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4606C -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4606C
CN1214606C CN 02125543 CN02125543A CN1214606C CN 1214606 C CN1214606 C CN 1214606C CN 02125543 CN02125543 CN 02125543 CN 02125543 A CN02125543 A CN 02125543A CN 1214606 C CN1214606 C CN 12146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quiry
counterfeiting
terminal
f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255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8702A (zh
Inventor
谷安佳
陈佳洱
赵夔
张保澄
戚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Jiaer
Gu Anjia
Li Yunchi
Qi Y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255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14606C/zh
Publication of CN1388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8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46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46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反馈信息防伪标签及其相应的智能信息防伪服务系统。该信息标签由观测标签和信息查询标签组成。观测标签背面印有二重反馈密码;信息查询标签由条码和分段反馈编码构成。智能信息防伪服务系统由信息防伪平台和与其相连接的查询终端构成,信息防伪平台包括FSK接入服务器、AAA服务器、信息防伪中央处理机、数据库服务器;专用的智能查询终端仅仅需要一根普通电话线接入PSTN,用扫描输入和FSK码传输防伪及反馈信息。采用本发明的信息防伪标签及其相应的防伪服务系统,可以彻底改变现有的电话数码防伪体系无法防止造假者利用未查询数码标签进行造假的致命漏洞,且查询方便快捷,电话占线时间极短,成本低,易于推广,极大的提高商品防伪查询率。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属于信号智能识别、计算机通信集成(CTI)、数据传输、公共通信网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话/数码/网络防伪标签通常包括观测标签和观测标签覆盖的防伪数码,观测标签上标有防伪中心及防伪查询电话,防伪数码多为纯数码,存在如下缺点:一方面是仿制者凭肉眼观测,可以直接盗取防伪数码;二是防伪数码位数过长,输入繁琐,容易出错,引起防伪系统的误判断;另外纯数码的标签也容易被网络攻击,不法分子可设计一些简单的迭代循环查询程序,一个晚上可导致大量正品的序列号因查询而失效。
现有的电话/网络防伪服务系统及引申出的其它数码防伪系统存在以下致命的弱点,防伪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的削弱,阻碍了它们在中国的推广普及,并没有达到预期防伪效果:
1.查询极不方便,过程繁琐,电信成本高昂,推广性差,查询率低。
(1)极不方便。消费者必须在购买完商品后,自己找一部电话机,耐心细致地键入防伪中心电话号码和几十位的防伪数码,查询手段繁琐,易输入错误引起系统误判断,并且浪费时间;对于由电话网络防伪引申出的纹理结构防伪(如专利CN1244698A、CN1349186A),还需要耐心地等候防伪中心(或声讯台)的电脑语音答录返回的核对信息,如“2号方格有纤维,9号方格有纤维,10号方格有纤维,14号方格有纤维”等语音信息。
(2)成本高。现有的防伪服务系统,在防伪查询输入无错的情况下,一次防伪查询需要1-2分钟,纹理防伪占线时间更长。以企业的生产量计算,无论拨打信息台电话、市话、长途电话,还是800免费电话(企业支付),亦即无论消费者付费,还是企业付费,都是一笔昂贵的电话费,防伪的电信成本很高。
(3)推广性差。一方面,当今中国的家庭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率很低;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在商场购物时没有特定的上网和打电话条件,从而不能实现在购物的同时就进行商品的真伪认证;其次,普通消费者由于嫌操作过程繁琐或者受知识水平的制约,不愿意进行商品的真伪认证,从而严重地限制了现有防伪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以上原因,导致现有防伪系统的查询率非常低,其商品查询率最高不超过5%,一般低于1%。
2.不法分子可以利用废包装,以假乱真。
现有防伪系统的低查询率将导致另一个使整个防伪体系失效的严重后果:现有防伪系统商品查询率按照1%计算,则每100件带有查询码的某种商品售出后其中仅有1件被查询,而另外的99件商品所带的查询码没有作废。如果有人回收了这99件商品的废包装,抄下其中的查询码,然后每个复制10个,即造假数量是真品实际销售量的10倍。这990件假冒伪劣商品按照1%的查询率,将只有10件被查询,查询结果是:这10件有90%的概率查出来全是真货!而其它的890件商品因为未查询,也在电话数码防伪的幌子下,得以销售。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假冒产品,现有的防伪系统不但很难发现,而且将假冒产品判断为真品,误导消费者,助长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
