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93161A - 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93161A CN118293161A CN202310013984.6A CN202310013984A CN118293161A CN 118293161 A CN118293161 A CN 118293161A CN 202310013984 A CN202310013984 A CN 202310013984A CN 118293161 A CN118293161 A CN 1182931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tooth
- coupling
- coupling device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4—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ic mo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clutc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43—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02—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disengaged by a contact of a part mounted on the clutch with a stationarily-mounted member
- F16D11/04—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disengaged by a contact of a part mounted on the clutch with a stationarily-mounted member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6/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working conditions, e.g. wear,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2011/002—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using an external and axially slidable sleeve for coupling the teeth of both coupling components togeth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F16D2023/141—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fork; Details of for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6/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working conditions, e.g. wear, temperature
- F16D2066/003—Position, angle or spe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6/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working conditions, e.g. wear, temperature
- F16D2066/008—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working conditions, e.g. wear, temperature of clu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耦合件、弹性件、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弹性件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和耦合件配合,第一动力组件与耦合件常传动连接,当动力耦合装置处于耦合状态时第二动力组件和耦合件之间传动连接,当动力耦合装置处于解耦状态时第二动力组件和耦合件之间断开连接,驱动组件通过驱动弹性件以驱动耦合件,使得动力耦合装置从解耦状态切换至耦合状态。本申请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一次驱动即可实现两个动力组件之间的动力耦合,具有耦合迅速、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动力耦合的同步器,在结合过程中若拨叉的齿套和结合齿的相对位置不匹配,则齿套和结合齿将发生碰撞而无法顺利结合,需要拨叉进行多次的退出和推进直至能够顺利结合,即存在结合不迅速、容易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耦合装置,利用弹性件提供结合力,一次驱动即可实现两个动力组件之间的动力耦合,具有耦合迅速、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耦合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
耦合件,所述耦合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配合;
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耦合件常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具有耦合状态和解耦状态;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所述耦合件之间传动连接;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所述耦合件之间断开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弹性件以驱动所述耦合件,使得所述动力耦合装置从所述解耦状态切换至所述耦合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需要从所述解耦状态切换至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先对所述弹性件施加驱动力使得所述弹性件被压缩,然后所述弹性件产生推力驱动所述耦合件去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耦合。即使所述耦合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因相对位置不匹配而无法顺利结合,也可等待所述耦合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转动至可以顺利结合的位置时利用所述弹性件的推力继续驱动所述耦合件去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耦合,从而使得所述驱动组件无需多次地退出和推进,一次驱动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所述耦合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之间的动力耦合,减少所述耦合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之间发生碰撞的次数,具有耦合迅速、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动力耦合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动力耦合装置还具有中间状态;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所述耦合件之间接触且未传动连接,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耦合件包括第一滑套和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滑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移动,所述第一止挡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内侧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滑套可相对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套上,且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套上,且所述弹性件配合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止挡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止挡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