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32651A -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32651A
CN118432651A CN202410675030.6A CN202410675030A CN118432651A CN 118432651 A CN118432651 A CN 118432651A CN 202410675030 A CN202410675030 A CN 202410675030A CN 118432651 A CN118432651 A CN 118432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ath
target
main set
target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6750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媛
刘一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6750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432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8432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32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终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最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切换条件包括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

Description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天线切换时只考虑让无线发射信号切换到一个发射性能较好的天线上,没有过多考虑接收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模式中发射以及接收的反射特性和传输特性不太一样,导致无线发射信号有的时候未必切换到整体性能最好的天线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多个天线、以及主集通路,所述天线切换方法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最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切换条件包括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多个天线、主集通路以及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集通路连接,所述主集通路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与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最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切换条件包括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天线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中运行时,所述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用于实现上述天线切换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切换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A为相关技术中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B为相关技术中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下面先对相关技术中的方案进行说明。
在无线通信技术中,射频模组中对无线信号进行发射与接收的通路为主集通路,射频模组中仅对无线信号进行接收的通路为分集通路。每个通路与一个天线连接,以完成对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或接收。其中,主集通路的通信优先级高于分集通路的通信优先级,因此主集通路对通信性能的要求最高,主集通路连接的天线性能需要为最高。
在此基础上,相关技术中通过测量天线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和/或最大发射功率(Maximum Transmit Power Level,MTPL)等性能参数,判断出性能最好的天线,然后将无线发射信号切换到确定出的性能最好的天线上,来解决只考虑让无线发射信号切换到一个发射性能较好的天线上,没有过多考虑接收性能的问题。
例如,在无线发射信号所在天线的发射功率持续达到MTPL一定时间后,判断此时无线发射信号所在天线的发射性能并非最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RSRP选择出接收性能最优的天线作为无线发射信号需要切换到的天线。
但是,依据接收性能参数来修改无线发射信号所在天线,依然存在不准确的问题。例如,FDD的B4频段、B66频段等上行与下行的频点之间相距400MHz,对于无线信号的传输,天线的发射性能与接收性能并不相同;同时,根据MTPL判断是否进行天线的切换,已经是在发射性能较差的情况下放弃所在的天线而切换至其他天线,从而无法确定无线发射信号所在的天线为发射性能最优的天线。
如图1A所示,主集通路11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1与天线31连接,分集通路12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1与天线32连接,分集通路13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2与天线33连接,分集通路14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2与天线34连接。其中,天线31的RSRP为-80dBm,天线32的RSRP为-70dBm,天线33的RSRP为-90dBm,天线34的RSRP为-60dBm;对于各通路对通信性能的要求,主集通路与分集通路13对通信性能的要求相同、且高于分集通路12以及分集通路14对通信性能的要求,分集通路12与分集通路14对通信性能的要求相同,对通信性能的要求高的通路接收性能越好,整体通信质量越好。
在这种情况下,主集通路11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80dBm,分集通路12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70dBm,分集通路13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90dBm,分集通路14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60dBm。其中,分集通路14连接的天线为接收性能最优的天线。
如图1B所示,主集通路11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1以及天线切换开关22与天线34连接,分集通路12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1与天线32连接,分集通路13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2与天线33连接,分集通路14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2以及天线切换开关21与天线31连接。
这样,在进行从图1A到图1B的天线切换之后,主集通路11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由-80dBm提高至-60dBm,分集通路12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70dBm,分集通路13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90dBm,分集通路14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由-60dBm降低至-80dBm。在这种情况下,主集通路11连接的天线为接收性能最优的天线。
但是,在2通路、4通路、或8通路等多进多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天线系统中,各通路对通信性能的要求不同,只考虑主集通路连接的天线的接收性能,不考虑对通信性能的要求较高的分集通路连接的天线的接收性能,无法使各分集通路的通信质量得到保障。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天线、以及主集通路的终端。其中,终端指的可以是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电视、机顶盒、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视频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专用消息设备、便携式游戏设备)等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如图1C所示,该天线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
步骤S101、响应于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第一目标天线在多个天线中具有最优的接收性能参数,第二目标天线在多个天线中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切换条件包括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
这里,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为当前时刻主集通路所连接、用于发射以及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
示例性地,主集通路可以表示为Tx/Rx0;其中,Tx表示发射,Rx0表示接收。
无线反射信号为基于主集通路的无线发射信号得到的反馈信号。
