
图25为表示控制数据PMT1的内容的图。
图26为表示控制数据PAT的内容的图。
图27为表示导航数据NVT1的内容的图。
图28为表示导航数据NVT2的内容的图。
图29表示电视机46上显示的日用品电视购物的画面。
图30表示电视机46上显示的日用品电视购物的画面。
图31表示电视机46上显示的日用品电视购物的画面。
图32表示电视机46上显示的服装电视购物的画面。
图33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34是使用CPU实现图33所示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
图35是AV译码器52的详图。
图36是接收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37是解释、执行导航数据的程序(基本程序)的流程图。
图38表示遥控装置78的外观。
图39表示在存储器60记录的通信日志的内容。
图40是记录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41表示变换PMT的内容。
图42表示变换PAT的内容。
图43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变换流的模式化表示。
图44是重放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45表示传送静止图像的情况。
图46表示导航数据NVT1的内容。
图47表示导航数据NVT2的内容。
图48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49是记录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50是处理程序定义表的描述的其他例子。
图51表示导航数据NVT1的内容。
图52表示导航数据NVT2的内容。
图53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54表示第7实施形态的HTML版的导航数据NVT1。
图55表示第7实施形态的HTML版的导航数据NVT2。
图56表示CPU58的内部结构。
图57表示记录模式中时刻的记录状态。
图58表示重放模式的中记录时刻的取得状态。
图59表示第8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最佳实施形态详述1.卫星广播系统概要1.1.卫星广播的电波发送状态1.2.发送装置的结构1.3.传输流的结构1.4.接收装置的结构2.第1实施形态2.1.接收、录放装置2.1.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2.1.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2.1.3.其他实施形态3.第2实施形态3.1.接收、录放装置3.1.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3.1.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3.1.3.记录环境与重放环境3.2.其他实施形态4.第3实施形态4.1.接收、录放装置4.1.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4.1.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4.1.3.其他重放环境等4.2.其他实施形态5.第4实施形态5.1.具有交互性的卫星广播系统概要5.2.接收、录放装置5.2.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5.2.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5.2.3.其他实施形态6.第5实施形态
  6.1.发送装置
  6.2.接收、录放装置
   6.2.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6.2.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
   6.2.3.记录环境与重放环境
  6.3.其他实施形态
7.第6实施形态
  7.1.发送装置
  7.2.接收、录放装置
   7.2.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7.2.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
   7.2.3.重放环境
8.第7实施形态
9.第8实施形态
下面对将本发明用于卫星广播的情况加以说明。但是,如果是分组发送的广播,则也能够适用于地面波广播、电缆电视等有线广播等。在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之前,首先说明卫星广播系统的大概情况。
1.卫星广播系统概要
1.1卫星广播的电波传送状态
图1模式化表示卫星广播中电波的传送状态。来自地面站2的电波通过广播卫星4向地面发送。从广播卫星4发送出多个传输流TS1、TS2、TS3。各传输流按频率、极化面等区别。
在传输流TS1中,将多项业力(相当于地面波广播的频道)SV11、SV12、SV13、SV14分组并加以时分复接。同样,在传输流TS2,将业务SV21、SV22、SV23、SV24复接,在传输流TS3,将业务SV31、SV32、SV33、SV34复接。还有,在各传输流,也送出各业务的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此外还有用于表示节目信息的控制数据、表示现在时刻的控制数据、因分组而需要的控制数据等。在图1中,只示出3个传输流,而实际上送出更多的传输流。还有,在图1中,对于各传输流,复接4项业务,但实际上复接更多的业务。
1.2发送装置的结构
图2表示生成所述传输流发送用的发送装置。在图中,只示出传输流TS1,但是,其他传输流TS2、TS3也同样生成。
业务SV11的视频/音频数据ES11由编码器E1压缩后提供给复接部。同样,业务SV12的视频/音频数据ES12由编码器E2压缩后提供给复接部10,业务SV13的视频/音频数据ES13由编码器E3压缩后提供复接部10,业务SV14的视频/音频数据E14由编码器E4压缩后,提供给复接部10。
控制数据生成部16生成分组复接用的控制数据、表示节目信息用的控制数据、表示现在时刻的控制数据等。分组复接用的控制数据是为了正确识别时分分组的多个业务的视频/音频数据而添加的。
复接部10将控制数据、压缩的视频/音频数据ES11、ES12、ES13、ES14时分为固定长度的分组,作为传输流TS1输出。
加扰器12用加扰密钥控制部16提供的加扰密钥对输出的分组加扰。被加扰的传输流TS1在调制部14受到调制,通过广播卫星4向观众播送。
还有,在加扰器12使用的加扰密钥在ECM生成部8加密,作为ECM(EntitlementControl Message:资格控制消息)数据。总之,生成了将解扰用的密钥进一步加密的ECM数据。复接部54将该ECM数据也分组。
1.3传输的结构
在图2的发送装置生成的传输流TS1,如图3所示,复接有业务SV11的视频数据ES(V)1、视频数据ES(A)1、业务SV12的视频数据ES(V)2、音频数据ES(A)2、业务SV13的视频数据ES(V)3、音频数据ES(A)3、业务SV14的视频数据ES(V)4、音频数据ES(A)4。
进而,也将复接数据分组用的控制数据NIT、PAT、PMT1、PMT2、PMT3、PMT4复接在一起。利用这些控制数据,能分离已复接的各业务SV11、SV12、SV13、SV14的视频/音频数据。
还复接有加扰密钥用的控制数据ECM1、ECM2、ECM3、ECM4、表示节目信息的控制数据EIT1、EIT2、EIT3、EIT4、表示现在的日期和时间的控制数据TDT等。还有其他大量的控制数据被复接,虽然在图中没有表示出。
如图3的纵向线18a所示进行分组。总之,按照控制数据NIT、PAT、PMT、EIT、TDT、ECM、视频数据ES(V)、音频数据ES(A)的顺序进行分组。如果完成了到音频数据ES(A)3的分组,就再度重复控制数据NIT以下的分组(参看纵向线18b)。
图4表示分组的数据的基本结构。控制数据、视频/音频数据都成为具有图4所示的数据结构的分组。分组数据的前头带有分组ID(PID)。分组ID是为识别各分组而在各分组上特别添加的符号。内容数据是分组的对象数据(控制数据、视频/音频数据等)。
图5表示分组复接用的控制数据PWT1的数据内容。PMT1中记述了业务SV11的视频数据ES(V)1、音频数据ES(A)1的分组ID,以及对它们进行解扰用的ECM1的分组ID。在PMT2、PMT3。PMT4分别就业务SV12、SV13、SV14记述了相同的分组ID。
如图6所示,在PAT记述有与业务SV11对应的PMT1的分组ID、与业务SV12对应的PMT2的分组ID、与业务SV13对应的PMT3的分组ID、与业务SV14对应的PMT4的分组ID。
如图7所示,在NIT,对于所有的传输流TS1、TS2、TS3记述了其频率、极化面等传输规范以及在该传输流复接的业务的清单。借助于此,可以知道某一特定的业务复接在哪一个频率的传输流中。
1.4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8表示接收装置的在概情况。利用调谐器22选择传输流,利用解扰器24解扰,利用传输译码器26分离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视频/音频数据ES。还有,微处理器(MPU)28将取得的ECM送往IC卡30,并接收由IC卡复原的加扰密钥。MPU28将这个加扰密钥设定于解扰器24。以此可以对视频/音频数据ES的加扰进行解扰。
还有,MPU28将所希望的业务的视频/音频数据ES的分组ID设定于传输译码器26。借助于此,传输译码器26输出该业务的视频/音频数据ES。又,在将控制数据的分组ID设定于传输译码器26的情况下,分离了的数据被提供给MPU28。
现在,假设正在接收传输流TS3的业务SV33,而将切换为传输流TS1的业务SV12的指令提交MPU28。下面对这种情况的动作加以说明。首先,MPU28对传输译码器进行控制(即设定控制数据NIT的分组ID),取入NIT。根据该NIT的记述,可以了解到希望接收的业务SV12复接在传输流TS1中(参看图7)。
接着,控制调谐器8,接收传输流TS1。再控制传输译码器26,取得PAT及PMT2,得到所希望的业务SV12的视频数据ES(V)2、音频数据ES(A)2的分组ID及其ECM的分组ID。
接着,将这些分组ID设定于传输译码器26,使所希望的业务SV12的视频数据ES(V)2、音频数据ES(A)2从传输译码器26输出。还有,与此同时,MPU28将从传输译码器26得到的ECM送到IC卡30,取得加扰密钥,设定于解扰器24。借助于此,可以得到加扰被解除的视频数据ES(V)2、音频ES(A)。如以上所述那样进行,可以切换接收的业务。
又,一旦将表示节目预定情况和节目信息的命令提供给MPU28,MPU28就控制传输译码器26,取得EIT。再根据取得的IET,控制使节目信息等得以显示。
2.第1实施形态
2.1.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9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32的总体结构。由天线20捕捉到的电波由接收手段34解调为1个传输流。在接收模式中,来自接收手段34的传输流被提供给复原手段40。原复手段40从该传输流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按照该分组的内容,将业务内容信号(例如NTSC那样的全电视信号)复原输出。图像-声音输出手段46接收该业务内容信号,输出图像、声音信号。
在记录模式中,来自接收手段34的传输流被提供给变换手段36。变换手段36将该传输流变换为对记录合适的状态的分组复接流,作为变换流输出。变换手段36从传输流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同时从这些分组中只选择重放时需要的分组生成变换流。记录手段38将该变换流记录在记录媒体44上。
在重放模式中,由读出手段42从记录媒体44读取变换流。读出的变换流被提供给复原手段40。根据该变换流的内容,复原手段40将业务内容信号(例如NTSC那样的全电视信号)复原后输出。图像-声音输出手段46接收该业务内容信号,输出图像、声音信号。
在这一实施形态中,像已有的装置那样,不仅记录来自复原手段40的业务内容信号,而且以分组原来的状态进行记录。因此,可以进行包括控制数据的记录,所以能够进行录放而不损害以控制数据为依据的卫星广播的功能。又由于图像、声音都能够以数字式压缩的状态进行记录,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的容量。
还有,由于从传输流中只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进行记录,所以减小记录所需要的容量。而且,由于从该分组中只选择重放时需要的分组进行记录,可以减小记录所需要的容量。
2.1.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
图10表示使用CPU实现图9所示的接收、录放装置32的情况下的方框图。该接收、录放装置32具备接收部68与录放部70。CPU58按照存储器60中记录的程序对各部进行控制。
这一装置具有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三种模式。下面对各模式的动作加以说明。
(1)接收模式
图11以流程图表示存储器60中记录的接收模式的程序。
现在,假设正在接收传输流TS1的业务SV13,而向CPU58发送切换为传输流TS1的业务SV11的指令。下面对这种情况的动作加以说明。还有,给CPU的指令由操作面板或操作遥控器提供。图10所示的操作输入部54是接受来自该操作面板或操作遥控器的指令的受光部。
首先,CPU58将PTA的分组ID设置于传输译码器(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的寄存器(未图示)。PAT的分组ID固定为“0×00”。借助于此,TS译码器50将分离的PAT的内容记录于存储器60(步骤S11)。在该PAT记述现在正在接收的传输流TS1中复接的业务的一览表(参照图6)。因此,CPU58了解所希望的业务SV11复接在现在正在接收的传送流TS1中。总之CPU58进行从步骤S12至S18的处理。
在步骤18,依据取得的PAT,取得所希望的业务SV11的PMT的分组ID。在这里,取得了“0×11”(参照图6)。接着,CPU58将PMT的分组ID“0×11”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由此可以分离业务SV11的PMT1,在存储器60取得其内容(步骤S19)。
业务SV11的PMT1示于图5。CPU58可以根据该PMT1了解取得视频及音频数据的加扰密钥用的ECM数据的分组ID“0×21”。同样,也可以了解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1、ES(A)1的分组ID“0×22”、“0×24”(步骤S20)。
CPU58将ECM的分组ID“0×21”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的寄存器中,取得ECM。再把该ECM给予IC卡,取得复原的加扰密钥。将这样取得的加扰密钥设定于解扰器48(步骤S21)。由此,使业务SV11的视频数据ES(V)1、音频数据ES(A)1的分组处于加扰被解除的状态。
又,CPU58将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ES(A)1的分组ID“0×22”、“0×24”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ES分离用寄存器(图未示)(步骤S22)。借助于此,TS译码器50将分离的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ES(A)1输出到AV译码器52。
接收到该输出的AV译码器将压缩加以扩展(解冻),进行D/A变换,生成全电视信号。将该信号提供给电视机46,输出图像、声音。
如上所述在接收模式进行处理。又在步骤12,当前正在接收的传输流中没有复接所希望的业务时,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3,取得在PAT中记述的NIT的分组ID。以此为依据取得NIT,了解到所希望的业务复接在哪一个传输流中(步骤S14、S15)。
CPU58切换调谐器34的设定,以便接收该传输流(步骤S16)。然后,取得该传输流的PAT(步骤S17)。这以后,只要实施上述步骤S18以下的步骤即可。
(2)记录模式
图12是存储器60中记录的记录模式的流程图。步骤S11~S22与接收模式相同。因此,在图12中,只表示出步骤S23以后的步骤。一旦从操作输入部54输入记录命令,即成为记录模式。
