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9817A - 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 - Google Patents
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9817A CN1259817A CN 99100066 CN99100066A CN1259817A CN 1259817 A CN1259817 A CN 1259817A CN 99100066 CN99100066 CN 99100066 CN 99100066 A CN99100066 A CN 99100066A CN 1259817 A CN1259817 A CN 12598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ud speaker
- sound
- talked
- high frequency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包括:一受话壳体,其具有一音源输出端,内部设有中空容置室,音源输出端上设复数个出音孔;一扬声器,具有前输出端及后输出端,该前输出端可输出高强度之音压,后输出端可输出低强度之音压且输出方向朝向受话壳体之出音孔;一共鸣装置,藉以使扬声器发出的音波,得以在传输入人耳的路径上先行波形叠加及干涉作用,使听者可得一无冲击噪音、高频杂讯及音感清晰自然的高通话品质。
Description
本发明系与通讯用之受话器构造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首创的受话器构造,藉由该受话器之构造使其内部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具有无冲击噪音、高频杂讯及音感清晰自然的输出音域,进而增进通话品质。属通讯器材配件。
目前,通讯用之受话器是将一远方的语音电能变为扬声器之机械能,再由该机械能转换成声能的装置,然而,由于在一般的语音电能中往往并非仅是单纯的能量传播而已,其传输介质中仍夹带着许多电杂讯号,而此电杂讯号在经过习用受话器两度能量的转移变化后,该电杂讯号并未消除而仍存在转换后的声能讯号中,以使所发出的受话音质中经常会出现高频嘶嘶或低频嗡嗡之杂音以及高音压冲击噪音,如此一来,不仅造成受话音质粗劣及严重失真,更严重的是受话者根本听不到受话器所输出的受话内容;
再者,上述传输介质中的电杂讯号大都仅是造成受话品质中存有杂讯的原因之一,其它如电路系统所产生的热杂讯及电晶体(或半导体)所引起的杂讯等,皆是习用受话器尚未克服的问题,所以习用之受话器结构欲消除输出音域中之杂音信号是一件极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利用该受话器之构造,使其内部的扬声器所发出两种不同相位的音波,可先行在结构内行波形叠加干涉作用,使该输出音域中之音频率范围(200Hz~10KHz)部分具有增强响应特性的效果,而其高低音频率(高音的频率范围为10KHz~20KHz,而低音的频率范围为30Hz~200Hz)部分则会将该音域中之高频杂讯做最大的滤除后使人耳无法接收听到,以达成组合的音波为一音感清晰自然及无高频杂讯的高品质音域,以改善习用受话器无法降低受话高频杂讯的缺点,同时该构造还可有效阻绝高强度音压直接冲击进入至人耳中,使人耳的听觉能力得到最佳的保护,即便该受话器输出强大的冲击噪音,人的中耳部所受的音压亦微乎其微,保护人耳听觉能力不受损害。
本发明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主要包括:
一受话壳体,其具有一音源输出端及一中空容置室,其中,该音源输出端上设有复数个出音孔,以使该受话壳体之音源输出端抵贴于人耳之外耳部上时,该出音孔恰可朝向人耳之外耳道;
一置放于该受话壳体内部中空容置室中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具有一前输出端及一后输出端,其中,该前输出端系可输出高强度之音压,而该后输出端则可输出低强度之音压,且该扬声器之后输出端的低强度音压输出方向系朝向该受话壳体之出音孔输出;以及
一环设于该扬声器之外周缘面上的共鸣装置,藉由该共鸣装置使该扬声器所发出两不同音压及相位的音波,得以在音波传输入人耳的路径上先行波形叠加及干涉作用,以使听者可得一无冲击噪音、高频杂讯及音感清晰自然的高通话品质。
其中,该共鸣装置包括一环圈块及至少一接连于该受话壳体与该环圈块之间的支撑杆;该环圈块具有一中空部、一第一开口端及一第二开口端,且该扬声器系置放于该中空部之中段位置上。
其中,该扬声器系套固于该环圈块之第一开口端位置处。
其中,该扬声器系套固于该环圈块之第二开口端位置处。
其中,该共鸣装置包含一套设于该扬声器之外周缘上的环圈及至少一接连于该受话壳体与该环圈之间的支撑杆。
本发明的优点是:形状、构造设计科学,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音域中的高频杂音,获高品质的音域,实用过程中能有效阻隔高强度音压,直接冲击人耳,从而能有效地保护人的听觉能力。
本发明具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之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扬声器输出时两音波之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扬声器与共鸣装置配置位置之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中扬声器与共鸣装置配置位置之剖面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中扬声器与共鸣装置配置位置之剖面示意图之三。
图中标号如下:
10.受话壳体 11.音源输出端 111.出音孔
12.中空容置室 20.扬声器 21.前输出端
22.后输出端 30.共鸣装置 31.环圈块