接收性能参数为表征天线接收性能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SRP、信号强度指示值、信号与噪声比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接收性能参数确定天线的接收性能,接收性能参数越优,对应天线的接收性能越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多刀多掷开关,将主集通路与第二目标天线连接,以此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示例性地,图1A中的天线切换开关21以及天线切换开关22均可以为三刀三掷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表征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的参数,判断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例如,表征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射信号强度、发射功率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于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之后,可以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再次判断是否进行天线的切换,在基于无线反射信号确定需要进行天线切换的情况下,再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例如,在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未达到目标功率值的情况下,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再次判断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在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反射率大于预设的反射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无法满足性能需求,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基于无线反射信号,进行主集通路连接的天线的切换。这样,一方面,在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无线反射信号,确定主集通路连接的当前天线的发射信号强度,并适应性调整无线发射信号所在的天线,从而使当前时刻无线发射信号在发射性能满足性能需求的天线上;另一方面,在基于发射性能进行天线切换的同时考虑接收性能,将具有次优接收性能的第二目标天线分配调整为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能够提高主集通路整体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集通路包括反馈接收器,上述步骤S101中所述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1至步骤S113:
步骤S111、通过主集通路向第一目标天线发出无线发射信号,并通过反馈接收器接收无线反射信号。
这里,可以通过反馈接收器(Feedback Receiver,FBRX)接收与通过主集通路发出的无线发射信号对应的无线反射信号,以此确定主集通路连接的当前天线的无线发射信号强度,来检测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主机通路中的信号发射装置向第一目标天线发出无线发射信号;其中,信号发射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发射机或信号发射器等。
步骤S112、基于无线发射信号和无线反射信号,确定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
这里,发射性能参数为表征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反射系数、反射率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通过反馈接收器接收于无线发射信号对应的无线反射信号之后,获取第一目标天线的传输线波腹电压幅度与波谷电压幅度,计算出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通过反馈接收器接收于无线发射信号对应的无线反射信号之后,通过频谱分析设备测量第一目标天线的反射系数。反射系数为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的幅度之比,范围在0到1之间。反射系数越接近0,反射性能越好;反射系数越接近1,反射性能越差。
步骤S113、基于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这里,不同的发射性能参数对应不同的发射性能参数阈值。
例如,在发射性能参数为驻波比的情况下,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可以设置为驻波比的最大阈值,示例性地,驻波比的最大阈值可以取值为1.5。
又如,在发射性能参数为反射系数的情况下,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可以设置为反射系数的最大阈值,示例性地,反射系数的最大阈值可以取值为0.5。
再如,在发射性能参数为反射率的情况下,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可以设置为反射率的最大阈值,示例性地,反射率的最大阈值可以取值为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并在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不能满足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再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例如,在发射性能参数为驻波比的情况下,驻波比的最大阈值取值为1.5,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为1.8,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大于驻波比的最大阈值,判断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未满足性能需求,可以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又如,在发射性能参数为反射率的情况下,反射率的最大阈值取值为6%,第一目标天线的反射率为1.7%,第一目标天线的反射率小于反射率的最大阈值,判断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满足性能需求,可以不对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第一目标天线的一种发射性能参数以及该发射性能参数对应的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判断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也可以基于第一目标天线的多种发射性能参数以及该多种发射性能参数分别对应的发射性能参数阈值,联合判断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反馈接收器FBRX接收通过主集通路向第一目标天线发出的无线发射信号的无线反射信号,并基于无线发射信号以及无线反射信号确定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再基于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这样,一方面,可以基于无线发射信号以及通过反馈接收器接收的无线反射信号确定发射性能参数,并基于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来再次评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另一方面,在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在基于发射性能进行天线切换的同时考虑接收性能,将具有次优接收性能的第二目标天线分配调整为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能够提高主集通路整体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性能参数包括驻波比,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包括目标驻波比,上述步骤S11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21:
步骤S121、在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高于目标驻波比的情况下,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这里,驻波比表征能量的反射损耗,用于评估发射性能中反射的性能需求。
目标驻波比可以为预设的驻波比阈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通过反馈接收器接收的无线反射信号确定天线的驻波比,来评估主集通路连接的天线的反射情况。在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高于目标驻波比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无法满足发射性能中反射的性能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例如,基于通过FBRX接收的无线反射信号得到主集通路连接的第一目标天线的VSWR,在目标驻波比的值为1、且主集通路连接的第一目标天线的VSWR的值大于1的情况下,判断主集通路连接的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无法满足发射性能中反射的性能需求,并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高于目标驻波比的情况下,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这样,一方面,可以在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高于目标驻波比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无法满足发射性能中反射的性能需求,确定达到天线的切换条件;另一方面,在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在基于发射性能进行天线切换的同时考虑接收性能,将具有次优接收性能的第二目标天线分配调整为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能够提高主集通路整体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集通路,在上述步骤S101中所述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31至步骤S132:
