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4924A - 光盘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4924A
CN1254924A CN99124303A CN99124303A CN1254924A CN 1254924 A CN1254924 A CN 1254924A CN 99124303 A CN99124303 A CN 99124303A CN 99124303 A CN99124303 A CN 99124303A CN 1254924 A CN1254924 A CN 1254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ctuation
session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disc
disc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4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立
熊井聪
三上达郎
上原修二
冈西俊治
小川研二
西田纪夫
佐藤政司
石川秀树
宗片和视
柳本薰
三根范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54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4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4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constant relative speed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head
    • G11B19/247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constant relative speed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head using electrical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1Preparing a master, e.g. exposing photoresist, electroforming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文揭示了一种光盘记录媒体、一种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记录媒体,其中,事先形成圆形的光道,以待用于记录作为槽或岛的数据;使所述光道波动以包含近似于固定数的波动周期,所述固定数是在所述光盘纵向上计数的;所述光道包括旋转角标志,每个旋转角标志表示在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上的预定旋转角位置。结果,可以达到记录的精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光盘记录媒体、一种记录设备和一种重放设备。本发明尤其涉及诸如光盘这样的光盘记录媒体,在其上的每一光道波动着形成预刻槽。
为了将数据记录到光盘上,需要一种沿数据光道引导记录头的手段。为了这个原因,事先形成槽作为预刻槽。一般,使用槽和岛作为数据光道。岛是夹在两个邻近的槽中间的横截面基础部分。
还必须记录地址信息,地址信息表示光道上的预定位置,因此可以将数据记录在光道上。在某些情况下,通过使槽波动而记录这种地址信息。
就是说,一般事先在记录数据的光道上形成预刻槽。使预刻槽的侧壁波动以表示地址信息。
具体地说,每个侧壁根据一个波形而波动,而所述波形是通过使用一地址而得到预定频率的载波的调制结果。
通过用这种方法使侧壁波动,在记录或重放期间,可以从波动信息中取得地址,所述波动信息是作为由反射光束传送的信息而得到的。如上所述,通过在侧壁上提供波动,可以将数据记录到光道上的预定位置和从光道上的预定位置重放数据,即使事先没有在光道上形成代表地址的凹坑。
用这种方法通过加入地址信息作为波动槽,不再需要在光道上提供分立的地址区并在地址区中典型地作为凹坑数据记录地址。因此记录实际数据的容量可以增加,其增加的大小就如同地址区,因为不需要地址区了。
由上述光盘和记录/重放设备所满足的要求包括记录和重放操作的可靠性的改进和记录容量的增加。此外,可以通过一尽可能简单的步骤请求记录/重放设备,因此可以简化记录/重放设备的结构。
因为在具有波动槽的光盘上不再需要地址区,所以可以不费力地增加记录容量。然而,邻近光道的波动相互干扰,因此增加跳动以抽取波动信息,这产生了在经解调的地址中缺乏正确度的问题。对于记录和重放操作的正确度,该问题是一障碍。此外,由于这个原因,不能将光道的间距减小到低于某一值,在记录容量上施加了一个上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以提供一种新的光记录媒体和一种记录设备以及一种重放设备,分别用于将数据记录到光记录媒体和从光记录媒体重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记录媒体,其上有事先形成的波动的环形光道,其中,在光道上将数据记录成槽、岛或槽和岛的组合。光道的波动波形具有安排成近似于恒定线性密度的波动周期数,其中波动周期相应于一个周期的波形部分。此外在光盘上形成指示在光盘上预定旋转角位置的旋转角标志信息。
以恒定的线性密度进行波动意味着有可能从由这种波动状态得到的波动信息产生记录时钟信号和重放时钟信号,用于以恒定线性密度记录数据。
此外,使用旋转角标志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用于以固定角速度进行旋转。
在由本发明提供的光盘记录媒体中,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具有由旋转角位置决定的相位关系。例如,在特定的旋转角位置,诸如在0°旋转角位置或一只钟的12点的位置,在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位差是0°、180°、90°或270°。认为具有0°相位差的两个波形是具有相同相位的波形。换言之,把具有180°相位差的两个波形认为是具有相反的相位。
在光道圆中的波动波形数是整数或整数+0.5。
使在特定光道圆中的波动波形数为N。在这情况下,在特定光道的外面的相邻光道圆中的波动波形数是N+(m/4),其中符号m是整数。
用这方法设定波动波形周期数,可以使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形成由如上所述的旋转角位置确定的相位关系。
在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具有由旋转角位置确定的相位关系的情况下,对所有的光道加上旋转角标志。详细地说,将旋转角标志加到在波动信息上具有最小的影响的位置上。
由本发明提供的记录设备具有一种光头装置,它能够从由光盘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中抽取信息和将数据记录在光盘记录媒体上;一种旋转驱动装置,用于从反射光束传送的信息中抽取在光道上的旋转角标志上的信息,产生旋转控制信号和驱动光盘记录媒体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一种记录时钟产生装置,用于根据从由反射光束信息中抽取的光道波动信息产生记录时钟信号;以及一种记录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数据编码,将经编码的数据提供给光头装置,以根据记录时钟信号记录到光盘记录媒体上。
通过使用由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记录媒体,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记录。
此外,由本发明提供的重放设备有一种光头装置,它能够抽取来自由光盘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的信息;一种旋转驱动装置,用于从由反射光束传送的信息抽取在光道上旋转角标志上的信息,产生旋转控制信号和驱动光盘记录媒体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一种重放时钟产生装置,用于根据从由反射光束传送的信息中抽取的光道的波动信息产生重放时钟信号;以及一种重放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重放时钟信号对从由反射光束传送的信号中抽取的数据解码并输出经解码的数据。
通过使用由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记录媒体,可以进行高精度的重放操作。
图1是一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实现的光盘的规格;
图2是一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实现的光盘的各种规格;
图3是一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实现的第一典型光盘;
图4A到4C是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各种波动波形和各种细时钟标志波形;
图5A到5D是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各种波动波形和各种细时钟标志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
图6是一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实现的加到光盘上的细时钟标志;
图7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光盘波动计数的例子;
