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5743A - 从氧化的金属矿物中制造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双联炼钢法 - Google Patents

从氧化的金属矿物中制造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双联炼钢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5743A
CN1205743A CN96199297A CN96199297A CN1205743A CN 1205743 A CN1205743 A CN 1205743A CN 96199297 A CN96199297 A CN 96199297A CN 96199297 A CN96199297 A CN 96199297A CN 1205743 A CN1205743 A CN 1205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rereduction
metal oxide
reduction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9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40C (zh
Inventor
约翰·A·英尼斯
罗德尼·J·德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5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5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1/00Making pig-iron other than in blast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14Multi-stage processes processe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vessels or furnaces
    • C21B13/143Injection of partially reduced ore into a molten b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9/00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of kind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main group
    • F27B19/04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of kind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main group arranged for associated wor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100/00Handling of exhaust gases produced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100/60Process control or energy utilisa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100/00Handling of exhaust gases produced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100/60Process control or energy utilisa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100/64Controll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gas, e.g.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1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 Y02P10/134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by avoiding CO2, e.g. using hydrog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生产高度金属化进料,即在其两阶段还原过程中单独通过气态还原剂生产中间产品,遇到了粘合问题,其阻碍了连续加工和生产率。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利用高度挥发的碳质材料如煤作为还原剂,用以在双炼法的固态预还原阶段还原(已部分还原的)氧化物矿石起始原料以给出最终的金属(合金),其中最终阶段由熔炼组成。第一阶段的中间产品是避免了粘合问题的来自煤的木炭,参与了预还原的部分还原的矿石和CO和H2,该方法对铁矿,如赤铁矿、磁铁矿和类似的衍生物即铬铁矿和氧化的镍矿具有特殊的用途。该方法可被扩展为三步,包括第一阶段的干燥、预加热和部分还原,接下来进一步部分还原和最终的熔炼步骤。利用该方法的工厂可包括用于预还原工序的竖炉或流化床,优选后者。对于三步方法,优选两个配套的流化床(3,5)。任意的合适的炉子均可用于熔炼,只要其配备有注入部分还原的矿物、低温焦炭和溶剂、热空气吹入,废气和熔融金属和炉渣的部分。最终阶段的固态还原的发生温度至少为550℃,优选750—900℃。对于满意的加工过程,必要的是至少50%的金属化,优选至少80%。

Description

从氧化的金属矿物中制造 金属和金属合金 的双联炼钢法
本发明涉及从金属氧化物如矿物和已部分还原的矿物制造金属和金属合金的方法和装置,特别地,决不排除铁和铁合金。
已知有许多冶炼铁矿石以生产熔融态铁的方法。这些方法基于使用包括铁和炉渣熔池的冶金容器(此后指作“熔炼还原容器”)。
概括地说,这些已知的方法包括将铁矿石或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和含碳材料注入到铁和炉渣的熔池中。在此熔池中,该铁矿石或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被还原成金属铁,然后被熔化。要求碳质材料(以固态形式或气态形式)作为还原剂和热能的来源,并且还可以对该熔池渗碳以生产生铁(在金属中典型的是1-4%的碳)。
在许多已知的方法中,在将部分还原的铁矿石转入熔炼还原容器之前,利用熔炼还原容器中放出的反应气体预热和部分还原在预还原容器,如竖炉中铁矿石。这些已知的方法通常被描述为两阶段相联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已知双联法基础上改进的生产熔融铁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从金属氧化物中制造金属和金属合金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ⅰ)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及固体碳质材料注入一个预还原容器中,并维持该容器中的温度至少为550℃,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部分还原和至少将固体碳质材料部分脱挥发;和
