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1820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18203A CN118318203A CN202280004042.5A CN202280004042A CN118318203A CN 118318203 A CN118318203 A CN 118318203A CN 202280004042 A CN202280004042 A CN 202280004042A CN 118318203 A CN118318203 A CN 1183182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display device
- control circuit
- fixed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90 cereb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57 visual corte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框体,该框体包括一体设置的本体、多个侧壁和多个限位柱,其中,各侧壁首尾相连且与本体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各限位柱位于容置空间的一侧且与至少一个侧壁邻接设置;背光源,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与本体固定,背光源在本体上的正投影与限位柱在本体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光学组件,位于背光源远离本体的一侧,光学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与限位柱固定;三维显示组件,位于光学组件远离本体的一侧,三维显示组件覆盖容置空间并与侧壁固定。
Description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显示技术越来越备受关注。三维显示技术可以使显示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其工作原理在于:针对同一场景,使观看者的左右眼分别接收具有一定视差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当两幅视差图像分别被人的左右眼接收后,经过大脑视觉皮层对图像信息进行叠加融合,可以构建出三维视觉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一体设置的本体、多个侧壁和多个限位柱,其中,各所述侧壁首尾相连且与所述本体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各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且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邻接设置;
背光源,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本体固定,所述背光源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限位柱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光学组件,位于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限位柱固定;
三维显示组件,位于所述光学组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三维显示组件覆盖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侧壁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框体的材料包括导热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源 与所述本体贴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三维显示组件包括保护盖板、以及位于所述保护盖板朝向所述光学组件一侧的液晶显示屏和液晶透镜屏,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液晶透镜屏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侧壁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第一覆晶薄膜、第二覆晶薄膜、第三覆晶薄膜、第一控制电路板、第二控制电路板和第三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本体的一个边缘包括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穿过所述镂空结构并电连接在所述液晶透镜屏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穿过所述镂空结构并电连接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三覆晶薄膜穿过所述镂空结构并电连接在所述背光源与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远离所述镂空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固定,所述屏蔽罩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摄像集成板,所述摄像集成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摄像集成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结构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摄像集成板与邻近所述镂空结构的所述侧壁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第四控制电路板,所述第四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四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摄像集成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本体在设置所述摄像集成板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凸出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摄像集成板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一侧、以及固定所述摄像集成板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光学组件之间,所述遮光件固定在所述集成电路板与所述屏蔽罩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系统电路板,所述系统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且所述系统电路板与所述屏蔽罩在所述本体上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所述系统电路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散热板和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外壳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容置空间一侧的边缘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本体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按键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按键孔,所述按键组件包括图标按键板和按键控制板,所述图标按键板包括图标按键,所述图标按键与所述按键孔对应设置,所述按键控制板电连接在所述图标按键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图标按键板与所述外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本体远 