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6602A -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6602A CN1256602A CN99123963A CN99123963A CN1256602A CN 1256602 A CN1256602 A CN 1256602A CN 99123963 A CN99123963 A CN 99123963A CN 99123963 A CN99123963 A CN 99123963A CN 1256602 A CN1256602 A CN 12566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rate
- data
- signal
- maximum 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发射和接收设备包括:移动台的最大速率控制装置,并包括提取最大速率控制设置信息的装置,根据传输条件以及移动台所请求的传输速率等来确定最大速率控制设置信息,及根据最大速率控制可变地控制传输速率的编码装置,数据总线切换装置。还提供了在移动台将连续数据内容插入到传输信号的报头部分以向基站请求连续数据内容的装置。提供了对应于最大速率确定传输功率并将其设置在调制装置中的装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速率通信方法及其所用的设备,特别涉及的是在使用码分多址(CDMA)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一种蜂窝系统)中的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多个移动台可使用一个公共信道在任意的时刻访问一个基站。
在使用常规CDMA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许多移动台随机地通过信道中的相同频带向上与一个基站通信。
另外,在每个信道被多路复用并通过代码的正交来分隔的CDMA方法中,如果被同时访问的信道的数量增加,则信道相互之间的干扰将增加。
另外,作为未来的移动通信服务,人们希望能从当前主要是话务的服务发展到实现多媒体服务,在这种多媒体服务中,语音、图像和其它数据的通信混合在一起。
分组数据传输就是这样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传统上,作为提高数据分组发送的传输量的技术,有一种预约型(reservation type)的访问控制技术,而在JP-A-233051/1997(此后称为现有技术1)中提出了多路接入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预约型的访问控制被用于进行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分组传输的调度。
这是作为用于减少分组冲突概率的多路接入方法而提出,其中有数据发送请求的移动台通过用于预约目的的控制包在基站中预约一个发射信道,基站向每个终端通知要发送数据的发射时序。
此外,在JP-A-55693/1997(此后称为现有技术2)中,根据为一个发射信道限定一个时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访问方法,该方法用于对预约型访问控制中预约目的的控制分组发生冲突所导致的传输量减少加以改善,并且允许控制分组的随机访问,以预约一个信道。
第一个任务是,在通过使用CDMA的移动通信蜂窝系统内上行方向一个信道中的随机访问来实现数据分组发射的情况下,如果每个移动台通过最大速率访问来进行随机发送,由于最大速率访问集中在一起,分组冲突的概率增加了,而达到了业务量的集中条件。
其原因在于,即使在这样的区域中,话务服务通信使得实时特性的变得重要,并且可以接受一定的差错,但是数据分组通信使得发射质量变得重要,而只要由于业务量的集中导致干扰增加,也就是说,只要在接收侧由于传输质量变差导致差错信号的错误,就需要进行再次地传输和重发信息,以保证传输的质量,而重发相同信号也要重复多次。
第二个任务是,因为在现有技术1和2中提出的预约型访问方法中,为传输信道限定了时隙,从而通信业务的灵活性降低了,并且也难于通过随机访问来实现数据分组传输。
其原因在于,用于预约的控制信道和传输信道变得彼此不同步了,而且,在不能指定传输时序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就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用于通过使用CDMA的移动通信蜂窝系统内上行方向随机访问信道的最大速率访问的分散,来减少数据分组的冲突,该CDMA的移动通信蜂窝系统可提供可变速率数据传输服务。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供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首先,在大量发射连续数据的情况下,移动台将要被发射的数据的大小预先通知基站,并向基站发出一个最大速率的使用请求,然后以可变的方式在由基站指定的最大速率限制范围内改变传输速率,并根据由基站指定的最大速率来实现最佳通信。
第二,基站获取各移动台的传输请求,通过考虑无线电波传播的条件(各移动台当前所处的条件)和优先级等等,确定在那时的最大速率,并通知各移动台这一信息,从而实现最佳通信。
第三,在大量传输连续数据的情况下,移动台将要被传输的数据的大小预先通知基站,并向基站发出一个最大速率的使用请求,基站获取各移动台的传输请求,通过考虑无线电波传播的条件(各移动台当前所处的条件)和优先级等等,确定在那时的最大速率,并通知各移动台这一信息,然后移动台在由基站确定的最大速率限制范围内以可变的方式改变传输速率。
第四,在包含用于根据信息内容来对一种传输速率的信息信号进行编码的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的接收和发射设备中,提供一种调制装置,用于根据上述传输速率以一种功率调制信号;还提供一种最大速率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考虑到传输条件和各信道传输速率而确定的最大速率信息,对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控制传输速率的最大值。
第五,传输条件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多个信道的传输条件,并确定各信道传输条件的质量;传输速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各信道要求的传输速率;以及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用于通过根据上述传输条件检测装置和传输速率检测装置的结果和来自其它用户操作的指示,确定各信道传输速率的最大值,并提供用于通知各信道最大速率的确定结果的装置。
第六,按如下方式构成:
用于对话音编码的话音编码装置;
用于将数据信号序列分组成无线电信号发射单元的数据分组装置;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用于对已编码的话音数据和在上述话音编码装置以及数据分组装置中的分组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并加上冗余位和进行传输速率的匹配处理,并对这两种数据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单元进行帧构造和时隙插入,以及通信路径编码处理;
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其设置于上述话音编码装置和数据分组装置以及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之间,用于选择话音数据和分组数据之一,并将其输入至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
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装置,用于获取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信息,以向基站发射在上述数据分组装置中分组了的连续数据内容;
最大速率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并向上述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和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提供控制信号;