针对现有防伪系统查询速度慢、成本高、推广性差的弊端,发明人曾开发出一个专利“电话网络防伪普适性快速智能查询终端”,该专利申请号为01115849.2,公开号为CN1321041A。该专利申请的查询终端对于简化查询过程、提高查询率、降低电信成本、促进电话网络防伪普及推广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解决利用废包装未查询数码以假乱真的致命漏洞,更重要的是现有的电话/网络防伪体系对前述申请中的智能查询终端是不兼容的。鉴于中国电信近期推出的一系列电信增值新业务,如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统称,包括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alDigital Subscriber Loop),以及最新开通的固话短信业务(相对于移动电话的“移动梦网”而言,固话短信又叫“固定梦网”,即固定电话发送/接收短信息),并结合最新的通讯芯片和FSK(Frequency Shift Key频移键控)接入服务器、微处理器(单片机)技术,发明人对前述专利申请“电话网络防伪普适性快速智能查询终端”作出了重大技术革新,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多重反馈智能信息防伪服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查询简便快捷、杜绝利用废包装未查询数码造假、高保密性的多重反馈智能信息防伪标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查询简便快捷、极高查询率、高有效性、低成本、易于推广的防伪服务系统。
本发明的信息防伪标签由观测标签和多重反馈信息查询标签组成:
观测标签除含有传统的防伪图案外,还标有防伪电话和网址,并根据不同的产品,设定最迟的查询日期,如“该防伪信息标签在×年×月×日查询有效”,此为防止回收废包装的防伪信息标签进行以假乱真的方式之一。观测标签覆盖在多重反馈信息查询标签之上,具有不可重复粘贴性,一旦撕开,不可恢复。消费者如果发现该标签破损,将不再购买,该标签作废,这样可防止把标签撕开,盗取查询信息码再重新粘上。
多重反馈信息查询标签由条码和分段反馈编码构成。其中条码(普通条形码或二维条码)包含了商品的生产厂家信息、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唯一性ID号、防伪信息及相关产品的信息。鉴于二维条码的高编码容量、高保密性和占用较小面积,可以采用二维条码(例如PDF417码,或自行定制某种格式的二维条码,与之配套,查询终端使用特定的解码器对二维条码读取)来编制上述信息。另外,条码和分段反馈编码相互独立,无任何对应编码关系,避免根据分段反馈编码由某种算法生成条码,减少条码被盗取的可能性。而现有的电话/网络防伪的标签全部都只采用随机数字编码。
分段反馈编码由多段数码之间夹杂几个英文字母或汉字或其它符号组成,如:5326 9427方3534正8915W。其中夹杂的英文字母、汉字或符号为多段反馈密码。该分段反馈编码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兼容普通电话的查询方式,消费者在没有安装智能查询终端的场所,用普通电话拨通防伪中心电话,键入前几位数字后,系统将反馈回反馈密码的语音信息:“下一位是汉字(字母/符号)’×’”,用于提示消费者分批地把防伪信息码输入到防伪中心的查询系统,由于每一段数码需要按动的键数较少,输入错误的可能性必然减小;如果前面的数码已经不符合了,系统将判断该数码为假冒,消费者不必继续输入下一段数码,减少了查询的时间;并且,众多的字符参与编码,使得整个防伪信息的编码容量大大扩展,消费者不需要输入过多的数码,就能起到比现有的纯数码更加有效的防伪效果。
观测标签的背面印有二重反馈密码。二重反馈密码与分段反馈编码、条码一一匹配对应,用于防伪查询后的核对。消费者通过查询终端输入条码或分段反馈编码后,只有智能查询终端显示的或普通电话语音返回的二重反馈密码和印在观测标签背面的二重反馈密码完全一致,商品才有可能是真品;而且,又因为二重反馈密码印在观测标签的背面,观测标签一旦揭开,不可重贴,消费者查询完毕后,即实现了观测标签(上有二重反馈密码)和原包装(上有信息查询标签)的分离,因此即使回收旧包装,由于没有相应的二重反馈密码,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无法用来造假。
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好观测标签贴在产品包装或产品瓶盖的开封口处,消费者无论是否进行查询,只要打开包装使用商品,都必然撕下二重反馈密码,实现了二重反馈密码和分段反馈编码的分离。这样便完美地解决了现有的电话数码防伪中无法避免造假者利用旧包装未查询信息码进行造假的致命漏洞。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防伪服务系统由信息防伪平台和与其相连接的查询终端构成。
(一)信息防伪平台:包括FSK(Frequency Shift Key频移键控)接入服务器、AAA(认证/授权/计时和统计)服务器、信息防伪中央处理机、数据库服务器。
FSK接入服务器:主要用于查询终端发送和接收FSK/DTMF(DTMF:Dual Tone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码时与固定电话网的连接和信令的支持、话路接续和断开、防伪查询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收发等控制。其主要功能包括:通过数字中继实现与固定电话网的连接;完成CTSI(汉字终端服务接口协议)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接收查询终端上行的FSK或DTMF信号和发送下行FSK信息到查询终端;支持中国一号、中国七号信令;实现与后端服务器的互连;采用多级拥塞控制,并可对智能查询终端的防伪查询请求进行优化的排队。