首先,在步骤S23,CPU58在TS译码器的记录数据分离用寄存器(未图示出)设置所希望的业务的SV11的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ES(A)1的分组ID、NIT的分组ID、PAT的分组ID、所希望的业务的SV11的PMT1的分组ID。借助于此,TS译码器50将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ES(A)1、PAT、PMT1、NIT以分组的状态原封不动输出到录放部70的变换流生成部62。
CPU58取得在存储器60记录的PMT1,从记述的信息中只选出与所希望的业务SV11有关的信息,生成变换PMT1(步骤S24)。例如,PMT1包含的信息中,ECM的分组ID由于在重放时不需要而被去除。借助于此,得到去除PMT1包含的信息中与所希望的业务SV11的录放无关的信息的变换PMT1。
接着,CPU58生成记述包含于记录的变换流中的业务及事件(节目)信息的控制数据SIT(步骤S25)。
CPU58将如上所述生成的变换PMT1、SIT提供给MPU64。MPU64将其提供给变换流生成部62,使其生成变换流。
变换流生成部62接收来自TS译码器50的PAT、生成只包含涉及所希望的业务SV11的信息的变换PAT,再用变换PAT置换PAT。这时,包含于PAT中的NIT的分组ID变成SIT的分组ID。又将来自TS译码器50的PMT置换为从MPU64接收的变换PMT。再把来自TS译码器50的NIT置换为从MPU64接收的SIT。
这样做,能够得到所希望的业务的ES、SIT、变换PAT、变换PMT的分组复接的变换流。
CPU58将记录命令提供给MPU64(步骤S27)。接收到该记录命令后,MPU64控制记录-读出部66,在磁带44上记录变换流。图13将记录的变换流模式化表示出。
一旦从操作输入部54输入记录停止命令,CPU58就将其提供给MPU64(步骤S28、S29)。MPU64接收到后即停止记录-读出部66进行的记录。
还有,在记录于磁带44的变换流中,即使是相同内容的控制数据,也一再按分组加以复接后记录。因此,也能够从磁带的当中重放。
又,在进行记录时,一旦选择的业务有所改变,就从中途开始记录变更了的业务。这时,变换流生成部62自己检测出信息变得不连续的情况(或依据CPU58来的指令),生成表示信息的不连续点的控制数据DIT(不连续性信息表:DiscontinuityInformation Table)。再如图14所示,将该DIT分组复接于变更的业务的前头。同样,在进行新的记录时,在前头附加这种DIT。又,在连续记录同一业务内的不同的节目的情况下也附加DIT。
上面所述中提及在录放装置70设置变换流生成部62,但是也可以将其设置于接收装置68。在这种情况下,录放装置70原封不动地记录从接收装置68输出的变换流。
(3)重放模式
图15是存储器60记录的重放模式的流程图。一旦从操作输入部54输入重放命令,就变成重放模式。
首先,CPU58在步骤S31将重放命令提供给MPU64。MPU64接收到该命令后即控制记录读出部66,从磁带44读出变换流。读出的变换流被送往TS译码器50。
接着,将变换PAT的分组ID“0×00”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的寄存器中,从变换流中分离变换PAT,存储于存储器60中(步骤S32)。根据该变换PAT的记述,认识变换PMT的分组ID(步骤S33)。
又将变换PMT的分组ID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的寄存器中,从变换流中分离变换PMT,存储于存储器60(步骤S34)。根据该变换PMT的记述,认识视频数据ES(V)、音频数据ES(A)的分组ID(步骤S35)。
接着,CPU58将视频数据ES(V)、音频数据ES(A)的分组ID设定于TS译码器50的ES分离用寄存器中,从变换流中将这些ES分离出来。分离的视频数据ES(V)、音频数据ES(A)输出到AV译码器52。
接收到这数据的AV译码器将压缩解除(扩展),进行D/A变换,生成全电视信号。该信号被送往电视机46,作为图像、声音输出。
重放时,一旦发现变换流中存在DIT,CPU58即返回步骤S32,进行变换PAT以下的处理(步骤S37)。因为DIT表示记录的数据的不连续点。
一旦从操作输入部54得到重放停止命令,CPU58即将命令提供给MPU64(步骤S38、S39)。接收到该命令后,MPU64即控制记录-读出部66,停止从磁带44读出。
2.1.3其它实施形态
在图10的实施形态中,由TS译码器50、变换流生成部62及CPU58(特别是步骤S24、S25)构成变换手段36。又由TS译码器50及CPU58(特别是步骤S32~S36)构成重原手段40。这样,变换手段、复原手段双方共用TS译码器50,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图10的实施形态中,CPU58执行变换流生成的一部分处理(步骤S24、S25),但是这些处理也可以由变换流生成部62执行。还有,虽然只把在TS译码器50选择的分组提供给变换流生成部62,但是也可以把来自解扰器48的传输流原封不动送往变换流生成部62。在这种情况下,变换流生成部62将选择需要的分组。
还有,在图10中虽然是作为接收、录放装置32表示的,但是也可以是只由接收部68构成的接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设置用于取出TS译码器的输出50a的记录用数据输出端子及用于接收来自录放部70的变换流50b的复原用数据输入端子。
而且,也可以作为只用录放部70构成的录放装置。还可以是只用录放部70的重放功能构成的重放装置、只用录放部70的记录功能构成的记录装置。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对解扰的数据进行记录,但是也可以对加扰状态下的数据进行记录。这时,将ECM数据也一起记录。这时可以将ECM数据原封不动加以记录,也可以作为EIT数据的一部分记录。
3.第2实施形态
3.1接收录、放装置
3.1.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16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在这一实施形态中,设置取得形成变换流时的环境条件(即记录时的环境条件)的记录环境取得手72,变换手段36生成包含该记录环境条件的变换流。因此,在记录媒体44上记录着包含记录环境条件的变换流。
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取得重放时的环境条件。复原手段40将来自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的重放环境条件与从记录媒体读出的记录环境条件加以比较,根据两个环境条件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因此能够根据记录环境条件与重放环境条件的差异,进行合适的重放。
3.1.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
使用CPU实现图16所示接收、录放装置32时的方框图与图10相同。
这一装置具有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共3个模式。接收模式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因此下面对记录模式,重放模式加以说明。
(1)记录模式
图17是表示存储器60中记录的记录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基本处理与图12相同。在步骤S231,CPU58取得存储器60中记录的这个装置本身的ID。还有,CPU58在生成SIT时将该装置的ID包含于SIT的记述中(例如描述符区域)(步骤S25)。因此,在记录于磁带44的变换流中包含作为记录的环境条件的装置ID。
(2)重放模式
图18是表示记录于存储器60中的重放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基本处理与图15相同。CPU58在步骤S321根据变换PAT取得SIT的分组ID。将其设置于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中,取得SIT(步骤S322)。接着,CPU58取得记述于所取得的SIT中的装置ID(步骤S323)。又,读出存储于存储器60的该装置本身的ID(步骤S324)。
再判断这些装置ID是否吻合(步骤S325)。吻合时(也就是磁带44上记录的装置与重放的装置相同时),执行步骤S33以下的步骤,进行重放。不吻合时(也就是磁带44上记录的装置与重放的装置不同时,将该情况加以显示,结束重放。
采用本实施例,可以禁止本人以外的装置重放记录按次付费电视等的收费广播。
还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ID不吻合时不能进行重放,但是也可以改变重放内容后进行重放。
3.1.3记录环境与重放环境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记录及重放环境使用装置ID。但是也可以使用IC卡ID。又可以把装置的种类作为记录环境条件加以记录,与重放时使用的装置的种类加以比较,根据其差异,变换数据格式等再进行重放。
还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以记录用的装置、重放用的装置作为记录环境条件、重放环境条件。但是也可以把记录时间、重放时间作为记录环境条件、重放环境条件。又可以将记录场所、重放场所作为记录环境条件、重放环境条件。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SIT记述记录环境,但是也可以在变换PAT、变换PMT等进行记述。
3.2其他实施形态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从发送装置发送的传输流与第1实施形态的传输流相同。但是,也可以把表示记录环境条件与重放环境条件的偏差程度及相应于此应该处理的内容的数据包含于传输流中从发送装置发送出,在接收侧的重放装置按照该数据,根据记录环境条件与重放环境条件的偏差改变处理内容。
4.第3实施形态
4.1接收、录放装置
4.1.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19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在本实施形态中,设置取得重放时的环境条件的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复原手段40在重放模式中考虑来自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的重放环境,输出与该环境条件相应的合适的重放内容。
4.1.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
使用CPU实现图19所示接收、录放装置32时的方框图与图10相同。
该装置具有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3种模式。下面就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对其动作加以说明。
(1)接收模式
在本实施形态中,以接收双语(例如英语与日语)广播的情况加以说明。在双语广播时,如图20所示,音频数据是ES(A)1J与ES(A)1E两个流复接。音频数据ES(A)1J是日语的声音,音频数据ES(A)1E是英语的声音。
图21表示存储器60中存储的接收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基本处理与图11相同。在步骤S121中,CPU58在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中设置SDT的P1D,取得SDT。在SDT(业务描述表: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中,对在该传输流复接的各业务有详细记述。又,在SDT中,记述双语广播的情况下各语言传输流对应于哪一个分组ID,还记述选择哪一种语言作为默认条件。CPU58取得该默认的语音的分组ID。在这里设为记述有ES(A)1J的分组ID,以取得该分组ID。
CPU58在步骤20将ES(V)1的分组ID与ES(A)1J的分组ID设置于TS译码器50。以此用日语声音输出业务。
操作者将语音切换命令提供给操作输入部54,就可以把ES(A)1E加以分离,切换使用英语声音的业务。
(2)记录模式
图22是记录于存储器60的记录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基本处理内容与图12相同。但是在步骤S23中,设置日语声音的ES(A)及英语声音的ES(A)两者的分组ID,向记录重放部70输出。因此,在磁带44上记录日语声音的ES(A)及英语声音的ES(A)两者。CPU58在步骤S25将SDT中记述的日语的ES(A)的分组ID及英语的ES(A)的分组ID包含于SIT的记述中。
(3)重放模式
图23是表示记录于存储器60中的重放模式的程序的流程图。基本处理内容与图15相同。
CPU58在步骤S321、S322、S327取得日语声音的ES(A)的分组ID与英语声音的ES(A)的分组ID,暂时存储于存储器60中。接着,CPU58读出预先记录于存储器60中的设置场所信息(步骤S328)。在这里,假定进行重放的装置的设置场所是美国。
接着。CPU58根据存储器60记录的设置场所与语言的对应表(图中未示出),选择合适的语言。在这里选择英语,将选择英语声音的ES(A)的分组ID作为默认条件。
CPU58在步骤S36中把该英语声音的ES(A)的分组ID设置于TS译码器50。借助于此,在默认的状态下输出英语声音的业务。
操作者向操作输入部54输入语音切换命令,借助于此,利用CPU58的控制,可以分离日语声音的ES(A),切换为使用日语声音的业务。
4.1.3其他重放环境条件等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根据重放装置的设置场所改变重放内容。但是,也可以根据重放时间和重放装置(装置ID和装置的种类)等重放环境条件改变重放内容。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设置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实现与重放环境相适应的重放内容。但是也可以不设置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而根据是重放模式这一点,输出与接收模式不同的重放内容。
4.2其他实施形态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表示重放环境和与其对应的应处理内容的数据预先存储于接收、录放装置的存储器60中,但是也可以将该数据包含于传输流中从发送装置发送,在接收侧的录放装置中,按照该数据,与重放环境条件相应改变处理内容。
5.第4实施形态
5.1具有交互性的卫星广播系统的概述
在说明第4实施形态之前,先对具有交互性的广播系统的大概情况加以说明。
发送装置的结构与图2相同,但是,在控制数据生成部也生成下面所述的导航数据这一点上是不同的。
图24表示在具有交互性的广播系统中从发送装置送来的传输流的数据结构。在图中示出了业务SV11的视频ES(V)11、ES(V)12、音频ES(A)11、ES(A)12,其他业务的视频、音频的要素流省略。与图3的数据结构的不同点是在一个业务SV11包含2个视频/音频的ES。可以根据作为交互控制数据的导航数据NVT1、NVT2,按照接收侧操作者的操作,交互切换这对视频/音频的ES。又可以根据导航数据NVT1、NVT2,按照操作者的操作变更交互添加的显示。
图25表示业务SV11的PMT1的内容。在控制数据PMT1中记述有各内容(视频、音频、导航数据)的分组ID、取得解除该内容的加扰的密钥用的ECM数据的分组ID。而且,视频、音频、导航数据都有多种内容,因此把该最先输出的内容作为入口内容记述。该控制数据PMT1本身的分组ID为“0×0011”。
图26表示控制数据PAT的内容。控制数据PAT中记述有与在该传输流TS1复接的业务SV11、SV12、SV13、SV14相关的PMT的分组ID。由该记述可以了解到业务SV11的分组ID是“0×0011”。还有,该控制数据PAT本身的分组ID固定为“0×0000”。
图27、图28表示导航数据NVT1。NVT2中记述的内容。这一组的导航数据NVT1、NVT2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复传送相同的内容。利用导航数据NVT1、NVT2,根据操作者的操作,如图29~图32所示交互变更业务的内容。其详细情况将在下面叙述。
5.2接收、录放装置
