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6061A - 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6061A
CN1256061A CN98805013A CN98805013A CN1256061A CN 1256061 A CN1256061 A CN 1256061A CN 98805013 A CN98805013 A CN 98805013A CN 98805013 A CN98805013 A CN 98805013A CN 1256061 A CN1256061 A CN 1256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node
transmission
dx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5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利奥·希派雷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25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6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网络中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的一种方法、网络节点和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网络包括用于收发分组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DXT,BS)。从第一节点(DXT)向第二节点(BS)发送的分组(3、4、5、6)的目的地址表明第二节点是下一节点,在第一节点(DXT)根据包含在每个接收的分组中的标识数据,识别与分组相关联的目的地址和数据传输连接(A、B、C、D)。为了减少分组不能及时到达的风险,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节点(DXT)中接收控制信号(8),该信号包含了向第二节点(BS)发送的下一分组的数据传输连接信息,向第二节点(BS)发送与控制信号(8)指示的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

Description

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组必须排队等候转发情况下呼叫的分组交换传输,尤其涉及在电信网和移动电话系统中基站之间的电路上,呼叫向基站的分组交换传输,在前述移动电话系统中呼叫以等时间间隔的数据分组形式传送。
在大多数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中,无线路径的载波通过例如TDMA(时分复用)或CDMA(码分复用)方法在多个用户之间划分。这些方法的共性在于,这些方法的共性在于,为每个呼叫分配不同的信道,呼叫被划分成特定长度的呼叫分组,这些分组以无线路径载波上传送的连续帧的形式在不同信道上传送。一个帧包括若干信道。为了保证分组在适当的帧中及时到达,分组必须及时到达基站。在TDMA方法中,一个帧包含时间上连续的多个时间信道,分组必须及时到达基站,才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信道上发送。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网络节点中分组的到达速率和次序例如随着途中遇到的网络节点的负荷而变化,因而分组以随机次序到达例如基站之前的网络节点,然后发送到无线路径。前一已知网络节点以分组到达网络节点的次序将分组发送到基站。从基站转发分组角度看,到达次序可能并不是合适的发送次序:呼叫分组必须按照无线路径协议所规定的信道次序,以均匀的速率发送到无线路径。当发送分组的网络节点连接到网络的其它部分的速率高于接收分组的网络节点连接到发送网络节点的速率时,同样会出现这种不利情况。这样,分组必须在网络节点中排队等待接入低速率连接,它们以随机到达次序转发给接收网络节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幅度降低分组无法及时到达的风险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中,分组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节点的资源分配情况,确定与不同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的发送次序;向第一节点发送表明第二节点发送次序的控制信号;以及以所述次序将与不同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直至接收到新的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节点的资源分配情况,确定与第二节点中需要的下一个分组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向第一节点发送表明与第二节点中发送的下一个分组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的控制信号;以及以所述次序将与所述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