图8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光盘的例子;
图9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光盘的例子的波动计数;
图10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三光盘的例子;
图11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四光盘的例子;
图12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五光盘的例子;
图13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五光盘的例子的波动计数;
图14是一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实现的加到光盘上的细时钟标志;
图15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六光盘的例子;
图16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七光盘的例子;
图17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八光盘的例子;
图18是一说明图,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九光盘的例子;
图19是一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形式的细时钟标志;
图20是一说明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形式的细时钟标志;
图21是一方框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实现的用于制造光盘的切割设备;
图22是一方框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实现的记录/重放设备;
图23A到23B是说明图,示出光道的波动槽;以及
图24A到24B是说明图,示出光道的波动槽的尺寸。
下面的说明按如下的次序解释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所实现的光盘和用于记录光盘的记录设备以及用于光盘的记录/重放设备。
1.光盘的波动光道
2.由实施例实现的光盘的要求
3.第一光盘例子
4.第二光盘例子
5.第三光盘例子
6.第四光盘例子
7.第五光盘例子
8.第六光盘例子
9.第七光盘例子
10.第八光盘例子
11.第九光盘例子
12.旋转角标志的其它例子
13.切割设备
14.记录/重放设备1.光盘的波动光道
说明从一个实施例所实现的光盘的物理特性和波动光道开始。
由本发明实现的光盘是一种光学的光盘,在其上根据相位变化系统记录数据。光盘的直径为120mm。
光盘包括两个基片,每个基片的光盘厚度为0.6mm,它们彼此相粘贴,给出1.2mm的光盘的总厚度。采用一种机械方法作为光盘夹持技术。光盘的外貌和CD(CD光盘)、DVD-ROM(数字通用光盘-ROM/数字化视频光盘-ROM或数字视频光盘-ROM)等的外貌相似。
在一个光盘上,事先形成作为光道的槽。通过使槽波动向光道提供物理地址。详细地说,如在模形图图23A中所示,事先产生预刻槽GV以从内圆到外圆形成螺旋形。不须说,也可以产生形成同心圆的预刻槽。
图23B是示出一部分预刻槽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槽的右壁和左壁根据地址信息而波动。更详细地说,这些壁按根据地址信息产生的波动信号所确定的预定周期波动。将一个特定槽GV和另一个与此特定槽GV相邻的槽GV之间的区域用作岛L。将数据记录在槽GB上。就是说,槽GV用作为数据光道。注意,也可以想象,使用岛L作为在其上记录数据的数据光道,或使用槽GV和岛L两者作为数据光道。
当如同实施例的情况使用槽GV作为数据光道时,如图24A所示,定义光道间距Tp为指定槽GV的中心到与槽GV相邻的另一个槽GV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光道间距Tp具有约0.74μm典型值。应该注意,光道间距Tp可以有各种可能的值,将在下面对光盘例子的解释中描述。
定义为槽底面之槽宽度的槽GV的宽度具有约为0.48μm的典型值。因此,槽GV的宽度大于岛L的宽度。
槽GV的深度是λ/8,其中λ是用于记录和重放操作的激光的波长。
应该注意,用在记录/重放设备中的激光的波长λ是650nm(-5/+15nm)。将使用在记录/重放设备中的光学头的数字孔径NA设置为0.6。
如图23B所示,槽GV是波动的。用示于图24B的波动幅度WW描述波动量。
在由本发明实现的光盘1中,将波动幅度设置为12.5nm。应该注意,在槽GV上在确定周期的时间间隔波动量立即增加。波动量的增加涉及到将在下面描述的细时钟标志FCM。在这种增加的位置上,波动幅度具有范围为25到30nm的值。
波动槽是本发明的一个特性,将在下面描述。根据地址由完成PM(相位调制)调制的信号使槽波动。因此,通过对从槽重放的信息进行PM解调,可以抽取绝对地址。
此外,通过CAV(恒定角速度)系统驱动光盘旋转。然而,确定槽的波动周期数,即,在载波中的波动周期数,不是提供CAV而是提供CLD(恒定线性密度),即,在光道的纵向的预定长度上近似于固定的波动周期数。如此,波动槽具有CLD。就是说,在光道-线方向的波动波形的载波周期是固定的。详细地说,将细时钟标志加到每个作为CAV基准的波动槽上。详细地说,将每个指示旋转角位置的细时钟标志加到所有沿在径向通过光道的线的光道上的特定的旋转位置上,这将在下面详述。
一般以0.35μm/bit的CLD(恒定线性密度),将数据记录在此光盘上。
作为调制记录数据的一种技术,在称为DVD的情况下采用8-16调制。应用该技术,在相位变化记录媒体上进行标志边缘记录。
根据使用该光盘的记录/重放系统确定上述物理特性。
由本发明指定的记录/重放系统允许在光盘上记录CLD数据和从光盘重放该数据,所述光盘以CAV(恒定角速度)旋转。由于这原因,本发明实现的光盘具有每个以CLD定位的波动槽的载波周期,就细时钟标志加在其上作为标志,每个标志指示作为CAV基准的特定的旋转角位置。
另外,通过将在波动槽上的载波周期数设置在CLD,可以从抽取自波动槽的信息产生高度精确的记录时钟和高度精确的重放时钟,将在下面给出的记录/重放设备的解释中描述。此外,每一个指示用作为CAV基准的特定旋转角位置的标志的存在,使通过使用从光盘本身得到的信息实现高度精确的和简便的CAV控制成为可能。
此外,可以通过使用现有的DVD-ROM播放机重放本发明实现的光盘。2.由实施例实现的光盘的要求
在本发明中,不但仅在每个波动预刻槽上按CLD提供载频周期和不但仅加入指定用作为CAV基准的特定旋转角位置的每个细时钟标志,而且也设置槽波动周期,目标指向高精度记录/重放能力。
使之具体化,用下述的作为目标设置的要求来确定波动周期。
在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上的特定旋转角位置上,光道的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是固定的,因此在它们之间形成旋转角位置。
例如,在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上的特定旋转角位置上,光道的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0°、180°、90°和270°上。
假定取每个圆周光道的起始点为旋转角位置0°或钟的12点的位置。在这情况下,在这0°的旋转角位置上,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上的相位差是固定的。
就是说,通过按CLD提供波动波形周期和在如上所述的特定旋转角位置上的波动波形之间设置固定的相位差,可使干扰量和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跳动减至最小。因此,记录/重放设备可以以最高的精度取得波动信息。
此外,通过在旋转角位置上以0°、180°、90°或270°的相位差加入细时钟标志,有可能使波动波形和细时钟标志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信息精度的降低减至最小。
由于上述的原因,将在光道圆上的波动波形数设置为整数或整数+0.5。此后还简单地涉及波动计数,以波动周期来表示波动波形周期数。
使在特定的光道的圆上的波动波形周期数为N。在这情况下,在特定的光道外侧的相邻光道圆上的波动波形周期数是N+(m/4),其中,符号m是一整数。就是说,当光头向外圆移动一个光道时,在光道的圆上的波动波形周期数增加m/4。
通过考虑这些因素,制造了要在下面描述的多种光盘。首先,将用于对每个光盘选择波动周期值的基础描述如下。
考虑从旋转角位置0°开始的圆光道并假设在这0°旋转角位置的波动相位为0°。在这情况下,如果包含在光道圆中的波动周期数,即,以波动周期表示的载波周期数,是整数,则在下一个光道的起始点大波动相位也是0°。就是说,两个0°旋转角位置的彼此相邻的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是0°。
当光头移向外圆周的时候,跟踪一个个的光道,每次跟踪一个光道,包含在光道圆中的波动周期数就增加一个整数。因此,每一光道的波动计数是整数,并且在光盘上旋转位置为0°处,在任何径向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是0°。
在任何特定光道和其它在特定光道的外侧邻近于特定光道的光道之间的总长度差Δ可表示如下:
Δ=2π·Tp
其中符号Tp表示光道间距,π是3.1416…。
因此,对于在光盘上的所有光道,在外侧的任何特定光道比在特定光道内侧的邻近于特定光道的其它光道长Δ。
