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5440A -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5440A
CN1235440A CN99104850A CN99104850A CN1235440A CN 1235440 A CN1235440 A CN 1235440A CN 99104850 A CN99104850 A CN 99104850A CN 99104850 A CN99104850 A CN 99104850A CN 1235440 A CN1235440 A CN 1235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ntenna
district
signal
close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4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和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5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5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确定重叠到宽范围区中的一部分上的一个以上的窄范围区,各窄范围区的覆盖范围以互相不重叠的方式来配置,在基站分别准备覆盖上述宽范围区的宽范围天线及覆盖上述窄范围区的窄范围天线,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这二者,对位于某一个上述窄范围区内的无线电终端发送同一信号。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接收来自无线电终端的信号,把这两个接收信号合成后,取出该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方法及无线电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在蜂窝方式等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把一个单元作为多个区运用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及无线电通信装置。
近年来,出现了把单元分割成多个区来运用的CDMA(码分多址,D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无线电基站。图11中,示出了现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该基站11通过通信线路12连接到基站控制装置13上。基站控制装置13与交换站14连接。基站控制装置13进而具有下述功能:通过通信线路12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1连接,对来自无线电接口的终端的、与来自基站11的信号进行切换,以及进行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的切换等。
还有,在该例中,由方向性天线把基站11所使用的一个单元分割成3个区15~17。在这样的现有CDMA蜂窝状系统中,构成单元的区15~17以相同的发送功率分布对区内的角度进行发送。这时,考虑了整个区的通信,但没考虑在区内部的通信分布。
还有,作为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装置,已知有瑞克(rake,分离多径)接收机。在下列文献中,叙述了有关瑞克接收机:
(1)1995年,《艾迪生-威斯莱(Addison-Wesley)》,A.J.Viterbi:“扩展频谱通信的CDMA原理(CDMAPrinciples of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2)1994年10月12~14日,中国,北京,个人、移动无线电和扩展频谱通信国际会议,K.S.Gihousen:“CDMA的最佳带宽(Optimum Bandwidth for CDMA)”;
(3)1996年2月6日,第5490165号美国事利,R.D.Blakeney等人:“能够接收多信号的系统中,解调元件的分配(DemodulationElement Assigument in a System Capable of Receiving MultipleSignals)”。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区内的通信分布中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下,提供电路质量良好、耗电少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及装置。
在用于达到该目的的无线电通信方法中,确定重叠到宽范围区中的一部分上的窄范围区,在基站分别准备复盖上述宽范围区的宽范围天线及复盖上述窄范围区的窄范围天线,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这二者,对位于上述窄范围区内的无线电终端发送同一信号。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接收来自无线电终端的信号,把这两个接收信号合成后,取出该信号。
进而,只对通信信道的信号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这二者来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及天线电通信装置,具有下述那样的显著效果:
(1)在W区(宽角度区)中,在与N区(窄角度区)重叠的区域内,只对于其可以发送的功率相称的范围内增加容量(其中,重叠一个区域的最大容量与在一个区内运用时的最大容量是等价的)。因此,通过在W区中设定1个或多个与N区重叠的区域,就能够以空间分割的方式增加W区内的容量;
(2)因为在同一频率下运用W区及N区,并且,使同一码信道进行同步,故虽然增加了区,但不进行区之间的识别,并不需要在多区化中所需要的转换所引起的附加容量;
