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5763A -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5763A
CN1245763A CN 98117384 CN98117384A CN1245763A CN 1245763 A CN1245763 A CN 1245763A CN 98117384 CN98117384 CN 98117384 CN 98117384 A CN98117384 A CN 98117384A CN 1245763 A CN1245763 A CN 1245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olution spare
involution
spare
peripheral part
contain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1173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劳斯·埃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ULEYWURTH KOUGEL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YEULEYWURTH KOUGEL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ULEYWURTH KOUGELER GmbH filed Critical YEULEYWURTH KOUGELER GmbH
Priority to CN 981173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5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245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封合件封合容器体的管形末端的方法以及适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热塑性塑料制成的封合件具有一条环槽,末端可插入此环槽中。封合件通过夹持装置与塑料容器体隔开一段距离,固定在第一位置上,使封合件和容器体可以作相对运动。在第一位置上加热环槽,此时仍然可以灌装和/或使所属的容器体运动,直到末端插入受热的环槽为止。通过进一步加热可以将容器体和封合件焊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封合件封合容器体的管形末端的方法和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
通常,在封合容器时,在先前的加工步骤中使用适当的方法将润肤霜、软膏或其它浓/稀液态产品装入容器中。所述的容器原则上是管子、瓶子、罐等。呈圆筒形的容器体主要是由薄壁塑料或其中含至少一层塑料的层压材料制成的。
我们都知道,例如,在生产牙膏皮时,通常都用直线形的折印来封合塑料容器体的管形末端。作为一种替换方式,例如,在瑞典专利申请8800548、欧洲专利EP0522017、EP0602160中公开了用封合件封合管形容器体的方案。这种封合件具有一条如此结构的环槽,使得容器体的末端可以插入该环槽中。大致呈罐形的封合件具有略微变细的圆筒形壁部,该壁部的直径略小于所述末端的内径。在宽壁部侧,在朝外弯曲的边缘上形成环槽。当封合容器时,首先将壁部插入敞开的容器体末端,直至到达一个中间位置为止,在此中间位置上一部分壁部伸入末端中。在此中间位置上(环槽此时已经位于末端的端面附近),用热空气加热容器体的末端和环槽区域,直到环槽区域内的塑料和末端的塑料软化为止。随后,压下封合件,直至到达接合位置为止。在此接合位置上所述末端插入该环槽中。通过再加热将该末端和环槽区域接合在一起。
将封合件插入末端而直至到达中间位置是在第一工位中实现的。局部成型的容器随后移向第二工位。在第二工位上进行加热,直到塑料软化为止。在另一个后续工位中借助专用设备将封合件一直下压到最终位置,所述设备将封合件下压到接合位置上。
这种加工方法使得根据上述工艺操作的封合装置的生产率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当这样的封合装置直接安装在现代化灌装工位后面时,通常必须在单独一个灌装工位后面设置许多台封合装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灌装工位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封合容器体的管形末端的方法,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从而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封合许多个容器体。另外,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适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
上述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以及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完成的。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封合件固定在第一位置上。封合件在第一位置上不与容器体的末端接触,而是与之隔开一段距离。上述间距使得末端或带末端的容器体可以相对于封合件自由运动。在第一位置上,封合件可以是静止的,但它也可以是运动的。在第一位置上,封合件的外周区域已经受到了加热,通常是从环境温度开始将其一直加热到至少部分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外周部的软化温度为止。