本发明还涉及可以应用本发明方法的一种网络节点。该网络节点包括接收分组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识别与分组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发送装置,用于向目的地址发送分组;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与分组相关联的目的地址和数据传输连接;以及缓存接收的分组的缓冲器。该网络节点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数据传输网络接收控制信号的处理装置,所述控制信号包含需要向确定的目的地址发送的下一分组的数据传输连接信息;以及发送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包含在控制信号中的信息,选择向目的地址发送的下一分组。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无线数据传输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网络节点。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在无线传输路径上发送分组的至少一个基站,在无线传输路径上为每个数据传输连接分配了不同的信道;信道管理装置,用于管理无线数据传输连接的建立、维护和取消,为数据传输连接分配信道以及收回分配的信道;发送分组的传输网络,所述网络包括向基站发送分组的至少一个节点,该节点包括缓存需要发送的分组的缓冲器,该节点能够在接收分组时根据包含在该分组中的标识数据识别与该分组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该数据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信道管理装置包括生成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节点的控制装置,该控制信号包含需要发送给基站的下一分组的数据传输连接信息,该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发送控制装置,用于从缓冲器中检索分组并将其发送给基站,发送控制装置响应于控制信号,从节点的缓冲器中选择发送给基站的下一分组。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网络节点例如从接收节点中接收表明该接收节点希望接着接收哪个分组的信息,并从等待发送的分组群中检索出该信息所指示的分组,从而可以确保所有分组都能及时到达。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接收网络节点能够精确地接收它需要转发的分组。例如,向无线路径发送的基站接收它需要发送到无线路径的分组,该分组将不会错过该发送时隙。此外,语音连接的质量保持良好。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发送到无线路径的时延涵盖了节点中的等待时延,因而在计算传输时延时不需要将其考虑在内。在持续遵循基于接收节点的资源分配情况的发送次序,以及一次一个分组地遵循该次序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这些优点。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基站的信道分配信息以发送次序存储在网络节点中,可以循环使用。如果信道分配信息发生变化,那么需要按照新信息更正发送次序。得到的优点是,因为仅在情况变化时发送控制信号,并且因为控制信号包含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减少了网络中的信令量。但是接收节点,例如基站,以适当的次序接收分组。
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将包含信令信息的控制分组与呼叫分组相分离。呼叫分组以特定间隔发送:在使用例如时分复用的方法中,分组以信道发送时长的间隔在无线路径上发送,如果呼叫分组之间有足够时间,则发送控制分组。得到的优点是,如果对时间要求较低的控制分组将优先级让给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呼叫分组,那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传输容量。这进一步提高了确保呼叫分组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接收网络节点的可能性。
本方法、网络节点和电信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在后附相关权利要求2到5,7到12,14和15中公开。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按照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2说明了基站和网络节点中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以及
图3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下面通过分组交换电信网络中的例子来描述本发明,该分组交换电信网被设计成充当数字无线网络的传输网,前述数字无线网络遵循ETSI(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定义的TETRA标准(泛欧中继无线)。TETRA标准例如定义了无线接口和其它接口,例如到另一TETRA网络的接口。但是,传输网络的内部结构没有标准化。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无线网络或其它无线网络,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显然可以应用于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网络和固定网络中的其它数据传输系统。
图1示出了采用无线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1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系统是按照TETRA标准的系统。数据传输系统1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无线路径Air与基站BS通信的移动台MS(移动用户)。数据传输系统1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BS,每个基站BS通过电路连接到数据传输系统1的固定传输网2的TETRA数字交换机DXT。下面结合图2和3详细描述按照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基站BS和网络节点DXT的操作。TETRA交换机DXT通过固定电路连接到TETRA的其它交换机DXT和数字中心交换机DXTc,DXTc是数据传输系统1的交换机,它连接到其它交换机DXT和/或其它中心交换机DXTc,为业务量提供可选路径。本申请中,到另一TETRA网络的接口位于中心交换机DXTc,但它也可以位于其它交换机DXT。本申请中,标准所定义的到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专用自动交换机(PABX)和分组数据网(PDN)的外部接口位于一个交换机DXT,但它们也可以位于例如各个交换机。按照TETRA标准的系统还包括该图中未示出的其它接口和外设单元。它们包括例如网管系统和调度系统。尽管该图示出了多个交换机,但在本发明的系统中,仅需要一个基站或其它接收网络节点,以及通过它转发分组的一个网络节点。此外,基站和网络节点不需要通过电路互连,它们可以例如使用无线数据传输。