因此,如果将波动波长的值设置成等于总长度的增加Δ,每个光道的波动计数是整数以及,当光头移向外圆周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地跟踪光道,每次跟踪一个光道时包含在光道圆中的波动周期数增加1,一个整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总长度增加Δ设置波动周期,以整数或整数加0.5设置光道圆的波动计数以及,当光头移向外圆周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地跟踪光道,每次跟踪一个光道时,每个光道中的波动计数增加m/4,其中m=1、2、3、4、5等。以这方法,在0°旋转角位置上,例如,可以将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相位差设置成0°、180°、90°或270°中的任何一个固定值。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要考虑到和现有的DVD-ROM相兼容。因此,仅根据总长度Δ的增加设置波动周期是不够的。作为替代,必须按如下确定的值设置波动波长。
首先,在DVD-ROM的规格中,如图1的表的最底下一行所示的基准值,设置光道间距Tp为0.740μm和设置数据的最小信道位长度T为0.1333μm。
希望将CLD波动的波动周期和最小信道位长度之间的关系设置成整数比值。
从等式Δ=2π·Tp找到波动周期(或波长)Lw,通过对在等式中的光道间距Tp减去0.740μm,给出一个4.4696μm的值,而波动周期Lw对最小信道位长度T的比值Lw/T是34.873μm,它不是整数,它不是整数示于图1中。
然后,考虑光道间距Tp和最小信道位长度T的其他值。
不需要将光道间距Tp和最小信道位长度T严格地调节到基本规格中所描述的数字值上。而是,将它们设置成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规格的值,就可以支持对现有的DVD-ROM的兼容。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考虑光道间距Tp和最小信道位长度T和调节到基本规格的数据表面密度的组合,可以想象示于图1的表中的多种的组合。
此外,对于每一种组合,从等式Δ=2π·Tp找到波动周期(或波长)Lw的值,而波动周期Lw对最小信道位长度T的比值Lw/T也示于图1的表中。
在表的最右列的符号○指示对于波动周期Lw和最小信道位长度T的组合的比值Lw/T是接近整数的值。
有五种组合,每种具有如下的接近整数的比值Lw/T。
Tp=0.709    T=0.13916     …    (Lw/T=32.01207)
Tp=0.720     T=0.13703    …    (Lw/T=33.01310)
Tp=0.731     T=0.13497    …    (Lw/T=34.02954)
Tp=0.742     T=0.13297    …    (Lw/T=35.06139)
Tp=0.752     T=0.13120    …    (Lw/T=36.01281)
然后,对在上面列出的每种组合中的光道间距Tp和最小信道位长度T进行修正,以致给出如下的整数比值Lw/T。
Lw/T=32.0000    称为32T系统。
Lw/T=33.0000    称为33T系统。
Lw/T=34.0000    称为34T系统。
Lw/T=35.0000    称为35T系统。
Lw/T=36.0000    称为36T系统。
由于比值Lw/T=32.0000是一个8的倍数的参数这一事实,上面列出的32T系统适用于各种处理。
35T系统的有利之处是光道间距Tp和最小信道位长度T的值最接近DVD-ROM的参考规格。
由于比值Lw/T=36.0000是一个9的倍数的参数这一事实,上面列出的36T系统适用于各种处理。
在图2中示出32T系统、35T系统和36T系统的规格。应该注意,下面只描述32T系统、35T系统和36T系统作为例子,本发明也能应用于33T和34T系统。
从图2所示的32T系统开始,光道间距Tp是0.709μm和最小信道位长度T是0.1392μm。
在这情况下,将在光盘上具有23.95mm半径的光道用作为设置波动周期的基准光道。该光道的周长是150.4826mm。
然后,从等式Δ=2π·Tp中找到波动周期(或波长)Lw。假设Lw=Δ,
Lw=2π·Tp=2π·0.709=4.454(μm)。
在这情况下,波动周期Lw=32T。
因此,在光盘上具有23.95mm半径的基准光道的波动计数N是33780.0。光头每次移到在外侧上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增加1。
此外,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0°或180°如图所示。在光道圆上在这种相位差时发生相位同步的次数是2。应该注意,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相位差也可以固定在90°或270°。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相位同步的次数是4,是图中所示的两倍。
应该注意,将在后面给出的光盘例子1到9的说明中具体地解释彼此邻近的光道之间的波动相位关系和相位同步发生数。然而,值得指出,这些光盘例子适应用于36T和35T系统。对于32T系统,从光盘例子的说明和示于图2的规格表可以明白在光盘上的波动结构和细时钟标志的位置。
作为32T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还可以想象分别具有Lw=16T和Lw=8T,或比值Lw/T=16.000和Lw/T=8.000的光盘。
在Lw=16T的情况下,波动周期Lw=2.227μm。因此,在基准光道处的波动计数N是67560.0,它是Lw=32T的实施例情况下的两倍。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2,相位同步发生数是4。
在Lw=8T的情况下,波动周期Lw=1.113μm。因此在基准光道处的波动计数N是135120.0。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4,相位同步发生数是8。
在35T系统中,光道间距Tp是0.742μm以及最小信道位长度T是0.1329μm。
在这情况下,将在光盘上半径为24.04mm的光道用作为基准光道,用于设置波动周期。该光道的周长为151.0481mm。
然后,根据光道间距Tp和等式Δ=2π·Tp给出波动周期(或波长)Lw为4.6515μm。因此,波动周期Lw=35T。
相应地,在基准光道(即,光盘光道的半径为24.04mm)处的波动计数N是32400.0。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1,相位同步发生数是2。
还可以想象,作为35T系统,Lw=10T。
在Lw=10T的情况下,波动周期Lw=1.329μm,在基准光道处的波动计数N是113400.0。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3.5,相位同步发生数是7。例如,在基准光道的外侧的光道处的波动计数N是113403.5。
最后,在36T系统中,光道间距Tp是0.752μm以及最小信道位长度T是0.1313μm。
在这情况下,将在光盘上半径为24.04mm的光道用作为基准光道,用于设置波动周期如同在35T系统的情况时一样。该光道的周长为151.0481mm。
然后,根据光道间距Tp和等式Δ=2π·Tp给出波动周期(或波长)Lw为4.725μm。因此,波动周期Lw=36T。
因此,在基准光道(即,光盘光道的半径为24.04mm)处的波动计数N是31968.0。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1,相位同步发生数是1。
作为36T系统,可能有Lw=18T、Lw=12和Lw=9T。
在Lw=18T的情况下,波动周期Lw=2.3634μm。因此在基准光道处的波动计数N是63936.0。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2,相位同步发生数是4。
在Lw=12T的情况下,波动周期Lw=1.5756μm。因此在基准光道处的波动计数N是95904.0。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3,相位同步发生数是6。
在Lw=9T的情况下,波动周期Lw=1.1813μm。因此在基准光道处的波动计数N是127872.0。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时,波动计数N增加4,相位同步发生数是8。
通过参考图2,上述不包括基准规格的九种规格图形满足包括在光道圆中的波动计数N是整数或整数+0.5,和每次当光头移过在外侧的光道上的一个光道时,包括在光道圆中的波动波形周期数增加m/4的要求,其中,m是整数。此外,支持对现有的DVD-ROM的兼容和具有较好的最小信道位长度位长度。
应该注意,实现本发明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规格。3.第一光盘例子
接下来,通过第一至第九光盘例子举例说明上述根据36T或35T系统的多种实施例。
通过参考图3说明,第一光盘例子相应于Lw=36T的36T系统。
在说明第一光盘例子前,要明白第一到第九光盘例子的描述中所用的附图表达格式。
开始于,图3、8、10、11、12、15、16、17、和18是分别示出第一到第九光盘例子的图。为了便于识别这些光道的波动波形,把实际上具有圆形的光道表示成具有近示于长方形的一种变形。
示于光道上的每个波形W(W1、W2、…Wn、…)表示光道的波动形状(波动载波波形)。
作为旋转角位置,12点钟位置是0°位置,3点钟位置是90°位置,6点钟位置是180°位置,9点钟位置是270°位置。
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12点钟位置上,如图4A示出的在光道上波形FCM和W此重叠。图4B示出更精确地表示波形的图。
考虑到由于图纸的大小和便于观察图纸而表达困难,采用示于图4A中的一种表达方法。
波形FCM代表细时钟标志。详细地说,与示于图4C的波动槽2的波动波形W相比较,细时钟标志FCM是具有较小波长和较大幅度的波动波形。
此外,在图3、8、10、11、12、15、16、17、和18的图纸中,波动波形W是仅基于未调制的载波频率的。另一方面,所画出的细时钟标志FCM没有考虑真实相位的极性。
