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4486C - 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4486C
CN1214486C CN00812431.0A CN00812431A CN1214486C CN 1214486 C CN1214486 C CN 1214486C CN 00812431 A CN00812431 A CN 00812431A CN 1214486 C CN1214486 C CN 12144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tructure
zero potential
antenna
hole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24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1713A (zh
Inventor
M·约翰松
S·林格伦
A·格林瓦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391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1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44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44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42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tun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14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in a stacked or folded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叠层式片状天线包含两个金属片(210,240),它们相互叠放。中间片(210)在或靠近其边缘(212)处有至少两个导体(224,234),该导体与一个接地面(200)相连,以将中间片在两个位置接地。顶片(240)在或靠近其边缘(242)处有至少两个导体(254,264),将两个片在电上相互连在一起。中间片在一个馈电区(219)供电,此区至少是接近于片的几何中心。中间片还至少有两个孔(220,230),完全处在其周边(212)以内,就是说,每个孔都有一个相应的完整周边(232,222)。因此,能从由顶片边缘和中间片边缘,以及由中间片边缘和接地面所确定的槽(214,216,244,246)中产生辐射。

Description

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天线有关,具体说,是与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有关。
背景
随着数字和模拟元件集成化和小型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移动无线终端也日渐变小。除了用户界面这方面之外,天线是限制尺寸进一步减小的主要因素。目前天线是许多移动装置外观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从美学的观点,我们希望天线很小。此外,小天线的制造成本一般都较低。
用于办公室的无线本地网络(LAN)正在迅速成为传统的有线网络的直接竞争对手。无线LAN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的可移动性。一台计算机可在LAN覆盖区内的任何地方与无线LAN相连接。无线LAN移动终端的天线一般都是安装在一块PC卡上,这就对天线的尺寸提出了限制。然而,天线的尺寸是与波长有关的。另外,天线的带宽和辐射效率受到天线所占据的由波长确定的有效体积的限制。
对天线的另一个限制是其辐射模式。安装在PC卡等处的无线LAN天线应该很小,而且主要是在水平面内辐射。室内波的传播主要被限制在一个围绕地平线为中心的狭窄角间隔内的入射角方向。天线还应具有全方向的辐射模式,也就是说,辐射模式应该基本上与方位角无关,以便能探测一个典型的多路传播信道(这在室内的环境下是很常见的)的各种波分量。因此,无线LAN天线应该是宽带,高效和基本上是全方位的。此外,还应该让天线的体积得到最佳的利用,以便能将它装入相应装置的指定空间内。所以,打算安装在PC卡上的无线LAN天线应该是平面的,而且横截面很小,厚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天线的安装方向还要考虑到计算机使用时的方位。
另外,室内用的无线LAN天线除了在水平方位角有基本不变的辐射模式的全方位辐射模式外,最好还在宽边(垂直)方向具有零深度或者近似零深度。在宽边方向的零深度或者近似零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让不同楼层上的不同无线LAN共存,而没有什么交叉干扰。
迄今已提出过多种小型的小截面天线。其实例包括从由传统单极天线为基础演变而成的各种天线,到许多精心优化的天线(包括具有曲折线段和陶瓷材料材料以及各种类型的阻抗匹配方式的多层结构),可说是无所不包。大多数宽带小截面天线具有半均质辐射模式,其最大辐射(或至少是显著的辐射水平)是在宽边(即垂直)方向。一种具有上述某些限制的天线类型是弯曲叠层槽型天线(BSSA)。BSSA天线的带宽较宽,尺寸较小,同时利用中间片的中心窄条作为整体的阻抗匹配单元。欧洲专利申请EP 795926描述了这类天线的一个具体实例。不过这种BSSA型天线对于某些应用还有不足之处,就是它的固有方位增益是变化的,而且带宽也比较窄,因此希望有一种带宽更宽的更加全方位的天线。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率,良好的全方位性和带宽宽的小截面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小截面天线,它适合于安装在PC卡上。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小截面天线,当它水平安装时,在该方位角方向具有基本上全方位的辐射模式,而且在宽边方向至少有一个近似的零深度。
