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229A -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229A
CN1187229A CN96194521A CN96194521A CN1187229A CN 1187229 A CN1187229 A CN 1187229A CN 96194521 A CN96194521 A CN 96194521A CN 96194521 A CN96194521 A CN 96194521A CN 1187229 A CN1187229 A CN 1187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edge
roof
edges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4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查姆贝尔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rl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Garl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rland Co filed Critical Garland Co
Priority to CN96194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7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87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10),它用于以防水气密的方式在竖直边缘形成屋顶表面的端部,它可以做为护墙、墙罩、屋顶边缘,伸缩接头或其它屋顶情形的防雨板。该装置包括刚性部件(12),它通常用金属薄板等构成,还包括柔性部件(14),它通常由改性煤焦沥青,EPDM,或其它适当的屋顶材料制成。该装置沿纵向边缘在刚性部件中形成槽(16),该槽用于以气密防水的方式接纳柔性部件。在上述结构中,柔性部件将刚性部件的固定表面(24)覆盖,该刚性部件通过普通固定件(108)固定于屋顶表面(100)及其下的支承结构(110)上。优选的槽由一对按相反方向弯折而形成的纵向弯曲部(18,20)形成,从而其横截面呈“Z”形。柔性部件从第一边缘(28)上涂有适当的密封材料,其位于槽之中,并对其施加压力。在某些场合下,刚性部件位于其横截面呈“Z”形的第一弯曲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90)借助金属折弯机压入柔性部件的第一边缘,折弯机在某些情况下在施压点对刚性部件开孔。

Description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屋顶系统的边缘形成该屋顶系统端部的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由刚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件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部件,第一和第二部件通过防水接缝沿共同的纵向边缘互相连接,再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它可以作为护墙或竖直墙的端部、屋顶边缘的端部、竖直防雨板的端部,伸缩缝或用于其它类似目的。
背景技术
在屋顶,特别是刚性屋顶的边缘,以一种简便并防水的方式形成屋顶系统的端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建造者。结果,国家屋顶承包商协会制订了一本屋顶施工及防水手册,该手册中制订了形成屋顶端部的标准。例如,该手册的第三版(1989年出版)建议使用多层材料以达到防水效果。
众所周知,可以通过普通固定件,例如螺钉,钉子或铆钉将金属端部或防雨板带固定于屋顶板上。然而,由于这类固定件必须穿过屋顶结构,所以产生了漏水的部位,这就要求进一步将固定件部位覆盖起来。传统的屋顶施工作法是用防水封泥等将穿过部位覆盖住。例如,专利权人为Emblin的US 4,619,100号专利中指出,为进一步确保系统防水性能的完整性,需要在机械固定螺钉以及邻近外墙部分相互搭接边缘上加上第二层密封层。Emblin建议,从相互搭接区域的任一面向外延伸几英寸的区域要先用一层纤维质塑性密封材料,如市场上可买到的由Elixir Industries公司生产的“塑料密封剂”进行涂刷,然后在密封材料层上覆盖膜,再在其上覆盖第二层“塑料密封剂”,如图所示。
虽然这种技术很有效,但是要将上述屋顶系统拆除以进行更换,该拆除是不可避免要进行的,其作业很困难,并且费力。此外,这样重复地使用材料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效果。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它通过将屋顶系统与建筑物密封地连接,在屋顶的边缘处形成屋顶系统的端部,屋顶系统以下述方式设置于建筑物上,该方式为:所使用的固定件以防水的方式布置,但可以很容易地触及,暴露的竖直面能够经受大气变化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是通过在建筑物屋顶边缘形成屋顶系统端部的装置来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有第一和第二端部,这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第一部分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它们沿该部件纵向延伸并沿横向分开,每个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第二部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它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这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也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这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个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密封于槽中,该槽在靠近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处沿第一部件纵向延伸,从而第二部件柔性地覆盖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并相对其伸出,第一边缘适合通过固定件连接在屋顶系统上。第二部件的第二边缘和其端部适于以气密防水的方式连接在屋顶系统的上表面上,而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适于与建筑物连接。它们还适合沿多向移动,以防止水渗入屋顶表面下方。
优选的第一部件由金属薄板形成,特别是镀有锌或锌/铝合金的铝板,其厚度约为26量规或0.24英寸。
优选的第二部件由适于制造屋顶板或弹胶物,特别是诸如乙丙三元橡胶的硫化橡胶的改进沥青材料制成。