(3)因为在W区中只用复盖服务区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功率发送即可,N区以对于重叠了的区域以外的通信相称的功率发送即可,故可谋求降低发送功率及节省功率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发明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A、图2B为W区及N区的功率分配说明图;
图3为无线电终端接收系统的结构图;
图4为基站发送系统的结构图;
图5为基站接收系统的结构图;
图6A及图6B为系统容量的地理分布说明图;
图7为基站以电路为单位的控制功能结构图;
图8为具有偏振波发送功能的基站发送系统结构图;
图9为W区与N区的发送功率比的控制方法说明图;
图10为关于重叠的另一实施例说明图;以及
图11为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在这里,举例说明作为CDMA方式的蜂窝式无线电通信系统标准的TIA/EIA/IS-95A系统。
1.基本概念
图1中示出与本发明有关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结构图。该图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CDMA蜂窝式系统中的单元的结构。
CDMA无线电基站等的基站1通过通信线路2连接到基站控制装置3上。基站控制装置3通过接口与交换站4连接。基站控制装置3进而具有下述功能:通过通信线路2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连接,对来自无线电接口的终端的、与来自基站1的信号进行切换,以及进行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的切换等。
还有,在该例中,把基站1使用的一个单元分割成了3个宽角度区(W区)5~7。W区5~7以相同的发送功率分布对区内的区域发送信号。进而,在1个W区上重叠1个或多个复盖窄角度的窄角度区(N区)。该图中,示出了在W区5上重叠N区8及9之例。把该重叠的区域假想为例如在地理上或时间上通信集中的高通信区域。与这样的高通信区域相比,不重叠的区域为通信低的区域,只由W区5来复盖。
由分别独立的方向性天线来实现该W区及N区。
由W区5及N区8或9发送的信号是相同的,进而在片码级上同步。所谓片码级的同步说的是,利用正交编码等对逻辑电平的信号进行编码,进而,可在进行了扩展处理(加扰)时的各个片码(或此特)上保持同步的状态。
其次,说明无线电终端与基站1的通信。首先,在有关下行链路(基站进行发送)中,位于高通信区域内的无线电终端接收来自W区及N区这两个天线电波。无线电终端把来自W区及N区的信号视为多径信号。在无线电终端中,使用瑞克接收机对接收信号进行瑞克合成。另一方面,在有关上行链路(无线电终端进行发送)中,在基站1中,作为W区及N区产生的空间分集(或多径)接收来自位于高通信区域内的无线电终端的发送信号。利用与多区构成的基站相同的方法,对该接收信号进行瑞克合成。
2.下行链路发送功率
基站使用W区用的天线及N区用的天线向无线电终端发送信号。图2A、图2B中,示出这时的信道与发送功率的关系。图2A示出W区的发送功率,图2B示出N区的发送功率。基站只使用W区用的天线发送包含导频信道及控制信道的附加信道的信号。使用W区用的天线及N区用的天线发送通信信道的信号。图2A、图2B中,示出由系统确定的每个信道的最大发送功率。各通信信道的实际发送功率及W区与N区发送功率之比,由无线电终端的位置、来自无线电终端的功率控制信息及各区中接收功率之比求出(后述)。还有,把实际的发送功率确定于其最大发送功率以内。可对每一个通信信道独立地控制两个区的发送功率。
图6A、图6B中,示出系统容量地理分布的说明图。图6A作为一例是详述有关区A的图,示出了,W区5、重叠在W区5上的N区8和9。还有,图6B示出在图6A的箭头上的区剖面上的系统容量之分布。在这里,图6A的位置a、b、c、d、e及f对应于图6B区剖面的各地点。
整个区由包含低通信区域的W区5复盖。与CDMA系统的容量极限相比,W区5的容量设定得较低。除掉了高通信区域的区域(低通信区域),由W区5的容量复盖。另一方面,由于W区5中容量不足,故在高通信区域中重叠了N区8、9。如图所示,只有在W区5上复盖了N区8、9的区域,才能达到CDMA系统容量极限的通信所决定的系统运用。通过设定这样的容量分布,可以设定对应于通信分布的区容量。
3.呼叫控制的概要
对W区进行无线电终端的位置登记,无线电终端认为,W区与N区是同一个区。
从无线电终端呼出时及从基站呼出时的呼叫控制与通常的多区的系统运用相同,不特别需要新的功能。
其次,说明有关无线电终端在W区/N区之间移动时的控制。无线电终端位于两个区的重叠空间内时,利用两个区的天线接收无线电终端的发送信号。在基站接收系统中,对两个区的接收信号进行瑞克合成。无线电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而不必全部识别W区及N区。无线电终端在W区与N区的边界上时,基站也不需要转换或转交等手续。
4.基站及无线电终端的结构
4-1、无线电终端
无线电终端具备接收系统及发送系统,但是,图3中示出无线电终端接收系统的结构图。这是示出使用了瑞克接收机的无线电终端接收系统的结构的图,在本发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该结构进行与基站的通信。
无线电终端具备:高频电路(RF数字变频器)31搜索元件32、接收元件(指形)33、控制部34、合成器35及解码器36。高频电路31连接到天线30上,还包含数字变频器。还有,解码器35例如包括维特比(Viterbi)解码器。由搜索元件32对于由高频电路31接收到的多径所引起的多个接收信号进行各个脉冲的位置及相位的判断。控制部34根据搜索元件32的输出把各信号分配给各接收元件331~33n,同时,对于接收信号进行下述调整及控制:相位、延时、功率估计、至接收元件33的输入时序等。进而,合成器35通过控制部34的控制对多径所引起各信号的相位、延时、幅度等进行加权,通过加法运算合成接收信号(瑞克合成)。由此,即使在弱信号下,无线电终端也能够良好地进行接收。由解码器36来解码已合成的信号。
由W区及N区发送的信号可采用片码同步等同步,使用相同的码。即,在无线电终端中对于两种区不进行区别,而是视为来自同一区的信号进行接收。还有,在无线电终端中,即使因为来自N区的信号有传输延时而把W区在时间上移动后进行接收,也能够把这些信号视为多径信号,进行接收。