本发明通过采用叠层式片状天线来实现上述目标。这种叠层式片状天线准备安装在一个接地面上。该天线由两个叠层式金属片构成。两个片相互叠放。安装在最靠近接地面的那一片(即中间片)的边缘(或靠近边缘)处至少有两个导体,它们将与接地面相连,以将此片在两个零电位区域接地。安装在离接地面最远的那一片(即顶片)的边缘(或靠近边缘)处至少有两个导体,将两个片电气相连。最好将把两片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导体在靠近中间片各零电位区处与中间片连接。还希望导体能为天线提供结构强度,并为两个片提供安装媒介和支撑。中间片在至少是靠近其几何中心的馈电区被供电。中间片还包含至少两个孔,它们完全处在中间片周边之内。这些孔并不把中间片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和(或)电气上隔开的部分,也就是说,中间片还是一块。最好这样来安置这些孔,使得从在中间片上每个被接地的区域至少设有两个到馈电区的通路,也就是说,每个孔将从供电区至相应的接地位置的一条直线截断。在中间片供电区和每个零电位区之间总有至少一个物理/电连接点。因此,就能从由顶片边缘和中间片边缘所确定的槽,以及从中间片边缘和接地面所确定的槽产生辐射。
上述目标在本发明中还可用一叠层式片状天线来达到,此天线由两个彼此叠放的金属片构成。在(或靠近)中间片的边缘至少有两个导体,它们将与接地面相连,以将该片在两个位置上接地。在(或靠近)顶片的边缘至少有两个导体,它们将两个片相互电连接起来。中间片在最靠近其几何中心的馈电区供电。中间片还至少包括两个完全处在其周边以内的孔,也就是说,每个孔都有一个相应的整体的周边。因此就能从由顶片边缘和中间片边缘所确定的槽,以及从中间片边缘和接地面所确定的槽产生辐射。
上述目标在本发明中还可通过一个小截面天线结构实现。此天线结构包含一个第一金属片和一个第二金属片,它们都堆积在一个接地面之上。第一片包含一个沿其边缘的周边。第二片包含一个沿其边缘的周边。第一片被安置在接地面和第二片之间。第一片至少在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通过与接地面的电连接而接地。第一片还在一个馈电区供电。第二片与第一片在电气上相互连在一起。本发明中第一片至少包含一个第一孔和一个第二孔,它们完全处在第一片的周边之内,也就是说,在第一片上电流可完全围绕每个孔流动,而且是从供电区流到每个零电位区。由于两个孔的存在,使得从供电区流向第一和第二零电位的电流流向第一片的边缘。通过让电流流近边缘,可以从由第一片和第二片边缘以及接地面所确定的槽中产生辐射。由于槽几乎完全围绕着天线转,因而可获得基本上是全方位的辐射模式。
本发明还可采用一种小截面天线结构来达到上述目标。此天线结构包括一个第一金属片和一个叠放在第一片上面的第二金属片。两个片都将安装在一个接地面之上。第一片包含一个围绕其边缘的周边。第二片包含一个围绕其边缘的周边。第一片被安置在第二片和接地面之间。第一片包含一个与接地面相连的第一零电位区和一个与接地面相连的第二零电位区。第二片和第一片彼此电气相连。天线在一个处于第一片上的单一馈电区供电。本发明中,第一片至少包含一个第一孔和一个第二孔,它们完全处在第一片的周边以内,也就是说,第一片上两个孔的边缘甚至不与第一片的边缘相接触。由于存在这两孔,从馈电区流向第一和第二零电位区的电流,将流向第一片的边缘。因为电流被强制按这些路径流动,所以可以从由第一和第二片边缘以及接地面确定的槽中产生辐射。
由于第一和第二孔在第一片上所处的有利位置,使得从供电区流向第一零电位区的电流围绕第一孔沿两条不同的路径流动,从供电区流向第二零电位区的电流围绕第二孔沿两条不同的路径流动。最好让第一孔处在供电区和第一零电位区之间,第二孔处在供电区和第二零电位区之间。也最好让第二片至少在第一和第二零电位区处与第一片电气相连。
为了保证电流按所需方向流动,最好第一和第二孔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和第二零电位区连线的方向上延伸,即孔的长度做得比宽度大。
在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一片相对于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的连线是对称的。而在另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一片单独地或者同时也相对于垂直第一和第二零电位区连线的一条线是对称的。还有一些实施装置大体上是不对称的。
在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二片的周边内不设开孔。在另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二片的周边内至少有一个孔。还有一些实施装置,把第二片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和第二零电位区连线的一条线在电上分成两半。
最好让第二片至少将第一片的第一孔和第二孔覆盖起来。
在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一片还包含另外一些孔。在一些实施装置中,天线结构包含接地面。那时最好让接地面的尺寸基本上与第一片和第二片相同。在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一片和第二片的尺寸基本上是一样的。在某些应用中,第一片上除了第一孔和第二孔之外,最好还有一些孔。
在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一片至接地面的电连接,和第一片与第二片之间的电连接,除了给天线结构提供电连接之外,还给天线提供机械支撑,使天线成为一个自支撑结构。在另一些实施装置中,第一片由第一介质支撑,第二片由第二介质支撑,这两个介质给天线提供进一步的机械支撑,使天线成为自支撑结构。在其它一些包含接地面的实施装置中,最好让第一片第一介质支撑,让第二片处于第一和第二介质之间,并由第二介质支撑接地面,第一和第二介质进一步给天线提供机械支撑,使天线成为自支撑结构。
本发明的天线结构可以在单馈电区用探头在一点上供电,使之成为一个屏蔽馈电探头。那时单馈电区还可以包括电感馈电匹配。也可以让天线结构在单馈电区用一个孔径耦合来馈电。或者在几个点上对单馈电区用探头馈电。最好把这些点沿一条限制线安放在馈电区,若把这条限制线延长,它将通过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最好是把这些点按一条通过第一和第二零电位区的线对称地安置在馈电区。
可以把本发明的天线结构的各种附加增强措施按任意方式组合在一起,只要这些措施不互相矛盾就行。
上述目标在本发明中还可采用一个包含无线通信手段的装置来实现,这个装置包含本发明上述任何一种结构的天线。
本发明还通过采用一个无线或移动无线终端来实现上述目标,此终端包含本发明上述任何一种结构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
上述目标在本发明中还通过采用一块个人计算机卡来实现,此卡适合于插入一个电子装置内,并包含本发明上述任何一种结构的天线。
