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32815A -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632815A
CN118632815A CN202280088963.4A CN202280088963A CN118632815A CN 118632815 A CN118632815 A CN 118632815A CN 202280088963 A CN202280088963 A CN 202280088963A CN 118632815 A CN118632815 A CN 118632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guide rail
roller
elevator
trigg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889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尔·科里纳
勒内·霍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tur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ittur 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ttur 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Wittur Hold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8632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32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23)的触发单元(1),具有能安装在轿厢上的触发主体(2)、触发器(20)和接合件(22),触发单元(1)能够通过接合件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23),其中,触发单元(1)优选设计成与所述电梯制动装置(23)完全分开的组件,其在按规定的安装状态中只通过该接合件(22)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23),其中,触发单元(1)包括能由触发器(20)致动的触发夹紧面(7),触发夹紧面在触发之后与夹紧辊(5)一起横向于电梯移行方向朝着其对应所属的电梯导轨(6)运动,直到夹紧辊(5)被夹紧在触发夹紧面(7)与电梯导轨(6)之间并在触发夹紧面(7)与电梯导轨(6)之间滚动,其特征是,优选紧邻或同轴于夹紧辊(5)地设有至少一个偏心辊(9),该偏心辊按如下方式偏心地设计和安装,即,偏心辊在触发过程中比夹紧辊(5)更早地接触到该导轨(6),并且只有当该偏心辊在导轨(6)上滚动的情况下,该偏心辊才允许夹紧辊(5)进一步向导轨(6)进给。

Description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背景技术
电梯通常配备有电梯制动装置,其在不允许的高速移行情况下制动或截停轿厢。例如驱动装置或其制动器的控制系统功能故障或绳索断裂被认为是不允许的轿厢剧烈加速的原因。
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在此可通过多种不同方式进行。
在传统的纯机械式触发单元情况下,制动装置的启动大多由安装在井道中的限速器进行。就此应例如参照WO 97/31852。
在这样的触发单元中,本身呈闭环的限速器绳索安装在电梯井道中,其被限速器和张紧辊转向。限速器绳索应在一个部位与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或制动装置的制动部件连接。因此,限速器绳索在电梯轿厢运动时会被电梯轿厢带动。不允许的高速移行于是导致限速器绳索被限速器制动。因为限速器绳索因此在电梯井道中的移动速度比电梯轿厢和固定在其上的制动部件慢,故限速器绳索对制动部件施加拉力。由此启动制动装置。
但这种纯机械式触发单元有各种不同缺点,例如其在限速器脏污时易出故障或者安装时成本相对高昂或在井道中需要额外空间。
由于机械式触发单元的缺点,能察觉到电磁触发器的使用趋势正在增强。
在现代电梯中,井道通常配备有以规则间隔布置的多个传感器,甚至配有完整的井道仿真定位系统(Schachtkopierung),用以检测超速。在超速情况下,信号随后被发送到大多基于电磁的触发单元。触发单元通常被设计成其在断电情况下自动触发制动过程。
例如在WO 2006/077243 A1中描述了一种配备有电磁触发单元的典型电梯制动装置。在此示出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其制动部件在电梯轿厢需要制动之前都被阻止件保持在起效位置。阻止件在此是电磁铁,其吸合被设计为制动辊的制动部件并因此阻止其接触到电梯导轨。一旦测量到不允许的高速或者电梯因其它原因需要制动,电磁铁就被断电并且制动部件被压缩弹簧压向导轨。在那里,制动辊在导轨上滚动并进入在导轨与施压体之间的楔形间隙中,施压体也是制动装置的组成部分。配备有摩擦面的制动辊在此制动电梯轿厢。电磁铁被接通以使制动部件又从其制动位置返回起效位置。因此,制动部件克服压缩弹簧作用地又被置入不再与导轨接触的位置。然而,在电磁铁能够吸合制动部件之前必须将其推移出楔形间隙。为此,电梯轿厢通常回退一段。
相比于那些通过限速器绳索触发的传统结构,这种电触发式电梯制动装置的优势在于,它们例如也可被用于防止所谓的UCM。UCM代表“非预期轿厢运动(unintended carmovement)”,即,在轿厢的额定载重例如因几名乘客在一个停留点登梯而增大时,轿厢有着开始从其在楼层井道门前的停留位置溜梯的风险。
为此,电触发式制动装置在楼层井道门前停留期间被触发并且松弛抵靠导轨。一旦出现UCM,则它很快速地自行拉紧。否则,它们在即将开始移行前又被停用并且大多通过电磁铁又被置入其备用状态。
目前希望通过沿用原先通过限速器绳索制动而以纯机械方式触发的经过证明的制动装置来实现电触发。
但在此情况下,当前的问题是已有电梯制动装置的任何结构改动都造成其必须被重新认证。
现有技术
因此,现已广为流传的构思是在不改动的前提下继续使用原先由限速器绳索触发的电梯制动装置,但其仍然能被电触发,因为其前置有呈触发单元形式的完全独立的附加装置,该附加装置模拟省掉的限速器绳索的拉力。
DE 202019105584 U1示出一种同类型的触发单元,其通过接合件可被接合至已有的电梯制动装置,以便根据需要触发它。但它只能单向工作。