AAA(认证/授权/计时和统计)服务器:首先对终端的合法性进行唯一性身份认证,如发现不是系统的终端,立即停止本次连接,并在数据库里备案记录。还负责对每次查询进行计数、计时和相关的查询时间和地点的统计。AAA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与FSK接入服务器连接,并通过扩展RADIUS协议(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与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建立通信。
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包括CTSI处理机和SIU(信令接口单元),是整个信息防伪平台的核心部件和呼叫流程控制中心,其主要功能包括:CTSI协议的解析,呼叫流程控制,认证信息交互,系统状态的监控、配置、管理等。中央处理机首先负责对消费者的查询方式进行判断和归类,并根据不同的查询方式执行相应的查询流程。对于由智能查询终端提交的查询要求,由AAA服务器判断为合法数据后,中央处理机将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查询认证,判断智能终端发送的防伪信息是否符合预先存入的记录,及其查询的状态,并反馈出其它关联信息等。对于普通电话查询方式,中央处理机将接通CTI接入服务器,进行常规的语音查询服务。如果智能查询终端是以ISDN/ADSL扩展口方式接入PSTN的,将通过ISDN/ADSL接入服务器以数字通信的方式与查询终端相连。如果是以网络查询的方式,将接通网站服务器与Web Call Center建立通信。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高性能的大型专用数据库服务器,并配置相应的Oracle,SQLserver等数据库服务软件,并且所有数据库的内容都有双备份。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防伪数据结构包含4种基本表单:公司表单、商品导引表单、产品表单、终端分布表单:1)公司表单:列出所有入网的公司,包括公司信息、入网时间、及其拥有的商品数目;2)商品导引表单:列出商品的种类ID和所属公司ID,以及与其唯一对应的产品表单名,并包括该商品的日/年生产量、入网时间、商品的描述、相关商品的信息等;3)查询状态表单:列出某种商品的防伪标识号,以及商品的验证状态(包括每一次验证的时间、地点记录)、查询信息,失效日期等;4)终端分布表单:列出各个终端的唯一标识号,终端的电话号码,所属的地址(商场)信息、安装的时间、工作状态、查询的积累次数等。
防伪数据结构还可以包括增值服务表单,如有关厂家和商品的广告信息、供求关系、销售市场、电子商务及其它抽奖信息等。
上述设备为信息防伪平台的基本设备。所有设备可以处在同一局域网中,也可以分布于不同的局域网中,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IP网络或七号信令网络等相连,利用SIU(信令接口单元)统一对外提供七号信令接口,可以用七号信令与分布在各个地市的FSK接入服务器相连。利用七号信令安全、可靠的传输特性,保证CTSI服务器与FSK接入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讯。
(二)查询终端:是通过普通电话线接入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公共交换电话网),采用FSK发码和解码方式与信息防伪平台的FSK接入服务器连接的电信CPE客户终端(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而非采用现有技术的“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或“计算机+网线专线”的方式。终端所需要的仅仅是一根普通的电话线连接到PSTN即可。
所述查询终端是对发明人此前的专利申请(CN1321041A)作出的重大改进,称之为智能查询终端,如图3所示,该查询终端由条码读取系统A、信号识别和输入系统B、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C、信息发送和接收系统D、查询反馈系统E组成。微处理器(或单片机)是整个电路的核心,编写的单片机程序(采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和智能查询终端的唯一性身份编码固化在微处理器的ROM里,并进行了加密设置,外部电路对其不可读取,也不可更改。条码读取系统中的扫描引擎扫描防伪信息条码并进行解码和识别运算,得到的数字信号以串口或并口的方式传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识别数字信号并通过信息发送和接收系统(采用FSK/DTMF发码和解码芯片,而不是发明人此前专利中用数模转换的方式来识别从防伪中心反馈过来的语音查询结果,该方式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并且语音识别的正确率不高)发送防伪信息码;防伪中心的反馈密码和查询结果沿可逆的路径返回到微处理器,并通过调用汉字库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同时也可通过语音芯片将相应的信息在扬声器中播放出来;该智能查询终端还可以带有微型打印机接口,反馈码、抽奖、广告信息以及其它个性化服务信息均可打印在小卡片上,消费者可选择是否需要提供打印服务。
上述智能查询终端还带有扩展接口F,加上相应的适配器,与ISDN接入方式,ADSL或B-ISDN宽带方式的接入方式兼容。根据实际条件,可以利用ISDN(2B+D)的免费的D信道传输防伪信息(与语音信号相比,数字化的防伪信息字节很少,占有电信的资源很少),将电话防伪的电信成本降到极限;也可利用ADSL/xDSL或B-ISDN宽带方式的接入方式,采取网络费包月而不是按查询次数付费的方式,其费用进一步降低。
所述查询终端还可以是信息电话终端,如中国电信新推出的“家家e”信息电话,用固话短信(固定电话发送/接收短信息)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以FSK/DTMF作为上行信号,FSK为下行信号。