在优选的装置中,第一部件中的槽是由第一和第二纵向弯曲部形成的,它们的弯曲方向相反而使其横截面呈“Z”形,第一边缘从第二弯曲部向外延伸至第一弯曲部之外。在该装置中,槽处的气密防水方式的密封可以按如下方式实现,即在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上覆盖一层密封材料,再将第一边缘插入上述槽中,并使用如金属板折弯机之类的设备通过向槽施加压力而将第一边缘密封在上述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固定件沿屋顶边缘连接于向上延伸的竖直墙上或不固定。而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的局部由搭接部件覆盖,如墙罩、反向防雨板或类似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连接件沿屋顶边缘连接于向下延伸的接纳板上。然而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部件,它由柔性材料形成,最好是与第二部件相同的柔性材料形成。该第三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这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第三部件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这两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第三部件的第一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密封于位于第一部件第二边缘附近并沿第一部件形成的槽中,从而第三部件柔性地覆盖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并相对其伸出,该第二边缘适于通过固定件连接于屋顶系统上,而第二和第三部件的第二边缘适于以气密防水的方式连接于屋顶系统的上表面上。在该第三实施例的优选实例中,第三部件在尺寸、厚度以及材料方面与第二部件相同,而且将第三部件连接于第一部件上的方式也与第二部件连接到第一部件上的方式相同。在第三实施例的最佳实例中,第一部件在其第一和第二边缘之间具有一纵向伸缩接头,而且该装置可用作屋顶系统上的伸缩接头。
附图简述
参照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向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向剖面图,它与屋顶系统相连接;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向剖面图,它与屋顶系统相连接;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侧向剖面图,它与屋顶系统相连接;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侧向剖面图,它与屋顶系统相连接;
图6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7为沿图6中7-7线的侧向剖面图。
附图详述
上述附图表示本发明优选的形成屋顶端部的系统。图1为所形成的本发明的装置10的侧向剖面图。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10一般包括两个部件:第一部件12用于提供固定表面,以用于连接到建筑物和屋顶上;第二部件14,用于以防水方式覆盖位于第一部件和屋顶之间的固定表面。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部件为建筑物和屋顶之间的竖直端部提供了一个防水的防雨板。
第一部件12一般由金属材料,特别是适用于屋顶的金属薄板形成。连续的金属卷材适用此场合,普遍使用的是26个量规厚的galvalume或镀锌钢或0.24英寸的铝薄板。这种金属厚度和成分的组合在结构刚性和装配柔性之间提供了合理的折中点,而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选择适当的金属和厚度的组合。通常,这类产品以卷绕形式提供给建筑工地,并且将其切割成所需尺寸,在工地的已知的金属折弯机上成形,尽管材料通常以非卷绕形式运输更容易些。然而在某些场合,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新颖性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装置10可以在工厂预成形,第一部件12是这样成形的,从金属条带,最好是矩形条带开始,对其进行一系列纵向弯折。在这些弯折中,金属条带主要的弯折部用于形成槽16,该条带用于以气密和防水方式接纳第二部件14。
用于接纳第二部件14的槽16是通过将第一部件12本身弯折,产生一对纵向弯曲部18,20,从而形成图1所示的“Z”形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18必须沿距第一边缘22足够远的弯折线,以形成槽16和从槽向外伸出的固定表面24。实际上,固定表面24沿第一部件12的纵向宽度至少为1英寸,而且某些场合还要求固定表面的宽度为几英寸。槽16的深度应该至少为1英寸,而且在某些场合下,其深度为上述深度的几倍。第一弯曲部18通过沿第一折弯线将第一部件12向后弯折而形成。
第二弯曲部20最终构成槽16的“Z”形结构。该第二弯曲部20沿一条比第一折弯线更加深入第一部件12的折弯线弯折而形成。第一折弯线到第二折弯线的距离应该与槽16的所需深度相等。第二弯曲部20是第一部件20沿与第一弯曲部18相反方向本身弯折而形成的。尽管将弯曲部18,20称为“第一”和“第二”弯曲部,但每个弯曲部无需按此顺序形成,在不对本发明装置10的使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以相反顺序进行弯折。
当形成第一和第二弯曲部18,20后,槽16的“Z”形结构位于第一部件12内部,这样第一边缘22和相应的固定表面24沿“Z”形结构的底部水平腿向外伸出,而第二边缘26和第一部件主体则沿“Z”形结构的顶部水平腿向外伸出。本发明装置10的各种实施的最终形状可通过进一步对第一元件12进行弯折形成。一般说来,这些弯曲部或者在“Z”形槽形成前或在其后形成。
现在将注意力集中于柔性的第二部件14。该部件为柔性密封材料形成的长条带。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材料可以是聚合物改性沥青材料,如经常在屋顶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或BUR表面薄膜。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材料是聚合弹塑性材料。例如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如市场上可获得的那种。该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通常称为“EPT”或“EPDM”,它通常包括基于乙烯、丙烯和诸如己二烯、双环戊二烯或乙叉降冰片烯的少量非共轭二烯的弹性体。在这种弹性体中,分子的不饱和部分从分子的饱和的主干向外弯曲。结果可将弹性体硫化。这类弹性体一旦经过硫化就表现出优异的抗臭氧、酸和碱腐蚀的性能,并且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性能。尽管从大量可能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第二部件材料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但除了化学抗腐蚀性和在极限温度下保持柔性之外,主要考虑的是该材料与待使用的屋顶覆盖物具有相容性。