上述目标在本发明中还通过采用一个无线本地区域网系统来实现,此系统包括一个基站和许多与基站无线通信的终端,其中至少有一个终端直接(即永久地装在终端内)或间接(即可拆卸地装在天线终端内)地包含本发明上述任何一种结构的天线。
采用本发明的小截面叠层式片状天线具有许多以前的天线所没有的优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安装在PC卡上的小截面的基本上是全方位的天线,它用于无线LAN等装置中仍然是高效的,而且带宽也较宽。本发明的其它一些优点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显现出来。
附图简介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但是是作为示例的性质,而不表明只限于此,附图中:
图1是一台个人计算机移动无线终端,它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一个本发明的天线;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
图3是本发明的天线的中间片;
图4是本发明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的第二种实施装置;
图5A-D是本发明的天线的中间片的不同实施方案;
图6是本发明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的第三种实施装置;
图7A-C是如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的三种金属化层。
详细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现在结合图1至7对它的一些应用的例子加以描述。
图1为一台个人计算机190移动无线端。个人计算机可以包含永久性安装在计算机190内的通信装置,也可以将通信卡199通过一个槽或别的安装媒介191插入计算机内。本发明的小截面叠层式片状天线适合于直接安装在计算机190内,或者先安装在PC卡199上再间接装在计算机内。无线终端190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与无线本地区域网等相连。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小型层叠式片状天线。天线包含两块堆叠片210,240,它们都安装在一个接地面200的上方。接地面200可以是天线的一部分,此时它的尺寸201近似地与片210,240(特别是第一片即中间片210)相同。在许多实施装置中,片210,240至少具有相似的形状和尺寸限制,但并不一定要尺寸或形状相同。第二片即顶片240的作用之一是沿接地面的法线方向将中间片210上的至少两个孔220,230盖住,以防止孔220,230产生辐射。片210和240是彼此隔开安装,并与接地面200也隔开安装的,以便形成辐射槽214,216,244,246。这些辐射槽就是由顶片240的边缘即周边242和中间片210的边缘即周边212所限定的开口,以及中间片210的边缘即周边212和中间片210在接地面200上的投影201所限定的开口。通过使从馈电点或区219流到至少两个零电位区226,236的电流流向中间片周边212,而使槽214,216,244,246产生辐射。电流是通过两个孔220,230而被迫流向周边212的。因此孔220,230在中间片210上的位置应该这样来选择,使它们能阻止或隔断电流直接沿直线流向两个零电位区226,236。孔220,230完全处在中间片210的周边212之内,使得电流能通过孔220,230附近,也即中间片的周边212不会与孔220,230的周边或边缘222,232相碰或相交。通过电连接即导体224,234在(或靠近)周边212处将中间片210接地而形成两个零电位区226,236。导体224,234的位置应安放得使通过接地而形成的每个零电位区226,236与馈电区219之间有一个孔220,230。顶片240也通过电连线即导体254,264接地,以在(或靠近)顶片240周边242处形成零电位区256,266。最好将导体254,264直接连到(或靠近)中间片210一个相应的零电位区226,236。
顶片240和中间片210之间的导体254,264的尺寸将影响顶片240和中间片210之间的前槽244和后槽246。中间片210和接地面200间导体224,234的尺寸将影响中间片210和接地面200之间的前槽214和后槽216。这就赋于本发明的天线结构四个基本自由度。因此,可以把天线设计成具有四个以下的匹配良好的单独频带,一个带宽很宽的连续单频带,或者在天线结构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一个匹配良好的基本上全方位的大带宽频带。
片210,240可由介质载体支承,或者如图中所示,由电导体224,234,254,264从机械上支承。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天线的中间片310。图中示出了中间片310,它具有第一孔320(其相应边缘即周边为322),第二孔330(其相应周边为332),一个馈电点或区319,一个第一零电位区326,一个第二零电位区336,第一导体与接地面的连接位324,第二导体与接地面的连接位334,第一导体与顶片的连接位354,第二导体与顶片的连接位364,以及中间片310的边缘即周边312。图中还示出了第一对称线371,第二对称线375,围绕第一孔320的第一电流通路327,围绕第一孔320的第二电流通路328,围绕第二孔330的第一电流通路337,围绕第二孔330的第二电流通路338,处于中间片310和接地面之间的前槽位315,处于中间片310和接地面之间的后槽位317,以及一个中间片条形区311。在这个实例中,零电位区326,336处于导体至接地面各连接位324,334与导体至顶片相应连接位354,364之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孔槽320,330将从馈电区319至各零电位区326,336间可能的直线电流通路隔断了。由于孔槽320,330的存在,使得到每个零电位区326,336的两个不同的电流通路327,328,337,338得以形成。由于孔槽320,330是沿着与第一对称线371平行的方向开的,电流通路327,328,337,338与中间片310的周边312很靠近,第一对称线371垂直于第二对称线375,后者通过至少一个零电位区326,336和馈电区319。因为电流通路327,328,337,338靠近周边312,该槽开始激发,并从前后槽位315,317产生辐射。
馈电区319的精确位置取决于具体的实施装置,它和条形区311一起为片的周边312所经受的辐射电阻提供一个阻抗匹配。
片310可以是对一个或两个对称线371,375对称的。一个完全对称的片可提供在水平面内具有全方位性的近似单极型辐射特性。