所述查询终端还可以是其它的客户自定义终端CPE,该客户终端实现中国电信扩充的CTSI协议规范,采用DTMF码进行拨号,FSK码发送和接收相应的防伪信息和反馈信息。DTMF/FSK发码和收码均符合邮电部门关于“固话短信”协议(《基于电话网的信息终端及综合平台技术规范-中文信息终端服务接口规范》)。FSK是符合V23标准的调制解调信号,波特率为1200bits/s,载波中心频率1700HZ,FSK传送数据,具有传送速度快(传送速率为120字节/秒)传送数据量大、适用范围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由于电信现有的固话短信平台的协议需要考虑各种信息点拨和数据格式的兼容性,握手信号的建立较慢,我们可以在防伪服务系统建立自己的固话短信电信级防伪平台,制定自己的协议和标准,这样可将一次查询的时间减少到3-5秒时间。而现有的电话防伪认证手动拨号和等待语音答复的整个过程需要1分到1分半(对纹理防伪,因为需要语音核对“×号方格有纤维,×号方格有纤维……”,显然要占用更长的电话线路时间)。因而,采用本发明的查询终端,可以将防伪认证时间减少到现有的电话数码防伪的认证时间的3%-8%。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对固定电话发送/接收短信的收费标准是每发送一次短信或点拨一次信息的费用是3-8分钱,而现有电话防伪系统的每次防伪查询的费用是市话0.4元/次,长途电话1.2元/次,800免费电话企业方1元/次,168信息台2-3元/次(姑且假定一般的查询都在1分钟以内完成),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查询终端,将防伪认证需要支付的电信费用减少到现有的电话数码防伪电信费用的1%-7%。并且有两种途径可以将电信成本降得更低:一是和中国电信合作,因为一般的固话短信的收发短信和信息点拨需要用到电信部门的固话短信平台,而在本发明中,防伪查询认证用到的是我们自己的信息防伪中心的信息平台,每次查询的收费可以降的比一般的固话短信业务更低;二是组建自己的FSK路由器,几乎不占用电信部门的资源,因此电信费用可进一步降低。另外ISDN或ADSL/xDSL等有不同的计费标准,在查询量很大的情况下,采取网络费包月而不是按查询次数付费的方式,与现有电话防伪的电信成本相比,其费用要大大降低。
智能查询终端扫描及FSK传输交互时序控制图如图4所示:消费者揭开商品包装上的防伪观测标签,按动扫描按键,在TD1时钟以内,终端首先发送摘机信号,通过PSTN触发了信息防伪中心的TS1时钟;其扫描引擎完成对防伪标签信息条码的读取,微处理器接收经信号识别和输入系统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并以数据包的形式缓存于微处理器的数据堆栈。TD2时钟的开始,微处理器开始通过拨号电路拨通防伪中心电话(DTMF形式),并发送包含自身身份的唯一性编号ID的CAS信号(CPE Alerting Signal,CPE提示信号),TD3时钟内,信息防伪中心解析CAS信号和终端的ID,由AAA服务器判定查询终端合法性后(如不是合法终端,将立即停止本次连接,并在数据库记录备案),发送CAS ACK(ACK:AffirmativeACKnowledgement,肯定的确认应答)信号;查询终端收到此确认信号,就建立了终端和信息防伪中心的信道连接;TD4时钟以内,终端以FSK码的方式发送缓存于微处理器的数据堆栈的防伪信息数据包;防伪中心在TD5时钟内接收该数据包,分析出“地区—厂家—产品代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唯一性ID—防伪信息”等数据结构,并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在TD6时钟内进行数据库查询,并以下行信号为FSK码的方式向终端发送查询的反馈信息(查询时间地点、商品信息、二重反馈密码等);终端在TD7时钟内对FSK码进行解析,调用汉字库,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反馈信息或通过语音芯片,在扬声器中播放反馈结果。其中,每次CAS信号和FSK码的接收,都紧跟着ACK信号的发送,让系统确认信号确实被对方接收。其具体的时钟设置见以下终端扫描及FSK传输交互时序控制图中的时钟说明表:
1.定时时钟(TD)为确保对拨号、CAS码和FSK码的正确收发,也用于确定系统的时钟控制。
时钟名 位置 描述 用途 时长(±10%) 定时到或等待事件发生后的动作
TD1 智能查询终端 终端摘机,扫描条码,微处理器识别并储存防伪信息 使终端顺利完成对防伪信息码的识别 200ms 终端进行DTMF拨号触发TS1
TD2 智能查询终端 拨号并发送CAS信号和自身ID 对防伪中心提出查询请求 1s 触发TS2,等待CASACK
TD3 信息防伪中心 接收和解析CAS+ID信号 判定查询终端合法性 300ms 发CASACK
TD4 智能查询终端 读出微处理器数据堆栈,传送FSK发码芯片,发送 发送防伪信息数据包 500ms 触发TS4,等待FSKACK
TD5 信息防伪中心 接收FSK,并转换为数字,在数据库进行查询认证 完成防伪信息的接收和查询 200ms-500ms 发FSKACK和FSK查询反馈数据包
TD6 智能查询终端 终端解析FSK查询反馈码,显示和播放 完成查询的反馈 100ms显示30s播放(可选择不播放) 发FSK真伪确认数据包
2.超时时钟(TS)确定查询终端与防伪中心的通信是否有意外发生,并制定相应的重新发送CAS、FSK码及其ACK信号的机制。
时钟名 位置 描述 时长 超时后的动作
TS1 信息防伪中心 信息防伪中心等待终端的CAS ≤5s 中断该次连接
TS2 智能查询终端 终端等待信息防伪中心对CAS+ID的响应 1s 终端重发CAS+ID
TS3 信息防伪中心 信息防伪中心等待终端发送的FSK数据包 1s 防伪中心重发CASACK
 TS4 智能查询终端 终端等待防伪中心的FSK接收确认信号(ACK) 155ms 终端重发FSK数据包
TS5 智能查询终端 终端等待防伪中心的FSK查询反馈数据包 6s 终端显示:重试,并触发时钟TD1以后所有的时序
TS6 信息防伪中心 防伪中心等待FSK反馈数据包的ACK 3s 重发FSK查询反馈数据包
TS7 信息防伪中心 防伪中心等待终端对查询结果的确认 1min 接收终端的查询确认信息失败!
