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73690A - 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73690A
CN118273690A CN202211720196.2A CN202211720196A CN118273690A CN 118273690 A CN118273690 A CN 118273690A CN 202211720196 A CN202211720196 A CN 202211720196A CN 118273690 A CN118273690 A CN 118273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wall
water injection
seal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01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羽
韩文华
江淑丽
张光军
吴宝路
董旭
周海玉
周嘉琦
杨培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73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736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插管式注水封隔器、油管短接、单流阀、沉砂尾管和丝堵;其中,插管式注水封隔器包括中心插管、密封筒、连接筒、卡瓦机构、密封胶筒组、胶筒支撑座和支撑筒;单流阀通过油管短接连接在插管式注水封隔器底端,其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井筒连通的过流孔;沉砂尾管连接在单流阀底端,以收集水中沉砂和底堵;丝堵封堵在沉砂尾管的底端开口处。该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能够实现注水井井下控压,常规条件下即可正常起下管柱,防止地层出砂,延长检管周期,提高注水井施工完成率及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采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中后期,随着注水井层间矛盾的日趋严重,注水井的上修率日益增多,高压注水井的上修问题尤为突出。
目前,国内外针对高压注水井的控压技术包括关井降压技术、高密度压井液压井技术、以及带压作业技术。其中,关井降压技术因井口压力高不能快速放压,导致上修周期延长,同时部分注水井在放压后会发生吐砂严重的现象,影响注水效率;而高密度压井液压井技术则在压井后,会出现污染地层,造成储层伤害的问题;而带压作业技术虽然可以满足多种高压注水井的作业需求,但对作业井场要求高,存在带压设备使用费用较高以及施工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各项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克服现有高压注水井的控压防吐砂技术,实现注水井的高效修井作业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高压注水井的控压防吐砂技术的缺陷,实现注水井的高效修井作业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为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插管式注水封隔器、油管短接、单流阀、沉砂尾管和丝堵;其中,
插管式注水封隔器包括中心插管、密封筒、连接筒、卡瓦机构、密封胶筒组、胶筒支撑座和支撑筒;中心插管由上接头、插管本体和环形套筒构成;上接头连接在插管本体顶端,其外径大于插管本体外径,使二者的连接处外壁上形成有环形台阶;环形套筒以与插管本体呈同轴设置的方式套装在插管本体的上侧外壁上,且顶端通过内环形凸台与插管本体连接固定为一体;插管本体底端封堵有底堵;密封筒套装在环形套筒外侧,且其上部与插管本体存在环空空隙、下部与环形套筒相贴合;连接筒以与密封筒存在环空空隙的方式套装在密封筒外侧,且其顶端插接在中心插管的上接头外侧;密封筒顶端位于中心插管外壁上的环形台阶下方,其顶端外壁上设有与连接筒内壁相贴合的外环形凸台,其顶端内壁上设有与插管本体外壁相贴合的内环形凸台,使插管本体与密封筒之间形成有一环形腔室;插管本体的顶端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室相连通的径向过流孔;密封筒通过沿周向设置在其内环形凸台与插管本体之间的多个剪断销钉相连接;卡瓦机构由卡瓦座、卡瓦和卡瓦块构成;卡瓦座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锥形筒和直筒构成;锥形筒下部内壁上设有内环形凸台,直筒中部外壁上设有外环形凸台;卡瓦座顶端固定在连接筒的底端,并使中心插管的环形套筒底端压配在其内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上;卡瓦块为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其套装在卡瓦座外侧并压配在卡瓦座的外环形凸台上端面上;卡瓦套装在卡瓦座外侧,其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分别加工为与锥形筒外壁和卡瓦块外壁相配合的锥面;密封胶筒组套装在卡瓦座的下部外壁上,其顶端抵在卡瓦座的外环形凸台下端面上;支撑筒为一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的筒体,其上部与插管本体之间存在环空空隙且顶端插接在卡瓦座底端外侧,其中部形成有与卡瓦座底端存在间距的环形台阶,其下部密封套装在插管本体下部外侧;胶筒支撑座套装在支撑筒顶端外侧,其顶端内壁上的内环形凸台压配在支撑筒的上端面上,使密封胶筒组底端压配在胶筒支撑座上;