再次参照图1,本发明的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10是将第二部件14的纵向边缘28插入槽16形成的。在插入槽16之前,边缘28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有适合的粘接材料。对粘接剂进行选择以便使其与金属和第二部件14的柔性材料相容。一种典型的粘接剂就是市场上可获得的一种改性聚异丁烯材料,而且屋顶施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选择一种合适的粘接剂。第二部件16的边缘28一旦插入槽16,应当在金属板折弯机或相似装置上对槽进行压力加工,以便压缩该槽并有效地将第二部件14密封于槽中。尽管图1中仅仅示出位于第二部件14边缘28的上表面上的粘接材料30,但在一些场合下,可在将边缘插入槽16之前,在边缘28上下表面上小心地涂敷粘接剂,以便通过加压装置进行密封。
如图1清楚地表示的那样,第二部件14足够宽,从而它可插入槽16而仍然有足够宽的自由部分,该部件不但能覆盖第一部件12的固定表面24,而且从固定表面伸出,这样第二部件的底面32,特别是第二边缘34附近的底面可直接粘接到屋顶系统100上,如以下各图所示。直接粘接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该方式包括热敷沥青,热敷粘接剂,冷敷粘接剂或压敏粘接密封条。柔性的第二部件14的前缘34可以用类似的各种密封方式进一步密封。
现在将注意力集中在本发明的装置10在不同屋顶情形下的特殊应用上。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40中,该装置适用于以沿着屋顶系统边缘并压靠于向上延伸的护墙的方式形成屋顶系统100的端部。在以侧向剖视图示出的实施例40中,该装置中的第一部件12的第二边缘42弯曲或变形成为一个沿该装置纵向延伸的基本呈“V”形的槽44,以提供一个平直表面而可将上述装置固定在护墙102上。实际上,普通的做法是在平直表面和墙之间放置可压缩的密封材料,特别是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形成的条带,并且使用一般的固定件102,例如螺钉,钉子等。沿着在平直表面和墙102之间形成的连接线106,最后再施加一层密封材料,特别是液体的密封材料是传统的作法,但这种作法在某些场合下可以省略。在该装置40的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42这样固定之后,仍采用普通的固定件108,例如图2所示的钉子或者螺钉,也将第一边缘22固定。在进行这一步骤时,使柔性的第二部件14向上弯折离开第一边缘22,将固定表面24暴露出来,如图1所示,固定件108不但要穿入固定表面24和下层的屋顶表面100,而且还要穿入屋顶系统支承结构110并保留在其内。在第一边缘22沿着固定表面24的纵向固定之后,将柔性的第二部件14放回固定表面之上。如图2所示,而且外边缘32的底面及其两端粘接于屋顶表面100上。在第二部件边缘32和屋顶系统100之间的连接线112处可以进行,或不进行另外的密封处理,这由安装者决定。
图3为图1的装置10压靠于屋顶边缘114而形成屋顶系统100的端部的侧向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在“Z”形弯曲部附近形成第一“V”形槽50,在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26附近形成第二“V”形槽52。如图3所示,第一“V”形槽50延伸至屋顶边缘114之上,而第二“V”形槽52是用来将装置10固定在边缘护罩116上的。除第二“V”形槽52之外,还可沿外部竖直墙118使用普通固定件和/或粘接剂。尽管在图中未示出,在不影响本发明使用的情况下,“V”形槽50,52可以为“L”形。在上述装置的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如此固定之后,仍采用普通的固定件108,例如图3所示的钉子也将第一边缘连接上。在进行该步骤时,将柔性的第二部件14向上弯折而远离第一边缘22,将固定表面24暴露出来,如图1所示。固定件108不但要穿过固定表面24和下面的屋顶表面100,还要穿入屋顶系统支承结构110并保留在其中。在第一边缘22沿着固定表面24固定后,将柔性的第二部件14放回到固定表面之上,如图3所示,而且外边缘32的底面及其端部固定于屋顶表面100之上。在第二部件14边缘和屋顶系统100之间的连接线112处可以使用另外的密封措施,也可以不使用,这由安装者决定。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60中,第一部件12的第二边缘26的形状与其第一边缘22相似,这样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三部件62可以沿纵向槽64固定,该槽64等同于在第一边缘附近形成的纵向“Z”形槽16。图4为本发明的装置60的侧面剖视图。本实施例用于在两面向上延伸的墙120,122之间提供伸缩接头。第三部件62一般与第二部件14相同,尽管可设想,在某些特殊场合下第三部件与第二部件不同。当上述装置60用作伸缩接头时,在第一部件中间形成纵向槽66以便具有所需的柔性。在图4中,上述中间槽66为“V”形,但很容易理解,其它形状在允许膨胀方面同样容易实现。按照与上述相似的方式,将上述装置60固定于向上延伸的墙120,122上,以便通过先将第一部件12的一个边缘,然后再将另一个边缘接到附近的墙上而形成伸缩接头。在进行这些步骤时,形成接头部分的柔性部件14或62向上弯折而远离边缘22或26,从而将相应的固定表面露出,如图1所示。固定件108不但要穿过固定表面和下面的表面,还要穿入支承结构并留在其中。在第一部件12的第一边缘22沿其固定表面纵向固定后,将柔性的部件14或62放回固定表面之上,如图3所示,而且其边缘和端部固定到屋顶表面上。在第二部件边缘和屋顶系统之间的连接线处可以使用另外的密封措施,也可以不使用,这由安装者决定。
图5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不是用固定件104将上述装置直接固定到墙102上,而是通过搭接部件70将上述装置以防水的方式约束在墙上,其中搭接部件70在将端部26插到端部72下面之前固定到墙上。本发明的其它结构保持不变。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上述任一种应用场合中,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的拆除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在它们覆盖固定表面的地方将柔性部件分开,固定件便会露出,而且可用普通装置拆除。在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从屋顶表面拆下之后,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所使用的固定件也露出,故可将其拆除。
在本发明的某些应用场合中,最好在第一部件“Z”形弯曲结构中装有第二部件和粘接剂时,对其施加压力,从而加强第一和第二部件间的接头。在一种这类场合中,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对第一部件12施加压力而将第二部件14密封在槽16中的金属板折弯机可以具有凸出部分,它可以嵌入或压向第一部件的一部分90,特别是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28正下方的部分,将其压入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图7为一个上述嵌入部分90沿图6中7-7线的侧视图。在这一特殊实施例中,金属板折弯机在第一部件中形成半圆形孔,并将其推入第二部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部件的表面将以无孔隙的方式压入第二部件中。当孔隙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这种方式特别有效,这样使得第二部件从接头处任何向外的运动都可以通过第一部件的凸出部分进行限制。这些凸出部分最好沿接头纵向按规定间距设置。