311.中空部 312.第一开口端 313.第二开口端
32.支撑杆 33.环圈 34.支撑杆
A.人耳 A1.外耳道
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主要包含一受话壳体10,该受话壳体10面对人耳A靠贴方向上具有一音源输出端11,而内部设具成一中空容置室12,其中,该音源输出端11上设有复数个出音孔111,以使该受话壳体10之音源输出端11抵贴于人耳A时,该出音孔111恰可朝向人耳A之外耳道A1(如图1中假想线所示);一置放于该受话壳体10之中空容置室12中的扬声器20,该扬声器20具有一前输出端21及一后输出端22,其中,该前输出端21系可输出高强度之音压,而该后输出端22则可输出低强度之音压,且该扬声器20之后输出端22的低强度音压输出方向系朝向该受话壳体10之出音孔111输出;以及一环设于该扬声器20之外周缘面上的共鸣装置30,藉由该共鸣装置30使该扬声器20所发出两不同音压及相位的音波,得以在音波传输入人耳A的路径上先行波形叠加及干涉作用(如图2中箭头所示),以使听者可得一无冲击噪音、高频杂讯及音感清晰自然的高通话品质。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系本发明中该共鸣装置30之第一实施例,该共鸣装置30系包括一环圈块31及至少一接连于该受话壳体10与该环圈块31之间的支撑杆32,其中,该环圈块31具有一中空部311、一第一开口端312及一第二开口端313,而该扬声器20系置放于该中空部311之中段位置上,如此一来,该扬声器20之前输出端21与后输出端22所发出的音波,则会分别朝向该第一开口端312及第二开口端313发出;
如图2所示,当本发明中之扬声器20分别向该环圈块31之第一开口端312及第二开口端313发出音波时,该前输出端21发出之音波中所含有高强度的音压,系在上述的过程散播于该受话壳体10之中空容置室12中,且同时该前输出端21所发出的音波一部分即会与该后输出端22所发出的低音压之音波,在其波形前进的路径中相遇,此时两不同相位的音波即会产生波形叠加及干涉现象,即两相位相同(亦即两音波之相位差为360度之整倍数)的音波,则会由于两波形中波峰及波峰的叠加,而使该两音波之频率特性得以增强,而若两者相位相反(系指两音波之相位差为180度之奇数倍数)则会因波峰及波谷的叠交,使该两音波之频率特性大幅度减弱,所以藉由该环圈块31套设于该扬声器20之外周缘的设计,可使该两音波在叠交干涉后所形具的音域,其中音频率(200Hz~10KHz)的响应特性得以增强,而高低音频率(高音的频率范围为10KHz~20KHz,而低音的频率范围为30Hz~200Hz)中之高频杂讯得以消除,以使听者可经由该受话壳体10之出音孔111聆听到一音感清晰自然及无高频杂讯的高品质音域,进而提高该受话器的通讯品质;
又,由于该扬声器20之前输出端21所发出之音波,在散播至该受话壳体10之中空容置室12的路径中其大部分的音压皆已释放殆尽,虽有一部分之音波会与该后输出端22之音波行叠加及干涉等作用,但其过程仅是在增减音域中频率特性的响应程度,实际上组合后的音域仍呈低音压状况,即便是该扬声器20发出高强度的冲击噪音,亦在行叠加干涉后,该冲击噪音已会消失,而令长时间的聆听后,人耳A不会产生疼痛等不适感;再者,该扬声器20亦可套固于该环圈块31之第一开口端312或第二开口端313处(如图3及图4所示),其两者所产生的波形叠加及干涉作用,系与上述之过程中所得到的音域品质相同,其具有无冲击噪音、音感清晰自然及无高频杂讯等的通讯特性。
请参阅图5所示,系本发明中该共鸣装置30之第二实施例,该共鸣装置30包含一套设于该扬声器20之外周缘上的环圈33以及至少经接连于该受话壳体10与该环圈33之间的支撑杆34;藉由该环圈33适当地阻隔该扬声器20两侧所发出的两不同音压及相位的音波,以使该两音波并不会在发出的同时在该扬声器20的外周缘处直接行波形叠交及干涉作用,而该扬声器20之前输出端21所发出的音波则需在散播于该受话壳体10之中空容置室12的过程中,一部分的音波会环绕过该环圈33而与该后输出端22所发出之低强度音波,在其音波的输出路径中相遇,而该两相遇的音波即行波形叠交及干涉作用,使该组合成的音域在往该受话壳体10之出音孔111输出时,人们可听到一无冲击噪音、音感清晰自然及无高频杂讯的高质感的音质。
Claims (5)
1.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
一受话壳体,该受话壳体面对人耳靠贴方向上具有一音源输出端而内部设具成一中空容置室,其中,该音源输出端上设有复数个出音孔,以使该受话壳体之音源输出端抵贴于人耳时,该出音孔恰可朝向人耳之外耳道;
一置放于该受话壳体内部中空容置室中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具有一前输出端及一后输出端,其中,该前输出端系可输出高强度之音压,而该后输出端则可输出低强度之音压,且该扬声器之后输出端的低强度音压输出方向系朝向该受话壳体之出音孔输出;以及
一环设于该扬声器之外周缘面上的共鸣装置,藉由该共鸣装置使该扬声器所发出两不同音压及相位的音波,得以在音波传输入人耳的路径上先行波形叠加及干涉作用,以使听者可得一无冲击噪音、高频杂讯及音感清晰自然的高通话品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共鸣装置包括一环圈块及至少一接连于该受话壳体与该环圈块之间的支撑杆;该环圈块具有一中空部、一第一开口端及一第二开口端,且该扬声器系置放于该中空部之中段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扬声器系套固于该环圈块之第一开口端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扬声器系套固于该环圈块之第二开口端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一种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共鸣装置包含一套设于该扬声器之外周缘上的环圈以及至少一接连于该受话壳体与该环圈之间的支撑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991000668A CN1147113C (zh) | 1999-01-06 | 1999-01-06 | 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991000668A CN1147113C (zh) | 1999-01-06 | 1999-01-06 | 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9817A true CN1259817A (zh) | 2000-07-12 |