另外,为此所需的加热时间是由所要求的最终温度、待加热材料的体积和其热容量决定的。加热时间本身在这里是不能任意缩短的。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至少在其中一段加热时间内,容器体可以与封合件位置完全无关地运动。因此,仍然可以灌装和/或使容器体运动,而用于容器体的封合件此时已受到预加热以便封合容器体。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原则上在速度方面决定整套装置的生产速率的外周部加热步骤至少在加热初始阶段内与可能出现的容器体和封合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尽管周期可能比较短,还是可以在一个工位内实现加热和将其引入接合位置,这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一旦外周区域加热了,就可以在接合位置上使封合件相对于容器体运动,所述末端和已加热的外周部在此位置上彼此连接或相互作用。首先在此状态下如此协调容器体和封合件的定位和/或运动,即可以到达接合位置。通常,容器体至少在相对运动的最后阶段内处于静止状态,而封合件则从上方垂直套在容器体的末端上。但是,容器体也可以一直处于运动中,直到其到达接合位置为止,其中封合件也可以在移动,但封合件至少在最终阶段内是静止的。
在到达接合位置后,在外周区域内形成了末端与封合件之间的紧密接合。根据待存放于容器内的产品类型来选择所要求的接合紧密性。在产品是液体、润肤霜、油、软膏等物品的情况下,所述的接合结构最好是不透气和不透液的。在不受空气影响的固态产品,如易散漏产品的情况下,使材料不能从容器中泄漏出去的紧密接合就够了。
外周部一般设计成环绕封合件外周的环槽的形状,它的尺寸是这样确定的,即末端大致可以无间隙地插入该环槽中。这可以实现位置准确且特别紧密的接合结构。如果外周部设计成使其外表面与末端边缘重叠的形状,则外周部与末端的连接也是可行的。封合件也可以在外周部区域内呈凸缘形,其中凸缘的径向边缘可以压靠在末端的端面上而封合件的中央部插入末端中一段长度。此方法原则上也是适用的且它装上了封合件,所述封合件最终将压靠在末端端面上。因此,接合位置是一个端面接口。
封合件的第一位置可以是封合件的静止位置,但封合件也可以在加热过程中在第一位置上运动。虽然可以在第一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中断加热,但通常是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的相对运动过程中暂时地,但最好是在整个期间内,在第一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对外周部区域进行加热。由此也可以利用封合件和/或容器体的运动时间间隔进行加热。
封合件和/或容器体可按照下述方式移动到互相接合的位置上,即,只使封合件运动或只使容器体运动。但对提高生产率来说,必须在相对运动时至少暂时使封合件和容器体都运动。
根据所需的接合紧密性,受热的封合件可以套装在冷的末端上,或者也可以在压力下套装在冷的末端上。可以按照冷焊的方式在外周部区域内形成热塑性材料和末端之间的塑性接合结构。如果末端材料在插入外周部特别是环槽中时是比较坚硬的,则外周部区域与末端形状应是匹配的,此时它可具有一个凹型或凸型的异形部。在这种情况下,容器中有可能易受热影响的内存物不会被加热,这是很有利的。热空气也不会吹入容器内部,因而无需主动地排放气体。还可以在封合件和末端到达接合位置之前加热所述末端。如果希望容器体和封合件之间形成焊接结构,则这是特别有利的。也可以在接合位置上同时加热外周部和与其连接的末端。如此进行加热,即至少沿外周局部地使末端和外周部区域熔化,以形成材料熔接结构。至少局部的熔接结构可靠地防止了封合件再离开容器体。最好沿整个封合件外周将封合件和容器体材料熔接接合起来。在用于液体的和/或对空气敏感的产品的容器的情况下,这样的全焊接结构是最好的。在采用可熔融的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焊接类型来实现材料的熔接接合,但通常是将封合件和容器体焊接在一起。
最好借助热气特别是热空气不接触地加热外周部。如果是导电材料,可以在外周部范围内进行感应加热。也可以进行电加热。
确切地说,例如可以如此单独地实现材料熔接,即待接合部分是相邻的且它们一直被加热到软化点或熔点之上。作为一种替换方式,为在封合件和末端之间产生紧密接合结构,也沿轴向将封合件压到末端上和/或径向向外地搭接所述末端的封合件外表面可被径向向内地压到末端的径向外表面上。作为一种替换方式,可以将位于末端内的封合件部分沿径向压到末端的内表面上。如果只希望形成塑性连接,则如此施加压力是有利的,但是也可以通过挤压来促进材料熔接。
通常,封合件是通过一个可运动的夹持装置固定的。特别是在封合件是由塑料制成的情况下,在加热外周部区域时冷却特别是用水冷却与外周部相邻的封合件区域是很有利的。一个夹持装置作用于受冷却的区域,从而不会在夹持期间内出现不希望有的封合件变形的危险,或封合件夹或粘在夹持装置上的危险。夹持装置具有固定封合件的夹持元件。作为替换方式,夹持装置还可以具有与封合件的形状配合的尺寸,所述封合件可以插入或套装在所述夹持装置上。作为一种替换方式,也可以形成用于固定封合件的负压,所述负压力将封合件吸附在夹持装置上。在断开负压后,封合件或许会略微从夹持装置上松开。为了从夹持装置上拆下封合件,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生成将封合件从夹持装置上推开的高压。
本发明方法的其它细节和特点以及特别适用于实施该方法的适用装置在随后对这种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和其工作方式的说明中结合附图和从属权利要求地给出了。在这里,单个特征可单独地或多个组合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实现。附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将给予进一步的描述。
