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14C -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与该系统中的发送机及其运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与该系统中的发送机及其运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014C CN1157014C CNB001262173A CN00126217A CN1157014C CN 1157014 C CN1157014 C CN 1157014C CN B001262173 A CNB001262173 A CN B001262173A CN 00126217 A CN00126217 A CN 00126217A CN 1157014 C CN1157014 C CN 115701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data
- transmission system
- transmitter
- cdma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8—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frequency compression and subsequent expansion of the individual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code-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T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 H04B7/26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for data rate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DMA传输系统,该系统的至少一个发送机的数据序列按一定的代码序列扩展,系统的至少一个收信机的数据序列用检测器复原。为了在CDMA传输系统中只加所使用的具有所需要的频带的频率部分,提出采用这样一种帧结构,结构中有待在帧中传输的有效负荷压缩成信号脉冲串。帧中的一个脉冲由与帧有关的启动时刻t0和有关的持续时间tn来表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码分多址(CDMA)传输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一个发送机,其中一数据序列由一代码序列扩展,且系统至少包括一个收信机,其中借助于一个检测器来使所述数据序列复原。
本发明还涉及CDMA传输系统的一种收信机和一种发送机。
背景技术
在以码分多址联接(CDMA)为基础的传输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信号被同时在公用频带交换,并用公用载波频率来交换。码分多址联接系统是以频带扩展技术为基础的,即,将待传输的信号扩展在比信号传输所需要的最起码频带宽得多的频带上。频带经过扩展通常就可以使码分多址联接系统具有高度的抗干扰能力。
在码分多址连接系统中扩展频带时,待传输的各(有效负荷)比特都乘以收发信双方都同意的码字。为区别待编码的有效数据序列的各比特,该码字的一个比特通常被称为为一个码片。应用适当的码字,从原理上说,排除了各用户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用CDMA技术获取特殊误码率时,干扰功率已知时要求信号功率大致正比于传输有效负荷比特率。在CDMA系统中,个别用户按用途(例如,编码的语音传输、传真发送等等)采用不同的有效负荷比特,出于经济使用频率的原因,最好只给CDMA系统加上必要的频带宽度。
例如,从WO92/15164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种CDMA传输系统,系统中配备了一个可编程的时钟脉冲发生器,供获取可调节的带宽用,借助于这个发生器可以预先规定每个选取的码字的码片时钟频率。码片时钟频率选得越高,得出的扩展传输信号带宽越宽。
出于实用上的原因,码片时钟频率选为基本时钟频率的整数倍。因此所述专利申请最佳实旋例中的带宽为1.2兆赫或其倍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系统具有极大灵活性的CDMA传输系统。
这个目的是通过维持一定的帧结构并将准备在帧中传输的有效负荷信息压缩成信号脉冲串实现的。
这样就可以把出现在帧中的传输数据凝缩成脉冲串,帧长对脉冲串持续时间的比值则表示所获得的压缩比。以这种方法,还可以达到极其不同、极细分级的压缩比。采用较高有效负荷数据率,和以前一样可以连续进行传输,从而整个帧长可用作脉冲串,但另一方面,有效负荷数据率低时,只能用帧的一部分。
帧中的一个脉冲由与帧有关的启动时刻to和有关的持续时间ta来表征。这些参数可选取得使其与系统或链路有关,或者由于是可选择的扩展原因,此外,还能在链路中按各种形式加以改变。这里可以采取一些适应措施,例如,启动时刻to的预先规定由固定站控制,或者发信站本身的启动时刻to也可以随机选择,将各帧尽可能均匀地填充,从而使频率达到均衡、经济地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CDMA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送机,该发送机具有用于产生帧结构的装置,通过码序列扩展数据的装置,用压缩数据将数据块压缩为脉冲,以便在不用于发送经压缩的数据块的帧结构中产生时间周期的装置,用于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开始瞬间t0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CDMA传输系统的发送机,具有用于产生帧结构的装置,通过码序列扩展数据的装置,用压缩数据将数据块压缩为脉冲,以便在不用于发送经压缩的数据块的帧结构中产生时间周期的装置,用于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开始瞬间t0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行CDMA传输系统的发送机的方法,包括,产生一个帧结构,通过码序列扩展数据,以及用压缩数据将数据块压缩为脉冲,以便在不用于发送经压缩的数据块的帧结构中产生时间周期,并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开始瞬间t0。
在本发明的一个极其有益的实施例中,扩展系数的选择是根据原有效负荷数据率选取的。因此可以根据恒定的输出比特率设计出不同的有效负荷比特率,即所谓码片率。