调制装置,用于对在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中经过通信路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数字调制;和
传输功率控制装置,用于从上述最大速率控制装置接收传输输出功率信息,并控制传输功率。
第七,按如下方式构成:
解调装置,用于对通过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及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解调;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用于根据传输速率进行通信路径解码处理,诸如对由上述解调装置输出并被插入时隙以构成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帧的重建和纠错解码,以及传输速率的匹配;
最大速率指示信息检测装置,用于从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输出信号的各帧的信息报头部分中提取出最大速率指示信息;
最大速率控制装置,用于从上述最大速率指示信息检测装置接收检测结果,并向接收装置的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和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
信息源分离装置,用于根据信息源的差异来分离信号,在话音/数据分组等从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被解码输出后,该信号被时间复用;
话音解码装置,用于对在上述信息源分离装置中分离的数据块中的话音输出进行解码;和
连续数据组装装置,用于将分组后的接收数据重建为连续的数据。
第八,按如下方式构成:
解调装置,用于对通过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及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中解调一个相应信道的信号,其中多个信道被复用;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用于根据传输速率进行通信路径解码处理,诸如对由上述解调装置输出并被插入时隙以构成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帧的重建和纠错解码,以及传输速率的匹配;
传输条件检测装置,用于根据上述解调装置解调出的输出信号,检测无线电波传播条件和每个通信路径的传输条件;
传输速率检测装置,用于根据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解码出的输出信号,检测各信道的传输率及其差错率;
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用于根据由上述传输条件检测装置和传输速率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输出信号,确定各信道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
第九,按如下方式构成: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用于对确定各信道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输出的各信道的一个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并加上冗余位和进行传输速率的匹配处理,并对无线电信号发射单元进行帧构造和插入时隙,和插入控制信息如最大速率控制信息,并进行通信路径编码处理;
调制装置,用于对在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中经过径编码后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制;
多路复用装置,用于对在上述调制装置中被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信号进行多路复用。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侧的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侧的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确定最大传输速率的流程图。
将参见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分组多址通信方法及其发射与接收设备的实施例。
参见图1,将说明在移动台一侧发射设备的配置。
该装置具有输入端100,用于诸如对延迟要求严格的信号传输(例如话音信号传输)的信号,和输入端101,用于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数据传输延迟等并且对数据传输错误等具有严格要求的信号,该装置包括话音编码装置102(在本实施例的示意图中,输入端100的输入是话音),数据分组装置103,用于将数据信号序列分组成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104,用于根据最大速率控制装置111的转接信号将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105的输入转接到编码话音数据或分组数据;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105,用于执行纠错编码、添加冗余比特和传输速率的匹配处理,并用于管理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的成帧和时隙插入的通信路径编码处理。
并且,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105向信息传输报头部分添加用于请求从数据分组装置103传输连续数据内容的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信息,并连接到用于提供其控制信息信号的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装置110。
提供用于数字调制通信路径编码信号的调制装置106,并将其连接到用于控制其发射输出功率信息的发射功率控制装置112。
因为在发射功率控制装置112中,根据传输速率确定发射功率,所以将其连接到最大速率控制装置111。
调制装置106的输出连接到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108和下一级上的发射和接收天线109。
下面将说明在移动台一侧接收设备的配置。
连接解调装置126,该装置用于对发射和接收天线109和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108所接收信号进行数字解调。
解调装置126的输出连接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125,用于根据传输速率管理通信路径解码处理,例如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时隙中接收信号的帧重建、纠错解码和传输速率匹配。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125连接到最大速率指示信息检测装置130,用于从每帧的信息报头部分提取最大速率指示信息,检测结果作为输入连接到发射侧装置的最大速率控制装置111。
时分复用的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125解码之后的话音、数据分组等信号连接到信息源分离装置124,用于根据信息源的不同执行分离,输出的话音数据块连接到话音解码装置122,解码后的话音从输出端120输出。
同样,分组接收数据输入至连续数据组装装置123,并从输出端121作为重建数据输出以便建立连续数据。
参见图2,将说明在基站一侧接收设备的配置。
由发射和接收天线200与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200接收并复用多条信道的接收信号输入用于解调各相应信道信号的解调装置210、220和230(CH1、CH2、CHn)。