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12点钟位置,波动波形W和细时钟标志FCM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示于图5C中。然而,实际上,因为通过使用地址数据,由调制载频得到波动波形,在图纸中所示的相位状态并不是相应于经调制的载频的相位。例如,相位可能和图纸所示的相反,在有些情况下,要与图示的偏移180°。此外,波动调制数据可能使细时钟标志FCM波形的相位反向。
实际上,因此如图3所示在12点钟位置上的波动波形W和细时钟标志FCM波形的相位关系可能是除了示于图5C之外的图5A到图5D中的任何一个。
然后,例如,在示于图3的6点钟位置上,以及在其他图纸所示的位置上,细时钟标志FCM波形插入的位置和示于图3中的12点钟的插入位置相同,而所指示的相位关系不是真实的相位关系。
换言之,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在12点钟位置上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上的波动波形W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0°或180°。此外,就所关心的效果来说,90°或270°的相位差也是等效的。
图3是示出用于说明具有Lw=36T的36T系统的光盘的第一光盘例子的图纸。
如上所述,把光道间距Tp设置成0.752μm和最小信道位长度设置成0.1313μm,周长为151.0481mm和半径为24.04mm的光盘光道用作为基准光道。在图3中,将该基准光道标注为TK0。
然后,将波动周期Lw设置在4.725μm(=36T),在光道TK0的波动计数N是31968.0。因此波动计数N是整数,当光头移向外圆跟踪光道TK1、TK2等时,波动计数增加1。
图7是示出对于每个光道的波动计数的表。如表所示,基准光道TK0的波动计数是整数,当光头移到外圆侧跟踪光道时,波动计数增加1。相应地,每个光道的波动计数是整数。
应该注意,用作为基准光道TK0的具有半径为24.04mm光盘光道不是在最里面的圆上,用于DVD和CD格式的有效光道。在最里面的圆上,对它们有效的光道具有24.00mm的直径。
适当地选择在本发明的说明中提到的基准光道TK0作为设置波动周期Lw的光道。这种光道有较好的波动计数以设置所有光道的波动计数为整数或整数+0.5。
就是说,如上所述,用关系Lw=2π·Tp找寻波动计数,每次当光头移过外侧光道上的一个光道时,波动计数增加。但是,如果基准光道的波动计数不是整数,其他光道的波动计数也不是整数。
因此必须选择一个光道,对于这个光道,从光道的总长度和波动周期Lw之间的关系找到的波动计数是整数,如同基准光道。在这例子中,由于这个原因,选择半径为24.04mm的光盘光道作为基准光道。
在这情况下,半径在24.00mm到24.04mm范围内的任何光道,即,在基准光道TK0的内侧圆上的任何光道是有效光道,在图7中未示出。当光头移到内侧圆上跟踪这些效光道时,波动计数减少1。例如,邻近光道TK0的内侧的光道TK(-1)的波动计数是31967.0。在任何情形下,通过内圆侧上的一个光道的光道计数也是整数这一事实并不改变。
应该注意,上面所描述的对于第二到第九光盘例子都是正确的。
从图7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把波动周期Lw设置为4.725μm,可以使所有光道的波动计数为整数,当然包括基准光道TK0的波动计数。
因此,当将在基准光道TK0的起始点(或12点钟位置)的波动从正极性方向的0°相位开始设置时,即在图上的光道的外侧取为正极性,在每个光道的起始点,如图所示,波动相位从在正极性方向的0°相位开始。就是说,在12点钟的位置,所有的波动相位都一致地起始于径向方向上。如以前所述,由于波动实际上是基于调制数据的,将相位差一致性地设置为0°或180°。
此外,由于基准光道TK0的波动计数是偶整数,波动相位在6点钟的位置上在正极性方向上也从0°开始。
另一方面,下一个光道TK1的波动计数是31969,它是一个奇整数。在这情况下,波动相位在6点钟的位置上在负极性方向上从180°开始。
同样,光道TK2、TK4、TK6等的波动相位在6点钟的位置上在正极性方向上从0°开始。另一方面,光道TK3、TK5、TK7等的波动相位在6点钟的位置上在负极性方向上从180°开始。
就是说,在本光盘例子中将所有光盘的波动相位一致性地设置在6点钟的位置上相位差为0°或180°。
如上所述,由于相位关系是一致性地固定,可以使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相互波动干扰造成的跳动数大大地减小,不再产生问题。
接下来,讨论细时钟标志FCM。
基本上,CLD波动的相位不是一致性地起始在径向方向上的。因此不适宜于在任意的旋转角位置上加入细时钟标志作为CAV标志(旋转角位置标志)。这是因为,如果随机地将细时钟标志波形插入波动波形的任意相位中,将会发生波动波形和细时钟标志之间的相互干扰。
为了防止这种相互干扰,比较合适的是将细时钟标志FCM插入如图6所示的在0°或180°上一致性地设置波动相位差的位置上。
在该例子中,不管CLD波动,如上所述一致性地设置在12点钟和6点钟位置上的波动波形的相位。就是说,也如图2所示,在光道圆上相位同步发生数是2。相位同步发生数是位置数,在这些位置上相位差固定在0°或180°。因此,如图3所示,将细时钟标志FCM插入12点钟和6点钟位置上。
通过提供如此的组成,可以将在由记录/重放设备抽取的波动信号上的细时钟标志FCM的影响抑制到最小。此外,也可能减小在由记录/重放设备抽取细时钟标志信息上的波动光道的影响。就是说,可以高度精确地得到每个波动信息和细时钟标志。
换言之,不管CLD波动,可以没问题地插入用于CAV的细时钟标志。4.第二光盘例子
作为第二光盘例子,通过参照图8描述具有Lw=18T的36T系统。
很象第一光盘例子,光道间距Tp设置为0.752μm以及最小信道位长度T设置为0.1313μm,选择半径为24.04mm或周长为151.0481mm的光盘光道作为用于设置波动周期的基准光道TK0。
然后,将波动周期设置为2.3634μm(=18T),在光道TK0处的波动计数N是63936.0。因此波动计数N是整数,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跟踪光道TK1、TK2等时,波动计数增加2。
图9是表示用于光道的波动计数的表。如表所示,基准光道TK0的波动计数是整数,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通过一个光道时,波动计数增加2。每个光道的波动计数是整数。
如上所述,由于每个光道的波动计数是整数,通过在光道TK0的起始点上(在其上的12点钟位置上)的正极性方向上设置基准光道TK0的波动相位使之从0°开始,如图8所示,在光道的起始点的正极性方向上每个光道TK0的波动相位从0°开始。就是说,在正极性方向上,所有光道的波动相位一致性地从0°开始,即在光道的12点钟位置。
在该例子的情况下,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通过一个光道时,波动计数增加2。因此,对于所有的光道,在光道圆当中的位置上,即在6点钟的位置上,在正极性方向上波动相位从0°开始。
如上所述,波动相位一致性地在径向的两个位置上开始,就是,12点钟和6点钟位置。
此外,在这例子的情况下,包含在每个光道圆中的波动计数是偶整数。因此,在3点钟和9点钟位置上,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相位差是180°。就是说,在径向上任何光道之间的波动相位差一致性地设置在0°或180°。
结果,很象第一光盘例子,由于一致性地固定相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大大地减小由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相互波动干扰造成的跳动数。
对于细时钟标志FCM,可以将在波动上没有相互干扰的细时钟标志FCM插入四个位置,就是,12点钟、6点钟、3点钟和9点钟位置,如图8所示。
这样,可以以高精度得到波动信息和在细时钟标志上的信息。此外,通过插入一定数量的细时钟标志FCM,可以以高精度实现CAV控制。5.第三光盘例子
通过参照图10说明第三光盘例子。该例子是未曾在图2中示出的一个类型的实施例,其中,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通过一个光道时,波动计数增加0.5。
因此,在这种组成中,交替地安排每个具有整数波动计数的光道和每个具有(整数+0.5)波动计数的光道。
在该例子的情况下,通过在光道TK0的起始点上(在其上的12点钟位置上)的正极性方向上设置基准光道TK0的波动相位使之从0°开始,交替地安排每个在其起始点上具有180°波动相位差的光道和每个在其起始点上具有180°波动相位差的光道。
在径向上任何光道之间,在12点钟位置上的波动相位差一致性地设置为0°或180°。
在这例子中,仅在12点钟位置上插入细时钟标志FCM,可以消除细时钟标志FCM和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互干扰。
应该注意,在本例子的情况中,对于光道圆只提供一个细时钟标志作为指示旋转角位置的信息,造成对CAV控制的不利。由于对于一个光道圆只提供一个细时钟标志作为指示旋转角位置的信息,相反地,又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性能,可使用细时钟标志作为对一次旋转同步的基准信号。6.第四光盘例子
图11是示出第四光盘例子的图,它是示于图2中的具有Lw=9T的36T系统的实施。
很象第一和第二光盘例子,光道间距Tp设置为0.752μm以及最小信道位长度T设置为0.1313μm,选择半径为24.04mm或周长为151.0481mm的光盘光道作为用于设置波动周期的基准光道TK0。
然后,将波动周期Lw设置在1.1813μm(=9T),在光道TK0的波动计数N是127872.0。因此波动计数N是整数,当光头移向外圆跟踪光道TK1、TK2、等时,波动计数增加4。当然,所有光道的波动计数也是整数。
如上所述,由于每个光道的波动计数是整数,通过在光道TK0的起始点上(在其上的12点钟位置上)的正极性方向上设置基准光道TK0的波动相位使之从0°开始,如图所示,在光道的起始点的正极性方向上每个光道TK0的波动相位从0°开始。就是说,在正极性方向上,所有光道的波动相位一致性地从0°开始,即在光道的12点钟位置。在该例子的情况下,每次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通过一个光道时,波动计数增加4。因此,如图所示,在6点钟、3点钟、9点钟的位置上,在正极性方向上波动相位从0°开始。