CN1147113C CN1147113C (zh) | 2004-04-21 |
Family
ID=526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10006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113C (zh) | 1999-01-06 | 1999-01-06 | 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113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4999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声音调节系统和电子乐器 |
-
1999
- 1999-01-06 CN CNB991000668A patent/CN114711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4999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声音调节系统和电子乐器 |
US8901404B2 (en) | 2011-03-04 | 2014-12-02 | Yamaha Corporation | Sound adjus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
CN102654999B (zh) * | 2011-03-04 | 2015-07-08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声音调节系统和电子乐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113C (zh) | 2004-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14819B (zh) | 佩戴在身体上的声学设备 | |
JP3240241U (ja) | 開放式耳掛け型ウェアラブル発音装置 | |
CN104935742B (zh) | 移动通讯终端及改善其在听筒模式下的音质的方法 | |
AU2018344778A1 (en) | A noise-reduction air tube microphone, noise-reduction anti-radiation headset and noise-reduction anti-radiation Bluetooth headset | |
JP2002111817A (ja) | 携帯端末装置の音響再生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WO2011161496A1 (en) | Arranging an audio signal based on the number of loudspeakers | |
US20180249277A1 (en) | Method of Stereophonic Recording and Binaural Earphone Unit | |
US20140211970A1 (en) | Earphone arrangements | |
CA2357200A1 (en) | Listening device | |
US8170229B2 (en) | Audio privacy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214692C (zh) | 无冲击噪音及无高频杂讯的耳罩式受话器 | |
CN1147113C (zh) | 无通话高频杂讯与冲击噪音之受话器构造 | |
CN1196304C (zh) | 无高频杂讯且无冲击噪音之通讯用受话器构造 | |
CN212727376U (zh) | 一种可降噪的耳机喇叭腔体 | |
CN210927952U (zh) | 一种用于耳机的新型麦克风喇叭 | |
KR100231219B1 (ko) | 이어폰 장치 | |
CN1255001C (zh) | 无传音性听力损失与冲击噪音之罩贴式耳机 | |
CN217363271U (zh) | 一种具有保真结构的耳机喇叭 | |
JP3480121B2 (ja) | ハンドセット型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 | |
CN1735286B (zh) | 音频媒体的三维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255817A (zh) | 无传音性听力损失与冲击噪音之耳机构造 | |
CN217849683U (zh) | 一种蓝牙助听电路、蓝牙助听装置和耳机 | |
TWI778524B (zh) | 偵測雙邊發話及消除回音的方法、通訊裝置及通訊系統 | |
CN2355507Y (zh) | 具有环绕声效果的耳机 | |
TW402853B (en) | A message receiver characterised with non-high-frequency communication noise and noise-impac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