5.2.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33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接收、录放装置32的总体结构。天线捕捉到的电波由接收手段34解调为一个传输流。在接收模式中,来自接收手段34的传输流被送往复原手段40。复原手段40从这一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按照该分组的内容将业务内容信号(例如NTSC那样的全电视信号)复原、输出。图像一声音输出手段46接收该业务的内容信号,输出图像、声音。
又,复原手段40根据来自操作受理手段54的操作输入,按照导航数据将输出的业务信号变换为交互性的。
在记录模式中,来自接收手段34的传输流传送给变换手段36。变换手段36将该传输流变换为适合于记录的状态的分组复接流,作为变换流输出。变换手段36从传输流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同时从这些分组中只选择出重放时需要的分组生成变换流。在所希望的业务是包含导航数据的业务时,变换手段36生成包含导航数据的变换流。记录手段38将该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44。
在重放模式中,由读出手段42从记录媒体44读出变换流。读出的变换流送往复原手段40。复原手段40按照该变换流的内容将业务内容信号(例如NTSC那样的全电视信号)复原后输出。图像一声音输出手段46接收该业务内容信号,输出图像、声音。
又,复原手段40根据操作受理手段54来的操作输入,按照导航数据将输出的业务信号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
在本实施形态中,不是像已有的装置那样对来自复原手段40的业务内容进行记录,而是以分组的状态原封不动加以记录。因此,能够进行包含控制数据的记录,所以能够不损害基于控制数据的卫星广播的功能地进行录入。特别是由于将导航数据也一起记录,即使是在重放时也能够再现有交互性的业务。
如果是像已有的装置那样用全电视信号记录的方式,则即使是具有交互性的业务,也只能记录遵照记录时的操作输入的固定的内容。但是,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能够在保持交互性的同时进行记录。
又由于图像、声音都以数据压缩状态记录,所述能够有效利用记录媒体的容量。而且由于从传输流中只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加以记录,所以可以减少记录所需要的容量。此外,由于从该组中只选择重放时需要的分组加以记录,所以能够减少记录需要的容量。
5.2.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及动作
图34表示使用CPU实现图33所示的接收、录放装置32时的方框图。该接收、录放装置32具备接收部68与录放部70。CPU58按照存储器60中记录的程序对各部进行控制。
这一装置具备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三种模式。下面就各模式对其动作加以说明。
(1)接收模式
这里设一直在送如图24所示的传输流。又,在业务SV11中包含有视频数据ES(V)11、ES(V)12、音频数据ES(A)11、ES(A)12,视频数据ES(V)11、音频数据ES(A)11是涉及日用品的电视购物的内容,视频数据ES(V)12、音频数据ES(A)12是涉及服装的电视购物的内容。
存储器60记录的接收模式的程序示于图36的流程序中。
假定现在接收传输流TS1的业务SV13,下面对切换为传输流TS1的业务SV11的指令送达CPU58时的动作加以说明。而且给CPU58的指令由操作面板或操作遥控器提供。图34所示的操作输入部54是接收该操作面板或操作遥控器来的指令的受光部。
首先,CPU58把PAT的分组ID设置于传输译码(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未图示出)。PAT的分组ID规定为固定的“0×0000”。借助于此,TS译码器50把分离的PAT的内容记录于存储器60中(步骤S11)。在该PAT中记述有复接在当前接收的传输流TS1中的业务的一览表(参照图26)。因此,CPU58了解到所希望的业务SV11复接在当前正在接收的传输流TS1上。也就是CPU58从步骤S12进入S18进行处理。
在步骤S18中,根据取得的PAT取得所希望的业务SV11的PMT的分组ID。在这里,取得了“0×0011”(参照图26)。接着,CPU58把PMT的分组ID“0×0011”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的寄存器中。借助于此,可以把业务SV11的PMT1加以分离,在存储器60取得其内容(步骤S19)。
业务SV11的PMT1示于图25。CPU58根据该PMT1判定业务SV11中是否包含导航数据NVT(亦即是否具有交互性的业务)(步骤S191)。在不包含NVT的情况下,进行与图11的情况相同的处理,该业务的内容从电视机46输出(步骤S20、S21、S22)。
在如图25所示包含NVT的情况下,CPU58根据PMT1的内容认识作为输入内容的视频、音频、导航数据的分组ID与其ECM的分组ID(步骤S192)。在这里,认识视频数据ES(V)11的分组ID“0×0096”、音频数据ES(A)11的分组ID“0×0098”、导航数据NVT1的分组ID“0×0092”及这些数据的ECM数据分组ID“0×0082”。
接着,CPU58把ECM分组ID“0×0082”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取得ECM数据。再把该ECM数据提供给IC卡56,取得由IC卡56复原的加扰密钥。将这样取得的加扰密钥设定于解扰器48(步骤S193)。以此使业务SV11的视频数据ES(V)11、ES(V)12、音频数据ES(A)11、ES(A)12、导航数据NVT1、NVT2的分组处于加扰被解除的状态。
又,CPU58把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1、ES(A)11的分组ID“0×0096”、“0×0098”设置于TS译码数据50的ES分离用寄存器(未图示出)(步骤S194)。借助于此,TS译码器把分离的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1、ES(A)11输出到AV译码器52。
接收到这数据的AV译码器把压缩解除(扩展)后,进行D/A变换,生成全电视信号。这信号提供给电视机46,作为图像、声音输出。在这里,是图29所示的表示日用品的电视购物的活动图像。而画面右下方的按钮B0、B1、B2是由下述导航数据表示的,不包含于视频及音频数据ES(V)11、ES(A)11中。
又,CPU58在上述步骤S194把导航数据NVT1的分组ID“0×0092”设置于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图中未示出)。以此把导航数据NVT1暂时存储于存储器60。这里假定图27所示的导航数据NVT1为被取入的数据。
接着,解释、执行这样记录下来的导航数据(步骤S195)。
图37是解释、执行存储器60中记录的导航数据的程序的流程图。
首先从图27的导航数据NVT1的对象表读出对象索引编号“0”的对象,根据这里示出的信息在画面上显示按钮(步骤S1001)。也就是在X坐标“500”、Y坐标“200”的位置上显示位映像表所示的位映像数据。对索引编号“0”的对象预定显示聚焦状态的位映像。因此,在这里控制为显示位映像索引编号“1”的数据(“向大阪中心预订”的强光显示)。
具体地说,CPU58把位映像索引编号“1”的数据(“向大阪中心预定”的强光显示提供给AV数据52的视频合成部52c。借助于此,视频合成部52生成在视频数据ES(V)11上重迭“向大阪中心预订”的强光显示的图像数据。因此,在电视机46上如图29所示显示按钮B0。
同样,根据图27的导航数据NVT1的对象表的索引号“1”的信息,显示图29的按钮B1。但是,对于对象索引号“0”以外的对象,显示常规状态的位映像索引号数据。也就是在这里进行非强光显示的“向东京中心预订”的显示处理(步骤S1002)。
同样,又根据对象表的索引号“2”的信息,进行图29的按钮B2“往服装商店”(非强光显示)的显示处理(步骤S1002)。
按以上所述进行处理后,如图29所示,对商品说明的活动图像,可得到按钮B0、B1、B2重迭的显示。从画面可以清楚看出,按钮B0“向大阪中心预订”作为被选择的状态显示。与此对应,CPU58存储着表示对象索引号“0”是现在选择的对象的内容。
接着,如图38所示的遥控器38(或主机的操作面板)一旦使光标向下移动的按键82被按下,操作输入部54接收到信号即通知CPU58,CPU58判断操作输入是什么(步骤S1003),如果是“使光标向下移动的按钮”,就进入步骤S1004。
在步骤S1004,按照导航数据NVT1的对象表,使现在选择对象的编号递增,以对象编号“1”作为选择状态。也就是说,对于对象编号“1”,显示聚焦状态栏所示的位映像,对于此外的对象编号“0”、“2”,显示常规状态栏所示的位映像。
电视机46的画面因此发生如图30所示的变化。也就是说,按钮B1“向东京中心预订”成为被选择的状态。
一旦操作者再按压使光标向下移动的按钮82,画面显示即如图31所示,按钮B2“往服装商店”成为被选择的状态。而一旦按压从图31的状态使光标向上移动的按钮80,画面显示即返回图30所示的状态。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只显示关于上下光标按钮的操作,但是如果把对象索引号排成二维阵列,可以进行也考虑到左右按钮86、88的操作。
在图31的状态下,一旦按下遥控器78的确定按钮84,CPU即从步骤S1003进入S1005。在步骤S1005,CPU58参照导航数据NVT1,取得作为现在选择的状态的对象索引号的处理程序栏记述的处理程序索引号,在这里,由于选择了对象索引号“2”,所以取得了其处理程序栏的处理程序索引号“2”。
此外,参照处理程序定义表,取出并执行处理程序索引号“2”所对应的过程(步骤S1006)。这里,取得“go to contents(index 1)”。go to contents()是切换为具有超链接表所示的()内索引号的内容这一命令。因而,切换至超链接表所示的超链接索引号“1”的内容(服装电视购物)。
超链接表中超链接索引号“1”中记述链接目标视频、音频、导航数据各自的分组ID“0x0097”“0x0099”“0x0093”。CPU58在TS译码器50中ES分离用寄存器中设定分组ID“0x0097”“0x0099”,在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设定分组ID“0x0093”。
由此,从TS译码器50向AV译码器输出视频数据ES(V)12、音频数据ES(A)12。因而,电视机46显示图32所示的服装电视购物活动图像,并输出其声音。
此外,图28所示的导航数据NVT2由TS译码器50分离,记录于存储器60中替代导航数据NVT1。对该导航数据NVT2进行图37所示的处理,如图32所示显示按钮B10、B11、B12。
在图32所示选择“向大阪中心预订”按钮B10状态下,操作者按下确定按钮84(参照图38),便可以对画面上显示的商品进行订购。以下,说明其处理。
按下确定按钮84,CPU58便从步骤S1003进入步骤S1005进行处理。步骤S1005中,根据导航数据NVT2(参照图28)的对象表,从处于当前选择状态的索引号的处理程序栏当中取得处理程序索引号。这里对象索引号“0”处于选择状态,所以取得处理程序索引号“0”。
接着,CPU58执行处理程序定义表中处理程序索引号“0”所对应的过程。具体来说,执行send_string(index1,index2)。send_string(A,B)是按字符串表中索引号“A”的电话号码拨打电话,发送索引号“B”的字符串这一命令。因而,这里CPU58取得字符串表中字符串索引号“0”所对应的“06-6368-XXXX”,控制图34所示的线路通信部76,按“06-6368-XXXX”拨打电话。此电话号码为该电视购物大阪受理中心电话号码。线路一旦接通,CPU58便发送字符串表中字符串索引号“2”所对应的“商品代码:B-133”。这时,CPU58从IC卡56或存储器60中取得用于确定商品订购者用的ID,一并将此发送。
CPU58将上述通信是否完成在存储器60记录为在线日志。图39中示出该记录例。通信成功时,记录“○”,不成功则记录“×”。另外,CPU58进行通信的日期时间从传输流中所含的控制数据TDT或本身内置的日历、时钟等取得并记录。
通过显示这种日志,可以知道所进行的商品订购是否正确。
如上所述,执行接收模式的处理。另外,上面虽未说明,但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图像说明的商品是随时间有所变化的。因而,发送的是内容随之有所不同的导航数据(例如,与字符串表中索引号“2”的商品代码不同的商品)。
(2)记录模式
图40中通过流程图示出存储器60存储的记录模式程序。步骤S11~S22、S192~S195与接收模式相同。所记录的业务未包含导航数据时的处理,即步骤S22的后续处理,如图12所示。这里,所记录的业务包含导航数据时的处理,即与步骤S195并行执行的记录处理,示于图40。图40中,利用接收模式中得到的信息(分组ID)进行处理。但记录模式与接收模式分别独立地进行时,要利用与接收模式相同的处理取得所需的业务PID、控制数据PID等。
步骤S23中,CPU58在在TS译码器50记录数据分离用寄存器(未图示)中设定所记录业务ES分组ID、导航数据NVT分组ID、NIT分组ID、PAT分组ID、PMT分组ID。只要是记录业务SV11的场合,便设定图25、图26、图7所示的各个分组ID。另外,对于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导航数据设定日用品电视购物、服装电视购物两者的分组ID。
因此,TS译码器50仍按分组状态将ES(V)11、ES(V)12、ES(A)11、ES(A)12、PAT、PMT1、NIT输出至录放部70的变换流生成部62。
CPU58取得存储器60存储的PMT1,仅选择有关所需业务SV11的信息,生成变换PMT1(步骤S24)。例如PMT1所含信息中,ECM分组ID由于重放时不需要,所以丢弃。因此,取得的是PMT1所含信息当中丢弃了与所需业务SV11的录放无关信息的变换PMT1。图41示出这样得到的变换PMT。
接着,CPU58生成记述所记录变换流中包含的业务和事项(节目)信息的控制数据SIT(步骤S25)。
CPU58向MPU64提供如上所述生成的变换PMT1、SIT。MPU64将此提供给变换流生成部62,生成变换流。
变换流生成部62接收TS译码器50输出的PAT,生成仅包含有关所需业务SV11信息的变换PAT,由变换PAT替换PAT。这时,PAT所包含的NIT分组ID变为SIT分组ID。图42中示出变换PAT。而且,TS译码器50输出的PMT替换为从MPU64接收到的变换PMT。此外,还将TS译码器50输出的NIT替换为从MPU64接收到的SIT。
这样,便可得到复接有所需业务ES、导航数据NVT、SIT、变换PAT、变换PMT分组的变换流。
CPU58向MPU64提供记录命令(步骤S27)。MPU64一接收到便对记录·读出部66进行控制,在磁带44上记录变换流。若按模式图示所记录的变换流,便如图43所示。
操作输入部54一旦提供记录停止命令,CPU58便将该命令提供给MPU64(步骤S28,步骤S29)。MPU64一接收到便停止记录·读出部66的记录。
另外,磁带44记录的变换流中,即便是相同内容的控制数据、导航数据,也一再按分组加以复接进行记录。因而,即便从磁带半当中开始,也能够重放。
而且,记录中一旦改变业务选择,便记录从半当中起改变的业务。这时,变换流生成部62便自行检测信息不连续的状况(或根据CPU58的指令),生成一指示信息不连续点的控制数据DIT(Discontinuity Information Table:断点信息数据表)。接着,如图14所示在所改变业务的首部复接该DIT的分组。同样,进行新记录时,在首部加上该DIT。而且,在同一业务内连续记录不同节目时也加上DIT。
但记录业务SV11所包含的全部视频、音频、导航数据,与根据导航数据NVT1、NVT2进行的接收画面的变化(图29~图32所示那种变化)无关。
该实施形态中,变换流生成部62设置在录放装置70中,但也可以设置在接收装置68中。因此,对于接收装置68输出的变换流来说,录放装置70按原样记录就行。
(3)重放模式
图44中通过流程图示出存储器60所记录的重放模式程序。一旦操作输入部54提供重放命令,便成为重放模式。以下就重放上述记录模式中记录的数据进行说明。
CPU58先在步骤S31向MPU64提供重放命令。MPU64一接收便对记录读出部66进行控制,从磁带44读出变换流。所读出的变换流提供给TS译码器50。
其次,在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中设定变换PAT分组ID“0x0000”,从变换流当中分离变换PAT,并存储在存储器60中(步骤S32)。根据该变换PAT的记述,识别变换PMT分组ID“0x0011”(步骤S33)。
