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576A - 减少系统开销的tcp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减少系统开销的tcp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576A
CN1184576A CN96193947A CN96193947A CN1184576A CN 1184576 A CN1184576 A CN 1184576A CN 96193947 A CN96193947 A CN 96193947A CN 96193947 A CN96193947 A CN 96193947A CN 1184576 A CN1184576 A CN 1184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computer
faucet
reques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3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0937C (zh
Inventor
里德·里查德·比亭格
米切尔·勒维·弗莱克尔
巴龙·考那留斯·豪塞尔
戴维德·布鲁斯·林德奎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4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09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093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6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transport layer [OSI layer 4]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减少通过通信链接以TCP协议从驻留于第一计算机中的第一应用程序传输到驻留于第二计算机中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接收由第一应用程序开始的请求数据的第一虚拟插口。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第一实插口并在第二计算机中建立第二实插口以通过外部通信链接连接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并且维持第一实插口和第二实插口直到请求数据已被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在第二计算机中对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虚拟插口,其中第二虚拟插口对应于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连接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将和第一虚拟插口相连系的请求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一实插口并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协议传输。第二实插口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并且进行信号分离。将信号分离后的请求数据提供给对应的第二虚拟插口,该第二虚拟插口将请求数据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

Description

减少系统开销的TCP通信系统
本发明涉及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例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两个计算机之间以低速或无线通信连接进行通信,一个计算机运行客户机应用程序,另一个计算机运行服务器应用程序,其中通信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
最近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宣传和强调已经使公众日益意识到并接受互连网作为公共通信媒体。对互连网作为在多重网络之间通信和会话的可视媒体的这种宽广的认识也已经形成广泛的依靠互连网标准协议在计算机网络间进行对话的既定用户基础。
互连网的范型是客户机-服务器关系,其中互连网客户机(浏览器)和互连网服务器通信。为了提供对互连网更多的访问,客户机和服务器使用的通信协议和语言都已经标准化。这些协议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它是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及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TCP/IP),它的TCP部分是用于计算机间或应用程序之间通信的专用传输协议。被标准化的还有客户机和服务器通信所使用的语言,它被称作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由于这些协议和语言与机器无关,并且利用无连接最优成绩协议来发送信息,因此各个事项是完全自主的。这样,例如,从客户机来的每条信息都含有关于浏览器权力的信息并且对于将被完成的通信和其它任一通信无关。这种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自主特性可称作为“无状态”通信,并且对于指定的通信增加了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所必须传输的数据的数量。
在全球网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语境中,客户机可是作为用户界面的网浏览器,网浏览器将用户的请求发进给适当的网服务器,并且格式化和显示从网服务器返回的HTML数据。网浏览器同样估算HTML数据以决定在HTML数据中是否存在任何要求网浏览器启动的后继浏览器请求的超连接语句。网服务器作为客户机的服务器处理网浏览器的请求及以HTTP数据流的HTML数据部分返回被请求的响应。
作为全球网通信的典型例子,网浏览器启动向网服务器请求“主页”的情况说明了HTTP,HTML,TCP和网浏览器以及网服务器之间的基本关系。当网浏览器的用户向某一特定网站请求信息时,网浏览器通过向网服务器发送一“取得”请求确定所要求的网站,对于本例来说是“主页”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来启动和网服务器的通信。URL作为网站的地址,在互联网上是统一的。网服务器随后获得并传输对应于由URL确定的主页的HTML数据给网浏览器。这种操作包含在互联网上由互联网服务器进行的远程通信或URL可确定浏览器所连接的局域网中的服务器。网浏览器随后估价从网服务器以HTTP数据流接收到的HTML数据以查看其中是否嵌入有任何超级连接,例如一个图标或图像,如果存在这样的超级连接就启动确定超级连接的URL的请求以获得确定的数据。这些数据随后被编入主页并显示给用户。如这个简单例子所示,由网浏览器发送的单用户输入请求可导致由网浏览器自动执行的多个附加的请求以响应对应于用户输入请求的HTML数据的接收。
基于互联网的系统的基本通信结构描述于图1。在图1中,网浏览器10通过通信链接15和网服务器20通信连接。这种通信链接是典型的局域网连接、广域网连接、通过电话线的连接或多种连接方式的组合。网浏览器10和网服务器20采用TCP/IP通信。对于互联网通信的大部分,网浏览器和网服务器采用通过网浏览器和网服务器之间的TCP/IP链接在网浏览器和网服务器之间传输的类属通信协议HTTP进行通信。网浏览器10和网服务器20之间实际上传输的数据是如上所述的HTTP数据对象(例如HTML数据)。网服务器20可能是一代理者,它从若干网浏览器接收网浏览器通信并将这些通信传输给适当的服务器。
网浏览器/网服务器、他们的共有信息和传输协议、HTML和HTTP的普及已经使公众很快接受网技术作为网络访问信息的通用界面。此外,由于用于网浏览器和网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协议和语言的标准化,从而不论用户使用Netscape NavigatorTM,NCSA MosaicTM,WebExplorerTM或其它任何网浏览器作为他们访问网络信息的网浏览器,通信协议和语言都是相同的。从而,和互联网连通性相结合的网浏览器的大量已安装的用户基础,网应用程序编写容易及服务器采用HTTP规定的公共网关接口(CGI)使网技术对于大多数格式型应用程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的同时,移动式计算也越来越普及。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个人数字/通信助理器(PDAS/PCAS)及其它便携式设备已经使得对无线通信的要求增加。但是,无线广域网,蜂窝式通信和无线电分组通信如果用于网语境中都将受到同样的限制。通信每个字节的高费用,反应时间慢,带宽低及不可靠性都妨碍无线技术应用于全球网的无状态通信协议。另外,由于网协议无状态,通过无线连接传输的每次请求的数据量和请求的次数都将大于非自主式通信所必需的数据量及请求次数。这样,由于网技术通用性方面的因素加重了无线技术的弱点,因此将无线技术或任何低速通信技术和网技术结合看起来是不实际的。
鉴于上述的局限性,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用于应用程序之间传输数据的系统开销的数量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用于网浏览器/网服务器环境中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和低速或无线通信系统中现有的通信协议和语言兼容,而不需要修改网浏览器或网服务器应用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这种系统在应用程序之间利用TCP/IP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时能减少所要求的通信量,并由此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鉴于这些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通过通信链接从驻留于第一计算机中的第一应用程序传输到驻留于第二计算机中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的方法,其中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通信协议从第一计算机将数据传输到第二计算机。该方法包括为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接收源于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数据的第一虚拟插口。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第一实插口并在第二计算机中建立第二实插口,以通过外部通信链接连接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在第二计算机中对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虚拟插口,其中第二虚拟插口对应于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连接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和第一虚拟插口相联系的请求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一实插口并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协议传输给第二实插口。第二实插口从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到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并且进行多路分离。被多路分离后的请求数据被提供给对应于响应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建立的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二虚拟插口。第二虚拟插口接收到的请求数据被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此外,维持第一和第二实插口直到对应于建立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请求数据已被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为止。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和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相关的第二虚拟插口,从第二应用程序接收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响应数据。第二虚拟插口接收的响应数据被多路传输到第二实插口并通过外部通信链接传输给第一实插口。第一实插口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响应数据并且进行多路分离。多路分离后的响应数据被提供给对应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作为对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的响应。第一虚拟插口将其接收到的响应数据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数据被多路传输后,关闭第二虚拟插口。在响应数据被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后,关闭第一虚拟插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当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时关闭第一和第二实插口。或者,在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后一预定时间关闭第一和第二实插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情况中,第一应用程序包括网服务器,第二应用程序包括网浏览器。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情况中,外部通信链接包括无线通信链接。
如同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一样,上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各种情况也可以以设备或具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方法的程序产品的方式提供。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典型的网浏览器/网服务器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利用客户机截取和服务器截取的实施例的网浏览器/网服务器的方框图;
图3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相干超高速缓存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中由客户机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相干超高速缓存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中由客户机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相干超高速缓存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相干超高速缓存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中由客户机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差分数据传输的最佳实施例中由客户机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差分数据传输的最佳实施例中由客户机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差分数据传输的最佳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现差分数据传输的最佳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截取模块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种情况的方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的方框图;
图13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机截取模块或者服务器截取模块的插口管理器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机截取功能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截取功能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6-1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虚拟产生操作的流程图;
图16-2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发送操作的流程图;
图16-3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虚拟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图16-4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选择操作的流程图;
图17-1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刷新操作的流程图;
图17-2为描述根据本发明采用虚拟插口的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关闭操作的流程图;