和/或,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止挡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滑套的内侧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定位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耦合件包括第三止挡部,所述第三止挡部适于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且所述第三止挡部位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第三止挡部以驱动所述耦合件,使得所述动力耦合装置从所述耦合状态切换至所述解耦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耦合件还包括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移动,所述第三止挡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内侧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滑套可相对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套上;其中,所述第三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滑套上设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止挡部为卡簧结构,所述第三止挡部卡设在所述第三定位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耦合件的移动行程为10~14mm。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动力耦合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位置接收器;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耦合件上,所述位置接收器固定设置且用于接收所述定位件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磁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位件还包括磁体支架,所述磁体支架自所述耦合件向所述位置接收器延伸,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磁体支架的靠近位置接收器的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磁体支架上设有防转动限位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轴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可沿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线移动,且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配合;所述防转动限位部形成为槽形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导向轴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耦合件包括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配合设置;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夹持件和第二导向轴,所述夹持件和所述磁体支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且所述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导向轴适于沿自身轴线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耦合件的过程中,所述磁体与所述位置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在3~7mm之间变化。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设有第一结合齿,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设有第二结合齿,所述耦合件设有第三结合齿;所述第一结合齿与所述第三结合齿常啮合;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结合齿和所述第三结合齿之间啮合连接;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结合齿和所述第三结合齿之间断开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结合齿外套于所述第一结合齿,以使得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耦合件之间等转速传动连接;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三结合齿外套于所述第二结合齿,以使得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与所述耦合件之间等转速传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一齿套,所述第一齿套外套于所述第一动力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形成于所述第一齿套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动力轴和第二齿套,所述第二齿套外套于所述第二动力轴上,所述第二结合齿形成于所述第二齿套的外周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齿套止挡部和第一卡簧,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所述第一齿套和所述第一卡簧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轴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二齿套止挡部和第二卡簧,所述第二齿套止挡部、所述第二齿套和所述第二卡簧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轴的外周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和所述第二齿套止挡部中的至少一个为轴承。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齿套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靠近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止抵配合,所述外圈的靠近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间隔设置;和/或,所述内圈的远离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卡簧止抵配合,所述外圈的远离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相对所述内圈的远离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凸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结合齿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数,或所述第三结合齿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宽为a,所述第三结合齿的齿隙为b,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数为z,所述第二结合齿和所述第三结合齿的分度圆直径均为d,其中,(b-a)*z/d的取值范围为0.5~0.8。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二滑套、拨叉和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配合,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拨叉固定连接,所述拨叉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拨叉移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传动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动力总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车轮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传动连接。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处于解耦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处于耦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的定位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的定位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动力耦合装置;