(ⅱ)将步骤(ⅰ)中得到的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注入包括金属和炉渣熔池的熔炼还原容器中,进一步将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还原以生产熔融金属。
在预还原步骤(ⅰ)中生产出的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是用在后续熔炼还原步骤(ⅱ)中的碳源。如上所讨论的,在熔融还原步骤(ⅱ)中,需要碳:
(a)将已预还原的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b)提供热能的来源以熔化该金属氧化物;并且
(c)将熔池渗碳以在金属中提供熔池中制造金属合金所需的溶解碳的含量。
除预还原容器中制造的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外,本发明并不排除向熔炼还原容器内的注入碳质材料。
例如,除注入在预还原容器内生产的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外,本发明扩展为向熔炼还原容器中注入煤或其它合适的固体碳质材料或任意合适的气态碳质材料。
优选该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碳质材料为木炭(char)。
术语“木炭”在这里应被理解为只加热煤而不使煤燃烧的产品。
优选该预还原步骤(ⅰ)将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不完全还原到至少50%的预还原程度。
术语“预还原程度”在这里被理解为从Fe2O3开始氧除去的百分数。
特别优选该预还原步骤(ⅰ)将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不完全地还原到至少60%的预还原程度。
更特别优选的是该预还原步骤(ⅰ)将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不完全还原到至少70%的预还原程度。
典型地,该预还原步骤(ⅰ)不完全还原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到至少80%的预还原程度。
在预还原步骤(ⅰ)中向预还原容器中注入固体碳质材料的目的是提供:
(a)作为接下来用在熔炼还原步骤(ⅱ)中的木炭或其它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来源;和
(b)在预还原容器中预还原该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剂的来源。
优选向预还原容器中注入的固体碳质材料是煤。
在那种情况下,优选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维持在一个温度,通常小于1000℃,此时煤中固定的碳组分不易起到还原剂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煤中的挥发物质如烃类是还原剂的主要来源。特别地,该烃类热解形成还原剂CO和H2O(和其它产品)。
应注意本发明不排除将煤中的固定碳在预还原容器中用作还原剂。
优选该预还原步骤(ⅰ)包含在预还原容器中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及固体碳质材料的流化床。
特别优选向预还原容器中直接或间接注入空气而形成流化床。
优选在预还原容器中通过下列步骤维持温度至少为550℃:
(ⅰ)在预还原容器中燃烧煤和/或其它的碳质材料(包括气态碳质材料);和/或
(ⅱ)通过间接热交换提供热能。
优选在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至少维持在600℃。
特别优选在预还原容器中的维持温度至少为750℃。
更特别的优选在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至少维持在800℃。
优选维持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小于1000℃。
特别优选维持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小于1000℃。
对于预还原容器,优选的温度范围是750-950℃。
上述熔炼还原步骤(ⅱ)中的还原和熔化反应是吸热的,因此,优选该方法包括一个步骤,即维持熔炼还原容器中熔池的温度高于最小值。
优选熔池的最低温度在1300℃-1500℃范围内。
优选维持熔炼还原容器中熔池的温度高于上述最低温度步骤包含:通过向熔炼反应容器中位于熔池上部的气体空间注入含氧气体,从而从熔池中释放反应气体如CO和H2,将其进行后燃烧,然后将后燃烧产生的能量转移到熔池。
优选该含氧气体是空气。
特别优选将该空气预加热到至少1000℃的温度。
优选该预还原步骤(ⅰ)包含在二个或多个预还原阶段预还原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
特别优选该预还原步骤(ⅰ)包含:
(ⅰ)第一预还原阶段,将金属氧化物和来自熔炼还原容器和/或第二预还原容器的反应气体注入一个预还原容器中来干燥、预加热和不完全还原该金属氧化物,此后;
(ⅱ)向另一预还原容器中注入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固体碳质材料,并且维持该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至少为550℃,在第二预还原阶段进一步部分还原该金属氧化物并且制造出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
优选该金属氧化物是铁矿石或含铁废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从金属氧化物中生产金属和金属合金的装置,其包括:
(ⅰ)一个预还原容器,用于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至少部分还原,和用于生产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该预还原容器包括一个用于注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入口,一个用于注入固体碳质材料的入口,以及一个用以排出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出口;和