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下文将参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表示出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也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不应当被认为局限于在此所陈述的这些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本发明公开彻底完全,并将向本领域有经验的人员完全通报本发明的范围。从头至尾,同样的数码代表同样的部分。
图3到图10和图13到图17-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的流程图。需要明白的是流程图的每一个方框及流程图中方框的组合都可用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装入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以产生一台机器,从而这些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流程图方框或方框组合中所规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入可控制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以特定的方式运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从而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一种包括实现流程图方框或方框组合中规定的功能的指令装置的产品。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入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以产生一系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完成的操作步骤以产生一种计算机执行的方法,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实现流程图方框或方框组合中规定的功能的步骤。
于是,流程图中的方框支持实现特定功能的装置的组合及实现特定功能的步骤的组合。同样需要明白的是,流程图的每一个方框或方框的组合可由基于特定目的的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来实现,这种计算机系统实现特定目的的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特定功能或步骤或它们的组合。
图2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网浏览器10和客户机截取模块30连接。网服务器2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连接。客户机截取模块30随后通过通信链路35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通信。网浏览器10和客户机截取模块30可包含于第一计算机5中。服务器截取模块40和网服务器20可包含于第二计算机6中。第一计算机5和第二计算机6通过外部通信链路35通信。
具体地说,网浏览器10是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也是采用HTTP和HTML的互连网网服务器20通信的互连网网浏览器。在操作上,网浏览器10输出由客户机截取模块30截取的HTTP数据流。客户机截取模块30对HTTP数据流的截取可通过使用TCP/IP回送性能来完成,其中客户机截取模块驻留于网络号为127,例如127.0.0.1的IP地址。随后客户机截取模块30将HTTP数据流转换或变换为客户机/服务器专用协议并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传输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并重新产生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最初的HTTP数据流。重新产生的HTTP数据流随后被传输到网服务器20。网服务器20以互联网网服务器常规的方式响应该HTTP数据流。如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一样,网服务器20也可是允许多重浏览器和互联网连接的代理者。
当网服务器20接收到向网浏览器10传输的,例如,响应浏览器请求特定URL主页的信息时,网服务器20输出对应于将被发送给网浏览器10的通信的HTTP数据流。这种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被服务器截取模块40截取并被转换为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对应于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的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随后在外部通信链接35上从第二计算机发送给第一计算机。客户机截取模块30接收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并且重新产生对应于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的最初的HTTP数据流,并将该HTTP数据流提供给网浏览器10。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外部通信链接35是无线通信链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用户能够接受的系统性能,需要在通信频率和必须在外部通信链接35上传输的信息数量两方面减少在外部通信链接35上的通信数量。因此,本发明采用超高速缓存,差分和协议还原技术来减少在外部通信链接35上要求的通信数量。这些技术通过将HTTP无状态或随机协议转换为利用特定于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客户机/服务器专用协议来减少通信的数量和频率。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及将要说明的都是对于单网浏览器应用程序和单网服务器应用程序,但是如同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一样,本发明的好处和优点也可在和单网服务器相联系的多重网浏览器上实现。这样,本发明的方法,设备和程序产品就和多重浏览器相联系,该多重浏览器中的每个浏览器各与一个客户机截取模块相连,并且这此客户机截取模块随后和网服务器或网代理者的服务器截取模块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客户机截取模块3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都具有超高速缓存能力。驻留于第一计算机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存储将由网浏览器接收到的响应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HTTP数据流。驻留于第二计算机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存储从网服务器接收到的响应浏览器开始的通信的HTTP数据流。
如同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一样,驻留于第一计算机或第二计算机中的超高速缓存的大小任意,取决于计算机的特定硬件的配置情况。这些超高速缓存存储每次通信的信息,包括,通信的URL,基于通信内容的独特标识符,例如通信数据的循环冗余检验(CRC),指示超高速缓存入口产生或被刷新的存储数据时间(SDT)及通信的数据。这样对于每个存储于超高速缓存中的通信可以产生一个超高速缓存入口目录。此外,由于任意给定硬件配置中的可用资源限,可利用本领域有经验人员知道的任何维持超高速缓存驻留于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的超高速缓存的技术。这样,例如,如果添加新的入口而超出了用户确定的超高速缓存的大小,那么超高速缓存可使最先的目录入口无效,随后将新入口添加到被无效的入口的位置。此外,超高速缓存入口可跨过网浏览器或网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多个实例或第一计算机或第二计算机中的偶数加电循环中被维持以产生持久的超高速缓存。
下面将参考描述客户机截取模块3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的操作的流程图图3到图6来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情况的超高速缓存结构的操作。
参见图3,框100指示客户机截取模块已接收到从网浏览器10来的请求。该请求可采取HTTP数据流的形式。客户机截取模块30检查来到的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如框105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从URL中确定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请求的信息是否已存入驻留于第一计算机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中。
如果对应于URL的信息没有存入客户机超高速缓存,那么客户机截取模块执行框106描述的操作。客户机截取模块30在外部通信链接35上向服务器截取模块40传输一个请求。
然而如果询问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如框105所描述,存在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客户超高速缓存入口,那么在最简单的实施例中,这个信息以HTTP数据流的形式被提供给网浏览器。然而,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实现的是在此称为对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超高速缓存入口的相干性间隔检查。该操作如图3的框110所示。
客户机截取模块的相干性间隔由用户确定,它是超高速缓存入口失效前存在的时间长度,并且即使给出,也必须通过从网服务器请求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信息来刷新。框110反映的相干性间隔检查通过将当前日期和时间与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和用户确定的相干性间隔之和作比较来完成。如果当前日期和时间大于这个总和,那么存储于超高速缓存中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信息已无效,就选取框110的“否”支路。但是,如果当前日期和时间小于SDT加上用户确定的相干性间隔之和,则选取框110的“是”支路,并且如框111所示,超高速缓存入口以HTTP数据流的形式被提供给浏览器,从而完成图3中框100中的客户机截取模块接收到的浏览器开始的通信。
如果框110所示的相干性间隔检查确定驻留于第一计算机的超高速缓存入口无效,那么向服务器截取模块发出检查驻留于第二计算机中的超高速缓存入口的相干性的请求。该操作示于图3的框112中。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向服务器截取模块40提供特定客户机截取模块30的相干性间隔,网浏览器10开始的HTTP请求以及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URL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的内容的独特标记来完成这一操作。在一最佳实施例中,这种独特的标记是循环冗余检验的结果或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
现在参看图5,它反映的是响应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从客户机截取模块30接收的信息的服务器截取模块操作。当服务器截取模块40从客户机截取模块接收一个请求时,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到预定的客户机相干性时间间隔,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及源于网浏览器的HTTP请求,对这些信息的接收示于图5的框120中。
在从客户机截取模块30接收这些信息后,服务器截模块40检查它的驻留于第二计算机中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以确定是否存在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HTTP请求的URL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在询问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如框125所示之后,如果服务器截取模块40确定存在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请求的信息的超高速缓存入口,则选取框125的“是”支路。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服务器截取模块40的当前日期和时间与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请求的信息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和从客户机截取模块接收到的预定客户机相干性时间间隔之和作比较。
如果当前日期和时间小于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及相干性时间间隔之和,则选取图5的框130的“是”路径。服务器截取模块40随后将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和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作比较以确定这两个超高速缓存入口是否相同。如果这两个超高速缓存入口相同,则选取框135的“是”路径,如框136所示,一个“相干”响应被发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
如果框135的条件确定CRC们不相同,那么包含于客户机超高速缓存中和服务器超高速缓存中的信息不相同,如框137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通过外部通信链接向第一计算机发送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向客户机截取模块30发送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时,服务器截取模块将入口转换为包含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数据及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时期的客户机专用通信协议,从当前日期和时间中减去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计算得到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时期。
最后,对于图5,如果SDT和预定的客户机相干性时间间隔之和小于当前日期和时间或者不存在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URL的超高速缓存入口,那么就分别选取框130或框125的“否”支路。这样,将执行框126的操作,并且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向服务器以HTTP数据流发送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如果服务器截取模块40必须向服务器以HTTP数据流发送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那么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执行图6的操作。
如图6框140所示,为响应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服务器截取模块将从网服务器接收HTTP数据流,接收HTTP数据流时,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计算HTTP数据流的CRC并且暂时存储HTTP数据流,随后,如框145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询问HTTP数据流并且确定是否存在对应于HTTP数据流的URL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如果这样的入口确实存在,那么执行框145的“是”支路。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最新计算得到的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的CRC和对应于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响应通信的URL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相比较,如框150所示。如果两个CRC是相同的,那么执行框150的“是”支路。服务器截取模块40更新用于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如框151所示,并且将暂时存储的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清空,如框152所示。
如果CRC比较的结果表明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不同于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那么就执行框150的“否”支路。服务器截取模块40从服务器超高速缓存中除去存在的数据,如框153所示,并且如框154所示,用新的信息更新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如框154所示,这种更新包括在服务器超高速缓存中存入网服务器通信的CRC,存入作为超高速缓存入口的部分的当前日期和时间作为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及存入HTTP数据流。在任一情况下,不论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被更新还是发现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和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相同,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都要确定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是否和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一样。这个操作如框155所示。