单流阀通过油管短接连接在插管式注水封隔器底端,其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井筒连通的过流孔;沉砂尾管连接在单流阀底端,以收集水中沉砂和底堵;丝堵封堵在沉砂尾管的底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单流阀包括单流阀上接头、过流管、单流阀体和单流阀下接头;其中,过流管为一内腔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直通道、坡形通道、连通通道、偏心孔道组、以及下直通道的管体;上直通道与管体外侧相连通;坡形通道为自上直通道底部沿轴向开设且通道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通道,且坡形通道与上直通道相连通;连通通道为自坡形通道底部沿轴向开设的直通道,且连通通道与坡形通道相连通;偏心孔道组由自连通通道底部沿轴向开设的两条呈并列设置的第一偏心孔道和第二偏心孔道构成,第一偏心孔道位于坡形通道底部的正下方,并与连通通道相连通;第二偏心孔道顶端与连通通道相连通、底端封闭;下直通道为自第一偏心孔道底部沿轴向开设的直通道,且下直通道分别与第一偏心孔道和管体外侧连通;在第二偏心孔道的侧壁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两条与管体外侧连通的过流孔道;单流阀体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偏心孔道内的第一球座、封堵球、第二球座和弹簧构成;第一球座为固定在第二偏心孔道顶端内壁上的环形体,其底面加工为与封堵球相配合的锥面;第二球座为顶面加工为锥面的圆柱形块体;弹簧呈压缩态竖直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偏心孔道底部和第二球座的底面上;单流阀上接头连接在上直通道内,单流阀下接头连接在下直通道内。
进一步地,在密封筒的外环形凸台外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连接筒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在密封筒的内环形凸台内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插管本体外壁之间形成密封,在中心插管上接头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连接筒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密封胶筒组由三组胶筒构成,且相邻胶筒之间设置有隔环。
进一步地,在上直通道与单流阀上接头之间还通过设置双道密封圈,使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在下直通道与单流阀下接头之间还通过设置双道密封圈,使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油管短接的长度大于1m。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能够实现注水井井下控压,常规条件下即可正常起下管柱,防止地层出砂,延长检管周期,提高注水井施工完成率及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的单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的插管式注水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
参见图1,该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通过螺纹连接的油管1、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油管短接3、单流阀4、沉砂尾管5和丝堵6;
参见图3,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包括中心插管2a、密封筒2b、连接筒2c、卡瓦座2c、卡瓦机构、密封胶筒组2f、胶筒支撑座2g、支撑筒2h和底堵2i;
中心插管2a由上接头、插管本体和环形套筒构成;其中,插管本体为一根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管体;上接头为一内径与外径均大于插管本体的圆柱形筒体,使上接头与插管本体的连接处外壁上形成有环形台阶,上接头内壁上设有连接内螺纹;环形套筒以与插管本体呈同轴设置的方式套装在插管本体的上侧外壁上,且顶端通过内环形凸台与插管本体连接固定为一体,使环形套筒呈顶端封闭、底端设有开口;
密封筒2b为一圆柱形筒体,其顶端内壁上设有与外环形凸台,其顶端内壁上设有内环形凸台;密封筒2b的内径与中心插管2a的环形套筒外径相适应,使其上部与插管本体存在环空空隙、下部与环形套筒相贴合;连接筒2c为一圆柱形筒体,其内径大于密封筒2b的外径,连接筒2c以与密封筒(2b)存在环空空隙的方式套装在密封筒2b外侧,且其顶端插接在中心插管2a的上接头外侧;密封筒2b顶端位于中心插管2a外壁上的环形台阶下方,其顶端外壁上设有与连接筒2c内壁相贴合的外环形凸台,其顶端内壁上设有与插管本体外壁相贴合的内环形凸台,使插管本体与密封筒2b之间形成有一环形腔室;插管本体的顶端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室相连通的径向过流孔2k;密封筒2b通过沿周向设置在其内环形凸台与插管本体之间的多个剪断销钉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