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具有环形限位筋,所述环形限位筋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本体围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外壳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环形限位筋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固定在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直吹风扇,所述直吹风扇固定在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且所述直吹风扇、所述系统电路板、以及所述屏蔽罩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壁挂孔,所述壁挂孔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系统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壁挂孔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涡轮风扇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系统电路板和所述散热板包括与所述壁挂孔正对设置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壳在包围所述壁挂孔的区域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凹陷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壁挂转接件,所述壁挂转接件固定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壁挂孔邻近的所述外壳之间。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a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1b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显示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三维显示组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1a所示显示装置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1b所示显示装置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沿图5a中A-A’线的截面图;
图6b为沿图5b中B-B’线的截面图;
图7a为图1a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1b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1a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1b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a和图8b中Z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图1a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1b所示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图10a中C-C’线的截面图;
图11b为沿图10b中D-D’线的截面图;
图12a为图1a所示显示装置的单视角视图;
图12b为图1b所示显示装置的单视角视图;
图13a为图1a所示显示装置的多角度视图;
图13b为图1b所示显示装置的多角度视图;
附图标记:
框体-101,本体-1011,侧壁-1012,限位柱-1013,背光源-102,光学组件-103,反射片-1031,导光板-1032,光学膜材-1033,三维显示组件-104,保护盖板-1041,液晶显示屏-1042,液晶透镜屏-1043,第一覆晶薄膜-105,第二覆晶薄膜-106,第三覆晶薄膜-107,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屏蔽罩-111,摄像集成板-112,固定结构件-112’,第四控制电路板-113,摄像头识别和处理芯片-1131,遮光件-114,系统电路板-115,主芯片-1151,散热板-116,外壳-117,按键组件-118,图标按键板-1181,按键控制板-1182,补强板-1183,转接件-119,涡轮风扇-120,直吹风扇-121,壁挂转接件-122。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内”、“外”、“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面的描述中,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当元件或层被称作“设置于”另一元件或层“的一侧”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的一侧,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裸眼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显示技术是一种利用双眼具有视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例如3D眼镜)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形象的显示技术。由于裸眼3D显示装置显示的立体影像具有 真实生动的表现力、较好的环境感染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等优点,因此裸眼3D显示装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光场显示装置作为裸眼3D设备正越来接近生活,为实现整体产品的可靠性,需要对装置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增强产品的散热性和稳固性。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包括:
框体101,该框体101包括一体设置的本体1011、多个侧壁1012和多个限位柱1013,其中,各侧壁1012首尾相连且与本体1011形成一个容置空间r,各限位柱1013位于容置空间r的一侧(换言之,限位柱1013相对于本体1011朝向容置空间r凸出设置)且与至少一个侧壁1012邻接设置;
背光源102,位于容置空间r内且与本体1011固定,以通过本体1011支撑背光源102,背光源102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与限位柱1013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光学组件103,位于背光源102远离本体1011的一侧,光学组件103位于容置空间r内且与限位柱1013固定,以通过限位柱1013支撑光学组件103;
三维显示组件104,位于光学组件103远离本体1011的一侧,三维显示组件104覆盖容置空间r并与侧壁1012固定,使得侧壁1012可以稳定支撑三维显示组件104。
相关技术中的框体101由背板、中框、外框等组装而成,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提供了一体设置的框体101,由此减少了框体101本身的装配等,并且通过一体设置的框体101可以同时实现对背光源102、光学组件103和三维显示组件104的固定,简化了显示装置的整体布局,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框体101的材料可以包括导热材料,例如铝金属、铝合金等,以提高框体101的散热性能,增加传热效率,可以快速把热量导到环境中,并且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框体101的本身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数控机床(CNC)加工或者铸铝 实现框体101的量产,同时具有非常好的表面处理成型能力,能实现细腻的外观品质。可选地,背光源102可以与本体1011贴合固定,以利于将背光源102产生的热量直接导入框体101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背光源102可能烫伤光学组件103,本公开中可设置背光源102与光学组件103之间具有间距,而非接触设置。可选地,光学组件103包括反射片1031、导光板1032和光学膜材1033(包括在导光板1032远离反射片1031的一侧层叠设置的扩散膜、棱镜膜和增亮膜)等,以使背光的亮度充足且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背光源102可以为矩阵光源,矩阵光源中的灯珠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例如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 LED、Micro LED等)。