4-2基站发送系统
其次,图4中,示出基站发送系统的结构图。
在图示的基站1的发送系统中,作为一例示出下述情况,基站1由A区、B区及C区构成,A区进而包括宽角度区(a区)和2个窄角度区(a-1区及a-2区)。基站发送系统具备;每一个区的天线和高频(RF)单元41~43、控制部45、声码器以及第2层和第3层的处理(VLP)接口46、信道(CH)元件47、信号合成部48。基站控制装置3具备VLP49,该VLP49包括声码器以及第2层和第3层的处理单元,处理来自交换站4的交换机的接收信号。VLP49的输出经过通信线路2,输入到基站1的VLP接口46中。
VLP接口46包括对信号进行复用的复用变换装置。在基站发送系统/接收系统这两个方框中,在色信号或ATM等信号格式的形式下进行信号处理。把信道元件47中的通信信号及信令(控制信号)等变换成这些格式的处理是需要的,VLP接口46就是管理该变换功能的部分。另外,VLP接口46还具有作为信道元件47与VLP49之间的传送装置的功能。在CDMA情况下,VLP接口46大多是包或ATM的复用变换装置。
控制部45对高频单元41~43等、信号合成部48、信道元件47中的发送功率信息进行控制,确认是否按照预先设定的系统参数进行运用,并执行参数的修正。还进行关于向信道元件47分配发送电路资源的管理。在这里,所谓资源例如是:所分配的硬件、码、信号功率、允许的干扰功率等。控制部45进而进行基站中的规约监视、定时信息的报告及管理。
信号合成部48把各信道元件47的信号合成,利用高频单元将其变换成发送信号。在这里,高频单元41对a区(宽角度区),高频单元42及43对a-1及a-2区(窄角度区)分别使用不同的天线来发送信号。
其次,说明基站发送系统的工作。
首先,由每一条线路(信道)的各个信道元件47,对VLP49发送的下行电路信号进行编码及利用正交码等的加扰。其次,传送到信号合成部48。根据信号的属性,利用来自控制部45的指示,由适当的功率分配把信号分配到1个区或多个区内,由各区的天线进行发送。
4-3基站接收系统
其次,图5中,示出基站接收系统的结构图。
在该基站接收系统中,如上述那样,示出下述情况,基站1由A区、B区及C区构成,A区进而包括宽角度区(a区)和2个窄角度区(a-1区及a-2区)。基站接收系统具备:分别连接到天线上的高频(RF)单元51~53、控制部55、VLP接口56、信道(CH)元件57、信号分配部58。基站控制装置3具备VLP59,该VLP59包括声码器以及第2层和第3层的处理单元,处理朝向交换站4的交换机的发送信号。VLP接口56的输出经过通信电路2,输入到基站1的VLP59中。控制部55与发送系统的控制部45连接,进行数据交换。也可以由1个控制部来实现控制部45及55。
VLP接口56包括复用变换装置,与基站发送系统同样是管理格式变换功能的部分,另外,还具有作为信道元件57与VLP59之间的传送装置的功能。
控制部55对高频单元51~53等、信号分配部58、信道元件57中的接收功率信息进行收集,确认是否按照预先设定的系统参数进行运用,并执行参数的修正等。控制部55还进行关于向信道元件57分配接收电路资源(所分配的硬件、码、信号功率、允许的干扰功率)的管理,还进行基站中的规约监视、定时信息的报告及管理等。
高频单元51对a区(宽角度区),高频单元52及53对a-1及a-2区(窄角度区)分别经由不同的天线来接收信号。在高频单元51~53等把各区的天线所接收的信号滤波及降频后,将其送至信号分配部58进行分配,利用各信道元件57来解调接收信号。这时,在各信道元件中进行利用宽角度区及至多一个窄角度区的天线所接收信号的合成。每个区的接收功率及各信道元件中的Eb/No[每个信息位的能量(Eb)与噪声频谱密度(No)之比],由控制部55来管理,它们除了成为送至信道元件中的瑞克合成及无线电终端上的功率控制信息之外,还在发送系统中的每个W区及N区的功率分配中被反映出来。
5.基站以线路(信道)为单元的控制
5-1.以线路为单元的基站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对于每个W区及N区的接收功率进行监视。该监视一直进行到各个电路的电平,在执行瑞克合成的同时,作为发送功率的每个W/N区合成(以电路电平进行分配)时参数设定(1)指标。该控制基于每个W/N区的接收功率及每个信道元件的Eb/No等而进行计算,通过控制部将其变换成发送端的控制信息。
图7中,示出与本发明有关的基站以线路为单元的控制功能结构图。
在电路(信道)单元中,作为接收系统具备分配部71及每个信道的信道元件接收系统72,作为发送系统具备信号合成部76及每个信道的信道元件发送系统74,进而具备控制部75。信道元件接收系统72具备:包含瑞克接收机的解调器721、用于使该解调器工作的模拟噪声发生器722、去交织器及解码器723。信道元件发送系统74具备:Eb/No传感器741、模拟噪声发生器742、数字功率控制部743、交织器及编码器745、数字调制器746、放大部747。
再者,图7的各元件与图4、图5的元件对应,在图7中用()表示其对应关系。再者,在图4、5中出现的元件里,省略在说明以线路为单元的控制中不需要的那些元件。
5-2接收系统及发送系统的工作
首先,说明接收系统的工作。
利用各高频单元,对来自某一无线电终端的各区天线上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进行降频,将其向信号分配部71传送。
信号分配部71的主要功能是,滤波、增益调整、数字信号变换用的取样、及信号向各信道元件的分配等。作为进行了这些处理的信号,向信道元件接上系统72输入。信号分配部71对各区的接收信号进行码的搜索及跟踪,把特定码序列接收信号的解调向信道元件接收系统72分配,以及对信号进行分配。
不把多个窄角度区的接收信号输入到1个信道元件接收系统72上。
当哪个窄角度区中都不能检测出接收码时,只把宽角度区的接收信号分配到信道元件接收系统72上。
信道元件接收系统72进行接收信号的反扩展、瑞克合成、及错误校正解码。其工作由控制部75来管理。关于功率设定的工作通过控制部75与发送系统通信。模拟噪声发生器722输出用于识别无线电终端或无线电线路的PN码。如果判定在解调器721上的信号为得到了足够的Eb/No的信号,就把模拟噪声发生器722的码及其相位锁定,控制部75能够把电路分配给该信道元件72(信道元件分配信号752)。来自解调器721的解调输出向去交织器及解码器723传送,把已交织的信号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同时,由解码器进行错误校正。