密封筒2b的外环形凸台外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连接筒2c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在密封筒2b的内环形凸台内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插管本体外壁之间形成密封,在中心插管2a上接头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连接筒2c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密封筒2b套装在环形套筒外侧,且其顶端内壁上的内环形凸台的内壁通过双道密封圈与插管本体的顶端外壁之间形成密封;密封筒2b的顶端通过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销钉2k固定在中心插管2a上;
同时,连接筒2c顶端插接在中心插管2a的上接头外侧,且二者通过设置在上接头外壁上的双道密封圈形成密封;
卡瓦机构由卡瓦座2e-1、卡瓦2d和卡瓦块2e-2构成;其中,
卡瓦座2e-1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锥形筒和直筒构成;锥形筒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内环形凸台,直筒的中部外壁上设有外环形凸台;卡瓦座2e-1的锥形筒顶端焊接固定在连接筒2c的底端,并使中心插管2a的环形套筒底端压配在卡瓦座2e-1上内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上;
卡瓦块2e-2为一内径不变、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其套装在卡瓦座2e-1外侧,并压配在卡瓦座2e-1上外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上;
卡瓦2d套装在卡瓦座2e-1外侧,其顶端内壁上加工有与锥形筒外壁相配合的锥面,其底端内壁上加工有与卡瓦块2e-2外壁相配合的的锥面;初始状态下,卡瓦座2e-1上锥形筒与卡瓦块2e-2之间的间距使卡瓦2d呈收缩状态,当中心插管2a在液压作用下下行时,卡瓦座2e-1的锥形筒与卡瓦块2e-2之间的间距缩小,进而卡瓦2d在其两端的锥面配合挤压下,向外张开,锚定在井筒内壁上;
密封胶筒组2f由三组胶筒构成,且相邻胶筒之间设置有隔环;密封胶筒组2f套装在卡瓦座2e-1的下部外壁上,且位于顶侧胶筒抵在卡瓦座2e-1上外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上;
支撑筒2h为一圆柱形筒体,其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且在上部内壁与下部内壁的连接处形成有环形台阶;支撑筒2h套装在中心插管2a的下部外侧,其下部内径与中心插管2a的外径相适应,使支撑筒2h下部通过间隔设置在中心插管2a下部外壁上的多组密封圈组2j密封插接并固定在中心插管2a的外侧;同时,支撑筒2h的顶端套装在卡瓦座2e-1的底端外壁上,其内壁上的环形台阶与卡瓦座2e-1底端留有间距,且二者的间距满足:当卡瓦座2e-1下行至支撑筒2h内壁上的环形台阶处时,卡瓦2d向外张开至最大程度,同时密封胶筒组2f也受到压缩并膨胀至与井筒内壁接触,完成坐封;
胶筒支撑座2g为以顶端内壁上设有内环形凸台的圆柱形筒体,其套装在支撑筒2h顶端外侧,且其内环形凸台压配在支撑筒2h的顶端端面上;初始状态下,位于底侧的胶筒压配在抵在胶筒支撑座2g的上端面上;
底堵2i封堵在中心插管2a的插管本体底端内壁上,其采用橡胶制成,利用摩擦力密封插装在插管本体内;底堵2i的尺寸与其受压离开插管本体的设计压力相适应,以在特定液压作用下,受压脱离插管本体,使插管本体的轴向孔道打开。
参见图2,单流阀4包括单流阀上接头4a、过流管4h、单流阀体4d和单流阀下接头4i;其中,
单流阀上接头4a为一圆柱形筒体,其顶端外壁上设有连接外螺纹;单流阀下接头4i为一圆柱形筒体,其底端外壁上设有连接外螺纹;
过流管4h为一内腔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直通道、坡形通道4b、连通通道4c、偏心孔道组、以及下直通道的管体;其中,上直通道与管体外侧相连通;坡形通道4b为自上直通道底部沿轴向开设且通道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通道,且坡形通道4b与上直通道相连通;连通通道4c为自坡形通道4b底部沿轴向开设的直通道,且连通通道4c与坡形通道4b相连通;偏心孔道组由自连通通道4c底部沿轴向开设的两条呈并列设置的第一偏心孔道4f和第二偏心孔道构成,第一偏心孔道4f位于坡形通道4b底部的正下方,并与连通通道4c相连通;第二偏心孔道与连通通道4c相连通、底端封闭;下直通道为自第一偏心孔道4f底部沿轴向开设的直通道,且下直通道分别与第一偏心孔道4f和管体外侧连通;在第二偏心孔道的侧壁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两条与管体外侧连通的过流孔道;
在过流管4h中,上直通道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使其与单流阀上接头4a的底端螺纹连接固定为一体;下直通道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使其与单流阀下接头4i的顶端螺纹连接固定为一体;另外,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上直通道与单流阀上接头4a之间还通过设置双道密封圈,使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在下直通道与单流阀下接头4i之间还通过设置双道密封圈,使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第一偏心孔道4f作为沉砂通道,第二偏心孔道作为注水通道,第一偏心孔道4f位于坡形通道4b的正下方,使注入水中的砂子沉积在沉砂通道,再而清水则通过连通通道4c进入注水通道中,以防止砂子进入地层内;