图2示出了从一个网络节点DXT向另一网络节点,在图2的例子中是一个基站,发送分组时本发明的操作。但是,发送分组的网络节点DXT将结合图3详细描述。接收分组的基站BS通过无线路径以载波上连续发送的帧的形式将分组转发给移动台或其它无线单元。一个帧包含特定数量的信道,通常为一个连接分配一个信道。在为连接分配的信道上,与该连接相关联的一个分组通常在一个帧中发送。在目前使用的基于将载波划分成信道的方法中,帧是TDMA或CDMA帧。帧的传输时长取决于所用的无线系统。例如,在TETRA系统中,一个TDMA帧的发送需要约60毫秒,在CDMA方法所实现的窄带数据传输中,帧的发送需要约20毫秒。因为按照TETRA标准的无线接口基于4信道时分复用载波,所以一个帧中发送的每个信道约15毫秒。
在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TDMA帧包括分别为连接A、D、C和B分配的载波特定的信道CH1、CH2、CH3、CH4,即连接。为简明起见,该图仅示出了一个载波的分配情况。一个基站也可以具有多个载波。通常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信道,但是TETRA无线系统允许为一个连接分配多个时隙。但为简明起见,这里假定一个连接占用一个信道。这里一个连接意味着与数据传输或呼叫相关联的连接,或者在不同网元之间传送信令信息的连接。呼叫可以是语音呼叫或数据呼叫。TETRA标准定义的群呼叫是一个连接,在标准中为群呼叫分配了一个信道,该群的所有移动用户监听这个分配的信道。
在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基站BS通过64 kbit/s传输信道连接到网络节点,TETRA系统传输网络的一个交换机DXT。网络节点DXT以较高速率,例如2 Mbit/s信道连接到网络的其余部分。高速传输信道可以用作并行64 kbit/s信道,从而可以并行发送32个彼此复用的分组。该情况与分组从不同方向到达的情况相同,分组彼此的次序是随机的。但是,与相同连接相关联的分组则按时间顺序安置,因为它们是连续发送的,且以相同速率经过相同的距离。也可以直接使用高速信道,而不将其划分成并行信道。此外,网络节点DXT可以通过多个信道连接到网络的其余部分。上述传输速率和该图所示的信道数量仅是一个例子,只用于说明本发明。
在图2中,所有的无线路径信道都已分配。在进行了最后的改变时,即在例如为呼叫A分配了信道时,信道管理装置CHC搜寻空闲信道CH1,并为呼叫A分配信道。信道管理装置CHC包括控制装置7,它根据新的信道分配信息生成控制信号8。图2中的控制信道8包括已分配信道的连接的标识符,其次序最好按照它们的发送次序。控制信号8也可以包含除信道分配信息和发送次序之外的其它信息。在图2中,首先请求分组发送到连接C,然后依次发送到连接B、A和D。控制信号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发送与首先需要的分组相关联的信道分配信息和连接信息:例如,通过以信道次序宣布连接,以及单独宣布下一分组应当关联的连接或信道。在图2的例子中,控制信号应当包括例如A、D、C、B、CH3。
控制信号8最好将以下时间考虑在内:生成和发送信号所需的时间,从网络节点DXT向基站BS发送分组所需的时间,以及基站BS处理分组以将其转发到无线路径所需的时间。就上述时间而言,与请求的第一连接相关联的分组是基站BS所需的下一分组。如果发送分组和接收控制信号的网络节点DXT接收到例如控制信号中表明生成该控制信号时基站BS正在发送的信道的信息,那么它本身也可以计算时延。
控制信号8被发送给网络节点DXT。在接收到包含在控制信号8中的信息之后,网络节点DXT最好在其存储器中以发送次序存储位于该网络节点的信道的连接信息,并开始从接收和等待的分组中选择分组,按照与它们相关联的连接以以下次序转发:C、B、A、D、C、B、A、D...的次序,即循环依照存储在存储器中发送次序。
在图2中,网络节点DXT几乎同时接收了分组3、4和5。每个分组包含净荷和标识数据。净荷是分组的实际信息内容,标识数据表明了例如分组的目的地址。在接收到分组时,网络节点DXT根据该分组中的标识数据识别与该分组相关联的连接。基本点在于,根据标识数据识别出发送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和该分组所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例如在图2中,目的地址,即基站BS,和数据传输连接D必须出现在分组3的标识数据中。因为在图2情况下,网络节点DXT知道基站BS接着需要连接C的分组,所以它在几乎同时到达的分组3、4和5中选择与数据传输连接C相关联的分组5。然后,网络节点DXT在缓冲器中搜寻与连接B相关联的分组。在图2中,与连接B相关联的分组6到达网络节点DXT的时间比分组3、4和5略晚,网络节点DXT在接收的最初时刻就识别出连接B与分组6相关联。如果使用高速传输信道作为一个高速信道,那么网络节点DXT一直等到接收完分组6,然后才转发。如果信道具有相同速率,那么在发送了与连接C相关联的分组5时,即使仍未完全接收分组6,也可以开始向基站BS转发分组6。在发送了与连接B相关联的分组6之后,网络节点DXT向基站BS发送与连接A相关联的分组4,然后是与连接D相关联的分组3。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在信道分配情况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的控制信号。如果网络节点DXT接收到新的控制信号,那么它更新发送次序,开始遵照新的次序发送。如果例如呼叫B终止,则新的控制信号的发送次序将是例如A、D、C、空。控制信号不一定需要包含空闲区,但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使用计时器是分组的发送同步,所以控制信号最好包含空闲区。同步确保分组及时到达接收网络节点,而在发送网络节点中等待。其优点在于,在峰值业务量之后不久到达的分组能够及时到达,而不会等待较迟到达的分组太长时间,及时发送其它分组。计时器的操作将结合图3详细描述。