(ⅱ)一个用来进一步还原该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生产金属,并将该金属熔化的熔炼还原容器,该熔炼还原容器适宜包括一个金属和炉渣的熔池,该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入口用于来自预还原容器的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以及一个装置用于向该熔炼还原容器中注入含氧气体以后燃烧熔池中释放的反应气体。
优选该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反应气体的出口。
优选该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介从熔炼还原容器中排出炉渣的装置。
优选该熔炼还原容器包含一个排出该熔炼还原容器中金属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用来从金属氧化物中生产金属和金属合金的装置,其包括:
(ⅰ)一个第一预还原容器用以部分还原金属氧化物;
(ⅱ)一个第二预还原容器用来至少部分还原来自第一预还原容器的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并且用来生产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该预还原容器包括一个用来注入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入口,一个用来注入固体碳质材料的入口,以及一个用来排出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出口;和
(ⅲ)一个熔炼还原容器用来进一步还原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生产金属,并将该金属熔化,该熔炼还原容器适于包括一个金属和炉渣的熔池,该熔炼还原容器包含一个用于来自预还原容器的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入口,以及一个用来向该熔炼还原容器中注入含氧气体以使熔池中释放的反应气体后燃烧的装置。
优选第一预还原容器包含一个通入来自熔炼还原容器的反应气体的入口。
优选该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反应气体的出口。
优选该熔炼还原容器包含一个排出该熔炼还原容器中炉渣的装置。
优选该熔炼还原容器包含一个排出该熔炼还原容器中金属的装置。
通过实施例,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了本发明,该附图为本方法和装置优选的一个实施方案示意工艺流程图。
图中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案描述的是从铁矿石中生产铁。但是,应注意该优选的实施方案同样适用于从其它的金属氧化物中生产金属和金属合金。
参考附图,结合图中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案:
(ⅰ)铁矿石在两个连续的步骤中在第一和第二预还原容器3、5中被部分还原,并且接下来;
(ⅱ)该部分还原的铁矿石进一步被还原生产铁,并且将该铁在熔炼还原容器7中熔化。该铁矿石可以呈任何合适的形式,例如块状或细屑状。
该预还原容器3、5也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式,如竖炉或流化床,此后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优选预还原容器5是一个流化床。
用于第一预还原容器3中的还原剂的来源包括来自熔炼还原容器7的反应气体。
选择第一预还原容器3的操作参数选将铁矿石干燥、预加热和不完全还原到最初的、相对较低的预还原程度,典型的大约为11%(即磁铁矿)。
通过竖管(没有表示出)或其它任何的合适的方法将预还原容器3、5连在一起以使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从第一预还原容器3转移到第二预还原容器5。
用于第二预还原容器5的还原剂来源包括煤。该还原剂来源也可包括任何其它合适的含碳种类。
选择第二预还原容器5的操作参数以使:
(a)煤的挥发物,典型地为烃类热解以生产一氧化碳和氢气,以及一氧化碳和氢气将来自第一预还原容器3的已部分还原的铁氧化物的还原到所需的预还原程度;并且
(b)在煤中大比例的固定碳得到木炭。
热解烃类的反应,还原已部分还原的铁氧化物的反应,以及生产木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需要维持第二预还原容器5的温度高于550℃的最低温度以提供足够的热能给反应。保持温度的一个选择是通过煤与空气的直接床内燃烧。维持温度的另一个选择是通过间接热交换,或者是通过管或者是通过热固体循环或者类似的方法。
如上所示,优选第二预还原容器5起流化床的作用。典型地该流化床是通过向该预还原容器5中直接或间接注入预热空气而维持的。该流化床也可以是通过向该预还原容器5中注入氧气或氧气/空气混和物而维持的。
熔炼还原容器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容器形式。
优选构造熔炼还原容器7具有一个铁和炉渣的熔池,并包括:
(ⅰ)用于向该熔池中注入来自第二预还原容器5的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和木炭的风口(未表示出);
(ⅱ)用来向熔池表面的上部空间注入热空气的风口(未示出),典型地在空气高于1000℃的温度用于后燃烧反应气体,如熔池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和氢气。
(ⅲ)用来阶段性排出熔化铁和炉渣的装置;和
(ⅳ)反应气体的出口。
选择熔炼还原容器7(包括风口位置)的构造以及本方法的操作参数以在熔池表面上部空间形成过渡区,在那里,熔融金属和炉渣的液滴或飞溅物上升和因此落下,其混合有来自熔池的反应气体、顶流热空气以及来自后燃烧的反应气体。
过渡区的目的是便于热向熔池的有效转移,该热是后燃烧来自熔池的反应气释放的。
该过渡区可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形成。
例如,该过渡区的形成可通过注入一种合适的气体如一种惰性气体,使其通过熔炼还原容器7的底部,以引起来自熔池的熔融液滴或飞溅物的喷发,进入熔池表面的上部空间。
另外,该过滤区的形成也可通过有控制地经过炼还原容器7中的侧风口,向熔池中注入来自第二预还原容器5的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和木炭。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将铁矿石注入第一预还原容器3,并将其部分还原,优选为磁铁矿,并通过熔炼还原容器7中排出的反应气体预加热。将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从第一预还原容器3排出,并与煤一起注入第二预还原容器5。优选将预热的空气也注入第二预还原容器5(在与新煤预接触后),形成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和木炭的冒泡的流化床。如以上所讨论的,精选第二预还原容器5的操作参数,以使煤中碳成分的主体形成木炭,而煤中的挥发成分热解为还原剂一氧化碳和氢气将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还原到所需预还原程度。最终,该预还原的铁矿石和木炭从第二预还原容器5中排出,与熔剂一起被注入熔炼还原容器7中的铁和炉渣的熔池。将预热的空气注入熔炼还原容器7的气体空间,并后燃烧熔池中释放的反应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氢气。将后燃烧中产生的热传移至熔池以维持熔池的温度高于将已部分还原的铁矿石还原为金属铁和将金属铁熔化的最低温度。
