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3379A - 磁力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磁力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3379A
CN1263379A CN 99102530 CN99102530A CN1263379A CN 1263379 A CN1263379 A CN 1263379A CN 99102530 CN99102530 CN 99102530 CN 99102530 A CN99102530 A CN 99102530A CN 1263379 A CN1263379 A CN 1263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lever
field
make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025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91025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3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263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力发动机,包括有筒形外壳兼机架。内设有同轴的四套附磁体基轮。一套按比例传动配备的齿轮。和对应配备的一端附有永磁体的杠杆以及与它相联的曲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利用永磁材料产生的恒能量场进行对应配备,把有碍于形成扭转所需的磁力于以等量抵消,使磁力场得以分区利用。使附磁杠杆在附磁基轮的磁力作用下形成定幅摆动。通过曲轴、驱动齿轮,带动附磁基轮同步周转。周转的附磁基轮对杠杆磁体产生动态效应,使杠杆摆动得以持续进行,以此保障周转的联续性。

Description

磁力发动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永磁材料产生的恒能量场,经过对应组合方式构成的能源机械。是采用本人研究的“对应能量组合机械可实现获得冷能源”的理论设计构成的。属于全新概念的发动机类型——冷发动机。
目前的各种发动机,大多数属于直接式热发动机,如蒸汽机、内燃机、核发应堆。水力发电是利用的生态热现象、蓄电池、用氢氧的化学电池等是在先期消耗能源的基础上形成的间接式热能源。目前这些使用广泛的方式,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材料,并造成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况且世界上能支持这种状态的能源材料的储藏量已向人类亮出了行将枯竭的警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消耗燃料的磁力发动机。动力源来自永磁材料的恒磁场。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在一筒形体中,通过端盖支撑,在中心设置一根主轴。在主轴上,设定两组对应配备的附磁体基轮。每组两个、计四个基轮。位于轴中段的两个基轮之间,夹持着一个按设定传动比制成的被动齿轮。齿轮与两边的基轮贴联成一体,实现固接。在基轮上,分别按八分之一扇面位固定四个弧形侧面的楔形附磁村基座。基座在基轮与轴固接后,其所处的扇面角度必须是与其它三个基轮上的基座处位在同一角度上,为顺轴平行定位。另外要根据基轮转向,分别把基座按装成楔形锐端顺向或逆向。锐端前方同基轮转向一致的基座位形的基轮两个。逆向的两个分别对应串接在主轴上,附磁基座上的磁材为设定的弧面矩形体、片状。每一基轮上设四组、计八片,分外弧片与内弧片。每种四片,内外两片搭配为一组,分别固定在基座两个楔形侧面上。同轴按设的基轮在第一与第二和第三与第四之间,留有按设杠杆的两个空间。每一空间按60度布位按设杠杆三组。两个空间计6组。杠杆一端为矩形立方体磁块的附着基,另一端为与曲轴推拉杆联接的接头。矩形立方体磁块原则上是由其一个狭长面与基轮上的弧片磁块维持一个相对垂直的位形。通过杠杆的曲柄,使矩形磁块探入楔形弧片基座的内外两侧,使参差后的位形是一个平行定隙状态。在杠杆摆动时,基轮相应周转,磁体之间间隙不变,不产生摩擦和阻挠。在杠杆的联接接头端,联通推拉杆,与曲轴联接。每根曲轴横向联通两组杠杆,按60度布位,整机曲轴共有三根,分别联通设定位的六组杠杆。