TS8 智能查询终端 终端等待防伪中心FSK商品其它信息数据包 1s 重发FSK查询结果确认数据包
TSS 信息防伪中心 查询结果需要消费者进行一些确认的超时判定 等待用户输入选择键和*号、#号键 10s 防伪中心发终端显示帮助指令;并判定消费者是否已经确认了查示帮助信息。询结果;终端显
等待终端核对二重反馈密码 15s
选择是否继续下一次查询 10s
TSE 信息防伪中心 信息防伪中心发现终端未响应服务,为防止消费者意外忘记挂机,而造成不必要的系统负担和资源的浪费 2min 防伪中心发送命令,中止服务;终端显示欢迎信息和广告信息
可见:定时时钟的总和为:TDT=200ms+1s+300ms+500ms+500ms+100ms=2.7s,加上拨号和传输过程中的可能需要等待的时间,我们由此计算出在系统工作正常情况下,一次防伪认证查询总共需要时间约在3-5秒以内。
所述的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还可以通过SMPP协议(SHORT MESSAGE PEER-TO-PEER)与网站服务器相连接,网站服务器通过SMPP协议与防伪信息中心网关相连,进而实现与多个ICP相连,同时提供用户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防伪查询信息的的功能。网站服务器首先负责向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提交消费者www方式的查询请求,并实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与Web Call Center系统(现有的技术)的对接。网站服务器还可以记录消费者查询的时间和所在地点,及商品的种类,向信息防伪中心提供消费者上网查询的感兴趣的网站的记录,并反馈该商品的详细资料,和相关商品的信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防伪信息中心网关还可实现防伪中心的固定网短信息系统与移动网短信息的交互,提供一条移动网与信息防伪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安全、快捷的通道,便于消费者采用移动短信的方式进行防伪认证查询。为防止网络黑客攻击和网络恶意查询,防伪信息中心网关和ICP之间安装有防火墙。
所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还可以采用TCP/IP协议与CTI接入服务器相连接,实现与CTI呼叫中心系统(现有技术)的对接。这样,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可以接受普通的双音多频电话、IC/IP电话、移动电话等常规意义上的手动拨号和电脑语音查询,实现与现有的普通的电话手机短信防伪查询的兼容。此时用到的是防伪信息标签中的分段编码查询,消费者采用和现有的电话防伪一样的方式拨打防伪中心电话,但如前文所述,所按动的电话键要少,反馈信息的提示可使输入错误和系统误判断概率降到零。
所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还可以采用网络传输协议与ISDN/ADSL接入服务器相连接,兼容ISDN/ADSL/xDSL等电话的接入方式,在查询量很大的情况下,此种方式采用网络费用包月的方式,查询的电信成本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本发明的防伪服务系统还可以附加上企业服务体系、消费者服务体系、商场服务体系或其它增值服务体系构成的服务系统。防伪中心为入网企业在生产线上最后一道工序前安装调试防伪信息码打印系统,防伪中心根据企业提供的日生产量生成相应的防伪信息码,并在自己的数据库进行备份。标签喷印系统根据防伪中心的指令在产品的外壳上喷上信息标签,贴上带有二重反馈密码的观测标签之后进行其它封装。整个系统形成一个严密的闭环,杜绝了中间环节防伪信息号码被企业内部被盗窃的可能性。防伪服务系统将查询信息(查询时间、地点、数量及品种等)及时反馈给企业,为企业跟踪解商品的销售、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变换、了解消费者反馈信息提供便利。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流程如下:
用户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三种方式进行查询:
1.智能查询终端形式:
智能查询终端可安装在在大型超市、专卖店、连锁店、电子批发市场等商场,或将商场已有的和其它公共场所的IC卡电话改造成附带有条码识读器的查询终端(同时还具有公共电话的功能),或将智能查询终端的基本功能(条码扫描和FSK/DTMF发码和解码)嵌入至新一代IC卡电话内,对尚未安装公共电话的商场或公共场所安装。消费者在商场购物之后,立即可在当场进行商品的真伪认证查询。详细流程可见附图5所示的查询流程,消费者只需揭开商品包装上的防伪观测标签,用智能查询终端的扫描头扫一下信息查询标签的条码,经过如图4所示的终端和防伪中心的交互时序图和时钟过程后,确立了防伪中心和查询终端的连接关系。防伪中心对终端发送过来的防伪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认证,如与预先存进去的的防伪信息码不相符,则沿可逆的路径向终端发送FSK码,终端解码后显示“无此记录,谨防假冒!打假举报电话××××”等信息,并将该次查询的细节记录在防伪中心,统计后反馈给生产厂家等;系统进一步判断:有过被查询的记录吗?如果有,则终端显示:该产品第一次被查询的时间和地点及查询方式,如果符合为真,否则为假冒;如果没有查询记录,则说明是第一次查询,防伪中心返回去二重反馈密码,终端显示:“请核对观测标签背后的二重反馈密码:×××63425”,如消费者确认二重密码相符,则系统判断消费者购买的为真品,并反馈回去商品的相关服务信息,以及让消费者选择是否参与抽奖,选择是否打印查询结果和抽奖号码,或其它广告信息等。
其中,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实际过程就是:揭开观测标签——扫描条码——3-5秒钟后核对二重反馈反馈密码——选择其它服务信息。终端的显示屏根据防伪认证过程进行到哪一步而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欢迎信息,语言选择,请扫描防伪信息标签……),给用户以详尽的指导,实现在线实时帮助。消费者还可选择智能查询终端进行多次连续查询。终端先将所有扫描识别的防伪信息码暂存在微处理器(单片机)的数据缓存区,再将所有数据包一次性全部发送。
2.信息电话(如步步高“家家e”信息电话)的查询流程:
如附图6所示:消费者首先将“家家e”信息电话的短信服务电话设置成防伪中心电话(如12315),用发送固定电话短信的方式用电话键盘输入分段反馈编码中的的数字部分之后发送,信息防伪中心返回分段反馈编码中的需要核对的汉字、英文或其他符号以及二重反馈密码,显示在信息电话的显示屏上,消费者核对后确定商品的真伪。同样消费者也可以享有其它的产品服务信息和抽奖信息。
3.普通电话的查询流程:
如附图7所示,由于采用分段反馈编码的形式,消费者在输入位数较少的数码后系统就能给出一个反馈信号,如附图1所示的标签,在输入前八位数码“82623749”后,系统反馈出:“下一位是汉字‘方’”,再输入“3256”后,系统反馈出:“下一位是汉字‘正’”,……这样,消费者可采用和现有的电话防伪类似的方式进行商品的防伪认证,但比现有的电话防伪消费者需要按动的电话键要少,反馈信息的提示可使消费者输入错误概率和系统误判断概率降到零。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的多重防伪信息标签,其观测标签(背面印有二重反馈密码)覆盖在信息查询标签之上,具有不可重复粘贴性,无论消费者是否进行防伪查询,一旦撕开观测标签,就实现了二重反馈密码和防伪信息码的分离,而缺少二重反馈密码的多重反馈查询标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而杜绝了利用废包装中未查询的数码进行以假乱真。另外,分段反馈编码的设置,兼容了现有的电话拨号和语音查询方式,需要消费者按动的键数较少,输入错误的可能性减小,编码容量大大扩展,保密性极高。还可改变现有的网络防伪系统中因为只用纯粹的数码而易遭受网络黑客软件的攻击的状况。
