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8014A - 摄像机显示部件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显示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8014A
CN1258014A CN 99126574 CN99126574A CN1258014A CN 1258014 A CN1258014 A CN 1258014A CN 99126574 CN99126574 CN 99126574 CN 99126574 A CN99126574 A CN 99126574A CN 1258014 A CN1258014 A CN 1258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camera
electrodes
display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265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9669C (zh
Inventor
石丸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8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96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96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其使用一种负型液晶显示器,在取景器(10)的视域中显示多种视角,其中,即使液晶显示器正面和背面布线图案的定位不那么精确,也不会影响取景器(10)的观察质量。这种液晶显示器的正面包括第一到第三电极(12、14、16)和电极间区(18、20)。该液晶显示器的背面包括第四到第六电极(22、24、26)和电极间区(28、30)。正面的所述电极间区(18、20)与背面的所述电极间区(28、30)仅在取景器(10)视域内的一个交汇处交叉。

Description

摄像机显示部件
本发明涉及摄像机的显示部件,尤其是用来在摄像机的取景器中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部件(LCD)。
现有技术中已提出过使用液晶在摄像机取景器中显示信息。例如,在这样的液晶显示器中显示AF(自动对焦)目标标记、各种模式,以及各种视角(例如,全景视角或者普通视角)的切换。具有摄取各种不同视角的画面的功能的摄像机在取景器部分使用下述类型的LCD:一种所谓的正型LCD(例如,宾主(GH)型LCD和扭转丝(TN)型LCD),这种LCD当加有电压时是不透明的,不加电压时则是透明的;或者是一种所谓的负型LCD,这种LCD当加有电压时是透明的,当不加电压时则用作漫射板。
在制造LCD时,要对正面布线图案和背面布线图案进行定位。所述两布线图案之间的距离约为20μm到30μm。由于该距离是在制造过程中确定下来的,就难以高精度地定位所述正面和背面布线图案。
另外,由于所述布线图案间的距离非常小,当将两布线图案装配到一起时,如果正面布线图案相对于背面布线图案稍有偏差,没有布线图案的部分就会形成两条线。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降低取景器的观察质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其使用液晶显示,具有切换视角的功能,其中,即使正面和背面布线图案的定位不那么精确,也不会影响取景器的观察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液晶元件,这种液晶元件当加有电压时透光,当不加电压时透过的光减少,该显示部件包括:
一个第一表面电极,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一个第二表面电极,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间区,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上的各电极之间;和
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间区,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电极上的各电极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间区与所述第二电极间区仅在取景器视域内的一个交汇处交叉;且
在取景器的视域内,由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所述第二表面电极显示出一个与某一视角相应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液晶元件,这种液晶元件当加有电压时透光,当不加电压时透过的光减少,该显示部件包括:
至少三个矩形电极,它们沿着取景器视域的纵向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和
另外至少三个矩形电极,它们沿着取景器视域的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液晶元件,这种液晶元件在第一种状态下透光,在与所述第一种状态不同的第二种状态下透过的光减少,该显示部件包括:
一个第一表面电极,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一个第二表面电极,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间区,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上的各电极之间;和
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间区,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电极上的各电极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间区与所述第二电极间区仅在取景器视域内的一个交汇处交叉;且
在取景器的视域内,基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的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所处的状态,显示出一个与某一视角相应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负型液晶元件,该显示部件包括:
一个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电极,和一个第一电极间区,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各第一电极之间;以及
一个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若干电极的第二表面电极,和一个第二电极间区,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各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间区与所述第二电极间区仅在一个交汇处交叉,
其中,在取景器的视域内,基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的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所处的状态,显示出一个与某一视角相应的区域。
在下文的说明中将会给出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这些目的和优点有些从本说明书来看就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要从本发明的实施而得知。利用在下文所特别指出的手段及其组合,可以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所述目的和优点。
本说明书的附图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加以说明,并与上文的概括说明和下文对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道,用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的显示部件的电极布线图,在所述实施例中,在摄像机取景器中使用的是一种负型LCD,其中,图1A所示的是所述LCD的正面(主面(common(COM)side)),图1B所示的是所述LCD的背面(拼合面(segment(SEG)side));
图2A和图2B示出的是馈送给使用一种负型LCD的显示部件的信号;
图3A到图3C示出的是所述第一种实施例的无显示状态,其中,图3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的状态,图3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的状态,图3C示出的是由示于图3A和图3B的电极形成的取景器视域范围;
图4A到图4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一种实施例中HDTV(高清晰度电视)视角的显示,其中,图4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4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4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4A和图4B的电极而获得的HDTV视角;
