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0306C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0306C
CN1200306C CN 02116157 CN02116157A CN1200306C CN 1200306 C CN1200306 C CN 1200306C CN 02116157 CN02116157 CN 02116157 CN 02116157 A CN02116157 A CN 02116157A CN 1200306 C CN1200306 C CN 12003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s
substrate
electrode wires
guid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161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1994A (zh
Inventor
梁伟成
张平
林昶伸
黄文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21161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00306C/zh
Publication of CN145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1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03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3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面显示装置,主要将上、下基板分为二侧的引线区,在上、下基板的二侧引线区间为显示区,显示区上布有电极线,引线区布有导引线。其中,部分导引线与部分电极线直接相连接,而另一部分的导引线由上、下基板周缘框胶内的导电物质来与另一部分的电极线导电,使得布于不同基板的导引线与电极线能由框胶来导电,以缩减面板非显示区(即引线区)的面积。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尤其指一种平面显示装置的布线。
背景技术
一般被动式小尺寸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布局,几乎均采用透明导电层(例如:铟锡氧化物(ITO))作为引线,很少使用金属引线布局,因为用金属引线需增加量产成本,且制程精度需要提高等级。然因受限于制程精度,所布局的引线宽度与引线间距必须保持一定宽度,以避免发生断线与减少短路的机会。公知面板布线如图1所示,面板的上基板、下基板中央显示区域各布局有纵向及横向的电极线,而每一横向电极线连接有一引线,每一引线间有一间距d。另一方面,因为透明导电层材料的导电性较差(其电阻为金属引线的10-100倍),引线于长距离时,当显示区域的解析度提高或无法减少电极数目或导引线的情形下,需要加宽导引线区A,B的宽度,这将使得引线区A,B占用了面板很多的空间。
而一般的液晶显示面板引线的配置,有对称引线配置或X-Y引线配置两类型。图2为公知面板对称引线配置示意图,图中的A′与B′即为图1中引线区A,B所表示面板上的非显示区,当显示区域需要提高解析度时,在无法减少电极数目或导引线的情形下,导引线区A,B的宽度则需要加宽。
然而,固采用ITO布线,其电阻值较大,故布线须尽量保持各电极线相近的电阻值,即必须考量各导引线的长宽比,以维持显示品质。另一方面来说,亦即导引线越长,则宽度须设计越宽;导引线越短,则宽度越窄。为了解决电阻值的差异,使用厚的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导电层)来减低长、短引线的电阻值差异,以减低布局难度。但若用很厚的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导电层)以改善电阻值的差异时不仅增加量产成本,且制程精度还需要提高复杂等级。
而目前具有面板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电话来电显示装置的面板、…、等),皆力求轻薄短小,且希望达到显示区域边缘窄缘的设计,亦即努力制造出显示面板周围两侧边的非显示区力求缩减的产品。因此,如何有效地缩减显示面板周围两侧边的非显示区为业界急于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以有效地缩减显示面板周围两侧边的非显示区比例,增加布线空间,以利空间设计灵活弹性,并使得整体面板模块的面积缩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平面显示装置主要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侧边区、一第二侧边区、及一第一显示区;该第一显示区置于该第一侧边区与该第二侧边区之间;其中该第一显示区布有复数个第一电极线;且该第一侧边区及/或该第二侧边区上布有复数个第一导引线;
一第二基板,包含一第三侧边区、一第四侧边区、及一第二显示区;该第二显示区置于该第三侧边区与该第四侧边区之间;其中该第二显示区布有复数个第二电极线;且该第三侧边区及/或该第四侧边区上布有复数个第二导引线及/或复数个第三导引线;该复数个第二导引线与部分第二电极线相连接,且该复数个第三导引线与其他第二电极线相连接;
一框胶,用以接合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一导电物质,用以联结导通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导引线;以及
一液晶层,分布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
其中,该复数个第一导引线由该导电物质与该部分复数个第二导引线相联结,而与该第二电极线导电。
其中该导电物质为复数个导电粒子,且混杂于该框胶中。
其中该复数个第一电极线、该复数个第二电极线、该复数个第一导引线以及该复数个第二导引线为透明导电层。
其中位于该第一基板或该第二基板的该等导引线与该等电极线为反射的金属导电层。
其中该复数个第一电极线于该第一基板的投影与该复数个第二电极线于该第一基板的投影相互垂直交错。
其中与该复数个第二导引线连接的第二电极线数目相同于与该复数个第三导引线连接的第二电极线数目。
其中该第一侧边区的第一导引线数目相等于该第二侧边区的第一导引线数目。
其中该第二电极线与其驱动集成电路位于同一基板或不同基板上。
其中该第一电极线与该第二电极线使用同一集成电路驱动。
其中该透明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ITO)。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面板布线的示意图。
图2公知面板表面的示意图。
图3为公知X-Y布线的面板表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双层面板布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双层面板布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双层面板间框胶内含物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双层面板封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以附图及较佳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先参照图4所示的双层面板布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主要由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以及框胶3所组成。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的材质无限制,可为任何常用的基板,较佳为一玻璃材质基板。框胶3的材质可为任何常用的框胶,较佳为掺合导电物质的框胶,在本例中,导电物质是采用导电粒子31(见图6)。