亚毫米量级甚至微米量级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一样属于自发光器件。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一样,有着高亮度、超低延迟、超大可视角度等一系列优势。并且由于无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是基于性质更加稳定、电阻更低的金属半导体实现发光,因此它相比基于有机物实现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来说,有着功耗更低、更耐高温和低温、使用寿命更长的优势。且在微型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102时,能够实现更精密的动态背光效果,在有效提高屏幕亮度和对比度的同时,还能解决传统动态背光在屏幕亮暗区域之间造成的眩光现象,优化视觉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三维显示组件104可以包括保护盖板1041、以及位于保护盖板1041朝向光学组件103一侧的液晶显示屏1042和液晶透镜屏1043,其中,液晶显示屏1042和液晶透镜屏1043位于容置空间r内,保护盖板1041与侧壁1012固定,可选地,保护盖板1041的边缘可通过一圈胶体G贴合在侧壁10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钢化玻璃作为保护盖板1041,以使得保护盖板1041具有较大的强度和透光率。液晶显示屏可以为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液晶显示屏,也适用于高级超维场开关(Adwanced Dimension Switch,ADS)型液晶显示屏、高开口率-高级超维场开关(High-Adwanced Dimension Switch,HADS)型液晶显示屏、平面内开关(In-Plane Switch,IPS)型液晶显示屏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可设置液晶透镜屏1043位于液晶显示屏1042与保护盖板1041之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液晶显示屏1042设置于液晶透镜屏1043与保护盖板1041之间,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为提高光学组件103提供光线的均匀性,可使得光学组件103与三维显示组件104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还可以保证光学组件103在高温下有足够的膨胀空间,防止光学组件103可能因高温膨胀而挤压三维显示组件104,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2a、图2b、图3、图4、如图5a、图5b、图6a、图6b、图7a和图7b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一覆晶薄膜105、第二覆晶薄膜106、第三覆晶薄膜107、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其中,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固定于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的一侧;本体1011的一个边缘(例如下边缘)包括镂空结构K,第一覆晶薄膜105穿过镂空结构K并电连接在液晶透镜屏1043与第一控制电路板108之间,第二覆晶薄膜106穿过镂空结构K并电连接在液晶显示屏1042与第二控制电路板109之间,第三覆晶薄膜107穿过镂空结构K并电连接在背光源102与第三控制电路板110之间,以使得第一控制电路板108通过第一覆晶薄膜105为液晶透镜屏1043提供驱动信号,第二控制电路板109通过第二覆晶薄膜106为液晶显示屏1042提供驱动信号,第三控制电路板110通过第三覆晶薄膜107为背光源102提供驱动信号。可选地,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FPC)、印刷电路板(PCB)等。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各自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例如,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的数量为1个,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的数量均为2个。另外,在图5a、图5b、图6a和图6b中,镂空结构K还可以在框体101的加工过程中较好的释放材料应力,减小框体101的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第一覆晶薄膜105、第二覆晶薄膜106、第三覆晶薄膜107的长度不同,以使得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在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的一侧可以错开设置,避免相互干扰。可选地,如图7a和图7b所示,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可以在本体1011上并排平行设置,且第三控制电路板110位于第二控制电路板远离镂空结构K的一侧,换言之,第二控制电路板109相对于第三控制电路板110靠近容置空间r的边缘设置,第三控制电路板110相对于第二控制电路板109靠近容置空间r的中间区域设置;第一控制电路板108固定于第二控制电路板109远离本体101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板108可通过转接环固定在第二控制电路板109上,应当理解的是,转接环的位置应避开第一控制电路板108与第二控制电路板109上的各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还可以包括屏蔽罩111,屏蔽罩111位于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远离本体1011的一侧且与本体1011固定,屏蔽罩111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控制电路板108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以及第三控制电路板110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这样可以通过屏蔽罩111对显示相关的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进行电磁屏蔽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图2b、图7a和图7b所示,还可以包括摄像集成板112,该摄像集成板112位于容置空间r内,摄像集成板112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位于镂空结构K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内,且摄像集成板112与邻近镂空结构K的侧壁1012固定,可选地,摄像集成板112通过固定结构件112’固定在侧壁1012上。摄像集成板112可理解为摄像头组件,在裸眼3D显示时摄像集成板112可以实时根据人眼的位置调整画面进行智能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图2b、图7a和图7b所示,还可以包括第四控制电路板113,第四控制电路板113固定在屏蔽罩111远离本体1011的一侧,且第四控制电路板113与摄像集成板112电连接,以通过第四控制电路板113为摄像集成板112提供电信号。可选地,第四控制电路板113可通过螺柱等固定在屏蔽罩111上。第四控制电路板113可以具有摄像头识别和处理芯片1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5a和图7a所示,本体1011在设置摄像集成板112的位置可以朝向远离容置空间r的方向凸出设置,以将摄像集成板112设置在本体1011的该凸出位置,使得产品结构较紧凑。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摄像集成板112所在侧的本体1011边缘整体平齐设置(如图5b和图7b),在此不做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在摄像集成板112所在侧的本体1011边缘整体平齐设置的情况下,摄像集成板112的长度可以小于其所在侧的本体1011的边缘长度,也可以与本体1011的边缘长度大致相同(如图5b和图7b所示)。