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1938A - 缓冲器控制方法及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控制方法及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1938A
CN1201938A CN98106348A CN98106348A CN1201938A CN 1201938 A CN1201938 A CN 1201938A CN 98106348 A CN98106348 A CN 98106348A CN 98106348 A CN98106348 A CN 98106348A CN 1201938 A CN1201938 A CN 1201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pact damper
data
digital data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6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井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1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1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52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by measuring the fullness of the transmission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7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 H04N21/43072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n the sam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0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buffer management, e.g. video decoder buffer or video display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05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e.g. interacting with MPEG-4 objects, editing lo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6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executable data, e.g. software
    • H04N21/8193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executable data, e.g. software dedicated tools, e.g. video decoder software or IPMP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通过根据设定的条件控制缓冲器数据的保持或中止保持,使得再次利用存在缓冲器中的数据成为可能。将数据存储在缓冲器中,输入表示中止保持该数据的时刻的消除时刻信息,比较表示译码装置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信息和消除时刻信息,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缓冲器中的数据的保持或中止保持。

Description

缓冲器控制方法及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控制方法,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及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特别涉及在对编码数字数据进行译码处理时所用的缓冲器控制。
对原来为模拟数据的图象、声音等进行数字化和压缩的技术越来越进步。使用数字化数据的优点在于可以统一处理包含了图象、声音、文字等的各种数据,而且通过在进行数据记录和发送接收时使用压缩技术,可以谋求有效利用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及所限定的传输带宽,维持被记录、传输的数据质量,并且可以很容易地使用纠错技术和加密技术等高级技术。
在发送接收这些数字化数据和压缩编码数据时,通常进行打包(PACKETIZE)处理。所谓打包,就是将全部数据按一定尺寸进行分割,再赋予一些信息而生成数据包。通过将数据作为数据包进行发送接收,可以提高数据通信的效率和精度。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包交换时,每个数据包通过网络并在不同的时刻到达各个传送目的地,由于在传送目的地再次构成原来的数据,所以每个数据包中附加了可以知道传送目的地和发送源以及数据包的顺序等内容的信息。
在传送打包的数字数据时,将诸如图象、声音、文字信息之类的多种数字数据分别分开,附加关于利用数字数据的信息而进行打包,根据多种数据将数据包作为一个数据流进行复用处理,传送生成的复用数据。
作为关于对图象、声音或文本等数字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并对多种经压缩编码的数字数据进行复用处理并传送的技术的国际标准方式,MPEG2(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Phase 2、参考文献:ISO/IEC JTC1/SC29/WG11 N801,“ISO/IEC 13818-1国际标准:信息技术-活动图象及相关声音的通用编码技术:系统(ISO/IEC13818-1 International Standard: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AUDIO:SYSTEMS),1994/11)已很普及,而且正在研究MPEG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在MPEG4中,作为Phase 4的参考文献,是IS0/IEC JTC1/SC29/WG11 N1483,系统工作草案第2.0版(SYSTEMS WORKING DRAFT VERSION 2.0),1996/11。利用MPEG4,在处理图象、声音或文字等数字数据时,具有以包含在例如图象中的物体等的单位为目标进行处理的特征。图8是用于说明目标处理的概念图。以下利用图8对目标处理进行说明。
将图象数字化所得到的数字图象数据为一系列静止图象(stillpicture)数据,在这里将相当于一幅画面(帧)的静止图象数据称为帧图象。如图8所示,一幅图象帧S801由S802所示的背景、S803所示的水草以及S804所示的鱼这三个物体,即目标构成。通常,在对动画图象等目标处理时,通过将包含在该动画图象中的特定物体(此处为水草和鱼)和其余部分,即背景分开处理,谋求提高处理效率。
利用MPEG4,分别对各目标数据压缩编码,同时对基准时刻参照值和由各个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构成的时刻信息进行复用处理,传送或记录得到的复用数据。时刻信息是为了适当地对传送或记录的复用数据进行译码处理以得到图象等时所要用的信息。
图9是依据现有技术的以复用数据为处理目标的译码装置构成方块图。如图所示,依据现有技术的译码装置包括分离装置901、输入缓冲器902、译码装置903、输出缓冲器904、合成装置905、合成缓冲器906、显示装置907以及基准时刻再生装置908。
分离装置901输入作为该译码装置处理目标的复用数据,将其分离而生成预定数目的编码目标数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此处作为3个目标数据进行处理。
输入缓冲器902用于暂时存储作为译码处理的处理目标的编码目标数据。输入缓冲器902由用于暂时存储第1~第3编码目标数据的第1~第3输入缓冲器902a~c构成。译码装置903对暂时存储在输入缓冲器中的编码目标数据进行译码处理,生成译码目标数据。译码装置903由用于第1~第3目标数据处理的第1~第3译码装置903a~c构成。输出缓冲器904暂时存储作为合成处理的处理目标的译码目标数据。输出缓冲器904由用于暂时存储第1~第3译码目标数据的第1~第3输出缓冲器904a~c构成。
合成装置905合成译码目标数据并生成一个合成目标数据。合成缓冲器906暂时存储作为显示目标的合成目标数据。显示装置907根据后述的基准时刻和目标显示时刻信息进行合成目标数据的显示。基准时刻再生装置908对编码数据进行复用并根据被传送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用于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
下面说明依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如此结构的译码装置在进行复用数据处理时的操作。
首先,作为该译码装置处理目标的复用数据S951被输入到分离装置901。分离装置901将复用数据S951分离并生成第1~第3编码目标数据S952,S953,S954、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955和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S956。然后分离装置901分别将第1~第3编码目标数据S952~954输出到第1~第3输入缓冲器902a~c,将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955输出到基准时刻再生装置908,将显示时刻信息S956输出到显示装置907中。第1~第3输入缓冲器902a~c保持输入的第1~第3编码目标数据S952~954,直到第1~第3译码装置903a~c将其取出为止。
第1~第3译码装置903a~c分别从第1~第3输入缓冲器902a~c中取出编码目标数据S952~954,进行译码处理,生成第1~第3译码目标数据S957~959并将其输出到第1~第3输出缓冲器904a~c中。第1~第3输出缓冲器904a~c保持输入的第1~第3译码目标数据S957~959,直到合成装置905将其取出为止。
合成装置905从第1~第3输出缓冲器904a~c中取出译码目标数据S957~959,进行合成处理而生成目标数据S960,并将其输出到合成缓冲器906中。合成缓冲器906保持输入的合成目标数据S960,直到显示装置907将其取出为止。
