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4033C - 含热粘型纤维光学缓冲管的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含热粘型纤维光学缓冲管的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4033C
CN1234033C CN01133907.1A CN01133907A CN1234033C CN 1234033 C CN1234033 C CN 1234033C CN 01133907 A CN01133907 A CN 01133907A CN 1234033 C CN1234033 C CN 12340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tube
cable
dispersion area
matrix
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3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4948A (zh
Inventor
P·伽拉德
V·波尔盖特
S·瑞啻特
J·B·斯缇文思
B·G·瑞斯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CIT SA
Alcatel Lucent SAS
Alcatel Lucent NV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FR00120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R2814245B1/fr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NV filed Critical Alcatel NV
Publication of CN1344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4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40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40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1Optical cables built up from sub-bundles
    • G02B6/4413Helical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02B6/4486Protective cov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热粘型纤维光学缓冲管的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本发明的光学纤维电缆包含:至少包含两个彼此热粘结的薄壁柔性缓冲管的缓冲管组件;包裹在所述缓冲管内部的多个光学纤维;以及包裹所述缓冲管组件的覆皮。本发明的制造工艺包括形成含至少两个薄壁柔性缓冲管的组件,该缓冲管包含聚合物材料并且包裹着光学纤维;将包含聚含物材料的覆皮加热到挤出温度;在缓冲管外围上挤出覆皮而包裹住缓冲管组件;并且通过控制覆皮聚合物材料的挤出温度使缓冲管彼此热粘结。

Description

含热粘型纤维光学缓冲管的改进型 光学纤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纤维光学电缆(以下称为光学纤维电缆)及其相应的制造工艺。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扎束光学纤维缓冲管形成改进型柔性光学芯的工艺以及一种按SZ股束式结构组装的改进型柔性光学芯。
背景技术
有三类常见的光学纤维电缆结构。对三种常见结构中的每种而言典型的是,覆皮由聚合物材料构成并且在所谓光学芯的外围挤出。
在第一类结构当中,一般称为“散管(loose-tube)”式结构,光学芯包括一个中心支撑件(strength member),在其外围是按螺旋或SZ股束式结构组装的缓冲管。缓冲管含有光学纤维或光学纤维束,而管组件则由覆皮包裹。在第一类结构当中,含光学纤维的缓冲管管壁相对较厚并且较硬,是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在第一类结构中,光学纤维可能会相对包裹其的缓冲管而发生位移。具备该第一类结构的电缆比如参见U.S.No.4,366,667和EP-A-0,846,970。
在第二类结构当中,光学芯包括一个单管,典型地称之为中心管式结构,是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并且包裹着光学纤维。如果必要的话,中心管包括多个可按螺旋结构组装在一起的纤维束。中心管被由管壁构成的覆皮包裹。支撑件可嵌入覆皮的壁中。
在第三类结构当中,光学芯包括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缓冲管。缓冲管包裹光学纤维并且按螺旋或SZ股束式方式组装在一起。缓冲管组件由覆皮包裹,覆皮内部嵌入支撑件。在该第三类结构中,缓冲管相对较薄且软并且与光学纤维紧密结合,从而防止了光学纤维同彼此以及同缓冲管发生错位。