图5A到图5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一种实施例中普通视角的显示,其中,图5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5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5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5A和图5B的电极而获得的普通视角;
图6A到图6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一种实施例中全景视角的显示,其中,图6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6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6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6A和图6B的电极而获得的全景视角;
图7A和图7B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的显示部件的电极布线图,在所述实施例中,在摄像机取景器中使用的是一种负型LCD,其中,图7A所示的是所述LCD的正面(主面,common(COM)side),图7B所示的是所述LCD的背面(拼合面,segment(SEG)side);
图8A到图8C示出的是所述第二种实施例的无显示状态,其中,图8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的状态,图8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的状态,图8C示出的是由示于图8A和图8B的电极形成的取景器视域范围;
图9A到图9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二种实施例中HDTV视角的显示,其中,图9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9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9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9A和图9B的电极而获得的HDTV视角;
图10A到图10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二种实施例中普通视角的显示,其中,图10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0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0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10A和图10B的电极而获得的普通视角;
图11A到图11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二种实施例中全景视角的显示,其中,图11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1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1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11A和图11B的电极而获得的全景视角;
图12A和图12B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中的显示部件的电极布线图,在所述实施例中,在摄像机取景器中使用的是一种负型LCD,其中,图12A所示的是所述LCD的正面(主面,common(COM)side),图12B所示的是所述LCD的背面(拼合面,segment(SEG)side);
图13A到图13C示出的是所述第三种实施例的无显示状态,其中,图13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的状态,图13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的状态,图13C示出的是由示于图13A和图13B的电极形成的取景器视域范围;
图14A到图14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三种实施例中HDTV视角的显示,其中,图14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4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4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14A和图14B的电极而获得的HDTV视角;
图15A到图15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三种实施例中普通视角的显示,其中,图15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5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5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15A和图15B的电极而获得的普通视角;
图16A到图16C用来说明在所述第三种实施例中全景视角的显示,其中,图16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6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及向其馈送的信号,图16C示出的是通过示于图16A和图16B的电极而获得的全景视角。
下面结合所述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的显示部件的电极布线图,在所述实施例中,在摄像机取景器中使用的是一种负型LCD。在图中,标号10所指的是一个取景器。图1A所示的是所述LCD的正面(主面(common(COM)side)),图1B所示的是所述LCD的背面(拼合面(segment(SEG)side))。
如图1A所示,所述COM面上的一个电极(亦即第一表面电极)包括三个区域:一个包括所述第一表面电极的中央部分的第一电极12,一个第二电极14和第三电极16,后二者分别设置在图1A中的所述第一电极12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电极12连接到一个导线部分12a,所述第三电极16连接到一个导线部分16a。所述第二电极14和第三电极16通过一个导线部分14a而相互连接起来。
电极间区18和20中没有电极,所述电极间区在图1A中的水平方向,分别在所述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4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12和第三电极16之间延伸。
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所述SEG面上的一个电极(亦即第二表面电极)包括三个区域:一个包括所述第二表面电极的中央部分的第四电极22,一个第五电极24和第六电极26,后二者分别设置在图1B中的所述第四电极22的左边和右边。与前述COM面一样,所述第四电极22连接到一个导线部分22a,所述第五电极24连接到一个导线部分24a。所述第五电极24和第六电极26通过一个导线部分26a而相互连接起来。
另外,存在没有电极的电极间区28和30,所述电极间区在图1B中的垂直方向,分别在所述第四电极22和第五电极24之间,以及在所述第四电极22和第六电极26之间延伸。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向所述电极馈送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反相脉冲信号“0”和“1”。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电极施加反相的电压时,负型LCD透光,而当所施加的电压同相时,负型LCD就遮光。
因此,当将前述信号组合起来施加给所述电极时,就可以如下文所述获得具有不同长宽比的HDTV、普通和全景视角。
图3A到图3C示出的是所述第一种实施例的无显示状态,其中,图3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的状态,图3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的状态,图3C示出的是由示于图3A和图3B的电极形成的取景器视域范围。
当不显示时,如图3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到第三电极12到16的信号为“0”。类似地,如图3B所示,馈送给所述第四到第六电极22到26的信号也为“0”。因此,视域范围的区域361到369都是遮光的。
在HDTV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4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到第三电极12到16的信号为“1”,而在SEG面,如图4B所示,馈送给所述第四到第六电极22到26的信号为“0”。结果,SEG面的所有三个电极都与COM面的电极反相。在这种状态下,如图4C所示,视域范围的所有区域361到369都是透光的。在图中,斜线阴影区域是透光区域。