上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熔炼还原方法如相连的两步法,具有许多重要的优点。
1.熔炼还原容器中生产率显著提高,其结果是降低了耐熔质的消耗和热损失(每吨金属)。
2.拓宽了在基于熔池的熔炼还原容器中可良好工作的煤的范围。由于煤热解,并且其挥发物用于第二预还原容器5中,所以只有木炭成分被注入熔炼还原容器中。不同于已知的铁熔池基的方法,容易接受高挥发性煤而不必承担煤的消耗和生产率方面的损失。
3.通过减少煤的消耗,降低了每年每吨产量的资金投资,同时还降低了操作费用。
4.在本方法预还原阶段木炭的生产避免了通常生产高度金属化的进料时通常会遇到的粘合问题。
可对上述的本方法和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作出许多修改,但并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精神。

Claims (29)

1.一种从金属氧化物中生产金属和金属合金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ⅰ)通过向一预还原容器中注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及固体碳质材料,并维持该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至少为550℃,来部分还原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并至少部分地使固体碳质材料脱挥发,
(ⅱ)通过向含有金属和炉渣溶池的熔炼还原容器中注入步骤(ⅰ)中得到的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进一步还原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制造熔融金属。
2.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方法,进一步包含:在熔炼还原步骤(ⅱ)中,除注入在预还原容器中制造的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外,还将固体碳质材料或气体碳质材料注入到熔炼还原容器中。
3.权利要求1或2中定义的方法,其中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是木炭。
4.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方法,其包含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在预还原步骤(ⅰ)中部分还原到至少50%的预还原程度。
5.权利要求4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在预还原步骤(ⅰ)中部分还原到至少60%的预还原程度。
6.权利要求5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在预还原步骤(ⅰ)中部分地还原到至少70%的预还原程度。
7.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方法,其中在预还原步骤(ⅰ)中向预还原的容器中注入的固体碳质材料是煤。
8.权利要求7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维持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在一个温度,典型地是低于1000℃,此时煤中固定碳成分的主体不易起还原剂的作用。
9.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方法,其中预还原步骤(ⅰ)包括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及固体碳质材料在预还原容器中形成起泡的或者为循环的流化床。
10.权利要求9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通过向预还原容器中直接或间接注入空气而形成流化床。
11.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通过下列方法维持预还原容器内的温度至少为550℃。
(ⅰ)燃烧在预还原容器中的煤和/或其它碳质材料(包括气态碳质材料);和/或
(ⅱ)通过某种形式的间接热交换,如床内管(in-bed tubes)或固体循环提供热能。
12.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维持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至少为600℃。
13.权利要求12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维持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至少为750℃。
14.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的方法,其包括维持熔炼还原容器中熔池的温度高于一个最低温度。
15.权利要求14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维持熔池的温度在1350℃-1500℃范围内。
16.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方法,其包括通过后燃烧在向熔炼还原容器中熔池的上部气体空间注入含氧气体而从熔池释放的反应气体,如CO和H2,并将后燃烧产生的热能转移至熔池来使熔炼还原容器中熔池的温度高于最低温度。
17.权利要求16中定义的方法,其中的含氧气体是空气。
18.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方法,其中预还原步骤(ⅰ)包括在两个或多个预还原阶段将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预还原。
19.权利要求18中定义的方法,其中预还原步骤(ⅰ)包括下列步骤:
(ⅰ)向一个预还原容器中注入从熔炼还原容器和/或第二预还原容器中排出的反应气体和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干燥、预加热和不完全还原该金属氧化物,以及此后;