基准时刻再生装置908在具有产生时钟信号功能时,利用所产生的时钟信号并根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基准时刻信息S961,并将其输出到显示装置907中。基准时刻信息S961为在该译码装置的处理中所使用的时刻信息。显示装置907比较输入的基准时刻信息S961和显示时刻信息S956。如果判定基准时刻信息S961与显示时刻信息S956相一致,则取出保持在合成缓冲器906中的合成目标数据S960并显示。
在依据现有技术的图像译码装置中,通过利用上述的输入缓冲器、输出缓冲器以及合成缓冲器,可以一面输入复用数据,一面并行地进行复用数据的分离、译码处理、合成处理及显示。利用半导体存储器等较高速的存储媒体作为这些缓冲器,但是由于其存储量有限,所以在依据现有技术的译码装置中,针对所具备的各个缓冲器进行如下控制。
在输入缓冲器902a中,如果存入了目标数据[数据1],则输入缓冲器(存储媒体)中存储[数据1]的存储区被设为写入禁止状态。由此,接在[数据1]后面输入的数据[数据2]被存入输入缓冲器902a中存有[数据1]的存储区之外的存储区中。从而,直到进行后级的译码处理,[数据1]不会被其后存入的数据所覆盖,且[数据1]一直保持在输入缓冲器902a中。接着,在利用译码装置处理[数据1]时,解除输入缓冲器902a中存有[数据1]的存储区的禁止写入状态。从而,此后后续的[数据N]能够被写入存有[数据1]的存储区中。
对输入缓冲器902a以外的缓冲器也进行同样的控制,对于任一个缓冲器,在对存在该缓冲器中的数据进行后段处理时,即如果是输出缓冲器就进行合成处理,如果是合成缓冲器就进行显示,该数据所占用的存储区被覆盖。
由此,在现有的译码装置中,能够利用容量有限的记录媒体作为缓冲器,分离复用数据,获取编码目标数据和时刻信息,对编码目标数据进行译码并合成处理,利用时刻信息并进行正确显示。
而且,在现有技术的译码装置中,对输入缓冲器902、输出缓冲器904以及合成缓冲器906中的任一个缓冲器都要进行上述关于数据存储的控制。由于输入的数据只被保持到后级处理时,所以不能将存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作为再次处理的目标。
图10是用于说明译码装置中目标数据的再利用可能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帧图象S1001~S1004是具有图示的时间顺序的图象数据,在译码装置中被表示为这样的顺序。在这样的图象数据中,在考虑将包含在各帧图象中的鱼作为目标数据进行处理时,包含在帧图象S1001中的鱼的目标数据与包含在帧图象S1003中的相同,如果将数据一直保持,则再利用是可能的。如果进行相关的再利用,则可以降低编码目标数据的数据量、降低记录媒体的消耗和传送路径的占有率。
在如利用动画的游戏领域中的编码、译码处理中处理目标数据的情况下,需要多次周期性地重复显示目标,从而上述的数据再利用的可能性就较大。而且,在游戏领域,需要按照用户的操作,根据产生的事件指定继续显示目标或消除该目标,因此希望对应于产生的相关事件,在继续显示的情况下能够对数据进行再次利用。
如前所述,在依据现有技术的译码装置的缓冲器控制中,不考虑作为后段处理对象后的数据保持。在容量有限的缓冲器中保持所存储的全部数据是不现实的,由于不能判断被再利用的目标和确定保持期限,故存在不能通过再利用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提高处理效率和有效利用装置资源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器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用于复用数据译码处理的缓冲器中,通过判断是否保持被暂时存储的数据、如果该数据具有再利用的可能性就保持该数据,使再利用成为可能,从而谋求处理效率的提高和装置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复用数据的译码处理中,通过判断是否保持被暂时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如果该数据具有再利用的可能性就保持该数据,使再利用成为可能,从而谋求处理效率的提高和装置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记录有译码程序的记录媒体,上述译码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后,能够通过判断是否保持用于复用数据译码处理的缓冲器中暂时存储的数据,如果该数据具有再利用的可能性就保持该数据,使再利用成为可能,从而谋求处理效率的提高和装置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包括:输入编码数字数据,进行译码处理时使用的缓冲器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输入的数字数据存入输入缓冲器中的输入步骤;根据存在上述输入缓冲器中的数字数据,利用译码操作用的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译码数字数据,将上述译码数字数据存入输出缓冲器中的译码步骤;输入用于获得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表示上述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信息的基准时刻再生步骤;输入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利用上述基准时刻信息和上述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显示上述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显示步骤;以及输入预先设定的用于指定消除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消除条件,当上述消除条件成立时,控制缓冲器不再保持上述特定的数字数据的缓冲器监视步骤。由此,根据设定的消除条件,控制缓冲器保持或中止保持特定的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2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输出缓冲器中的上述译码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3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输入的编码数字数据包括第1到第N数字数据;上述输入步骤包括将上述输入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上述译码步骤包括根据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利用第1到第N译码操作用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生成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并将上述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包含合成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生成合成数字数据、将上述合成数字数据存入合成缓冲器中的合成步骤;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合成缓冲器中的上述合成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4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输入缓冲器的数字数据的保持。由此,编码数字数据被保持在输入缓冲器中。
本发明方案5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译码操作用缓冲器的数字数据的保持。由此,译码处理中的任一阶段的数据被保持在译码操作用的缓冲器中。
本发明方案6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输出缓冲器的译码数字数据的保持。由此,在输出缓冲器中保持构成译码处理的数据。
本发明方案7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3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合成缓冲器的合成数字数据的保持。由此,合成多个译码数字数据的数据被保持在合成缓冲器中。
本发明方案8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利用表示特定时刻的消除时刻信息作为上述消除条件。由此,在缓冲器中将数字数据保持到消除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
本发明方案9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8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从指示消除数字数据的消除命令和与上述消除命令相关的时刻信息中取得上述消除时刻信息。由此,在缓冲器中将数字数据保持到消除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
本发明方案10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将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作为上述消除条件。由此,在缓冲器中将数字数据保持到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所表示的时刻。
本发明方案11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0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在对应于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多个显示时刻指定信息中,利用其值最大的一个作为上述消除条件。由此,在缓冲器中将数字数据保持到多个显示时刻指定信息中其值最大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所表示的时刻,。
本发明方案12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为:在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将消除事件条件用作上述消除条件,所述消除事件条件是表示该译码装置中产生的特定事件的信息,利用表示在该译码装置产生的事件的事件信息,根据上述消除事件条件和上述事件信息来进行控制。由此,在该译码装置,缓冲器将目标数据保持到产生特定事件为止。