第一基板1为显示装置的下基扳,第二基板2为显示装置的上基板。其中,于第一基板1中包含有第一侧边区11、第二侧边区12以及第一显示区13。从图4显示中可知,第一显示区13是位于第一侧边区11与第二侧边区12之间。在第一侧边区11与第二侧边区12上布有一倒L方向的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第一显示区13布有复数个第一电极线131,且复数个第一电极线131间相互平行。
复数个第一电极线131为纵向电极,而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走纵向的部分与复数个第一电极线131相互平行,且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走纵向的终端与外界的集成电路(IC)相连接(图未示集成电路),IC和第一导引线111,121的相对位置可在同一基板上(即位于第一基板1),或位于不同基板上,即第一导引线111,121位于第一基板1,IC则位于第二基扳2,其导通连结关系则利用一位于第二基板2且与IC相连结的外拉引线,经由框胶3的导电粒子31而与第一导引线111,121导电。而复数个第一电极线131的终端亦与外界的IC相连接,IC可与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所连接的IC同一颗,或着可为另一颗IC。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走水平的部分向左右延伸至框胶,第1导引线111水平部分向左延伸布局,其终端与框胶3接触;另一第一导引线121水平部分向右延伸布局,终端并与框胶3接触。复数个第一电极线131与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的材质无限制,可为任何常用的电极材质或反射的金属导电层,其电极材质较佳为透明导电层材质,一般为采用铟锡氧化物(ITO)。
在本例中,第二基板2包含有第三侧边区21、第四侧边区22、及第二显示区23。而在第二显示区23上布有复数个第二电极线231。其中第三侧边区21与第四侧边区22上则另布有复数个第三导引线211,221及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2322。复数个第二电极线231为水平方向的电极线,其中复数个第二电极线231线间相互平行。部分的第二电极线231与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2322分别相接且交互向左右延伸至框胶。第二导引线2321向左延伸布局,并经穿过第三侧边区21,其终端与框胶3接触;另一第二导引线2322向右延伸布局,并经过第四侧边区22,终端并与框胶3接触。其他的第二电极231则与第三导引线211,221相连接,并于第三侧边区21、第四侧边区22中经L形转折后,与外界的集成电路(IC)相连接,其中,IC和第三导引线211,221的相对位置可在同一基板上(即位于第二基扳2),或位于不同基扳上,即第三导引线211,221位于第二基板2,IC则位于第一基板1,其导通连结关系则利用一位于第一基板1且与IC相连结的外拉引线,经由框胶3的导电粒子31而与第三导引线211,221导电。第一导引线111,121与第三导引线211,221将直接或间接利用导电粒子与同一IC做联结。
上述的复数个第一电极线131与复数个第二电极线231相互垂直。且本实施例中,复数个第二电极线231的数目与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2322及第三导引线211,221的加总数目相同;另外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的数目与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的数目相同,且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2的数目与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21的数目相同。其中,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 1与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经框胶3中的导电粒子31分别连接而导通(并请参照图6);而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21与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2亦经框胶3中的导电粒子31分别连接而导通,亦即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与121可由框胶3中的导电粒子31与部分电极线231相导电。且复数个第二电极线231、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2322与复数个第三导引线211,221可为任何常用的电极材质反射的金属导电层,其电极材质较佳为透明导电层材质,一般为采用铟锡氧化物(ITO)。
图5显示本实施例双层面板布线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的周缘以框胶3封起来后,其并可清楚地由图中看出(并请参照图4及图7),本实施例中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可与复数个第三导引线211,221于顶视图上看起来部分重叠,但实际上却分别布局于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上,相互之间无直按接触相连,但如此的布局,却可以使得原本传统液晶显示面板上布局于第一侧边区11、第二侧边区12的引线可以均匀地分布于第一侧边区11、第二侧边区12、第三侧边区21及第四侧边区22(即引线区),如此的布局分布,使得面板基板上非显示区域布线所需要的宽度能够大大地缩减,空间的利用率大幅提升,以达到缩小整体面板模块面积的效果,尤其是减少非显示区域布线所需要的宽度。
图6则显示二基板间的框胶3内含物的示意图。框胶3中含有二种主要内含物,一为外镀导电金属的复数个弹性导电粒子31,另一为复数个空间间隔物32(spacer)。复数个弹性导电粒子31的主要功用在于使上下二基板上位置相对应的电极线或导引线能经导电粒子31而上下连结导通。由图5中能清楚地理解,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的水平方向终端是与框胶3相接触,而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2322的终端亦于框胶3的另一表面与其相接触,再经图6所示的导电粒子3的作用,使上下二基板相对应的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与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经框胶3中的导电粒子31分别连接而导通;而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21与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2亦经框胶3中的导电粒子31分别连接而导通。复数个空间间隔物32可为任何常用的间隔物,一般为采用玻璃纤维(glass fiber)或弹性的塑胶球,以使得上下基板受力挤压时,尚能使上下二基板保持一距离而不相接触。
图7为显示出本实施例双层面板封装的示意图,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有一液晶层4,而在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的周缘再以框胶封装起来,使得液晶4不外露,并能使得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与复数个第二导引线2321,2322连结导通。
以上的说明是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导引线布局方式;第一导引线于第一侧边区或第二侧边区的数目无限制,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于第一侧边区11的数目可为大于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于第二侧边区12的数目;甚至所有复数个第一导引线111,121全部布于第一侧边区11,但较佳为第一导引线于第一侧边区或第二侧边区的数目相同。第一导引线于第一侧边区或第二侧边区的数目也可以用其他各种熟知面板布局的技术,或能够很轻易的改变技术加以变化,例如:所有导引线布局在面板的一侧、或将导引线的数目于上下基板间加以改变。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主要将上下基板间的导引线均匀布局于显示区域两侧的上下基板,并由于框胶内加入导电粒子,使得布于不同基板的导引线与电极线能由框胶来导电,用以增加布线空间,使得布线空间利用较为灵活,并使得整体面板模块的面积缩小,并可以较对称的方式布线。