步骤S131、基于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多个天线中确定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
步骤S132、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一目标天线,并将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第一分集通路在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具有最高的天线分配优先级。
这里,第一分集通路为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对通信性能的要求最高的分集通路。
示例性地,第一分级通路可以表示为Rx1。
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为当前时刻第一分集通路所连接、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测量主集通路以及至少一个分集通路当前时刻连接的天线的RSRP,并基于各天线的RSTP对各天线的接收性能进行排序,将具有最优接收性能参数的天线作为第一目标天线,以及将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的天线作为第二目标天线。
通路的天线分配优先级越高,在进行天线分配时越优先被分配到具有更优接收性能的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多个天线中确定接收性能分别为最优以及次优的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一目标天线,并将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这样,在主集通路连接到接收性能最优的天线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具有最高的天线分配优先级的第一分集通路可以分配到接收性能次优的天线,考虑第一分集通路的性能需求,可以实现主集和分集性能的最优化,提高整体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132中所述将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41至步骤S142:
步骤S141、基于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多个天线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其中,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中任一第三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优于多个天线中除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之外的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
步骤S142、基于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第二分集通路分别对应的天线分配优先级、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中每个第三目标天线分别对应的接收性能参数,将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第二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进行调整,以使得具有更高天线分配优先级的第二分集通路与具有更优接收性能参数的第三目标天线连接;其中,第二分集通路是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不同于第一分集通路的分集通路。
这里,第二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可以优于第三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也可以与第三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相同,第三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为多个天线中除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之外的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中最优的。
第二分集通路为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除第一分级通路外,对通信性能的要求最高的分集通路。
示例性地,第二分集通路可以表示为Rx2、Rx3;其中,Rx2为比Rx3具有更高天线分配优先级的第二分集通路。
第二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为当前时刻第二分集通路所连接、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
如图1D所示,主集通路11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1以及天线切换开关22与天线34连接,分集通路12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1与天线31连接,分集通路13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2以及天线切换开关21与天线32连接,分集通路14通过天线切换开关22与天线33连接。
这样,在将图1A中通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方式切换为图1D中通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方式之后,主集通路11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由-80dBm提高至-60dBm,分集通路12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80dBm,分集通路13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由-90dBm提高至-70dBm,分集通路14连接的天线对应的RSRP为-90dBm。在这种情况下,主集通路11连接的天线为接收性能最优的天线,同时使在三个分集通路中对通信性能的要求最高、作为第一分集通路的分集通路13连接的天线为接收性能次优的天线,使在三个分集通路中对通信性能的要求次高、作为第二分集通路之一的分集通路12连接的天线为接收性能较优的天线。
可以理解的是,除第二分集通路外,所述终端还可以具有更多分集通路,示例性地,可以表示为Rx4、Rx5等;其中,Rx4为比Rx5具有更高天线分配优先级的分集通路,且Rx2以及Rx3比Rx4以及Rx5具有更高的天线分配优先级,以此类推。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多个天线中确定至少一个具有除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之外最优接收性能参数的第三目标天线,并基于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第二分集通路分别对应的天线分配优先级,将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第二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进行调整,以使得具有更高天线分配优先级的第二分集通路与具有更优接收性能参数的第三目标天线连接。这样,在考虑主集通路以及第一分集通路的接收性能的情况下,根据分集通路对通信性能的要求对除第一分集通路的其他分集通路进行天线的分配,使需要优先考虑接收性能的第二分集通路也能被分配到接收性能较优的天线,可以实现主集和分集性能的最优化,提高整体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51:
步骤S151、响应于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目标发射功率,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这里,目标发射功率可以为预设的发射功率阈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发射性能需求自定义的发射功率阈值、MTPL等。
例如,在响应于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MTPL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又如,在响应于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根据当前时刻发射性能需求设定的发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响应于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目标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这样,在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目标发射功率的情况下,通过判断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无法满足性能需求,及时进行天线的切换,可以使主集通路的发射性能维持在满足性能需求的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性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信号强度指示值、信号与噪声比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这里,信号强度指示值可以包括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RSCP)。
信号与噪声比为信号与噪声之间相对强度的度量,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间的比值。在通信过程中,信号与噪声比越大,表示信号相对于噪声更强,更能提供清晰可靠的通信。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为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强度的比值;其中,干扰信号包括噪声和干扰。在通信过程中,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表示有用信号相对于干扰信号更强,更能提供清晰可靠的通信。
示例性地,在接收性能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情况下,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80dBm的天线的接收性能要优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90dBm的天线的接收性能。