每根曲轴的中部,固定有与被动齿轮配合的一个小齿轮即驱动齿轮。其与大齿轮的传输比为1∶4。这样,在曲轴每作一次冲程运动,驱动小齿轮旋转一周,大齿轮带动基轮周转四分之一周,相当于弧形磁片加上与周布的另一磁片间的空隙之和的弧面矩。在磁片设置上,有楔形顺向的其与杠杆端的矩形磁体配备为同极相对,产生斥力关系。逆向的则相反,为异极相引关系。当它们同步进入设定磁效应场位时,其磁场的力反应状态得到了对应整理。使侧场磁力引斥相抵,而只留下垂直的引斥力作功。这种对应配备效应的成立,是由能量守恒定律判定得出的。即磁引力场与磁斥力场在场强与磁材规格、感应距离均相同的情况下,显示的磁场力矩相等。例,在附磁基座同步转至设在杠杆端的磁力场时,我们把为兹定为入端,两组杠杆的磁力场配备的极性不同,甲为引力,已为斥力,由于采用同形状,同规格、同磁能积的磁村配备,在同距离作用下,引力与斥力互抵为零。这样,磁场侧效应力完全抵消,当弧磁片一端垂直对应于矩形磁块时,垂直力矩效应产生作用,甲组合由引力把内外两侧的杠杆向中心拉,已组合则在楔入内外杠杆之间,产生斥力向外推,在刚性传动作用下,杠杆的位移直接产生机械能,经传动使基轮同步产生周转。由于弧磁片基体为楔形弧,所以矩形磁体与弧形磁体间在静态下是恒隙对应,在动态下则形成定隙无追关系。由于磁块配备为对应组合,没有侧磁场效应显示成阻力。弧形面与矩形块可以在定隙状态下滑移。使杠杆端的矩形磁块产生约二分之一楔形体首尾宽度差距离的摆幅。当基轮转了八分之一周时,即进入矩形磁体与弧形磁体的脱离端。侧磁场效应与接触时一样,在引斥力作用下,互抵为零,因兹弧形磁体可以在无阻状态下继续滑行。杠杆端的矩形磁块一组在引力作用下,被拉到了楔形锐端决定的近距离。由于为同极配备,其产生相斥效应。另一组在斥力作用下,被推到了楔形钝端决定的较远距离,但未能超出磁能积决定的场效应区之外,由于是异报配备,其产生相引效应。两组杠杆在磁力作用下,产生返程摆动,直到恢复原位同时作功。驱动基轮完成第二个八分之一周的转动。兹时,已复位的矩形磁体已进入到基轮上第二组楔形弧面磁体的效应场的始端,在磁力作用,作第二冲程运动。以兹相同程序,杠杆摆动四个冲程,基轮旋转一周。由于磁场是一个衷减缓慢的恒能场。整个机械会在磁场自然衷减至极弱之前,周而复始地自行持续周转下去。产生极为可观的可工业化利用的能量。
本发明所选用的磁材,以高磁能合金为佳,可以定期复次充磁,以保证其设定功率的稳定。在其作功过程中,既不消耗燃料,也不消耗其它能源材料,充磁可以采用自身产出的能量。由兹构成人类梦寐以求的最理想的能源。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图1为本发明给出的磁力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给出的磁力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
本机全部采用抗磁金属作为结构体。该磁力发动机包括有机体结构架作用的筒形外壳图1、贯穿中心的主轴图28、四个带有弧形磁材附着基的基轮图3-6。三根以60度布位的曲轴图18以及三个同步驱动齿轮图7。在基轮图3和基轮图4之间为第一组60度布位的杠杆组合,计三套,分别与设定的三根同为60度布位的曲轴联接。杠杆分内侧杠杆图11与外侧杠杆图10.12,每套杠杆分别有四个磁块配成图26.27,同时对两个楔形弧面的对应磁片产生效应。外侧杠杆分别单独配合一块矩形磁块。按设在杠杆轴外端。内侧杠杆主动端为T形,分别配有两个矩形磁块,杠杆处位在轴中间,支撑架图13固定在筒形外壳内侧壁上。通过调距接头图29与联杆接固,每套杠杆有三个联杆,分别接在三个曲轴位上图16,曲轴在基轮图4和基轮图5之间,是夹联成一体的主轴齿轮图7。它与固定在曲轴中间的三个驱动齿轮配合。在基轮图5和图6之间,是第二组60度布位的杠杆组合。它的结构与第一组相同。只是附配的矩形磁块的磁极对应配合不同,第一组为同级对应。图B-B所标示。第二组则为异极对应图D-D所标示。同时基轮上的附磁基座与附配弧磁片位形也不同。第一组配合是锐端逆向图32.33,第二组配合则为锐端顺向图30.31。它们的磁效应也同时相反。由兹形成,力矩量相同,力向相反,同步运动,经联杆调整后共同驱动同一根曲轴作功。基轮的附磁基座是间隔45度布位的,而杠杆组合是按间隔60度布位的,这样在整体结构中,决定了60度布位的杠杆在同时作功时,其各组的作功位形状态之间有一程度差。由兹形成间歇弥合。
整体结构中,根据普通机械常规,对各结构中的动点需作必要的消除摩擦处理。主轴的两端分别用滚珠轴承配备处理图25曲轴则由多个支点,内设青铜摩擦轴承处理图24,杠杆支点为直接摩擦采用顶珠定位处理图15。实用型设计,当配备整套的润滑油供给系统。在此省略。
本发明的作功机制,由下例给出。