还有,信道元件接收系统72具有:控制上行链路(上行线路)发送功率及下行链路(下行线路)发送功率的功率控制环功能,以及以区为单元接收功率的功能。关于这些,后述。
其次,说明发送系统的工作。
在信道元件发送系统74中,利用交织器及编码器745对于被发送的信息进行错误校正编码及交织。在来自控制部的指示下,利用模拟噪声发生器742把PN码等的码分配给每一个用户。数字调制器746利用被分配的码进行扩展。在该过程中,利用Eb/No传感器741,进行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位744的插入。在放大部747中,是确定数字信号的增益的部分。
5-3功率控制
(1)功率控制环
对于功率控制环来说,有上行链路(无线电终端进行发送)及下行链路(基站进行发送)的功率控制环。上行链路的功率控制利用Eb/No传感器741把由解调器721解调了的接收信号的Eb/No与阈值相比较,根据其结果把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位744设定到发送信号中。无线电终端按照位来调整发送功率。
另一方面,由于基站自己不能测定下行链路的功率,故必须由无线电终端来报告。在本实施例中,在与基站1插入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位的情况同样,无线电终端在无线电终端中插入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位。基站1从来自解调器721的解调输出中抽出功率控制位,将其结果作为抽出下行链路功率控制位信号751通过控制部75向信道元件发送系统74传送。发送系统按照该位来确定该信道的发送功率(或W区或N区),调整比例。
(2)区发送功率的分配
使用图9,说明基站通信信道上的数据发送功率比的向W区及N区的分配。
W区及N区的天线对信号进行接收(901)。信号分配器71识别具有超过某阈值的接收功率的信号的码信道,将其码及接收功率报告给控制器75(902)。控制器75把来自信号分配器71的报告按每个码信道记录到码表中(903)。当一个码信道中出现了来自两个N区的报告时(904),控制器选择接收功率强的那一个N区(905)。
解调器721中,装有多个指形电路(多径对应的接收电路),把1个多径分量,即来自W区的信号及来自N区的信号分配到一个指形电路中。
解调器对每个指形电路估算接收功率(906)。解调器把每个指形电路的估计信号功率及接收到该信号的区作为信号753报告给控制器。
控制器按每个信道来总计接收功率,进而将其按每个区进行分类。把这时接收功率在区内的功率分配值原原本本地作为发送系统在区之间的功率分配比(907)。把该信息向信道元件74的(数字)功率控制电路(743)输入(908)。
对发送信号进行错误校正+交织(745),以及信息调制(746)。增益控制/功率分配电路747基于来自(数字)功率控制电路(743)的信息,进行每个信道发送功率的增益的调整。这时,把信号按每个区分离开来,根据在步骤908中收到的功率比按每个区分配功率(909)。其后,由开关73来切换信道元件74与信号合成部76之间的总线,由高频单元对各区的信号进行复合调制后,由天线将其发送出去(910)。
控制器75以恒定的周期执行步骤903~908,当时,更新发送功率比。
图9中示出的流程在下述情况下也是有效的,只由W区用的天线接收信号,或者,由N区用的天线接收的信号非常弱(即,天线电终端只由W区覆盖)。在此情况下,只使用W区的天线进行信号发送。
还有,图9中示出的流程同样也能应用于只存在一个N区或者存在3个以上N区的情况中。
当得不到图9中示出那样的接收功率强度时,也可以以某一确定的恒定比率来进行向N区及W区的发送功率分配。
6.其它实施例
6-1方向、方向性等的控制
如上所述,说明了有关利用无线电终端的位置进行的功率控制的方法,但是,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情况。例如,也可以基于无线电终端的位置分布和/或统计的数据,来设定及变更各区的方向、角度和/或形状。这样的设定及变更可以通过设置对输入输出部10的天线的方向及方向性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来实现。还可以进而把这些控制与上述功率控制组合起来。
6-2偏振波分集功能
例如,通过在W区与N区之间应用正交偏振波,可使电路质量提高。这时,在基站1以下述方式进行,在W区及N区中设定用户电路适应的功率分配,分离成两种偏振波束发送,另一方面,在无线电终端上,通过把具有偏振分离、合成功能的接收机设置到无线电终端内可以实现偏振波分集。
图8中,示出具有偏振波发送功能的基站发送系统的结构图。
与图4中示出的基站发送系统结构之不同点是,把各个偏振波单元81~83设置到高频单元41~43中。在这里,作为一例,设置对于W区提供V(垂直)偏振波的偏振波单元81,另一方面,分别设置对于N区8、9提供H(水平)偏振波的编振波单元82、83。还有,也可以把任何一个区定为适当的垂直或水平偏振波,进而,也可以应用圆偏振波等其它偏振波方式。
6-3其它重叠配置
在上述说明中,通过宽角度区及窄角度区实现了重叠,但是,也可以把本发明应用于其它情况。
图10之例为,把半径较小的区102及103以点的方式重叠到半径较大的区101上的情况。这时,远离本地台而配置高频单元及天线。把信号合成器及信号分配器安装到一个基站中。如图1或图10中所示那样,在一个大区(或W区)内包含多个小区(或N区)时,必须以与小区或N区不重叠复盖的方式来配置。
6-4其它
在上述实施例中,只在基站的通信信道的数据发射时使用W区及N区这二者,但是,在包含附加信道(导频信道、寻呼信道等)的全部信道的数据发送中也可以使用这两种区。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采用IS-95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其它CDMA或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方式的系统中。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重叠到宽范围区中的一部分上的窄范围区;
在基站分别准备覆盖上述宽范围区的宽范围天线及覆盖上述窄范围区的窄范围天线;