对某些特定的布线而言,光学纤维电缆可能会排列成这样,多个电缆区域沿某些路径是垂直的。在光学纤维电缆的该垂直区域当中,按SZ股束式结构组装的光学芯可能受重力影响而发生解离,每个缓冲管容易产生解离并且直线式垂直外伸。由这种所不希望的现象造成的破股后果在转换点附近尤其明显,SZ股束式结构的缓冲管其缠绕方向在此处发生反转。更为常见的是,只要光学芯或光学电缆受到拉力,比如在制造或布线过程中,就会产生解离和破股现象。
第一类结构的光学纤维电缆典型地包括用以固定缓冲管的粘合剂,从而可避免发生破股。这类光学纤维电缆之所以能使用粘合剂是因为第一类结构中所用的缓冲管相对较硬。硬就能避免粘合剂对缓冲管施加的任何紧缩力传递到光学纤维上。
但是粘合剂却不太适用于第三类柔性光学芯结构的光学纤维电缆,因为这些电缆采用的是对粘合剂造成的破坏力抵抗能力较差的薄壁缓冲管。因此粘合剂对缓冲管施加的横向应力很容易就传递到光学纤维上,从而使光学纤维遭受影响其光学性能的应力。因此,希望有其它方法来避免按SZ股束式结构组装的柔性光学芯或延长芯的垂直部分发生破股。
除此之外,因为提高成本且需要特殊的扎束设备所以并不希望采用粘合剂。而且需要切过粘合剂才能露出电缆,这增加了一个剥露步骤。因此由于这些附加原因,希望有使用粘合剂的替代手段。
按SZ股束式结构组装的已知柔性光学芯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很难均匀地扎束各个缓冲管而形成均匀扎束结构的光学芯。之所以难是因为这类芯中所用的缓冲管很软且不存在承托缓冲管并靠摩擦绞结之的中心支撑件。因此希望有一种可改善芯的粘结状况并在后续加工步骤中保持一定扎束量(即S或Z方向上的匝数)的改进型扎束方法。
改进型管扎束方法优选给出一种在负载下能保持其形状的缓冲管组件。对芯的粘结状况和弯折性能而言是基本的且为了使中跨剥露操作具可测知性,特别要确保扎束量足够。但是由于柔性光学芯不具备中心支撑件,所以缓冲管的机械松弛作用以及施加在光学芯上的拉力(比如在覆皮工艺步骤中或挑拨粘结盒中的光学芯时)会导致缓冲管发生解离或破股现象。如上所述,解离或破股现象会产生潜在的问题。因此,希望找到一种可在负载下保持其有序扎束状态的改进型扎束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旨在防止柔性缓冲管的垂直和/或受力区域和纤维光学电缆芯发生解离或破股。另外,第二个目的是避免使用粘合剂,从而降低了成本、给出一个直线式工艺并简化了与电缆的接触步骤。本发明第三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由柔性缓冲管构成的光学芯的扎束状态,以加强芯的粘结状况、在后续加工步骤中维持一定的扎束量并在负载下保持其均匀的扎束结构。
通过提供一种包括一个缓冲管组件的光学纤维电缆,该组件至少包括两个彼此热粘结的薄壁柔性缓冲管,本发明就能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光学纤维电缆进一步包括多条包裹在缓冲管内的光学纤维。覆皮包裹着缓冲管组件。
该实施方案的第二方面是,覆皮由聚乙烯构成而缓冲管则由聚氯乙烯(PVC)或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
第三方面是,缓冲管包含在螺旋或SZ股束式结构的覆皮内部。
第四方面是,光学纤维电缆包括按机械方式增强的线束,其优选由芳酰胺构成并且更优选位于缓冲管与覆皮之间且按螺旋方式排列。
第五方面是,在缓冲管组件的外围至少提供一个支撑件。支撑件优选嵌入覆皮的壁中。
第六方面是,光学纤维电缆进一步包括对环形组件而言位于管与覆皮之间的防水配件如防水带、对交织型管组件而言位于覆皮内的膨胀型配件以及/或者用于管内的填料。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制造光学纤维电缆的工艺,其包括形成一个至少含两个薄壁柔性缓冲管的组件,该缓冲管由聚合物材料构成并包裹着光学纤维。将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覆皮加热到挤出温度并在缓冲管的外围挤出以包裹缓冲管组件。通过控制覆皮聚合物材料的挤出温度使缓冲管彼此粘结。
本发明工艺的另一特点是,覆皮由聚乙烯构成而管由聚氯乙烯(PVC)或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从而挤出温度为170~240℃。挤出温度更优选200~240℃。
本工艺另一个特点是,在缓冲管组件外围提供至少一个丝状支撑件。
在本发明光学纤维电缆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缓冲管的材料包含形成分散区的材料以及形成基质的材料。分散区嵌入基质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的熔点低于所述基质形成材料的熔点。
该实施方案的第二方面是,分散区形成材料和基质形成材料包含热塑性材料。
第三方面是,分散区形成材料占缓冲管材料的量低于40%且更优选低于20%。
第四方面是,缓冲管进一步包括填料。填料优选包括碳酸钙、滑石和/或超吸收型聚合物粉末。更优选填料占缓冲管材料的量低于40%。分散区形成材料进一步更优选占缓冲管材料的量低于40%而基质形成材料占缓冲管材料的量高于50%。
第五方面是,基质形成材料的熔点比分散区形成材料的熔点至少高25℃并且优选至少高50℃。
第六方面是,分散区形成材料是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EVA共聚物、EAA共聚物或其它共聚物或者聚烯烃的三元共聚物。
第七方面是,基质形成材料是冲击改性的聚丙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共聚物。分散区形成材料优选乙烯-辛烯共聚物、EVA共聚物或EAA共聚物。缓冲管更优选进一步包括碳酸钙填料,基质形成材料是熔点高于140℃的丙烯-乙烯共聚物,分散区形成材料是熔点低于10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而分散区在缓冲管外表面上按长度计为10-100μm。