图1表示穿过用于封合容器体管形末端的装置的夹持装置和装料滑板的优选实施例的纵截面示意图。
在图中画出了穿过一台具有多个工位的灌装封合设备的封合工位50的纵截面,在此设备上将产品如润肤霜、软膏或液体灌装到管子和/或瓶自和/或罐内,并随后封合上述容器。在图中只画出了所述装置的一部分,利用该部分装置在灌装后封合容器。
在图的下方画出了一个横截面呈圆形的管形容器体2的朝上开口的管形末端1。容器体2是整体压铸的无缝热塑料管。口朝上的容器体2的与末端1相对的另一末端具有一个可沿规定撕裂位置打开的揭盖,在此揭盖上压铸出一个揭片。在将揭盖安装到容器体上后,将容器口朝上地放置,通过附图中的容器的开口灌入产品如润肤霜、软膏或液体。随后,在图中画出的封合装置3区域内借助一个运输装置,如一条步进移动链或步进控制的圆台传送头朝前地位于紧固槽内的经过充料的口朝上的容器。容器2的运输装置的走向在图中垂直于纸面。
容器可以由矩形塑料原料弯曲而成,它具有一条纵向缝。虽然通常都选择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管形容器,但也可以采用并封合具有椭圆形、多角形特别是矩形横截面的管子。除了纯塑料容器外,也可以采用塑料层压材料,其中,为了改善防止产品渗漏的能力,可以补加一层或多层金属箔。容器也可以是由金属薄片特别是铝片制成的。一般容器体的壁厚大大小于1mm。
在图右侧画出了一个用于封合容器体2的封合件4,它装在一个沿着箭头6方向水平移动的装料滑板7上的向上开口的圆柱形紧固槽5内。封合件4是一个由热塑性塑料整体压铸而成的塑料件,它具有一个为装入容器体2的末端1而设置的大致呈圆筒形的柄部8,柄部的外径基本上等于末端1的内径。在柄部8的上端部上形成了一个朝外弯曲的边缘9。柄部8的下端部是由隆入柄部8内的隔壁10封闭的。朝外弯曲的边缘9形成了横截面基本呈U形的,环绕封合件4外周的圆形环槽13。环槽13的径向宽度基本上等于容器体2上末端1的壁厚,而环槽深度约等于环槽宽度的两倍。
在图中,垂直于容器体2的上方是在平行于方向20上能向上或向下垂直运动的冲杆21,一方面它在容器体2封合之前和封合过程中构成了用于夹紧封合件的夹持装置,另一方面它还具有用于加热封合件4的环槽区的加热装置。冲杆21由许多大致对称于中心的且通过螺钉15可拆卸地连接的不锈钢件构成,它具有一个圆筒形外壁22,此外壁围绕着一根与冲杆轴线23同轴布置的圆筒形内腔24。在圆筒形内腔24中装有在所示冲杆位置上顺序连接的部件:一个导气锥25,其顶尖朝上,其底部的外径等于内腔24的内径;一块连接在导气锥25平底上,横跨内腔24的横截面,由绝热材料制成的隔热板26;和一个形状复杂的夹持件27,此夹持件的圆柱形上端部28插入内腔24中,而与上端部28连接的向下的下端部29的圆筒形径向外表面的直径小于内腔24。下端部29的径向外表面30与内腔24的内表面一起构成了环槽31,环槽的径向尺寸大致上等于U形环槽13的径向尺寸。在夹持件27的上端部28和下端部29中有一条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环槽34,它在夹持件27中基本上对称于冲杆轴线23。环槽34是冷却剂环路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此环路将冷却剂(最好是冷却水)送入夹持件27区域中,通常是送入下端部29区域中,且可以从该区域中排出受热的冷却剂。一根径向穿过外壁22从侧面进入环槽34的双层管35用于输入和排出冷却剂。通过内管36将冷却剂输入夹持件的环槽中;在流经夹持件后,在内管36和外管37之间输出冷却剂。一个与冷却剂输送管35相连的但未示出的反转装置可使冷却剂反向。
冲杆21含有一个由未示出的热空气鼓风机供风的加热装置的主体件,以便加热通过夹持装置固定的封合件4的环槽区域。热空气鼓风机将热气从上方送入一个由内腔24的内表面和导气锥25限定的热空气腔38中,并通过导气锥25沿箭头39的方向以对称于冲杆轴线23的方式向下排出气体。在热空气腔38下侧的外圆周上,有许多均匀分布在冲杆轴线23四周的热气槽入口。但在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个热气槽入口。热气槽40具有一个呈漏斗形扩大的且大致平行于导气锥25锥面的上入口41,平行于轴线23的圆柱形槽段42在下方与此入口相连。在垂直槽段42的下端部,连接着一条沿径向向内改变了热空气流动线路,并斜着向上将空气吹入为容纳环槽而设的环槽31区域中的圆柱形出气槽43。直线形出气槽43的长轴线与构成夹持装置的冲杆21的中轴线约成35°锐角,热空气从出气槽向上吹入环槽13中,其中大多数出气槽以相同的间距分布在环槽31四周。另外,热空气主要在环槽13区域内加热封合件,而不是在与下端部29的平面接触的柄部8的区域内加热封合件。
经出气槽43从下方流出来的热空气防止了热废气从环槽31中向下逸出,而使热废气经过外壁22径向向外排出。每一条出气槽43都配设了一条其内连通口与出气槽43的出口对应的排气槽44。每条排气槽从其位于环槽31区域内的直径扩大的内连通口45起与水平面成20°角斜向上延伸,并终止于处于大气压力下的外壁22的外侧面。排气槽44斜向上的指向促成被动地向上排出热废气,在此利用了较轻的热空气在较冷的大气中的浮力。因此可以省去比较贵重的排气装置。但如果需要,也可以设置一台热空气排气装置和/或返回热风鼓风机的热空气反转装置。
当封合容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待封合的容器在灌装工位中接受灌装处理,并且头朝上地在送入步进式移动的传送链或步进式控制的圆台的圆柱形凹部中,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送入封合工位50,进而送入封合装置3的区域内。封合件4的传送与装满料的容器的传送无关,它通过待灌装容器的轨道将装有封合件4的位于旁边的装料滑板7垂直地进入仍空着的冲杆21下方,使封合件4的外周与冲杆21的圆柱形内腔24对准。随后,例如,借助一个电动、液压致动或气动的升降机构沿着方向20使冲杆向封合件4下降,以便接收封合件4。升降机构是设置在封合装置中的使容器体2和封合件4作相对运动的工具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冲杆21一直下降,直到封合件4占据了如图所示的在冲杆上的位置为止。在此位置上,封合件4的边缘9借助于环槽13进入夹持装置的环槽31中,使封合件抵靠在上端部28上。