(二)本发明的防伪服务系统查询简便快捷,成本低,提高查询率:当采用的查询终端为智能查询终端时,由于采用了光电扫描器扫描商品的防伪数码标签的方式进行数字的输入,拨电话号码和输入防伪数码也是由微处理器(单片机)控制自动完成,因此大大地缩短了进行防伪认证的时间,消费者进行商品的防伪认证查询,只需按动一键查询,在极短的时间内(约为3-5秒)便可完成整个认证过程得到防伪认证结果。大大地减少了防伪认证的时间,降低了企业的防伪电信成本:占线时间减少到现有的电话防伪系统的3%-8%,通信费用减少到1%-7%。方便快捷、极低电话费成本的查询手段有使得商品的防伪查询率大为提高,数码信息防伪的有效性极大加强。
(三)本发明的防伪服务系统易于推广。由于智能查询终端仅仅需要一根普通的电话线连接,从而省去“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或“计算机+网线专线”等硬件开支。智能查询终端本身为通用的电子电路产品,成本也很低。另外还兼容普通的电话拨号和语音查询并对现有的方式加以改进,同时也兼容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查询方式,因而本发明比现有的电话/网络防伪系统更加易于在全国大面积的推广。
(四)本发明的防伪服务系统具有严密的自身防伪效果。查询终端具有唯一的身份编码,并以振铃信号的方式同防伪中心保持实时联系(并不需要摘机,所以不需要支付电话费用)。防伪中心AAA服务器对已安装并投入使用的查询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发现工作异常即时报警,并在终端的显示屏显示“此终端查询无效”的信息。在终端的空闲待机状态,显示屏上显示一句特定的话或某一句特定的广告词,该信息可在防伪中心的网站查询到,并且每天进行进行更新。而假冒的终端不可能显示出这样一个实时更新的信息,这样杜绝了查询终端的假冒的可能性。查询终端每次开机实行自检,出现故障立即向防伪中心发送错误报告(以编码的方式);终端外壳一旦遭遇非法拆卸,芯片自动销毁,以防被破解。另外,本发明的防伪标签所采用的二重反馈密码,也是一种自我防伪的有效途径。做一个极端的假设:有人将查询终端一摸一样的仿制出来,“假终端”或是将二维条码信息输送到造假者的数据库中心,或是根本不进行查询而直接显示出“真品”的查询结果,但它们决不可能返回与二重密码一致的反馈信息来(如:XXXX 675D6,前几位为加入我们信息防伪体系的名优企业的产品广告词,后几位为供核对的密码)。因此,终端模仿的再像,也无法让消费者核对二重密码,从而被消费者一举识破。
附图说明:
图1为防伪信息标签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a)为观测标签,(b)为揭开示意图,(c)为观测标签背面,(d)为多重反馈信息查询标签;
图中,101-观测标签;102-多重反馈信息查询标签;103-防伪查询电话104-防伪中心网址;105-标签连肩带;106-二维条码;107-分段反馈编码;108-观测标签背面的二重反馈密码。
图2为防伪服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A为信息防伪平台;B为CTI呼叫中心;C为Web Call Center
201-防伪信息标签;202-智能查询终端;203-客户自定义终端(CPE);204-信息电话;205-移动电话(拨号形式);206-普通双音多频电话机;207-FSK接入服务器;208-AAA(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209-信息防伪中央处理机;210-网站服务器;211-信息防伪中心网关;212-防火墙;213-数据库服务器;214-CTI接入服务器;215-ISDN/xDSL接入服务器;216-ICP终端;217-移动电话(短信方式);218-程控交换机(PBX)。
图3为智能查询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301-商品防伪信息标签
A为条码读取系统:302-光阑,303-透镜等其它机械机构,304-光源,305-光电转换电路,306-光电信号放大、整型电路;
B为信号识别和输入系统:307-扫描按钮开关,308-时钟控制电路,309-译码运算电路,310-扫描引擎与单片微处理器的接口电路,311-矩阵键盘;
C为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312-微处理器芯片,313-存储电路及其它外围电路;
D为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系统:314-FSK/DTMF发码和解码电路,315-极性保护电路,316-语音通话电路,317-电话外线(连接PSTN);
E为查询反馈系统:318-语音芯片,319-扬声器,320-汉字库芯片,321-液晶显示屏;
F为扩展接口:322-微型打印机接口,323-ISDN及ADSL/xDSL接口。
图4为智能查询终端与信息防伪中心的数据传输交互时序控制图,图中的定时时钟(TD×)超时时钟(TS×)如文中所述。
图5为采用智能查询终端进行防伪查询的流程图
图6为采用信息电话进行防伪查询的流程图
图7为采用普通电话拨号进行防伪查询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防伪信息标签:
如图1所示。观测标签:根据厂家的实际需要设计防伪标识图案,并印有信息防伪中心电话或信息电话的接入号码(如12315)和网站查询的地址(如http://www.pku315.com.cn);观测标签另一面设有二重反馈密码,如“红塔山63425”也可以是中英文或其它符号。根据不同商品的包装,设计标签的连肩带结构,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无论是否查询,只要打开包装使用该商品,就将导致二重反馈密码和多重反馈查询标签的分离,使废包装无法回收再用。
多重反馈信息查询标签:条码采用二维条码,该二维条码包含了“地区—厂家—产品代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唯一性ID—防伪信息”等数据结构。分段反馈编码由纯数码之间夹杂汉字、英文字母或其它符号组成,如:5326 9427方3534正8915W。前几位数码含有“地区—厂家—产品代码”等信息,后面的数码和文字或符号为唯一性、随机的防伪信息码,有阴影的字符为多段反馈的密码。
另外,可在包装盒的其它地方说明一下信息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或在产品说明书上附带说明信息防伪使用的注意事项,也可单独附加一张纸片说明。
二、防伪服务系统
(一)信息防伪平台
1.信息防伪中央处理机:包括CTSI业务处理机和SIU(信令接口单元),采用凌华工控机、东进七号信令数字中继卡D327/647/1287PCI、一号信令数字中继卡D321/641/1281PCI等组建,重要部件均采用1+1备份,提供多种传输端口(E1、155M光端口)。
2.FSK接入服务器:采用ZXF118-FSK接入服务器,实现No.7信令与MFC兼容,支持ISUP/TUP,支持14位和24位长的No.7信令点编码,可以对接多种机型。
3.AAA服务器:使用ZXF118-AAA服务器,采用RADIUS(Remote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协议与信息防伪中央处理机通讯。
4.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大型曙光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软件采用Oracle和SQL查询语言。