图4为本发明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的第二种实施装置。在此装置中,顶片以电断裂线483为界分为两半481,482。这并不会改变顶片的作用。另外,顶片两半481,482比中间片410稍小一些,但仍能盖住孔420,430。将顶片两半481,482及中间片410接到地400的导体424,434,454,464尺寸各不相同,而且它们与各自的片410,481,482或接地面400相连的地方也与图2所示的不一样。图中还示出了中间片410投影在接地面400上的轮廓401以便更好地看出与接地面400的连线424,434,并示出接地面最小的合适尺寸。图中还示出了馈电点或区419。
图5A至5D所示为本发明的天线的中间片的不同实施装置,在所有的中间片510实例中都画出了馈电点/区519,具有相应边缘即周边522的第一孔520,具有相应边缘即周边532的第二孔530,带有相应的接地连线即导体附件524的第一零电位区526,带有相应的接地线即导体附件534的第二零电位区536。可以看出,在所示各实例中,每个中间片510的边缘即周边512是完全不同的。
图5A的中间片510具有矩形/方形周边512,四角为圆形,孔520,530为矩形。图5B的中间片510具有锯齿形的方形周边512,矩形孔520,530带有锯齿形。由于中间片510的周边512带有向着馈电点519的锯齿形518,将使得具有这种中间片510的天线有四个辐射中心,而不是如图3所示的那样只有两个中心。图5C的中间片510具有六角形周边512和三角形孔520,530。图5D的中间片具有圆形周边512和圆形扇区520,530。图5D中的中间片510还有两个附加孔592,在本例中它们为圆形。这些实例仅说明本发明的天线结构可以有的大量不同的实施方案。
图6为本发明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的第三种实施方案,它是完全自包容和自支撑的。图6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具有一个接地面600,一个第一即中间片610,一个第二即顶片640,一个位于顶片694和中间片610之间和第二介质696,一个位于中间片610和接地面600之间的第一介质697,和在顶片640内的一个开口694,它供馈电导线/引线693之用,后者从接地面600一直伸至顶片640的高度。图6还示出了至接地面600的第一导线/引线624(它将中间片610接地),至接地面600的第二导线/引线634(它将中间片610接地),从顶片640至中间片610的第一导线/引线654,以及从顶片640至中间片610的第二导线/引线664。
最好如图中所示那样,把将中间片610接地的导线/引线624,634从顶片640通过中间片610一直延伸到接地面600。应该说明的是,在这个特定的实施装置中,馈电导线/引线693也一直贯穿到有各层。
通过将接地面600与天线本身做成一体,可以得到所有各层间的公差非常小的天线。把接地面600做在一起以将天线装在没有接地面的地方,比如从一块印刷电路板垂直伸出。
图6的天线最好采用印刷电路板(PCB)工艺来制造。各水平金属层,即中间片610,顶片640,甚至接地面600,都是刻蚀出来的。各垂直导线624,634,654,664,693最好通过引线(即金属化的孔)做出。这样就可以同时从一块PCB制成几百个天线,然后再切开。按本发明制造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有几个优点。首先,各片和引线可以任意地安置。其次,天线的尺寸(高度和片面积)可以减小,但不与槽向空气辐射时PCB的介质常数成比例。天线的尺寸可按有效介质常数成比例地减小,此有效介质常数为介乎PCB衬底介质常数和空气介质常数之间的某个值。
图7A至7C表示本发明的小型叠层式片状天线(例如在图6中所示的那种)的三种金属化层。图7A是一个接地面700。图7B是一个中间片710,它将通过一个介质安装在接地面700的顶部。此介质最好是一块电路板,如上面图6中所示的那种。图7C是一个顶片740,它将通过一个介质安装在中间片710的顶部。图7A至7C中还示出了一个第一孔720,一个连至接地面700的第一引线724,一个第二孔730,一个连至接地面700的第二引线734,一个从顶片740至中间片710的第一引线754,一个从顶片740至中间片710的第二引线764,一个馈电引线793,一个供馈电引线793用的顶片开口794,和一个供馈电引线793用的接地面开口795。
需要注意的是,图6和7是以电感馈线匹配元件作为馈电的例子,这时馈电引线693,793一直伸至顶片640,740层中的顶片开口694,794。从成本考虑,可能的话最好还是把引线624,634,724,734做成贯穿整个天线,如图6和7所示的那样。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中间片上安置至少两个孔,从而迫使电流流向中间片的边缘。在一种工作在5千兆赫至6千兆赫范围内的典型应用中,本发明的天线的顶片和中间片尺寸约为12mm×12mm(对印刷电路板,PCB的实施方案)和16mm×14mm(对金属自支撑实施方案)。对金属实施方案,最好顶片和中间片间的近似距离为3.5mm,中间片和接地面间的距离约为1.7mm。对PCB实施方案,最好中间片至顶片间的距离约为1.6mm,中间片和接地面间的距离约为1.6mm,这些是标准印刷电路板的尺寸。
本发明并不只局限于上面所述的实施方案,而是可以在下面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加以改变。
图1
190  计算机移动终端。
191  PC卡的槽。
199  一块PC卡,本发明的天线将安装在卡上或与卡做成一体。
图2
200  接地面
201  优选的最小接地面
210  第一即中间片
212  第一片边缘/周边
214  第一片和接地面之间的前槽
216  第一片和接地面之间的后槽
219  馈电点/区
220  第一孔
222  第一孔边缘/周边
224  连至接地面的第一导体
226  第一片上的第一零电位区
230  第二孔
232  第二孔边缘/周边
234  连至接地面的第二导体
236  第一片上的第二零电位区
240  第二即顶片
242  第二片边缘/周边
244  第二片与第一片间的前槽
246  第二片与第一片间的后槽
254  连至第一片的第一导体
256  第二片上的第一零电位区
264  连至第一片的第二导体
266  第二片上的第二零电位区
图3
310  第一即中间片
311  中间片条形区
312  第一片边缘/周边
315  第一片与接地面间的前槽位
317  第一片与接地面间的后槽位
319  馈电点/区
320  第一孔
322  第一孔边缘/周边
324  第一导体至接地面的连接位
326  第一片上第一零电位区
327  围绕第一孔的第一路径
328  围绕第一孔的第二路径
330  第二孔
332  第二孔边缘/周边
334  第二导体至接地面的连接位
336  第一片上的第二零电位区