每次可以这样单独生成和发送控制信号8,使得它仅指示接收网络节点中需要的下一分组的连接。然后,网络节点DXT一次发送一个分组,并且在发送下一分组之前,总是等待控制信号。每次也可以这样单独生成和发送控制信号8,使得它包含与连续发送的分组相关联的多个连接信息,例如,为每帧发送一个不同的控制信号。如果控制信号包含的信息仅使用一次,那么不需要在网络节点DXT的存储器中存储发送次序。实际上,网络节点DXT中不需要存储器。
在图2中,信道管理装置CHC位于基站BS。这是针对无线路径发送的很自然的一种方案,因为信道管理装置分配并收回分配的信道,管理数据传输连接的建立、维护和取消。但是,信道管理装置CHC不一定需要位于基站BS。信道管理装置CHC位于网络节点DXT也同样不错,这样控制信号8的发送是网络节点的内部内部传输,或者信道管理装置CHC也可以位于网络中的其它位置,例如在网管系统或者在有基站控制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位于基站控制器。信道管理装置CHC的位置对本发明并不重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道管理装置CHC包含控制装置7就已足够,控制装置7用于根据接收分组的节点的信道分配信息,即根据接收节点转发或者需要分组的次序,生成控制信号8。基本点在于,发送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接收网络节点以何种次序需要分组,或者网络节点希望接着接收哪个分组的信息,而不是它从何处接收信息的信息。该次序取决于接收网络节点的资源分配情况。
图3的框图说明了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网络节点,该节点是TETRA系统的传输网络的交换机DXT。该节点也可以是包含一定智能的任何其它网络节点,该智能至少保证它不会在相同方向上发回它接收的分组。该节点不需要以任何方式处理分组;它所需要做的就是转发分组。为了便于说明,该网络节点是结合图2已描述过其操作的同一节点DXT。3个进入信道通往网络节点DXT,一个外出信道源自该网络节点。对该网络节点的外出和进入信道数量的唯一限制是,该网络节点必须有至少一个进入信道和至少一个外出信道。信道的数量没有上限,对所用传输路径也没有任何要求。网络节点还包括交换终端ET,用于从其它网络节点或其它网络收发分组。该网络节点还包括呼叫控制单元CCU,其功能包括呼叫控制和资源管理。呼叫控制单元CCU还接收结合图2详细描述过的控制信号,知道如何分离其中的连接信息以控制分组的发送。呼叫控制单元CCU根据包含在每个接收的分组中的标识数据识别与接收的分组相关联的连接,通过交换机终端ET控制分组的发送,按照控制信号中接收的信息以接收分组的节点需要它们的次序发送分组。该次序由与该分组相关联的连接决定。呼叫控制单元CCU可以在网络节点DXT的存储器M中以发送次序存储控制信号的连接信息,之后,呼叫控制单元CCU如同前面结合图2详细描述的那样,循环按照该次序发送。如果不需要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发送次序,那么网络节点不需要有存储器。呼叫控制单元CCU包括缓冲器BUF,用于缓存分组等待发送。缓冲器BUF也可以位于网络节点中的其它单元,或者它是一个单独的模块。为了实现呼叫控制单元CCU的功能,网络节点还包括分离装置,例如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信息存储发送次序的处理装置。前述功能也可以在网络节点的不同元件之间划分,例如分组接收装置ET可以识别与该分组相关联的连接。
网络节点DXT可以包括时钟CLO,用于操作的同步和定时。该时钟可以连接计时器TC,TC以预定间隔清零,利用TC可以使网络节点DXT的分组发送同步。如果分组以结合图2详细描述的循环发送次序发送给另一网络节点,则可以以计时器的清零间隔启动连续分组的发送。其优点在于,可以等待比其它分组到达略迟的分组一段适当的时间,但不会不必要地等待该连接所没有的分组,或者比其它分组到达得晚得多的分组。清零间隔最好使得发送给接收网络节点的分组的速率与节点转发它们的速率相同。这样,节点以正确速率及时接收分组。
如果并不是接收网络节点的所有信道都已分配,那么控制网络节点DXT中分组发送的呼叫控制单元CCU需要知道何时存在没有分配给任何连接的空闲时隙。这样,没有相关联的分组需要发送,也不需要发送与发送次序中下一连接相关联的分组。网络节点DXT可以在空闲连接上将计时器的清零间隔用于其它用户。空闲时隙可以以发送次序存储。这最好表现在控制信号中,控制信号包含‘空’标志信息,而不是连接信息,以表明该时隙空闲。发送网络节点DXT本身也可以通过比较存储器M中发送次序和包含在接收的新控制信号中的连接信息来确定空闲时隙。缺少的连接意味着空闲时隙,即‘空’。
网络节点DXT也可以包含维护单元OMU,它充当网络节点和网管系统之间的接口。维护单元OMU根据它从网管系统接收的命令配置网络节点中计时器的清零间隔。如果网管系统生成控制信号,那么网络节点DXT通过维护单元接收该信号。
网络节点DXT的接收装置ET可以分离呼叫分组和包含数据传输网的信令或控制信息的控制分组。呼叫分组包含语音或数据。如果网络节点接收到新的分组,接收装置ET根据包含在该分组中的标识数据确定该分组是否是控制分组。如果该分组是控制分组,则将接收的分组插入网络节点缓冲器BUF中维护的控制分组队列中。如果该分组是呼叫分组,则根据发送次序和与该分组相关联的呼叫,该分组或者在缓冲器中等待发送时刻,或者立即开始发送该分组。控制分组和呼叫分组也可以由呼叫控制单元CCU分离,控制分组不一定需要插入缓冲器BUF中的不同队列,而是由呼叫控制单元CCU根据标识数据从呼叫分组之间截取分组。如果控制分组具有优先级,那么以优先级次序将它们插入队列,或者按照优先级从缓冲器中取出。
如果网络节点DXT分离控制分组和呼叫分组,那么以计时器的清零间隔发送呼叫分组较为有利,该间隔最好被设置成等于无线路径上一个时隙的发送时间,TETRA系统中的时间约为15毫秒。甚至在采用TDMA方法的其它系统中,将清零间隔设置成等于无线路径上一个时隙的发送时间也较为有利。在呼叫分组的发送和计时器的清零之间的时间段中,发送控制分组。控制分组也可以在空闲时隙发送。例如,在按照TETRA标准的系统中,无线路径上分组的净荷分别是274比特和432比特。传输网络所需的标识数据可以例如由56比特表示,因而分组大小为330比特和488比特。如果分组大小是488比特,则64kbit/s传输信道上单个呼叫分组的发送需要7.6毫秒,所以在发送下一呼叫分组之前有约7.4毫秒时间可以发送控制分组。
清零间隔的持续时长也可以等于分组接收网络节点中重现的某个其它时间段。例如,在CDMA方法中,控制信号可以包含表明相关联分组在计时器的清零间隔期间发向这些连接的信息,前述清零间隔的长度等于帧的发送时长。