如上所述,波动相位一致性地在径向的四个位置上开始,就是,12点钟、6点钟、3点钟和9点钟位置。
此外,在这例子的情况下,对于所有光道,包含在每个光道圆中的波动计数是偶整数。因此,在具有45°旋转角(=在1:30)的位置上,在具有135°旋转角(=在4:30)的位置上,在具有225°旋转角(=在7:30)的位置上,在具有315°旋转角(=在10:30)的位置上,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相位差是180°。就是说,在径向上任何光道之间的波动相位差一致性地设置在0°或180°。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以加入在波动波形上没有干扰的细时钟标志FCM,如图所示,在光道圆的8个位置上它具有使跳动降低的效果。
这样,可以以高精度得到波动信息和在细时钟标志。此外,通过插入一定数量的细时钟标志FCM,可以以高精度实现CAV控制。7.第五光盘例子
图12是示出第五光盘例子的图,它是示于图2中的具有Lw=10T的35T系统的实施。
在第五光盘例子的情况下,光道间距Tp设置为0.742μm以及最小信道位长度T设置为0.1329μm,选择半径为24.04mm或周长为151.0481mm的光盘光道作为用于设置波动周期的基准光道TK0。
然后,将波动周期Lw设置在1.329μm(=10T),在光道TK0的波动计数N是113400.0。因此波动计数N是整数,当光头移向外圆跟踪光道TK1、TK2、等时,波动计数增加3.5。
图13是表示用于光道的波动计数的表。如表所示,基准光道TK0的波动计数是整数,当光头移到在外侧的光道上通过一个光道时,波动计数增加3.5。结果,交替地安排每个具有整数波动计数的光道和每个具有(整数+0.5)波动计数的光道。
在该例子的情况下,通过在光道TK0的起始点上(在其上的12点钟位置上)的正极性方向上设置基准光道TK0的波动相位使之从0°开始,交替地安排每个在其起始点上具有180°波动相位差的光道和每个在其起始点上具有180°波动相位差的光道。
在径向上任何光道之间,在12点钟位置上的波动相位差一致性地设置为0°或180°。
如上所述,基准光道TK0的波动计数是整数,每次当光头移过在外侧圆的一个光道时,该波动计数增加3.5。因此,在径向上任何光道之间的的光道圆的1/7间隔上,一致性地将波动相位差设置为180°,如图所示。
就是说,在径向任何光道之间的光道圆上的七个位置上将波动相位差一致性地设置在0°或180°。
结果,很象第一光盘例子,由于一致性地固定相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大大地减小由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的相互波动干扰造成的跳动数。
对于细时钟标志FCM,可以将在波动上没有相互干扰的细时钟标志FCM插入七个位置,如图12所示。
这样,可以以高精度得到波动信息和细时钟标志。此外,通过插入一定数量的细时钟标志FCM,可以以高精度实现CAV控制。8.第六光盘实施例
接着,说明第六光盘实施例。第六到第九实施例分别和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光盘实施例相似。然而,插入前者的细时钟标志FCM是后者的两倍。
在第一到第五光盘例子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将细时钟标志FCM插入到这些位置上,在这些位置上一致性地将波动相位差设置为0°或180°。另一方面,在第六到第九光盘例子的情况下,除了如图6所示的相位关系位置外,将细时钟标志FCM插入到典型地由图14所示的将波动相位差一致性地设置在90°或270°的这些位置上。
图15是示出第六光盘例子的图。如图所示,诸如波动周期、波动计数和基准光道TK0等光盘的属性与如图3所示的第一光盘例子相似。
在第六光盘例子的情况下,将在3点钟和9点钟位置上彼此相邻的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90°和270°。
如图所示,在3点钟和9点钟位置上也加入细时钟标志FCM。
结果,在3点钟和9点钟位置上细时钟标志FCM的和波动波形之间的干扰量比在12点钟和6点钟位置上的稍有增加。然而,干扰的增加并不产生关系到实际应用的问题。反过来说,由于可以使在光道圆上的细时钟标志FCM数成为如图3所示的光盘例子的细时钟标志FCM数的两倍,第六光盘实施例具有可以高度精确地实施CAV控制的优点。9.第七光盘例子
图16是示出第六光盘例子的图。如图所示,诸如波动周期、波动计数和基准光道TK0等光盘的属性与如图8所示的第二光盘例子相似。
在第七光盘例子的情况下,在具有45°旋转角(=在1:30)的位置上,在具有135°旋转角(=在4:30)的位置上,在具有225°旋转角(=在7:30)的位置上,在具有315°旋转角(=在10:30)的位置上,彼此相邻的任何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90°或270°。
如图所示,除了12点钟、6点钟、3点钟和9点钟位置外,细时钟标志FCM还加到1:30、4:30、7:30和10:30位置上。10.第八光盘例子
图17是示出第八光盘例子的图。如图所示,诸如波动周期、波动计数和基准光道TK0等光盘的属性与如图11所示的第四光盘例子相似。
在第八光盘例子的情况下,就是,在22.5°旋转角、67.5°旋转角、112.5°旋转角、157.5°旋转角、202.5°旋转角、247.5°旋转角、292.5°旋转角和337.5°旋转角位置上,彼此相邻的任何两个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90°或270°。
如图所示,细时钟标志FCM除了加到在第四光盘的描述所说明的8个位置上之外,还加到八个位置上,其上彼此相邻的任何两个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90°或270°。结果,可以将16个细时钟标志FCM插入一个光道圆。11.第九光盘例子
图18是示出第九光盘例子的图。如图所示,诸如波动周期、波动计数和基准光道TK0等光盘的属性与如图12所示的第五光盘例子相似。
在第八光盘例子的情况下,细时钟标志FCM除了加到通过参照图12的先前描述的彼此相邻的任何两个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9或180°的7个位置上之外,还加到7个位置上,其上彼此相邻的任何两个波动光道之间的相位差固定在90°或270°。
结果,可以将14个细时钟标志FCM插入一个光道圆。12.旋转角标志的其他例子
到目前为止,通过第一到第九光盘例子例示了由本发明实施的光盘。可想象本发明的更多的实施例。尤其,没有说明如图2所示的实现32T系统的光盘例子。可以实现按照图2所示规格的所有的光盘例子。不须说,可以实现符合图2所示规格之外的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媒体。
此外,光盘例子采用细时钟标志,每个细时钟标志与作为旋转角标志的波动波形相比,具有较大的幅度和较短的波长。应该注意,旋转角标志不限于如此的细时钟标志。
例如,细时钟标志可以具有和波动波形相同的幅度但是波长比波动波形的波长小。另外,细时钟标志可以具有比波动波形大的幅度但是波长等于波动波形的波长。
除了将细时钟标志的幅度和波长相对于如上所述的槽的波动波形的幅度和波长设置为预定的比值来实现细时钟标志之外,还可以想象作为凹坑数据来实现细时钟标志。
例如,图19示出将细时钟标志形成为在槽GV中的凹坑标志PM的例子。
此外,图20示出将细时钟标志形成为在岛L上的凹坑标志PM的例子。
应该注意,可以想象采用一种槽记录系统,其中每个槽用作为数据光道;一种岛记录系统,其中每个岛用作为数据光道或一种岛/槽记录系统,其中每个岛和槽两者用作为数据光道。在每一个岛记录系统、槽记录系统和岛/槽记录系统中,图19和20两图所示的凹坑标志可以有细时钟标志的功能。更具体地,例如,在采用槽记录系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如图19和20所示的凹坑标志作为细时钟标志。
此外,可以想象用作为细时钟标志的凹坑是相位变化凹坑或模压凹坑。13.切割设备
下面的说明解释一种切割装置,它用于制造由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光盘。
可以将制造光盘的过程分成两大类,就是,所谓的制原版过程和所谓的复制过程。制原版过程是一种完成要在复制过程中使用的压模过程。复制过程是一种大量生产光盘的过程,作为在制原版过程中制造的压模复制品。
具体地说,制原版过程在抛光玻璃基片上施加光刻胶,并通过使用采用激光束的暴光过程在该光敏膜上产生凹坑和岛。将凹坑和岛的产生称为所谓的记录过程。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相应于光盘的模压区的部分上进行凹坑记录。在光盘上模压区的例子是在光盘的最里面远侧上的磁控制区。另一方面,在相应于槽区的部分进行波动槽记录。
在称为预制原版的准备过程中准备在模压区的凹坑数据。
当结束切割过程时,进行诸如试制这样的预定过程。然后,例如,通过电子铸造,把信息传送到金属表面,为了制造在生产复制光盘的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压模。
然后,通过采用诸如注入法这样的技术,在将信息传送到环氧基片上时采用压模。然后,在诸如形成所要求的光盘形状以生产成品的制造过程之前在其上产生反射膜。
典型地如图21所示,切割装置包括:光学单元70,用于通过将激光束辐射到玻璃基片71上而进行记录过程;驱动单元80,用于使玻璃基片71旋转;以及信号处理单元60,用于将输入数据转换成记录数据和控制光学单元70和驱动单元80。
光学单元70包括:激光束源72,用于典型地产生He-Cd激光;声光型的光调制器(AOM)73,用于根据由发射的激光束上的记录数据进行通/断调制;声光型的光偏转器(AOD)74,用于根据波动信号偏转由激光束源72辐射的光束;棱镜75,用于弯曲来自光偏转器74的经调制激光束的光轴;以及物镜76,用于会聚由棱镜75反射的经调制激光束并将经会聚激光束辐射到玻璃基片71的光敏表面。