接着,在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中设定变换PMT分组ID“0x0011”,从变换流当中分离变换PMT,并存储于存储器60中(步骤S34)。根据该变换PMT的记述,判断所要重放的业务是否包含导航数据NVT(步骤S341)。不包含导航数据NVT时的处理,与图23相同。
不包含导航数据时,进入步骤S342。步骤S342中,根据变换PMT的记述,识别入口内容分组ID。这里,识别视频数据ES(V)11、音频数据ES(A)11、导航数据NVT1的分组ID“0x0096”“0x0098”“0x0092”(步骤S342)。
接着,CPU58在TS译码器50的ES分离用寄存器中设定视频数据ES(V)11、音频数据ES(A)11的分组ID,在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中设定导航数据NVT1的分组ID。
由此,TS译码器50从变换流当中分离视频数据ES(V)11、音频数据ES(A)11。所分离的视频数据ES(V)11、音频数据ES(A)11输出至AV译码器52(步骤S343)。
接收到这些数据的AV译码器52,先对压缩进行扩展(解压缩),再进行D/A变换,生成全电视信号。此信号提供给电视机46,作为图像·声音输出。因而,可以获得图29所示的图像。
接着,TS译码器50从变换流当中分离导航数据NVT1,暂时存储于存储器60(步骤S343)。再解释并执行该导航数据NVT1进行(步骤S345)。这部分处理与接收模式中图37的处理相同。因而,如图29所示,在选择按钮B0的状态下,显示按钮B0、B1、B2。
接下来,按下遥控器78的光标移动按钮80、82,便如图29、图30、图31所示,改变选择的按钮。而且,在图31状态下,按下确定按钮84,便如图32所示,改变为服装电视购物内容。接着,在选择了图32按钮B10的状态下,按下确定按钮84,便接通大阪中心电话,对商品进行预订。其日志也如图39所示记录于存储器60中。
另外,模式栏中还记录是接收模式中进行的通信还是重放模式中进行的通信这种区别。
如上所述,重放模式中,也可以与接收模式相同,根据操作者的操作,交互改变内容。
重放中一旦发现变换流中存在DIT,CPU58便返回步骤S32,对变换PAT进行以下处理(步骤S37)。这是因为,DIT指示所记录数据的不连续点。而且,停止根据导航数据显示的操作用图像(按钮B0等)显示,同时不进行基于当前存储的导航数据的交互处理。
遥控器38等操作输入部54一旦有重放停止命令,CPU58将该命令提供给MPU64(步骤S38,S39)。MPU64一接收到该命令,便对记录·读出部66进行控制,停止从磁带44读出。
5.2.3其他实施形态
图34实施形态中,由TS译码器50、变换流生成部62和CPU58(具体为步骤S24,S25),实现变换手段36。而且,由TS译码器50和CPU58(具体为步骤S32,S33,S34,S342,S343,S345),实现复原手段40。这样,变换手段、复原手段两者共用TS译码器50,因而可以使结构简单。
图34实施形态中,CPU58执行部分的变换流生成(步骤S24,S25),但这些处理,也可以由变换流生成部62进行。此外,仅向变换流生成部62提供TS译码器50中选择的分组,但也可以按原样将解扰器48输出的传输流提供给变换流生成部62。这时,变换流生成部62对所需的分组进行选择。
另外,图34中是按接收录放装置32示出的,也可以是仅由接收部68构成的接收装置。这时,设置取得TS译码器输出50a用的记录用数据输出端子、接收录放部70输出的变换流50b用的复原用数据输入端子即可。
而且,也可以是仅由录放部70构成的录放装置。此外,也可以形成仅由录放部70重放功能所构成的重放装置,仅由录放部70记录功能所构成的记录装置。
此外,上述实施形态中记录的是经解扰的数据,但也可以记录经过加扰状态的数据。这时,也一并记录ECM数据。此时,可以按原样记录ECM数据,也可以按部分EIT数据记录。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示出的是利用2个视频/音频数据、2个导航数据的情形,但也可以采用3个以上的视频/音频数据、3个以上的导航数据。此外,可以对多个视频/音频采用一个导航数据,也可以对一个视频/音频采用多个导航数据。
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重复发送(重复顺序记录)1组导航数据,在接收或重放时,在存储器(具有随机存取能力的记录装置)60中不存储互相链接的全部导航数据,来实现链接。因而,可以减小存储器60的容量。有许多导航数据链接时尤其有效。
另一方面,所链接的导航数据较少时,或存储器60容量宽裕时,也可以在存储器60中存储互相链接的全部导航数据。由此,可以减小重复发送的导航数据的重复频率。此外可以使链接处理迅速。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是视频数据中发送活动图像,对该图像进行接收录放,但也可以在视频数据中发送静止图像,对该图像进行接收录放。这时,如图45所示,按视频数据ES,重复发送1组静止图像A、B、C、D。通过在导航数据对象表、超链接表记述这些多个静止图像A、B、C、D互相间的链接关系,与上述活动图像场合相同,可以实现具有交互性的业务。
6第5实施形态
6.1发送装置
本实施形态发送装置的基本构成如图2所示。但控制数据生成部6所生成的导航数据与第4实施形态不同。本实施形态中,导航数据中包含在接收一侧比较记录时的记录环境和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并根据两环境差异改变处理内容这种记述(程序·过程)。
以先前实施形态中说明的电视购物为例的话,本实施形态中便从发送装置发送例如图46、图47所示的导航数据NVT1、NVT2。任一导航数据NVT1、NVT2当中,与图27、图28的导航数据相比,处理程序定义表记述的过程内容都不同。另外,该过程的具体内容,在接收装置处理中说明。
6.2接收录放装置
6.2.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48示出本实施形态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构成。本实施形态中,设置记录环境取得手段72,以获取制作变换流时的环境(即记录时的环境),变换手段36生成包含该记录环境的变换流。所以,记录媒体44记录有包含记录环境的变换流。
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取得重放时的环境。复原手段40比较来自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的重放环境和从记录媒体读出的记录环境,根据两环境的差异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因而,可根据记录环境和重放环境的差异,进行适当的重放。
6.2.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和动作
图48所示的采用CPU实现接收录放装置32时的框图与图34相同。该装置具有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这三种模式。以下就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说明其动作。
(1)接收模式
接收模式的处理与图36相同。但步骤S195中解释·执行的导航数据内容不同。
以先前实施形态说明的电视购物为例加以说明。与先前实施形态相同,发送装置一直送来图24所示的传输流TS1。但假定送来图46、图47所示的导航数据NVT1、NVT2。
这里,图32所示状态画面中,假定按下遥控器78的确定按钮84。图32的状态,随导航数据NVT2显示按钮,处于选择按钮B10的状态。所以,CPU58取得图47导航数据NVT2的对象表中索引号“0”的处理程序栏中记述的处理程序索引号“0”。接下来,读取并执行处理程序定义表中处理程序索引号“0”所对应的过程。
该过程第1行为if句型。符合if句型所记述条件时,便执行then后面的过程,不符合时便忽略then后面(endif前面)的过程。这里,条件为是否模式=重放,即是否是重放模式。CPU58在存储器60中存储随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而切换的当前工作模式。因而,CPU58据此进行条件判断。
当前为接收模式,因而不符合第1行if句型条件,而转移执行下一if句型。这里,条件为是否接收模式。当前为接收模式,因而执行then后面的过程。也就是说,执行send_string(index1,index2)。因此,接通大阪中心的电话,对商品“B-133”进行预订。
(2)记录模式
图49通过流程图示出存储器60所记录的记录模式的程序。基本处理与图40相同。步骤S232中,CPU58在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中设定指示当前日期时刻的控制数据TDT(Time and Date Table:时刻日期数据表)的分组ID(NIT中记述的)。由此,在存储器60中存储TDT内容。TDT频繁地传送,因而CPU58在存储器60中只保存最新TDT。
接下来,CPU58在生成SIT时,在SIT记述中(例如描述符区域)包含在最新TDT记述的当前日期时间(步骤S25)。因而,磁带44记录的变换流中包含作为记录环境的记录日期时间。
另外,也可以通过装置内置的日历装置和时钟装置,取得并记录记录时刻。
(3)重放模式
重放模式中的处理,与图44相同。其中,步骤S345中解释并执行的导航数据内容不同。这里就磁带44上记录上述电视购物业务加以说明。
与接收模式中的说明相同,重放图32所示状态时,假定按下遥控器78的确定按钮84。图32的状态随导航数据NVT2显示按钮,处于选择按钮B10的状态。因而,CPU58取得图47导航数据NVT2对象表中索引号“0”的处理程序栏所记述的处理程序索引号“0”。接着,读取并执行处理程序定义表中处理程序索引号“0”所对应的过程。
当前为重放模式,因而满足第1行if条件,执行第2行then后面的过程。首先CPU58执行get_record_time Tr。这是取得磁带44记录的记录时刻,代入变量Tr的命令。CPU58在TS译码器50的控制数据分离用寄存器中设定SIT分组ID,取得SIT。此外,取得包含于该SIT的记录日期时间,取出记录时间信息,作为变量Tr存储于存储器60中。
接下来,执行get_current_time Tc。这是取得当前时刻,代入变量Ts的命令。CPU58如图56所示,从内置的带日历时钟61取得当前日期时间,在存储器60中作为变量Tc存储。
接着在下一行if句型中,判断当前日期时间Tc距记录日期时间Tr是否超过10800分钟。判断未超过10800分钟,便执行send_string(index0,index2),接通大阪中心的电话,对商品进行预订。超过10800分钟,便不执行send_string(index0,index2)。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可做到重放时即便进行电视购物等商品订购操作,但预订期限(上述场合为10800分钟)到期时也不进行商品的预订。
另外,也可以不论是否进行商品订购操作,不执行商品预订时都在电视机46画面上告示。这也可以作为导航数据的过程记述。
而且,记述图50所示的过程的话,记录日期时间和重放日期时间之间关系满足条件A时,便可以与内容·索引号“0”链接,不满足时便可以与内容·索引号“1”链接。具体来说,即便进行相同操作(即便启动相同处理程序),也可以根据记录日期时间和重放日期时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内容进行链接。因此,重放时可根据与记录日期时间的差值输出适当内容。
如上所述,按照该实施形态,根据是重放模式还是接收模式,执行过程的α部分或执行β部分(参照图46)时的处理内容不同。因而,可从发送端发送准备在重放模式和接收模式中进行不同控制的过程。
上述实施形态中,期限一到便不接通电话,但也可以按不同的电话号码(过了期限时的受理专用号码)接通电话。因此,商家可以分开用期限内集中拨打的电话号码和过期时频率相对较少的电话号码。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是按if句型在过程中记述是否执行的条件的,但也可以如下面实施形态6所述,设置执行条件表。
6.2.3记录环境和重放环境
上述实施形态中,利用日期时间作为记录和重放环境。但也可以仅采用记录日期或时刻。而且,也可以采用是否是平日或休息日。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将记录日期时间、重放日期时间作为记录环境、重放环境。但也可以将用于记录的装置、用于重放的装置作为记录环境、重放环境。也可以将例如装置种类作为记录环境加以记录,在导航数据中包含比较记录装置种类和重放装置种类、根据其差异变换记录数据格式等进行重放这种记述。此外,也可以将记录场所、重放场所作为记录环境、重放环境。
此外,上述实施形态中是在SIT中记述记录环境的,但也可以在变换PAT、变换PMT等当中记述。
6.3其他实施形态
上述实施形态中,使得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传输流中包含表示记录环境和重放环境间差异程度及其该相应处理内容的数据,接收一侧接收录放装置中,按照该数据,根据记录环境和重放环境的差异改变处理内容。因而,可以在发送一侧灵活地确定、改变记录环境与重放环境间的差异程度及其该相应处理内容。但如图16中第二实施形态所示,也可以在接收录放装置一侧准备记录环境与重放环境的差异程度及其该相应处理的内容。
上述实施形态中,是重复发送(重复顺序记录)1组导航数据的。此外,该导航数据中记述了可识别哪个处于选择状态这种操作用图像,以及适应选择状态的视频/音频数据链接目标位置或显示数据。以这样实现具有交互性业务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但只要是在记录时将其环境记录于记录媒体上,与重放时环境比较改变处理内容这种具有交互性的业务,便可应用,实现交互性的方法不限于上述。
7.第6实施形态
7.1发送装置
本实施形态发送装置的基本构成如图2所示。但控制数据生成部6所生成的导航数据与第5实施形态不同。本实施形态中,导航分组含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改变处理内容这种记述。
以先前实施形态中说明的电视购物为例的话,本实施形态中,由发送装置发送例如图51、图52所示的导航数据NVT1、NVT2。任一导航数据NVT1、NVT2当中,均在处理程序定义表中设定条件栏,新增加与此对应的条件执行表。另外,在接收装置的处理中说明这些执行条件的具体内容。
7.2接收录放装置
7.2.1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53示出本实施形态接收录放装置的总体构成。本实施形态中,设置取得重放时环境的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复原手段40,在重放模式中考虑重放环境取得手段74输出的重放环境,输出适应该环境的适当重放内容。
因而,可以根据重放环境进行适当的重放。
7.2.2接收录放装置的具体结构例和动作
图53所示的采用CPU实现接收录放装置32场合的框图与图34相同。
该装置具有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这3种模式。以下就接收模式、记录模式、重放模式说明其动作。
(1)接收模式
接收模式的处理与图36相同。但步骤S195中解释并执行的导航数据内容不同。
以先前实施形态中说明的电视购物为例说明。从发送装置一直发送来的是图51、图52所示的导航数据NVT1、NVT2。
这里,假定在图32所示状态画面中,按下遥控器78的确定按钮84。图32的状态按照导航数据NVT2显示按钮,处于选择按钮B10的状态。因而,CPU58取得图52导航数据NVT2对象表中索引号“0”的处理程序栏记述的处理程序索引号“0”。接着,取得处理程序定义表中处理程序索引号“0”所对应的过程和条件。
条件栏中记述“0”,因而取得执行条件表中执行条件索引号“3”所对应的条件。具体来说,得到的是“1998年8月31日23时59分”为执行期限。CPU58从传输流中TDT或内置的日历装置、时钟装置等(接收时刻取得手段)取得当前日期时间,判断当前日期时间是否过了上述执行期限。
未过执行期限,便执行处理程序定义表中处理程序索引号“0”所对应的过程。因而向大阪中心拨打电话,对商品进行预订。
执行期限过了,就不执行上述过程,不进行预订。
(2)记录模式
记录模式处理与图40相同。
(3)重放模式
重放模式中的处理与图44相同。但步骤S345中解释并执行的导航数据内容不同。这里,就磁带44中记录上述电视购物业务的情形加以说明。
与接收模式中的说明相同,假定重放图32所示状态时按下遥控器78的确定按钮。图32状态按照导航数据NVT2显示按钮,处于选择按钮B10的状态。因而,CPU58取得图47导航数据NVT2对象表中索引号“0”的处理程序栏记述的处理程序索引号“0”。
接着,读取处理程序定义表中处理程序索引号“0”所对应的过程和条件。条件栏中记述“0”,因而取得执行条件表中执行条件索引号“3”所对应的条件。具体来说,取得的是“1998年8月31日23时59分”为执行期限。CPU58从传输流中TDT和内置日历装置、时钟装置等(接收时刻取得手段)取得当前日期时间,判断当前日期时间是否过了上述执行期限。