110、第一动力组件;111、第一结合齿;112、第一动力轴;113、第一齿套;113a、内圈;113b、外圈;114、第一齿套止挡部;115、第一卡簧;120、第二动力组件;121、第二结合齿;122、第二动力轴;123、第二齿套;124、第二齿套止挡部;125、第二卡簧;
200、驱动组件;210、第二滑套;220、第二止挡部;230、第二定位槽;240、第一导向轴;250、驱动件;260、拨叉;
300、弹性件;
400、耦合件;410、第一滑套;420、第一止挡部;430、第一定位槽;440、第三止挡部;450、第三定位槽;460、第三结合齿;
500、定位组件;510、定位件;511、磁体;512、磁体支架;513、防转动限位部;514、夹持件;515、第二导向轴;520、位置接收器;
2000、动力总成;2100、第一电机;2200、第二电机;
3000、车辆;3100、第一车轮;3200、第二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垂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7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耦合装置1000、动力总成2000和车辆3000。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3000包括动力总成2000、第一车轮3100和第二车轮3200,动力总成2000包括动力耦合装置1000、第一电机2100和第二电机2200,动力耦合装置1000包括第一动力组件11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第一电机2100与第一动力组件110传动连接且第一车轮3100与第一动力组件110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200与第二动力组件120传动连接且第二车轮3200与第二动力组件120传动连接。也就是说,车辆3000采用的是轮边独立驱动形式的动力总成2000。其中,动力耦合装置1000用于使第一动力组件11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动力耦合,从而使得动力总成2000从轮边独立驱动形式转变为集中驱动形式,即使得第一电机2100和第二电机2200共同驱动第一车轮3100和第二车轮3200,从而适应于不同场景下的动力需求,还能有效用于越野工况下的脱困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3000可以包括两个动力总成2000,其中一个动力总成2000对应驱动两个前轮,另一个动力总成2000对应驱动两个后轮,也就是说车辆3000可以为四轮独立驱动车辆。
如图2-3所示,动力耦合装置1000还包括驱动组件200、弹性件300和耦合件400,弹性件300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200配合,弹性件300的第二端与耦合件400配合,且耦合件400与第一动力组件110常传动连接,即耦合件400与第一动力组件110之间一直处于可以传递动力的连接方式,例如花键连接、齿轮连接等。动力耦合装置1000具有耦合状态和解耦状态。当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耦合状态时,如图3所示,第二动力组件120和耦合件400之间传动连接;当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解耦状态时,如图2所示,第二动力组件120和耦合件400之间断开连接。其中,驱动组件200通过驱动弹性件300以驱动耦合件400,使得动力耦合装置1000从解耦状态切换至耦合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为螺旋弹簧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1000需要从解耦状态切换至耦合状态时,驱动组件200先对弹性件300施加驱动力使得弹性件300被压缩,然后弹性件300产生推力驱动耦合件400去与第二动力组件120耦合。即使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因相对位置不匹配而无法顺利结合,也可等待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转动至可以顺利结合的位置时利用弹性件300的推力继续驱动耦合件400去与第二动力组件120耦合,从而使得驱动组件200无需多次地退出和推进,一次驱动即可实现第一动力组件110、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之间的动力耦合,减少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之间发生碰撞的次数,具有耦合迅速、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耦合装置1000还具有中间状态,当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二动力组件120和耦合件400之间接触且未传动连接,且弹性件300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说,动力耦合装置1000从解耦状态切换至耦合状态的过程中,若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相对位置不匹配而发生碰撞,即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中间状态,此时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之间虽然发生接触但无法传动动力,此时弹性件300因被压缩而持续对耦合件400施加推力,等待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转动至可以顺利结合的位置时将耦合件400推至与第二动力组件120传动连接的位置。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件400包括第一滑套410和第一止挡部420,第一滑套410可相对于第一动力组件11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移动,第一止挡部420固定于第一滑套410的外侧。驱动组件200包括第二滑套210,第二滑套210的内侧设有第二止挡部220,第二滑套210可相对移动地套设在第一滑套410上,且第一止挡部420和第二止挡部220相对设置。弹性件300套设在第一滑套410上,且弹性件300配合在第一止挡部420和第二止挡部220之间。第二滑套210、弹性件300和第一滑套410之间的套设布置,以及第二止挡部220、弹性件300和第一止挡部420之间的配合设置,简单、有效、可靠地实现了驱动组件200、弹性件300和耦合件400之间的依次推动。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420的朝向第二止挡部220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430,弹性件300的第二端与第一定位槽430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套410的外侧壁、第二止挡部220的朝向第一止挡部420的一侧和第二滑套210的内侧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定位槽230,弹性件300的第一端与第二定位槽230配合。弹性件300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分别与耦合件400或驱动组件200上形成的槽状结构配合,有效避免了弹性件300的脱出、抖动等问题,提高了动力耦合装置1000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件400包括第三止挡部440,第三止挡部440适于与驱动组件200配合,且第三止挡部440位于驱动组件200的背离弹性件300的一侧。其中,驱动组件200通过驱动第三止挡部440以驱动耦合件400,使得动力耦合装置1000从耦合状态切换至解耦状态。由于动力耦合装置1000从耦合状态切换至解耦状态的过程可以直接进行,驱动组件200可以直接从与压缩弹性件30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通过推动第三止挡部440以推动耦合件400,结构简单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耦合状态时,弹性件300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弹性件300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说耦合件400会一直具有朝向第一动力组件110移动的趋势,但此时第三止挡部440与驱动组件200之间会发生配合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将耦合件400的位置固定住,保证了动力耦合装置1000在耦合状态下的耦合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哪个状态,弹性件300常处于压缩状态,即弹性件300一直被压缩,从而避免耦合件400轻易地发生晃动。