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这二者,对位于上述窄范围区内的无线电终端发送同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接收来自无线电终端的信号,把这两个接收信号合成后,取出该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CDMA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这二者只发送通信信道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抽出来自无线电终端的信号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功率控制位,根据该下行链路功率控制位对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的面向该无线电终端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接收的来自无线电终端的信号的强度比,对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的面向该无线电终端的发送功率比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确定了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的面向该无线电终端的发送功率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合成接收信号时,进行瑞克合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宽范围区内存在多个窄范围区时,该多个窄范围区的各个覆盖范围在位置上不重叠。
10.一种包含基站及无线电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站包括:
覆盖宽范围区的宽范围天线;
窄范围天线,以各窄范围区的覆盖范围不重叠的方式覆盖一个以上的窄范围区,窄范围区重叠到上述宽范围区中的一部分上;
使用上使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来发送信号的发射机;
接收机,把上述宽范围天线的接收信号与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的接收信号合成后,取出该信号;以及
对上述发射机及上述接收机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上述控制器对上述发射机进行控制,以便从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这二者把同一信号,对位于上述一个窄范围区内的无线电终端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CDMA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上述基站的控制器对上述发射机进行控制,以便只对通信信道的信号把同一信号,从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这二者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站的控制器对于用上述宽范围天线与窄范围天线这二者接收的同一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由此来判断无线电终端是否位于上述窄范围区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站的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发送互相不同的偏振波信号;
上述无线电终端包括:接收两种偏振波信号的天线;以及从接收的偏振波信号把信号合成后,取出该信号的接收机。
1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覆盖宽范围区的宽范围天线;
窄范围天线,以各窄范围区的覆盖范围不重叠的方式覆盖一个以上的窄范围区,窄范围区重叠到上述宽范围区中的一部分上;
使用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来发送信号的发射机;
接收机,把上述宽范围天线的接收信号与上述1个窄范围天线的接收信号合成后,取出该信号;以及
对上述发射机及上述接收机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上述控制器对上述发射机进行控制,以便从上述宽范围天线及上述窄范围天线这二者把同一信号,对位于上述一个窄范围区内的无线电终端发送。
CN99104850A 1998-04-08 1999-04-08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Pending CN12354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11329A JPH11298954A (ja) 1998-04-08 1998-04-08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111329/98 1998-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5440A true CN1235440A (zh) 1999-11-17

Family

ID=14558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4850A Pending CN1235440A (zh) 1998-04-08 1999-04-08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H11298954A (zh)
KR (1) KR100292638B1 (zh)