解调装置210、220和230的输出连接到各自的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211、221和231。
并且,各解调装置210、220和230连接到用于检测每条通信路径的无线电波传播条件与传输条件的传输条件检测装置202。
并且,各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211、221和231连接到用于检测每条信道(CH1、CH2、CHn)传输速率及其误码率的传输速率检测装置203。
并且,传输条件检测装置202和传输速率检测装置203连接到用于确定每条信道(CH1、CH2、CHn)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204。
信号在解码之后分别从连接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211、221和231的输出端213、223和233输出。
下面将说明在基站一侧发射设备的配置。
从输入端217、227和237输入的每条信道(CH1、CH2、CHn)的信号输入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215、225和235,用于为每条信道执行纠错编码、添加冗余比特和传输速率的匹配处理,并用于为每条信道管理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的成帧和时隙插入,以及诸如插入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的控制信息等的通信路径编码处理,各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215、225和235的输出连接到解调装置214、224和234,每条信道(CH1、CH2、CHn)的解调信号输入复用装置206,经过多路复用处理,然后经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201和下一级的发射和接收天线200发射给移动台。
另外,在该图中,21a表示信道1的接收信号处理装置,21b表示信道1的发射信号处理装置,22a表示信道2的接收信号处理装置,22b表示信道2的发射信号处理装置,23a表示信道n的接收信号处理装置,23b表示信道n的发射信号处理装置。
下面参见图1和图2,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分组多址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操作。
参见图1,将说明在移动台一侧发射设备的操作。
输入端100提供的话音信号在话音编码装置102中针对话音进行编码。
输入端101提供的不同于话音的数据信号被分组成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并存储在数据分组装置103中。
在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105中经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装置110将所存储的数据内容信息插入信息传输帧的报头部分。
在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104中,由最大速率控制装置111的转接信号控制来自话音编码装置102和数据分组装置103的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105。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编码装置105根据输入信号的信息内容和最大速率控制装置111所提供的最大速率执行纠错编码、添加冗余比特和传输速率的匹配处理,并根据被发射信号的格式执行实际数据、控制信号等的成帧和时隙插入的通信路径编码处理。
在调制装置106中,对在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105中被通信路径编码的信号进行数字调制,以作为无线电信号来发射数字信号。
由发射功率控制装置112根据最大速率控制装置111指示的最大速率将发射信号的发射功率作为发射幅度信息输入调制装置106,并经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108由发射和接收天线109通过无线电输出。
下面参见图1,将说明在移动台一侧接收设备的操作。
在解调装置126中数字解调由发射和接收天线109和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108接收的信号。
在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125中,根据传输速率为已解调接收信号执行通信路径解码处理,例如以插入时隙方式构成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的接收信号的帧重建、纠错解码和传输速率匹配。
由最大速率指示信息检测装置130提取在接收格式中信息报头部分预定位置上所包括的最大速率指示信息,并将其输入发射设备的最大速率控制装置111。
在信息源分离装置124中分别分离在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125中解码的信号序列,对于该信号序列话音和数据分组是复用的,并将话音信息序列输入话音解码装置122,然后将解码的话音信号从输出端120输出。
并且,在信息源分离装置124中,当在连续数据组装装置123中将数据分组序列由分组重建成数据块之后,将其从输出端121输出。
下面参见图2,将说明在基站一侧接收设备的操作。
因为将多条信道被发射和接收天线200与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201所接收的信号复用,信号通过各条相应信道(CH1、CH2、CHn)输入各信道的解调装置210、220和230,并在预定信道的解调装置210、220和230中解调。然后,各解调信号输入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211、221和231,将其解码并从输出端213、223和233输出。
并且,在解调装置210、220和230中执行有用波接收电平、干扰波接收电平等的测量,并在传输条件检测装置202中收集每条信道(CH1、CH2、CHn)的相应信息。
在传输条件检测装置202中按信道(CH1、CH2、CHn)的传输条件质量顺序进行分级,并将分级结果输入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204。
并且,在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211、221和231中,包含在接收格式中信息报头部分预定位置上的每条信道(CH1、CH2、CHn)的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信息被收集在传输速率检测装置203中。
另外,解码之后根据误码率等是否需要重发的信息也经传输速率检测装置203输入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204。
根据以上述方式收集的每种信息,在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204中确定每条信道(CH1、CH2、CHn)的最大速率信息。
下面参见图2,将说明在基站一侧发射设备的操作。
从输入端217、227和237输入每条信道的信息信号,然后由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215、225和235分别解码每条信道(CH1、CH2、CHn)的输入信号。
在上述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204中为每条信道(CH1、CH2、CHn)分别确定的最大速率信息被输入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215、225和235,并在此将最大速率信息插入传输格式中信息报头部分的预定位置。
并且,在调制装置214、224和234中对每条信道(CH1、CH2、CHn)中被编码、成帧和插入时隙的信号进行数字调制,并在复用装置206中复用每条信道的调制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201与发射和接收天线200发射给移动台。