本发明方案13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该装置输入编码数字数据,伴随用于数据处理的缓冲器控制来进行译码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上述输入的数字数据的输入缓冲器;根据存在上述输入缓冲器中的数字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译码数字数据的译码装置;上述译码装置中用于译码处理操作的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存储上述译码装置生成的译码数字数据的输出缓冲器;输入用于获得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表示上述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信息的基准时刻再生装置;输入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利用上述基准时刻信息和上述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显示上述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显示装置;以及输入预先设定的用于指定消除特定数字数据的消除条件,当上述消除条件成立时,进行控制使得缓冲器不再保持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缓冲器监视装置。由此,根据设定的消除条件,控制缓冲器保持或中止保持特定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14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为:在本发明方案13所述的译码装置中,上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存在上述输出缓冲器中的上述译码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15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为:在本发明方案13所述的译码装置中,上述输入的编码数字数据包括第1到第N数字数据;上述输入缓冲器由存储上述第1到第N数字数据的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构成;上述译码装置由根据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进行译码处理,生成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的第1到第N译码装置构成,上述译码操作用缓冲器由上述第1到第N译码装置分别使用的第1到第N译码操作用缓冲器构成,上述输出缓冲器由分别存储上述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的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构成;还包括合成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生成合成数字数据的合成装置、及存储上述合成数字数据的合成缓冲器;上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存在上述合成缓冲器中的上述合成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16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用于记录输入的编码数字数据以及伴随用于数据处理的缓冲器控制来进行译码处理的译码程序的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译码程序包括:将上述输入的数字数据存入输入缓冲器中的输入步骤;根据存在上述输入缓冲器中的数字数据,利用译码操作用的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译码数字数据,将上述译码数字数据存入输出缓冲器中的译码步骤;输入用于获得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用于表示上述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信息的基准时刻再生步骤;输入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利用上述基准时刻信息和上述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显示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显示步骤;以及输入预先设定的用于指定消除特定数字数据的消除条件,当上述消除条件成立时,进行控制使得缓冲器不再保持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缓冲器监视步骤。由此,在计算机系统等中执行该译码程序并根据设定的消除条件,控制缓冲器保持或中止保持特定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17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为:在本发明方案16所述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中,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输出缓冲器中的上述译码数字数据。
本发明方案18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为:在本发明方案16所述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中,上述输入的编码数字数据包括第1到第N数字数据;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输入步骤包括将上述输入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译码步骤包括根据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利用第1到第N译码操作所用的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将上述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包含合成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生成合成数字数据、将上述合成数字数据存入合成缓冲器中的合成步骤;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合成缓冲器中的上述合成数字数据。
图1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构成的方块图。
图2是示出了通过同一实施例中的缓冲器监视装置的缓冲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输入的复用数据的构成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构成的方块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输入的复用数据的构成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构成的方块图。
图7是示出了通过同一实施例中的缓冲器监视装置的缓冲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8用于说明目标数据的处理。
图9是依据现有技术处理复用数据的译码装置的构成示意方块图。
图10用于说明译码装置中的目标数据再利用的可能性。
实施例1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进行关于可能消除存在缓冲器中的数据的消除条件的判断,如果该消除条件不成立,则在缓冲器中保持数据。
图1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构成的方块图。图2是示出了通过同一实施例中的缓冲器监视装置的缓冲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包括分离装置101、输入缓冲器102、基准时刻再生装置103、缓冲器监视装置104、译码操作用缓冲器105、译码设备106、输出缓冲器107及显示装置108。
分离装置101输入作为该译码装置处理对象的复用数据并分离之,生成编码目标数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消除时刻信息及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输入缓冲器102暂时存储作为译码处理的处理对象的编码目标数据。
基准时刻再生装置根据含在复用数据中传送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用于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信息。缓冲器监视装置104利用后述的消除条件和作为判断条件的基准时刻,控制输入缓冲器102中的数据的存储和保持。
译码设备106对编码目标数据进行译码处理,生成译码目标数据。输出缓冲器107用于暂时存储作为显示对象的译码目标数据。显示装置108根据后述的基准时刻和目标显示时刻,进行译码目标数据的显示。
对于如此构成的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说明复用数据处理时的操作。
作为处理对象的复用数据S151被输入到本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中。复用数据S151与依据现有技术的译码装置的输入相同,是对编码目标数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以及显示时刻信息复用的结果,除此以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关于编码目标数据的消除条件信息。目标的消除条件是表示该目标没有被再利用的可能性或可能性很小的条件,在满足这个条件时,本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中止缓冲器中目标数据的保持。在此,利用了作为消除条件信息的消除时刻信息,即表示可以不再保持目标数据的时刻的信息。