未过执行期限,便执行处理程序定义表中处理程序索引号“0”所对应的过程。因而向大阪中心拨打电话,对商品进行预订。
过了执行期限,就不执行上述过程,不进行预订。
如上所述,按照该实施形态,重放时,即便对电视购物等商品进行订购操作,也可以在预订期限(上述场合1998年8月31日23时59分)过了时,不进行商品预订。
另外,也可以不论是否进行商品订购操作,不执行商品预订时都在电视机46画面上告示。这也可以作为导航数据的过程记述。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是按执行条件表记述是否执行的条件的,但也可以如先前第5实施形态所述,按if句型在过程中记述。
7.2.3重放环境
上述实施形态中,将日期时间用作记录和重放环境。但也可以仅采用记录日期或时刻。此外,也可以采用是平日还是休息日。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将重放日期时间当作重放环境,根据导航数据判断该重放日期时间,确定执行内容。但也可以将用于重放的装置作为重放环境,根据导航数据判断该重放装置,确定执行内容。此外,也可以将重放地点作为重放环境。
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初始状态,选择显示哪个按钮是固定的。但导航数据中也可以记述根据重放环境(例如重放装置的设置地点),在初始状态选择显示某个按钮。这样的话,用大阪设置的装置重放时取得图29的显示作为初始画面,而用东京设置的装置重放时取得图30的显示作为初始画面。
同样,可以根据重放环境(例如重放装置的设置地点),选择2种语言广播的初始声音。
另外,根据接收环境(例如接收装置的设置地点)进行同样动作,便可以随接收环境得到最佳初始画面。
8.第7实施形态
上述实施形态中,采用图46、图47所示的导航数据。但也可以如图54、55所示,采用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注记语言),记述导航数据。该HTML在互联网上广泛采用,因而可以实现与计算机具有友好界面的控制。
图54中,根据部分200的“left:500;top:200”,指定画面上配置的按钮B0位置。而且,根据“normal_bitmap_file:bitmap0”、“focused_bitmap_file:bitmap1”,指定bitmap0数据用作非选择状态,bitmap1数据用作选择状态。此外,根据“left:500;top:200”指定显示位置。根据“onclick=“shopping_osaka();””指定通过选择状态按钮确定时所执行的过程。对其他按钮B1、B2也进行同样的指定。
部分210中,记述了向大阪中心的预订确定时执行的过程shopping_osaka()。部分220中,记述了向东京中心的预订确定时执行的过程shopping_tokyo()。过程内容与图46相同。
部分230中记述了选择并转移到去服装店时执行的过程goto_clothing_store()。
图54、图55所示的HTML是与图46、图47对应的情形,产生同样的显示画面、处理结果。另外,也可以采用XML、BML等自记述型语言来替代HTML。
9.第8实施形态
上述实施形态中,将接收的最新的TDT中记述的日期时间包含于SIT中记录于记录媒体中,将它读出取得记录时刻。但此方法其便于处理的反面,存在所记录时刻不完全正确这种问题。具体来说,如图57所示,会将时间301记录为时刻t1,将时间302记录为时刻t2。
因而,若要求记录时刻正确性,也可以如下记录记录时刻。如图56所示,CPU58根据接收到的TDT,校正带日历时钟61。CPU58生成SIT时,由带日历时钟取得时刻,将它变换为TDT格式后,包含在SIT中进行记录。这样,便可以更正确地将记录时刻记录在记录媒体上。
而且,重放时根据从记录媒体读出的SIT中的记录日期时间,取得记录时刻。具体地说,取得SIT中的记录日期时间,在存储器60中更新存储最新的记录日期时间,用作最新的记录记录日期时间。
该重放时记录时刻的取得,也与记录时相同,产生时间不正确这种问题。因而,也可以采用CPU58的内置定时器63,取得正确的记录时刻。具体来说,如图58所示,每当取得SIT中的记录日期时间,便使定时器63复位后启动。取得记录时刻时,通过在最新的记录日期时间所示的时刻t1上加上定时器63计时的时间Δt,可得到正确的记录时刻t1+Δt。另外,也可以用记录时刻用途的带日历时钟来替代定时器,用SIT中的记录日期时间对其进行校正。
上述例中,在接收模式和记录模式中,给出当前时刻的带日历时钟61靠TDT校正。但重放模式中,给出当前时刻的带日历时钟61未靠TDT校正。这是因为,重放模式中,传输译码器50通过从记录媒体读取变换流来处理,因而无法从所广播的数据流当中取得TDT。所以,有可能与带日历时钟61所示的当前时刻存在误差。
要避免这种误差,如图59所示,除了TS译码器50以外,设置另一TS译码器150即可。重放模式中,取出TS译码器150所记录的SIT中的记录日期时间,并记录于存储器60,同时CPU58控制定时器63。另一方面,由TS译码器50取出接收到的TDT,对带日历时钟进行校正。这样便可以得到记录时刻、当前时刻均正确的时刻。
另外,图59实施形态中,还设有调谐器134、解扰器148,因而可以边记录特定业务,边由电视机46输出其他业务。
另外,上述各实施形态中,用的是TDT,但也可以采用TOT(Time offset Table:时间差数据表)。
10.其他
上述任一实施形态中,也可以用硬件来实现用CPU实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而且,上述任一实施形态中,也可以用CPU实现用硬件实现的部分和全部功能。
上述实施形态中,是以将顺序记录的磁带用作记录变换流的记录媒体为例加以说明的,但也可以采用磁盘、磁光盘、硬盘、软盘、DVD、CD-R等记录媒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形态均按较佳形式构成,应理解,所用的各个术语均为示意性的,并非限定性的,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修改。

Claims (83)

1.一种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将多个业务分组复接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作为变换流加以输出的变换手段、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以及
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业务内容加以重放并输出的复原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手段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要素流、PAT、PMT的分组,生成变换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将生成变换流时的环境信息也提供给记录手段,记录手段将其作为记录环境信息与变换流一起或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记录于记录媒体上,
复原手段将重放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时的重放环境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个环境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将表示进行记录的时间的记录时间信息作为记录环境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
复原手段将表示进行重放的时间的重放时间信息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时间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者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根据传输流中的TDT、TOT或PCR取得记录时间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将表示进行记录的场所的记录场所信息作为记录环境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
复原手段将表示进行重放的场所的重放场所信息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场所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者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将表示进行记录的装置的记录装置信息作为记录环境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
复原手段将表示进行重放的装置的重放装置信息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装置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者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8.一种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视频或音频或视频-音频的要素流、PAT、PMT的分组复接数据,
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还将记录环境信息也加以分组复接而后进行记录。
10.一种发送装置,发送包含内容数据的传输流,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流中包含将记录环境信息与重放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改变重放控制内容用的命令或数据。
11.一种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将多个业务分组复接的传输流,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作为变换流,
将该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
接收该变换流,将业务内容加以重放并输出。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发送侧,发送包含业务内容的传输流,
在接收侧,从接收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生成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
在接收模式中根据所接收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根据从记录媒体读出的变换流将业务内容复原,
在接收侧,根据是接收模式还是重放模式改变输出的内容。
13.一种数字广播用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变换流的变换手段、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以及
在接收模式中,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的复原手段,
所述复原手段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改变控制内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改变控制内容,改变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放环境是重放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放环境是重放场所。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放环境是重放装置。
18.一种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视频或音频或视频-音频的要素流、PAT、PMT的分组复接数据,
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
所述分组复接数据中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19.一种发送包含内容数据的传输流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流中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20.一种发送包含内容数据的传输流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流中包含控制内容因是接收模式还是重放模式而不同的程序过程。
21.一种数字广播用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将实现交互性用的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在内加以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以及
在接收模式中,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改变为交互性的复原手段。
22.一种数字广播用的接收装置,接收传输流,输出用于记录具有交互性的所希望的业务的记录用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将实现交互性用的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在内加以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以及
将变换流提供给记录装置用的记录用数据输出端子。
23.一种数字广播用的记录装置,用于接收传输流,记录具有交互性的所希望的业务,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以及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提供给记录媒体的记录手段。
24.一种重放装置,用于读出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变换流,对具有交互性的业务进行重放,其特征在于,具备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接收手段,以及
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改变为具有交互性的复原手段。
25.一种数字广播用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将实现交互性用的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在内加以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接收变换流用的复原用数据输入端子、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接收手段,以及
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或来自复原用数据输入端子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改变为具有交互性的复原手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输流中,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1组,将该组多次重复传送,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包含用于显示具备选择状态与非选择状态两个显示状态的操作按钮的数据,还与操作按钮相关联,具有图像数据的链接目标信息或显示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要素流、PAT、PMT、交互性控制数据的分组,生成变换流。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生成在记录的业务不连续的时刻插入表示不连续的控制数据的变换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复原手段一旦从读出的变换流中找出表示不连续的控制数据,就不进行以表示该不连续的控制数据前面记录的导航数据为依据的交互性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将生成变换流时的环境也提供给记录手段,记录手段将其作为记录环境信息,与变换流一起或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记录于记录媒体上,