在此,将参见图4说明最大速率的决定方法。
当一个用户(下文称作用户A)发出数据传输请求(步骤400)时,决定用户A所传输数据分组的大小(步骤401)。然后用户A通知系统该数据分组的大小(步骤402)。
系统收集来自多个用户的传输请求和传输状态结果并利用它们来决定最大速率。
系统一直执行决定最大速率的过程(步骤410至步骤414的循环)。在最大速率决定过程(步骤410至步骤414的循环)中,传输状态检测装置202根据载波电平和干扰波电平计算SIR(信号与干扰功率比),然后测量传输路径状态(射频波状态)(步骤411)。传输速率检测装置203检测信道的当前传输速率和以该传输速率所产生数据传输分组的大小。而且,传输速率检测装置203用添加在信息中的CRC校验比特测量误码率(步骤412)。
在最大速率决定过程中,当前测量的用户射频状态(SIR)、接收质量(误码率)、数据传输请求的出现和未出现以及数据传输的大小被用作决定依据。为所有用户收集这些决定依据。根据所收集的决定依据修改描述每个用户优先级的优先级表(步骤413)。
通过参考优先级表(步骤403),系统决定限制每条信道的最大速率的信息(步骤404)。在此所决定的最大速率被通知各条信道(步骤405)。
当判断用户A所要求的数据大小与一个允许的最大速率一致时,用户A开始传输一个数据分组(步骤406)。
当用户A在传输数据分组时,系统操作优先级表并临时强制降低其它用户的优先级,因而创建了通过一操作可传输用户A的分组的环境(步骤407)。
当完成用户A的分组传输时(步骤408),系统释放用户A的优先级(步骤409)。因而,系统准备用下一较高的优先级接收来自用户A的数据。
将进一步更详细地说明优先级表的修改过程。
现在假设用户A、B和C分别发出分组数据传输请求,每个分组数据传输请求具有不同的大小。
如果用户A的分组大小是400k,用户B的分组大小是300k,并且用户C的分组大小是200k,系统为各用户计算每个分组大小是系统数据段大小的多少倍。假设数据段大小是100k。在这种情况下,用户A的分组大小是数据段大小的四倍,用户B的分组大小是数据段大小的三倍,用户C的分组大小是数据段大小的两倍。
在第一阶段,按请求顺序输入优先级。在此,假设请求按用户A、B和C的顺序进行。
在第二阶段,根据每条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的接收质量是好或坏确定优先级顺序。如果所有用户的接收质量为好,维持请求顺序不变。在此,假设用户A和B为好而用户C为坏,并在优先级表上按用户A、B和C的顺序进行分级。
在第三阶段,为控制优先级顺序,根据上述数据大小判定已计算的SIR的单位时间平均值是否已达到阈值。因为数据段是100k,用户A需要四倍的时间用于数据传输。因为该原因,如果对用户A的严格设置不能满足阈值并且用户B和C满足该阈值,在优先级表上按用户B、C和A的顺序的进行分级。
系统参考优先级表通知每个用户每条信道的最大速率。在这个例子中,系统指示用户B每次在一个单元时隙中以三倍的速率传输数据。同时为了指示用户A和C进行常规发送,系统使用户A和C继续传输分组。
当用户B已经完成传输时,立即释放用户B的优先级顺序。同时,当用户C的CRC(接收质量)变为好(OK)时,优先级表由用户A和C修改成用户C和A。而且,现在假设用户B已经再次发出一个传输请求。
因为用户B属于下一时隙的请求,第一入口的优先级顺序变低。因而,第一阶段结束。因此,按用户C、A和B的顺序对优先级分级。系统向用户C指示两倍的速率。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操作的顺序图。
该顺序图表示移动台设备A和移动台设备B几乎同时发出连续数据传输请求状态下的顺序图。
在此,假设相应的移动台设备A和B请求以最大速率传输(300,301)。
基站装置通知移动台设备A最大速率信息改为最大值(302)。
并且,基站通知移动台设备B最大速率信息改为最大值(303)。
移动台设备A以指定的最大速率传输连续数据(304)。
移动台设备B以最小速率传输具有高优先级的数据(暂时地,其为需要实时传输的话音等)(305)。
基站装置通知已完成对移动台设备A连续数据的接收(306)。
基站装置通知移动台设备A最大速率信息改为最小值(308)。
并且,基站装置通知移动台B最大速率信息改为最大值(307)。
移动台设备B以指定的最大速率传输连续数据(309)。
移动台设备A以最小速率传输具有具有高优先级的数据(暂时地,其为需要实时传输的话音等)310。
在该顺序中,从移动台设备B发出连续数据传输请求,直到基站装置311通知最大速率信息改为最大值,出现连续数据传输的等待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204,用一个实施例解释本发明,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每条信道(CH1、CH2、CHn)的传输条件和所要求的传输速率信息确定每条信道的最大速率,然而,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考虑下述应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向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204增加一个输入信号并向输入增加操作者的指令信号来执行最大速率的确定,如果采用该方法,可为最大速率的确定增加自由度。
因此,在不改变移动台设备的情况下,可获得一些优点,其中可根据一种用户约定的业务在一条信道上施加限制并提高和降低一条信道的优先级。
第一种优点在于在随机接入中,在不控制传输定时和时隙的情况下,可实现分组数据的按需分配,从而减少分组冲突导致的重发并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其原因如下:对于移动台在CDMA蜂窝系统上行方向上接收信号,因为随每个移动台设备终端所处位置的不同,每个移动台设备的通信变得不同步,移动台设备所发射的信号处于彼此容易产生干扰的状态。
因此,对于移动台设备到基站的传输,因为每个传输都变成干扰信号,如果尽可能地稍微降低信息的重发等,则可改善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同样,通过执行基站到每个移动台的传输控制,因为能以最大速率同时发送多个分组,当干扰较低并且无线电波环境较好时,确认分组可显著减少。
第二种优点在于根据移动台设备一侧最大速率的控制,能以必需和足够的发射功率进行通信,这意味着可降低消耗功率。
其原因在于,通信是通过设置最佳最大传输速率以无错误数据传输所需的最小功率进行的。其中除常规方法之外还考虑基站传输路径的环境和其它移动台的传输环境,在该通信中降低了传输速率并降低了发射功率。
而且,为补偿误码而进行的信息重发变得更少,并且也不再出现不必要的功率消耗,同时能实现特性和性能的提高,并显著地提高电路和装置配置的小型、轻型、高速、高集成度和简易性以及传输效率,不仅可提高安全性,还可提高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使提高生成能力和可维护性成为可能,这足以使资源的再利用成为可能。
Claims (9)
1.一种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移动台大量发送连续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的大小和最大速率的使用请求发送至基站,
所述移动台在由基站指定的最大速率限制范围内以可变的方式改变传输速率。
2.一种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站一侧接收各移动台的传输请求,
在基站一侧,根据各移动台当前所处的无线电波传播的条件、数据大小和优先级等等,确定在那时的最大速率,和
基站一侧将所述最大速率通知所述各移动台。
3.一种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台在大量发送连续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的大小和最大速率的使用请求发送至基站,
基站接收各移动台的所述数据大小和所述使用请求,
根据各移动台当前所处的无线电波传播的条件、数据大小和优先级等等,确定在那时的最大速率,
基站一侧将所述最大速率通知所述各移动台,
所述移动台在由所述基站确定的最大速率限制范围内以可变的方式改变传输速率。
4.移动台所具有的发射设备,包括: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根据信息内容以一种传输速率将信息信号编码;
调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传输速率将信号调制为一种传输功率;和