如果服务器截取模块40确定对应于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响应的超高速缓存入口不存在,那么就选取框145的“否”支路。通过存入从网服务器来的响应的URL,通过存入从网服务器来的响应的CRC,通过存入HTTP数据流,以及通过存入作为SDT的当前日期和时间来产生一个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如框146所示。在产生了一个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超高速缓存入口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 0再次将这一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和相应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作比较,如框155所示。
如果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和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比较的结果表示这两个超高速缓存入口相同,那么选取框155的“是”支路并且执行框156的操作。在框156中可看出,服务器截取模块40向客户机截取模块30发送一相干响应。服务器截取模块40通过向客户机截取模块发送相干响应和发送零时期将服务器请求超高速缓存入口转换为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
如果服务器截取模块40确定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不同于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那么就选取框155的“否”支路并执行框157的操作。如框157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转换或变换为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该数据流包括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服务超高速缓存入口HTTP数据流以及被设定为零的超高速缓存入口的时期。这个客户机/服务器专用通信随后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传输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
现在参考图4来说明在接收从服务器截取模块来的通信时客户机截取模块30的功能。如框160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决30接收或获得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传输的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客户机截取模块随后确定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的响应的类型,如框165所示。如果服务器截取模块40指示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相干,即,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和客户超高速缓存入口相同,那么,执行框166所示的操作。如框166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用当前日期和时间与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到的时期的差分更新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客户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这样,没有使第一计算机5和第二计算机6的时钟同步,本发明就已修正了第一计算机的超高速缓存入口的相干时间以反映第二计算机的新数据。在更新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的SDT之后,客户机截取模块30将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以HTTP数据流传输给网浏览器10。这个操作示于框174。
然而,如果客户机截取模块30确定响应类型为数据或数据流响应,那么就选取框165的“流”路径,并且执行框167的操作。客户机截取模块30接收HTTP数据流并且暂时存储这一数据。随后,如图4框170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确定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超高速缓存入口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超高速缓存入口,那么选取框170的“是”路径,如框171所示,已存在的超高速缓存入口被刷新。客户机截取模块随后通过存入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的HTTP数据流的CRC,通过存入作为SDT的当前日期和时间与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到的时期之间的差分,以及通过存入HTTP数据流来更新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这一操作示于框172。
如果不存在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超高速缓存入口,那么选取框170的“否”路径。通过执行示于框173的操作产生一个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如框173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通过存入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的URL,通过存入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的CRC以及通过存入HTTP数据流来产生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客户机截取模块30也通过从当前日期和时间中减去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到的时期来更新SDT或者存入SDT。
然而,不论通过框166,172或173的操作,都将产生一个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客户机截取模块以HTTP数据流的形式向网浏览器10传输或提供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这些操作示于图4的框174。
如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一样,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和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可以采用存储器或采用大容量存储器,例如硬盘,读/写CD-ROMS,光盘或其它存储技术来实现。此外,如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一样,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可通过软件,硬件或它们的结合来实现。
在对驻留于特定的第一或第二计算机中的超高速缓存作出参考说明时,如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一样,即使超高速缓存不驻留于第一计算机而仅仅和计算机在外部通信链接的同一侧也可实现本发明的优点。这样,可以实现一个在第一计算机外部的硬件超高速缓存,该硬件超高速缓存作为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并且通过高速通信和第一计算机相连,并且只要该超高速缓存和第一计算机位于外部通信链接的同一侧,就可实现本发明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备选实施例中,服务器截取模块40并不保持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的备份,而只是保持一通信的目录入口。目录入口包括通信的URL,计算得到的HTTP数据流的CRC,从网服务器接收到HTTP数据流的时间以及通信的设定为CRC被计算时的时间的SDT。在这种情况下,当客户机截取模块30向服务器截取模块40发送一个对应于URL的通信请求,对该URL服务器截取模块已保持了CRC和SDT,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检查从客户机截取模块30接收的CRC以确定它是否对应于用于特定URL的最后的HTTP数据流的CRC。如果两者匹配,那么将一相干响应发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如果两者不匹配,那么服务器截取模块将从客户机截取模块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发送给网服务器20并将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响应返回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
图7,8,9和10反映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利用差分来减少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传输的数据的情况中由客户机截取模块3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执行的操作。如图7所示,框200说明客户机截模块30从网浏览器10接收HTTP请求的情况。如框205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询问从网浏览器10截取的HTTP请求以确定该请求是否发向公共网关接口(CGI)。如果该请求不是发向公共网关接口,那么客户机截取模块30将该请求传给服务器截取模块,如同图3到图6所示的一样,并由图7的框206所说明。
然而,如果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对应于一CGI请采那么选取框205的“是”路径。如图210所示,客户机/服务器截取模块30确定对应于先前提供给网浏览器以响应相应的CGI请求的HTTP数据流的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是否存在。这种CGI请求的询问可通过将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URL和存储于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中的URL相比较来实现。
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可通过存入被客户机截取模块30接收的第一HTTP数据流来初始化,该数据流是对于给定的URL提供给网浏览器10的。这种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可在网浏览器10的多重实例或话路中保持。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可如图7,8,9和10所示的那样被更新。如果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URL的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存在,那么把将要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发送给服务器截取模块40的CRC设定为和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一样,如图7的框211所示。如果不存在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那么就选取图7的框210的“否”路径,并且把将要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发送给服务器截取模块40的请求的CRC置为零。这一操作示于图7的框212中。
框213说明通过外部通信链接将CGI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截取模块40的操作。如框213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传输HTTP请求和请求的CRC。该CRC要么在对于CGI请求的URL不存在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入口的情况下已被设定为零,要么在入口确实存在的情况下已被设定为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这样,客户机截取模块就把CGI请求转换为客户机/服务器专用协议,并通过外部通信链接传输将由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的客户机/服务器专用通信。
当一CGI请求被接收时服务器截取模块采取的操作如图9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CGI请求的情况表示于框220中。当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CGI请求时,它保存CRC值和HTTP请求的备份。如框221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HTTP请求传给网服务器20。
当服务器截模块40接收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HTTP请求或CG I请求的响应时,服务器截取模块4 0以HTTP数据流的形式接收这一响应,如图10的框230所示。如框230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40保存HTTP数据流并计算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的CRC值,同样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差分值置为零以初始化差分数据。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确定以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接收到的响应是否是对CGI请求的响应,如框235所示。如果结果为否,那么选取图10的框235的“否”路径并且执行框236的操作以发送HTTP数据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如框236所示,这一操作包括图3到图6所描述的超高速缓存操作。如果在框230中接收到的响应是对CGI请求的响应,那么选取框235的“是”路径并且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确定对于该CGI响应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是否存在,如框240所示。
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可在服务器截取模块40第一次接收对CGI请求的响应时产生。在本实例中,框240中的条件的结果将导致选取框240的“否”路径。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通过存入对于CGI的URL,对CGI请求响应的HTTP数据流和HTTP数据流的CRC来产生对应于CG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这一操作示于框241中。为了和图3到图6所描述的相干超高速缓存系统兼容,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也包括有SDT。如同在此所使用的一样,服务器CGI基础格式这一术语指的是对应于从网浏览器10接收的CG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
如果对应于CG 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存在,那么选取框240的“是”路径。服务器截取模块将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和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响应的CRC作比较。这些操作示于图10的框245。如果这两个CRC相同,那么服务器截取模块确定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是否对应于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如果这两个CRC的值相同,那么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以及从网服务器20接收到的响应都含有相同的HTTP数据流。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和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比较示于框250中。
如果这两个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相同,那么服务器截取模块不必向客户机截取模块30发送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并且使得,如框251所示,将被传输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的HTTP数据流数据为空。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通过传输存储于对应于CG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中的HTTP数据流的CRC,空的HTTP数据流数据以及空的差分数据来指示对CGI请求的响应和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相同,从而将从网服务器20接收的HTTP数据流转换为客户机/服务器专用通信协议,如框252所示。