复原手段将重放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时的重放环境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环境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将生成变换流时的环境信息也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或与变换流一起从记录用数据输出端子输出。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将生成变换流时的环境信息也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或与变换流一起提供给记录手段,
记录手段对该环境信息也加以记录。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复原手段将重放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时的重放环境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环境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复原手段根据所述环境的不同,按照是否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复原手段根据是否执行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的命令的一部分或全部,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按照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条件判断重放环境信息与记录环境信息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手段,
复原手段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依据所述环境的不同,决定是否利用该通信手段进行通信。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记录通信手段进行的通信的日志信息记录部,
在日志信息记录部也记录有判别是在重放模式的通信还是在接收模式的通信的数据。
3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时间或重放时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时间或重放时间,
变换手段根据传输流中的TDT、TOT或PCR取得记录时间,并作为记录时间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
4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时间或重放时间,
还具备对现在的时间进行计时的时钟手段,
变换手段根据时钟手段的输出取得记录时间,并作为记录时间信息提供给记录手段。
4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时间或重放时间,
还具备对现在的时间进行计时的时钟手段,
复原手段根据时钟手段的输出取得重放时间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场所或重放场所。
4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环境或重放环境分别为记录装置或重放装置。
45.一种数字广播用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包含程序过程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程序过程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手段,以及
在接收模式中,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程序过程进行控制的复原手段,
所述复原手段即使是在执行相同的程序过程的情况下,在接收模式与重放模式其控制内容也不同。
46.一种数字广播用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包含程序过程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程序过程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手段,以及
在接收模式中,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程序过程进行控制的复原手段,
所述记录手段将记录时刻与变换流一起或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记录在记录媒体上,
所述复原手段在重放模式将现在时刻与记录时刻加以比较,根据该比较改变控制的内容。
47.一种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包含实现交互性用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手段、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
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要素流、交互控制数据的译码器、
接受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
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记录规定控制部的动作的基本程序的记录部,以及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述基本程序
根据交互控制数据生成操作用的图像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并
对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控制程序或条件数据加以解释,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改变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以此使控制部进行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处理。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与记录环境信息一起记录在记录媒体上,
所述基本程序还
把从记录媒体读出的记录环境信息与重放环境加以比较,并
对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控制程序或条件数据加以解释,根据所述两种环境的不同,使控制部进行改变对译码器或信号生成电路或该两者的控制内容的处理。
49.一种记录基本程序的基本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控制录放装置用的基本程序进行记录,所述录放装置具备从所提供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要素流、交互控制数据的译码器、接受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记录的基本程序用于根据交互控制数据生成操作用的视频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并
对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控制程序或条件数据加以解释,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改变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以此使控制部进行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处理。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记录基本程序的基本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媒体上记录着记录环境信息,同时
所述基本程序
把从记录媒体读出的记录环境信息与重放环境加以比较,并
对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控制程序或条件数据加以解释,根据所述两种环境的不同,使控制部进行改变对译码器或信号生成电路或该两者的控制内容的处理。
51.一种记录基本程序的基本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控制录放装置用的基本程序进行记录,所述录放装置具备从所提供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程序过程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包含要素流、程序过程的数据的译码器、接受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记录的基本程序用于对程序过程所包含的打算使执行结果因接受模式及重放模式而异的部分加以解释,使控制内容分别随接受模式及重放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52.一种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至少记录在传输流中的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要素流、PAT、PMT以及交互控制数据的分组复接数据,
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的全部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记录。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还对记录时的环境信息进行记录。
54.一种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所述交互控制数据用于由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对所述录放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录放装置具备从所提供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与记录环境信息一起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要素流、控制数据的译码器、接受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记录规定控制部的动作的所述基本程序的记录部,以及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由所述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
生成操作用的视频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并
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改变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以此进行使具有交互性的某一业务内容信号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处理。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由所述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还
将从记录媒体读出的记录环境信息与重放环境加以比较,
根据所述两种环境的不同,进行改变对译码器或信号生成电路或该两者进行控制的内容的处理。
56.一种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包含程序过程的变换流,所述程序过程用于由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对所述录放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录放装置具备从所提供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程序过程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与记录环境信息一起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包含要素流、程序过程的数据的译码器、接受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记录规定控制部的动作的所述基本程序的记录部,以及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述程序过程包含在接收模式与重放模式能够进行不同的控制的构成部分。
57.一种接收、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包含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且加以分组的传输流,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
将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
接受在接收模式中接收的传输流,接受在重放模式中从记录媒体得出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接收、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时的环境也作为环境信息与变换流一起或作为变换流的一部分加以记录,
在重放时,将重放读出的变换流时的重放环境与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环境信息加以比较,根据两种环境的不同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59.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复接后发送,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将在接收侧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环境与进行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加以比较以改变处理内容的命令。
60.一种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复接后发送,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将在接收侧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环境与进行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加以比较以改变处理内容的命令。