最大速率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考虑各信道传输条件和传输速率而确定的最大速率信息,对所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控制传输速率的最大值。
5.基站所具有的接收和发射设备,包括:
传输条件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多个信道的传输条件,并确定各信道传输条件的质量;
传输速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各信道要求的传输速率;以及
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通过根据所述传输条件检测装置和传输速率检测装置的结果以及来自其它用户操作的指示,确定各信道传输速率的最大值,以及
将最大速率的确定结果通知各信道。
6.移动台所具有的接收和发射设备,包括:
用于对话音编码的话音编码装置;
用于将数据信号序列分组成无线电信号发射单元的数据分组装置;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用于对已编码的话音数据和在上述话音编码装置以及数据分组装置中的分组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并加上冗余位和进行传输速率的匹配处理,并对这两种数据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单元进行帧构造和插入时隙,以及通信路径编码处理;
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其设置于上述话音编码装置和数据分组装置以及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之间,用于选择话音数据和分组数据之一,并将其输入至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
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装置,用于获取连续数据内容请求指示信息,以向基站发射在上述数据分组装置中分组了的连续数据内容;
最大速率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并向上述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和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提供控制信号;
调制装置,用于对在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中经过通信路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数字调制;和
传输功率控制装置,用于从上述最大速率控制装置接收传输输出功率信息,并控制传输功率。
7.移动台所具有的接收和发射设备,包括:
解调装置,用于对通过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及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解调;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用于根据传输速率进行通信路径解码处理,诸如对由上述解调装置输出并且被插入时隙而构成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帧的重建和纠错解码,以及传输速率的匹配;
最大速率指示信息检测装置,用于从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输出信号的各帧的信息报头部分中提取出最大速率指定信息;
最大速率控制装置,用于从上述最大速率指示信息检测装置接收检测结果,并向接收装置的话音/数据分组切换装置和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
信息源分离装置,用于根据信息源的差异来分离信号,在话音/数据分组等从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被解码输出后,该信号被时间复用;
话音解码装置,用于对在上述信息源分离装置中分离的数据块中的话音输出进行解码;和
连续数据组装装置,用于将分组后的接收数据重建为连续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基站所具有的接收和发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解调装置,用于从通过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及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中解调一个相应信道的信号,其中多个信道被复用;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用于根据传输速率进行通信路径解码处理,诸如对由上述解调装置输出并被插入时隙从而构成无线电信号传输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帧的重建和纠错解码,并进行传输速率的匹配;
传输条件检测装置,用于根据上述解调装置解调出的输出信号,检测无线电波传播条件和每个通信路径的传输条件;
传输速率检测装置,用于根据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解码装置解码出的输出信号,检测各信道的传输率及其误码率;
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用于根据由上述传输条件检测装置和传输速率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输出信号,确定各信道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
9.基站所具有的接收和发射设备,包括:
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用于对确定各信道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的最大速率控制信息确定装置输出的各信道的一个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并加上冗余位和进行传输速率的匹配处理,并对无线电信号发射单元进行帧构造和插入时隙,和插入控制信息如最大速率控制信息,并进行通信路径编码处理;
调制装置,用于对在上述可变速率通信路径编码装置中经过路径编码后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制;
多路复用装置,用于多路复用各信道的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是在上述调制装置中被调制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3061098 | 1998-11-20 | ||
JP330610/1998 | 1998-11-20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269533A Division CN1783766A (zh) | 1998-11-20 | 1999-11-19 |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6602A true CN1256602A (zh) | 2000-06-14 |
CN1288926C CN1288926C (zh) | 2006-12-06 |
Family
ID=182345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269533A Pending CN1783766A (zh) | 1998-11-20 | 1999-11-19 |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