当同一个有效负荷信息要在凝缩的脉冲串中传输时,结果通常是,经时间压缩的有效负荷数据比特率与脉冲串长度对帧长的比值成反比地增加。为在此比特率增加的情况下达到适当的误码率,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相应地使功率与压缩系数(比)成正比地增加。
总之,利用了可选取扩展系数或甚至可按不同方式设定扩展系数这一事实按需要以功率来换取脉冲串持续时间。
按CDMA工作的移动无线电话的主要特点是,尤其是在传输到固定站的传输方向上与同一个有效负荷比特率有关的信号都会以同样的功率加以接收,且毗邻各蜂窝的噪声功率总共只有收到的总功率的一部分。例如,在小蜂窝与重叠的大蜂窝之间的链路中,满足不了上面这种条件,这是由于大蜂窝发送的功率相对较大,使得在小蜂窝和大蜂窝固定站附近的功率上不可能充分适应所致。
不同的话务员通常会以未协调的方式安装他们的无线电蜂窝单元。这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一个话务员的蜂窝边界完全与另一个话务员固定站的位置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因此而不能达到适当的功率适应情况,因为在每种情况下,至少在一固定站中,噪声功率会显著高于有效负荷信号功率。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按蜂窝的大小选择脉冲串开始时的一个位置to。这样就可以把小蜂窝所工作的脉冲串范围与大蜂窝所工作的脉冲串范围分开,从而可以排除因传输功率不同而引起的干扰。各脉冲串之间的限制可按取决于各具体情况的必要安全距离加以规定,同时不同蜂窝范畴(小蜂窝至大蜂窝等等)的无线业务比成了决定性的参数。
如果能将所有蜂窝范畴的帧同步化,问题的解决办法就非常简单,而通过适当的装置(例如象GSM之类的移动交换中心)和发信链路是可以保证做到这一点的。
在不同的话务员互不协调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能容许的干扰,因为这时不能预先假定帧的同步化。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这样的办法,即通过测定固定或移动站内场强在帧中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每帧和每蜂窝中合适和更好的实用时域。
这样做的好处是,为进行这个测定,可将帧再划分为与测定有关的许多时隙。接着选取脉冲串,这样,可以根据要传输的信息使它覆盖例如n个连续的时隙。具体的方案是每次准确地分派一个时隙。
移动无线电系统是以在下行链路(固定站至移动站)和上行链路(移动站至固定站)的方向上进行双工传输为基础的。两个传输方向可以在频域(FDD)或时域(TDD)上分开。数据业务之所以日益显得突出是因为两个方向中的有效负荷比特率可以取完全不同的值(不对称链路)。CDMA中完全考虑到了某些这些链路,即选取了适用的扩展因素,且传输是按相应适用的功率进行的,但若不对称情况持续在例如整个蜂窝环境中出现,则由于业务范围特别包括了分配业务,因而来自无线电源的不同带宽就要分派给两个发信装置了。让我们假设,上行链路的FDD为例如500千赫,下行链路的FDD为4兆赫。鉴于频域通常是经过全局统等规划的(这时必须把众多用户都考虑进去),因而这种安排并不太灵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了作为时间的函数将发送机与收信机的传输方向分开的作法,这时,就可以按不同方式规定每个传输方向的时间因素。
采用以时间(TDD)进行分开时,它局部地取决于各话务员以怎样的程度使用其在两个传输方向上的频带。按基本原理,脉冲串长度有可能按不同的方式适应两个方向的平均比特率(同时还考虑了必要的误码率)。
这种适应过程不能对每个链路独立进行,因为不然的话会在固定站一方或移动站一方产生重叠效应,从而产生不能容许的干扰。这同样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较适用的功率是考虑到了偶然的例外情况的。毗邻的各蜂窝也不容许出现重叠现象,因为或者毗邻的固定站(只要其传输功率高于移动站)会干挠移动站的收信过程,或者固定站的收信过程会在蜂窝边界受到位于附近的毗邻移动站的干扰。因此适当的作法是采用前面谈过的合适的公用控制器来协调两个方向交界处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把毗邻的各蜂窝看作是不协调的,从而应用上面也谈过的扩展测量的方法。
已观察到,只用CDMA系统是不足以在任何情况下将各用户充分分开的。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在时域中进一步进行分开的作法。本发明作为另一种方案提出了在例如进行转移时在不同的频率下进行临时通信。
通过将有效负荷数据压缩成两个同内容的脉冲串,可以由此将同一个信息在时帧中先以第一频带再以至少第二频带后续发送出去。
附图说明
现在根据附图中所示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介绍和说明本发明的内容。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有一个发送机和一个收信机的CDMA传输系统;
图2a示出了CDMA系统的帧结构;
图2b示出了数据率、脉冲串持续时间与收到的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3示出了小蜂窝和大蜂窝中脉冲串在一帧中的分布情况;
图4示出了至少两个CDMA系统在同一频带局部重叠时受干扰的情况;
图5示出了在不同用户互不同步的CDMA系统中的脉冲占据一个帧的情况;
图6示出应用到非同步作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数据率不同)的一个实例;
图7示出了干扰情况;
图8示出了应用有效负荷信号和导频信号的分立脉冲串的情况;
图9示出了在各蜂窝不同步时应用多个叠加在有效负荷信号上的导频信号的情况;
图10示出了通过压缩有效负荷数据块来创造测定时隙的条件的情况;
图11示出了只需用一个收信机时采用两个发送机发送不同频带脉冲串信号的情况;
图12示出了需用两个收信机时用单个发送机发送不同频带脉冲串信号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有一个发送机1和一个收信机2的CDMA无线电系统,例如供移动通信用的无线电系统。发送机1和收信机2采用时帧FR(图2a),FR再划分成许多等长时隙(图中未示出)有效负荷数据块在每个时隙中传输。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采用块结构数据或将连续有效负荷数据流(例如数字化语音信号)再划分成许多在时间上等长的数据块。因此,视乎原有效负荷(例如,语音信号、传真数据、字母数字消息等)的数据传送速率而定,会有不同大小的数据块在传输帧的各时隙中传输。
待传输的有效负荷PLD以数字化的形式加到帧发生器11上。到达帧发生器11的数据流在数据块转移到其后的扩展器12之前可以由存储装置缓存起来。
块结构数据的处理和缓存产生了延迟效果。为使这些延迟效果不致在语音信号中觉察出来,在实施例中选用了10毫秒的帧长。