61.一种载波,其特征在于,载送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将在接收侧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环境与进行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加以比较以改变处理内容的命令。
62.一种载波,其特征在于,载送包含内容数据及控制数据的传输流,
所述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
所述控制数据中包含在接收模式与重放模式中施行不同的控制内容的部分。
6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侧,发送包含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
在接收侧,从接收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
在接收模式中按照接收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按照从记录媒体读出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
在发送侧发送的交互控制数据中,在接收模式时与重放模式时包含处理内容不同的命令或数据。
64.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复接后发送,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在接收侧接收模式时与重放模式时处理内容不同的命令或数据。
65.一种用于数字广播的接收、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包含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且加以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手段,以及
在接收模式中,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在重放模式中,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加以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变更为具有交互性的复原手段,
所述复原手段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改变控制内容。
66.一种用于数字广播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传输流,输出用于记录具
有交互性的所希望的业务的记录用数据,具备
接收包含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且加以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从接收的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以及
将变换流提供给记录装置用的记录用数据输出端子,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在从记录装置重放时进行与接收时不同的处理的命令或数据。
67.一种用于数字广播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传输流,记录具有交互性的所希望的业务,具备
从传输流选择出与所希望的业务有关的分组,生成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的变换手段,以及
将来自变换手段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手段,
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所述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在重放时进行与接收时不同的处理的命令或数据。
68.一种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重放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具备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手段、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手段,以及
接收来自读出手段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的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变更为具有交互性的复原手段,
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69.一种用于数字广播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包含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且加以分组的传输流的接收手段、
用于接收变换流的复原用数据输入端子、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手段,以及
接收来自接收手段的传输流或来自复原用数据输入端子的变换流,将包含操作用图像的业务内容信号复原,同时根据该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按照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将输出的业务内容信号的内容变更为具有交互性的复原手段,
变换流中的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70.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流中,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重复传送,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具有用于表示具备选择状态与非选择状态两个显示状态的操作按钮的数据,还与操作按钮相关联,具有图像数据的链接目标信息或显示数据。
71.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手段从传输流中的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要素流、PAT、PMT、交互控制数据的分组,生成变换流。
72.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按照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条件判断重放时的重放环境,根据重放环境改变控制内容。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原手段根据是否将输出的内容变更为交互性的,改变重放控制的内容。
74.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手段,
复原手段根据重放时的重放环境,决定是否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利用该通信手段进行通信。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记录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利用该通信手段进行的通信的日志信息的日志信息记录部,
在日志信息记录部也记录判别是在重放模式进行的通信还是在接收模式进行的通信的数据。
76.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放环境是重放时间。
77.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放环境是重放场所。
78.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放环境是重放的装置。
79.一种数字广播用的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包含实现交互性用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
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
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
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要素流、交互控制数据的译码器、
接收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
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记录规定控制部的动作的基本程序的记录部,以及
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述基本程序
根据交互控制数据生成操作用图像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
对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控制程序或条件数据加以解释,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使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改变,以此使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信号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同时
判断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命令在重放时是否适用,只在重放时适用的情况下才使控制部进行以该命令为执行对象的处理。
80.一种记录基本程序的基本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控制录放装置用的基本程序进行记录,所述录放装置具备:从所提供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要素流、交互控制数据的译码器、接收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记录的基本程序用于
根据交互控制数据生成操作用图像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
对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控制程序或条件数据加以解释,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使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改变,以此使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信号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同时
判断包含于交互控制数据中的命令在重放时是否适用,只在重放时适用的情况下才使控制部进行以该命令为执行对象的处理。
81.一种记录分组复接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至少记录在传输流中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中选择的要素流、PAT、PMT、环境控制数据的分组复接数据,
所述PMT是从传输流中的PMT全部信息中只提取与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所述要素流有关的信息构成的,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重复记录,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包含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者包含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82.一种记录交互控制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交互控制数据,用于由所述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对录放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录放装置具备从所提供的传输流中选择涉及所希望的业务的分组,作为包含交互控制数据的变换流输出的变换电路、将来自变换电路的变换流与记录环境信息一起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读出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的变换流的读出部、从读出的变换流分离并输出要素流、交互控制数据的译码器、接收来自译码器的要素流及来自控制部的指令,生成业务内容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控制译码器的动作的控制部、记录规定控制部的动作的基本程序的记录部,以及接收操作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受理部,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由所述基本程序解释后或与所述基本程序一起,
生成操作用图像信号提供给信号生成电路,
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进行控制,至少使由译码器分离的交互控制数据改变,以此进行使具有交互性的业务内容信号从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处理,
而且在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包含着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者包含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83.一种载波,其特征在于,载送包含内容数据及用于实现交互性的交互控制数据的传输流,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多个交互控制数据为一组,将该组多次反复传输,
所述交互控制数据中,所述导航程序中包含着只在重放时应用的条件或命令,或者包含只在重放时不应用的条件或命令。
CNB991274202A 1998-12-24 1999-12-24 数字广播用接收和/或录放装置、记录装置、重放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2852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7155/1998 1998-12-24
JP367155/98 1998-12-24
JP36715598 1998-12-2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85386A Division CN1917656B (zh) 1998-12-24 1999-12-24 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3420A true CN1263420A (zh) 2000-08-16
CN1285213C CN1285213C (zh) 2006-11-15