CN (1) CN12354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451C (zh) * 2001-06-08 2007-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智能天线基站升级为智能天线基站方法及基带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5429B1 (ko) * 1999-11-24 2006-09-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코채널 이중편파 방식을 이용한 채널간섭제거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셀 설계 및 확장방법
JP2001169326A (ja) * 1999-12-08 2001-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01091332A1 (fr) 2000-05-26 2001-1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eil de station de base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US7295509B2 (en) 2000-09-13 2007-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thod in an OFDM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130810B2 (en) 2000-09-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6850500B2 (en) 2001-05-15 2005-02-0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 estimation
JP3655846B2 (ja) * 2001-06-27 2005-06-02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呼切断防止方法
WO2005099121A1 (fr) * 2004-04-09 2005-10-20 Utstarcom Telecom Co., Ltd.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la puissance de transmission d'un canal en liaison descendante dans un systeme distribue
US9137822B2 (en) 2004-07-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over access channel
US9148256B2 (en) 2004-07-2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ance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9246560B2 (en) 2005-03-1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an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54211B2 (en) 2005-03-1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520972B2 (en) 2005-03-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61859B2 (en) 2005-03-17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3305B2 (en)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4870B2 (en) 2005-04-0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9408220B2 (en) 2005-04-19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US9036538B2 (en) 2005-04-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design for single carrier FDMA systems
US8879511B2 (en) 2005-10-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acknowledge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66150B2 (ja) 2005-05-31 2011-04-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Mimo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565194B2 (en) 2005-10-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9319B2 (en)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8885628B2 (en)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209956B2 (en)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US20070041457A1 (en) 2005-08-22 2007-02-22 Tamer Kado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6974B2 (en) 2005-08-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and SDMA support
US9210651B2 (en) 2005-10-27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tstrap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4060B2 (en) 2005-10-2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s