各缓存的有效负荷数据块可以压缩成持续时间为td的数据块DB,即当各数据块转移到扩展器12时,由帧发生器11改变数据率。这个经压缩的数据块DB以下称之为脉冲串或CDMA脉冲串以便将其与有效负荷数据块加以区别。
在扩展器12中,脉冲串的数据比特按周知的方式通过乘以多数字码字扩展开,从而通过其后在调制器13中对扩散信号进行的调制,产生带宽相应高于未扩展信号的信号。接着,这个扩展信号在功率控制级14中经过功率控制处理,然后在求和级15中与其它信道OCHH加在一起形成和信号,再通过天线16发送出去。
脉冲串的持续时间td、相对于帧开始的时刻to还有用以传送脉冲串的传输功率Ptx,对于帧发生器11和功率控制级都是控制单元10产生的预规定值。发送机功率Ptx控制得使收信机2处出现所收到的规定功率P。发送机功率Ptx控制方法使收信机2上有收到的规定功率P出现。优点在于,发送机功率Ptx要选择得使收到的功率P正比于所选取的传输脉冲串的数据传送速率。这就是说,若在同一有效负荷块大小下选取较短的脉冲串持续时间,则控制单元10应相应选取较高的发送机功率Ptx,以确保收到的功率P相应较高(参看图2b)。用P′、t′d和τ′分别表示收到的不同功率、选取的不同数据传送速率和不同的持续时间。在本实例中,假设τ=8千比特/秒,T′=12千比特/秒。
在收信机2中,经天线21收到的混合信号由信号分配器22分配到各信号处理电路。各收信信道或用户都分别配备有一个这种信号处理电路。在各信号处理电路中,信号先在解调器23中解调,再以周知的方式在去扩展器(de-spreader)24中去扩展。这里,通过在发送机端使用码字来将信道和用户加以区别。在解码器25中,根据所收到的脉冲串再现原来的有效负荷信号PLD。
以CDMA为基础的适用的移动无线电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在固定站,来自各用户在同一有效负荷比特率下的信号都以基本上相同的功率接收下来,确保各信号最佳的扩展状态。此外,收自毗邻各蜂窝的信号(这些信号以下总称为噪声功率)只形成收到的总功率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在由大大小小蜂窝构成的CDMA无线电系统中是不能保持下来的,这是因为,由于大蜂窝的发送机功率大得多,因而在毗邻大蜂窝的小蜂窝中不可能有合适的功率。
这里,可以用本发明的原理可用来在帧FR中确定与至少一个大蜂窝(见图3)的覆盖区F2分隔开的小蜂窝的至少一个覆盖区F1。此外,来自大大小小蜂窝的有效负荷信号都压缩成脉冲串,以便分别在适当的子帧F1和F2中传输。
划分成小蜂窝脉冲串和大蜂窝脉冲串使来自小蜂窝固定站的噪声功率仅仅局限于其它小蜂窝,收自大蜂窝固定站的噪声功率仅仅局限于其它大蜂窝。小蜂窝的脉冲串a、b、c以低于大蜂窝脉冲串X、Y的数据率传送,同时给基本有效负荷信号的同样数据率配备相应较高的脉冲串周期,这样,传送小蜂窝的脉串a、b、c就只需要较小的发送机功率了。因此,收自其它小蜂窝的噪声功率,即使小蜂窝是邻近的蜂窝,也是很小的。至于对大蜂窝的用户,相反,可以安全选取功率相当高的较高压缩比,因为扩大大蜂窝给毗邻的大蜂窝提供了等效的干扰防卫度。
图4示出了另一种不希望有的噪声状况,即两个独立的CDMA系统使用同一个频带但只借助于不同代码鉴别用户的两个不同话务员A和B,其发送机以不协调的方式设置的情况。最坏的情况可能发生在话务员B将其固定站安置在话务员A无线电蜂窝的蜂窝边界处。这样就不可能使功率达到适当的匹配,因为毕竟起码在固定站中,另一话务员引起的噪声功率高于其自己的用户的有效负荷信号的功率。*号表示干扰,即这时干扰功率的总和∑I大于有效负荷功率的总和∑P,这表明不可能进行控制。
各话务员彼此独立时要使所有的话务员同步工作,代价是非常大的。因此,每一个与其它话务员分开的话务员都分配一个子帧,如前面谈过的大小蜂窝各帧的分离一样,并非始终都是最实用的解决办法。可是如果没有一个通用的帧同步化,就会产生不能容许的干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假设各话务员最好在长而彼此独立选取的帧FR中传输他们的数据。最好是将帧FR再分成许多等距时隙,同时每个使用者以脉冲串的形式作业,即在相应较高的传输功率下采用一个或多个时隙传输其用户的数据。这里有意不采用整个帧长。这样,一个帧中就出现未用或用得不多的区域。通过测定场强在一个帧中的分布情况,每个话务员的各固定站,最好,有关的移动站都能根据待传输的信息量找出未使用的时隙并选取供传输用的一系列连续空间时隙(见图5)。选择数据传送速率和发送机功率可以使待发送的数据量与可利用的时隙数相适应。箭头AR1表示获取两个连续时隙的脉冲串,箭头AR2和AR3表示测定之后的捕获情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不同的有效负荷比特速率从固定站传输到移动站(下行链路)和从移动站传输到固定站(上行链路)(不对称链路)。帧的较大部分用在要求较高有效负荷数据率的方向上,帧的其它部分则用在其它方向上。由于在此情况下子帧的与时间有关的极限值优选为固定值,因而有可能在子帧中再次通过选择发送机功率来使真正所需要的有效负荷数据率发送机与情况相适应。例如,在图6中,脉冲串d需要比脉冲串a、b和c更高的有效负荷比特率,脉冲串d的下行链路发送机功率选取得使其以相应较高的接收功率接收。另一方面,脉冲串U、V、W、X下行链路的接收功率则由于相应的数据率因而控制得使其以同样的收信机功率为固定站所接收。
最好在整个CDMA系统中划分成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时选取等分划分,否则会导致图7所示的干扰情况。图7中,话务员B由于发送机功率较高而产生干扰作用,所示频带X和Y中的频带Y由于距离近而起干扰作用。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无线电蜂窝单元的一部分下行链路子帧可能会与其它无线电蜂窝单元的一部分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重叠。在那种情况下,固定站可能会干扰其毗邻的固定站,或者在蜂窝边界由于距固定站最远而发出更多功率的移动站可能会干扰毗邻蜂窝附近的移动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整个CDMA系统中将下行链路和上行路线子帧再同步划分,或者如前面已谈过的那样同时采用大小蜂窝时在空置时隙被占用之前在测定场强的情况下把帧再划分成许多时隙,这样做有好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起码有若干发送机以不同的频带工作。为了彼此区分各无线电蜂窝,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由各发送机发送的有效负荷信号。在这种实施例中,在下列情况下可能需要在呼叫过程中改变频带,例如:
-若给不同蜂窝范畸分派不同频率,且在呼叫过程中进行了例如从小至大蜂窝的转移。在该情况下,大蜂窝导频信号的频率与刚在小蜂窝中使用的导频信号的频率不同;
-CDMA频带的最低频率为例如500千赫,因为只有在此情况下才会有足量的用户同时有效使用可能有的重叠码。对因例如不协调使用无绳专用交换分机(在这种小网络中,在办公大楼中确实可能会有多个交换机)而规定的小网络话务员来说,或者在极端情况下,对因被指定为无绳电话一般使用者的小网络话务员来说,给每个话务员分派频带是没有用的。这时,这些话务员会分享频带,同时还必须能在噪声状况变化时有效改变到另一频带。