(ⅲ)向另一个预还原容器中注入已干燥的、预加热的、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固体碳质材料,并维持该预还原容器中的温度至少为550℃,以进一步还原该金属氧化物和制造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
20.权利要求19中定义的方法,其中的金属氧化物是铁矿石或含铁的废物。
21.一种用来从金属氧化物中制造金属和金属合金的装置,其包括:
(ⅰ)预还原容器,用来至少部分地还原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并用于制造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该预还原容器包括一个用于注入金属氧化物和/或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入口,一个用于注入固体碳质材料的入口,以及一个用于排出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出口;以及
(ⅱ)一个熔炼还原容器,用于进一步还原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制造熔融金属,该熔炼还原容器适宜包含一个金属和炉渣的熔池,该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用于来自预还原容器的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入口,以及一个用于向熔炼还原容器中注入含氧气体以后燃烧从熔池释放的反应气体的装置。
22.权利要求21中定义的装置,其中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反应气体的出口。
23.权利要求21或22中定义的装置,其中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从该熔炼还原容器放出炉渣的装置。
24.权利要求21至23中的任一项中定义的装置,其中该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从熔炼还原容器中放出金属的装置。
25.一种用于从金属氧化物制造金属和金属合金的装置,其包括:
(ⅰ)第一预还原容器,用于部分还原金属氧化物;
(ⅱ)第二预还原容器,用于至少部分还原来自第一预还原容器的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及用于制造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该预还原容器包括一个用于注入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入口,一个用于注入固体碳质材料的入口,以及一个用于排出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出口;以及
(ⅲ)熔炼还原容器,用于进一步还原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以制造熔融金属,该熔炼还原容器适宜包含一个金属和炉渣的熔池,该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用于来自预还原容器的至少已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至少已部分脱挥发的固体碳质材料的入口,以及一个用于向该熔炼还原容器中注入含氧气体的装置用来后燃烧熔池中释放的反应气体。
26.权利要求25中定义的装置,其中第一预还原容器包括一个反应气体的入口。
27.权利要求25或26中定义的装置,其中熔炼还原装置包括一个反应气体的出口。
28.权利要求25至27中的任一项中定义的装置,其中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从熔炼还原容器中放出炉渣的装置。
29.在权利要求25至28中的任一项中定义的装置,其中熔炼还原容器包括一个用于放出来自熔炼还原容器的金属的装置。
CN96199297A 1995-11-03 1996-11-04 从氧化的金属矿物中制造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双联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2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PN6399A AUPN639995A0 (en) 1995-11-03 1995-11-03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AUPN6399 1995-11-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5743A true CN1205743A (zh) 1999-01-20
CN1059240C CN1059240C (zh) 2000-12-06

Family

ID=379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92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240C (zh) 1995-11-03 1996-11-04 从氧化的金属矿物中制造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双联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6174346B1 (zh)
EP (1) EP0862657B1 (zh)
JP (1) JPH11514705A (zh)
KR (1) KR100430707B1 (zh)
CN (1) CN1059240C (zh)
AR (1) AR004270A1 (zh)
AT (1) ATE217349T1 (zh)
AU (2) AUPN639995A0 (zh)
BR (1) BR9611484A (zh)
CA (1) CA2236587C (zh)
DE (1) DE69621147T2 (zh)
MX (1) MX9803529A (zh)
WO (1) WO1997017473A1 (zh)
ZA (1) ZA96920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5254A1 (fr) * 2005-09-16 2006-05-04 Shenjie Liu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ferronickel par fusion de minerai d’oxyde de nickel contenant des cristaux d'eau dans un haut-fourneau
WO2006050658A1 (fr) * 2005-09-16 2006-05-18 Shenjie Liu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ferronickel par fusion en haut fourneau de minerai d’oxyde de nickel depourvu d’eau cristalline