上面的说明包括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到本发明的申请日为止的已知的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但本发明的覆盖范围并不是由前面的说明确定,而是由下述权利要求书中确定的,根据该权利要求书可以确定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改进的装置,用于在屋顶的竖直终端形成屋顶系统的端部,它与一种包括屋顶覆盖膜、屋顶系统的支承结构和建筑物屋顶竖直终端的屋顶系统一起使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部件,它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二部件,由柔性材料形成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保持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密封于沿第一部件纵向形成并位于其第一边沿附近的槽中,从而第二部件柔性地覆盖在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之上并相对其伸出,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屋顶系统的支承结构上;
第二部件的第二边缘及其端部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固定于屋顶覆盖膜的上表面上;
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在屋顶的竖直终端处固定于建筑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由金属薄板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由改性沥青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由EPDM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中的槽是由第一和第二纵向弯曲部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弯曲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其横截面呈“Z”形,第一边缘从第二弯曲部向外延伸至第一弯曲部以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槽的气密防水式密封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先在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上覆盖一层密封材料,再将第一边缘插入上述槽,并通过向槽施加压力而将第一边缘密封在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在其横截面呈“Z”形的第一弯曲部附近的至少一个部分被压入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固定件沿屋顶边缘固定于向上延伸的护墙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未固定,并由搭接部件沿其第二边缘局部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固定件沿屋顶边缘固定于向下延伸的墙罩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部件,它由柔性材料制成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上述的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三部件的第一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密封于沿第一部件并位于其第二边缘附近的槽中,从而第三部件柔性地覆盖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并相对其伸出,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屋顶系统的支承结构上;
第三部件的第二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固定于屋顶膜板的上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在其第一和第二边缘之间具有纵向伸缩接头。

Claims (13)

1.一种改进的装置,它用于在建筑物屋顶的竖直终端形成屋顶系统的端部,它与包括屋顶覆盖膜和屋顶系统支承结构的屋顶系统一起使用,所述改进装置包括:
第一部件,它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二部件,它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密封于沿第一部件纵向并位于其第一边缘附近的槽中,从而第二部件就柔性地覆盖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并相对其伸出,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屋顶系统的支承结构上;
第二部件的第二边缘及其端部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固定于屋顶覆盖膜的上表面上;
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在屋顶的竖直终端处固定于建筑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由金属薄板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由改性沥青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由EPDM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中的槽由第一和第二纵向弯曲部形成,第一和第二纵向弯曲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其横截面呈“Z”形,第一边缘从第二弯曲部向外延伸至第一弯曲部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槽中的气密防水式密封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先在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上覆盖一层密封材料,再将第一边缘插入上述槽中,并通过对槽施加压力而将第一边缘密封在上述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横截面呈“Z”形的第一弯曲部附近的第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压入