-还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即想转移到毗邻的蜂窝,但该蜂窝更希望具有不同的频域;
-在CDMA系统中,通常可以在一个站自己的蜂窝和毗邻的蜂窝中采用同一个频率范围。但扩展因数因有效负荷比特率极高而变小时,就不能那样做了。在此情况下,同样也需要主动切换到其它频率。
要切换到另一个频率需要满足两个要求:
-进行测定和识别,例如,在同时进行场强测定的情况下根据导频信号识别可能的毗邻固定站,或者测定可能频域的噪声功率,以便进行转移。
-交换发信信息。这可按所谓正向转移进行,在该转移中,信息的交换业已按新频率进行。这种转移很快,因为从转移之后起,有效负荷已可按原先频率的两倍进行,而且在另一方向上,当转移被妥善接收下来时,由已终止的原链路进行终止。这里的特点在于,链路以两个频率存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好处是,不损失任何有效负荷(无缝转移)。第二个可能是尽可能多地用旧频率发信号。这种方法较慢,因为移动站与新的蜂窝之间应首先完全匹配才能够进行转换。但移动站除用新频率接信之外,还必须用此新频率未鉴定上行链路。就是说,若想使有效负荷传送得毫无漏洞,就必须同时用新频率和旧频率发信和收信。
这些考虑对时间再划分来说也是同样有效的。但有这样的区别,即同时处理两个时隙时,一个收发送机就足够了,但对两个不同的频率就不行了。
但采用一个以上的收发送机特别是在移动站中大大提高了成本和耗电量。因此,起码对简单的(电话)移动站来说,最好还是采用一台收发送机。采用例如“无绳电话机”时,固定站只采用一个收发送机可能也是有好处的。这是作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考虑的。目前我们认为只限定移动站采用一个收发信号。
所考虑的下行链路
a)蜂窝转移的候选蜂窝的鉴定
在移动站中,有一种使各固定站在导频信道上发送其识别码(导频信号)的可靠方法。通过测定收自导频信道的功率和对识别码进行解码,移动站可以获取转移蜂窝的主要信息。在CDMA系统中,导频信号通常为其代码所分隔,因而处在同一频带。但如上所述,这方面也有例外的情况:蜂窝大小不同和多个话务员的环境不协调的情况。这时,导频信道会处在不同的频带。这里想出了只用单个收发送机的解决办法,如图8中所示:有效负荷和导频信息a、b、c和pil分别按时间连续的脉冲串传输。在收信机端,接收有效负荷时应该可以改变频带来接收导频信号的。
图8移动站的收信机先从频带X接收有效负荷脉冲串d,然后切换其收信机,从而在同一时帧中依次从频带Y接收领示信号pil。图8中示出了相对功率pr。图8的上部分涉及大蜂窝的发信情况,图8的中间部分涉及小蜂窝的发信情况,图8的下部分涉及移动站中的收信机。
图8所示的实施例最好用在完全同步化的CDMA无线电系统中。采用不同步化的CDMA系统的实施例示于图9。传送导频信号的无线电蜂窝,其导频信号pil在另一有效负荷信号脉冲串上的连续脉冲串上重叠。收信机一收到其有效负荷脉冲串就转换到另一个频带以接收连续传送的导频信号脉冲串。为接收完整的导频信号脉冲串,供接收导频脉冲串提供的时隙应起码为导频信号脉冲串的两倍。
b)转换频率时候选频率的鉴定
为此目的,应寻求场强尽可能小(因而预期的噪声功率可以小一些)的频率。然而,情况往往是这样:场强在一个帧周期期间不会被动得太励害(可能有人会这样想:例如,在图8中另一不使用导频信号且碰巧应进行与其它话务员同步工作的话务员用某一频率发信)。这里有两种解决办法:
-将两个脉冲串的发送机功率与最大功率相比较。这样做浪费频谱;或者
-使脉冲串动态采用,从而可以在整个帧上进行测量。
图10a示出了例如在整个时帧上传输有效负荷数据的情况。在下一个时帧中,接着将有效负荷数据块压缩成脉冲串,从而在接收脉冲串之后,收信机有充分的时间在其它频带下测定其余的时帧。压缩有效负荷数据块的直接效果是脉冲串的发送机功率提高了,这又可以再次从图10a中看出来。图10a的上部分涉及发送机,箭头AR4表示数据率提供了,图10a的下部分涉及收信机,箭头AR5和AR6表示在其它频率进行的测定。
图10b示出了由上面的实施例衍生的实施例。在第二时帧中,传输的是第二时帧的有效负荷数据块和第三时帧的有效负荷数据块而不是分派给第二时帧的有效负荷数据块,这样,收信机就可以从此完全利用第二时帧进行测定。图10b的上部分涉及发送机,前头AR7表示位速率提高了,图10b的下部分涉及收信机,箭头AR8表示测定。
c)无缝转移的程序
在下行链路上之所以可以实现过渡性重叠的传输过程是因为上一链路的有效负荷集中在帧的一部分且通过第一发送机TA(参看图11所示的实施例)传输所致。第二发送机TB可能属于同一个固定站,但也属于不同的一个固定站,把同一有效负荷集中在辅助部分上。由于采用两个收发送机,和前述一样,使在整个帧上有同样的发送机功率成为可能。帧的再划分过程是可以按不同方式进行的。这样做可能使得,发送机当前一个频率因例如过载而被放弃时,发送机功率由于压缩比的略微增加而略微增加,而新的尚未被干挠过的频率能处理更多的功率,因而能承载非常高的压缩比。
所考虑的上行链路。图11中示出了收信机R和另一个可选用的填充数据FDTA。
这里忽略了转移蜂窝时候选蜂窝的选择。
a)改变频率时候选频率的鉴定
在有效负荷对称的简单双工链路中,虽然分别由于相互干扰的各流协站或固定站的非可往复情况而出现大的偏差产生,但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的噪声功率还是有一定的相互关系的。两个传输方向只有当有效负荷比特率非常不对称时才表现出独立的特性。但无论如何,具有下行链路频率的噪声功率应分开测定。这里无需进行时分,因为假设固定站装有独立的测量用的收信机。
b)无缝转移的程序
在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移动站在转移期间在时帧中以新的频率Y和旧频率X发送每个连续的传输有效负荷数据块,T表示在进行发信的移动站。为此目的,因而对有效负荷数据块进行压缩,这样就可以每帧两次而不是每帧一次进行传输。这个压缩过程反过来要求相应提高发送机功率。在固定站有分别供各频带X、Y用的分立的收信机RA、RB。这两重传输过程一直持续到在固定站发生变频为止。图12中分别示出了处于频带X的前两个链路PLK1和PLK2以及新的链路NLK1和NLK2。
根据上述动机可以调节各脉冲串之间的范围。这里可以均衡整个帧上的发送机功率,因为需用丢失的部分以便以另一频率进行传输。结果是噪声功率在一个帧上的不均匀分布。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结合起来进行的方法
在不协调的环境中,不能排除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话务员在下行链路时采用某一频带,另一话务员在邻近处在上行链路中采用该同一频带,在那种情况下,无论如何必须考虑两个传输方向上噪声功率的不均匀分布。
在固定站中也只有一个收发送机的情况
如前面谈过的一样,这样做对无绳电话机来说可能也特别合算。为进行评价,将为移动站设计的情况转移到固定站。其基本机理上面已介绍过。