CN104870657A (zh) * 2012-12-27 2015-08-26 株式会社Posco 铁水制造设备及铁水制造方法
CN105612264A (zh) * 2013-08-01 2016-05-25 西北大学 用于增强的铬铁矿预还原的方法
CN106811594A (zh) * 2017-03-24 2017-06-09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处理钒钛磁铁矿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05070A (zh) * 2018-04-23 2018-09-07 东北大学 一种从月壤月岩中提取氧气和金属的方法
CN111763792A (zh) * 2020-07-08 2020-10-13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不锈钢除尘灰转底炉-电炉还原处理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PN639995A0 (en) 1995-11-03 1995-11-30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AUPO276496A0 (en) 1996-10-07 1996-10-31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AU725946B2 (en) * 1996-10-07 2000-10-26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EP0921200A1 (fr) * 1997-12-03 1999-06-09 Sidmar N.V. Procédé de réduction d'oxydes de fer et de fusion du fer et installation à cet effet
US6193781B1 (en) * 1997-12-09 2001-02-27 The Boc Group, Inc. Method of smelting iron ore
AUPP136398A0 (en) * 1998-01-16 1998-02-05 Noonan, Gregory Joseph Sustainable steelmaking by efficient direct reduction of iron oxide and solid waste minimisation
AUPP483898A0 (en) * 1998-07-24 1998-08-13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direct smelting process & apparatus
MY119760A (en) * 1998-07-24 2005-07-29 Tech Resources Pty Ltd A direct smelting process
LU90406B1 (fr) * 1999-06-21 2000-12-22 Wurth Paul Sa Proc-d- de production de fonte liquide
AUPQ205799A0 (en) * 1999-08-05 1999-08-26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direct smelting process
LU90788B1 (fr) * 2001-06-13 2002-12-16 Wurth Paul Sa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e fonte liquide dans un four électrique
US20050151307A1 (en) * 2003-09-30 2005-07-14 Ricardo Viramontes-Brow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olten iron
EA009505B1 (ru) * 2004-05-31 2008-02-28 Ототек Ою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ямог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металлонос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KR101322898B1 (ko) * 2007-05-11 2013-10-29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니켈 함유 용철의 제조 방법
KR100948926B1 (ko) * 2007-07-23 2010-03-24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니켈 함유 용철의 제조 방법
KR101322897B1 (ko) 2007-05-11 2013-10-29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니켈 함유 용철의 제조 방법
WO2008140226A1 (en) * 2007-05-11 2008-11-20 Posco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ten iron comprising nickel
FR2986984A1 (fr) * 2012-02-16 2013-08-23 Profratec Nouveaux equipements pour la production d'acier inoxydabl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SE1250215A1 (sv) * 2012-03-08 2013-08-06 Valeas Recycling Ab Järnreduktionsprocess och anordning därför
KR101419404B1 (ko) * 2012-07-30 2014-07-1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료 열처리 방법
KR101664827B1 (ko) * 2015-08-31 2016-10-14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니켈 및 코발트 회수 방법
KR20190076511A (ko) * 2017-12-22 2019-07-02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니켈 광석의 다단계 환원방법
CN113462891B (zh) * 2021-07-23 2022-07-22 贵州大学 一种含铬镍铁矿球团制备不锈钢母液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3527A (en) * 1966-03-22 1969-02-26 Conzinc Riotinto Ltd Direct smelting of oxide ores and concentrates