示例性地,在接收性能参数为接收信号码功率的情况下,接收信号码功率为-90dBm的天线的接收性能要优于接收信号码功率为-95dBm的天线的接收性能。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多个天线、主集通路以及控制器。如图2所示,该终端200包括多个天线210、主集通路220以及控制器230。其中,控制器230与主集通路220连接,主集通路220基于控制器230的控制与多个天线210中的一个天线连接;控制器230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最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切换条件包括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天线切换开关、功率放大模组、射频收发机等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集通路还可以包括反馈接收器,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通过所述主集通路向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发出无线发射信号,并通过所述反馈接收器接收所述无线反射信号;基于所述无线发射信号和所述无线反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性能参数包括驻波比,所述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包括目标驻波比,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高于所述目标驻波比的情况下,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集通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分集通路连接,所述分集通路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与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天线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分集通路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具有最高的天线分配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之后,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中任一所述第三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优于所述多个天线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之外的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基于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所述第二分集通路分别对应的天线分配优先级、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中每个所述第三目标天线分别对应的接收性能参数,将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所述第二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进行调整,以使得具有更高天线分配优先级的所述第二分集通路与具有更优接收性能参数的所述第三目标天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分集通路是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分集通路的分集通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目标发射功率,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多个天线、主集通路、分集通路、天线切换开关、功率放大模组、射频收发模组;其中,射频收发模组中包括射频收发机以及反馈接收器。如图3A所示,终端300包括天线301、天线302、天线303、天线304、主集通路311、第一分集通路312、第二分集通路313、第二分集通路314、天线切换开关321、天线切换开关322、功率放大模组331、射频收发模组340;其中射频收发模组340中包括射频收发机341以及反馈接收器34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功率放大模组将主集通路以及分集通路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功率放大模组可以由PA模组以及FEM模组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射频收发机包括射频接收机和射频发射机,用于实现数字信号与射频信号之间的转换。
示例性地,天线301对应的RSRP为-80dBm,天线302对应的RSRP为-70dBm,天线301对应的RSRP为-90dBm,天线301对应的RSRP为-60dBm。在通过手握等导致反射的情况下从天线304收到反馈信号后,可以通过反馈接收器342接收经过主集通路311的该反馈信号,并基于该反馈信号以及与该反馈信号对应的通过主集通路311发射的无线发射信号,获取天线304的VSWR。在天线304的VSWR不小于预设的VSWR阈值的情况下,将主集通路311所在的天线由天线304切换至天线3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天线、主集通路、分集通路、天线切换开关、功率放大器、射频收发模组的终端。
如图3B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1至步骤S307:
步骤S301、测量分集通路的RSRP,进行分集通路的排序。
在实施时,在所述终端具有一个以上分集通路的情况下,可以持续测量各分集通路的RSRP,并基于各分集通路的RSRP,将各分集通路当前时刻连接的天线进行基于接收性能的排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各分集通路当前时刻连接的天线,按照各分集通路的RSRP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步骤S302、找出第一目标天线、第二目标天线以及第三目标天线。
在实施时,可以将步骤S301中基于接收性能的排序后的天线中接收性能参数最优的天线确定为第一目标天线,将步骤S301中基于接收性能的排序后的天线中接收性能参数次优的天线确定为第二目标天线,将步骤S301中基于接收性能的排序后的天线中除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外接收性能最优的天线确定为第三目标天线。
步骤S303、将第一目标天线分配给主集通路,将第二目标天线分配给第一分集通路,将第三目标天线分配给第二分集通路。
在实施时,可以通过天线切换开关进行通路与天线之间的切换和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终端具有至少两个分集通路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三目标天线分配给在除第一分集通路外的各分集通路中具有最高天线分配优先权的第二分集通路。
步骤S304、检测反馈信号,确定VSWR。
在实施时,可以通过反馈接收器接接收的无线发射信号的反馈信号,持续测量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VSWR,从而评估主集通路工作时无线发射信号的反射情况。
步骤S305、判断VSWR是否大于VSWR阈值。
在实施时,在第一目标天线的VSWR小于VSWR阈值的情况下,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执行步骤S306;在第一目标天线的VSWR不小于VSWR阈值的情况下,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执行步骤S307。
步骤S306、保持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不变。
步骤S307、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分集通路的RSRP,确定出接收性能最优以及次优的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并将第一目标天线分配给主集通路,将第二目标天线分配给第一分集通路,再检测反馈信号,确定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VSWR,根据VSWR阈值,在第一目标天线的VSWR不小于VSWR阈值的情况下,将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这样,一方面,在检测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无线反射信号,确定主集通路连接的当前天线的发射信号强度,并适应性调整无线发射信号所在的天线,从而使当前时刻无线发射信号在发射性能满足性能需求的天线上;另一方面,在基于发射性能进行天线切换的同时考虑接收性能,将具有次优接收性能的第二目标天线分配调整为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能够提高主集通路整体的通信质量;再一方面,在切换无线发射信号到整体性能最优天线之前,考虑分集通路的性能需求,根据接收性能以及通路的天线分配优先权,进行天线与通路的连接,可以实现主集和分集性能的最优化,提高整体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中运行时,所述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用于实现上述天线切换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切换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天线切换方法。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多个天线、以及主集通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最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切换条件包括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主集通路包括反馈接收器;
所述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
通过所述主集通路向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发出无线发射信号,并通过所述反馈接收器接收所述无线反射信号;