在现有的触发单元中,大多设计成夹紧辊的接触部件在触发之后立即接触到导轨。即使在轿厢与导轨之间仅发生小幅相对运动,夹紧辊仍开始其按规定的滚动运动,这在下述情形中出现:触发单元的电磁铁仅为了省电而在备用位置被断电;或者触发单元仅为了防止UCM(非预期轿厢运动)而被预防性触发,但并未出现相关的UCM,而是轿厢在停留点迅速上下客时仅因重量负荷快速增减的影响而在其可能很长的绳索上发生上下弹性晃动。
尽管出现这种小幅相对运动,触发单元尚未将致动力传递至电梯制动装置,因此电梯制动装置仍保持未触发。
尽管如此仍有缺点。当触发单元真的为了避免或许有的UCM而在每个停留点都被预防性启动且接着其接触部件接触到导轨且甚至执行相对于导轨的微小相对运动时,存在以下危险,即,随着时间推移,接触部件因反复接触到导轨而至少积聚污垢且或许甚至可能受损。
这种危险令人担忧,因为即使在多年后才会出现超速或甚至坠落事故,触发单元的正常功能仍须得到保障。
即便没有污垢累积的危险,现有的解决方案仍有缺陷,这是因为其中金属材质的接触部件在触发之后立即撞击导轨,由此产生不希望有的噪声。
本发明所基于的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任务是指明一种触发单元,即便当触发单元在常规的无误工作中为了避免或许有的UCM也被定期启动而使其接触部件离开其备用位置时,接触部件也被保护以免脏污或至少免于出现不希望有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该问题利用第一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
因此,该问题利用一种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来解决。触发单元包括可安装在轿厢上的触发主体、触发器和接合件,通过接合件可将触发单元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触发单元在此优选被设计为与所述电梯制动装置完全分开的组件,使得电梯制动装置在实体上与触发单元分开。电梯制动装置可以因为该设计以其已有认证被继续使用。
在按规定的安装状态中,触发单元仅通过接合件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在此,触发器包括触发夹紧面,其在触发之后与夹紧辊一起横向于电梯移行方向向其对应所属的电梯导轨运动。该运动持续到夹紧辊被夹紧在触发夹紧面与电梯轨道之间。夹紧辊现在在触发夹紧面与电梯导轨之间滚动,但一般在此情况下尚未作动电梯制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解决方案的特点是,优选在大多呈夹紧辊形式的接触部件旁或与之同轴地设有至少一个偏心辊,偏心辊如此偏心设计和安装,即,该偏心辊在触发过程中比夹紧辊更早地接触到导轨,并且只有当该偏心辊在导轨上滚动时才允许夹紧辊朝着导轨进一步进给。
通过这种方式,即便触发单元在停留点仅单纯被预防性启动且因此夹紧辊离开其与导轨(远距)间隔的备用位置时,接触部件或夹紧辊也被防止直接接触导轨,这可能成为噪声源或长久来看甚至是造成对功能的不利影响。相反,只有当偏心辊在轿厢与导轨之间进一步相对运动过程中已发生转动而使得其不再在径向上从夹紧辊的朝向导轨的外周面突出时,夹紧辊才接触该导轨而通常不发生撞击。
由于偏心辊一般不会施加较大的力,故它能直接由合适的塑料或弹性体材料制造,例如是赋予其良好的导轨静摩擦力和/或降噪性能的材料。
在此,主夹紧面在两个移行方向上看最好与触发夹紧面的两侧相接。主夹紧面与触发夹紧面分开地直接安装在触发主体上。触发夹紧面和主夹紧面如此布置和设计,即,夹紧辊越过触发夹紧面的各相应端(在平行于移行方向的方向上看)地滚动到在主夹紧面与导轨之间的间隙中。在此,当前是上行还是下行无关紧要。
主夹紧面未支撑在触发器上,而是支撑在触发主体上,理想地通过弹簧直接支撑在触发主体上。相反,触发夹紧面是触发器的一部分或支撑在其上。
术语“夹紧辊”在狭义上理想地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辊,其如上所述在各自夹紧面与导轨之间滚动。但原则上也可以想到夹紧辊在本发明意义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辊,而是比如呈具有任意几何形状(如长方体几何形状)的摩擦衬片形式的接触部件。在此情况下,在摩擦衬片与轿厢之间的为了通过接合件触发制动装置而需要的相对运动是如此达成的,即,制动衬片仅因为在导轨上的滑动摩擦而制动。但这导致导轨和摩擦衬片本身的磨损加剧。
术语“夹紧面”优选是指抵靠夹紧辊的实际表面,并且广义上大多也是指包括该表面的整个相应元件。
术语“导轨”最好是指在电梯井道内铺设的轿厢导轨。但该术语也涵盖在理论上可想到的安装在电梯井道中的附加轨道,其可被称为“制动轨道”。此外,术语“导轨“和“电梯导轨”也具有相同含义。
术语“未触发状态”是指触发单元的如下位置,在该位置,夹紧辊与导轨保持最大距离,并且准备应对触发状况。
术语“触发状态”或“触发单元的触发状态”优选是指如下状态,此时在继续相对转动的情况下无需致动器从外部协助就可以实现或已存在夹紧辊与导轨的接触。
本发明所基于的另一问题
另一问题在于,在现有的触发装置中,夹紧辊通过长孔仅被大致引导,而未受到很精确的引导。这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引发功能故障。
故本发明所基于的另一问题是提供一种触发装置,其在长期工作中仍以更高的可靠性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解决方案
这一问题由第二权利要求来解决,第二权利要求优选独立于第一权利要求,但并非仅限于此。作为解决方案而又提出一种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其具有可安装在轿厢上的触发主体、触发器和接合件,触发单元通过接合件可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23。在此,触发单元也最好设计成与所述电梯制动装置完全分开,触发单元在按规定的安装状态下只通过接合件被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在此,触发单元包括可由触发器致动的触发夹紧面,其在触发之后与夹紧辊一起横向于电梯移行方向地向其对应所属的电梯导轨运动。该运动在夹紧辊被夹紧在触发夹紧面与电梯导轨之间并且在触发夹紧面与电梯导轨之间滚动之前都在进行。
根据本发明,夹紧辊被辊滑架导向机构在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移行方向的方向上引导。辊滑架导向机构包括导杆。在导杆上安装有可沿其移动的导向滑架。导向滑架在一侧借助横向导向机构来保持夹紧辊的旋转轴,沿着该横向导向机构,夹紧辊的旋转轴且夹紧辊随其能够朝着导轨进给或从导轨被抬离。
在此结构中不需要设有配对辊,用以在启动状态下从另一侧接触导轨来辅助、加强或保障触发过程。