CNB9912396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8926C (zh) | 1998-11-20 | 1999-11-19 |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269533A Pending CN1783766A (zh) | 1998-11-20 | 1999-11-19 |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050141463A1 (zh) |
EP (2) | EP1003302A3 (zh) |
KR (1) | KR100345999B1 (zh) |
CN (2) | CN1783766A (zh) |
AU (1) | AU775674B2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5963C (zh) * | 2002-06-17 | 2008-04-30 | 诺基亚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终端、基站和方法 |
CN100446582C (zh) * | 2005-03-23 | 2008-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允许信息量管理方法 |
CN100446489C (zh) * | 2003-09-09 | 2008-12-24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
CN100591174C (zh) * | 2007-11-23 | 2010-02-1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远端设备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
CN101860409A (zh) * | 2002-02-28 | 2010-10-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基站、发送控制方法、及无线发送装置 |
CN101123557B (zh) * | 2006-08-10 | 2010-11-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 |
CN101053226B (zh) * | 2005-01-07 | 2011-07-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多用户分组的装置和方法 |
CN1751465B (zh) * | 2003-06-18 | 2011-11-09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
CN103353715A (zh) * | 2013-06-26 | 2013-10-16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监控系统冗余保护测控数据传输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0017406A (ko) * | 2000-08-30 | 2002-03-07 | 서평원 | 클라이언트 서버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데이터의 압축 및복원방법 |
US6847629B2 (en) | 2000-11-30 | 2005-01-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2371947B (en) * | 2001-02-01 | 2005-02-23 | Fujitsu Ltd |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7215653B2 (en) | 2001-02-12 | 2007-05-08 | Lg Electronics Inc. |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rate on the reverse link for each mobile station in a dedicated manner |
US7286558B2 (en) * | 2001-03-29 | 2007-10-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rate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657980B2 (en) | 2001-04-12 | 2003-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892682B2 (ja) * | 2001-06-18 | 2007-03-1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US6788687B2 (en) | 2001-10-30 | 2004-09-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130309B2 (en) * | 2002-02-20 | 2006-10-31 | Intel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dynamic delay compens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voice ove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
JP2004040568A (ja) * | 2002-07-04 | 2004-02-05 | Denso Corp | 無線通信端末 |
KR100453324B1 (ko) * | 2002-11-18 | 2004-10-2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인터넷 서비스품질 보장을 위한 라우팅 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4304372B2 (ja) * | 2003-09-10 | 2009-07-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
WO2005029731A1 (ja) | 2003-09-24 | 2005-03-31 | Nec Corporation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
GB0323246D0 (en) | 2003-10-03 | 2003-11-05 | Fujitsu Ltd | Virtually centralized uplink scheduling |
US20050078615A1 (en) * | 2003-10-14 | 2005-04-14 | Muri David 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uplex communication |
WO2006073284A1 (en) | 2005-01-07 | 2006-07-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multiuser packe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FR2903257A1 (fr) | 2006-06-30 | 2008-01-04 | Thomson Licensing Sas |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adapte a la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de donnees |
JP2008211539A (ja) * | 2007-02-27 | 2008-09-11 | Brother Ind Ltd |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4793287B2 (ja) * | 2007-02-28 | 2011-10-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8855567B2 (en) | 2007-07-10 | 2014-10-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two rate feedback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US8433349B2 (en) | 2007-07-10 | 2013-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by interfering device with success probability adaptation in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s |