US3936296A (en) 1970-02-25 1976-02-03 Campbell Donald L Integrated fluidized reduction and melting of iron ores
DD100017A5 (zh) * 1971-11-01 1973-09-05
SE388875B (sv) * 1975-03-03 1976-10-18 Stora Kopparbergs Bergslags Ab Sett vid reduktion av finkornigt jernoxidhaltigt material i flyttbedd
JPS5826422B2 (ja) 1976-03-03 1983-06-02 日本鉱業株式会社 フエロニツケルの製造方法
US4094665A (en) 1977-05-13 1978-06-13 Stora Kopparbergs Bergslags Ab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combined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crude iron
DE3300867A1 (de) * 1983-01-13 1984-07-19 Mannesmann AG, 4000 Düsseldorf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stahl durch einschmelzen von eisenschwamm im lichtbogenofen
US4880458A (en) 1983-05-16 1989-11-14 Hylsa, S.A. De C.V. Start-up method for a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ithout an external reformer
CA1244656A (en) * 1984-12-03 1988-11-15 Wei-Kao Lu Processes and appparatus for the smelting reduction of smeltable materials
US4756748A (en) * 1984-12-24 1988-07-12 Canadian Patents and Development Limited--Societe Canadienne des Brevets et d'Exploitation Limitee Processes for the smelting reduction of smeltable materials
JPH079015B2 (ja) * 1985-07-19 1995-02-0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鉄鉱石の溶融還元方法
US4752329A (en) 1986-03-21 1988-06-21 Midrex International B.V. Rotterdam, Zurich Branc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carbon content of hot directly reduced iron
DE3626027A1 (de) * 1986-08-01 1988-02-11 Metallgesellschaft Ag Verfahren zur reduktion feinkoerniger, eisenhaltiger materialien mit festen kohlenstoffhaltigen reduktionsmitteln
JP2655864B2 (ja) * 1988-03-14 1997-09-24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高還元クロム鉱石粉体の製造方法
DE3835332A1 (de) * 1988-10-17 1990-04-19 Ralph Web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tahl aus feinerz
EP0449891B1 (en) 1988-12-20 1996-10-30 Cra Services Limited Manufacture of iron and steel in a duplex smelter and solid state oxide suspension prereducer
US5069716A (en) 1989-12-22 1991-12-03 C.V.G. Siderurgica Del Orinoco, C.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steel from iron containing metal oxides
AT395435B (de) * 1991-02-19 1992-12-28 Voest Alpine Ind Anlagen Verfahren zur inbetriebnahme einer anlage zur herstellung von roheisen oder stahlvormaterial, sowie anlage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US5228901A (en) 1991-02-25 1993-07-20 Idaho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artial reduction of particulate iron ores and cyclone reactor
CA2119448C (en) 1991-09-20 1999-09-14 John Millice Floy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iron
DE4307484A1 (de) * 1993-03-10 1994-09-15 Metallgesellschaft Ag Verfahren zur Direktreduktion von eisenoxidhaltigen Materialien mit festen kohlenstoffhaltigen Reduktionsmitteln
JPH06271919A (ja) * 1993-03-22 1994-09-27 Nippon Steel Corp 溶融還元炉用の石炭、鉱石の前処理方法
AUPN226095A0 (en) 1995-04-07 1995-05-04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method of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AUPN639995A0 (en) 1995-11-03 1995-11-30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5254A1 (fr) * 2005-09-16 2006-05-04 Shenjie Liu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ferronickel par fusion de minerai d’oxyde de nickel contenant des cristaux d'eau dans un haut-fourneau