因此,设有辊滑架导向机构,沿着该辊滑架导向机构,辊滑架大多能够基本上纯直线平移地(至少基本上)沿着和逆着按规定的移行方向运动。
夹紧辊在此如此连接至辊滑架,即,夹紧辊和辊滑架无法实现彼此在平行于导轨的方向上的(明显)相对运动。而夹紧辊相对于辊滑架在正交于导轨的方向上的运动是可能的。
为了允许夹紧辊沿导轨滚动,夹紧辊理想地以轴毂连接结构连接至辊滑架。在夹紧辊沿导轨滚动时,辊滑架因此平行于夹紧辊沿滑架导向机构随动。
由此实现夹紧辊的平行于导轨的精确引导。
优选的可能设计方案
本发明有一系列的可能设计方案来进一步提升其效果或可用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触发器具有翘板。翘板优选被电磁铁和至少一个对抗电磁铁作用的张紧弹簧或扭簧致动,扭簧理想地设计成扭转蝶簧。翘板在其一个翘板臂上最好直接形成触发夹紧面。翘板以触发夹紧面压迫夹紧辊以使其在触发之后立即横向于电梯移行方向向其对应所属的电梯导轨运动。直至夹紧辊被夹紧在触发夹紧面与电梯导轨之间并且在翘板臂的触发夹紧面与电梯导轨之间滚动之前,夹紧辊都被施以压力。
也就是说,直到夹紧辊因在导轨上滚动且因此相对于触发夹紧面做相对运动而不再位于触发夹紧面与导轨之间区域中之前,夹紧辊都被施以压力。
翘板如此安装在触发主体上,即,其可绕固定的旋转轴线相对于触发主体转动。在此,翘板一般具有两个基本对置但过渡衔接的区域,而该旋转轴线位于这两个区域之间。翘板的这两个区域被称为翘板臂。
为了将翘板保持在未触发状态,电磁铁作用于其中一个翘板臂,使得另一翘板臂朝向导轨的转动被阻止。在此,电磁铁克服张紧弹簧的弹簧力。张紧弹簧对未与电磁铁接触的翘板臂施加朝向导轨的力、最好是压力。
电磁铁在此最好具有如下功能,即,其在通电状态下通过推杆向翘板臂施加压力。
尤其优选的是导向滑架形成用于复位弹簧的接合点,该接合点最好位于朝着远离导轨的方向自导向滑架突出的臂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辊上并且将偏心辊拉向其备用位置。当偏心辊和夹紧辊位于同一个横向于导轨可移动地安装在辊滑架中的轴上时,该弹簧也同时用于将夹紧辊相对于导向滑架拉向其远离导轨的备用位置。
理想地,构成滑架导向机构一部分的导杆直接安装在触发主体上,通常是按位置固定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很精确的引导。
特别有利的是导杆上装有至少两个分开的压缩弹簧,导向滑架位于这些压缩弹簧之间,从而它可以在导杆上克服其中一个压缩弹簧的张力而朝向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移行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或者克服第二压缩弹簧的张力而朝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这种方式,尤其是在双向工作方式的情况下有效保证夹紧辊在触发后的复位过程中自行又处于其中心位置,从该中心位置起,夹紧辊可以又顺利到达其备用位置。
其它
也要求单独保护一种功能单元,其由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触发单元和由其致动的制动或截停装置组成。所述制动或截停装置优选具有如EP 1853504所公开的工作原理,兹将其纳入本申请的公开内容。
制动或截停装置优选完全与触发单元分开地构成。触发单元本身基本上不对轿厢施加制动力。
一旦制动或截停装置被触发单元初始启动且接着自动采取制动或截停机制,则制动或截停装置大多通过自身与电梯导轨楔紧而制动或截停轿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及制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及制动装置的从另一侧看的截面图。
图3示出安装在轿厢框架上的图1和2所示类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触发单元。
图4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未触发状态下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的纵截面。
图5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未触发状态下的在夹紧辊上方的横截面。
图6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未触发状态下的在导向滑架的背对夹紧辊的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6a示出已由图6示出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的在第一触发阶段结束且偏心辊初次抵靠导轨时的纵截面。
图8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上方的在第一触发阶段结束且偏心辊初次抵靠导轨时的横截面。
图9示出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导向滑架的背对夹紧辊的端面高度处的在第一触发阶段结束且偏心辊初次抵靠导轨时的纵截面。
图10示出在由图7-9所示阶段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由触发单元和电梯制动装置构成的整体组合。
图1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在第二触发阶段结束且夹紧辊初次抵靠导轨时的纵截面。
图12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上方的在第二触发阶段结束且夹紧辊初次抵靠导轨时的横截面。
图13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导向滑架的背对夹紧辊的端面高度处的在第二触发阶段结束且夹紧辊初次抵靠导轨时的纵截面。
图14示出在图11-13所示阶段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由触发单元和电梯制动装置构成的整体组合。
图15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的在第三触发阶段结束且夹紧辊初次抵靠主夹紧面和导轨时的纵截面。
图16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上方的在第三触发阶段结束且夹紧辊初次抵靠主夹紧面和导轨时的横截面。
图17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导向滑架的背对夹紧辊的端面高度处的在第三触发阶段结束且夹紧辊初次抵靠主夹紧面和导轨时的纵截面。