5.CTI接入服务器:采用凌华工控机,提供CTI接口模块(TAPI,TSAPI,CSTA)和自动呼叫分配功能ACD(Automatic Call Distributor),实现与CTI呼叫中心系统(现有技术)的对接。
6.网站服务器:采用HPNetServerE200专用网络服务器,SCSI接口,存储介质60G,网卡10/100MB,实现与Web Call Center系统(现有技术)的对接。
7.信息防伪中心网关:使用SMPP协议接入到信息防伪中心。
8.信息电话:采用步步高HCD 007(61)TSD型电话机
9.CTI呼叫中心:
属于现有技术,包括:程控交换机PBX、交互式语音应答服务器(IVR)、计算机电话集成服务器(CTI)、Call Center监控管理系统(ctsAdmin,CallTrace,CallMonitor)、在线录音监听服务器(Call Logging)、传真服务器(Fax Server)、统一消息处理平台(UniMessage Platform)、人工座席辅助系统(CallClient Help Desk)等。
10.Web Call Center:
属于现有技术,包括:通信服务器、VoIP网关、通信板卡(提供模拟/数字线接入、IP通道)、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座席微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以及CTI组件及IP语音接入、Web页面同步、Chat聊天等相关软件。
相关支持软件:
操作系统:WINNT4.0、WINDOWS XP/2000/98/ME。
软件接口:C(Visual C++,Borland C++……)、Delphi、Powerbuilder、其它支持动态连接库(DLL)的开发平台。
交换机接口方式:E1数字接口(PCM,2.048MBPS、中国一号信令或中国七号信令、2.5C-2V-75W同轴电缆或120W双绞线)。
(二)查询终端:采用智能查询终端,是在发明人的前一个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将美国symbol公司生产的扫描引擎(型号:SE 923HS Scan Engine)集成于查询终端之内,从而避免外接二维条码识读器(如:Ls3600P,因为该产品考虑的是与计算机接口,所以除扫描引擎以外,还包括了很多其它零部件,这些对于只需和单片机微处理器接口而言是不必要的),从而大大降低了查询终端的成本。
其次,更改了发明人前一个专利中用数模转换来识别从防伪中心反馈过来的语音查询结果(该方式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并且语音识别的正确率不高)的方式,运用FSK(或DTMF)发码和解码芯片来发送防伪信息码并接收防伪中心的反馈信息,如采用TMS320C50或MSM7512B芯片。
另外,查询终端还提供微型打印机接口和ISDN或xDSL扩展接口。
智能查询终端可安装在在大型超市、专卖店、连锁店、电子批发市场等商场,或将商场已有的和其它公共场所的IC卡电话改造成附带有条码识读器的查询终端(同时还具有公共电话的功能),或将智能查询终端的基本功能(扫描识别、FSK/DTMF发码和解码、单片机微处理器查询流程的控制等)嵌入至新一代IC卡电话内,对尚未安装公共电话的商场或公共场所进行安装。

Claims (9)

1.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防伪服务系统由信息防伪平台和与其相连接的查询终端构成:
(一)信息防伪平台:包括FSK接入服务器、AAA服务器、信息防伪中央处理机、数据库服务器;
FSK接入服务器:用于查询终端发送和接收FSK/DTMF码时与PSTN的连接和控制,以及防伪查询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收发、信令的支持、话路接续和断开;
AAA服务器:对终端的合法性进行唯一性身份认证并在数据库里备案记录,负责对每次查询进行计数、计时和相关的查询时间和地点的统计;通过TCP/IP协议与FSK接入服务器连接,并通过扩展RADIUS协议与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建立通信;
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包括CTSI处理机和SIU,是整个信息防伪平台的核心部件和呼叫流程控制中心,负责CTSI协议的解析、呼叫流程控制、认证信息交互,首先对消费者的查询方式进行判断和归类,并根据不同的查询方式执行相应的查询流程;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防伪数据,数据结构包含4种基本表单:公司表单、商品导引表单、查询状态表单、终端分布表单;
上述设备可以处在同一局域网中;也可以分布于不同的局域网中,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IP网络或七号信令网络等相连;
(二)查询终端:是通过普通电话线接入PSTN,采用FSK/DTMF发码和解码方式与信息防伪平台的FSK接入服务器连接的电信CPE客户终端,该客户终端实现中国电信扩充的CTSI协议规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所述查询终端为智能查询终端,由条码读取系统、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信息发送和接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的ROM里固化有智能查询终端的唯一性身份编码,并进行了加密设置;信息发送和接收系统采用的是FSK/DTMF发码和解码芯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终端还可以带有微型打印机接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终端还带有扩展接口,加上相应的适配器,与ISDN(2B+D)接入方式、xDSL或B-ISDN宽带方式的接入方式兼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终端为信息电话终端,用固话短信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以FSK/DTMF作为上行信号,FSK为下行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还通过SMPP协议与网站服务器相连接,网站服务器通过SMPP协议与防伪信息中心网关相连,网站服务器负责向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提交消费者www方式的查询请求,并实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与Web Call Center系统的对接。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还采用TCP/IP协议与CTI接入服务器相连接,实现与CTI呼叫中心系统的对接。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还可以采用网络传输协议与ISDN/xDSL接入服务器相连接,兼容ISDN/xDSL电话的接入方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信息中央处理机还可以采用网络传输协议与ISDN/xDSL接入服务器相连接,兼容ISDN/xDSL电话的接入方式。