US9225416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2453B2 (en) 2005-10-27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9088384B2 (en) 2005-10-27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93405B2 (en) 2005-10-27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DMA resource management
US9225488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US8045512B2 (en) 2005-10-27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10213190A (ja) 2009-03-12 2010-09-24 Canon Inc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627228B2 (ja) 2009-12-21 2014-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2340016B1 (ko) * 2020-04-27 2021-12-15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을 위한 에너지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451C (zh) * 2001-06-08 2007-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智能天线基站升级为智能天线基站方法及基带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298954A (ja) 1999-10-29
KR19990083023A (ko) 1999-11-25
KR100292638B1 (ko) 200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440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115937C (zh) 在越区软切换期间改变前向话务信道功率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166085C (zh) 有选择地使用具有可变偏移时间的多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61492C (zh) 在移动无线网络的基站收发信站和在该网络内移动台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
CN1071984C (zh) 蜂窝区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该系统内最佳服务基站选择方法
CN1036429C (zh) 码分多址蜂窝电话系统的分集式接收机及其处理信号的方法
CN1139291C (zh) 在蜂窝无线电系统中的移动站和选择新小区的方法
CN1147071C (zh) 在采用密集频率复用模式的蜂窝系统内传送信令信息
CN1227940C (zh) 移动电信的多个多址类型的应用
CN1080978C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157014C (zh)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与该系统中的发送机及其运作方法
CN1175592C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基站设备
US6577880B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3090C (zh) 无线电信道切换方法与移动通信系统并基地台与移动台
CN101031142A (zh) 码分多路通信蜂窝电话系统中的软切换
CN1201585A (zh)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宽带基站结构
CN1194071A (zh) 采用削波功能的码分多址传输
WO2000005828A9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ast control traffic
CN1175691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191692C (zh) 具有不同输出功率的发射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
EP0787386A2 (en) Sectoriz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useful therefor
CN1191045A (zh) 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建立下行链路径的设备和方法
US654599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pectrally complian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1998048586A2 (en)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 in gsm/dcs-based cellular radio network
CN1199369C (zh) 调节移动无线电系统移动站的传输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