再另一方面是,基质形成材料是冲击改性的聚丙烯共聚物而分散区形成材料是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
本发明制造光学纤维电缆工艺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扎束多个薄壁柔性缓冲管,该管是由分散区在基质中嵌入而构成的,其中分散区形成材料的熔点低于基质形成材料的熔点。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加热扎束的缓冲管热活化所述分散区,从而软化分散区并使一部分分散区与相邻缓冲管的分散区发生粘结。
该方法另一方面是,在多个缓冲管束上施用加热过的覆皮而实现热活化步骤。或者,以IR线或对流烘箱进行加热而实现热活化步骤。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中的图示实施方案例对本发明及其适宜的精选例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的横截面视图;
图2图示的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缓冲管其表面;
图3(a)说明了第二个实施方案中成型的两个缓冲管的扎束原理;并且
图3(b)图示的是包括第二个实施方案缓冲管组件的光学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1图示的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该电缆的编号为10。
光学纤维电缆10包括柔性缓冲管12组件,分别都包裹着一束标准型光学纤维14。每个缓冲管12含有,比如约12个光学纤维14。但是,光学纤维14的数目可多于或少于12个。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光学纤维电缆10包括12个缓冲管12。但是,缓冲管12的数目比如可以在7~24个之间变化。
缓冲管12组件包裹在覆皮16内部。缓冲管12优选超越覆皮16的长度,如同螺旋或SZ股束式结构的标准组件。
具增强作用的支撑件18位于缓冲管12组件的外围上。光学纤维电缆10优选带两个方向完全相反且嵌入构成覆皮16的管壁中的支撑件18。覆皮16中的支撑件18其结构和组构方式是标准型的。
如果是环形组件(比如按螺旋形排列),光学纤维电缆10优选具备位于覆皮16内部并包裹缓冲管组件的机械增强型线束20。一个例子是,机械增强型线束20由芳酰胺构成。
除此之外,光学纤维电缆10优选包括标准型防水单元。防水单元可包括位于缓冲管12与覆皮16之间并包裹缓冲管组件的超吸收带22。如果是标准的环形组件,超吸收带22尤其更可位于缓冲管12与增强线束20组件之间并包裹住缓冲管组件。
如果是与缓冲管12的标准型交织组件,该防水单元也可包括位于覆皮16内部的膨胀型单元(图1中未示出)。该单元也可包括典型的填料,施用在缓冲管12内部的光学纤维14之间。
覆皮16由聚合物材料,比如中密度聚乙烯构成,将其加热并挤出在缓冲管12的外围上,该缓冲管也由聚合物材料构成。要注意的是,缓冲管12的管壁相对较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是,缓冲管12因彼此粘结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在覆皮16于缓冲管12外围上挤出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调整覆皮16构成材料的挤出温度,就可使缓冲管12彼此粘结。在挤出过程中,加热的覆皮16材料提供使缓冲管彼此发生粘结所需的热量。
选择覆皮16材料,使该材料能在所选的对覆皮的理想挤出而言适宜并且也有助于缓冲管12彼此粘结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同样地,选择构成缓冲管12的材料,使缓冲管12为在所选温度下挤出的覆皮16释放的热量所加热,并彼此发生粘结而不为该热量所熔化。
基于这些要求,覆皮优选由聚乙烯构成,特别是高密度聚乙烯,而缓冲管12优选由聚氯乙烯(PVC)或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是带聚醚或高分子二醇单元链段的共聚物。)
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比如可从以下中进行选择:
(i)聚醚酯,比如包括,键合在带端羧基的聚酯链区上的带端羟基的聚醚链区,从而该结构也可包含二醇(比如1,4-丁二醇);
(ii)聚氨酯醚,比如包括,经由氨酯官能团键合在二异氰酸酯上的带端羟基的聚醚链区;
(iii)聚氨酯酯,比如包括,经由氨酯官能团键合在二异氰酸酯上的带端羟基的聚酯链区;
(iv)聚氨酯醚酯,比如包括,带端羟基的聚酯链区和聚醚链区,这些链区经由氨酯官能团键合在二异氰酸酯残基上;
(v)聚醚酰胺(即含聚酰胺链区的聚醚),比如通过带端基二胺链的聚酰胺链区与带端基二羧基链的聚氧烯烃链区的反应而制得;或通过带端基二胺链的聚酰胺链区或带端基二羧基链的聚酰胺链区与聚醚二醇反应;从而所得到的聚醚是聚醚酯酰胺。
聚醚酯尤其是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一个商品例是DuPont制Hytrel聚合物。这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国际简称是TEEE(热塑性醚-酯弹性体)。