在普通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5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到第三电极12到16的信号为“1”。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所述SEG面,馈送给所述第四电极22的信号为“0”,馈送给所述第五和第六电极24和26的信号为“1”。
结果,如图5C所示,在视域范围的区域362、365和368,COM面的电极与SEG面的电极是反相的。因此,这些区域(斜线阴影区域)都是透光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区域361、363、364、366、367和369,COM面和SEG面的电极同相,因此这些区域都是遮光的。
在全景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6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电极12的信号为“1”,馈送到所述第二和第三电极14和16的信号为“0”。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所述SEG面,馈送给所述第四到第六电极22到26的信号为“0”。
结果,如图6C所示,在视域范围的区域364到366,COM面的电极与SEG面的电极和反相的。因此,这些区域(斜线阴影区域)都是透光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区域361到363和367到369,COM面和SEG面的电极同相,因此这些区域都是遮光的。
在如上所述的电极的电路设计中,被没有电极的电极间区18、20、28和30所包围的区域365可以由所述电极间区之外的部分连接到周围的电极。换句话说,所述视域范围的中央区域365是由所述COM面和SEG面的电极间区18、20、28和30交叉形成的一个区域。
在如上所述的电极的电路设计中,所述COM面的电极间区18和20与所述SEG面的电极间区28和30相交叉而不是在同一方向上重叠。因此,即使所述COM面和所述SEG面的布线图案在装配到一起时相互有偏差,在不同的面上的所述电极间区也不会形成两条线。
在所述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14由所述导线部分14a连接到所述第三电极16,所述第五电极24由所述导线部分26a连接到所述第六电极26。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连接,各电极都可以连接到信号馈送导线部分。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加以说明。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略去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图7A和图7B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的显示部件的电极布线图,在所述实施例中,在摄像机取景器中使用的是一种负型LCD。其中,图7A所示的是所述LCD的正面(主面(common(COM)side)),图7B所示的是所述LCD的背面(拼合面(segment(SEG)side))。
如图7A所示,所述COM面上的一个电极包括四个区域:一个第一电极42,一个在图7A中位于所述第一电极42右边的第二电极44,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42下方、包括所述COM面电极的中央部分的第三电极4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46右边、所述第二电极44下方的第四电极48。所述电极42到48分别连接到导线部分42a到48a。
如图7B所示,所述SEG面上的一个电极包括四个区域:一个第五电极52,一个在图7B中位于所述第五电极52右边、包括所述SEG面电极的中央部分的第六电极54,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极52下方第七电极5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七电极56右边、所述第六电极54下方的第八电极58。与在所述COM面一样,所述电极52到58分别连接到导线部分52a到58a。
在所述COM面,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42和44以及所述第三和第四电极46和48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7A的水平方向的电极间区62。在所述第一和第三电极42和46以及所述第二和第四电极44和48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7A的垂直方向的电极间区64。
类似地,在所述SEG面,在所述第五和第六电极52和54以及所述第七和第八电极56和58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7B的水平方向的电极间区66。在所述第五和第七电极52和56以及所述第六和第八电极54和58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7B的垂直方向的电极间区68。
图8A到图8C示出的是所述第二种实施例的无显示状态。其中,图8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的状态,图8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的状态,图8C示出的是由示于图8A和图8B的电极形成的取景器视域范围。
当不显示时,如图8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到第四电极42到48的信号为“0”。类似地,如图8B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五到第八电极52到58的信号也为“0”。因此,视域范围的区域361到369都是遮光的。
在HDTV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9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到第四电极42到48的信号为“0”,而在SEG面,如图9B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五到第八电极52到58的信号为“1”。结果,SEG面的所有四个电极都与COM面的电极反相。在这种状态下,如图9C所示,视域范围的所有区域361到369都是透光的。在图中,斜线阴影区域是透光区域。
在普通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10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和第三电极42和46的信号为“0”,馈送给所述第二和第四电极44和48的信号为“1”。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在所述SEG面,馈送给所述第五和第七电极52和56的信号为“0”,馈送给所述第六和第八电极54和58的信号为“1”。
结果,如图10C所示,在视域范围的区域362、365和368,COM面的电极与SEG面的电极是反相的。因此,这些区域(斜线阴影区域)都是透光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区域361、363、364、366、367和369,COM面和SEG面的电极同相,因此这些区域都是遮光的。
在全景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11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42和44的信号为“1”,馈送给所述第三和第四电极46和48的信号为“0”。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在所述SEG面,馈送给所述第五和第六电极52和54的信号为“1”,馈送给所述第七和第八电极56和58的信号为“0”。
结果,如图11C所示,在视域范围的区域364到366,COM面的电极与SEG面的电极和反相的。因此,这些区域(斜线阴影区域)都是透光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区域361到363和367到369,COM面和SEG面的电极同相,因此这些区域都是遮光的。
在如上所述的电极的电路设计中,所述电极间区62和64分别与所述电极间区66和68相交叉而不是在同一方向上重叠。因此,即使所述COM面和所述SEG面的布线图案在装配到一起时相互有偏差,在不同的面上的所述电极间区也不会形成两条线。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2A和图12B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中的显示部件的电极布线图,在所述实施例中,在摄像机取景器中使用的是一种负型LCD。其中,图12A所示的是所述LCD的正面(主面(common(COM)side)),图12B所示的是所述LCD的背面(拼合面(segment(SEG)side))。