附图和相关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以及本发明如何在移动系统中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可以以多种方式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而不偏离后附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Claims (16)

1.数据传输网络中的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网络包括用于收发分组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DXT,BS),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节点(DXT)中接收与至少两个不同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
在第一节点中,根据包含在每个接收的分组中的标识数据,识别与分组相关联的目的地址和数据传输连接(A、B、C、D);以及
从第一节点(DXT)向第二节点(BS)发送包含目的地址的分组(3、4、5、6),根据该目的地址可以确定第二节点是下一节点,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节点(BS)的资源分配情况,确定与不同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的发送次序;
向第一节点(DXT)发送表明第二节点发送次序的控制信号;以及
以所述发送次序将与不同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从第一节点(DXT)发送到第二节点(BS),直至接收到新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第二节点的资源分配情况的改变,重新确定发送次序,以及
响应于发送次序的重新确定,向第一节点(DXT)发送新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数据传输网络中维护至少一个计时器(TC),该计时器以预定长度的间隔清零,
第一节点(DXT)分离呼叫分组和包含数据传输网信令信息的控制分组,
以发送次序从第一节点(DXT)向第二节点(BS)发送呼叫分组,使得两个连续分组的发送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最多与计时器(TC)的清零间隔相等,以及
在呼叫分组之间从第一节点(DXT)向第二节点(BS)发送控制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时分复用从第二节点(BS)转发分组,
从第二节点的信道(CH1、CH2、CH3、CH4)的分配信息(A、B、C、D)确定所述发送次序,以及
响应于信道(CH1、CH2、CH3、CH4)的分配数据的变化,发送控制信号(8)。
5.数据传输网络中的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网络包括用于收发分组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DXT,BS),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节点(DXT)中接收与至少两个不同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
在第一节点中,根据包含在每个接收的分组中的标识数据,识别与分组相关联的目的地址和数据传输连接(A、B、C、D);以及
从第一节点(DXT)向第二节点(BS)发送包含目的地址的分组(3、4、5、6),根据该目的地址可以确定第二节点是下一节点,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节点(BS)的资源分配情况,确定与第二节点(BS)中需要的下一个分组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
向第一节点(DXT)发送表明与第二节点中发送的下一个分组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的控制信号;以及
将与所述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的分组从第一节点(DXT)发送到第二节点(BS)。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除了发送给第二节点(BS)的下一个分组的数据传输连接之外,控制信号(8)还包含其分组需要发送给第二节点(BS)的其它数据传输连接信息,以及
以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次序,将与数据传输连接(A、B、C、D)相关联的分组(3、4、5、6)发送到第二节点(BS)。
7.数据传输网络中的一种分组交换网络节点(DXT),该网络节点包括接收分组的接收装置(ET);向目的地址发送分组的发送装置(ET);识别装置(CCU),用于识别与分组相关联的目的地址和数据传输连接,以及缓存接收的分组的缓冲器(BUF),
其特征在于,节点(DXT)还包括
从数据传输网络接收控制信号(8)的处理装置(CCU),所述控制信号包含需要向确定的目的地址发送的下一分组的数据传输连接信息;以及
发送控制装置(CCU),用于响应于包含在控制信号(8)中的信息,选择向目的地址发送的下一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
处理装置(CCU)接收控制信号(8),除了下一个发送的分组的数据传输连接信息之外,控制信号(8)还包含其它数据传输连接信息,其次序遵照向它们发送分组的次序,以及
发送控制装置(CCU)选择需要发送的分组,并命令发送装置(ET)以控制信号(8)中包含的数据所指示的次序发送分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
处理装置(CCU)在存储器(M)中以发送次序存储控制信号(8)中包含的信息,并且响应于新的控制信号的接收,将发送次序替换成新的次序,