在本公开中“大致相同”可理解为相同或在因制作、测量等因素造成的合理误差范围(例如±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还可以包括遮光件114,该遮光件114位于摄像集成板112远离保护盖板1041的一侧、以及固定摄像集成板112的侧壁1012与光学组件103之间,使得遮光件114可防止下侧环境光和旁边光学组件103的光线照射至摄像集成板112而影响摄像集成板112对人眼位置进行追踪成像。可选地,遮光件114固定在集成电路板112与屏蔽罩11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2a、图2b、图7a和图7b所示,还可以包括系统电路板115,该系统电路板115固定在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的一侧,且系统电路板115与屏蔽罩111在本体1011上错开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电路板115与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第三控制电路板110、第四控制电路板113分别电连接,以通过系统电路板115为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第三控 制电路板110、第四控制电路板113提供相应地电流信号、逻辑信号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还可以包括散热板116,该散热板116固定在系统电路板115远离本体101的一侧,以利于提升系统电路板115上主芯片1551的散热效率。可选地,散热板116可采用铝金属、铝合金等导热性好的材料制作,且铝金属、铝合金材质的散热板116的重量较轻,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整体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还可以包括外壳117,该外壳117位于散热板116和屏蔽罩111远离本体1011的一侧,且外壳117与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一侧的边缘固定,以通过外壳117对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一侧的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第三控制电路板110、第四控制电路板113、系统电路板115等进行保护。可选地,外壳117可采用铝合金等导热材质,以使得显示装置整体都提高了热源的传导效率,并使得外壳117较轻。应当理解的是,因为外壳117与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一侧的边缘固定,所以外壳117的底部(与本体1011正对设置)形状可以与本体1011的形状类似,基于此,本体1011在摄像集成板112处凸出设置的情况下,外壳117也可以相应地凸出设置,以匹配本体1011的形状,增强外壳117与本体1011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7a、图7b、图8a、图8b和图9所示,还可以包括按键组件118,该按键组件118位于外壳117与本体1011围成的空间内,且按键组件118固定在外壳117上。可选地,外壳117包括按键孔H,按键组件118包括图标按键板1181和按键控制板1182,图标按键板1181包括用图标直接做成的按键,即图标按键(例如开关键、音量键),图标按键与按键孔H对应设置,按键控制板1182电连接在图标按键板1181远离外壳117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图标按键与其对应的按键孔H在同一高精度上去匹配,满足较好的组装方式,保证其控制手感。 可选地,如图1a所示,还可以在按键组件118上设置补强板1183,以增强按键组件118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9所示,还可以包括转接件119,该转接件119连接图标按键板1181与外壳117。可选的地,转接件119可采用高强度(例如不锈钢)材料制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和图7b所示,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的一侧具有环形限位筋RL,环形限位筋RL位于外壳117与本体1011围成的空间内且与外壳117相抵。环形限位筋RL可以防止本体1011整体翘曲,同时还可以作为外壳117的精度限位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转接件119的一端可以与环形限位筋RL上的限位凸包进行限位锁附,另一端可以与图标按键板1181固定,并把外壳117装上后也将外壳117固定在转接件119上,相当于将外壳117和一体化按键组件118同时转接件119为统一参照物进行固定,减小了过多的累积公差,保证其精度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图2b、图7a、图7b、图10a、图10b、图11a和图11b所示,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扇120,涡轮风扇120连接在散热板116朝向外壳117的一侧,使得系统电路板115的主芯片1151发出的热量,可经散热板116导热和涡轮风扇120吸热,进行降温,避免主芯片1151过热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图2b、图7a、图7b、图10a、图10b、图11a和图11b所示,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直吹风扇121,该直吹风扇121固定在本体1011朝向外壳117的一侧,且直吹风扇121、系统电路板115、以及屏蔽罩111错开设置。由图10a、图10b、图11a和图11b可见,箭头方向为下侧进风口,上侧往后是出风口,在由下向上的散热过程中,在上风口的散热板116导热结合涡轮风扇120吸热向上快速送风,同时整体通过至少一个(例如四个)可调速的直吹风扇121向后直吹进行动态控温,最终实现了全局散热,使得显示装置的风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是畅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外壳117包括至少一个壁挂孔h,壁挂孔h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位于系统电路板115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内,且壁挂孔h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与涡轮风扇119在本体1011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壁挂孔h可以实现不同支架的安装和选型,定制化不同的应用场景的支架,如手术室,游戏厅等,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可选地,如图8a和图8b所示,壁挂孔h为多个(例如四个)的情况下,多个(例如四个)壁挂孔h可以均匀分布在外壳117的中部位置,以减小支撑的应力集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2a所示,系统电路板115和散热板116可以包括与壁挂孔h正对设置的通孔h’,使得支架可通过贯穿设置的壁挂孔h和通孔h’安装在本体1011上;或者,如图2b所示,还可以包括壁挂转接件122,壁挂转接件122可以连接在本体1011与壁挂孔h邻近的外壳117之间,使得支架可通过壁挂孔h和壁挂转接件122固定在本体1011上。可选地,如图8a所示,外壳117在包围壁挂孔h的区域(例如外壳117与本体1011相对而置的底部的中部位置)朝向容置空间r的方向凹陷设置,以在凹陷位置容纳底座等支架。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外壳117的底部(与本体1011相对而置)也可以平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6种方式加强框体101本身的强度,如图5a、图5b、图6a和图6b所示,①是设置本体1011的厚度取值在2.5mm~3.5mm之间,以保证框体101的平整度和强度,②是在框体101背面(相当于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的一侧)的四个边缘有环形限位筋RL,防止其整体翘曲同时作为外壳117的精度限位特征;③是在框体101背面(相当于本体1011远离容置空间r的一侧)设置与环形限位筋RL同高的凸包,并在凸包上进行孔位连接系统相关板件(例如凸包上可连接固定各电路板的螺柱);④是支架铆接转接螺柱(与外壳117上的壁挂孔h对应设置),四个均匀分布在本体1101的中部位置减小支撑的应力集中;⑤是在本体1101下边缘开设镂空结构K(该镂空结构K可为图5a所示在下侧中部位置自左而右延伸的开槽,也可以为图5b所示在下 侧贯穿左右的开槽),在CNC加工时可以通过该镂空结构K较好的释放材料应力,减小变形量;⑥是侧壁1012的厚度较本体1011的厚度,强化到5.5mm~6.5mm,进一步的保证一体化框体101的平整度和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供了上述显示装置不同角度的视图,如图12a、图12b、图13a和图13b所示,由这些视图可以看出,为了实现整体外观的视觉薄化,同时减小其整体的重量,将光场显示部分的模组(包括三维显示组件104、光学组件103、背光源102和框体101)和被外壳117包围的整机系统在视觉上分离,但在结构上一体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视觉上,其三维显示组件104、包括光学组件103、背光源102和框体101的背光模组层和整机系统在材料上和结构上看,视觉上有较明显的差别。