US9521680B2 (en) | 2007-07-10 | 2016-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three rate reports from interfering device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US8874040B2 (en) * | 2007-07-10 | 2014-10-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rate capping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US9668225B2 (en) | 2007-07-10 | 2017-05-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one rate feedback and probability adaptation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US8849197B2 (en) | 2007-07-10 | 2014-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US9237526B2 (en) | 2010-03-12 | 2016-01-12 | Sunrise Micro Devices, Inc. | Powe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
JP5732878B2 (ja) | 2011-02-07 | 2015-06-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8948044B2 (en) * | 2012-10-30 | 2015-02-03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Weighted-fairness in message rate 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for vehicular systems |
KR102179029B1 (ko) * | 2019-10-08 | 2020-11-16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백홀 사용량을 감소시키는 협력 노드들 간의 확률 콘텐트 분할 저장 장치 및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70938B (it) * | 1993-05-14 | 1997-05-16 | Cselt Centro Studi Lab Telecom | Procedimento per il controllo della trasmissione su uno stesso canale di flussi informativi a velocita' variabile in sistemi di comunicazione tra mezzi mobili, e sistema utilizzante tale procedimento |
US5442625A (en) * | 1994-05-13 | 1995-08-15 | At&T Ipm Corp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providing variable data rate access to a user |
US5638412A (en) * | 1994-06-15 | 1997-06-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and rate negoti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0138820B1 (ko) * | 1995-05-12 | 1998-07-01 | 양승택 | Cdma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채널 할당방법 및 그 장치 |
JP2968706B2 (ja) * | 1995-07-26 | 1999-11-02 | 日本電気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移動無線機 |
JPH09224283A (ja) * | 1996-02-19 | 1997-08-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移動通信装置のチャネル割当て方法 |
US5745480A (en) * | 1996-04-03 | 1998-04-28 | Adicom Wireless, Inc. | Multi-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914959A (en) * | 1996-10-31 | 1999-06-22 |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an automatically selectable transmission rate |
JPH10229362A (ja) * | 1997-02-17 | 1998-08-25 | Fujitsu Ltd | 無線基地局装置 |
US5914950A (en) * | 1997-04-08 | 1999-06-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rate scheduling |
US5923650A (en) * | 1997-04-08 | 1999-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rate scheduling |
US5898696A (en) * | 1997-09-05 | 1999-04-2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encoding rate in a variable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974327A (en) * | 1997-10-21 | 1999-10-26 | At&T Corp. | Adaptive frequency channel assignment based on battery power level in wireless access protocols |
US6775548B1 (en) * | 1998-06-22 | 2004-08-1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Access channel for reduced access dela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597705B1 (en) * | 1998-09-10 | 2003-07-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optimal reverse link scheduling of resources, such as a rate and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190688B1 (en) * | 1998-09-21 | 2007-03-1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setting of initial traffic power |
-
1999