发送控制装置(CCU)选择分组,循环依照存储器中存储的发送次序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网络节点(DXT)从它向其发送分组的数据传输网络的节点(BS)接收控制信号(8)。
11.根据权利要求7、8或9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网络节点(DXT)从数据传输网络的网管系统接收控制信号。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到11中任意一项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
数据传输网络是移动网,
网络节点是向移动网基站发送分组的网络节点,以及
控制信号包含基站的信道分配信息。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到12中任意一项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
该节点包括计时器(TC),它按照预定间隔清零,
接收装置(ET)分离呼叫分组和包含数据传输网信令信息的控制分组,以及
呼叫控制装置(CCU)接收控制分组,并在呼叫分组之间发送控制分组,使得两个连续分组的发送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不长于计时器(TC)的清零间隔。
14.一种使用无线数据传输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系统(1),该系统包括
在无线传输路径(Air)上发送分组的至少一个基站(BS),在无线传输路径上为每个数据传输连接分配了不同的信道,
信道管理装置(CHC),用于管理无线数据传输连接的建立、维护和取消,为数据传输连接分配信道以及收回分配的信道,以及
发送分组的传输网络(2),所述网络包括向基站(BS)发送分组的至少一个节点(DXT),该节点(DXT)包括缓存需要发送的分组的缓冲器(BUF),该节点(DXT)能够在接收分组时根据包含在该分组中的标识数据识别与该分组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连接,其特征在于,
信道管理装置(CHC)包括生成控制信号(8)并将其发送给节点(DXT)的控制装置(7),该控制信号(8)包含需要发送给基站(BS)的下一分组的数据传输连接信息,以及
该节点(DXT)包括至少一个发送控制装置(CCU),用于从缓冲器(BUF)中检索分组并将其发送给基站(BS),发送控制装置(CCU)响应于控制信号(8),从节点的缓冲器(BUF)中选择发送给基站的下一分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信道管理装置(CHC)包括根据基站(BS)的信道(CH1、CH2、CH3、CH4)的分配数据(A、B、C、D)确定发送次序,并响应于基站(BS)的信道分配情况的变化,在控制信号(8)中向节点(DXT)转发信息的装置,
该节点(DXT)在存储器(M)中以发送次序存储控制信号(8)中包含的信息,并且响应于新的控制信号的接收,将发送次序替换成新的次序,以及
发送控制装置(CCU)选择分组,循环依照该节点(DXT)存储器中存储的发送次序发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线数据传输中,采用时分复用。
CN98805013A 1997-05-13 1998-05-12 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 Pending CN12560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972040A FI972040A (fi) 1997-05-13 1997-05-13 Menetelmä pakettivälitteiseen tiedonsiirtoon
FI972040 1997-05-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6061A true CN1256061A (zh) 2000-06-07

Family

ID=854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5013A Pending CN1256061A (zh) 1997-05-13 1998-05-12 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229802B1 (zh)
EP (1) EP0981924A2 (zh)
CN (1) CN1256061A (zh)
AU (1) AU740964B2 (zh)
CA (1) CA2289928A1 (zh)
FI (1) FI972040A (zh)
NO (1) NO995555L (zh)
NZ (1) NZ500943A (zh)
WO (1) WO199805232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6681B (zh) * 2002-12-17 2010-04-28 英特尔公司 适于发送信道辅助信息的无线网络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3457B1 (fi) * 1997-05-13 1999-06-3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pakettivälitteiseen tiedonsiirtoon
DE19900245B4 (de) 1998-01-07 2005-09-15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N.D.Ges.D.Staates Delaware), Santa Clara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enden von Daten von einem USB-Endpunkt an einen USB-Host
US6611519B1 (en) * 1998-08-19 2003-08-26 Swxtch The Rules, Llc Layer one switching in a packet, cell, or frame-based network
US6477180B1 (en) * 1999-01-28 2002-1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izing method for digital content delivery in a multicast network