337  围绕第二孔的第一路径
338  围绕第二孔的第二路径
354  第一导体至第二片的连接位
364  第二导体至第二片的连接位
371  第一对称线
375  第二对称线
图4
400  接地面
401  推荐的最小接地面
410  第一即中间片
419  馈电点/区
420  第一孔
424  连至接地面的第一导体
430  第二孔
434  连至接地面的第二导体
454  连至第一片的第一导体
464  连至第一片的第二导体
481  第二即顶片的A部分
482  第二即顶片的B部分
483  第二即顶片A和B部分之间的分界线
图5
510  第一即中间片
512  第一片边缘/周边
518  馈电点锯齿形
519  馈电点/区
520  第一孔
522  第一孔边缘/周边
524  连至接地面的第一导体
526  第一片上的第一零电位区
530  第二孔
532  第二孔边缘/周边
534  连至接地面的第二导体
536  第一片上的第二零电位区
592  第一/中间片上的第二孔
图6
600  接地面
610  第一即中间片
624  连至接地面的第一导体/引线
634  连至接地面的第二导体/引线
640  第二即顶片
654  连至第一片的第一导体/引线
664  连至第一片的第二导体/引线
693  馈电引线
694  用于馈电引线的顶片开口
696  顶片和中间片之间的第二介质
697  中间片和接地面之间的第一介质
图7
700  接地面
710  第一即中间片
720  第一孔
724  连至接地面的第一导体/引线
730  第二孔
734  连至接地面的第二导体/引线
740  第二即顶片
754  连至第一片的第一导体/引线
764  连至第一片的第二导体/引线
793  馈电引线
794  用于馈电引线的顶片开口
795  用于馈电引线的接地面开口

Claims (28)

1.一种小截面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个第一金属片(210,310,410,510)和一个叠置在第一片上面的第二金属片(240,481,482),两片都将安装在一个接地面(200,400)的上方,第一片包含一个沿其边缘(212,312)的周边,第二片包含一个沿其边缘(242)的周边,第一片安置在第二片与接地面之间,第一片包含一个通过连线(224,324,424,524)与接地面相连的第一零电位区(226,326,526),和一个通过连线(234,334,434,534)与接地面相连的第二零电位区(236,336,536),第二片与第一片在电上相互连接(254,264,354,364,454,464),天线由第一片上的单馈电区(219,319,419,519)馈电,第一片至少包含一个第一孔(220,320,420,520)和一个第二孔(230,330,430,530),两孔都完全处于第一片的周边之内,因而迫使从馈电区流向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的电流流向第一片的边缘,这样,由第一片和第二片的边缘以及接地面所构成的槽(214,216,244,246,315,317)就能产生辐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孔(220,320,420,520)和第二孔(230,330,430,530)在第一片(210,310,410,510)上所处的位置,应使从馈电区(219,319,419,519)流向第一零电位区(226,326,526)的电流,围绕第一孔沿两条不同的路径(327,328)流动,从馈电区流向第二零电位区(236,336,536)的电流围绕第二孔沿两条不同的路径(337,338)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孔是处在馈电区和第一零电位区之间,第二孔是处在馈电区和第二零电位区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片至少是在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与第一片从电上相互连接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孔都是沿着基本垂直于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连线的方向伸展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片是以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的连线而对称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片是以一条垂直于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连线的线而对称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片的周边以内没有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片的周边以内至少包含一个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片沿一条线从电上分成两半,这条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的连线。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片至少能盖住第一片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片和第二片的尺寸基本上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片除了第一孔和第二孔之外还包含另外一些孔。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天线结构包含一个接地面。
15.如权利要求14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接地面的尺寸基本上和第一及第二片一样。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从第一片至接地面的电连线,以及第一片和第二片之间的电连线,除了给天线结构提供电连接而外,还给天线提供机械支撑,使天线成为一个自支撑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片由第一介质支撑,第二片由第二介质支撑,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还给天线提供机械支撑,使天线成为一个自支撑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片由第一介质支撑,第二片处于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接地面由第二介质支撑,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还给天线提供机械支撑,使其成为一个自支撑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单馈电区是在一点上用探头供电的。