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止挡部440固定于第一滑套410的外侧;第三止挡部440位于第二止挡部220的背离弹性件300的一侧。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套410上设有第三定位槽450,第三止挡部440为卡簧结构,第三止挡部440卡设在第三定位槽450内。将第三止挡部440设置为卡簧结构,便于第三止挡部440与第一滑套410之间的装配和拆卸,还便于第二滑套210与第一滑套410之间的装配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件400的移动行程为10~14mm。若耦合件400的行程过短(例如小于10mm),容易因耦合件400和弹性件300的抖动导致耦合件400和第二动力组件120之间误耦合;若耦合件400的行程过长(例如大于14mm),则影响动力耦合装置1000的空间紧凑性和耦合效率。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耦合装置1000还包括定位组件500,定位组件500包括定位件510和位置接收器520。定位件510设置在耦合件400上,位置接收器520固定设置且用于接收定位件510的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接收器520与动力总成2000的壳体固定连接。由于耦合件400的位置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动力耦合装置1000是处于耦合状态还是解耦状态,所以需要在耦合件400上而不是在驱动组件200上设置定位件510。
如图4-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510包括磁体511,也就是说,位置接收器520通过磁场变化来获取磁体511的位置,定位件510和位置接收器520之间无需设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结构简单且具有较低成本。
如图4、6-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510还包括磁体支架512,磁体支架512自耦合件400向位置接收器520延伸,磁体511设置在磁体支架512的靠近位置接收器520的一端。在实际的结构布置设计时,耦合件400和位置接收器520之间一般具有较大的距离,而通过磁场变化来检测位置变化则需要磁体511和位置接收器520之间的距离要足够近(例如,小于8mm)才能保证检测精度要求。因此,通过设置自耦合件400向位置接收器520延伸的磁体支架512,可以有效缩短磁体511和位置接收器520之间的距离,有效保证了对耦合件400的位置测算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驱动组件200驱动耦合件400的过程中,磁体511与位置接收器520之间的距离在3~7mm之间变化。
如图4、6-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磁体支架512上设有防转动限位部513。为了避免磁体支架512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转动,通过设置防转动限位部513来对磁体支架512进行转动限位。
如图4、6-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00还包括第一导向轴240,第二滑套210可沿第一导向轴240的轴线移动,防转动限位部513形成为槽形结构且与第一导向轴240配合,从而实现对磁体支架512的转动限位。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组件110设有第一结合齿111,第二动力组件120设有第二结合齿121,耦合件400设有第三结合齿460。第一结合齿111与第三结合齿460常啮合。当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耦合状态时,第二结合齿121和第三结合齿460之间啮合连接;当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解耦状态时,第二结合齿121和第三结合齿460断开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结合齿460外套于第一结合齿111,以使得第一动力组件110与耦合件400之间等转速传动连接;当动力耦合装置1000处于耦合状态时,第三结合齿460外套于第二结合齿121,以使得第二动力组件120与耦合件400之间等转速传动连接。也就是说,第三结合齿460与第一结合齿111之间的啮合连接、第三结合齿460与第二结合齿121之间的啮合连接均为花键连接,三者之间实现等转速的传动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结合齿460与第一结合齿111之间也可以为相互外啮合的齿轮连接,第三结合齿460与第二结合齿121之间也可以为相互外啮合的齿轮连接,也就是说第三结合齿460作为第一结合齿111和第二结合齿121之间的惰轮,当第一结合齿111和第二结合齿121的齿数相等时,第一结合齿111和第二结合齿121之间可以实现等转速传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组件110包括第一动力轴112和第一齿套113,第一齿套113外套于第一动力轴112上,第一结合齿111形成于第一齿套113的外周上,第二动力组件120包括第二动力轴122和第二齿套123,第二齿套123外套于第二动力轴122上,第二结合齿121形成于第二齿套123的外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轴112分别连接第一电机2100和第一车轮3100,第二动力轴122分别连接第二电机2200和第二车轮3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套113与第一动力轴112之间通过花键结构传动连接,第二齿套123与第二动力轴122之间通过花键结构传动连接。
如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组件110还包括第一齿套止挡部114和第一卡簧115,第一齿套止挡部114、第一齿套113和第一卡簧115依次设置在第一动力轴112的外周上,第二动力组件120还包括第二齿套止挡部124和第二卡簧125,第二齿套止挡部124、第二齿套123和第二卡簧125依次设置在第二动力轴122的外周上。第一齿套止挡部114和第一卡簧115分别对第一齿套113的两侧进行限位,且便于第一齿套113的装配和拆卸;第二齿套止挡部124和第二卡簧125分别对第二齿套123的两侧进行限位,且便于第二齿套123的装配和拆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套止挡部114和第二齿套止挡部124中的至少一个为轴承。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套113包括内圈113a和外圈113b。内圈113a的靠近第一齿套止挡部114的一侧与第一齿套止挡部114止抵配合,外圈113b的靠近第一齿套止挡部114的一侧与第一齿套止挡部114间隔设置。由于第一结合齿111形成于第一齿套113的外周,即形成于外圈113b,因此内圈113a与第一齿套止挡部114止抵配合的同时,将外圈113b与第一齿套止挡部114间隔设置,既能实现第一齿套113一侧的限位,又能留出一定的空间余量避免耦合件400与第一齿套止挡部114发生碰撞。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圈113a的远离第一齿套止挡部114的一侧与第一卡簧115止抵配合,外圈113b的远离第一齿套止挡部114的一侧相对内圈113a的远离第一齿套止挡部114的一侧凸出。通过使得外圈1一3b相对于内圈1一3a突出,增加了第一结合齿111的长度,保证了第一结合齿111与耦合件400的第三结合齿460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合齿121和第三结合齿460之间成功配合的概率可以表示为(b-a)*z/d,其中,a为第二结合齿121的齿宽,b为第三结合齿460的齿隙,z为第二结合齿121的齿数,d为第二结合齿121和第三结合齿460的分度圆直径。其中,第二结合齿121和第三结合齿460之间成功配合的概率(b-a)*z/d的取值范围为0.5~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结合齿460的齿数大于第二结合齿121的齿数,或第三结合齿460的齿数小于第二结合齿121的齿数,有利于提高第二结合齿121和第三结合齿460之间成功配合的概率。
如图4-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00还包括驱动件250和拨叉260,第二滑套210与拨叉260固定连接,拨叉260设置在第一导向轴240上且可沿第一导向轴240的轴线移动,驱动件250用于驱动拨叉260移动。驱动件250可以为电机,通过丝杠和丝杠螺母的传动机构驱动拨叉260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套210的移动,进而推动弹性件300和耦合件400。同时,第一导向轴240的设置保证了拨叉260和第二滑套210的移动稳定性。