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侧边区、一第二侧边区、及一第一显示区;该第一显示区置于该第一侧边区与该第二侧边区之间;其中该第一显示区布有复数个第一电极线;且该第一侧边区及/或该第二侧边区上布有复数个第一导引线;
一第二基板,包含一第三侧边区、一第四侧边区、及一第二显示区;该第二显示区置于该第三侧边区与该第四侧边区之间;其中该第二显示区布有复数个第二电极线;且该第三侧边区及/或该第四侧边区上布有复数个第二导引线及/或复数个第三导引线;该复数个第二导引线与部分第二电极线相连接,且该复数个第三导引线与其他第二电极线相连接;
一框胶,用以接合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一导电物质,用以联结导通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导引线;以及
一液晶层,分布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
其中,该复数个第一导引线由该导电物质与该部分复数个第二导引线相联结,而与该第二电极线导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物质为复数个导电粒子,且混杂于该框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复数个第一电极线、该复数个第二电极线、该复数个第一导引线以及该复数个第二导引线为透明导电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该第一基板或该第二基板的该等导引线与该等电极线为反射的金属导电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复数个第一电极线于该第一基板的投影与该复数个第二电极线于该第一基板的投影相互垂直交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与该复数个第二导引线连接的第二电极线数目相同于与该复数个第三导引线连接的第二电极线数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侧边区的第一导引线数目相等于该第二侧边区的第一导引线数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电极线与其驱动集成电路位于同一基板或不同基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极线与该第二电极线使用同一集成电路驱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
CN 02116157 2002-04-19 2002-04-19 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030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6157 CN1200306C (zh) 2002-04-19 2002-04-19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6157 CN1200306C (zh) 2002-04-19 2002-04-19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1994A CN1451994A (zh) 2003-10-29
CN1200306C true CN1200306C (zh) 2005-05-04

Family

ID=29220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1615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0306C (zh) 2002-04-19 2002-04-19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0030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89145B1 (ko) * 2005-06-10 2012-10-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98654B (zh) * 2012-07-16 2015-09-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畫素陣列基板及顯示面板
CN103941500B (zh) * 2013-12-11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681068A (zh) * 2016-12-28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1994A (zh) 2003-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2292C (zh) 触摸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65798C (zh) 叠置型显示装置
CN109634459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2751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566167B (zh) 一种阵列基板
US10671224B2 (en) Cell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74489C (zh) 布线基板、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US20140022465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281748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3075808A (zh) 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916709A (zh) 液晶显示母板
CN10987263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29610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EP3447619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374635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200306C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10359873B2 (en) Touch display screen
CN1920647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84236C (zh) 内插装置
CN11195168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3502928U (zh) 触控元件
CN1844976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68015A (zh)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205405014U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集成触控显示面板
WO2019056854A1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