20.如权利要求19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单馈电区还包含电感馈电匹配。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单馈电区是在许多点上用探头供电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面那许多点是沿一条限制线安置在馈电区内,如若把这条线延长,它将通过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许多点是沿一条通过第一零电位区和第二零电位区的线对称布置的馈电区内。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单馈电区是通过一个孔耦合来供电的。
25.一种包含无线通信装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
2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
27.一种适于插入电子装置内的个人计算机卡,其特征在于,该卡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
28.一种无线本地区域网系统,包括一个基站和许多终端,这些终端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此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终端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
CN00812431.0A 1999-09-03 2000-09-01 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4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9903115-5 1999-09-03
SE99031155 1999-09-03
SE9903115A SE517218C2 (sv) 1999-09-03 1999-09-03 En lågprofilantennstruktur samt en anordning innefattande trådlöst kommunikationsmedel, en trådlös mobil terminal, ett datorkort lämpligt för införande i en elektronisk anordning och ett lokalt nätverkssystem innefattande en basstation och ett flertal terminaler vilka är i trådlös kommunikation med basstationen innefattande en sådan lågprofilantennstrukt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1713A CN1391713A (zh) 2003-01-15
CN1214486C true CN1214486C (zh) 2005-08-10

Family

ID=2041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24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486C (zh) 1999-09-03 2000-09-01 天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06831B2 (zh)
EP (1) EP1210746B1 (zh)
JP (1) JP4401054B2 (zh)
CN (1) CN1214486C (zh)
AU (1) AU7047500A (zh)
SE (1) SE517218C2 (zh)
WO (1) WO20010189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5057A1 (en) * 2001-04-06 2002-10-24 Nokia Corporation Lo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2003142935A (ja) * 2001-10-12 200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アンテナ
US7106255B2 (en) * 2003-08-08 2006-09-12 Paratek Microwave, Inc. Stacked patch antenna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e
JPWO2005043676A1 (ja) * 2003-10-30 2007-11-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US7233298B2 (en) * 2003-10-30 2007-06-19 Wavetest Systems, Inc. High performance antenna
US7369089B2 (en) * 2004-05-13 2008-05-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ntenna with multiple-band patch and slot structures
US20060092078A1 (en) * 2004-11-02 2006-05-04 Calamp Corporate Antenna systems for widely-spaced frequency band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70080864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M/A-Com, Inc. Broadband proximity-coupled cavity backed patch antenna