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固定件沿屋顶边缘固定于向上延伸的护墙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未固定,并且沿其第二边缘由搭接部件局部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固定件沿屋顶边缘固定于向下延伸的墙罩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部件,它由柔性材料形成,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端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并且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三部件的第一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密封于沿第一边缘并位于其第二边缘附近的槽中,从而第三部件柔性地覆盖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并相对其伸出,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屋顶系统的支承结构上;
第三部件的第二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固定于屋顶覆盖膜的上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在其第一和第二边缘之间具有纵向伸缩接头。
13.一种用于在建筑物屋顶的竖直终端形成屋顶系统端部的装置,它包括:
第一部件,它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二部件,它由柔性材料形成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沿纵向分开,它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两个边缘沿横向分开,每一边缘均与纵向保持平行;
第二部件的第一边缘以气密防水的方式密封于沿第一部件纵向并位于其第一边缘附近的槽内,从而第二部件柔性地覆盖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并相对其伸出,第一部件的第一边缘适合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屋顶系统上;
第二部件的第二边沿及其端部适合以气密并防水的方式固定于屋顶系统的上表面上;
第一部件的第二边缘适于固定于建筑物上。
CN96194521A 1995-06-05 1996-06-04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Pending CN1187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194521A CN1187229A (zh) 1995-06-05 1996-06-04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464,105 1995-06-05
CN96194521A CN1187229A (zh) 1995-06-05 1996-06-04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229A true CN1187229A (zh) 1998-07-08

Family

ID=512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4521A Pending CN1187229A (zh) 1995-06-05 1996-06-04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72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6665C (zh) * 2002-06-14 2008-07-30 B-波茨控股有限公司 包覆装置、方法和系统
CN103154405A (zh) * 2010-06-03 2013-06-12 约翰·拉森 用于屋顶山墙端的可接合的金属薄板型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6665C (zh) * 2002-06-14 2008-07-30 B-波茨控股有限公司 包覆装置、方法和系统
CN103154405A (zh) * 2010-06-03 2013-06-12 约翰·拉森 用于屋顶山墙端的可接合的金属薄板型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5020A (en) Roofing termination device
US4483112A (en) Roof edge system
KR950008989B1 (ko) 단부에 압착식 프로파일 스트립이 장착된 창유리
EP0038222B1 (en) Deformable roof sealing material
US5414964A (en) Flashing for buildings
US4419850A (en) Gravel curb
US20090071079A1 (en) Tile trim flashings
US5946862A (en) Roof flashing strip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US7971403B2 (en) Plate-shaped cover material
CN1187229A (zh) 形成屋顶端部的装置
US20100307093A1 (en) Expansion joint and method
HU201375B (en) Structure for jointing the lower part of skylight to the adjacent roof boarding
EP1311732B1 (en) Hinged flashing and a sheet flashing kit
US5317845A (en) Flashing for buildings
JP2003105936A (ja) 屋根用防水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水施工方法
US3992827A (en) Coping assembly with deformable seal clamp
CN2632196Y (zh) 屋面螺钉隐蔽式复合采光板
CA2668073A1 (en) Expansion joint and method
NL194404C (nl) Afdichtingsmateriaal voor in de bouw.
WO1987003323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lashing for buildings
JP3011884B2 (ja) 絶縁防水工法
EP1203129B1 (en) Use of a fastening device for a roof-flashing
JP4310404B2 (ja) 折板屋根における透光性樹脂製折板の取付方法および構造
CN220848365U (zh) 屋脊板及屋脊结构
AU675890B2 (en) Weather sealing membra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740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