DE19913086A1 (de) * 1999-03-23 2000-10-19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Kanalzuweisung für eine breitbandige Funk-Übertragung
EP2273812B1 (en) * 2000-03-03 2012-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of a data fram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310109A2 (en) * 2000-03-03 200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cipating in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90129B2 (en) * 2001-05-15 2011-02-15 Eric Ros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to an idle mobile station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30309B2 (en) * 2002-02-20 2006-10-31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dynamic delay compens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voice ove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EP1582036B1 (de) * 2003-01-09 2006-08-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mOBILFUNKTELEKOMMUNIKATIONSNETZ ZUR ÜBERTRAGUNG VON PAKETDATEN
KR100703287B1 (ko) 2005-07-20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정보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183680B2 (en) * 2006-05-16 2012-05-22 Broadcom Corporation No-lead IC packages having integrated heat spreader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and thermal enhancement
JP5431148B2 (ja) 2006-05-31 2014-03-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ストレージ用論理データオブジェクトの変換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8769311B2 (en) 2006-05-31 2014-07-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ormation of logical data objects for storage
US8681749B2 (en) 2007-01-04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resource mapp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33357B2 (en) 2007-01-04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other sector interference (OSI) indication
US8457315B2 (en) 2007-01-05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0407B2 (en) 2007-01-0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of subpackets to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38743A (ja) * 1990-09-29 1992-05-13 Toshiba Corp トラヒック監視方式
DE69117543T2 (de) * 1991-10-17 1996-10-24 Itt Verbinder mit auswechselbaren kontakten
FI98597C (fi) * 1992-03-06 1997-07-1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Radiojärjestelmä
US5550836A (en) 1992-11-06 1996-08-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gh speed data transfer over twisted pair cabling
DE69533788T2 (de) * 1994-05-20 2005-12-22 Ntt Docomo Inc. Sanftes überreichungsschema für zellulares mobiles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IL110943A (en) * 1994-09-13 1997-02-18 Univ Ramo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 inhibitor of cholesterol synthe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orders
FI97187C (fi) * 1994-12-09 1996-10-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uurinopeuksinen datasiirto matkaviestinverkoissa