图18示出在如图15-17所示的阶段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由触发单元和电梯制动装置构成的整体组合。
图19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的在最终触发阶段结束时的纵截面。
图20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夹紧辊上方的在最终触发阶段结束时的横截面。
图2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的在导向滑架的背对夹紧辊的端面高度处的在最终触发阶段结束时的纵截面。
图22示出在如图19-21所示的阶段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由触发单元和电梯制动装置构成的整体组合。
图23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处于未触发状态的本发明触发单元连同制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24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处于未触发状态的本发明触发单元连同制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25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处于未触发状态的图23和图24所示类型的触发单元的从导轨侧看的视图。
图26示出仅单向的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未触发状态下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27示出仅单向的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偏心辊起效且夹紧辊仍与导轨间隔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28示出仅单向的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偏心辊滚动且夹紧辊最初接触到导轨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29示出仅单向的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且夹紧辊在导轨和触发夹紧面之间滚动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30示出仅单向的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且夹紧辊在导轨和主夹紧面之间滚动直至抵靠止挡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31示出仅单向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未触发状态下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32示出仅单向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偏心辊起效且夹紧辊仍与导轨间隔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33示出仅单向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偏心辊滚动且夹紧辊最初接触到导轨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34示出仅单向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且夹紧辊在导轨和触发夹紧面之间滚动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图35示出仅单向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触发单元在触发后且夹紧辊在导轨与主夹紧面之间滚动直至抵靠止挡时的在夹紧辊端面高度处的纵截面。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方式将结合图1-22来举例说明。
为了能解释触发单元1的工作方式,首先讨论电梯制动装置23的工作方式。对此先参考图1和图2。电梯制动装置23在电梯工作中被固定在轿厢框架上并且以其施压体27抱住电梯井道中的其中一个导轨6,如图3所示。电梯制动装置23因此随轿厢在其移行方向上运动。
在图1中,电梯制动装置23处于未触发位置。这意味着制动部件25不与导轨6接触。为了达到制动效果,制动部件25必须克服复位弹簧26的作用而运动到在施压体27和导轨6之间的楔形间隙中。一旦制动部件25处于楔形间隙中且轿厢沿导轨6继续移动,在此被设计为圆柱体的制动部件25就在导轨6上滚动并且自动将其自身进一步拉入楔形间隙中。制动部件25的运动方向在此与轿厢移行方向相反。由于施压体27被设计成在沿导轨6的两个方向上都有楔形间隙,故这在轿厢沿导轨6上行和下行时都是可能的。
一旦制动部件25处于楔形间隙中,电梯制动装置23的浮动安装的施压体27就在垂直于导轨6的方向上移动,使得电梯制动装置23的制动衬片28贴靠导轨6。只要轿厢继续沿相同方向移动且制动部件25继续被拉入到楔形间隙中,导轨6就被夹紧在制动部件25与制动衬片28之间。由此轿厢速度被制动到停止。为了能将制动或截停装置起效时的减速度调节到允许程度,制动衬片28通过盘簧29支撑在电梯制动装置的施压体27上。
因此为了将电梯制动装置23转变到制动状态,制动部件25必须先从其待用初始位置移出到楔形间隙中,在待用初始位置,该制动部件不接触导轨6。一旦制动部件25按双向工作方式或在双向工作中处于其中一个所述楔形间隙且在导轨6上滚动,就自动发生进一步制动。
因此,触发单元1的目的是用于在过高速度或加速度情况下使电梯制动装置23的制动部件25运动到楔形间隙中。
在此,在此处所讨论的实施例中,触发单元1和电梯制动装置23仅通过接合件22相连。它们本身优选被设计为物理上完全分开的单元。因此它们可以彼此独立地安装在轿厢框架上。这有如下显著优点,即,在已装电梯中已有的电梯制动装置可以被加装本发明的触发单元1。
接合件22通过其夹紧辊5连接至触发单元1。接合件22通过电梯制动装置23的制动部件25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23,分别参见图1。