要注意的是,由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缓冲管12极易撕裂,很容易就能剥露出缓冲管12中所含的光学纤维14。
而且,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可通过聚二醇(或分子量比如1000~3500的高分子二醇)以及有可能是二醇(或低分子量(一般低于300)扩链化合物)与二异氰酸酯发生反应而制得的聚氨酯共聚物。
商品例包括:Elastollan1185(PU-醚)、Elastollan1190(PU-醚)、ElastollanC85(PU-酯)、ElastollanC90(PU-酯)和Desmopan588(PU-醚酯)和Desmopan385(PU-醚酯),Elastollan生产线聚合物出自BASF而Desmopan生产线聚合物出自Bayer。
一个例子是,在缓冲管12组件的外围上挤出时,聚乙烯覆皮16在温度170~240℃,并优选200~220℃下进行加热。在该温度下,覆皮16向缓冲管12释放热量,该热量足以穿透任何可能的增强线束或防水单元层并使缓冲管12彼此粘结而不会令其熔结在一起。
参照图2、3(a)和3(b)对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2给出的是第二个实施方案缓冲管120的表面。如图2所示,缓冲管120含有嵌入高熔点基质122中的低熔点分散区121。低熔点分散区121优选由低熔点的热塑性物质构成,而基质122由高熔点的热塑性材料构成。另外,缓冲管120可含有填料,比如碳酸钙、滑石或超吸收型聚合物粉末。
在排列成组件之后,如图3(b)所示,将缓冲管进行热活化使低熔点分散区121软化。分散区可通过覆皮进行活化,如上述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或利用其它热源,比如IR线或对流烘箱。活化温度要选得足够高从而使分散区121软化,并且要适当得低以便使高熔点基质122保持其形状。在该活化温度下,低熔点分散区121熔融并产生粘性,进而与相邻缓冲管120’中的邻近低熔点分散区121’发生粘结,参见图3(a)和3(b)。然后冷却缓冲管120、120’。据此单个缓冲管120扎束成例如图3(b)所示的组件。
管管之间的粘结程度适宜地可借助热活化时间和温度、填料含量、所用的低和高熔点组份的量以及低和高熔点组份的各个熔点来进行控制。
本发明对填料以及低和高熔点组份的具体比例没有任何特定限制。但是,管管之间的粘结程度可通过控制填料、低熔点材料和高熔点材料的用量比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低熔点材料占最终材料低于40%,以保证高熔点相的连续性。低熔点材料更优选占最终材料低于20%。填料比如碳酸钙、滑石或超吸收型聚合物粉末,优选占缓冲管120构成材料低于40%。高熔点材料优选占缓冲管120构成材料>50%,以确保该相的连续性。
基质122材料的熔点优选比分散区121材料至少高25℃。基质材料的熔点更优选比分散区材料至少高50℃。虽然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缓冲管120可由千百种材料构成,高熔点基质所优选的材料包括冲击改性的聚丙烯共聚物和丙烯-乙烯共聚物。低熔点分散区所优选的材料包括低熔点烯烃的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熔点低于120℃并优选低于105℃,比如乙烯-辛烯共聚物(熔点70-105℃)、EVA共聚物(熔点90-110℃)和EAA共聚物(熔点90-110℃)。
商品例包括:Engage和Exact(乙烯-辛烯共聚物)、Nucrel(EVA)、和Primacor(EMAA)。Engage和Nucrel生产线出自DuPont。Exact出自Exxon而Primacor出自Dow。
在第一个例子中,利用熔点高于140℃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来成型高熔点基质122。利用熔点低于10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来成型低熔点分散区121。除此之外,缓冲管120包括碳酸钙填料。缓冲管其外表面上的分散区121为10-100μm。
高和低熔点材料另一个优选的组合方式包括基质由熔点高于150℃的冲击改性的聚丙烯共聚物构成,而分散区则由熔点高于90℃的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构成。
适宜的是,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缓冲管120组件不使用粘合剂也能保持其扎束状态。另外,可从缓冲管130组件中抽出单个的缓冲管120却不对其中所含的缓冲管120或光学纤维造成破坏。除此之外,第二个实施方案要好过沿缓冲管的整个长度方向进行的粘结。比如,按第二个实施方案粘结的缓冲管120其拆分之后的表面状态比沿整个表面粘结的缓冲管要好。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由柔性缓冲管构成的扎束态光学芯。要注意的是,该光学芯不包括中心支撑件。
该第三个实施方案通过使缓冲管在线束点上粘结从而克服了已知的扎束态柔性缓冲管电缆的缺点。优选控制相邻缓冲管之间的粘结程度,使通过施加小于100g并更优选50g的拆分力,缓冲管就可以被分开(比如在电缆粘结操作过程中)。