返回框245,如果对应于CG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不同于响应源于网浏览器的CGI请求的从网服务器接收到的响应的CRC,那么选取框245的“否”路径。随后服务器截取接块40执行框246所示的操作。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将截取的CGI响应和对应于所截取的CG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或者服务器CGI基础格式作比较。截取的CGI响应和服务器CGI基础格式的比较提供对应于截取的CGI响应和服务器CGI基础格式之间的差分的CGI差分数据。
可以采用本领域有经验的人员知晓的任意用以确定基础格式和修正格式之间差别的方法来实现差分。一种适用于本发明的差分方法描述于“aCross-Platform Binary Diff”,Coppieters,Dr.Dobb′s  Journal,1995年5月,第32-36页,该文的公开内容作为参考在此引入。其它的可用于确定差分数据的方法包括描述于IBM Technical DisclosureBulletin,Vol.22,No.8A中的方法,该文也作为参考在此引入。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确定服务器CGI基础格式是否需要更新,如框247所示。这一确定可由确定截取的CGI响应和服务CGI基础格式之间的平均差分数据是否超出了预定的限度来作出。其它的确定对应于CG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包括时间相干性,例如描述于图3到图6的时间相干性或者本领域有经验人员知晓的其它确定差分数据是否已增加到这样的程度以致重新基础化以产生新的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将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
如果不需要服务器重新基础化,那么选取框247的“否”路径,服务器截取模块40执行框250的操作以确定客户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是否和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一样或者服务器CGI基础格式是否和客户机CGI基础格式相同,这些基础格式是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它们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特定CGI请求。如果这些基础格式相同,那么客户机不必重新基础化并且HTTP数据流信息为空,如框251所示。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通过发送对应于CGI请求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即服务器CGI基础格式的CRC),通过发送对应于基础数据的空的HTTP数据流以及通过发送框246中确定的差分数据来将差分响应发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这些操作再一次示于图10的框252中。
如果服务器截取模块40确定客户机CGI基础格式和服务器CGI基础格式的CRC并不相同,那么客户机需要重新基础化。客户机重新基础化操作包括发送服务器CGI基础格式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为实现这一操作,服务器截取模块把将被发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的HTTP数据流数据设定为等同于服务器CGI基础格式。这一操作示于框253。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通过发送服务器CGI基础格式的CRC,对应于服务器CGI基础格式的HTTP数据流数据以及发送CGI基础格式和从网服务器接收到的响应之间的差分数据来将从网服务器接收的HTTP数据转换为客户机/服务器专用协议,如框252所示。这一信息随后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被传输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
返回框247,如果要求服务器重新基础化,那么选取框247的“是”路径。如框248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用从网服务器接收到的HTTP数据流更新对应于浏览器开始的通信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响应的CRC同样被更新并且CGI差分数据置为零。服务器截取模块随后比较新的服务器超高速缓存入口的CRC,如框250所示,并且完成如上所述的传输。
在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响应时客户机截取模块的操作示于图8。客户机截取模块30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响应的情况示于框260。如框265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确定该响应是否是对CGI请求的响应。如果该响应不是对于CGI请求的响应,那么客户机截取模块执行框267的操作,该操作包括示于图3到图6的超高速缓存操作。然而,如果该响应是对CCI请求的响应,那么选取框265的“是”路径。客户机截取模块30保存HTTP数据流数据,差分数据,以及从通过外部通信链接传输的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中获得的CRC。这些操作示于图8的框266。
随后客户机截取模块30确定包含客户机CGI基础格式的对应于截取的CGI请求的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是否存在。这一询问示于框270并且通过检查HTTP请求或HTTP响应的URL来完成。如果存在客户机CGI基础格式,那么选取框270的“是”路径。随后客户机截取模块30将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的CRC和客户机CGI基础格式的CRC作比较,如框275所示。如果它们不同,那么选取框275的“否”路径并且通过更新CGI基础格式,通过用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的HTTP数据流数据来替换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CGI请求的URL的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来重新基础化客户机。相对于HTTP数据流的CRC的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也被更新。这些操作示于图8的框276。
如果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接收的CRC和CGI基础格式的CRC相同,那么服务器截取模块服务器CGI基础格式就和客户机截取模块客户机CGI基础格式相同,则选取框275的“否”路径。
不论基础格式相同还是客户机被重新基础化,示于框277的操作都由客户机截取模块30完成。框277反映了客户机截取模块30通过将客户机CGI基础格式和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接收的CGI差分数据相结合以产生对应于截取的CGI响应的HTTP数据流来从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接收的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中重新产生对应于网服务器20开始的通信的HTTP数据流。如框278所示,这一响应随后以HTTP数据流的形式被提供给网浏览器10。
如果在客户机中不存在对应于CGI请求的URL的CGI基础格式,那么就选取图8的框270的“否”路径。如框271所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通过存入URL,通过外部通信链接从服务器截取模块40接收的HTTP数据流的CRC,以及实际的HTTP数据流数据来产生对应于CGI请求的URL的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存储这一信息就产生对应于截取的CGI请求的客户机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并且从而产生客户机CGI基础格式。随后客户机截取模块通过将客户CGI基础格式和已被置为零的CGI差分数据结合或者合并来重新产生HTTP数据流,从而完成框277的操作。
本发明的差分技术也可用于非CGI数据。在这样的一个例子中,服务器截取模块40需要保持多代的服务器基础超高速缓存入口来使网浏览器的和网服务器相连的客户机截取模块能够具有不同的基础格式。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可将从客户机截取模块接收的CRC和服务器基础格式的先前的各世代的每一个的CRC作比较直到获得一匹配。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就可随意重新基础化客户机截取模块30或者仅仅向客户机截取模块30提供差分数据。这样,在此描述的相对于CGI请求的差分方法可同样地应用于任意的HTTP请求和响应。
当在保持基础格式的多代的上述系统使差分可用于非CGI请求时,这一技术要求更多的存储器或存储强度,并且不能充分利用上述的超高速缓存能力。为了减少所需的存储器或存储强度并利用上述的超高速缓存方法,可采用下面的对非CGI请求使用差分的最佳方法。在这一最佳实现中,服务器截取模块计算对应于请求的服务器基础格式和从网服务器来的响应的HTTP数据流之间的差分。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保存这一差分数据。随后通过用网服务器的新的响应替换基础格式来更新服务器基础格式,包括更新基础格式的CRC。但是,并不废除旧的CRC,而是将先前的基础格式的CRC保存起来作为差分数据。然后将差分数据和CRC的先前的世代选择性地传输给基于对应于该非CGI请求的客户机基础格式的CRC的客户机截取模块。
作为非CGI差分方法的一个例子,如果服务器截取模块接收一非CGI请求,伴随该非CGI请求的是对应于该非CGI请求的URL的驻留于客户机截取模块中的基础格式的CRC。当服务器截取模块接收网服务器的响应时,服务器截取模块将计算响应的CRC。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计算响应和URL的服务器基础格式之间的差分并保存这一差分数据。服务器截取模块将用响应数据更新服务器基础格式并且将先前的基础格式的CRC以及响应和旧的基础格式之间的差分数据编档保存。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将客户机基础格式的CRC和服务器基础格式的CRC及存入或编档保存的CRC作比较以确定是否找到一匹配。如果没有找到匹配,响应就简单地发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
如果找到一匹配,那么对应于CRC匹配的差分数据和任意的随后的达到并包括当前差分数据的差分数据被发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随后客户机截取模块将差分数据应用于客户机基础格式以重新产生响应。这样,如果CRC匹配产生于一个三世代前的基础格式的CRC上,那么三组差分数据就被发送给客户机截取模块并且通过将这三个连续的差分数据组应用于客户机基础格式来完成响应的构造。然而,如果所要求的重新产生响应的差分数据组的数目或者差分数据组的大小太大以致使发送实际的响应需要的数据传输较少,那么响应自身通过服务器截取模块被发送。不管怎样,在重新产生或接收响应后,客户机截取模块将用响应数据更新请求的URL的客户机基础格式以及用响应的CRC更新CRC。由于客户机基础格式在每次接收对于特定URL的响应时被更新,前述的客户机超高速缓存可被用作客户机基础格式的超高速缓存,从而省去了如果差分应用于非CGI请求时客户机基础格式需要一个独立的超高速缓存的要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情况中,基于无状态通信协议例如HTTP的冗余码可以获得附加的通信保存。在这样的协议中,客户机在每次通信开始时传输关于自身的信息给服务器。同样,服务器在每次响应开始时传输关于自身的特定信息给客户机。
在本发明的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计算机5向第二计算机6传输对应于第一计算机预定特征的计算机专用信息。第二计算机保存这一计算机专用信息。随后在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传输之前第一计算机从后继的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中除去计算机专用信息。随后第二计算机通过将保存的计算机专用信息和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 5接收到的后继通信相结合以产生HTTP数据流来重新产生最初的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
除了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中除去计算机专用信息之外,也要从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中除去这一计算机专用信息。这样的话,图2的第二计算机6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向第一计算机5提供对应于第二计算机6的预定特征的计算机专用信息。第一计算机5保存这一计算机专用信息以提供服务器标题信息。在后继通信中,第二计算机6从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中除去计算机专用信息并且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传输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的剩余部分。第一计算机5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该通信并且通过将服务器标题信息和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到的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结合以产生HTTP数据流来重新产生最初的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在两个实例中,除去计算机专用信息及保存该信息以产生服务器标题信息或客户机标题信息的操作由客户机截取模块30或服务器截取模块40执行,取决于这一操作是发生于第一计算机5还是第二计算机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浏览器10采用传输控制协议/互连网协议(TCP/IP)来和客户机截取模块30通信。TCP可用于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在客户机截取模块3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之间的通信。最后,TCP也可用于服务器截取模块40和网服务器20之间的通信。由于TCP可用于组成本发明的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通信,因而HTTP协议不能提供最有效的用于通过外部通信链接进行通信的方法。为了增加外部通信链接35的性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产生在此被称作为“虚拟插口”的事物,该虚拟插口被应用于网浏览器和客户机截取模块30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服务器截取模块40和网服务器20之间的通信连接。下面参考图11到图17来说明这些虚拟插口的操作。
图11为本发明利用虚拟插口概念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框图。如图11所示,第一计算机5和第二计算机6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相连。网浏览器10具有一批连接网浏览器和客户机截取模块30的实插口。如图11所示,网浏览器10上的第一实插口标记为65a,客户机截取模块30上的对应的插口为65b。这个第一实插口是TCP插口,通过它网浏览器10从客户机截取模块30请求进一步的连接。
当网浏览器10请求新的TCP连接时,通过实插口65a产生一个通信,该通信在实插口65b被接收。随后客户机截取模块30产生另一个用以和网浏览器10通信的实插口。如图11所示,在网浏览器10上产生一批实插口,同时在客户机截取模块30上产生一批相应的实插口。网浏览器10上的这些实插口被标记为60a到64a,客户机截取模块30上的实插口被标记为60b到64b。通过这些实插口网浏览器10和客户机截取模块30通信连接。在产生实插口60a到64a和60b到64b后,通过这些插口通信被多路传输到实插口36a,实插口36a为客户机截取模块30提供到外部通信链接35的通路。实插口36a和36b在通过计算机5的实插口37a将请求发送给计算机6的实插口37b时产生。当实插口37b接收连接请求时,产生实插口36a和36b。插口37a和37b作为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之间通信的第一实插口并且仅仅用于建立由插口36a和36b反射的两个模块之间的连接。这些实插口的每一个都是在标准TCP/IP协议下操作。当通信由第二计算机6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接收时,通信是在实插口36b处被接收。随后服务器截取模块40对在插口36b接收到的通信进行信号分离,并将它们提供给适当的插口以传输给网服务器20。这样,例如,由插口60a到插口60b的从特定URL发出请求信息的通信被多路传输到插口36a,由插口36b接收,由服务器截取模块40进行信号分离,以及从插口60c传输到网服务器20上的插口60d。同样,通过插61a发生的通信由插口61b接收,由客户机截取模块30多路传输,以及从插口36a被传输给插口36b,在插口36b处服务器截取模块40对通信进行信号分离并通过插口61c传输给插口61d。这样,通过插口60a和60b,61a和61b,62a和62b,63a和63b以及64a和64b的通信通过服务器截取模块40和网服务器20之间的各自相应的插口60c和60d,插口61c和61d,插口62c和62d,插口63c和63d以及插口64c和64d被传输。