驱动单元80包括:马达81,用于驱动玻璃基片71旋转;FG 82,用于产生检测马达81的旋转速度的FG脉冲;滑动马达83,用于使玻璃基片71在径向上滑动;伺服控制器84,在其他事件中,用于控制马达81、滑动马达83的旋转速度和物镜76的跟踪。
信号处理单元60包括:格式化电路61,用于通过典型地将诸如误差校正代码的信息加到典型地由计算机产生的源数据中以形成输入数据;逻辑处理电路62,用于通过在由格式化电路61产生的输入数据上进行预定的处理以形成要记录的数据;波动信号产生电路63,用于产生使槽波动的波动信号;标志信号产生电路64,用于产生形成细时钟标志所用的信号;合成电路65;驱动电路68,用于根据由合成电路65产生的信号驱动光调制器73和光偏转器74;时钟产生器66,用于将时钟信号提供给其他元件,诸如逻辑处理电路62;以及系统控制器67,用于根据向其提供的时钟信号控制诸如伺服控制器84那样的元件。
在由所述的切割设备进行的切割过程中,通过使用马达81,伺服控制器84以恒定的角速度驱动玻璃基片71,以及通过滑动马达83转动玻璃基片71,使玻璃基片71滑动以致产生具有预定光道间距的螺旋形光道。
同时,通过光调制器73和光偏转器74,根据要记录的数据,将由激光束源72发射的激光束转换成经调制光束,并由物镜76辐射到玻璃基片71的光敏胶面上。结果,根据数据和槽,光敏槽完成光敏反应。
另一方面,通过格式化电路61,将其上加有误差校正代码的数据,即,要记录到模压区的数据提供给逻辑处理电路62以转换成待记录到光盘上的数据。
在模压区的切割定时下,待记录数据通过合成电路65提供给驱动电路68。根据待记录数据,根据凹坑定时驱动电路68控制光调制器73为导通状态以根据记录数据产生凹坑,以及根据凹坑定时成为断开状态,不产生凹坑。
根据槽区的切割定时,合成电路65合成由标志信号产生电路64输出的信号,以代表由波动信号产生电路63输出信号的细时钟标志,即,为了提供使驱动电路68产生波动的信号,根据绝对地址对信号完成PM调制。
然而,为了在以CAV旋转的玻璃基片71上形成CLD波动,随着玻璃基片71的径向位置连续地变化波动栽频。由系统控制器67把改变波动载频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波动信号产生电路63。
此外,如在上面光盘例子中已描述的说明,在玻璃基片到达预定旋转位置的定时下,即,在12点钟位置或6点钟位置插入细时钟标志的定时,在标志信号产生电路64中,产生相应于细时钟标志的信号。这就是为什么要从系统控制器67向标志信号产生电路64提供指示玻璃基片71旋转位置的信号原因。
驱动电路68连续地控制光调制器73成为导通状态,为了形槽。此外,驱动电路68还根据所提供的用于波动的信号驱动光偏转器74。因此,使激光束波动。就是说,使如槽那样的要经受光照的部分波动。
在如上所述的操作中,根据一种格式,在玻璃基片41上形成相应于槽/模压凹坑的暴光部分。
下面,进行试制和电子铸造,以制成压模,然后使用该压模来生产上述的光盘。14.记录/重放设备
参考图22,下面的描述说明由本发明提供的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实施例的组成。
下面的描述说明一种可以进行记录/重放操作的记录/重放设备。然而,应该注意,从组成中排除一些部分和仅为重放操作所需要的功能和记录/重放设备的操作,记录/重放设备当然可以成为只记录设备而工作。相反地,从组成中排除一些部分和仅为记录操作所需要的功能和记录/重放设备的操作,记录/重放设备当然可以成为只重放设备而工作。
图22是由本实施例实现的记录/重放设备的主要元件的方框图。
在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中,光盘1是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光盘。光盘1安装在图中未示出的旋转台上。在记录/重放操作期间,由主轴马达31以CAV(恒定角速度)驱动光盘1旋转。
在记录操作中,作为光头的检拾器32辐射激光束,以将数据记录到1上。同时,从待用于控制操作的,由光盘1反射的激光束传输的信息中取得波动信息和在光盘1的细时钟标志上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重放操作中,检拾器32将激光束辐射到光束1并从由光盘1反射的激光束传送的信息中读出记录在光盘1上的数据。同时,从待用于控制操作的,由光盘1反射的激光束传输的信息中取得波动信息和在光盘1的细时钟标志上的信息。
检拾器32包括作为激光束源的激光二极管51;用于检测由光盘1反射的激光束的光检测器52;作为激光束输出端的物镜50;以及光学系统54,用于通过物镜50将激光束辐射到光盘1的记录面和用于将由光盘1反射的激光束引导到光检测器52。
在跟踪和聚焦方向上,物镜50可以通过2轴机构53移动。
此外,在光盘1的径向,通过拖动机构33可使整个检拾器32移动。
作为激光束源的激光二极管51产生典型地具有650nm波长的激光束。
光学系统54和物镜50的数字孔径是0.6。
通过光检测器52检测由光盘1反射的激光束传送的信息,用于将光束转换成代表光束光量的电信号。将电信号提供到RF/处理电路34。
RF/处理电路34包括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用于通过多个在光检测器52中使用的光敏器件将电流输出转换成电压,以及,矩阵处理/放大电路,用于进行矩阵处理以产生必需的信号。必需的信号包括传送重放数据的RF信号,用于伺服控制的聚焦误差信号FE,跟踪误差信号TE和传送在波动槽上的信号和细时钟标志上的信号的推挽信号。
在重放操作中,将由RF/处理电路34输出的重放RF信号提供到二进制转换电路35。
此外,在重放和记录操作中,将通过RF/处理电路34输出的聚焦误差和跟踪误差信号提供给伺服电路42。
在重放操作中,将通过RF/处理电路34输出的重放RF信号通过二进制转换电路转换成二进制信号,然后将它提供给记录/重放电路36,用于进行诸如解码处理和误差校正等处理。
然后,将作为诸如解码处理和纠错等处理的结果所得到的重放数据存储在作为缓冲器的存储器37中。然后,以预定的定时,根据控制器41发出的命令,将重放数据从接口38传输到主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或AV装置,通常由微处理器实现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记录/重放设备。
此外,在重放操作期间,记录/重放电路36从自光盘1读出的数据中分离地址,将地址输出到地址产生/取出电路39。应该注意,记录地址作为代替波动的数据。地址产生/取出电路39将取出的地址送到控制器41。
接口38将记录/重放设备连接到外部装置,诸如主计算机,它和记录/重放设备交换重放数据、待记录数据和各种命令。
通过接口38将主计算机输出的命令和其他信号提供给控制器41。
根据由主装置发出的命令,控制器41进行必须的记录重放操作。
在记录操作中,主装置通过接口38将待记录数据和记录命令提供给记录/重放设备。然后,控制器根据记录命令驱动其它元件进行下述的操作。
首先,将所接收的来自主装置的记录数据传输到记录/重放电路36,它将待记录的数据临时存储在存储器37中。当存储在存储器37中的数据达到预定的数据记录单位时,记录/重放电路36从存储器37读出数据并进行诸如交错、增加误差校正代码和在数据上的8-16调制等处理,以产生实际要记录到光盘1上的数据。
然后,待记录数据输出到激光驱动器40。激光驱动器40是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束的一个部分。由于根据待记录数据控制激光束的发射进行相位变化记录,将数据记录在光盘1上。
此外,在这种记录操作中,根据由控制器41执行的控制,地址产生/取出电路39产生待记录地址数据,作为代替当作波动信息待记录的数据,将地址输出到记录/重放电路36。
记录/重放电路36将该地址加到待记录的数据上并将数据输出到激光驱动器40,为了将地址作为数据记录到1上。在上述的重放和记录操作中,进行各种处理,诸如各种伺服控制、处理所需要的数据的抽取和时钟信号的产生。
首先,根据接收到的来自RF/处理电路34的聚焦误差和跟踪误差信号,伺服电路42产生用于聚焦、跟踪和拖动伺服的各种控制信号,将伺服控制信号提供给和拖动驱动44。
分别根据聚焦控制信号和跟踪控制信号,2轴驱动43驱动用于检拾器32中的2轴机构53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相应地,由2轴机构53进行跟踪伺服操作和聚焦伺服操作。
此外,根据拖动控制信号,拖动驱动44驱动拖动机构33。拖动机构33包括一机构,该机构包含元件诸如,用于保持检拾器32的主轴;未在图中示出的拖动马达和传动齿轮。拖动驱动44驱动拖动马达使检拾器32滑动所要求的距离。
此外,根据由控制器41发出的命令,伺服电路42关断伺服环路,将驱动信号施加到2轴驱动43和拖动驱动44,为了进行必须的操作诸如,跟踪跳跃/接近操作和用于拖动聚焦伺服的聚焦搜搜索操作。
此外,在记录和重放操作期间,RF/处理电路34提供包括跟踪波动分量SWB和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的信号作为推挽信号提供给分离电路47。
分离电路47从推挽信号中分离跟踪波动分量SWB和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将跟踪波动分量SWB提供给乘法器49和地址检测电路48而将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输送到PLL电路46。
PLL电路46使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跟随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基准信号,产生CAV旋转伺服信号。详细地说,如前所述,记录在光盘1上的旋转角位置的标志代表的细时钟标志是用作为指示光盘1现在旋转速度的信息,根据与基准信号的相位差产生CAV旋转伺服信号。
将CAV旋转伺服信号提供给主轴马达驱动45。
主轴马达驱动45根据CAV旋转伺服信号典型地将3相信号施加到主轴马达31,使主轴马达以CAV旋转。
应该注意,主轴马达还根据由控制器41产生的主轴反冲/制动控制信号进行操作,诸如,主轴马达31的激励、停止、加速和减速。
接收来自分离电路47的跟踪波动分量SWB,地址检测单元48进行解调以抽取波动信息,即,表示成波动的地址信息。将地址信息提供给控制器41。
接收来自分离电路47的跟踪波动分量SWB,一般由PLL电路执行的乘法器49对跟踪波动分量SWB乘以整数,例如数9。