选择性重叠
用两个频率同时进行传输也可以延长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收信时可以选择质量更好的信号。发送机功率可以降低到甚至这样一个程度:按时间平均的总功率因克服不利因素而可以使其小于在一个频率下的发射机功率。接下去可以同时使用有两个以上频率的链路。
Claims (9)
1.CDMA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送机(1),该发送机具有用于产生帧结构的装置(11),通过码序列扩展数据的装置(12),用压缩数据将数据块压缩为脉冲以便在不用于发送经压缩的数据块的帧结构中产生时间周期的装置(10,11),用于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开始瞬间(t0)的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CDMA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开始瞬间(to)的装置(10)用于根据网孔大小调整帧相对开始瞬间(to)。
3.根据权利要求1的CDMA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了用于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持续时间(td)的装置(1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CDMA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了用于提高脉冲的压缩数据的发送功率的装置(10,14)。
5.根据权利要求1的CDMA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码序列扩展数据的装置(12)用于根据相应的原始有效负载数据速率选择一个扩频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CDMA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了装置(10,11),用于根据一帧中的测量段强度干扰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隙。
7.根据权利要求1的CDMA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TDD提供对应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两个传输方向的分离。
8.用于CDMA传输系统的发送机,具有用于产生帧结构的装置(11),通过码序列扩展数据的装置(12),用压缩数据将数据块压缩为脉冲,以便在不用于发送经压缩的数据块的帧结构中产生时间周期的装置(10,11),用于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开始瞬间(t0)的装置(10)。
9.用于运行CDMA传输系统的发送机的方法,包括,产生一个帧结构,通过码序列扩展数据,以及用压缩数据将数据块压缩为脉冲,以便在不用于发送经压缩的数据块的帧结构中产生时间周期,并调整脉冲的可变帧相对开始瞬间(t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4319830A DE4319830A1 (de) | 1993-06-16 | 1993-06-16 | CDMA Übertragungssystem |
DEP4319830.9 | 1993-06-16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90376A Division CN1066596C (zh) | 1993-06-16 | 1994-06-16 |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8428A CN1308428A (zh) | 2001-08-15 |
CN1157014C true CN1157014C (zh) | 2004-07-07 |
Family
ID=649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9037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6596C (zh) | 1993-06-16 | 1994-06-16 |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 |
CNB001262173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014C (zh) | 1993-06-16 | 1994-06-16 |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与该系统中的发送机及其运作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9037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6596C (zh) | 1993-06-16 | 1994-06-16 |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619491A (zh) |
EP (5) | EP1333602B1 (zh) |
JP (4) | JP3685803B2 (zh) |
KR (5) | KR100562185B1 (zh) |
CN (2) | CN1066596C (zh) |
DE (3) | DE4319830A1 (zh) |
RU (2) | RU2287903C2 (zh) |
SG (1) | SG44858A1 (zh) |
TW (1) | TW320799B (zh) |
WO (1) | WO19940299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7575B (fi) * | 1994-06-20 | 2001-08-31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Tiedonsiirtomenetelmä, tukiasema sekä tilaajapäätelaite |
US5896368A (en) * | 1995-05-01 | 1999-04-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ulti-code compressed mode DS-CDMA systems and methods |
US5883899A (en) * | 1995-05-01 | 1999-03-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Code-rate increased compressed mode DS-CDMA systems and methods |