单流阀体4d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偏心孔道内的第一球座、封堵球、第二球座和弹簧构成;第一球座为固定在第二偏心孔道顶端内壁上的环形体,且环形体底面加工为与封堵球相配合的锥面;第二球座为顶面加工为锥面的圆柱形块体;弹簧呈压缩态竖直设置,其底端居中固定在第二偏心孔道的底部,其顶端固定在第二球座的底面上;该单流阀体4d设置在第二偏心孔道内,使其仅能受液压作用下压缩弹簧,以使流体进入至第二偏心孔道内,而后再通过过流孔道流出至过流管4h外侧,进入井筒中。
油管1采用市售产品,其长度与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所需的下放深度相适应;油管1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上中心插管2a的上接头上部内壁上;作业时,通过油管1向中心插管2a的中心腔室内注水。
油管短接3采用市售产品,其顶端连接在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的支撑筒底端,其底端连接在单流阀4的单流阀上接头4a内壁上,具体地,油管短接3的长度优选大于1m。
沉砂尾管5和丝堵6也均采用市售产品,沉砂尾管5连接在单流阀4底端,以收集水中沉砂和底堵2i;丝堵6封堵在沉砂尾管5的底端开口处。
该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S1、通井并循环洗井后,将组装好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下入至井下,并使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到达设计位置处,如图1所示;
S2、油管打压,首先井口压力达到10MPa时稳压5min,而后升高至15MPa时稳压5min,最后达到20MPa时,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坐封完成,实现管柱密封;在该过程中,液体通过油管1泵送至中心插管2a的内腔中,插管本体由于初始状态下底端封堵有底堵2i,因此当高压液体注满整个中心插管2a的内腔后,高压液体继续通过过流孔道2k进入环形腔室内,将液压作用在密封筒2b的内环形凸台和外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上,以推动密封筒2b下行,进而带动卡瓦座2e-1同步下行;在卡瓦座2e-1下行的过程中,卡瓦2d向外伸出并锚定在井筒内壁上,密封胶筒组压缩膨胀并坐封在井筒内壁上;由于卡瓦座2e-1下行到位后不能自行恢复,因此,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始终处于憋压状态;
S3、待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坐封完成后,继续打压至不高于24MPa,使插管本体底端封堵的底堵2i受压打掉,离开插管本体,此时,插管本体的中心腔室上下贯通,形成注水通道,开始通过单流阀4向井筒内注水;注水完成后,待井口试压合格,即可正常生产;
S3、在下次该实施注水井需上修作业时,仅需上提油管1至上提载荷大于80KN(即全部剪切销钉剪断所需的载荷)时,全部剪切销钉剪断,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中的中心插管2a与其分离,油管1带着中心插管2a和密封套2b自井口取出,插管式注水封隔器将下部的井筒压力控制在封隔器下部,上部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没有压力,同时起到保护上部套管的作用,单流阀将管柱内的压力控制在封隔器以下的套管内,停注放压后油管内部无压力,实现下部套管井筒封闭,保持下部井筒憋压,上部油管及油管和套管环空无压力,可正常进行注水管柱的起下;
S4、作业施工完成后,可通过重新下入中心插管2a和密封套2b,即可进行二次注水。
该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已在柳泉油田现场应用3口井,其中一口为隐患治理井,井口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带压作业,井口压力12-15MPa。该井完井下入控压防吐砂的管柱,目前已正常注水。该发明在合注水井应用时,单纯检管可将油套压力放空,避免压井,带压作业,节约作业成本和占产时间。可将注水井压力控制在井底,避免了压力波动造成的地层变化、有效的保持了注水压差,不仅避免了放压吐砂,也减少了地层砂液流动造成的渗透率变化。同时由于上部套管不承压,保护了上部套管,对上部套损套变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Claims (6)

1.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1)、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油管短接(3)、单流阀(4)、沉砂尾管(5)和丝堵(6);其中,