在记录操作中,由乘法器49输出的信号用作为记录时钟信号WCK。另一方面,在重放操作中,由乘法器49输出的信号用作为重放时钟信号PBCK。由乘法器49输出的信号提供给控制器41和记录/重放电路36。
就是说,在记录操作中,记录/重放电路36根据从乘法器49接收的记录时钟信号WCK对数据编码。另一方面,在重放操作中,记录/重放电路36根据从乘法器49接收的重放时钟信号PBCK对数据解码。
由本发明实施的记录重放设备有下列特点和优点。
在第一个地方,当看作为记录设备时,主轴马达31的CAV旋转控制包括步骤:在光道上抽取在细时钟标志上的信息;CAV旋转伺服信号和驱动光盘1以恒定角速度旋转。
就是说,根据从光盘本身得到的旋转角信号执行旋转控制,可以以极高的精度实现CAV旋转。
此外,与控制马达以CLV(恒定线性速度)相比,以CAV较容易执行伺服控制来旋转主轴马达31。因此,也能将使用在记录设备中的伺服系统的组成做得较简单。
此外,由于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执行CAV旋转控制,不再需要提供用于检测主轴马达31旋转的旋转检测机构(马达检索诸如FG)。消除这种旋转检测机构使组成简化。
此外,根据波动信息分量SWB产生记录时钟信号WCK。由于如上所述,在CLD形成波动波形这一事实,通过使用乘法器的简单乘法有可能产生用于CLD数据编码的记录时钟信号WCK。
还有,可以将产生记录时钟信号WCK的电路系统的组成做得极简单。此外,由于产生记录时钟信号WCK是根据在光盘1上的光道(波动),信号WCK最适宜于将数据记录到光盘1上。就是说,通过使用记录时钟信号WCK,可能以最高的精度将数据记录到光盘1上。
此外,如上所述,如此地设计光盘1,使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相互干扰量,因而,跳动数,可以减到最小,并且波动和旋转角标志互不影响。因此,分离电路47能以高精度从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中分离波动信息分量SWB,而且波动信息分量SWB和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本身都是高质量的信号。
结果,进一步改善了根据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的CAV控制的精度,通过地址检测单元48抽取的来自波动信息分量SWB的地址的精度,和由乘法器49产生的记录时钟信号WCK的精度。
此外,在光盘1上形成CLD波动这一事实指示记录/重放设备也适用于随机更新数据的应用。
详细地说,在一个存在于光盘1上的块1更新时,有可能很好地维持过去块和现在块的连续性。结果,可以改善更新数据操作的记录精度和重放数据操作精度。
接下来,考虑记录/重放设备作为重放设备。也是在这钟情况下,主轴马达31的CAV旋转控制包括步骤:在光道上的细时钟标志上抽取信息,产生CAV旋转伺服信号和驱动光盘1以恒定角速度旋转。
因此,与记录操作类似,根据从光盘本身得到的旋转角信号通过执行旋转控制,可以以极高的精度实现CAV旋转。此外,与以CLV(恒定线速度)控制旋转马达相比,以CAV执行伺服控制旋转主轴马达31更为容易。因此,也可以将在重放设备中使用的伺服系统组成做得更简单。此外,在将记录/重放设备考虑成记录设备的情况下,由于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执行CAV旋转控制,不再需要提供用于检测主轴马达31旋转的旋转检测机构(马达检索诸如FG)。消除这种旋转检测机构使组成简化。
此外,根据波动信息分量SWB产生重放时钟信号PBCK。由于如上所述,在CLD形成波动波形这一事实,通过使用乘法器49的简单乘法有可能产生用于对记录在光盘1上的CLD数据解码的重放时钟信号PBCK。
还有,可以将产生重放时钟信号PBCK的电路系统的组成做得极简单。此外,由于产生重放时钟信号PBCK是根据在光盘1上的光道(波动),信号PBCK最适宜于重放记录在光盘1上的数据。就是说,通过使用重放时钟信号PBCK,可能以最高的精度从光盘1上重放数据。对于用重放设备重放通过用记录设备记录的数据的操作,其特性特别明显。就是说,根据在记录和重放两种操作中的波动,通过使用时钟信号,可以保证时钟信号的精度极高,因此,也可以保证重放数据的精度和质量为最高。
此外,还设计用于重放操作的光盘1,因此,如上所述,在彼此相邻的光道之间相互波动干扰量和,因而,跳动数,可以减到最小,并且波动和旋转角标志互不影响。因此,分离电路47能以高精度从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中分离波动信息分量SWB,而且波动信息分量SWB和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本身都是高质量的信号。结果,进一步改善了根据细时钟标志分量SFCM的CAV控制的精度,通过地址检测单元48抽取的来自波动信息分量SWB的地址的精度,和由乘法器49产生的记录时钟信号WCK的精度。
应该注意,通过典型地将数据提供到用于记录/重放电路36的PLL电路,也可以从光盘1得到与重放数据同步的重放时钟信号PBCK。
然而这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严格地考虑重放时钟信号的精度,则最好是从波动信息分量SWB产生重放时钟信号PBCK。
此外,提供DVD-ROM驱动,有可能从光盘1重放数据,所述数据通过记录/重放设备记录在光盘上。
通常,DVD-ROM驱动从以CLV旋转的光盘读出CLD数据。因此,由于CLD数据是由实施例在光盘上实现记录的,在重放操作时,可以忽略仅有的细时钟标志而不会产生任何问题。此外,
在DVD-ROM驱动中,从光盘读出的数据提供给PLL电路以及,为了得到与数据同步的时钟信号PBCK,不使用波动光道的信息因此不产生任何问题。
就是说,由本发明实现的光盘和记录/重放设备保持与常规DVD-ROM兼容。
至此,已经对本发明实现光盘和记录设备以及用于光盘的记录/重放设备作了说明。应该注意,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限于这些实施例。
此外,虽然由本发明实现的每个光盘都具有螺旋形的光道,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光盘具有同心光道。
此外,在光盘在径向分成多个区的情况下,以CLD数据记录在每个区中,在每个区中可以实现CLD波动。

Claims (14)

1.一种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事先形成圆形的光道,以待用于记录作为槽或岛的数据;
使所述光道波动以包含近似于固定数的波动周期,所述固定数是在所述光盘纵向上计数的;以及
所述光道包括旋转角标志,每个旋转角标志表示在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上的预定旋转角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其上设置旋转角位置,在所述旋转角位置上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是固定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预定的旋转角位置上设置所述相位关系,以致在所述旋转角位置上的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位差是0°、180°、90°或2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包括在光道圆中的波动周期数设置为整数N或所述整数N加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数N是偶整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数N是奇整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在特定光道,圆中的波动周期数设置为N+(m/4),其中N是整数,表示与所述特定光道圆相邻的,在所述特定光道圆的内侧的另一光道圆的波动周期数,而m是整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使每个光道加上指示所述旋转角位置的所述旋转角标志,在所述旋转角位置上,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是固定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预定的旋转角位置上设置所述相位关系,以致在所述旋转角位置上两个彼此相邻的光道的波动波形之间的相位差是0°、180°、90°或27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通过用幅度大于波动基本幅度的波动来形成所述旋转角标志。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通过用波长小于波动基本波长的波动来形成所述旋转角标志。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作为在所述光道上的凹坑来形成所述旋转角标志。
13.一种记录设备,用于将数据记录到光盘记录媒体上,其中,在光盘记录媒体上事先形成圆形的光道,以待用于记录作为槽或岛的数据,通过波动波形使所述光道波动以包含线密度大致恒定的波动周期,在所述光道上形成指示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之预定旋转角位置的旋转角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光头装置,用于抽取由所述光盘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所传送的信息,并将所述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上;
旋转驱动装置,用于从所述反射光束传送的所述信息中抽取在所述光道之所述旋转角标志上的信息,以产生旋转控制信号并驱动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