US7636063B2 (en) 2005-12-02 2009-12-22 Eswarappa Channabasappa Compact broadband patch antenna
WO2007070571A2 (en) * 2005-12-14 2007-06-21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Microstrip antenna for rfid device
US8564439B2 (en) 2010-05-27 2013-10-22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Microstrip antenna for RFID device
JP2007221774A (ja) 2006-01-23 2007-08-30 Yokowo Co Ltd 平面型アンテナ
JP4780662B2 (ja) 2006-06-15 2011-09-28 株式会社ヨコオ 平面型アンテナ
CN1933240B (zh) * 2006-10-12 2010-07-28 上海交通大学 平面类倒f多频天线
TWM314439U (en) * 2006-12-08 2007-06-2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Patch antenna
TWI370580B (en) * 2007-12-27 2012-08-11 Wistron Neweb Corp Patch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733265B2 (en) 2008-04-04 2010-06-0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Three dimensional integrated automotive rada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830301B2 (en) 2008-04-04 2010-11-0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ual-band antenna array and RF front-end for automotive radars
US8022861B2 (en) 2008-04-04 2011-09-20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ual-band antenna array and RF front-end for mm-wave imager and radar
US7990237B2 (en) * 2009-01-16 2011-08-0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coplanar waveguide bends at mm-wave frequencies
JP4908576B2 (ja) * 2009-12-21 2012-04-04 株式会社東芝 結合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US8786496B2 (en) 2010-07-28 2014-07-2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Three-dimensional array antenna on a substrate with enhanced backlobe suppression for mm-wave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KR101690259B1 (ko) * 2011-05-27 2016-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체
KR101332178B1 (ko) * 2011-11-03 2013-11-25 위너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파노라마 글래스 루프 안테나 장치
KR101342011B1 (ko) * 2012-07-06 2013-12-16 위너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파노라마 글래스 루프 안테나 장치
US9893427B2 (en) * 2013-03-14 2018-02-13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like matching component
WO2017044168A2 (en) * 2015-06-16 2017-03-16 King Abdulaziz 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fficient planar phased array antenna assembly
CN105552550B (zh) 2016-01-30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天线单元及天线
US10115683B2 (en) * 2016-04-14 2018-10-30 Nxp Usa, Inc.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antenna using vias
CN106099352A (zh) * 2016-07-29 2016-11-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紧凑型多频基站天线阵列
WO2018071388A1 (en) * 2016-10-12 2018-04-19 Carrier Corporation Through-hole inverted sheet metal antenna
US10522915B2 (en) 2017-02-01 2019-12-31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Multi-band slotted planar antenna
US11101565B2 (en) * 2018-04-26 2021-08-24 Neptune Technology Group Inc. Low-profile antenna
US10727580B2 (en) 2018-07-16 2020-07-28 Apple Inc.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 having isolated feeds