另外,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公开为实现显示装置的一体化,在组装显示装置时可以将各大组件进行分类模块化,其中提供③所示的三维显示组件104,该三维显示组件104包括保护盖板1041、液晶显示屏1042和液晶透镜屏1043为一整体组件,其与光学组件103、背光源102、框体101、第一覆晶薄膜105、第二覆晶薄膜106、第三覆晶薄膜107、第一控制电路板108、第二控制电路板109和第三控制电路板110组成完整的显示组件,之后将②所示的所有系统组件包括智能摄像组件(包括摄像集成板112、第四控制电路板113和遮光件114),按键组件118(包括图标按键板1181和按键控制板1182),系统板组件(包括系统电路板115、散热板116),风扇组件(包括涡轮风扇120和直吹风扇121)等完成整体系统组装,最后将外壳117与框体101进行锁附实现装置的一体化组装成①所示的显示装置。
综上所述,本公开针对光场显示的3D和高清显示效果,通过结构设计与布局,实现超一体化可靠性高的产品设计;通过工业设计和结构布局,将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在视觉上具有层次感,并且实现精简装置重量和物料数量;通过一体化框体设计,将模组和系统进行整合,合理布局结构层,实现装置强度和热量传导都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一体化的按键设计,个性化的控件能与其他组件配合时具有较高的精度,保证其控制手感;针对装置中的 热源采用全局散热方案,合理的控制装置的表面温度;通过对组件和模块化分类组装,增加装置生产的高效性。
尽管本公开已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 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一体设置的本体、多个侧壁和多个限位柱,其中,各所述侧壁首尾相连且与所述本体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各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且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邻接设置;背光源,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本体固定,所述背光源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限位柱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光学组件,位于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限位柱固定;三维显示组件,位于所述光学组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三维显示组件覆盖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侧壁固定。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体的材料包括导热材料。
-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源与所述本体贴合固定。
-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三维显示组件包括保护盖板、以及位于所述保护盖板朝向所述光学组件一侧的液晶显示屏和液晶透镜屏,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液晶透镜屏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侧壁固定。
-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一覆晶薄膜、第二覆晶薄膜、第三覆晶薄膜、第一控制电路板、第二控制电路板和第三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本体的一个边缘包括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穿过所述镂空结构并电连接在所述液晶透镜屏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穿过所述镂空结构并电连接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三覆晶薄膜穿过所述镂空结构并电连接在所述背光源与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之间。
-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远离所述镂空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固定,所述屏蔽罩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
-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摄像集成板,所述摄像集成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摄像集成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结构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摄像集成板与邻近所述镂空结构的所述侧壁固定。
-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第四控制电路板,所述第四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四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摄像集成板电连接。
-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本体在设置所述摄像集成板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凸出设置。
- 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摄像集成板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一侧、以及固定所述摄像集成板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光学组件之间,所述遮光件固定在所述集成电路板与所述屏蔽罩之间。
- 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系统电路板,所述系统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且所述系统电路板与所述屏蔽罩在所述本体上错开设置。
-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所述系统电路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散热板和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外壳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容置空间一侧的边缘固定。
-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本体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按键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按键孔,所述按键组件包括图标按键板和按键控制板,所述图标按键板包括图标按键,所述图标按键与所述按键孔对应设置,所述按键控制板电连接在所述图标按键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