如图12A所示,所述COM面上的一个电极包括两个区域:一个第一电极72,一个在图12A中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42下方、包括所述COM面电极的中央部分的第二电极74。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72到74分别连接到导线部分72a到74a。
如图12B所示,所述SEG面上的一个电极包括六个区域:一个第三电极82,一个在图12B中位于所述第三电极82右边、包括所述SEG面电极的中央部分的第四电极84,一个设置在所述第四电极84右边的第五电极86,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82下方的第六电极88,一个设置在所述第六电极88的右边、所述第四电极84的下方的第七电极9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七电极90右边、所述第五电极86下方的第八电极92。与在所述COM面一样,所述电极82到92分别连接到导线部分82a到92a。
在所述COM面,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72和74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12A的水平方向的电极间区100。
在所述SEG面,在所述第三到第五电极82到86以及所述第六到第八电极88到92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12B的水平方向的电极间区102。在所述第三和第六电极82和88以及所述第四和第七电极84和90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12B的垂直方向的电极间区104。另外,在所述第四和第七电极84和90以及所述第五和第八电极86和92之间,形成有一个没有电极、在图12B的垂直方向的电极间区106。
图13A到图13C示出的是所述第三种实施例的无显示状态。其中,图13A示出的是COM面的电极的状态,图13B示出的是SEG面的电极的状态,图13C示出的是由示于图13A和图13B的电极形成的取景器视域范围。
当不显示时,如图13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72到74的信号为“0”。类似地,如图13B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三到第八电极82到92的信号也为“0”。因此,视域范围的区域361到369都是遮光的。
在HDTV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14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72到74的信号为“1”,而在SEG面,如图14B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三到第八电极82到92的信号为“0”。结果,SEG面的所有六个电极都与COM面的电极反相。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4C所示,视域范围的所有区域361到369都是透光的。在图中,斜线阴影区域是透光区域。
在普通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15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72和74的信号为“1”。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在所述SEG面,馈送给所述第三、第五、第六和第八电极82、86、88和92的信号为“1”,馈送给所述第四和第七电极84和90的信号为“0”。
结果,如图15C所示,在视域范围的区域362、365和368,COM面的电极与SEG面的电极是反相的。因此,这些区域(斜线阴影区域)都是透光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区域361、363、364、366、367和369,COM面和SEG面的电极同相,因此这些区域都是遮光的。
在全景视角的情形下,在所述COM面,如图16A所示,馈送给所述第一电极72的信号为“0”,馈送给所述第二电极74的信号为“1”。另一方面,如图16B所示,在所述SEG面,馈送给所述第三到第五电极82和86的信号为“0”,馈送给所述第六到第八电极88和92的信号为“1”。
结果,如图16C所示,在视域范围的区域364到366,COM面的电极与SEG面的电极和反相的。因此,这些区域(斜线阴影区域)都是透光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区域361到363和367到369,COM面和SEG面的电极同相,因此这些区域都是遮光的。
在如上所述的电极的电路设计中,尽管在不同面上的所述电极间区相互交叉,但它们不在同一方向上重叠。因此,即使所述COM面和所述SEG面的布线图案在装配到一起时相互有偏差,在不同的面上的所述电极间区也不会形成两条线。
所述COM面和所述SEG面上的电极电路设计并不限于前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所述的三种方案。例如,在图1A、图1B和图3A到图16C中,所述上部和下部或者左边和右边的电极可以对调,或者可以象从所述附图的背面观察那样去布置。
尽管在所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系应用于摄像机的取景器,但也可用在取景器以外的部分。
如前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其使用液晶显示,具有切换视角的功能,其中,即使正面和背面布线图案的定位不那么精确,也不会影响取景器的观察质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很容易得知本发明其他的优点和可作的修改。因此,本发明在其更为广泛的方面并不局限于在此图示和说明的特定细节和典型实施例。所以,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方式所限定的总体发明构思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各样的修改。

Claims (22)

1.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液晶元件,这种液晶元件当加有电压时透光,当不加电压时透过的光减少,该显示部件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一个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上的各电极之间;和
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上的各电极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与所述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仅在取景器(10)视域内的一个交汇处交叉;且
在取景器(10)的视域内,由所述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和所述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显示出一个与某一视角相应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和所述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包围形成一个区域(36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各包括三个电极(12、14、16)(22、24、2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各包括四个电极(42、44、46、48)(52、54、56、5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中的一个具有两个电极(72、74),另一个具有六个电极(82、84、86、88、90、9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是由大分子弥散系液晶(macromolecular dispersion liquidcrystal)制成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列视角是至少三种视角。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列视角是至少三种视角。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电极中的两个(14、16)(24、26)相互间是连接的。
10.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液晶元件,这种液晶元件当加有电压时透光,当不加电压时透过的光减少,该显示部件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三个矩形电极(12、14、16),它们沿着取景器(10)视域的纵向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和