复用数据S151被输入到本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中的分离装置101中,分离装置101将复用数据S151分离生成编码目标数据S152、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153、目标数据的消除时刻信息S154及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S155。接着,分离装置101将编码目标数据S152、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153、目标数据的消除时刻信息S154及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S155分别输出到输入缓冲器102、基准时刻再生装置103、缓冲器监视装置104及显示装置108中。输入缓冲器102根据此后缓冲器监视装置104的控制来保持输入的编码目标数据S152。
译码设备106从输入缓冲器102中取出编码目标数据,利用译码操作用缓冲器105进行译码处理,生成译码目标数据S156。译码设备106将保持在输入缓冲器1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S152复制到译码操作用缓冲器105中,使得译码操作用缓冲器105能够对所保持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译码设备106将生成的译码目标数据S156输出到输出缓冲器107中,在显示装置108取出译码目标数据S156之前,该数据一直被保持在输出缓冲器107中。
基准时刻再生装置108在具有产生时钟信号的功能时,利用所产生的时钟信号,根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153,生成基准时刻信息S157并将其输出到显示装置108。基准时刻信息S157是在该译码装置中的处理中所使用的时刻信息。显示装置108将输入的基准时刻信息S157与显示时刻信息S155相比较。如果基准时刻信息S157与显示时刻信息S155一致,则取出保持在输出缓冲器107中的译码目标数据S156并显示该数据。在本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中,基准时刻再生装置103将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S157加到显示装置108上,同时也输出到缓冲器监视装置104中。
缓冲器监视装置104按照图2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顺序,控制输入缓冲器102的数据存储和保持。首先在步骤201,判断是否将编码目标数据存到输入缓冲器102中。如果进行存储,则执行步骤202及后面的步骤,但是如果不进行存储,则反复判断步骤201,等待数据输入。
执行步骤202时,缓冲器监视装置104进行控制使得输入缓冲器102中存储编码目标数据S152的区域为禁止写入。因此,编码目标数据S152不能被消除和覆盖,并被保持在输入缓冲器102中。
在步骤203,缓冲器监视装置104取得消除时刻信息S153,并将其设定为消除条件。接着在步骤204,缓冲器监视装置104取得从基准时刻再生装置103输入的基准时刻信息S157,并将其设定为判断条件。
在步骤205,缓冲器监视装置104比较作为判断条件的基准时刻信息S157和作为消除条件的消除时刻信息S154。如果基准时刻信息S157没有达到消除时刻信息S154,则返回步骤204,并再次取得基准时刻信息S157,更新判断条件,执行步骤205的判断。
重复步骤204~205,直到基准时刻再生装置103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S157等于或超出消除时刻信息S154时才执行步骤206。在步骤206,缓冲器监视装置104对在步骤202中指定禁止写入的输入缓冲器102的区域解除禁止写入。从而,以后根据步骤201的禁止写入指定,通过其它数据的覆盖而消除被保持的编码目标数据。
在本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中,输入缓冲器1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被保持到消除时刻所示的时刻,因此通过假设指示译码装置106反复操作的手段,即取出保持在输入缓冲器102中的以前的编码目标数据并设置为再次进行译码处理,使得再次利用输入缓冲器1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成为可能。
在译码操作用缓冲器105及输出缓冲器107中,能够进行与现有技术的译码装置同样的控制而无须保持执行后段处理用的缓冲器内的数据。
由此,依据本实施例1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具备缓冲器监视装置104,输入包含表示消除条件的信息的复用数据,比较从该复用数据中分离出的表示消除条件的信息和该译码装置中的时刻信息,由于控制了输入缓冲器1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的存储和保持,所以可以根据消除条件再次利用编码目标数据,从而得到了以少量的编码数据量来谋求有效利用存储媒体和传送媒体的效果。
还有,在本实施例1中,虽然输入了对预先添加在编码目标数据等中的消除时刻信息进行复用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并将其分离使用,但是不应仅限于此,利用分别传送编码目标数据和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的消除时刻信息也是可能的,而且还可以容易地应用将传送其他信息的消除时刻信息输入到缓冲器监视装置104中的结构。一般地,通过卫星数字广播、地波数字广播或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K:DVD)等,将编码数据和时刻信息等作为一个复用数据传送或记录,由此在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和国际互联网中,虽然不对编码数据和时刻信息进行另外的复用而传输,但本实施例1的缓冲器控制也能执行和适应任何一种情况。
而且,在本实施例1中,虽然将作为对象的目标数据的消除时刻用作条件,但是也可以利用指定应显示特定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来代替消除时刻。可以利用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或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与显示持续时间之和作为显示时刻指定信息。而且,在进行如此控制时,如果一个目标数据对应多个显示时刻,则希望利用其最大值并保证目标数据的保持。
在本实施例1中,虽然用缓冲器监视装置来控制保持输入缓冲器中的目标数据,但是作为控制对象的缓冲器并不仅限于此,在译码设备进行编码目标数据的译码操作时,即使进行控制使得用于存储暂时数据的译码操作用缓冲器中的数据区为禁止写入或使得输出缓冲器中存储特定译码目标数据的区域为禁止写入,也同样能够再次利用所保持的数据。
此时,如果在如本实施例1所示的输入缓冲器中进行数据的保持,则由于所保持的数据为压缩编码数据,所以保持所必需的存储媒体的容量可以较小。据此,如果在编码操作用缓冲器中保持数据,则可以省略再利用时的一部分编码处理,而如果在输出缓冲器中保持数据,则由于可以直接显示再利用的数据,所以虽然在对保持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时在保持中所必需的存储媒体的容量变大了,但是能够提高再利用时的处理效率。
而且,输入缓冲器中能够存储的数据量是有限的,在该译码装置的基准时刻达到具有的目标数据的消除时刻之前,即该目标数据保持在缓冲器中时,在由于输入后面的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的情况下,在确定包括预定目标的优先权时,将表示优先权的信息附加到目标数据中,缓冲器监视装置104根据附加在目标数据中的优先权来从缓冲器中消除优先权低的数据,通过执行这样的控制,可以谋求避免发生缓冲器溢出。这种控制方法在作为缓冲器使用的高速存储媒体的容量较小时是有效的。而且,同样的控制方法也能够适用于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及输出缓冲器。
实施例2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利用对用于指示消除目标数据的命令(COMMAND)进行复用的输入数据和与实施例1相同的时刻信息来进行控制。
依据本实施例2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利用图1予以说明。在图1中,分离装置101具有命令抽取功能,可以抽取出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命令和与该命令相关的时刻信息。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图3是输入到依据本实施例2的译码装置中的复用数据的结构示意图。前述的数字数据可以同等地使用图象、声音、文本等各种数据,在数字数据的传送中,将各种数据作成具有一定大小的包,多个包就构成了复用数据。图中301~304是构成复用数据的包,301、302及303是目标数据包,302是命令包。如图所示,命令包302由标题部302a和包含作为命令本体的命令的数据部302b构成,标题部302a中包含关于该命令的时刻信息之外的信息。同样地,目标数据包303由标题部303a和包含编码目标数据本体的数据部303b构成,标题部303a中包含关于该目标数据的时刻信息之外的信息。这里,命令包302是表示应消除目标含义的消除命令,包含在标题部303a中的时刻信息表示应执行消除命令的时刻。
下面说明依据本实施例2的译码装置中输入图3所示的复用数据时的操作。
图3所示的复用数据S151被输入到依据本实施例2的译码装置中。复用数据S151被输入到分离装置101中,并与实施例1一样,被分离成编码目标数据S152、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153及显示时刻信息S155,这些信息被分别输出到输入缓冲器102、基准时刻再生装置103及显示装置108中。接着,由于本实施例2的译码装置所具备的分离装置101具有命令抽取功能,所以在检测图3所示的命令包302时,取得表示应消除目标含义的命令和表示应执行包含在该包302的标题部302a中的命令的时刻的信息。分离装置101将应执行消除命令的时刻作为消除时刻信息S154输出到缓冲器监视装置104中。
目标数据的译码处理和显示以及时刻信息的处理与实施例1相同。而且,在输入缓冲器102的控制方面,也可以使用消除时刻信息S154,缓冲器监视装置104能够执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功能。
这样,假如通过依据本实施例2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具备具有命令抽取功能的分离装置104,输入包含指示消除的命令和应执行该命令的时刻的信息的复用数据,比较从该复用数据中得出的作为消除条件的时刻信息和该译码装置中的时刻信息,与将从复用数据中取得的时刻信息本身用作消除条件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由于控制了输入缓冲器1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的存储和保持,所以可以根据消除条件再次利用编码目标数据,从而得到了以少量的编码数据量来谋求有效利用存储媒体和传送媒体的效果。