NL2022823B1 (en) * 2019-03-27 2020-10-02 The Antenna Company International N V Dual-band directional antenn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766633B (zh) * 2020-11-18 2022-06-01 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寬頻線極化天線結構
US11502414B2 (en) 2021-01-29 2022-11-15 Eagle Technology, Llc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system having adjustable radiation pattern shapes and related method
US11777218B2 (en) * 2021-12-27 2023-10-03 Google Llc Antenna design with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composite antenna compon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0048A (en) * 1984-12-18 1987-04-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system
FR2651926B1 (fr) * 1989-09-11 1991-12-13 Alcatel Espace Antenne plane.
US5627550A (en) * 1995-06-15 1997-05-0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Wideband double C-patch antenna including gap-coupled parasitic elements
DE59708915D1 (de) * 1996-03-13 2003-01-23 Ascom Systec Ag Maegenwil Flache dreidimensionale Antenne
US5703601A (en) * 1996-09-09 1997-12-3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Double layer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with single feed
US6236367B1 (en) * 1998-09-25 2001-05-22 Deltec Telesystems International Limited Dual polarised patch-radiating element
FR2797352B1 (fr) * 1999-08-05 2007-04-20 Cit Alcatel Antenne a empilement de structures resonantes et dispositif de radiocommunication multifrequence incluant cette antenne
US6323810B1 (en) * 2001-03-06 2001-11-27 Ethertronics, Inc. Multimode grounded finger patch antenna
US6466170B2 (en) * 2001-03-28 2002-10-15 Motorola, Inc. Internal multi-band antenna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7047500A (en) 2001-04-10
EP1210746B1 (en) 2011-11-02
SE9903115L (sv) 2001-03-04
SE517218C2 (sv) 2002-05-07
US6806831B2 (en) 2004-10-19
EP1210746A1 (en) 2002-06-05
JP2003509884A (ja) 2003-03-11
CN1391713A (zh) 2003-01-15
JP4401054B2 (ja) 2010-01-20
US20020175871A1 (en) 2002-11-28
WO2001018910A1 (en) 2001-03-15
SE9903115D0 (sv) 199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486C (zh) 天线
CN1272874C (zh) 用于高频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设备、高频无线电设备和手表式无线电设备
CN1073748C (zh) 双向印刷天线
CN1293671C (zh) 带无馈电元件的隙缝蝴蝶结天线
CN1265501C (zh) 天线装置和便携无线通信装置
CN1507113A (zh) 图形天线
CN1265667C (zh) 多谐振天线、天线模块及使用多谐振天线的无线电装置
CN100346532C (zh) 天线装置
CN1303723C (zh) 层叠图形天线和装备有该天线的无线通讯装置
CN1467873A (zh) 板状复合天线及具有该板状复合天线的电子机器
CN1271746C (zh) 通信适配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251354C (zh) 小型天线
CN1665067A (zh) 小型化的超宽带微带天线
CN101043102A (zh) 倒f形平板天线
CN1519981A (zh) 电子设备以及安装天线的印刷电路板
CN1977425A (zh) 多频带天线、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105846051A (zh) 一种降低基站天线高度的方法及基站天线
CN1655398A (zh) 环形天线和包括该环形天线的无线通信机
CN1579036A (zh) 天线装置
CN1213514C (zh) 天线
CN1776962A (zh) 用于无线设备的窄板嵌入式天线结构
CN1841844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055940A (zh) 天线器件以及使用该器件的多频段型无线通信设备
CN1473375A (zh) 用于蜂窝无线装置的天线
CN1336023A (zh) 两波段传输系统及其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