当楔形的弧面磁体与内外平行的矩形磁体的磁场效应发生时,第一组合的杠杆在引力作用下,内外磁块同步被吸引向中心靠拢,带动杠杆作功,作功距离为楔形钝端宽度的约二分之一。暂定例,摆动为1厘米,楔形钝端宽度为2厘米加2个磁片厚度。以兹定为一个冲程。与其平行的第二组杠杆,配备的磁场效应应同时发生,其位形与第一组合相反,已处位在矩形磁块间的楔形锐端产生相反斥力,使矩磁块向两边分开,驱动杠杆作功。同第一组杠杆一样,摆幅1厘米。在进入磁场前,A磁场产生一个定量的侧引力,B产生一个定量的侧斥力、二力量相等,向相反、互抵为零,兹符合能量守恒法则。使磁块场效应以无阻状态进入到垂直位。两组杠杆在只留下垂直磁效应的作用下,驱动杠杆作功,两种量相同,向相反作功,经杠杆调节后,同步作用在曲轴上,曲轴产生扭转,同轴的驱动齿轮驱动大齿轮带动基轮扭转。在钢性传动作用下,杠杆的摆动位移,反应到基轮上的是相应量的扭转角度。在楔形弧面的配合下,杠杆与基轮的同步运动,使其场隙状态维持不变。磁场强度同时维持不变。其产生的引力与斥力的机械静力,同时反应到杠杆支点上,由径向力相抵。这种无追状态,将维持到楔形磁体滑过杠杆上的矩形磁体的对应垂直区。在兹A组合的侧磁效应仍存在,显示为一个定量的引力,B组合的侧磁效应也存在,显示为一个定量的斥力,二力量相等向相反。同入场时一样,互抵为零,因兹当楔形磁体滑过对应垂直区后,即为第一磁效应场结束。而杠杆的矩形磁体场效应在中间无障碍的状态下,产生效应。A组由于被引拉到了近处,有一较强的同级相斥力的场效应。B组被推到了远处,但未脱离磁场效应范围,其间存在着一个相对弱些的异极相引的场效应。所以它们均会自然地二次作功。A组相斥,分开至原位。B组相引至原位。其摆幅与原移幅相同,形成冲程的返程作功。驱动了基轮扭转了第二个八分之一周。使第二组的楔形磁体移位到了场效应发生位。在磁力作用下,作重复于第一楔形体滑过的过程。以兹类推,在第二楔形体滑过后,是第三楔形体。重复四个冲程,可使基轮旋转一周。并可无休止地重复下去。在基轮上配备的楔形磁体为占位45度,间隔45度,每周四个。杠杆配备为60度间隔,每周三个,三组杠杆同步运动,受角度分布限定,其作功过程形成一个位形差。以兹来弥合了场转换时的间歇现象。使整机运行有一个较均匀运转的机制。兹设计的力学求证由以下静力计算给出。
设:矩形磁块与弧形磁片间隙为1毫米,磁材的磁能积为1028高斯、奥斯特,显示效应力强为1kg。(注,根据磁场场强等于距离的平方这种磁场特性判定,取1kg为楔形体在滑过矩形场时的平均值。由于楔形锐端本身属于一个复合磁场,其在与矩形磁体场发生关系时,有一个弱的干扰效应。使楔形体显示出的磁效应为一端较强,一端稍弱状态。但不影响整机运转机制的成立,本身可通过适当的位形调整予以有效的逆效应消除,在兹仅为结构的机制示意,详细参数省略)。每一楔形弧面磁体,同时受内外两侧矩形磁体效应作用,使内外杠杆磁力端分别受力1kg(杠杆摆幅若为1厘米,可作功0.098N)杠杆主被动臂长度比为1∶2,因兹被动臂端的力强为1kg/2。每组计有矩形磁块四个,合力为1kg×4。曲轴的偏心距为1厘米,驱动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为2厘米。传动力强比为1∶2,因兹,作用到被动齿轮上分度圆位的力强为1kg/2×4/2等于1kg。兹值为力强的理论值。实施传动中,存在着机械摩擦损耗,各动点摩擦量计如下。
杠杆支点,经油润滑后,由于是往复运动摩擦,摩擦状态为混合摩擦,取系数值1/10,每组杠杆支点受力4kg,传输有效值为4kg-4kg×1/10=3.6kg。经1∶2杠杆传输,接头处的力强为3.6kg/2接头亦为混合摩擦,取系数值仍为1/10,3.6kg-3.6kgg×1/10=1.62kg,曲轴位为液体摩擦,取系数值0.008,1.62kg-1.63kgg×0.008=1.60704,驱动齿轮为也是液体摩擦,取系数值0.008,1.60704kg-1.60704kg×0.008=1.5941837kg。被动齿轮为滚珠轴承配备,取滚动摩擦系数0.004,由于偏心距与分度圆半径为1∶2,分度圆处受力强度为1.5941837kg/2=0.7970918kg,0.7970918kg-0.7970918kg×0.004=0.7939035kg,最终得出0.7939035kg为每组杠杆提供给分度圆处所受拨动力的力强。整机配备杠杆计六套。0.7939035kg×6=4.763421kg,兹为本机在磁效应力强为1kg时,整机产生的可供输出的能量强度。目前人们生产出的高能磁合金的磁力显示,每平方厘米的磁力可达近千公斤。由兹可判定本发明潜在的利用价值。
在本发明的结构示意设计中,基轮采用了八分之一空位间隔状态。兹选择完全是为便于图示说明。在应用性设计时,完全可以由目前的横向对应配备,加上顺向对应配备。在空位上设置有返程效应的第二磁效应场。以使整机较均匀运转。由同为楔形基座的附磁体锐端相对衔接,钝端亦相对衔接来完成。这样可消除空位时的力强约为楔形位的四分之一的波动状态。

Claims (4)