还有,在本实施例2中,虽然输入了对预先添加在编码目标数据等中的命令进行复用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并将其分离使用,但是利用分别传送编码目标数据和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的命令也是可能的。
在本实施例2中,虽然缓冲器监视装置进行对保持输入缓冲器中的目标数据的控制,但是也可以进行对译码操作用缓冲器或输出缓冲器的控制。与实施例1相同,如果控制输入缓冲器,则能够减少用于保持的存储媒体的消耗,如果控制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则能够提高再利用时的处理效率。
而且,在任一个缓冲器控制中,都可以通过对应于预定的目标优先权进行控制来谋求避免发生缓冲器溢出。
实施例3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在将包含多个目标数据的复用数据作为处理对象的情况下,利用消除条件来控制用于数据处理的缓冲器。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3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3的译码装置包括分离装置401、输入缓冲器402、译码设备403、输出缓冲器404、合成装置405、合成缓冲器406、显示装置407、基准时刻再生装置408及缓冲器监视装置409。而且,依据本实施例3的译码装置可处理2个目标数据。
输入缓冲器402暂时存储作为译码处理的处理对象的编码目标数据。输入缓冲器402由用于暂时存储第1及第2目标数据的第1及第2输入缓冲器402a及402b构成。译码设备403对编码目标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译码目标数据。译码设备403由用于第1及第2目标数据处理的第1及第2译码设备403a及403b构成。任一个译码设备内部都包括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并与实施例1中的译码设备一样,利用操作用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输出缓冲器404暂时存储作为后段合成处理的处理对象的译码目标数据。输出缓冲器404由用于暂时存储第1及第2译码目标数据的第1及第2输出缓冲器404a及404b构成。
合成装置405合成译码目标数据并生成一个合成目标数据。合成缓冲器406暂时存储作为显示对象的合成目标数据。缓冲器监视装置409利用后述的消除条件及基准时刻,控制合成缓冲器406中的数据存储和保持。虽然分离装置401与实施例1的分离装置101相同,输入复用数据,将其分离成编码目标数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消除条件信息及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但是在本实施例3中生成2个编码目标数据。显示装置407和基准时刻再生装置408与实施例1中的108和103相同。
下面说明在依据实施例3如此构成的译码装置中进行复用数据处理时的操作。
作为该译码装置处理对象的复用数据S451首先被输入到分离装置401中。分离装置401将复用数据S451分离成第1及2编码目标数据S452及S453、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454、合成目标数据的消除条件信息S455和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S456。消除条件信息与实施例1的消除时刻信息相同。接着,分离装置401分别将第1及第2编码目标数据S452及S453输出到第1及第2输入缓冲器402a及402b、将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454输出到基准时刻再生装置408、将消除时刻信息S455输出到缓冲器监视装置409、将显示时刻信息S456输出到显示装置407中。第1及第2输入缓冲器402 a及402b保持输入的第1及第2编码目标数据S452及S453,直到第1及第2译码设备403a及403b将其取出为止。
第1及第2译码设备403a及403b分别从第1及第2输入缓冲器402a及402b中取出编码目标数据S452及S453,利用内部包含的译码操作用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生成第1及第2译码目标数据S457及S458,并将其输出到第1及第2输出缓冲器404a及404b中。第1及第2输出缓冲器404a及404b保持输入的第1及第2译码目标数据S457及S458,直到合成装置405将其取出为止。
合成装置405从第1及第2输出缓冲器404a及404b中取出第1及第2译码目标数据S457及S458,进行合成处理,生成合成目标数据S459,并将其输出到合成缓冲器406中。合成缓冲器406保持输入的合成目标数据S459,直到显示装置407将其取出为止。
基准时刻再生装置408在具有产生时钟信号的功能时,利用所产生的时钟信号,根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454,生成基准时刻信息S460并将其输出到显示装置407。基准时刻信息S460是在该译码装置中的处理中所使用的时刻信息。显示装置407将输入的基准时刻信息S460与显示时刻信息S456相比较。如果基准时刻信息S460与显示时刻信息S456一致,则取出保持在合成缓冲器406中的合成目标数据S459并显示该数据。在本实施例3的译码装置中,基准时刻再生装置408将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S460加到显示装置407上,同时也输出到缓冲器监视装置409中。
缓冲器监视装置409按照图2的流程图所示的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理顺序,控制合成缓冲器406的数据存储和保持。即,如果合成缓冲器406中存有合成目标数据,则缓冲器监视装置409使该存储区为禁止写入,比较基准时刻再生装置408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S460和输入的消除时刻信息S455,如果在基准时刻信息S460等于或超出消除时刻信息S455时,解除合成缓冲器406的写入禁止状态。
在本实施例3的译码装置中,合成缓冲器406中的合成目标数据被保持到消除时刻信息所示的时刻,因此通过假设指示显示装置407反复操作的手段,即取出保持在合成缓冲器406中的以前的合成目标数据并设置为再次进行译码处理,使得再次利用合成缓冲器406中的合成目标数据成为可能。
关于输入缓冲器402、译码设备403中包括的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及输出缓冲器404,能够进行与现有技术的译码装置同样的控制而无须保持执行后段处理用的缓冲器内的数据。
由此,依据本实施例3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具备缓冲器监视装置409,输入包含表示消除条件的信息的复用数据,比较从该复用数据中分离出的表示消除条件的信息和该译码装置中的时刻信息,由于控制了合成缓冲器406中的合成目标数据的存储和保持,所以可以根据消除条件再次利用合成目标数据,从而得到了以少量的编码数据量来谋求有效利用存储媒体和传送媒体的效果。
还有,虽然在本实施例3中,对输入包含第1及第2目标数据的复用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一般地,对于包含第1~第N目标数据的复用数据,也可以通过分别具有N个输入缓冲器、译码设备、输出缓冲器的装置进行同样的处理。
而且,在本实施例3中,虽然输入了对预先添加在编码目标数据等中的消除时刻信息进行复用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并将其分离使用,但是利用分别传送编码目标数据和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的消除时刻信息也是可能的。
在本实施例3中,可以利用合成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和显示时刻与显示持续时间之和来代替所用的消除时刻作为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在进行如此控制时,如果一个合成目标数据对应多个显示时刻,则希望利用其最大值进行合成并保证目标数据的保持。
在本实施例3中,虽然缓冲器监视装置进行对保持合成缓冲器中的目标数据的控制,但是也可以进行对输入缓冲器、包括在译码设备中的译码操作用缓冲器或输出缓冲器的控制。与实施例1相同,如果控制输入缓冲器,则能够减少用于保持的存储媒体的消耗,如果控制译码操作用缓冲器、输出缓冲器或合成缓冲器,则能够提高再利用时的处理效率。
而且,在任一个缓冲器控制中,都可以通过对应预定的目标优先权来进行控制,从而谋求避免发生缓冲器溢出。
实施例4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利用对用于指示消除目标数据的命令进行复用的输入数据和与实施例3相同的时刻信息来进行控制。
依据本实施例4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利用图4予以说明。在图4中,分离装置401具有命令抽取功能,可以抽取出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命令和与该命令相关的时刻信息。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图5是输入到依据本实施例4的译码装置中的复用数据的结构示意图。虽然图5所示的复用数据与图3所示的作为实施例2的译码装置输入的复用数据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是在用本实施例4的复用数据对2种目标数据进行复用这一点上与实施例2不同。
图中的501~504是构成复用数据的包,501及504是第1目标数据包,503是第2目标数据包,502是命令包。与图3相同,任一个包都具有标题部和数据部,标题部中含有时刻信息以外的信息。与实施例2相同,命令包502是表示应消除目标含义的消除命令,包含在标题部502a中的时刻信息表示应执行消除命令的时刻。
下面说明依据本实施例4的译码装置中输入图5所示的复用数据时的操作。
图5所示的复用数据S451被输入到依据本实施例4的译码装置中。复用数据S451被输入到分离装置401中,并与实施例3一样,被分离成第1及第2编码目标数据S452和S453、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454及显示时刻信息S456,这些信息被分别输出到输入缓冲器402a~b、基准时刻再生装置408及显示装置407中。接着,由于本实施例4的译码装置所具备的分离装置401具有命令抽取功能,所以在检测图5所示的命令包502时,取得表示应消除目标含义的命令和表示应执行包含在该包502的标题部502a中的命令的时刻的信息。分离装置401将应执行消除命令的时刻作为消除时刻信息S455输出到缓冲器监视装置409中。