接合件22由板条形成,板条优选由钢制成。接合件22在其面向触发单元1的一端优选配备有长孔17,例如如图1所示。销34穿过接合件22的长孔17而伸出。销34在其背对接合件22的一端被如此连接至夹紧辊5,即,它追随夹紧辊5平行于导轨6的平移运动并且不能在轴向上滑动。为了防止接合件22在销34的轴向上自其滑脱,选择性地在销34上设有锁定环35。
在触发单元1的如图1-3所示的未触发状态下,同轴于夹紧辊5布置的销34正好或基本上处于长孔17的中心,参见图1。长孔17的中心是指长孔17的如下区域,从该区域起,在平行于导轨6的方向上距长孔17两端的距离是相同的。
接合件22可转动安装在电梯制动装置23的制动部件25上。这意味着接合件22和制动部件25可彼此相对扭转,其中,在此设计为圆柱体的制动部件25的纵轴线作为旋转轴线。这具有如下优点:当制动部件25被接合件22转变为制动状态时,在接合件22与制动部件25之间不存在张力。
为了启动制动装置23,触发单元1必须在轿厢沿导轨6移行期间迫使接合件22进行相对于电梯制动装置23的平移相对运动,这使制动部件25运动到在导轨6与电梯制动装置23的施压体27之间的所述楔形间隙或(在双向工作方式下)运动到其中一个楔形间隙中。
这是如此做到的,即,触发单元1的夹紧辊5被置入与导轨6的接触中并由于连接到轿厢的触发单元1的平行于导轨6的运动而在导轨上滚动。由此,夹紧辊5以及连接到夹紧辊的销34进行相对于触发单元1的平移相对运动,该平移相对运动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导轨6进行。
在此,销34碰触长孔17的两端之一并随后将触发单元1的进一步相对运动传递给接合件22。这又导致接合件22将制动部件25拉入楔形间隙中并且制动过程被启动。因此将确保并非触发单元的每次致动都立即导致电梯制动装置23的启动,例如用于防止UCM的预防性致动就不会。
根据图4-6的未触发状态
图4-6以侧视图示出处于未触发状态(正如正常移行中出现的那样)的本发明触发单元1,但没有再次示出在电梯导轨6上的电梯制动装置23。
以下将解释触发单元1如何被触发或触发单元1如何又能被转变为未触发状态。
图5以在夹紧辊5的高度贯穿触发单元1的横截面图示出未触发的触发单元1。
在此能看到的未触发状态的特点是,夹紧辊5和与之同轴安装在销34上的偏心辊9都没有接触到导轨6。触发单元1因此随轿厢沿导轨6运动。
在未触发状态中,夹紧辊5与导轨6的可能接触被阻止。为了防止夹紧辊5或偏心辊9与导轨6接触,在图4中能清楚看到的电磁铁19在通电状态下以其推杆31压靠翘板18的翘板臂21。电磁铁19在此被螺栓连接至触发主体2。
翘板18由板条构成,板条理想地是被多重弯曲的且因此大多是柔韧的。
翘板18例如通过旋转支座32(根据图4)被固定在触发单元1的触发主体2上。触发夹紧面7位于翘板18的背对电磁铁19的翘板臂24上。借助于该触发夹紧面,翘板可以在其启动情况下直接压迫夹紧辊以使其朝导轨进给。
在触发单元1的未触发状态下,电磁铁19以其推杆31(如图4所示)压迫翘板18的翘板臂21。由此,翘板在此在逆时针方向上克服大多设计成扭转蝶簧13的弹簧件的作用地被保持在如图4所示的脱开位置。
因此,电磁铁19的任务是通过翘板18克服扭转蝶簧13的弹簧力并由此阻止触发夹紧面7朝着导轨6做枢转运动。故通过翘板臂21和24的长度之比至少在结构方面可以调节电磁铁19待施加的用于克服扭转蝶簧13弹簧力的力。这具有如下优点,即,电磁铁19可以具有相对小的结构尺寸及相应的电磁力,因此可设计得更轻、更便宜并且吸合更小的永久电流。
特别值得注意且因此在此要解释的是夹紧辊5的安装或引导,这结合图6最易阐明。
触发主体2上大多以位置固定的固定方式装有辊滑架导向机构15的导杆15a或40。大多具有相应的导向孔的导向滑架14在导杆15a或40上运动。两个在此最好呈螺旋压缩弹簧形式的弹簧件16被穿引到导杆15a或40上。它们借助其优选的弹簧座16a在两侧支撑到导向滑架14上。导向滑架在此可以通过压缩这一个或另一个弹簧件16而沿着和逆着移行方向在导杆15a或40上移动。在最简单情况下,辊滑架导向机构基本上达成以下任务,即,导向滑架总是又返回其在未触发状态下所处的中心位置。导向滑架于是可以绕导杆15a或40转动地在其上被引导。在要求更高的其它情况下,导向滑架也可被设计成由导杆15a或40给其提供加强引导,例如抗旋转地或以缩小的转动间隙引导它。
但这尚不足够,因为如预览图10所能最清楚看到地,导向滑架14本身具有在此优选呈大多设计为金属板弯曲件的横向导向件形式的横向导向机构14a。它引导销34,在销上在此同轴安置有夹紧辊5和偏心辊9并且通过销也形成与接合件或连接杆22的接合。引导方式如下:该销可如此上下运动,即,夹紧辊连同偏心辊一起可朝着导轨进给或从导轨抬离。
在此,偏心轮的拉伸弹簧一般用作复位弹簧。它以一端挂在偏心轮9上,以其另一端挂在大多在沿径向远离导轨的方向上从导向滑架14突出的固定臂上,如图5所示。拉伸弹簧将偏心轮9拉动或转动至其在未触发状态下所处的备用位置。拉伸弹簧在此优选也同时如此定位和设计,即,它为此通过其间接施加到销34上的拉力将夹紧辊5拉入其远离导轨6的备用位置。
根据图7-10的第一触发阶段
一旦由未示出的检测系统确定轿厢有高到不允许的速度或加速度,则中断电磁铁19的通电。触发单元1的触发状态在图7-10中被示出。
断电的电磁铁19不再对推杆31施加压力,使得翘板臂21不再承受推杆31的作用力。这导致不再施力来克服蝶簧13的或相应蝶簧组的弹簧力。蝶簧由此使翘板臂与大多直接由其构成的触发夹紧面7一起转动,在此是顺时针转动。
由此,触发夹紧面7压迫夹紧辊5且使之连同其销34一起沿横向导向机构14a朝着导轨6移动。
当在其未旋转的静止位置沿径向略微从夹紧辊外径突出的偏心辊9抵靠导轨(尤其如图7和图8所示)时,朝着导轨的运动就先暂时结束。
根据图11-14的第二触发阶段
要说明的是,偏心辊9被设计成圆柱体或圆柱体部段,其理想地被摩擦衬片包围。偏心辊9如前所述地可转动安装在同一销34上。偏心辊9的旋转轴线没有同轴于偏心辊9自己的纵轴线延伸。如果轿厢现在在偏心辊初次接触到导轨之后继续沿导轨6运动,则偏心辊9沿导轨6滚动,而其起到阻挡作用的直径缩小。
因为有所述横向导向机构14a,这导致夹紧辊5在触发夹紧面的持续施压下继续向导轨6运动,直到其本身接触到导轨6。
依据图11-14,上述内容再次变得清楚。可以看到,只有当偏心辊9在导轨6上滚动达一定弧度时,夹紧辊5才接触到导轨6。在图11-14中,这针对轿厢沿导轨6下行的情况被示出。
这有如下优点,即,在制动装置23被触发之前,存在一定缓冲。这例如在以下情况下是有意义的,此时触发单元已贴靠轿厢导轨,以便例如保证停在停留点前的轿厢肯定无法在其变化载重的影响下从停留点溜梯,这在此称之为UCM或“非预期轿厢运动”。
但如果轿厢运动仅为毫米级别的运动,则肯定不需要截停装置做出响应。因为如果夹紧辊5真的在导轨6上滚动且通过接合件22使制动装置23的制动部件25运动到楔形间隙中,则制动部件25必须为了电梯再次投入运行而移动离开楔形间隙。但这只能通过使轿厢回撤一段来实现。
根据图15-18的第三触发阶段
在图15-18中示出夹紧辊5如何在其本身接触到导轨之后因为轿厢沿导轨6的进一步运动(在此是下行)而在导轨上滚动。在此,夹紧辊5逆着当前的轿厢移行方向运动。它因此相对于触发单元1在反向移行方向上做平移相对运动。