当下端部29的径向外表面30的外径略微大于不受力的柄部8的内径和/或当弯曲边缘9的径向尺寸略微大于环槽31的径向尺寸时,可以仅仅通过夹紧动作将较轻的封合件4固定在夹持装置上。在所示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在圆柱形内腔24中具有一个凹部,凹部的横截面与封合件4的外形配合,使得凹部的内表面卡住整个封合件的外圆周。这用于夹持封合件就足够了。
根据与封合件形状匹配的内腔24形状和下端部29形状而如此构成所示的封合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即在夹持装置的表面部30、32和由其夹持的封合件之间留有空隙47,对外界基本不透气地密封所述空间,直到由主要是封合件的表面不平度引起的不可避免的小缝隙被封住为止。一条气槽48从上方通入此空间47,此气槽可与真空发生器如真空泵相连。在气槽48通入空间47的连通区域内,一条轴向棱49经过下端部29的径向外侧面30,此棱使从夹持装置下端面32和封合件的隆起隔壁10之间的区域开始排出空气变得简单。当通过槽48从空间内排气来造真空时产生了负压,此负压将封合件4吸附在夹持装置上。相反地,可以通过将空气吹入空间内来促成封合件与夹持装置脱离开。
在将封合件4卡在夹持装置上之后,马上通过槽40、42、43通入热空气,开始加热封合件的环槽区域。在开始加热的同时、之前或之后,带着封合件的冲杆可以又向上移动。一旦装料滑板7上没有工件了,它便水平地从冲杆下方区域中移出。为夹持装置装上封合件并开始加热封合件边缘区域是在与容器体2隔开一段特定的垂直距离上完成的,此时封合件尚未进入容器体中。根据本申请的构思,此位置是第一位置,容器体在此位置上正在相对于封合件运动,这是因为封合件和容器体之间的间隔足够大的缘故。
当封合件的环槽区域已经加热了,就可以将经过灌料的容器导入如图所示的冲杆21下方的位置。如果早已开始加热用于此容器的封合件,则甚至可以先灌装容器。
随后,封合件和容器体从第一位置相对移动到接合位置。所述末端1在接合位置上插入受热的环槽13内。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末端1插入环槽13的深度最好使末端1的轴向端面环槽底部。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从如图所示的位于夹持在冲杆21内的封合件和垂直地位于其下方的容器体2之间隔开距离的位置起,到冲杆21借助于未示出的冲杆升降机构垂直下降到接合位置为止,使封合件和容器体相对移动到接合位置。在冲杆下降时,不中断地继续加热环槽区域。
当冲杆下降,使环槽31特别是出气槽43的出口位于末端1的垂直高度上时,在封合件和所述末端到达最终接合位置之前,末端1也被加热了。最好能象所希望的那样,在接合位置上减慢或暂时完全停止下降过程,以便能够将末端加热到能够形成紧密接合结构的温度。当环槽13和末端1位于接合位置上时,还可以继续通入热空气。能沿着整个封合件的外周焊接封合件和容器体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加热装置是在封合件和容器体之间形成紧密接合的工具的一部分。
一旦圆筒形柄部8插入圆筒形末端1中,即封合件基本上填满了末端1的内部,则当封合件继续降入容器体时,便在其中造成了高压。由于容器难以完全充满,所以所述的高压不太高。
在到达接合位置后(这是人们所希望的),冲杆还可以略微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末端1继续压入通过加热软化的边缘9材料中。这样可以改善所形成的接合结构的紧密性。可下降的冲杆还可以用作在封合件和容器体之间产生紧密接合的附加工具。然后,垂直向上提升冲杆21,于是已经被封合的容器又可以自由运动了。
为改善接合结构的紧密性,一般要在一个后续工位上设置用于产生紧密接合的工具,通过此工具将封合件沿轴向压在末端上和/或将沿径向向外翻的末端的边缘9部分沿径向向内压在末端1径向的外侧面上。
附图只示范地画出了一个封合装置的冲杆-装料-滑板组合机构。实际上,一个封合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具有由许多冲杆特别是四根冲杆组成的多工位,它设置在容器传递方向上能同步运动和操作。多工位布局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生产速率。

Claims (20)

1.一种用封合件封合容器体的管形末端的方法,所述的封合件具有能让所述末端插入其中的外周部,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所述封合件固定在第一位置上,该封合件在此位置上与所述末端隔开一段距离,因而该末端可以相对该封合件自由运动;
-在所述的第一位置上加热所述封合件的外周部;
-所述封合件和容器体相对移动到一个接合位置上,所述末端和受热的外周部在此接合位置上连接在一起;
-在该外周部区域内形成所述末端与封合件之间的紧密接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工位即封合工位(50)上完成对容器体的加热和将容器体引入接合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周部大致呈环槽形状。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对运动时,至少暂时但最好是在整个期间内在所述的第一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继续加热所述外周部区域,其中最好只加热该封合件而不加热容器体末端。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对运动时,至少暂时使所述的封合件和容器体运动。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合件和末端进入所述的接合位置之前,加热所述末端。