US5748610A (en) * | 1995-05-08 | 1998-05-05 | Stanford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Multi-application wireles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igital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
US6122295A (en) * | 1995-06-08 | 2000-09-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
DE69637911D1 (de) * | 1995-07-19 | 2009-06-04 | Nec Corp | Diversity-Übertragungssystem mit Kodevielfachzugriff |
KR970013834A (ko) * | 1995-08-23 | 1997-03-29 | 사와무라 시코우 | 전송속도 추정장치(A computing apparatus of transmission rate) |
US5825835A (en) * | 1996-02-23 | 1998-10-20 |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Multi-user acquisition procedure for multipoint-to-point synchronous CDMA systems |
JP2850858B2 (ja) * | 1996-06-21 | 1999-01-2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送受信方式 |
US6101176A (en) * | 1996-07-24 | 2000-08-08 | Nokia Mobile Phone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 indoor CDM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CA2220900C (en) * | 1996-11-14 | 2002-02-12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Paging schem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ncreased paging 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rate |
KR100205251B1 (ko) * | 1996-12-09 | 1999-07-01 | 정선종 |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 기지국에서의 음성 부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
US6212397B1 (en) * | 1996-12-23 | 2001-04-0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emote multipoint stations |
US6633550B1 (en) * | 1997-02-20 | 2003-10-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transceiver on a chip |
US6069880A (en) * | 1997-05-19 | 2000-05-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other frequency pilot signals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A2248515C (en) * | 1997-10-31 | 2003-04-15 | Charlotte Catherine Elizabeth Baden | An asymmetric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0935353B1 (en) * | 1997-10-31 | 2011-08-24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An asymmetric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366588B1 (en) * | 1998-02-27 | 2002-04-0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data rate variability in orthogonal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
DE69939756D1 (de) | 1998-03-26 | 2008-1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Vorrichtung für Spreizspektrumkommunikation |
JP3058270B2 (ja) * | 1998-04-22 | 2000-07-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通信方法、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端末装置 |
EP1610579B1 (en) * | 1998-04-23 | 2008-05-1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Receiver applied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observing frequencies of another system |
EP0994581B1 (en) * | 1998-05-13 | 2007-01-24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DE69832878T2 (de) * | 1998-10-05 | 2006-08-0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DMA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