CN 02125543 2002-07-19 2002-07-19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60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25543 CN1214606C (zh) 2002-07-19 2002-07-19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25543 CN1214606C (zh) 2002-07-19 2002-07-19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8702A CN1388702A (zh) 2003-01-01
CN1214606C true CN1214606C (zh) 2005-08-10

Family

ID=4745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255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606C (zh) 2002-07-19 2002-07-19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1460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4522B4 (de) * 2005-03-30 2007-05-10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m Importieren von Daten in Kommunikationsnetze
US11727415B2 (en) 2009-12-30 2023-08-15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System for the merchandising and delivery of customize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specific product of interest to a consumer
WO2011090612A2 (en) * 2009-12-30 2011-07-2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merchandising and delivery of customize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specific product of interest to a consumer
CN101917483B (zh) * 2010-08-18 2015-11-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通信管控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766114A (zh) * 2015-05-08 2015-07-08 许泽人 商品识别码及商品识别码的生产工艺
CN106209877A (zh) * 2016-07-19 2016-12-07 井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区块链后台为认证核心的防伪认证系统
CN113965552B (zh) * 2021-10-21 2024-03-29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话机音频信号的通信方法、话机系统及Volte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8702A (zh) 200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049C (zh) 在电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US200601296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sonalization of a public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305258C (zh) 用于通信网的数据库维护方法和系统
CN1192837A (zh) 用来接收和传送电子讯息的常备电话应答机
CN1167553A (zh) 通信网中的用户鉴权
CN1996839A (zh) 一种低成本易普及的身份验证方法与装置
CN1214606C (zh) 一种采用信息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防伪服务系统
CN1649366A (zh) 有助于接入电话通讯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613249B (zh) 涉及数字用户线调制解调器的目录传送系统和方法
CN1151636C (zh) 专用办公通信服务器及其联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0344195C (zh) 一种用于保护用户输入信息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222805A (zh) 通过电话网络、接入装置及终端交换数据的统一系统
CN1713683A (zh) 一种智能公话终端及该智能公话终端实现计费的方法
CN1409522A (zh) 互联网间接寻址直接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6471A (zh) 专网卡实现装置及方法
CN101047751A (zh) 具有增强便携性的分组交换网络电话系统
CN1215695C (zh) 一种电话系统
CN1269557A (zh) 一种信息查询方法
CN1111329C (zh) 智能公用电话系统通信方法
CN117714604A (zh) 一种云电话呼叫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2518275Y (zh) 互联网间接寻址直接通信装置
CN1093710C (zh) Adsi汉字电话终端机
CN2694377Y (zh) 手机防伪查询系统
JPH11122385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接続用アクセスカード
CN1138806A (zh) “三呼”邮政服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EN JIAER; QI YI; LI YUNCH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JIAER; QI YI

Effective date: 200302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228

Address after: 100871 Haidian District Institute of Heavy Ion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Gu Anjia

Co-applicant after: Chen Jiaer

Co-applicant after: Qi Yi

Co-applicant after: Li Yunchi

Address before: 100871 Haidian District Institute of Heavy Ion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Gu Anjia

Co-applicant before: Chen Jiaer

Co-applicant before: Qi Y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