在此,夹紧辊5从触发夹紧面7与导轨6之间的间隙移出并且进入在上主夹紧面8与导轨6之间的间隙中。触发夹紧面7在此实施例中是翘板18的一体组成部分。
触发夹紧面7的任务只是在触发过程中允许夹紧辊5开始在其与导轨6之间滚动。
由这个或这些扭转蝶簧13通过触发夹紧面7施加至夹紧辊5的朝向导轨6的压力大到足以可靠地造成夹紧辊5在导轨6上滚动所需要的摩擦。如果夹紧辊5必须已经在触发夹紧面7区域中通过销34迫使接合件22做运动,则朝向导轨6所施加的压力必须明显更大,才能防止在导轨上打滑,但这也将显著增大复位到初始位置所需要的力。
但由于接合件22中有长孔17,夹紧辊5必须在其通过销34迫使接合件22相对于触发单元1做平移相对运动之前先沿导轨6滚动一段。长孔17的尺寸一般如此设定,即,只有当夹紧辊5可靠保持在主夹紧面8与导轨之间时,夹紧辊5才会以销34抵到长孔17的相应端头且随后向电梯制动装置施以明显的力。
为了使该夹紧辊5在到达长孔17端头后且在受力状态下仍然在导轨6上滚动并且继续执行相对于触发单元1的平移相对运动,它在主夹紧面8与导轨6之间的间隙中被施以朝向导轨6的明显更大的压力。这是如此实现的,即,主夹紧面8支撑在一个弹簧30上。在此可以想到的是主夹紧面8是弹簧30的一体组成部分。弹簧30例如是由弹簧钢构成的钢片,其具有U形横截面并带有平行于主夹紧面8的对称的两臂。弹簧30通常直接被螺栓连接到触发主体2并且支撑在触发主体上。
弹簧30在此选择性地按下述方设计,即,当夹紧辊进入主夹紧面8与导轨6之间的间隙时,施加于夹紧辊5的压力最大。随着夹紧辊5在间隙中(或至少在间隙端头区域中)继续运动,弹簧30的弹簧力减小。因为电梯制动装置越是自身已经准备好在导轨上楔入,其所需继续施加的触发力就越小。由此确保在操作结束之后、即在电梯制动装置最终触发之后,夹紧辊5在轿厢停止之前不会在大的压力下贴沿导轨滑动。由此防止在制动过程已经启动后在夹紧辊5或导轨6上出现不必要的磨损。
因为接合件22运动所需要的作用于夹紧辊5的压力是由支撑在触发主体2上的弹簧30造成的,而不是由这个或这些扭转蝶簧13造成的,故扭转蝶簧13的尺寸可以设定得明显更小。因此,电磁铁19只需克服明显较小的弹簧力就能将触发单元1恢复到未触发状态或将其保持在未触发状态。故也可以采用尺寸设定明显更小的电磁铁19。
根据图19-22的最终触发阶段
图19-22示出处于最终触发状态的触发单元1。在此,夹紧辊5在导杆上运动达足够距离而使得制动装置23的制动部件25通过接合件22进入施压体27与导轨6之间的楔形间隙中且制动衬片28贴靠导轨6。
为了使电梯制动装置23且触发单元1也同时又转变为未触发状态,轿厢必须逆着原先的移行方向移行。
由此,夹紧辊又从其如图19所示的位置经过如图15所示的位置转移到如图11所示的位置。现在,只需又将电磁铁19通电。接着,推杆31又压迫翘板臂21。由此使翘板臂21枢转至其备用位置,在此是逆时针枢转。
由此,夹紧辊被释放,得以运动离开导轨。拉伸弹簧10现在不仅将偏心辊拉向其备用位置,也拉动夹紧辊。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由图23-25示出。
第二实施例在其原理和工作方式方面对应于第一实施例。因此,其中所述的内容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除非从以下提出的区别中明确另有说明。
如结合图23能清楚看到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第一实施例将触发夹紧面7作为翘板18的翘板臂24的直接组成部分来形成。在因此第一实施例中,翘板18是触发器20的组成部分,其直接接触夹紧辊5。
在第二实施例中也采用翘板18,但其没有直接接触到夹紧辊5。相反,与翘板18相连的是一个辊保持架4,这结合图25能清楚看到。辊保持架4具有两个侧板或侧向部39,它们配设有长孔,长孔可以供夹紧辊5的轴34向外穿过。两个侧板39通过位于其间的触发夹紧面7相互连接并由此形成朝向导轨6敞开的辊保持架,这结合图24和图25通过对照能清楚看到。
如也在图25中较好地看到地,导向滑架14的设计和引导以及安装与第一实施例中完全一样。特别是,导向滑架14具备横向导向机构或导向槽14a,夹紧辊5的销或轴34在其中横向于电梯轿厢移行方向地可被来回引导。如依据图24所清楚看到地,导向滑架在四个滑杆12上被引导,压缩弹簧件13被穿引到滑杆上。滑杆12与弹簧件13一起形成直线导向机构11,辊保持架4沿此可按单纯平移的方式朝着导轨移动且又离开导轨。
如也能清楚看到地,翘板18以其第二翘板臂24铰接在辊保持架4的远离导轨6的一侧。只要电磁铁19被通电,它就以其推杆31压到第一翘板臂21上并且如此枢转翘板18,即,翘板将辊保持架4拉离导轨,因此在图24所提供的图示中是沿逆时针枢转。一旦电磁铁19不再通电,则推杆31的施力不再存在。由此,弹簧件13的预紧力可以如下作用于滑杆12,即,辊保持架4被压迫向导轨6。由于夹紧辊5以其轴34在辊保持架4的两侧39的长孔内被引导,故辊保持架4朝向导轨6带动夹紧辊5。但一旦以转动轴承37安装在辊保持架4上的偏心辊9抵靠到导轨6,该运动就先暂时结束。夹紧辊5在此时刻还未贴靠导轨6。只有当轿厢现在仍继续相对于导轨沿着或逆着移行方向运动时,偏心辊9才在导轨6上滚动。它们如此位移或旋转,即,辊保持架4可以被进一步压迫向导轨,使得夹紧辊5现在也接触到导轨。由此夹紧辊5被夹紧在导轨6与辊保持架的触发夹紧面7之间并现在开始在此滚动。通过这种方式,夹紧辊5执行相对运动并且最终运动到在主夹紧面8与导轨6之间的间隙中。优选从此时刻开始,销或轴34开始伸向图23在接合件22或杆22中所示出的长孔端头,因此也开始真正的电梯制动装置致动过程。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由图26-30示出。两个在先实施例分别示出适于在上行和下行时双向触发的触发器,而第三实施例是仅适于单向触发的触发器。但原则上该触发器的结构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触发器,故其中所述的内容也适用于第三实施例。尤其是,偏心辊9在此起到的作用与已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情况完全一样。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由图31-35示出。在这里也适用的是,第四实施例仅是适于单向触发的触发器。原则上,此触发器的结构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触发器。故其中所述的内容也适用于第四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辊保持架在第四实施例中以不同方式被引导。它不再单纯地被直线引导并且相应地不再单纯地平移向导轨。相反,辊保持架具备自己的枢转支座11,它可绕该枢转支座朝向和离开导轨地枢转。但特别是,偏心辊9在此起到的作用与已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情况完全一样。