WO2006050658A1 (fr) * 2005-09-16 2006-05-18 Shenjie Liu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ferronickel par fusion en haut fourneau de minerai d’oxyde de nickel depourvu d’eau cristalline
CN104870657A (zh) * 2012-12-27 2015-08-26 株式会社Posco 铁水制造设备及铁水制造方法
US10422582B2 (en) 2012-12-27 2019-09-24 Posco Molten iro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olten iron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5612264A (zh) * 2013-08-01 2016-05-25 西北大学 用于增强的铬铁矿预还原的方法
CN106811594A (zh) * 2017-03-24 2017-06-09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处理钒钛磁铁矿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05070A (zh) * 2018-04-23 2018-09-07 东北大学 一种从月壤月岩中提取氧气和金属的方法
CN108505070B (zh) * 2018-04-23 2019-07-16 东北大学 一种从月壤月岩中提取氧气和金属的方法
CN111763792A (zh) * 2020-07-08 2020-10-13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不锈钢除尘灰转底炉-电炉还原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62657A4 (en) 1999-06-02
BR9611484A (pt) 1999-02-02
EP0862657B1 (en) 2002-05-08
DE69621147T2 (de) 2002-09-26
KR19990067315A (ko) 1999-08-16
MX9803529A (es) 1998-11-29
ATE217349T1 (de) 2002-05-15
AR004270A1 (es) 1998-11-04
JPH11514705A (ja) 1999-12-14
US6174346B1 (en) 2001-01-16
ZA969203B (en) 1997-05-29
DE69621147D1 (de) 2002-06-13
CA2236587C (en) 2007-08-07
CA2236587A1 (en) 1997-05-15
AUPN639995A0 (en) 1995-11-30
AU718296B2 (en) 2000-04-13
EP0862657A1 (en) 1998-09-09
KR100430707B1 (ko) 2004-08-09
AU7269596A (en) 1997-05-29
CN1059240C (zh) 2000-12-06
WO1997017473A1 (en) 1997-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40C (zh) 从氧化的金属矿物中制造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双联法及装置
CN1240850C (zh) 制备金属及金属合金的方法与设备
KR0159789B1 (ko) 높은 생산성을 갖는 용련 환원법
JP4837856B2 (ja) 直接製錬法
KR100611692B1 (ko) 직접 제련 방법 및 장치
CN1217014C (zh) 直接熔炼工艺
CN1312864A (zh) 直接熔炼方法
CN1305534A (zh) 直接熔炼转炉和直接熔炼方法
EP0864658B1 (en) Refining iron ore
CN106566907B (zh) 铁矿石直接冶炼铁的生产方法和熔融还原装置
JP2001165577A (ja) 直接製錬装置および方法
EP05412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teel or semi-steel
AU20102098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pig iron or fluid steel pre-products
US4094665A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combined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crude iron
JP2000510537A (ja) 流動床を使用することにより溶融銑鉄及び還元鉄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並びにそのための方法
CN1073630C (zh) 煤氧熔融还原炼铁方法及装置
US658249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melt iron
AU20122094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liquid iron and steel
EP0950117B1 (e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AU20122094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liquid iron and steel
JPH07252545A (ja) 金属スクラップの溶解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10102117A (ja) 金属鉄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CN116949236A (zh) 一种分步还原非高炉生产钢铁的方法及系统
AU725946B2 (e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US20150061200A1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liquid iron and ste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1206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