如图4、6-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510还包括夹持件514和第二导向轴515,夹持件514和磁体支架512均设置在第二导向轴515上,且夹持件514夹持第一止挡部420,第二导向轴515适于沿自身轴线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轴515可移动地穿设于拨叉260上,提高了动力耦合装置1000的结构紧凑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耦合装置1000、动力总成2000和车辆3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9)
1.一种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
耦合件,所述耦合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配合;
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耦合件常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具有耦合状态和解耦状态;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所述耦合件之间传动连接;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所述耦合件之间断开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弹性件以驱动所述耦合件,使得所述动力耦合装置从所述解耦状态切换至所述耦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中间状态;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所述耦合件之间接触且未传动连接,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件包括第一滑套和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滑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移动,所述第一止挡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内侧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滑套可相对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套上,且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相对设置;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套上,且所述弹性件配合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止挡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和/或,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止挡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滑套的内侧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定位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件包括第三止挡部,所述第三止挡部适于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且所述第三止挡部位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第三止挡部以驱动所述耦合件,使得所述动力耦合装置从所述耦合状态切换至所述解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件还包括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移动,所述第三止挡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内侧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滑套可相对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套上;
其中,所述第三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套上设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止挡部为卡簧结构,所述第三止挡部卡设在所述第三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件的移动行程为10~1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位置接收器;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耦合件上,所述位置接收器固定设置且用于接收所述定位件的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磁体支架,所述磁体支架自所述耦合件向所述位置接收器延伸,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磁体支架的靠近位置接收器的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支架上设有防转动限位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轴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可沿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线移动,且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配合;
所述防转动限位部形成为槽形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导向轴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件包括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配合设置;
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夹持件和第二导向轴,所述夹持件和所述磁体支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且所述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导向轴适于沿自身轴线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耦合件的过程中,所述磁体与所述位置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在3~7mm之间变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设有第一结合齿,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设有第二结合齿,所述耦合件设有第三结合齿;
所述第一结合齿与所述第三结合齿常啮合;
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结合齿和所述第三结合齿之间啮合连接;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解耦状态时,所述第二结合齿和所述第三结合齿之间断开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合齿外套于所述第一结合齿,以使得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耦合件之间等转速传动连接;
当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处于所述耦合状态时,所述第三结合齿外套于所述第二结合齿,以使得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与所述耦合件之间等转速传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一齿套,所述第一齿套外套于所述第一动力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形成于所述第一齿套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动力轴和第二齿套,所述第二齿套外套于所述第二动力轴上,所述第二结合齿形成于所述第二齿套的外周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齿套止挡部和第一卡簧,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所述第一齿套和所述第一卡簧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轴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二齿套止挡部和第二卡簧,所述第二齿套止挡部、所述第二齿套和所述第二卡簧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轴的外周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和所述第二齿套止挡部中的至少一个为轴承。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套包括内圈和外圈;