基于所述无线发射信号和所述无线反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发射性能参数包括驻波比,所述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包括目标驻波比;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驻波比高于所述目标驻波比的情况下,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集通路;
在所述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天线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分集通路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具有最高的天线分配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中任一所述第三目标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优于所述多个天线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天线以及第二目标天线之外的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
基于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所述第二分集通路分别对应的天线分配优先级、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天线中每个所述第三目标天线分别对应的接收性能参数,将至少一个第二分集通路中每个所述第二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进行调整,以使得具有更高天线分配优先级的所述第二分集通路与具有更优接收性能参数的所述第三目标天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分集通路是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分集通路的分集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目标发射功率,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性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信号强度指示值、信号与噪声比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8.一种终端,包括多个天线、主集通路以及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集通路连接,所述主集通路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与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满足切换条件,基于无线反射信号,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从第一目标天线调整为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最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在所述多个天线中具有次优的接收性能参数,所述切换条件包括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的发射性能不满足性能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所述主集通路包括反馈接收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主集通路向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发出无线发射信号,并通过所述反馈接收器接收所述无线反射信号;
基于所述无线发射信号和所述无线反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的发射性能参数以及发射性能参数阈值,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所述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集通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分集通路连接,所述分集通路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与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接收性能参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天线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将所述主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的第一分集通路的当前天线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分集通路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通路中具有最高的天线分配优先级。
CN202410675030.6A 2024-05-28 2024-05-28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Pending CN118432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675030.6A CN118432651A (zh) 2024-05-28 2024-05-28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675030.6A CN118432651A (zh) 2024-05-28 2024-05-28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32651A true CN118432651A (zh) 2024-08-02

Family

ID=92323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675030.6A Pending CN118432651A (zh) 2024-05-28 2024-05-28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4326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6134B1 (ko) 무선 디바이스용 적응형 튜닝가능한 안테나
US8666445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tenna switching in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80111748A1 (en) Antenna system having plural selectable antenna feed point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KR100659426B1 (ko) 무선 통신기
US8711827B2 (en) Mobile terminal based on W-CDMA system having receive diversity function and system thereof
JP4921561B2 (ja) Rxダイバーシティ回路を用いる電流消費の削減
WO1999052229A1 (fr) Appareil pour station de base radio, et proced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CN111010206A (zh) 天线调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30542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3824473B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220369246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power management with compliance to regulations of radiofrequency exposure
WO2022062511A1 (zh) 射频收发电路、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1042051A1 (en) Controlling antenna combinations
US1009174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9025345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rference Wave Judging Method
JPH10163936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18432651A (zh)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
JP503624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送信アンテナ切換制御方法
CN110636563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514399A (zh) 天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US202400361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with radar based rf exposure estimation in mobile devices
KR20050044194A (ko) 무선랜 기지국에서 다이버시티 시스템 및 방법
EP4383781A1 (e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US20240048161A1 (en) Signal transce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4373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tting of antenna i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plurality of antenn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