记录时钟产生装置,用于根据从所述反射光束传送的信息中所抽取的所述光道的波动信息,产生记录时钟信号;以及
记录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记录时钟信号对数据编码,并将经编码的数据提供给所述光头装置,以待记录在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上。
14.一种重放设备,用于重放来自光盘记录媒体的数据,其中在所述光盘记录设备上,事先形成圆形的光道,以待用于记录作为槽或岛的数据,通过波动波形使所述光道波动以包含线密度大致恒定的波动周期,在所述光道上形成指示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之预定旋转角位置的旋转角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放设备包括:
光头装置,用于抽取由所述光盘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所传送的信息;
旋转驱动装置,用于从所述反射光束传送的所述信息中抽取在所述光道之所述旋转角标志上的信息,以产生旋转控制信号并驱动所述光盘记录媒体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
重放时钟产生装置,用于根据从所述反射光束传送的信息中所抽取的所述光道的波动信息,产生重放时钟信号;以及
重放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重放时钟信号对从所述反射光束传送的所述信息中抽取的数据进行解码,并输出经解码的数据。
CN99124303A 1998-11-09 1999-11-09 光盘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 Pending CN12549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317800A JP2000149271A (ja) 1998-11-09 1998-11-09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再生装置
JP317800/1998 1998-11-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4924A true CN1254924A (zh) 2000-05-31

Family

ID=1809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4303A Pending CN1254924A (zh) 1998-11-09 1999-11-09 光盘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17746A1 (zh)
EP (1) EP1001409A3 (zh)
JP (1) JP2000149271A (zh)
KR (1) KR20000035313A (zh)
CN (1) CN1254924A (zh)
AU (1) AU766600B2 (zh)
CA (1) CA2288596A1 (zh)
ID (1) ID25721A (zh)
SG (1) SG93849A1 (zh)
TW (1) TW4608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397A (zh) 2000-01-14 2007-06-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光盘的地址读取装置以及方法
US6741547B2 (en) * 2000-08-10 2004-05-25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short wobble period length
US7120097B1 (en) 2000-09-15 2006-10-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System for making a photoresist master for a hybrid optical recording disc
DE60336674D1 (de) * 2002-11-06 2011-05-19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atenträger
TW200832369A (en) 2007-01-26 2008-08-01 Daxon Technology Inc Optical disc and registering method for label side thereof
JP2007193938A (ja) * 2007-02-13 2007-08-02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1029B2 (ja) * 1990-11-20 2000-03-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磁気記録媒体の情報アクセス方法
JP3051016B2 (ja) * 1994-01-20 2000-06-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そのクロック生成装置
US5506824A (en) * 1994-12-20 1996-04-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Frequency modulation to biphase data conversion for writable CD ATIP data
US5835478A (en) * 1995-06-15 1998-11-10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having address information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at correct positions
JPH08339634A (ja) * 1995-06-15 1996-12-24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DE69732728T2 (de) * 1996-01-26 2006-04-06 Sharp K.K.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und Optische Aufzeichnungs- Wiedergab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Aufzeichnungsmediu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5836199A (en) 2000-05-11
SG93849A1 (en) 2003-01-21
EP1001409A3 (en) 2002-01-02
TW460872B (en) 2001-10-21
ID25721A (id) 2000-11-02
JP2000149271A (ja) 2000-05-30
EP1001409A2 (en) 2000-05-17
KR20000035313A (ko) 2000-06-26
CA2288596A1 (en) 2000-05-09
US20040017746A1 (en) 2004-01-29
AU766600B2 (en) 200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912C (zh) 光记录介质
CN1272777C (zh) 制作纹脊/纹槽记录/再生型光盘的方法
CN1293554C (zh) 盘记录介质、盘驱动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122258C (zh) 光盘装置
CN1206630C (zh) 将数据记录到光盘和/或从光盘重放数据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157732C (zh) 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和读出设备
CN1110799C (zh) 光盘,光盘设备和在光盘上再生信息的方法
CN1144184C (zh) 光盘及其再生装置
CN1159719C (zh) 记录介质、记录设备和读取设备
CN1284151C (zh) 盘驱动设备和摆动信息检测方法
CN1291406C (zh) 一种光盘驱动器
CN1666268A (zh) 盘形记录介质、盘驱动设备和盘生产方法
CN1179353C (zh) 盘驱动装置以及盘格式化方法
CN1652238A (zh) 解调器、盘驱动设备和相位调整方法
CN1231894C (zh) 光记录装置,激光功率控制方法
CN1554093A (zh) 盘记录媒体、盘生产方法、和盘驱动设备
CN1146591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设备
CN1318834A (zh) 记录介质、记录设备和读出设备
CN1320546C (zh) 信息记录和再现方法
CN1342976A (zh) 光学记录介质、压模及压模的制造方法
CN1855259A (zh) 光学拾取器和使用其的光盘驱动装置
CN1244092C (zh) 光记录设备与激光功率控制方法
CN1639792A (zh) 用于记录信息的设备、记录载体和方法
CN1739150A (zh) 信息记录或再现装置,以及记录或再现控制方法
CN1486488A (zh) 光盘及其记录装置、重放装置、重放方法、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392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2986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