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接合位置上同时对所述外周部区域和与之连接的末端进行加热,且最好这样进行加热,即至少沿外周局部地但最好是沿该封合件的整个外周使所述末端和外周部区域材料熔接在一起,特别是焊接在一起。
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所述的封合件和所述末端之间形成紧密接合结构,沿轴向将该封合件压到末端上,和/或将沿径向向外翻的所述末端的封合件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压到该末端的径向外侧面上。
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该外周部区域时,冷却特别是用水冷却靠近外周部的封合件区域。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是通过电和/或感应方式和/或借助热气特别是热空气实现的。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固定该封合件而形成负压,所述的负压将该封合件固定在一个夹持装置上,所述夹持装置至少局部与封合件的形状匹配。
12.一种用封合件(4)封合容器体(2)的管形末端(1)的装置,所述的封合件具有能让所述末端插入其中的外周部(13),其特征在于,
-设有一个用于在第一位置上固定所述的封合件的夹持装置(21,22,27),该封合件(4)在此位置上与所述末端(1)隔开一段距离,因而所述容器体(2)可相对所述封合件自由运动;
-设有一个用于加热该封合件的外周部(13)区域的加热装置(25,40,42,43),而所述的封合件此时位于第一位置上;
-设有一个在一个接合位置上造成所述封合件与容器体相对运动的装置,所述的末端和受热的外周部(13)在此接合位置上接合在一起;
-设有一个用于在所述外周部区域内形成封合件和末端间的紧密接合结构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21,22,27;25,40,42,43)以及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是一台灌装封合机器的工位即封合工位(50)的一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具有用于将热气特别是热空气输送到固定在夹持装置(21,22,27)上的封合件(4)的外周部区域内的输送装置(25,40,42,43),其中输送装置最好具有许多条沿封合件外周分布的且倾斜地指向所述外周部的出气槽(43)。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槽(43)以小于45°的锐角指向夹持装置(21,22,27)的中心轴线(23),其中所述的锐角最好在20°到40°之间,最好是35°。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具有用于将气体从固定在夹持装置(21,22,27)上的封合件(4)的外周部(13)区域内排出的排气装置,所述的排气装置最好具有许多沿夹持装置外周分布的且与大气相通的排气槽(44),所述的排气槽最好从该夹持装置的内腔(24)起斜向上地通到外面。
17.如权利要求12-1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21,22,27)具有一个如此与封合件(4)的形状配合的表面部分(30,32),即在被固定的封合件(4)与所述的表面部分之间留有一个封闭的空间(47)且所述的夹持装置至少具有一条通入此空间(47)的通气道(48),所述的通气道与一个真空发生器相连。
18.如权利要求12-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21,22,27)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紧固封合件(4)的凹部,该凹部的内横截面如此与封合件形状匹配,即呈圆筒形的凹部内表面(24)至少局部且沿整个外周压靠在封合件(4)外周上。
19.如权利要求12-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产生紧密接合结构的机构具有加热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2-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一个装料机构(7),该装置机构将用于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引入到位,且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封合件(4)的紧固部分。
CN 98117384 1998-08-25 1998-08-25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245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17384 CN1245763A (zh) 1998-08-25 1998-08-25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17384 CN1245763A (zh) 1998-08-25 1998-08-25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5763A true CN1245763A (zh) 2000-03-01

Family