第一方面是,向管的扎束点处施用紫外线(UV)固化型材料,使缓冲管发生粘结。这些材料经由连续或分批的流淌、挤出或喷涂法进行施用。UV固化型材料可在扎束之前或期间施用。成型之后,光学芯接着进行UV照射使相邻缓冲管发生粘结。为了达到粘结,UV固化型材料比如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其它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可采用。
本发明提供了捆扎或扎束光学纤维缓冲管而形成改进型柔性光学芯,包括按扎束结构组装的改进型柔性光学芯的材料以及方法。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缓冲管组件(无论是螺旋式还是SZ股束式的结构)在重力或其它外施力的影响下不容易产生解离或破股现象。由于缓冲管彼此粘结,所以光学芯尤其可防解离。除此之外,虽然有此粘结,通过施加一个最小力,每个缓冲管一般均不超过1N,缓冲管还易于拆分。这种易拆分性使得光学纤维在接线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剥露。而且本发明取缔了粘合剂,从而有利于柔性缓冲管电缆的应用。
以上参照优选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表述和说明,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需要明白的是,可对其形式和细节作以任何改变,但是这并不背离本发明由附属权利要求所定义的精神和领域。

Claims (38)

1.一种光学纤维电缆,包含:
至少包含两个彼此热粘结的薄壁柔性缓冲管的缓冲管组件;
包裹在所述缓冲管内部的多个光学纤维;以及
包裹所述缓冲管组件的挤出的覆皮。
2.权利要求1的电缆,其中所述的覆皮包含聚乙烯而所述的缓冲管则包含聚氯乙烯。
3.权利要求1的电缆,其中所述的覆皮包含聚乙烯而所述的缓冲管则包含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
4.权利要求1的电缆,其中所述的覆皮包含聚丙烯共聚物。
5.权利要求1的电缆,其中所述的缓冲管以螺旋或SZ股束式结构包含在所述覆皮的内部。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电缆,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缓冲管与覆皮之间的机械增强型丝束,其中所述的缓冲管组件是环形组件。
7.权利要求6的电缆,其中所述的机械增强型丝束包含芳酰胺。
8.权利要求6的电缆,其中所述的机械增强型丝束包含玻璃。
9.权利要求6的电缆,其中所述的机械增强型丝束按螺旋式排列。
10.权利要求1的电缆,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缓冲管与所述覆皮之间的防水带,其中所述的缓冲管组件是环形组件。
11.权利要求1的电缆,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覆皮内部的膨胀型防水单元,其中所述的缓冲管组件是交织型缓冲管组件。
12.权利要求1的电缆,在所述缓冲管的内部进一步包含填料材料。
13.权利要求1的电缆,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缓冲管组件外围提供的至少一个支撑件。
14.权利要求13的电缆,其中所述的支撑件嵌入所述覆皮的壁当中。
15.权利要求1的电缆,其中形成所述缓冲管的材料包含形成分散区的材料和形成基质的材料,其中所述的分散区嵌入所述的基质中,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熔点低于所述基质形成材料。
16.权利要求15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和所述基质形成材料包含热塑性物质,其中构成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的热塑性物质熔点低于构成所述基质形成材料的热塑性物质。
17.权利要求15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占所述缓冲管形成材料的40%以下。
18.权利要求17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占所述缓冲管形成材料的20%以下。
19.权利要求15的电缆,进一步包含填料。
20.权利要求19的电缆,其中所述的填料选自碳酸钙、滑石和超吸收型聚合物粉末。
21.权利要求19的电缆,其中所述形成缓冲管的材料包含所述填料、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和所述基质形成材料,所述填料占所述缓冲管形成材料的40%以下。
22.权利要求21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占所述缓冲管形成材料的40%以下而所述基质形成材料占所述缓冲管形成材料的50%以上。
23.权利要求15的电缆,其中所述基质形成材料的熔点比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的熔点至少高25℃。
24.权利要求23的电缆,其中所述基质形成材料的熔点比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的熔点至少高50℃。
25.权利要求15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包含烯烃的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