同样,网服务器20对网浏览器10的请求的响应也通过连接网服务器2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的插口及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被传输给客户机截取模块30,随后传输给网浏览器10。这样,例如,网服务器20开始的响应可通过插口60d发送给插口60c,并由服务器截取模块40多路传输给插口36b,在插口36b处,响应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被传输给插口36a。随后客户机截取模块30对通信进行信号分离并且将其提供给插口6 0b以传输给网浏览器10上的插口60a。对网浏览器10或网服务器20正使用的各个插口建立了相似的通信通路。如同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那样,虽然已描述的本发明是对于网浏览器10和网服务器20之间的4插口连接,但是为在网浏览器10和网服务器20之间提供通信通路可以使用任意数目的插口。
图12为说明在客户机截取模块3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中实现虚拟插口系统的方框图。在这些模块之外的客户机截取模块30和网浏览器10之间以及服务器截取模块40和网服务器20之间的实插口和通常的TCP/IP插口所起的作用一样。这样,对于网浏览器10和网服务器20,虚拟插口的益处是一目了然的。
根据方框图12和流程图13到17下面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实施例。图13是图12中标记为方框68的插口管理器的流程图。参见图13,框300表示客户机截取模块30的实插口管理器68的产生。在产生实插口管理器68后,实插口管理器产生第一实插口,图12中表示为插口65b。第一实插口的产生示于图13的框301。产生第一实插口65b后,驻留于客户机截取模块30的插口管理器68,在此也称作客户机插口管理器,等待在第一实插口65b上的事件,如图13的框302所示。当在第一实插口接收到的一事件时,实插口管理器68检验该事件,并且根据该检验选取五个通路中的一个,如图13的框305所示。
如果为响应在第一实插口65b上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产生了一个实插口,那么如图13的框305到框306之间的通路所示,实插口管理器68将产生的实插口加入实事件列表中。随后实插口管理器产生单工虚拟插口,如框307所示。就客户机截取模块来说,实插口管理器启动一应用功能,该应用功能为产生的虚拟插口执行客户机截取模块的功能,如图13的框308所示。
如同在此使用的一样,“单工插口”或“单工虚拟插口”指的是直接和单一的插口或者单一的应用连接的插口。如同在此使用的一样,“多工插口”指的是和一批其它插口连接的插口。这样,多工插口执行多路传输或信号分离功能,单工插口实现一对一连接。这样,例如,在执行图1 3的框306到框308的功能时,客户机插口管理器68为响应由第一实插口65b接收的第一连接请求而产生实插口60b,单工虚拟插口70,并且在应用80启动客户机截取功能。对后继的在其中一个实插口被产生的事件情况类似。实插口管理器将产生实插口61b,62b,63b或64b及单工虚拟插口71,72,73或74,并且启动对应于所产生的实插口和虚拟插口的在图12中被标记为方框81,82,83或84的CSI功能。
现在参照图12所示的实插口60b,单工虚拟插口70及客户机截取功能80来说明客户机截取功能的操作。图14的框325反映了客户机截取功能的产生。当其产生后,客户机截取功能80就等待在单工虚拟插口70上的事件,如框326所示。这一等待操作通过实现图16-4中描述的虚拟选择功能来完成。当接收事件时,该事件被检验,如框330所示。如果该事件是虚拟插口关闭,那么客户机截取功能80就删除单工虚拟插口70,如框349所示,并且终止,如图14的框350所示。
如果该事件为数据接收,那么就选取从框330到框331的路径,客户机截取功能8 0通过执行图16-3所描述的虚拟接收操作来从单工虚拟插口70接收浏览器开始的通信。随后客户机截取功能执行如上所述的客户机截取模块(例如见图3和图7),如框332所示。随后客户机截取功能80产生一个和客户机截取模块30中的实插口36a相连的多工虚拟插口。实插口36a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上的实插口36b连接。多工虚拟插口的产生示于图14的框333并通过执行图16-1所描述的虚拟产生操作来完成。框334反映了对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执行客户机截取功能80后,通过实插口60b和单工虚拟插口70发送从网浏览器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通过执行图16-2描述的虚拟发送操作使这一通信排队发向多工虚拟插口90。在将发向多工虚拟插口90的请求排队后,客户机截取功能80刷新在多工虚拟插口90中排队的数据,如图14的框335所示,随后等待多工虚拟插口上的一个事件,如框336所示。通过执行图17-1描述的虚拟刷新操作来完成虚拟刷新功能,该虚拟刷新操作是将数据从多工虚拟插口队列中取出并将数据提供给实插口36a。等待操作可通过完成图16-4描述的虚拟选择功能来执行。此时,客户机截取模块已截取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并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将通信传输给服务器截取模块。
现在返回图13,该图是表示服务器截取模块40或客户机截取模块30中的插口管理器的流程图。图12中表示为框69的服务器截取模块中的实插口管理器或服务器插口管理器,执行和表示为框68的客户机插口管理器同样的功能。在产生第一实插口时,如框301所示,服务器截取模块40(原文为30,误)产生一个用于对各插口从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联系的客户机截取模块30接收请求的“公知端口”37b。当一实事件在服务器截取模块40的实插口36b上发生时,该事件被检验,如框305所示。在当前情况下,该事件是从实插口36a接收数据,这样就选取图13的从框305到框320的路径。在实插口36b上接收到的数据被检验并且在本例中,由于该数据是由客户机截取模块传输的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在服务器截取模块40中必须产生一个新的虚拟插口。这样就选取图13中框320到321的路径。随后服务器插口管理器69执行示于图13的框321,322,323和324中的操作。服务器插口管理69产生一个多工虚拟插口95,如框321所示,取消多工插口活动计时器,如框322所示,并且启动服务器截取功能的应用程序,如图13的框323所示,在图12中表示为框85。随后在实插口36b接收的数据被排队发向多工虚拟插口95,一虚拟事件被信号化。
框323所示的服务器截取功能的产生,在图15中表示为框360。产生服务器截取功能85后,该功能从多工虚拟插口95接收从客户机截取模块30发送出的对应于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的数据。这一操作示于图15的框361。在从客户机截取模块接收数据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按如前所述的那样为服务器截取模块处理数据。服务器截取功能的执行示于框362(例如参见图5和9)。在处理这些信息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通过执行图16-1所描述的虚拟生成操作来产生单工虚拟插口75。这一操作示于图15的框363。随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通过执行图16-2描述的虚拟发送操作将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发送给单工虚拟插口75。随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执行虚拟刷新以将列队于单工虚拟插口75中的数据清洗到实插口60c,并等待在单工虚拟插口75上的事件。在此所描述的虚拟刷新操作参见图17-1。发送和刷新操作示图15的框364和365。通过完成图16-4所描述的虚拟选择功能来执行等待操作。当服务器截取功能85产生单工虚拟插口75时,也将产生相应的实插口60c。通过发送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给单工虚拟插口75,服务器截取功能85将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传输给网服务器。
当服务器截取模块40在实插口60c处接收网服务器的响应时,一实事件发生,服务器插口管理器69退出图13的框302并检验发生于实插口60c的事件,如框305所示。在当前情况下,该事件是正存在的虚拟插口的数据,图13的框320到框324的路径将被选取。在实插口60c接收到的数据被排队发向虚拟插口75,一个虚拟事件被信号化。当该虚拟事件被信号化时,服务器截取功能85(注原文为虚拟截取功能)退出图15的框366并检验该事件,如框370所示。如果该事件为插口关闭,那么一错误状态产生,并且生成一错误信息作为响应,如图15的框375所示。然而,如果该事件为数据接收,那么就选取框370到框371的路径,服务器截取功能85执行图16-3所描述的虚拟接收操作来从单工虚拟插口75获得服务器响应,如框371所示。随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执行单工虚拟插口的虚拟关闭操作,如框372所示,并参见图17-2,并按前面所述的那样为服务器截取模块处理数据,且示于框373。(例如参见图6和图10)。
不论图15的框370的退出路径是到框375的错误路径还是到框371的数据路径,在框374单工虚拟插口都将被删去。随后服务器截取功能对多工虚拟插口95执行虚拟发送操作以向客户机截取模块30传输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如框376所示。随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执行虚拟刷新操作以刷新列队于多工虚拟插口95中的数据。这些操作示于框377。随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执行虚拟关闭操作以关闭多工虚拟插口95,如图15的框378所示。最后,服务器截取功能85删除多工虚拟插口并终止,如框379和380所示。
服务器截取功能对多工虚拟插口95执行虚拟发送和刷新操作。这些触发事件在实插口36a上并且客户机插口管理器68退出框302并检验该事件,如框305所示。由于数据在实插口36a上被接收,图13的框305到框320的路径被选取并且数据被排队发向多工虚拟插口90。从而,当实插口36a通过外部通信链接35从实插口36b接收网服务器响应时,这一响应信息被信号分离并被提供给适当的多工虚拟插口。数据的接收导致一虚拟事件发生,如图13的框324所示,并退出图14的框336,客户机截取功能80检验该事件,如图14的框340所示。
如果该事件为插口关闭响应,那么就选取图14的框340到框345的路径,客户机截取功能80产生一错误信息响应并转到图14的框344。如果该事件是数据接收,在本例中,事件即为数据接收,那么就选取图14的框340到框341的路径,并且客户机截取功能80执行虚拟接收操作从多工虚拟插口90接收响应。这一接收操作示于图14的框341。在从多工虚拟插口90接收数据后,客户机截取功能80执行虚拟关闭操作以关闭多工虚拟插口90,如框342所示。随后如前所述那样客户机截取功能80为客户机截取模块处理该响应(参见图4和图8)。
不论选取哪一条路径退出框340都将随后执行框344的操作。客户机截取功能80删去多工虚拟插口,如框344所示,并且随后执行虚拟发送操作将响应通过单工虚拟插口70发送给浏览器,如框346所示。当虚拟发送操作完成时,客户机截取功能80执行虚拟刷新操作以将列队于单工虚拟插口中的数据清洗到实插口60b,如框347所示,并且随后执行虚拟关闭操作以关闭单工虚拟插口,如框348所示。在关闭到客户机截取功能的单工虚拟插口后,该单工虚拟插口被删除,客户机截取功能终止,如图14的框349和350所示。
如同将被本领域有经验人员所理解的那样,虽然本发明说明的是单工和多工虚拟插口及客户机截取功能和服务器截取功能的产生的一个特定例子,但是在客户机截取模块或者服务器截取模块中可以产生一批这样的功能。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可在客户机截取模块30和服务器截取模块40之间产生TCP/IP连接并且在保持TCP/IP连接的同时,在TCP/IP上多路传输一批网浏览器或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
参考图16-1到16-4和图17-1和17-2可以很好地理解客户机插口管理器和服务器插口管理器剩下的功能。这些图说明了如图14和图15的流程中反映的虚拟产生,虚拟发送,虚拟接收,虚拟选择,虚拟刷新,或虚拟关闭操作时,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所执行的操作。当如图14的框333和图15的框363所示一虚拟产生操作被执行时,图16-1的从框400开始的操作被执行。随后插口管理器确定是否需要一实插口,如框405所示。如果已经存在一实插口,例如当生成一个将和已存在的实插口连接的多工虚拟插口时,就选取框405的“否”路径,并且将虚拟插口和该实插口相连,如框409所示。然而,如果要求一实插口,那么选取框405的“是”路径。如框406所示,一个实插口被产生。随后将产生的实插口加入到事件列表中,如框408所示,用以监视,如图13的框302所示。在产生一实插口和建立连接后,虚拟插口被连接到实插口,如框409所示,产生操作完成,如框410所示。
为了执行图14的框334和346所示的,或者图15的框364和376所示的虚拟发送操作,图16-2的从框420开始的操作被执行。数据被加入到虚拟插口队列中,如框427所示,并且当完成时,发送操作终止,如框428所示。
通过执行图16-3的从框430开始的操作来完成图14的框331和341所示的,或者图15的框361和371所示的虚拟接收操作。如框435所示,估价虚拟插口队列以确定在虚拟插口队列中是否存在任意数据。如果虚拟插口队列存在数据,那么选取框435的“是”路径,并将数据返回给调用接收操作的功能,如框436所示。如果虚拟插口队列没有数据并且插口没有被标记为关闭,那么选取判定框440的“否”路径,并且返回为空,如框441所示。然而,如果队列没有数据并且插口被标记为关闭,那么选取框440的“是”路径并且插口被标记为已关闭,如框442所示,关闭插口响应被返回给请求接收的操作,如框443所示。
图14的框326和336中的虚拟选择操作是通过执行图16-4从框445开始的操作来完成的。如框446所示,首先确定对于选定的虚拟插口是否数据或待决虚拟关闭操作。如果没有数据或待决虚拟关闭,那么选取框446的“否”路径,并且过程等待一在所选虚拟插口上的虚拟事件,如框447所示,并在接收这样的一个事件后终止,如框448所示。如果对于所选虚拟插口数据或待决虚拟关闭,虚拟事件已经发生,那么就选取框446的“是”路径,并且过程终止,如框448所示。
图14的框335和347以及图1 5的框365和377的虚拟刷新操作是通过执行图17-1的从框450开始的操作来完成的。当被调用时,虚拟刷新操作确定在虚拟插口队列中是否存在将被刷新的数据,如判断框455所示。如果在虚拟插口队列中没有数据,那么刷新操作终止并返回调用功能,如框455的“否”路径所示。然而,如果在队列中存在数据,那么选取框455的“是”路径并确定虚拟插口队列是否是对于多工插口,如框460所示。如果是一多工插口,那么由反映插口独特标识符和传输中的数据量的三个字节组成的插口标题被加入到实插口缓冲区,如框461所示。在任一种情况下,如果是多工插口或单工插口,实插口的数据被转移到实插口缓冲区,如框462所示。如果实插口缓冲区被充满,那么选取框465的“是”路径并且在实插口将数据从实插口缓冲区发送,如框466所示。如果实插口未满,那么选取框465的“否”路径。随后虚拟刷新功能测试以确定在任意其它将被发送给实插口的多工虚拟插口队列中是否存在任意其它数据。如果答案为是,那么选取框470的“是”路径并且不发送实插口缓冲区中的数据直到虚拟刷新操作被再次调用以刷新其它虚拟插口队列中的一个为止。如果没有其它数据或从其它多工虚拟插口加入数据后,那么就执行框466的操作,并且在实插口发送实插口缓冲区中的数据。在对应于调用虚拟刷新操作的虚拟插口队列中的所有数据被发送给实插口后,虚拟刷新操作终止,如框467所示。
图14的框342和348及图15的框372和378所示的虚拟关闭操作通过执行图17-2的从框480开始的操作来完成。当虚拟关闭操作被调用时,该操作首先测试以确定虚拟关闭是否是一多工虚拟插口的关闭,如框485所示。如是一多工虚拟插口,那么选取框485的“是”路径并且将“关闭”操作指示符加入到虚拟插口队列。不论该虚拟关闭是否是多工虚拟插口的关闭,虚拟关闭操作调用虚拟刷新操作,如框487所示,随后从实插口脱接,如框488所示。随后关闭操作测试以检查虚拟关闭是否是一单工虚拟插口的关闭,如框490所示,如果不是,就选取转向框495的“否”路径。由于关闭是多工虚拟插口的关闭,框495测试以确定该多工虚拟插口是否是最后的多工虚拟插口,如果是最后的多工虚拟插口,就设定多工活动计时器,如框496所示。如果不是最后多工虚拟插口,那么就跳过框496。
现在返回框490,如果虚拟关闭是单工虚拟插口的关闭,那么就从事件列表中除去相应的实插口,如框491所示,并且将该实插口关闭和删除,如框492所示。不论插口是单工或多工虚拟插口,该虚拟插口在框497中都被标记为关闭,并且在框498终止关闭操作。
由于图13和图16-1到16-4及图17-1和17-2关联,现在来说明图13。当一事件发生时,退出图13的框302并且插口管理器检验该事件是如何产生的事件。如果事件在时序上超出了图17-2的框496中设定的多工插口活动计时器,那么就选取图13的从框305到框312的路径。如图13所示,随后插口管理器执行框312和框313的操作以关闭多工实插口和删除对应于连接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的插口的多工实插口。随后插口管理器等待下一个实事件。通过多工虚拟插口的产生来将多工事件计时器复位,如框322所示。
如果在实插口发生的事件是实插口关闭,例如网服务器在服务器和服务器截取模块之间的插口连接上执行关闭操作,那么就选取图13的框305到309的路径。插口管理器将该实插口从实事件列表中除去,如框309所示,并将虚拟插口或在多个多工插口情况下的插口们从实插口或插口们脱离,如框310所示。随后插口管理器将虚拟插口标记为关闭并将虚拟事件信号化。这一操作示于框311,当将所有的数据都从虚拟插口队列中清除后,虚拟插口将关闭。在将虚拟插口标记为关闭后,插口管理器确定将被关闭的实插口是否是一单工插口,如判断框315所示。如果正被关闭的实插口是一单工插口,那么实插口被关闭并被删除,如框316所示。随后插口管理器等待下一个实事件,如框302所示。
如果正被关闭的不是一个单工实插口,那么选取框315的“否”路径,随后插口管理器等待下一个实事件。这样,多工实插口或连接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的插口就只能由多工插口活动计时器的时间溢出来关闭。这样即使在模块之间的最后的通信发生在用户规定的预定时间之后仍可保持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之间的通信。在时序超出多工插口活动计时器之前浏览器发出的后继通信请求事件中,通信可被执行而不须重新建立客户机截取模块和服务器截取模块之间的连接,从而消除了重新建立这样连接的额外开销的要求。
图13的将要描述的最后路径表示的是当一实事件发生,并且该事件是在多工实插口或图12中的插口36a或36b上接收数据时的情况。当在多工实插口上接收数据时,检验该数据,在该事件中的数据包括关闭操作标识符,例如图17-2的框486中加入到虚拟队列中的关闭操作标识符,随后执行虚拟关闭操作,并选取从框320到框310的路径。插口管理器从实插口,在实插口接收到的数据中标识的多工虚拟插口脱开,随后将虚拟插口标记为“关闭”,并将虚拟事件信号化,如框311所示。由于该关闭是多工虚拟插口关闭,选取框315的“否”路径,插口管理器等待另一实事件,如框320所示。