-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图标按键板与所述外壳。
-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具有环形限位筋,所述环形限位筋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本体围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外壳相抵。
-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环形限位筋固定。
- 如权利要求13~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固定在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 如权利要求13~2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直吹风扇,所述直吹风扇固定在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且所述直吹风扇、所述系统电路板、以及所述屏蔽罩错开设置。
- 如权利要求13~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壁挂孔,所述壁挂孔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系统电路板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壁挂孔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涡轮风扇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系统电路板和所述散热 板包括与所述壁挂孔正对设置的通孔。
-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在包围所述壁挂孔的区域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凹陷设置。
-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壁挂转接件,所述壁挂转接件固定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壁挂孔邻近的所述外壳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130216 WO2024098173A1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18203A true CN118318203A (zh) | 2024-07-09 |
Family
ID=91031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04042.5A Pending CN118318203A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318203A (zh) |
WO (1) | WO2024098173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89304B2 (ja) * | 2004-06-29 | 2011-05-2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KR20090036642A (ko) * | 2007-10-10 | 2009-04-15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용 수납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표시장치 |
CN102096218B (zh) * | 2010-12-02 | 2012-12-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模块及其一体成型背板 |
KR101930298B1 (ko) * | 2011-09-22 | 2018-12-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
CN104777668B (zh) * | 2015-03-24 | 2017-12-01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5182591B (zh) * | 2015-10-19 | 2018-10-19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07145003A (zh) * | 2017-07-24 | 2017-09-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壳、显示组件、显示设备及显示组件的组装方法 |
CN108153030A (zh) * | 2018-03-06 | 2018-06-12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3d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80004042.5A patent/CN118318203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1-07 WO PCT/CN2022/130216 patent/WO202409817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98173A1 (zh) | 2024-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50500B2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functional component and support frame | |
CN110121741B (zh) | 户外显示装置 | |
JP5634108B2 (ja) | 光学シート,光源モジュール,光源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 |
US20130044497A1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03365057B (zh) | 投影装置 | |
US2016029139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JPH0830530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3363397A (zh) | 背光组件及使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TW201245805A (en) | A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5549243A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80063689A (ko) | 실외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JP7166413B2 (ja) |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
JPWO2016092678A1 (ja) |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TW201604625A (zh) | 背光裝置 | |
JP2012208238A (ja) |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8156286B (zh) | 电子装置 | |
CN118318203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3766781A (zh) | 盖板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04603680B (zh) | 背光单元 | |
JP2015099292A (ja) | 表示装置 | |
JP2006058485A (ja) | 放熱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JP6505121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KR20170042888A (ko) |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WO2014115344A1 (ja) | 電子機器 | |
CN221804402U (zh) | 一种带蜂巢散热结构的ar眼镜壳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