附图标记列表
1 触发单元
2 触发主体
3 未定
4 辊导向体或辊保持架
5 夹紧辊
6 导轨
7 触发夹紧面
8 主夹紧面
9 偏心辊
10 (偏心辊的)复位弹簧
11 直线导向机构
12 滑杆
13 直线导向机构的压缩弹簧件
14 辊滑架
14a 横向导向机构
15 辊滑架导向机构
15a 导杆
16 辊滑架导向机构的弹簧件
16a 弹簧座
17 长孔
18 翘板
19 电磁铁
20 触发器
21 翘板臂(电磁铁的作用对象)
22 接合件
23 电梯制动装置
24 翘板臂
25 电梯制动装置的制动部件
26 制动装置的复位弹簧
27 电梯制动装置的施压体
28 电梯制动装置的制动衬片
29 电梯制动装置的盘簧
30 主夹紧面的弹簧
31 电磁铁的推杆
32 翘板的旋转支座
33 轿厢框架的竖梁
34 用于连接夹紧辊和接合件的销
35 销的锁定环
36 滑杆的滑动衬套
37 偏心辊的转动轴承
38 辊导向体或辊保持架的腹板
39 辊导向体或辊保持架的侧板
40 辊滑架导向机构的杆
41 缩窄部
42 张紧弹簧

Claims (8)

1.一种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23)的触发单元(1),具有能安装在轿厢上的触发主体(2)、触发器(20)和接合件(22),该触发单元(1)能够通过该接合件连接至该电梯制动装置(23),
其中,该触发单元(1)优选设计成与所述电梯制动装置(23)完全分开的组件,其在按规定的安装状态中只通过该接合件(22)连接至该电梯制动装置(23),
其中,该触发单元(1)包括能由该触发器(20)致动的触发夹紧面(7),该触发夹紧面在触发之后与夹紧辊(5)一起横向于电梯移行方向朝着其对应所属的电梯导轨(6)运动,直到该夹紧辊(5)被夹紧在该触发夹紧面(7)与该电梯导轨(6)之间并在该触发夹紧面(7)与该电梯导轨(6)之间滚动,
其特征是,
优选紧邻或同轴于该夹紧辊(5)地设有至少一个偏心辊(9),该偏心辊按如下方式偏心地设计和安装,即,该偏心辊在触发过程中比该夹紧辊(5)更早地接触到该导轨(6),并且只有当该偏心辊在该导轨(6)上滚动的情况下,该偏心辊才允许该夹紧辊(5)进一步向该导轨(6)进给。
2.优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单元(1),其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23),该触发单元具有能安装在轿厢上的触发主体(2)、触发器(20)和接合件(22),该触发单元(1)能够通过该接合件连接至该电梯制动装置(23),
其中,该触发单元(1)优选设计成与所述电梯制动装置(23)完全分开的组件,其在按规定的安装状态中只通过该接合件(22)连接至该电梯制动装置(23),
其中,该触发单元(1)包括能由该触发器(20)致动的触发夹紧面(7),该触发夹紧面在触发之后与夹紧辊(5)一起横向于电梯移行方向朝着其对应所属的电梯导轨(6)运动,直到该夹紧辊(5)被夹紧在该触发夹紧面(7)与该电梯导轨(6)之间并在该触发夹紧面(7)与该电梯导轨(6)之间滚动,
其特征是,
该夹紧辊(5)被辊滑架导向机构(15)在平行于所述移行方向的方向上引导,该辊滑架导向机构包括导杆(15a),在该导杆上安装有能沿其移动的导向滑架(14),该导向滑架又借助横向导向机构(14a)保持该夹紧辊(5)的旋转轴,沿着该横向导向机构,该夹紧辊(5)的旋转轴并且该夹紧辊(5)随其能够朝着该导轨(6)进给或从该导轨抬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发单元(1),其中,该触发单元(1)包括能被该触发器(20)致动的触发夹紧面(7),该触发夹紧面在触发之后与夹紧辊(5)一起横向于电梯移行方向朝着其对应所属的电梯导轨(6)运动,直到该夹紧辊(5)被夹紧在该触发夹紧面(7)与该电梯导轨(6)之间并且在该触发夹紧面(7)与该电梯导轨(6)之间滚动,
其特征是,
该触发器(20)是翘板(18),其一端与最好呈电磁铁(19)形式的触发致动部件合作,其另一端提供用于与该夹紧辊(5)相互作用的触发夹紧面(7)。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与权利要求2相关联的触发单元(1),其特征是,该导向滑架(14)形成用于复位弹簧(10)的接合点,该接合点优选位于朝着远离该导轨(6)的方向自该导向滑架突出的臂上,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偏心辊(9)上并且该复位弹簧将该偏心辊(9)拉向其备用位置。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触发单元(1),其特征是,该导杆(15a)直接支撑在该触发主体(2)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触发单元(1),其特征是,该导杆(15a)上装有两个弹簧件(16)、最好是压缩弹簧,该导向滑架(14)定位在这两个弹簧件之间,使得该导向滑架在该导杆(15a)上能克服其中一个所述弹簧件(16)的张力而朝向平行于移行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或者克服第二弹簧件(16)的张力而朝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触发单元(1),其特征是,在两个移行方向上看在该触发夹紧面(7)的两侧与之相接的是主夹紧面(8),所述主夹紧面与该触发夹紧面(7)分开地安装于该触发主体(2),且其中,该触发夹紧面(7)和所述主夹紧面(8)布置和设计成:无论当前执行的是上行还是下行,都使该夹紧辊(5)越过该触发夹紧面(7)的各相应端地滚动到在所述主夹紧面(8)与该导轨(6)之间的间隙中。
8.一种用于制动和/或截停电梯轿厢的功能单元,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触发单元(1)和由其致动的制动或截停装置(23),该制动或截停装置优选完全安装在与该触发单元(1)分开的壳体或支座中并且与该触发单元(1)仅通过最好呈抗推压的连接杆形式的外部接合件(22)相连。
CN202280088963.4A 2022-01-13 2022-12-20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Pending CN1186328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22100182.0 2022-01-13
DE202022100182.0U DE202022100182U1 (de) 2022-01-13 2022-01-13 Auslöseeinheit zum Betätigen einer Aufzugbremsvorrichtung