通过执行描述于图13到17中的操作,本发明的一个特例就通过外部通信链接在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之间建立了持续的连接。该持续连接被保持直到所有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都完成,并且在持续连接被保持时,一批源于网浏览器的通信被截取并在外部通信链接上被多路传输。随后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被信号分离以产生一批HTTP数据流并将这批HTTP数据流提供给网服务器。同样持续连接被维持直到所有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都完成。并且在持续连接被保持时,一批源于网服务器的通信被截取并在外部通信链接上被多路传输。此外,客户机/服务器专用数据流被信号分离以产生一批HTTP数据流并将这批HTTP数据流提供给服务器。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典型的最佳实施例,虽然使用了专用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仅仅是用作一般性术语和描述性的,并不是用于限制目的,本发明的范图陈述于下面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21)

1.一种减少通过通信链接从驻留于第一计算机中的第一应用程序传输到驻留于第二计算机中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的方法,其中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通信协议从第一计算机将数据传输到第二计算机,该方法包括:
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接收由第一应用程序开始的请求数据的第一虚拟插口;
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第一实插口并在第二计算机中建立第二实插口以通过外部通信链接连接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
在第二计算机中对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虚拟插口,其中第二虚拟插口对应于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连接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
将和第一虚拟插口相连系的请求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一实插口;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协议将被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传输给第二实插口;
从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
对由第二实插口从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到的请求数据进行信号分离;
将信号分离后的请求数据提供给对应于响应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建立的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二虚拟插口;
将第二虚拟插口接收到的请求数据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并且
维持第一和第二实插口直到对应于建立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请求数据已被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和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相关的第二虚拟插口接收从第二应用程序来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响应数据;
将第二虚拟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二实插口;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以TCP通信协议将多路传输的响应数据传输给第一实插口;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响应数据;
对第一实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进行信号分离;
将信号分离后的响应数据提供给对应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响应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并且
将第一虚拟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多路传输响应数据之后,关闭第二虚拟插口;并且
在将响应数据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后,关闭第一虚拟插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维持步骤包括当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后关闭第一和第二实插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维持步骤包括在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后维持第一和第二实插口一段预定时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应用程序包括网服务器,第二应用程序包括网浏览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外部通信链接包括无线通信链接。
8.一种减少通过通信链接从驻留于第一计算机中的第一应用程序传输到驻留于第二计算机中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的设备,其中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通信协议从第一计算机将数据传输到第二计算机,该设备包括:
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接收由第一应用程序开始的请求数据的第一虚拟插口的装置;
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第一实插口并在第二计算机中建立第二实插口以通过外部通信链接连接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的装置;
在第二计算机中对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虚拟插口的装置,其中第二虚拟插口对应于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连接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
将和第一虚拟插口相连系的请求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一实插口的装置;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协议将被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传输给第二实插口的装置;
从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的装置;
对由第二实插口从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到的请求数据进行信号分离的装置;
将信号分离后的请求数据提供给对应于响应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建立的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二虚拟插口的装置;
将第二虚拟插口接收到的请求数据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的装置;并且
维持第一和第二实插口直到对应于建立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请求数据已被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为止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在和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相关的第二虚拟插口接收从第二应用程序来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响应数据的装置;
将第二虚拟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二实插口的装置;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以TCP通信协议将多路传输的响应数据传输给第一实插口的装置;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响应数据的装置;
对第一实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进行信号分离的装置;
将信号分离后的响应数据提供给对应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响应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的装置;并且
将第一虚拟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在多路传输响应数据之后,关闭第二虚拟插口的装置;并且
在将响应数据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后,关闭第一虚拟插口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维持装置包括当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后关闭第一和第二实插口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维持装置包括在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后维持第一和第二实插口一段预定时间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应用程序包括网服务器,第二应用程序包括网浏览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外部通信链接包括无线通信链接。
15.一种减少通过通信链接从驻留于第一计算机中的第一应用程序传输到驻留于第二计算机中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数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通信协议从第一计算机将数据传输到第二计算机,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的介质中包括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所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包括:
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接收由第一应用程序开始的请求数据的第一虚拟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第一实插口并在第二计算机中建立第二实插口以通过外部通信链接连接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在第二计算机中对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各个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虚拟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其中第二虚拟插口对应于在第一计算机中建立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连接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
将和第一虚拟插口相连系的请求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一实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采用TCP协议将被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传输给第二实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从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请求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对由第二实插口从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到的请求数据进行信号分离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将信号分离后的请求数据提供给对应于响应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建立的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二虚拟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将第二虚拟插口接收到的请求数据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并且
维持第一和第二实插口直到对应于建立第一虚拟插口的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请求数据已被提供给第二应用程序为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在和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相关的第二虚拟插口接收从第二应用程序来的响应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的响应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将第二虚拟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多路传输到第二实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以TCP通信协议将多路传输的响应数据传输给第一实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通过外部通信链接接收多路传输的响应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对第一实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据进行信号分离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将信号分离后的响应数据提供给对应于第一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响应第一应用程序的请求的第一虚拟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并且
将第一虚拟插口接收到的响应数器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在多路传输响应数据之后,关闭第二虚拟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并且
在将响应数据提供给第一应用程序后,关闭第一虚拟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的用于维持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包括当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后关闭第一和第二实插口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的用于维持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包括在所有的第一虚拟插口被关闭后维持第一和第二实插口一段预定时间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工具。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应用程序包括网服务器,第二应用程序包括网浏览器。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外部通信链接包括无线通信链接。
CNB961939478A 1996-02-15 1996-07-11 减少应用程序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9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601,755 1996-02-15
US08/601,755 US5867661A (en) 1996-02-15 1996-02-15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virtual sockets for reducing data transmitted ove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between a client web browser and a host web server using a standard TCP protoc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576A true CN1184576A (zh) 1998-06-10
CN1260937C CN1260937C (zh) 2006-06-21

Family