1、磁力发动机,系采用本人研究的“对应能量场组合机械可获得冷能源”的理论设计构成。介于本发明的特殊性,在此特提出利用永磁体形成的能量场通过对应配备选形磁体,经机械组合构成方式获取冷能源的专属权。
2、磁力发动机包括有,通过杠杆、曲轴、齿轮传动使磁块与弧形磁片间形成定隙无追关系,在不规则的环形磁场中摆动产生驱动力。
3、同极对应配异极对应的场衔接方式,形成侧磁场效应等量抵消的消除阻力磁效应的方法。
4、基轮的磁基与杠杆的不同角度设位配备,为空间的利用与匀速运转提供的最佳方式。
CN 99102530 1999-02-07 1999-02-07 磁力发动机 Pending CN1263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02530 CN1263379A (zh) 1999-02-07 1999-02-07 磁力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02530 CN1263379A (zh) 1999-02-07 1999-02-07 磁力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3379A true CN1263379A (zh) 2000-08-16

Family

ID=5270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02530 Pending CN1263379A (zh) 1999-02-07 1999-02-07 磁力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33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3759A1 (fr) * 2001-02-07 2002-08-15 Zhao, Baomin Moteu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3759A1 (fr) * 2001-02-07 2002-08-15 Zhao, Baomin Moteu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4279A (zh) 无曲轴连杆的内燃机
CN101979853B (zh) 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式内燃机
CN102094710B (zh) 双相激波摆杆式高速内燃机
US6981483B1 (en) Linear gear transfer drive assembly
CN105228942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3032164B (zh) 外凸内任意齿差凸轮滚移传动内燃机
US5152254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vehicles
US20090249775A1 (en) Drive device using charged air pressure
WO1987005964A1 (en) Rotating and alternating piston machine
CN101482162B (zh) 正向无级变速装置及其方法
CN1263379A (zh) 磁力发动机
CN202441828U (zh) 一种频率及间歇转数可调的齿式自动换向装置
CN201687595U (zh) 斯特林发动机菱形传动机构
CN101725683A (zh) 偏心式三组联动减速器
CN100458118C (zh) 交互变速双转子发动机
RU2724376C1 (ru) Реечный механизм
RU2096638C1 (ru) Поршневая машина (ее варианты)
CN208797805U (zh) 一种节能倍推动力对称驱动电磁发动机
WO2011157058A1 (zh) 电动能循环式集束发动机
CN210218592U (zh) 一种x型行星转轴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与曲轴飞轮组组件
CN2339751Y (zh) 双面齿条板棘齿轮传动蒸汽机
CN101178057B (zh) 重力发动机
CN103104341A (zh) 斜盘发动机
CN101994806A (zh) 多维复合传动高节能增力技术
CN215634794U (zh) 一种轴动式机械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