PCT/EP2022/087065 WO2023134982A1 (de) 2022-01-13 2022-12-20 Auslöseeinheit zum betätigen einer aufzugbrem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32815A true CN118632815A (zh) 2024-09-10

Family

ID=8022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88963.4A Pending CN118632815A (zh) 2022-01-13 2022-12-20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8632815A (zh)
DE (1) DE202022100182U1 (zh)
WO (1) WO20231349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95491T1 (de) 1996-03-01 2000-09-15 Cobianchi Liftteile Ag Bremsfangvorrichtung und bremsbacke, insbesondere für aufzugskabinen
AT501415B1 (de) 2005-01-21 2009-01-15 Wittur Gmbh Brems- bzw. fangeinrichtung für eine aufzugskabine
DE202019105584U1 (de) 2019-10-10 2019-10-22 Wittur Holding Gmbh Auslöseeinheit zum Betätigen einer Aufzugbremsvorrichtung
ES2921363B2 (es) * 2021-02-16 2023-04-14 Orona S Coop Sistema de activación electromecánico para paracaídas de aparatos elevado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2100182U1 (de) 2022-01-20
WO2023134982A1 (de) 2023-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3279B (zh) 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
CN118556031A (zh)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CN114787062B (zh) 用于作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JP498721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ブレーキ装置
US9828213B2 (en) Elevator braking method
KR102359145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안전 브레이크
EP2084095B1 (en) Elevator braking device
EP2112116B1 (en) Safety device for elevator
JP5026743B2 (ja) プログレッシブ安全装置
CN111032554B (zh) 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
MX2007013686A (es) Sistema de freno,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procedimiento para registrar una funcion del sistema de freno y conjunto de modernizacion.
CN113574001B (zh) 防坠制动装置和防坠制动方法
EP3674248B1 (en) An elevator car parking brake
CN115362115A (zh)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器的触发单元
US7374021B2 (en) Combined elevator guiding and safety braking device
CA2218823C (en) Sliding safety gear
CN118632815A (zh) 用于致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KR101698546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비상 정지장치
EP1549582B1 (en) Combined elevator guiding and safety braking device
AU2020402079B2 (en) Brake device, e.g. with a wedge-shaped brake element, for braking a travelling body that can be moved in a guided manner along a guide rail in a movement direction
CN109775508B (zh) 紧急制动装置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
EP3789334B1 (en) Braking device for elevator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braking method
US20230399199A1 (en) Resetting a safety actuator in an elevator system
CN114787064A (zh) 用于制动能够沿导轨在移位方向上被引导地移位的行驶体的、例如具有偏心元件的制动装置
AU2020396188A1 (en) Apparatus for guiding and braking a travelling body of a lift system, which body is to be moved along a guide tr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