US6331975B1 (en) * | 1998-10-28 | 2001-12-1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User data indicator f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
US6965778B1 (en) * | 1999-04-08 | 2005-11-15 | Ipr Licensing, Inc. | Maintenance of channel usa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512750B1 (en) | 1999-04-16 | 2003-01-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ower setting in CDMA systems employ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
US6501744B1 (en) * | 1999-12-22 | 2002-12-31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lotted mode in wireless CDMA systems |
AU2000266840A1 (en) * | 2000-07-19 | 2002-01-3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DE10053625B4 (de) * | 2000-10-29 | 2012-05-31 | IAD Gesellschaft für Informatik, Automatisierung und Datenverarbeitung 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unkfernsteuerung von beweglichen Objekten |
KR100398991B1 (ko) * | 2001-03-26 | 2003-09-19 |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 지에스엠 서비스 가입자에 대한 씨디엠에이 서비스 지역에서의 로밍 서비스가 가능한 씨디엠에이 단말기 및 그 cdma 단말기에서의 로밍 서비스 방법 |
SE0104113D0 (sv) * | 2001-12-07 | 2001-12-0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 wireless station and 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9661519B2 (en) | 2003-02-24 | 2017-05-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reporting of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929337A (zh) * | 2005-09-05 | 2007-03-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收发设备间实现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系统 |
US20070149132A1 (en) | 2005-12-22 | 2007-06-28 | Junyl Li |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selecting control channel reporting formats |
US9338767B2 (en) | 2005-12-22 | 2016-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implementing and/or using a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
US9137072B2 (en) | 2005-12-22 | 2015-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US9125092B2 (en) | 2005-12-22 | 2015-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nd/or u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JP4563415B2 (ja) * | 2007-02-14 | 2010-10-1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
US8964692B2 (en) | 2008-11-10 | 2015-0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pectrum sensing of bluetooth using a sequence of energy detection measuremen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2943A (ja) * | 1974-06-27 | 1976-01-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Ijodenatsuhogosochi |
US5103459B1 (en) * | 1990-06-25 | 1999-07-06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
AU8959191A (en) * | 1990-10-23 | 1992-05-20 | Omnipoin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
US5128959A (en) * | 1991-02-22 | 1992-07-07 | Motorola, Inc. | Variable bandwidth CDMA radio system |
US5184347A (en) * | 1991-07-09 | 1993-02-02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arrangement |
JPH05102943A (ja) * | 1991-10-04 | 1993-04-23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スペクトル拡散伝送方式 |
TW306102B (zh) * | 1993-06-14 | 1997-05-2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
1993
- 1993-06-16 DE DE4319830A patent/DE4319830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4