目标数据的译码处理和显示以及时刻信息的处理与实施例3相同。而且,在输入缓冲器402的控制方面,也可以使用消除时刻信息S455,缓冲器监视装置409能够执行与实施例3相同的功能。
这样,假如通过依据本实施例4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具备具有命令抽取功能的分离装置401,输入包含指示消除的命令和应执行该命令的时刻的信息的复用数据,比较从该复用数据中得出的作为消除条件的时刻信息和该译码装置中的时刻信息,与将从复用数据中取得的时刻信息本身用作消除条件的实施例3的情况相同,由于控制了合成缓冲器406中的合成目标数据的存储和保持,所以可以根据消除条件再次利用合成目标数据,从而得到了以少量的编码数据量来谋求有效利用存储媒体和传送媒体的效果。
还有,与实施例3相同,一般地通过利用分别具有N个输入缓冲器、译码设备、输出缓冲器的装置,在本实施例4也适用于含有第1~第N目标数据的复用数据。
在本实施例4中,虽然输入了对预先添加在编码目标数据等中的命令进行复用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并将其分离使用,但是利用分别传送编码目标数据和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的命令也是可能的。
在本实施例4中,虽然缓冲器监视装置进行对保持合成缓冲器中的合成目标数据的控制,但是也可以进行对输入缓冲器、译码操作用缓冲器或输出缓冲器的控制。与实施例1相同,如果控制输入缓冲器,则能够减少用于保持的存储媒体的消耗,如果控制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则能够提高再利用时的处理效率。
而且,在任一个缓冲器控制中,都可以通过对应于预定的目标优先权进行控制来谋求避免发生缓冲器溢出。
实施例5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将与对应于显示结果相应的用户操作的事迹相关的条件作为可以消除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的消除条件,进行判断。
图6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构成示意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5中的缓冲器控制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5的译码装置包括分离装置601、输入缓冲器602、基准时刻再生装置603、缓冲器监视装置604、译码操作用缓冲器605、译码设备606、输出缓冲器607及显示终端620。
显示终端620通过例如由显示器、CPU、鼠标、键盘构成的个人电脑来实现,接受用户根据成为该译码装置输出的显示结果而进行的操作。而且,显示终端620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发生后述的事件,并将表示所发生的事件的信息作为事件信息输出。虽然缓冲器监视装置604与实施例1一样地利用消除条件和判断条件来控制输入缓冲器602中的数据存储和保持,但是在将消除事件条件用作消除条件、将显示终端620输出的事件信息用作判断条件这一点上,不同于实施例1。
虽然分离装置601与实施例1的分离装置101相同,输入复用数据并将其分离成编码目标数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几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但是在生成的是消除事件信息而不是消除时刻信息这一点上不同于实施例1。输入缓冲器602、基准时刻再生装置603、译码操作用缓冲器605、译码设备606及输出缓冲器607与实施例1中的102、103、105、106及107相同。
下面利用图6和图7说明依据实施例5结构的译码装置在复用数据处理时的操作。
作为处理对象的复用数据S651被输入到依据本实施例5的译码装置中。虽然与依据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的输入相同,复用数据S651是对编码目标数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以及显示时刻信息进行复用的结果,但是在这里除此之外,还包含作为该编码目标数据消除条件信息的消除事件信息。同于实施例1的目标消除条件是表示没有再利用该目标的可能性或可能性较小的条件,在满足此条件时,通过本实施例5的译码装置中止缓冲器中的目标数据的保持。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5中的显示终端620接受用户根据显示结果而进行的操作,具有对应于该操作而产生事件的功能。事件是通过用户操作显示终端的鼠标或键盘而产生的,例如通过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显示器上所示的目标数据上,按下鼠标按键而产生事件。在依据本实施例5的译码装置中,根据在显示终端620产生的特定事件,决定特定目标数据的再利用可能性,利用表示产生特定事件的消除事件信息作为消除条件。
复用数据S651被输入到依据本实施例5的译码装置中的分离装置601中,分离装置601将复用数据S651分离成编码目标数据S652、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653、目标数据的消除事件信息S654以及目标数据的显示时刻信息S655。接着,分离装置601分别将编码目标数据S652输出到输入缓冲器602、将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653输出到基准时刻再生装置603、将消除事件信息S654输出到缓冲器监视装置604以及将显示时刻信息S655输出到显示终端620中。此后输入缓冲器602在缓冲器监视装置604的控制之下保持输入的编码目标数据S652。
译码设备606从输入缓冲器602中取出编码目标数据S652,利用译码操作用缓冲器605进行译码处理,生成译码目标数据S656。与实施例1相同,译码设备606能够将保持在输入缓冲器6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S652复制到译码操作用缓冲器605中,根据译码操作用缓冲器605保持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译码设备606将生成的译码目标数据S656输出到输出缓冲器607中,输出缓冲器607一直保持译码目标数据S656,直到显示终端将其取出为止。
基准时刻再生装置603根据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S653,生成基准时刻信息S657并将其输出到显示终端620。显示终端620比较输入的基准时刻信息S657和显示时刻信息S655。如果基准时刻信息S657与显示时刻信息S655一致,则取出保持在输出缓冲器607中的译码目标数据S656,并进行显示。而且,在本实施例5中,使用显示终端620的用户能够根据显示结果进行输入,在进行输入时会产生如前所述的对应于该输入的特定事件。在产生事件时,显示终端620生成表示所产生的事件的事件信息S658,并将其输出到缓冲器监视装置604中。
还有,与实施例1相同,对于译码操作用缓冲器605和输出缓冲器607,能够不考虑数据的保持。
缓冲器监视装置604按照图7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顺序控制输入缓冲器602的数据存储和保持。步骤701与实施例1的步骤201相同,在步骤701中反复进行循环判断,直到进行存储时才执行步骤702。
执行步骤702时,缓冲器监视装置604进行控制使得输入缓冲器602中存储编码目标数据S652的区域为禁止写入。由此,编码目标数据S652将一直保持在输入缓冲器602中,不会被消除和覆盖。
在步骤703,缓冲器监视装置604取出消除事件信息S653,并将其设定为消除条件。接着在步骤704,缓冲器监视装置604通过检查来自显示终端620的事件信息S658是否被输出,来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重复进行步骤704的判断,直到有事件发生为止,在有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转到步骤705。
接着在步骤705,缓冲器监视装置604将从显示终端620输入的事件信息S658作为判断条件,与作为消除条件的消除事件信息S654相比较。如果事件信息S658与消除事件信息S654一致,则返回步骤704,反复进行判断直到产生下一个事件。
重复步骤704~705,在判断出显示终端620输出的事件信息S658与消除事件信息S654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步骤706。在步骤706,缓冲器监视装置604对输入缓冲器602中在步骤701被指定为禁止写入的区域解除禁止写入。从而,此后由步骤701的禁止写入指定而被保持的编码目标数据通过其他数据的盖写而被消除。
在依据本实施例5的译码装置中,由于在显示终端620产生消除事件信息所表示的事件之前,编码目标数据一直被保持在输入缓冲器602中,因此通过例如指示译码设备606“重复”,取出保持在输入缓冲器602中的以前的编码目标数据,设置再次进行译码处理等,使得再次利用输入缓冲器6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成为可能。在本实施例5中,通过利用事件信息,能够对应于用户操作进行“重复”指示等。
由此,依据本实施例5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具备缓冲器监视装置604,输入包含表示消除条件的信息的复用数据,比较从该复用数据中分离出的表示消除条件的信息和该译码装置中的表示事件产生的事件信息,由于根据用户操作控制了输入缓冲器602中的编码目标数据的存储和保持,所以可以根据消除条件再次利用编码目标数据,从而得到了以少量的编码数据量来谋求有效利用存储媒体和传送媒体的效果。
而且,虽然本实施例5的结构是在实施例1的译码装置的基础上又包括了显示终端并利用事件信息作为判断条件,但是成为在实施例3的译码装置基础上包括显示终端的结构,缓冲器监视装置输入消除事件条件和事件信息并进行控制也是可能的,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5中,虽然输入了对预先添加在编码目标数据等中的消除事件信息进行复用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并将其分离使用,但是利用分别传送编码目标数据和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的消除事件信息也是可能的。
在本实施例5中,虽然缓冲器监视装置进行对保持输入缓冲器中的目标数据的控制,但是也可以进行对译码操作用缓冲器或输出缓冲器的控制。与实施例1相同,如果控制输入缓冲器,则能够减少用于保持的存储媒体的消耗,如果控制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则能够提高再利用时的处理效率。