ID=5225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117384 Pending CN1245763A (zh) 1998-08-25 1998-08-25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57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2537A (zh) * 2013-10-31 2014-01-22 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带上的透气阀自动焊合机构
CN105217138A (zh) * 2015-09-16 2016-01-06 温岭市申华日化有限公司 可立放且盛有粘流体的软管及其生产工艺
CN107030929A (zh) * 2009-04-07 2017-08-11 格莱汉姆包装公司 利用感应加热对塑料包装的一部分进行重整的设备和机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0929A (zh) * 2009-04-07 2017-08-11 格莱汉姆包装公司 利用感应加热对塑料包装的一部分进行重整的设备和机器
CN107030929B (zh) * 2009-04-07 2019-03-15 格莱汉姆包装公司 利用感应加热对塑料包装的一部分进行重整的设备和机器
CN103522537A (zh) * 2013-10-31 2014-01-22 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带上的透气阀自动焊合机构
CN103522537B (zh) * 2013-10-31 2016-02-10 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带上的透气阀自动焊合机构
CN105217138A (zh) * 2015-09-16 2016-01-06 温岭市申华日化有限公司 可立放且盛有粘流体的软管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30540B2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燃料タンクの対シート熱成形
CN100564173C (zh) 用于导管的气体充装和密封的方法和装置
US6615631B2 (en) Panel extraction assist for superplastic and quick plastic forming equipment
US6428739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and transferring a molten parison
KR20140110034A (ko) 블로우 몰딩을 이용하여 금속 음료 용기를 성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723161B (zh) 一种大型铝合金复杂结构件冷-热顺序耦合成形工艺
CN102658327A (zh) 缩短液压-机械成形工艺周期的方法以及用于液压-机械成形构件的工具
US4988399A (en) Process for making a three-piece container involving stretch-blow molding, severing and attaching an end panel to the open bottom
CN1245763A (zh) 封合容器的装置及方法
CA2403148A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 container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equalisation opening and containers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is process
RU2384409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еталлопластикового или бипластикового изделия,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укупорочного колпачка для бутылки
CN206643177U (zh) 多工位墩头机
CN102921791A (zh) 变截面空心构件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8136470A (zh) 高速吹制成型工艺
CN1277722C (zh) 具有齿槽的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25173B (zh) 多工位墩头机
CN114440677B (zh) 一种热管全自动化抽真空装置
EP3326781B1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plastic fuel tank for vehicle
KR20030004200A (ko) 자동으로 파이프를 확관 포밍 할 수 있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4234630A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在线式分区真空炉及其焊接方法
US616875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forming an extruded parison
CN112474874A (zh) 一种金属管件挤压成型方法及成型系统
CN217798533U (zh) 一种直接卡压管件一体机
CN211218369U (zh) 一种用于大中口径炮弹的双工位收口成型装置
CN110271166A (zh) 吹塑成型自动化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