- 1994-06-16 CN CN94190376A patent/CN10665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KR KR1020027005459A patent/KR10056218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6-16 KR KR1020027005461A patent/KR10056218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6-16 SG SG1996008853A patent/SG44858A1/en unknown
- 1994-06-16 WO PCT/IB1994/000158 patent/WO1994029980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6-16 KR KR1019950700583A patent/KR10038368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6-16 RU RU2002113290/09A patent/RU2287903C2/ru active
- 1994-06-16 DE DE69435329T patent/DE69435329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KR KR1020027005460A patent/KR10035697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6-16 US US08/381,997 patent/US5619491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EP EP03101046.5A patent/EP133360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KR KR1020027005462A patent/KR10055976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6-16 CN CNB001262173A patent/CN115701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EP EP00111510A patent/EP103567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EP EP03101045.7A patent/EP133360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DE DE69432782T patent/DE69432782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EP EP94917129A patent/EP065931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EP EP03101044.0A patent/EP135142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6-16 JP JP50154195A patent/JP368580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7-14 TW TW083106431A patent/TW32079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
- 2003-02-17 RU RU2003104618/09A patent/RU2315430C2/ru active
-
2004
- 2004-01-29 JP JP2004021829A patent/JP40497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1-29 JP JP2004021830A patent/JP404974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1-29 JP JP2004021831A patent/JP404974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7014C (zh) | 码分多址传输系统与该系统中的发送机及其运作方法 | |
CN1096159C (zh) | 带分布式接收机的多用户通信系统 | |
CN1080965C (zh) | 一个码分多址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47044C (zh) | Cdma通信系统中时间共享信道化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310440C (zh) | 窄带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122374C (zh) | 多重编码cdma方式的信息通信系统 | |
CN1057884C (zh) | 用于在一个码分多址蜂窝电话系统中产生信号波形的系统与方法 | |
US618519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time gate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
CN1225764A (zh) | 多码压缩模式的ds-cdma系统及方法 | |
CN1371582A (zh) | 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和业务控制 | |
CN1097986C (zh) | 移动台通信装置、基站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574701A (zh) | 移动站中处理无线信号之时间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35764C (zh) | 码分多址直接扩展覆盖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KR101250299B1 (ko) | 무선 주파수 전력 스펙트럼을 사용하는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JPH09261118A (ja) | 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装置 | |
CN1567795A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