而且,在任一个缓冲器控制中,都可以通过对应预定的目标优先权来进行控制,从而谋求避免发生缓冲器溢出。
在实施例1~5所示的缓冲器控制方法中,用于进行伴随于各实施例所示的缓冲器控制的译码处理的译码程序记录在软盘、CD-ROM等记录媒体中,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该译码程序,能够实现各实施例所示的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对输入编码数字数据、进行译码处理时使用的缓冲器进行控制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输入的数字数据存入输入缓冲器(图1的102)中的输入步骤;
根据存在上述输入缓冲器中的数字数据,利用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图1的105)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译码数字数据,将上述译码数字数据存入输出缓冲器(图1的107)中的译码步骤;
输入用于获得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表示上述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信息的基准时刻再生步骤;
输入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利用上述基准时刻信息和上述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显示上述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显示步骤;以及
输入预先设定的用于指定消除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消除条件,当上述消除条件成立时,控制缓冲器不再保持上述特定的数字数据的缓冲器监视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输出缓冲器(图1的107)中的上述译码数字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的编码数字数据包括第1到第N数字数据;
上述输入步骤包括将上述输入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图4的402a~b)中;
上述译码步骤包括根据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利用第1到第N译码操作用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生成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并将上述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图4的404a~b)中;
包含合成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生成合成数字数据、将上述合成数字数据存入合成缓冲器(图4的406)中的合成步骤;
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合成缓冲器中的上述合成数字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输入缓冲器(图1的102)中的数字数据的保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图1的106)的数字数据的保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输出缓冲器(图1的107)的译码数字数据的保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根据上述消除条件,控制上述合成缓冲器(图4的406)的合成数字数据的保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利用表示特定时刻的消除时刻信息(图1的S154)作为上述消除条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从指示消除数字数据的消除命令(图3的302b)和与上述消除命令相关的时刻信息(图3的302a)中取得上述消除时刻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将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作为上述消除条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在对应于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多个显示时刻指定信息中,利用其值最大的一个作为上述消除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监视步骤包括将消除事件条件(图6的S654)用作上述消除条件,所述消除事件条件是表示该译码装置中产生的特定事件的信息,
利用表示在该译码装置产生的事件的事件信息(图6的S658),根据上述消除事件条件和上述事件信息来进行控制。
13.一种用于输入编码数字数据、伴随用于数据处理的缓冲器控制进行译码处理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上述输入的数字数据的输入缓冲器(图1的102);
根据存在上述输入缓冲器中的数字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译码数字数据的译码装置(图1的106);
上述译码装置中用于译码处理操作的译码操作用缓冲器(图1的105);
存储上述译码装置生成的译码数字数据的输出缓冲器(图1的107);
输入用于获得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表示上述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信息的基准时刻再生装置(图1的103);
输入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利用上述基准时刻信息和上述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显示上述特定的数字数据的显示装置(图1的108);以及
输入预先设定的用于指定消除特定数字数据的消除条件,当上述消除条件成立时,进行控制使得缓冲器不再保持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缓冲器监视装置(图1的104)。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图1的108)包括显示存在上述输出缓冲器中的上述译码数字数据(图1的S156)。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的编码数字数据包括第1到第N数字数据(图4的S452~453);
上述输入缓冲器由存储上述第1到第N数字数据的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图4的402a~b)构成;
上述译码设备由根据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进行译码处理,生成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的第1到第N译码设备(图4的403a~b)构成;
上述译码操作用缓冲器由上述第1到第N译码设备分别使用的第1到第N译码操作用缓冲器构成;
上述输出缓冲器由分别存储上述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的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构成(图4的404a~b);
还包括合成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生成合成数字数据的合成装置(图4的405);以及
存储上述合成数字数据的合成缓冲器(图4的406);
上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存在上述合成缓冲器中的上述合成数字数据(图4的S459)。
16.一种用于记录输入编码数字数据、伴随用于数据处理的缓冲器控制进行译码处理的译码程序的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用于记录译码程序,该译码程序包括:
将上述输入的数字数据存入输入缓冲器中的输入步骤;
根据存在上述输入缓冲器中的数字数据,利用译码操作用的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译码数字数据,将上述译码数字数据存入输出缓冲器中的译码步骤;
输入用于获得译码处理的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时刻参照值信息,生成用于表示上述基准时刻的基准时刻信息的基准时刻再生步骤;
输入用于指定应显示特定数字数据的时刻的显示时刻指定信息,利用上述基准时刻信息和上述显示时刻指定信息,显示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显示步骤;以及
输入预先设定的用于指定消除特定数字数据的消除条件,当上述消除条件成立时,进行控制使得缓冲器不再保持上述特定数字数据的缓冲器监视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输出缓冲器中的上述译码数字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译码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的编码数字数据包括第1到第N数字数据;
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输入步骤包括将上述输入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
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译码步骤包括根据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入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数字数据,利用第1到第N译码操作所用的缓冲器进行译码处理,并生成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将上述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存入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