另外至少三个矩形电极(22、24、26),它们沿着取景器(10)视域的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11.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液晶元件,这种液晶元件在第一种状态下透光,在不同于所述第一种状态的第二种状态下透过的光减少,该显示部件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一个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若干电极;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上的各电极之间;和
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上的各电极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与所述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仅在取景器(10)视域内的一个交汇处交叉;且
在取景器(10)的视域内,基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和所述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的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所处的状态,显示出一个与某一视角相应的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仅由所述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和所述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包围而形成一个区域(365)。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状态是指施加一个电压,所述第二种状态是指不施加电压。
14.一种摄像机显示部件,用来在摄像机取景器的视域内显示一系列视角,其使用的是一种负型液晶元件,该显示部件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第一表面上的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和一个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各第一电极之间;
一个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若干电极的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和一个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该区没有电极,位于所述各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间区(18、20、62、64、100)与所述第二电极间区(28、30、66、68、102、104、106)仅在一个交汇处交叉,
其中,在取景器(10)的视域内,基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12、14、16、42、44、46、48、72、74)和所述第二表面电极(22、24、26、52、54、56、58、82、84、86、88、90、92)的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所处的状态,显示出一个与某一视角相应的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各包括三个电极(12、14、16)(22、24、26)。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各包括四个电极(42、44、46、48)(52、54、56、58)。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电极和第二表面电极中的一个具有两个电极(72、74),另一个具有六个电极(82、84、86、88、90、92)。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元件在取景器(10)的视域内显示至少三种视角。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元件在取景器(10)的视域内显示至少三种视角。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元件在取景器(10)的视域内显示至少三种视角。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元件在取景器(10)的视域内显示至少三种视角。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机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元件是由大分子弥散系液晶制成的。
CN 99126574 1998-12-24 1999-12-24 摄像机显示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96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6735/1998 1998-12-24
JP10366735A JP2000187454A (ja) 1998-12-24 1998-12-24 カメラの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8014A true CN1258014A (zh) 2000-06-28
CN1209669C CN1209669C (zh) 2005-07-06

Family

ID=1848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265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9669C (zh) 1998-12-24 1999-12-24 摄像机显示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0187454A (zh)
CN (1) CN120966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1785A (ja) * 1998-03-19 1999-10-0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9669C (zh) 2005-07-06
JP2000187454A (ja) 2000-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4288A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975510A (zh) 三维显示装置
CN1991461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503921A (zh) 液晶显示器
CN1619358A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797144A (zh) 共平面开关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CN1573421A (zh) 显示装置
CN1834729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885125A (zh) 背光模组、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90878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991463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808250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764865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屏板
CN1804981A (zh) 显示器
CN1678942A (zh) 改进的多层显示屏
CN1523399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797085A (zh) 液晶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704828A (zh) 共平面开关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866350A (zh) 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单元电路
CN1164969C (zh) 包括驱动电路系统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573435A (zh) 显示装置及控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292302C (zh) 电光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908792A (zh) 聚合物稳定配向的液晶面板
CN1991534A (zh) 液晶显示器
CN1273857C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274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