US5613069A (en) * 1994-12-16 1997-03-18 Tony Walker Non-blocking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with dynamic routing codes having incoming packets diverted and temporarily stored in processor inputs when network ouput is not available
US5742588A (en) * 1995-09-18 1998-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acket switched traffic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SE9700714L (sv) * 1997-02-27 1998-08-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att kontrollera datapaketflödet i en växelenhet samt en växelenhet anpassad att verka enligt metod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6681B (zh) * 2002-12-17 2010-04-28 英特尔公司 适于发送信道辅助信息的无线网络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8052326A2 (en) 1998-11-19
US6229802B1 (en) 2001-05-08
NZ500943A (en) 2001-04-27
NO995555D0 (no) 1999-11-12
AU740964B2 (en) 2001-11-15
NO995555L (no) 1999-11-15
WO1998052326A3 (en) 1999-02-18
CA2289928A1 (en) 1998-11-19
FI972040A (fi) 1998-11-14
AU7433698A (en) 1998-12-08
FI972040A0 (fi) 1997-05-13
EP0981924A2 (en) 2000-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6061A (zh) 一种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方法
US6614797B1 (en) Method for packet switched data transmission
EP0366342B1 (en) Method for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ing system
US5721762A (en) Shared base stations for voice and dat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method
US557035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enabl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nd packet mode access for multiple services on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546525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and-assigned reduced-rate out-of-band signaling channel
KR100647745B1 (ko) 대역폭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RU2195789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с коммутацией пакетов
CA2188041C (en) Multicellula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0341794B1 (ko) 패킷전송방법, 패킷전송장치, 무선프레임 전송방법, 이동통신방법,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교환국
RU99115466A (ru) Спутникова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обеспечивающая разнесение по нескольким узловым станциям для абонент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EP1166507B1 (en) A method in a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with priority given to some data segments
US7471951B2 (en) Signaling of multi-task calls carried by a hybrid circuit/packet network
JP3923116B2 (ja) セルラー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ルラー通信方法
EP1329067A1 (en) Asynchronous packet processing using media stream functions
JPH09275586A (ja) デジタル移動通信方式の局間伝送路構成方法
JPH0823774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148716A (ja) ポイント・マルチポイント帯域共用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帯域要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