包含合成存在上述第1到第N输出缓冲器中的第1到第N译码数字数据、生成合成数字数据、将上述合成数字数据存入合成缓冲器中的合成步骤;
上述译码程序的上述显示步骤包括显示存在上述合成缓冲器中的上述合成数字数据。
CN98106348A 1997-02-07 1998-02-06 缓冲器控制方法及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 Pending CN12019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91597 1997-02-07
JP024915/97 1997-0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1938A true CN1201938A (zh) 1998-12-16

Family

ID=12151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6348A Pending CN1201938A (zh) 1997-02-07 1998-02-06 缓冲器控制方法及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028539A (zh)
EP (1) EP0858228A2 (zh)
KR (1) KR19980071175A (zh)
CN (1) CN1201938A (zh)
SG (1) SG869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8069B2 (en) 2007-04-27 2012-0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loading liquid, liquid container and head cartridg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66396T3 (es) * 1997-02-14 2007-03-01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Terminal audio - visual basado en objetos y estructura de flujo de bits correspondiente.
EP1613089A1 (en) * 1997-02-14 2006-01-0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Object-based audio-visual terminal and corresponding bitstream structure
US6337715B1 (en) * 1997-07-04 2002-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roadcasting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data broadcasting method
WO1999021367A1 (fr) * 1997-10-20 1999-04-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deur et decodeur d'image
US7051110B2 (en) * 1999-12-20 2006-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reception/play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layback control functions
JP3957937B2 (ja) * 1999-12-21 2007-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282201B2 (ja) * 2000-03-06 2009-06-17 株式会社東芝 符号化データ記録装置
IT1319973B1 (it) * 2000-03-17 2003-11-12 Cselt Centro Studi Lab Telecom Procedimento e sistema per temporizzare la trasmissione di flussiinformativi, ad esempio flussi audiovisivi o multimediali, relativi
JP2002010216A (ja) * 2000-04-20 2002-01-11 Canon Inc 復号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3831189B2 (ja) * 2000-09-29 2006-10-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回転制御方法及び記憶装置
TWI249356B (en) * 2002-11-06 2006-02-11 Nokia Corp Picture buffering for prediction references and display
KR100983268B1 (ko) * 2003-07-21 2010-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트릭 플레이시 서브픽쳐 표시 방법
EP2164276A1 (en) * 2008-09-16 2010-03-17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sensors
US9723054B2 (en) 2013-12-30 2017-08-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for scale-out cluster
US9898398B2 (en) 2013-12-30 2018-02-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use of invalidated data in buffers
US9430508B2 (en) 2013-12-30 2016-08-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k optimized paging for column oriented databases
CN106372287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14443 缓存利用率的设计方法和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6916A (en) * 1993-03-26 1995-08-29 Gi Corporation Variable length codeword packer
US5794228A (en) * 1993-04-16 1998-08-11 Sybase, Inc. Database system with buffer manager providing per page native data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DE69416773T2 (de) * 1993-09-23 1999-10-21 Lg Electronics Inc Variabler Längen-Kodieren und variabler Längen-Dekodierer
KR0183173B1 (ko) * 1995-12-13 1999-05-15 윤종용 버퍼 메모리 제어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8069B2 (en) 2007-04-27 2012-0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loading liquid, liquid container and head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028539A (en) 2000-02-22
EP0858228A2 (en) 1998-08-12
SG86996A1 (en) 2002-03-19
KR19980071175A (ko) 1998-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1938A (zh) 缓冲器控制方法及进行缓冲器控制的译码装置
CN1134992C (zh) 图像预测解码方法
CN1078798C (zh) Mpeg2传送译码器
CN1226873C (zh) 以特技模式译码视频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264333C (zh) 视频编码方法及设备、视频译码方法及设备
CN1272966C (zh) 多媒体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231054C (zh) 重放图像传输装置
CN1819656A (zh) 视频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801375A (zh) 视频和音频数据传送装置以及视频和音频数据传送方法
CN101056401A (zh) 信息传送设备和信息传送方法
CN1406057A (zh) Mpeg编码装置和mpeg解码装置以及编码程序
CN1881452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程序、记录介质、及数据记录介质
CN1205810C (zh) 数据记录方法
CN1106082C (zh)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741609A (zh) 用于视频同步的设备、方法和介质
CN1722775A (zh) 具有程序升级功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193244A (zh) 数字运动图象译码装置和译码方法
CN1650560A (zh) 编码分组传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程序
CN1148976C (zh) 图象传送方法和图象译码装置
CN1236598C (zh) 一种可变速重现活动图像流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249615A (zh) 再生方法及再生装置
CN1272964C (zh) 声音图象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CN1220392C (zh) 进行跳帧处理的图像压缩设备和方法
CN1754163A (zh) 存储图形数据的信息存储介质和处理该图形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3517066A (zh) 基于SoC的高清嵌入式视频编解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