Family

ID=1848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85386A Expired - Lifetime CN1917656B (zh) 1998-12-24 1999-12-24 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及方法
CNB991274202A Expired - Lifetime CN1285213C (zh) 1998-12-24 1999-12-24 数字广播用接收和/或录放装置、记录装置、重放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85386A Expired - Lifetime CN1917656B (zh) 1998-12-24 1999-12-24 数字广播用录放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47167B2 (zh)
EP (4) EP1331829A1 (zh)
KR (2) KR100793923B1 (zh)
CN (2) CN1917656B (zh)
DE (1) DE69935704T2 (zh)
HK (1) HK102595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916B (zh) * 2006-08-07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和再现数字广播的互动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23548A (zh) * 2006-04-03 2011-10-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录像再现装置
US8463107B2 (en) 2003-01-31 2013-06-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1231871B (zh) * 2003-02-28 2013-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记录方法、程序和再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8911B2 (en) 2000-04-26 2006-08-08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layback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US20020059624A1 (en) * 2000-08-03 2002-05-16 Kazuhiro Machida Server based broadcast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and software program relating to this system
JP3435398B2 (ja) * 2000-11-24 2003-08-11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335491A (ja) * 2001-05-10 2002-11-22 Toshiba Corp デジタル録画再生装置
JP2009201032A (ja) * 2008-02-25 2009-09-03 Canon Inc 選択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316377B (zh) * 2010-07-06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一种处理ecm包的方法及装置
US10670417B2 (en) * 2015-05-13 2020-06-02 Telenav, Inc. Navigation system with output control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9627B2 (ja) 1993-06-07 2001-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ジタル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3562530B2 (ja) 1994-02-25 2004-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放送信号の受信装置
JPH0877706A (ja) 1994-07-08 1996-03-22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KR100332743B1 (ko) * 1994-11-26 2002-11-07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탈영상시스템의불법시청및복사방지방법및장치
JPH0998411A (ja) 1995-07-26 1997-04-08 Toshiba Corp 双方向テレビジョンシステム及び双方向テレビ応答サーバシステム
JPH0983994A (ja) 1995-09-14 1997-03-28 Toshiba Corp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KR0166923B1 (ko) * 1995-09-18 1999-03-20 구자홍 디지탈 방송 시스템의 불법 시청 및 복사 방지방법 및 장치
JP3305183B2 (ja) 1996-01-12 2002-07-22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端末装置
JP3796795B2 (ja) 1996-02-22 2006-07-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3146969B2 (ja) 1996-02-27 2001-03-19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端末装置
JPH09284763A (ja) 1996-04-12 1997-10-31 Sony Corp 映像素材供給装置及び方法
JP3277130B2 (ja) 1996-05-16 2002-04-22 株式会社インフォシティ 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EP0810789B1 (en) * 1996-05-30 2004-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838873A (en) 1996-05-31 1998-11-17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Packetized data formats for digital data storage media
US5844595A (en) * 1996-05-31 1998-12-01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Decoding of digital data including 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
US6324694B1 (en) * 1996-09-06 2001-11-2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ubsidiary data synchronous to primary content data
US5982445A (en) * 1996-10-21 1999-11-09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protocol for television display and control
JP3360548B2 (ja) 1996-10-25 2002-12-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
US5968119A (en) * 1996-12-09 1999-10-19 Wall Data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ccessing information of an SNA host computer from a client computer using a specific terminal emulation
JPH10178614A (ja) 1996-12-17 1998-06-30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放送信号の受信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KR100261706B1 (ko) * 1996-12-17 2000-07-15 가나이 쓰도무 디지탈방송신호의 수신장치와 수신 및 기록재생장치
US5931908A (en) * 1996-12-23 1999-08-03 The Walt Disney Corporation Visual object present within live programming as an actionable event for user selection of alternate programming wherein the actionable event is selected by human operator at a head end for distributed data and programming
JP3466861B2 (ja) 1997-03-27 2003-11-17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ジタル信号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KR100230282B1 (ko) * 1997-04-14 1999-11-15 윤종용 단일 프로그램 전송 스트림 전송장치 및 그 방법
JP3570854B2 (ja) 1997-05-15 2004-09-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JP3490252B2 (ja) 1997-05-16 2004-0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ケット多重化された画像音声信号の分離装置
JP3039444B2 (ja) 1997-05-22 2000-05-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蓄積装置
US20020007493A1 (en) * 1997-07-29 2002-01-17 Laura J. Butler Providing enhanced content with broadcast video
JP3846671B2 (ja) 1998-05-20 2006-11-15 日本放送協会 マルチメディア蓄積装置、及び、マルチメディア送出装置
US6698020B1 (en) * 1998-06-15 2004-02-24 Webtv Networks, Inc.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video ad inser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3107B2 (en) 2003-01-31 2013-06-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1231871B (zh) * 2003-02-28 2013-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记录方法、程序和再现方法
US8676040B2 (en) 2003-02-28 2014-03-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CN102223548A (zh) * 2006-04-03 2011-10-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录像再现装置
CN102223548B (zh) * 2006-04-03 2014-01-01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录像再现装置
CN101395916B (zh) * 2006-08-07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和再现数字广播的互动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5213C (zh) 2006-11-15
EP1014732B1 (en) 2007-04-04
HK1025957A1 (en) 2000-12-01
EP1014732A2 (en) 2000-06-28
CN1917656B (zh) 2010-04-21
EP1331829A1 (en) 2003-07-30
CN1917656A (zh) 2007-02-21
EP1798948A2 (en) 2007-06-20
US8447167B2 (en) 2013-05-21
EP1798948A3 (en) 2008-09-10
KR100793923B1 (ko) 2008-01-16
KR20070114247A (ko) 2007-11-30
EP1331830A1 (en) 2003-07-30
EP1014732A3 (en) 2003-01-08
US20080271093A1 (en) 2008-10-30
DE69935704T2 (de) 2007-12-27
DE69935704D1 (de) 2007-05-16
KR20000048408A (ko) 2000-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842C (zh) 图象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及图象数据再生装置
CN1197369C (zh) 根据观众所观看广播提供服务的数字广播系统及其组件装置
CN1222162C (zh) 数字广播系统以及数字视频记录再生装置
CN1264347C (zh) 数字广播方法
CN1306795C (zh)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方法
CN1199438C (zh) 数据显示控制装置
CN1219381C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69368C (zh) 终端装置和用于终端装置的还原方法
CN1179562C (zh) 恢复和显示广播节目等信息的装置
CN1277770A (zh) 数据发送控制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以及接收设备
CN1178508C (zh) 数据收发系统及其方法
CN1725844A (zh) 数字媒体流的反向表示
CN1450792A (zh) 电视广播接收装置
CN1202072A (zh) 数字广播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612510A (zh) 广播接收装置
CN1692640A (zh) 广播记录系统、记录设备、广播设备及用于节省用来记录内容的记录介质的存储空间的记录程序
CN1285213C (zh) 数字广播用接收和/或录放装置、记录装置、重放装置
CN1685719A (zh) 广播系统、记录装置、记录方法、程序、记录媒体
CN100341318C (zh) 存储型接收装置
CN1271853C (zh) 能够提供节目信息的广播系统
CN1258271C (zh) 数字广播接收设备
CN1625167A (zh) 信号处理设备以及信号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319989A (zh) 多频道显示数据产生装置、媒介和信息组件
CN1309488A (zh) 电子装置和连接方式设置方法
CN1248131A (zh) 电视节目广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