- 1999-11-18 EP EP99122093A patent/EP1003302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9-11-18 EP EP07108161A patent/EP1858188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9-11-18 AU AU59540/99A patent/AU775674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9-11-19 CN CNA2005101269533A patent/CN1783766A/zh active Pending
- 1999-11-19 CN CNB991239636A patent/CN128892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1-20 KR KR1019990051710A patent/KR10034599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
- 2005-02-18 US US11/061,673 patent/US200501414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
- 2006-07-07 US US11/482,434 patent/US2006025096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0409A (zh) * | 2002-02-28 | 2010-10-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基站、发送控制方法、及无线发送装置 |
CN100385963C (zh) * | 2002-06-17 | 2008-04-30 | 诺基亚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终端、基站和方法 |
CN101242611B (zh) * | 2002-06-17 | 2011-03-16 | 诺基亚公司 | 支持上行链路调度的双阈值上行链路速率控制 |
CN1751465B (zh) * | 2003-06-18 | 2011-11-09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
CN100446489C (zh) * | 2003-09-09 | 2008-12-24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
CN101053226B (zh) * | 2005-01-07 | 2011-07-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多用户分组的装置和方法 |
CN100446582C (zh) * | 2005-03-23 | 2008-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允许信息量管理方法 |
CN101123557B (zh) * | 2006-08-10 | 2010-11-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 |
CN100591174C (zh) * | 2007-11-23 | 2010-02-1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远端设备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
CN103353715A (zh) * | 2013-06-26 | 2013-10-16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监控系统冗余保护测控数据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50141463A1 (en) | 2005-06-30 |
AU5954099A (en) | 2000-05-25 |
KR100345999B1 (ko) | 2002-07-26 |
US20060250960A1 (en) | 2006-11-09 |
CN1288926C (zh) | 2006-12-06 |
AU775674B2 (en) | 2004-08-12 |
KR20000035600A (ko) | 2000-06-26 |
CN1783766A (zh) | 2006-06-07 |
EP1858188A2 (en) | 2007-11-21 |
EP1003302A3 (en) | 2001-12-12 |
EP1003302A2 (en) | 2000-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8926C (zh) |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 |
CN103957577B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 | |
CN1065697C (zh) | 具有用于多址无线通信的逻辑信道的数字控制信道 | |
CN1226898C (zh) | 使配置成接收广播数据突发消息的远程站中待机时间最大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84749C (zh) | 分组交换蜂窝系统中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 | |
CN1136677C (zh) | 多点传播服务方法与信息配送装置及无线电终端 | |
EP2482476B1 (en) |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streams in wireless broadcast networks | |
KR100971159B1 (ko) | 다중 캐리어 무선 통신 접근 단말 및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
US878726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hared sub-packe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DK2327263T3 (en) | MULTI CARRIER DESIGN FOR CONTROL AND PROCEDURES COMPREHENSIVE CARRIING OF CARRIERS | |
US759933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hared sub-packe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5065C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随机存取控制方法及该通信系统 | |
CN101039166A (zh) |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969475A (zh) | 用于蜂窝广播和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030796A (zh) | 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685647A (zh) | 一个无线系统中的信标信令 | |
KR20100139009A (ko) | 무선 시스템의 제어 시그널링 방법 | |
AU2006211764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 |
CN115088356A (zh) | 用于nr多播服务的组调度方法和设备 | |
CN1631015A (zh) | 网络中的通信管理方法及相应信号、发射器装置与接收器终端 | |
CN101047427A (zh) | 基于资源调度策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
CN1778082A (zh) | 在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受控叠加编码 | |
CN1841967A (zh) |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信息信号序列传输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06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