ID=2440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619394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937C (zh) 1996-02-15 1996-07-11 减少应用程序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5867661A (zh)
EP (1) EP0823173B1 (zh)
JP (1) JP3483892B2 (zh)
KR (1) KR100289521B1 (zh)
CN (1) CN1260937C (zh)
AT (1) ATE193629T1 (zh)
CA (1) CA2218153C (zh)
CZ (1) CZ287957B6 (zh)
DE (1) DE69608681T8 (zh)
ES (1) ES2146403T3 (zh)
HK (1) HK1009570A1 (zh)
HU (1) HU225569B1 (zh)
MY (1) MY122363A (zh)
PL (1) PL180608B1 (zh)
TW (1) TW294872B (zh)
WO (1) WO1997030554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228B (zh) * 2005-02-24 2010-09-2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传输控制协议接合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36059A (zh) * 2011-11-24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区间相互隔离的程序之间的通讯方法及处理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4774A (en) * 1996-02-15 1998-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898780A (en) * 1996-05-21 1999-04-27 Gric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orizing remote internet access
FI102923B1 (fi) * 1996-08-08 1999-03-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Tiedontulostusjärjestelmä, menetelmä tiedon tulostamiseksi sekä päätelaitteet tiedon tulostamiseksi
US6470398B1 (en) * 1996-08-21 2002-10-22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select () system call and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in a fault-tolerant, scalable distributed computer environment
US5931904A (en) * 1996-10-11 1999-08-03 At&T Corp.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delay between the time a data page is requested and the time the data page is displayed
US6553428B1 (en) 1996-11-18 2003-04-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object instantiation of native objects in java
US6401109B1 (en) * 1996-11-18 2002-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Virtual socket for JAVA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US20020107946A1 (en) * 1997-06-30 2002-08-08 Michael C. Albers Method and apparatus maintaining a to-be-visited site bookmark file
US5895471A (en) 1997-07-11 1999-04-20 Unwired Planet, Inc. Providing a directory of frequently used hyperlinks on a remote server
US6295291B1 (en) * 1997-07-31 2001-09-2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tup of new subscriber radiotelephone service using the internet
US6035324A (en) * 1997-08-28 2000-03-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lient-side asynchronous form management
US6070184A (en) * 1997-08-28 2000-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er-side asynchronous form management
JPH1185654A (ja) * 1997-09-12 1999-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仮想www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カメラ制御可能なwwwサーバ装置
JPH11112609A (ja) * 1997-10-06 1999-04-23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障害回復方法ならびに同方法がプログラムされ記録される記録媒体
US6567853B2 (en) * 1997-12-08 2003-05-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alable I/O system for the efficient transfer of storage device data by a non-server reconnection
US6065120A (en) * 1997-12-09 2000-05-16 Phone.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provisioning a rendezvous to ensure secure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a database from multiple devices
US20040107208A1 (en) * 1997-12-09 2004-06-03 Seet Siew Sh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kmarking telephone numbers for efficient access by wireless phone devices
US6711166B1 (en) * 1997-12-10 2004-03-23 Radvision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network trunking
US6170013B1 (en) * 1998-03-27 2001-01-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information sources
US6148340A (en) * 1998-04-30 2000-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fferencing container files
US6412015B1 (en) * 1998-06-24 2002-06-25 New Mo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ing and controlling input and output of computer programs
US7127493B1 (en) 1998-08-20 2006-10-24 Gautier Taylor S Optimizing server delivery of content by selective inclusion of optional data based on optimization criteria
US6397253B1 (en) * 1998-10-06 2002-05-28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igh performance Web browser and server communications
US6338089B1 (en) * 1998-10-06 2002-01-08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ssion pools for high performance web browser and server communications
US6341312B1 (en) * 1998-12-16 2002-01-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reating and managing persistent connections
US6456603B1 (en) 1999-01-21 2002-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s mobil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210147B1 (en) 1999-10-05 2007-04-24 Veritas Operating Corporation IP virtualization
AU8000800A (en) * 1999-10-05 2001-05-10 Ejasent Inc.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US6324568B1 (en) * 1999-11-30 2001-11-27 Siebel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objects over a network
US6708217B1 (en) 2000-01-05 2004-03-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eiving and demultiplexing multi-modal document content
US6983315B1 (en) 2000-01-18 2006-01-03 Wrq, Inc. Applet embedded cross-platform caching
US7240067B2 (en) * 2000-02-08 2007-07-03 Sybase, Inc.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extraction and aggregation of data from dynamic content
JP2001243182A (ja) * 2000-02-29 2001-09-07 Nec Corp 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Webコンテンツとサーバシステムとの連動方法
US6990526B1 (en) * 2000-05-22 2006-01-24 Pointre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b caching
KR20020006722A (ko) * 2000-07-13 2002-01-26 권혁 웹페이지 재구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웹페이지 제공방법
US20020010765A1 (en) * 2000-07-21 2002-01-24 John Bord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oritizing traffic in a network
US7120697B2 (en) * 2001-05-22 2006-10-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ort assignments of multiple application instances using the same source IP address
US6954784B2 (en) * 2000-08-17 2005-10-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luster workload distribution without preconfigured port identification by utilizing a port of multiple ports associated with a single IP address
US6996631B1 (en) 2000-08-17 2006-0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having a single IP address associated with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tacks in a cluster of processing systems
US6996617B1 (en) 2000-08-17 2006-0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non-disruptively transferring a 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betwee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tacks
US6941384B1 (en) 2000-08-17 2005-09-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failure recovery for routed 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US6947431B1 (en) 2000-08-23 2005-09-20 Radio Ip Software Inc.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with header sup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JP3739260B2 (ja) * 2000-08-24 2006-01-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7596784B2 (en) 2000-09-12 2009-09-29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ay-per-use distributed computing resources
WO2002029599A1 (en) 2000-10-05 2002-04-11 Redline Networks, Inc. Conn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7263550B1 (en) 2000-10-10 2007-08-28 Juniper Networks, Inc. Agent-based event-driven web server architecture
US6965930B1 (en) 2000-10-20 2005-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workload distribution based on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US6963917B1 (en) 2000-10-20 2005-11-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olicy based distribution of workload to subsets of potential servers
US7076518B1 (en) * 2000-10-24 2006-07-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ap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ing a web server in a peripheral to a network through a host
US7068643B1 (en) * 2000-11-03 2006-06-27 Intervoice Limited Partnership Extensible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KR100451721B1 (ko) * 2000-12-30 2004-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프로세서간 정합 방법
US7080120B2 (en) * 2001-01-19 2006-07-18 Digital Orchi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 processing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US6961773B2 (en) 2001-01-19 2005-11-01 Esof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US7325030B2 (en) * 2001-01-25 2008-01-29 Yahoo, Inc. High performance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133598A1 (en) * 2001-03-16 2002-09-19 Strahm Frederick William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7711831B2 (en) * 2001-05-22 2010-05-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ource address selection
US7165112B2 (en) * 2001-06-22 2007-01-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01594B2 (en) * 2001-07-30 2011-08-16 Ipass, Inc. Monitoring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enforcement