26.权利要求25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选自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27.权利要求15的电缆,其中所述基质形成材料包含冲击改性的聚丙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共聚物。
28.权利要求27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包含烯烃的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
29.权利要求27的电缆,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选自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30.权利要求29的电缆,进一步包含碳酸钙填料,其中所述基质形成材料包含熔点高于140℃的丙烯-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包含熔点低于10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而其中所述的分散区在所述缓冲管的外表面上按长度计为10-100μm。
31.权利要求29的电缆,其中所述基质形成材料包含冲击改性的聚丙烯共聚物,而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包含超低密度聚乙烯。
32.一种制造光学纤维电缆的工艺,包含:
形成含至少两个薄壁柔性缓冲管的组件,该缓冲管包含聚合物材料并且包裹着光学纤维;
将包含聚合物材料的覆皮加热到挤出温度;
在缓冲管外围上挤出覆皮而包裹住缓冲管组件;并且
通过控制覆皮聚合物材料的挤出温度使缓冲管彼此热粘结。
33.权利要求32的工艺,其中覆皮聚合物材料是聚乙烯,而缓冲管聚合物材料是聚氯乙烯或带柔性二醇链段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挤出温度是170~240℃。
34.权利要求33的工艺,其中挤出温度是200~220℃。
35.权利要求32的工艺,进一步包含在缓冲管组件的外围上提供至少一个支撑件。
36.权利要求32的工艺,包含:
将多个包含由分散区形成材料构成的分散区的薄壁柔性缓冲管进行扎束,所述分散区嵌入在由基质形成材料构成的基质中,其中所述分散区形成材料的熔点低于所述基质形成材料的熔点;
通过加热所述多个扎束的缓冲管热活化所述分散区,从而软化所述分散区并使分散区与相邻缓冲管的分散区发生粘结。
37.权利要求36的工艺,其中所述的热活化步骤是通过在多个扎束的缓冲管上施用热的覆皮来实现的。
38.权利要求36的工艺,其中所述的热活化步骤是利用红外线或对流烘箱进行加热而实现的。
CN01133907.1A 2000-09-21 2001-08-17 含热粘型纤维光学缓冲管的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40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012044 2000-09-21
FR0012044A FR2814245B1 (fr) 2000-09-21 2000-09-21 Cable a fibres optiques perfectionn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 cable
US09/810,221 2001-03-19
US09/810,221 US6483971B2 (en) 2000-09-21 2001-03-19 Optical-fiber cable containing thermally bonded fiber optic buffer tube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4948A CN1344948A (zh) 2002-04-17
CN1234033C true CN1234033C (zh) 2005-12-28

Family

ID=26212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3390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4033C (zh) 2000-09-21 2001-08-17 含热粘型纤维光学缓冲管的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191375B1 (zh)
JP (1) JP2002107589A (zh)
CN (1) CN1234033C (zh)
AT (1) ATE341772T1 (zh)
DE (1) DE60123540T2 (zh)
ES (1) ES227242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7933A1 (fr) * 2002-04-02 2003-10-03 Cit Alcatel Cables a fibres optiques et module de tubes a fibres optiques pour ce cable
MXPA05003739A (es) * 2002-10-07 2005-06-17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mponentes de cable optico.