所述内圈的靠近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止抵配合,所述外圈的靠近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间隔设置;
和/或
所述内圈的远离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卡簧止抵配合,所述外圈的远离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相对所述内圈的远离所述第一齿套止挡部的一侧凸出。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合齿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数,或所述第三结合齿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宽为a,所述第三结合齿的齿隙为b,所述第二结合齿的齿数为z,所述第二结合齿和所述第三结合齿的分度圆直径均为d,其中,(b-a)*z/d的取值范围为0.5~0.8。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二滑套、拨叉和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配合,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拨叉固定连接,所述拨叉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拨叉移动。
26.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耦合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传动连接。
2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动力总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车轮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传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13984.6A CN118293161A (zh) | 2023-01-05 | 2023-01-05 | 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PCT/CN2023/124970 WO2024146205A1 (zh) | 2023-01-05 | 2023-10-17 | 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13984.6A CN118293161A (zh) | 2023-01-05 | 2023-01-05 | 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93161A true CN118293161A (zh) | 2024-07-05 |
Family
ID=91683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13984.6A Pending CN118293161A (zh) | 2023-01-05 | 2023-01-05 | 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93161A (zh) |
WO (1) | WO202414620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47256C (zh) * | 2006-03-09 | 2009-10-07 | 刘仁炽 | 具有缓冲功能的离合机构 |
WO2011072004A2 (en) * | 2009-12-08 | 2011-06-16 |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 Disconnecting rear drive axle for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powertrains |
CN205381143U (zh) * | 2015-12-09 | 2016-07-13 | 重庆隆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双动力驱动系统 |
DE102019203255A1 (de) * | 2019-03-11 | 2020-09-17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Klauenkupplung zum formschlüssigen Verbinden eines ersten drehbaren Bauteiles mit einem zweiten drehbaren Bauteil |
CN114537504B (zh) * | 2020-11-25 | 2023-05-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解耦机构、转向总成和车辆 |
CN114151460A (zh) * | 2021-12-13 | 2022-03-08 | 南京邦奇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 一种变速器双簧动力耦合装置 |
CN217514967U (zh) * | 2022-03-31 | 2022-09-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车辆 |
-
2023
- 2023-01-05 CN CN202310013984.6A patent/CN11829316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10-17 WO PCT/CN2023/124970 patent/WO2024146205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46205A1 (zh) | 2024-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53787B1 (ko) | 클러치 링용 엑츄에이터 | |
US7862462B2 (en) | Differential device | |
CN104662333A (zh) | 用于锥盘带式传动装置的带器件的导向机构 | |
CN111255820B (zh) | 紧凑型电磁脉冲断开组件及其应用方法 | |
CN118293161A (zh) | 动力耦合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
EP1087386A1 (en) | Disk player | |
EP2883731B1 (en) | Disconnector for hybrid vehicle | |
CN1238644C (zh) | 离心离合器 | |
US20080319265A1 (en) | Gear apparatus | |
KR102564284B1 (ko) | 전자기 코일 시스템 및 방법들 | |
CN217029728U (zh) | 离合机构和车辆 | |
JP5094660B2 (ja) | クラッチ装置 | |
US20100170765A1 (en) | Clutch unit | |
US20120118090A1 (en) | Gear shift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 |
CN114391880A (zh) | 回撤装置以及包括该回撤装置的血管内超声设备 | |
CN114151460A (zh) | 一种变速器双簧动力耦合装置 | |
CN219755324U (zh) | 一种电机驱动式换挡结构 | |
CN219796070U (zh) | 变速箱的选档轴、变速箱及车辆 | |
US7454993B2 (en) | Drive transmission changer for a dog clutch of a vehicle | |
CN218152299U (zh) | 用于变速器中多个拨叉的致动器以及变速器 | |
CN219697472U (zh) | 一种拖板式永磁耦合器 | |
CN116247872B (zh) | 一种单电机控制双轴的机构及方法 | |
CN221162962U (zh) | 接合件、离合机构、转向系统和车辆 | |
CN218670297U (zh) | 联轴装置及车辆动力总成 | |
CN218991292U (zh) | 一种离合装置和电器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