WO2003017123A1 (en) * 2001-08-16 2003-02-27 Redline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tatefulness during client-server interactions
US7225260B2 (en) * 2001-09-28 2007-05-29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oftware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applications during communications by mobile computer terminals operable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0520697C (zh) * 2001-10-05 2009-07-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打印数据产生装置以及打印数据产生方法
US7103671B2 (en) * 2002-03-14 2006-09-05 Yahoo! Inc. Proxy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TMI20020678A1 (it) * 2002-03-29 2003-09-29 Sirap Gema Spa Confezione per la conservazione sottovuoto o in atmosfera protettiva di alimenti suscettibili di rilasciare liquidi e/o aeriformi
US20040015591A1 (en) * 2002-07-18 2004-01-22 Wang Frank Xiao-Dong Collective TCP control for improved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US7152111B2 (en) * 2002-08-15 2006-12-19 Digi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lient connection manager
US8176186B2 (en) * 2002-10-30 2012-05-08 Riverbed Technology, Inc. Transaction accelerator for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120666B2 (en) 2002-10-30 2006-10-10 Riverbed Technology, Inc. Transaction accelerator for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40187083A1 (en) * 2003-03-18 2004-09-23 Tracey Bryan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siz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493398B2 (en) * 2003-04-16 2009-02-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hared socket connections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US20050050021A1 (en) * 2003-08-25 2005-03-03 Sybase, Inc. Information Messaging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US20050091226A1 (en) * 2003-10-23 2005-04-28 Yun Lin Persistent caching directory level support
US7441011B2 (en) * 2003-10-23 2008-10-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uth on client persistent caching
US8010670B2 (en) * 2003-12-23 2011-08-30 Slipstream Data Inc. Meta-data based method for local cache utilization
US8676922B1 (en) 2004-06-30 2014-03-18 Google Inc. Automatic proxy setting modification
KR100684308B1 (ko) * 2004-08-25 2007-02-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접속 단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무선 접속 관리 방법
US7577749B1 (en) 2004-12-03 2009-08-18 Ux Ltd. Emulation of persistent HTTP connections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US20060248194A1 (en) 2005-03-18 2006-11-02 Riverbed Technology, Inc. Connection forwarding
US20070115917A1 (en) * 2005-10-31 2007-05-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TOM data transfer via TCP
US7738887B2 (en) * 2005-10-31 2010-06-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Voice instant messaging between mobile and computing devices
US7904563B2 (en) * 2006-03-31 2011-03-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and utilizing terminal server dynamic virtual channels
US8312507B2 (en) 2006-10-17 2012-11-13 A10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apply network traffic policy to an application session
US8584199B1 (en) 2006-10-17 2013-11-12 A10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apply a packet routing policy to an application session
US7979554B2 (en) * 2006-12-21 2011-07-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conversational transactions in 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US8812651B1 (en) 2007-02-15 2014-08-19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cache awareness
US8260934B2 (en) * 2007-08-31 2012-09-04 Red Hat, Inc. Multiplex transport
US7899031B2 (en) * 2007-11-20 2011-03-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cally terminating an established connection
US20090260023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Hewlett-Parckard Development Commpany, Lp Multiplexing Reserved Ports
US8688799B2 (en) * 2011-06-30 2014-04-0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reducing memory copy overhead by indicating a location of requested data for direct access
US9118618B2 (en) 2012-03-29 2015-08-25 A10 Networks, Inc. Hardware-based packet editor
US9338225B2 (en) 2012-12-06 2016-05-10 A10 Networks, Inc. Forwarding policies on a virtual service network
US9992107B2 (en) 2013-03-15 2018-06-05 A10 Networks, Inc. Processing data packets using a policy based network path
WO2014179753A2 (en) 2013-05-03 2014-11-06 A10 Networks, Inc. Facilitating secure network traffic by an 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
US9942152B2 (en) 2014-03-25 2018-04-10 A10 Networks, Inc. Forwarding data packets using a service-based forwarding policy
US10268467B2 (en) 2014-11-11 2019-04-23 A10 Networks, Inc. Policy-driven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traffic for providing services to cloud-based applications
US11063823B2 (en) 2019-06-19 2021-07-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service data transportation through data fragmentation and socket repl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101126A (nl) * 1981-03-09 1982-10-01 Wavin Bv Kunststofzak met ontluchting.
JP2511591B2 (ja) * 1990-10-29 1996-06-26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無線光通信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US5537417A (en) * 1993-01-29 1996-07-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Kernel socket structure for concurrent multiple protocol access
US5446736A (en) * 1993-10-07 1995-08-29 Ast Resear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node to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a standard protocol
CA2150062A1 (en) * 1994-06-30 1995-12-31 Richard James Garrick Applications programming interface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in networks
US5572528A (en) * 1995-03-20 1996-11-05 Novell, Inc. Mobile net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581558A (en) * 1995-03-29 1996-12-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bridging non-compatible network architectur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228B (zh) * 2005-02-24 2010-09-2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传输控制协议接合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36059A (zh) * 2011-11-24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区间相互隔离的程序之间的通讯方法及处理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23173B1 (en) 2000-05-31
TW294872B (en) 1997-01-01
JPH11514117A (ja) 1999-11-30
CZ354397A3 (cs) 1998-03-18
CZ287957B6 (cs) 2001-03-14
DE69608681T2 (de) 2000-11-23
HUP9802083A3 (en) 1999-03-01
HUP9802083A2 (hu) 1998-12-28
EP0823173A2 (en) 1998-02-11
CN1260937C (zh) 2006-06-21
US5867661A (en) 1999-02-02
MY122363A (en) 2006-04-29
HU225569B1 (en) 2007-03-28
CA2218153C (en) 2006-06-06
PL180608B1 (pl) 2001-03-30
WO1997030554A2 (en) 1997-08-21
HK1009570A1 (en) 1999-09-03
DE69608681T8 (de) 2006-11-16
CA2218153A1 (en) 1997-08-21
ATE193629T1 (de) 2000-06-15
WO1997030554A3 (en) 1997-10-23
JP3483892B2 (ja) 2004-01-06
DE69608681D1 (de) 2000-07-06
KR100289521B1 (ko) 2001-05-02
KR19980703862A (ko) 1998-12-05
ES2146403T3 (es) 2000-08-01
PL322817A1 (en) 199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0937C (zh) 减少应用程序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167237C (zh) 差分通信方法
CN1148927C (zh) 增加网浏览器的性能并和网服务器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646C (zh) 时间相干超高缓存系统
EP2266043B1 (en) Cache optimzation
CN102281305B (zh) 用于提供客户端加速技术的系统和方法
CN1681248A (zh) 服务器与客户端间传送用于数据同步的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US610865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mages and other objects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CN1618066A (zh) 用于处理可扩展标示语言(xml)文档的系统和方法
US20030163552A1 (en) Document distribution and storagre system
US20050165828A1 (en) Caching media data using content sensitive object identifiers
EP1429517A1 (en) Access relaying apparatus
US6487577B1 (en) Distributed compiling
CN1513144A (zh) 用于减少将信息从通信网络投递到用户的时间的系统及方法
JP2009536377A (ja) リモートユーザに対する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環境の提供を加速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251671A (zh) 使用http的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优化
WO2002078291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information transfer over a limited speed communications link
CN1458590A (zh) 用网络栈同步和上载已卸载网络栈连接的方法
GB2453647A (en) Intermediate device between content server and content requestor
US200602247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eer-to-peer streaming content operation by a browser plug-in
CN1791105A (zh) 控制到客户机的数据传送及更新数据的执行的方法
CN1625179A (zh) 按可定制的、基于标签协议中的引用发送
US77393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reconfiguring a server system
US20020078065A1 (en) Object-orien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rring a file system
CN111131487B (zh) 一种深度学习平台容器镜像获取、共享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