US6915052B2 (en) * 2003-03-06 2005-07-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vered optical fiber
DE102004035809A1 (de) * 2004-07-23 2006-03-16 CCS Technology, Inc., Wilmington Optisches Kab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Kabels
DE102004037589A1 (de) * 2004-08-03 2006-03-16 CCS Technology, Inc., Wilmington Optisches Kab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Kabels
CN103842871A (zh) * 2011-08-04 2014-06-04 普雷斯曼电信电缆和系统英国有限公司 低火灾风险的光纤分支电缆
AU2015315741A1 (en) 2014-08-22 2017-03-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Optical fiber cable with impact resistant buffer tube
PL3304157T3 (pl) * 2015-06-03 2020-03-3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Kabel światłowodowy z klejonymi elementami rdzenia
CN109791264B (zh) * 2016-10-04 2021-06-1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槽杆及光纤缆线
JP7068131B2 (ja) * 2018-10-15 2022-05-1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7068142B2 (ja) * 2018-11-09 2022-05-1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EP4184229A1 (en) 2018-09-11 2023-05-24 Fujikura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JP7068114B2 (ja) * 2018-09-11 2022-05-1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9407238B (zh) * 2018-10-27 2020-07-14 天津富通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光缆
CN111221088B (zh) * 2020-02-19 2021-02-26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2523C2 (de) * 1980-01-24 1982-02-25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seileinheit und 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FR2677774B1 (fr) * 1991-06-13 1993-08-20 Alcatel Cabl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cable a fibres optiques sous tubes et cable resultant.
US5684904A (en) * 1996-06-10 1997-11-04 Siecor Corporation Optical cable incorporating loose buffer tubes coated with a moisture-absorptive material
US5717805A (en) * 1996-06-12 1998-02-10 Alcatel Na Cable Systems, Inc. Stress concentrations in an optical fiber ribbon to facilitate separation of ribbon matrix material
EP0846970A1 (de) * 1996-12-09 1998-06-10 Alcate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optischen Aderbündels oder optischen Kab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41772T1 (de) 2006-10-15
EP1191375B1 (en) 2006-10-04
DE60123540T2 (de) 2007-08-16
ES2272428T3 (es) 2007-05-01
CN1344948A (zh) 2002-04-17
JP2002107589A (ja) 2002-04-10
EP1191375A2 (en) 2002-03-27
EP1191375A3 (en) 2002-04-03
DE60123540D1 (de) 200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4033C (zh) 含热粘型纤维光学缓冲管的改进型光学纤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US6483971B2 (en) Optical-fiber cable containing thermally bonded fiber optic buffer tube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CN1252503C (zh) 装有堆叠带的纤维光缆装置
EP0242775B1 (en) Waterproof optical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EP1076253B1 (en)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having good adhesion between a protective jacket and strength members
EP0361863B1 (en) Communication cable having water blocking provisions in core
KR100264018B1 (ko) 방수 및 강도성질을 제공하는 코어 랩 바인더를 구비한 통신 케이블
CN101669058B (zh) 具有扭矩平衡的加强件的无管光缆
CN1194038A (zh) 阻水光缆增强物
CN1383014A (zh) 光缆
US8676011B1 (en) Water blocked fiber optic cable
EP1041420A1 (en) Fiber optic buffer unit and cables including the same
EP0945746A3 (en) Optical-fiber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5119323A2 (en) Buffer tubes with improved flexibility
US6597844B1 (en) Loose tube cable having an easily removable buffer tube binder for cable access
GB2215081A (en) Optical fibre cable
CN100510823C (zh) 光缆及生产光缆的方法
CA2573979A1 (en) Optical cabl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20170139166A1 (en) Optical Cable Containing Fiber Bundles And Thread For Tying The Bundles
KR100420174B1 (ko) 리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튜브 집합형 광케이블
CN1030754C (zh) 一种径向可回复的套筒复合材料、其制法和用途
JPS61232408A (ja) ル−スチユ−ブ心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226151A (en) Optical fibre cable
US7933481B2 (en) Optical cable
GB2078019A (en) Heat-recoverable closur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