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包括中心插管(2a)、密封筒(2b)、连接筒(2c)、卡瓦机构、密封胶筒组(2f)、胶筒支撑座(2g)和支撑筒(2h);中心插管(2a)由上接头、插管本体和环形套筒构成;上接头连接在插管本体顶端,其外径大于插管本体外径,使二者的连接处外壁上形成有环形台阶;环形套筒以与插管本体呈同轴设置的方式套装在插管本体的上侧外壁上,且顶端通过内环形凸台与插管本体连接固定为一体;插管本体底端封堵有底堵(2i);密封筒(2b)套装在环形套筒外侧,且其上部与插管本体存在环空空隙、下部与环形套筒相贴合;连接筒(2c)以与密封筒(2b)存在环空空隙的方式套装在密封筒(2b)外侧,且其顶端插接在中心插管(2a)的上接头外侧;密封筒(2b)顶端位于中心插管(2a)外壁上的环形台阶下方,其顶端外壁上设有与连接筒(2c)内壁相贴合的外环形凸台,其顶端内壁上设有与插管本体外壁相贴合的内环形凸台,使插管本体与密封筒(2b)之间形成有一环形腔室;插管本体的顶端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室相连通的径向过流孔(2k);密封筒(2b)通过沿周向设置在其内环形凸台与插管本体之间的多个剪断销钉相连接;卡瓦机构由卡瓦座(2e-1)、卡瓦(2d)和卡瓦块(2e-2)构成;卡瓦座(2e-1)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锥形筒和直筒构成;锥形筒下部内壁上设有内环形凸台,直筒中部外壁上设有外环形凸台;卡瓦座(2e-1)顶端固定在连接筒(2c)的底端,并使中心插管(2a)的环形套筒底端压配在其内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上;卡瓦块(2e-2)为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其套装在卡瓦座(2e-1)外侧并压配在卡瓦座(2e-1)的外环形凸台上端面上;卡瓦(2d)套装在卡瓦座(2e-1)外侧,其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分别加工为与锥形筒外壁和卡瓦块(2e-2)外壁相配合的锥面;密封胶筒组(2f)套装在卡瓦座(2e-1)的下部外壁上,其顶端抵在卡瓦座(2e-1)的外环形凸台下端面上;支撑筒(2h)为一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的筒体,其上部与插管本体之间存在环空空隙且顶端插接在卡瓦座(2e-1)底端外侧,其中部形成有与卡瓦座(2e-1)底端存在间距的环形台阶,其下部密封套装在插管本体下部外侧;胶筒支撑座(2g)套装在支撑筒(2h)顶端外侧,其顶端内壁上的内环形凸台压配在支撑筒(2h)的上端面上,使密封胶筒组(2f)底端压配在胶筒支撑座(2g)上;
单流阀(4)通过油管短接(3)连接在插管式注水封隔器(2)底端,其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井筒连通的过流孔;沉砂尾管(5)连接在单流阀(4)底端,以收集水中沉砂和底堵(2i);丝堵(6)封堵在沉砂尾管(5)的底端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单流阀(4)包括单流阀上接头(4a)、过流管(4h)、单流阀体(4d)和单流阀下接头(4i);其中,过流管(4h)为一内腔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直通道、坡形通道(4b)、连通通道(4c)、偏心孔道组、以及下直通道的管体;上直通道与管体外侧相连通;坡形通道(4b)为自上直通道底部沿轴向开设且通道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通道,且坡形通道(4b)与上直通道相连通;连通通道(4c)为自坡形通道(4b)底部沿轴向开设的直通道,且连通通道(4c)与坡形通道(4b)相连通;偏心孔道组由自连通通道(4c)底部沿轴向开设的两条呈并列设置的第一偏心孔道(4f)和第二偏心孔道构成,第一偏心孔道(4f)位于坡形通道(4b)底部的正下方,并与连通通道(4c)相连通;第二偏心孔道顶端与连通通道(4c)相连通、底端封闭;下直通道为自第一偏心孔道(4f)底部沿轴向开设的直通道,且下直通道分别与第一偏心孔道(4f)和管体外侧连通;在第二偏心孔道的侧壁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两条与管体外侧连通的过流孔道;单流阀体(4d)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偏心孔道内的第一球座、封堵球、第二球座和弹簧构成;第一球座为固定在第二偏心孔道顶端内壁上的环形体,其底面加工为与封堵球相配合的锥面;第二球座为顶面加工为锥面的圆柱形块体;弹簧呈压缩态竖直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偏心孔道底部和第二球座的底面上;单流阀上接头(4a)连接在上直通道内,单流阀下接头(4i)连接在下直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筒(2b)的外环形凸台外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连接筒(2c)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在密封筒(2b)的内环形凸台内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插管本体外壁之间形成密封,在中心插管(2a)上接头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双道密封圈,使其与连接筒(2c)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密封胶筒组(2f)由三组胶筒构成,且相邻胶筒之间设置有隔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在上直通道与单流阀上接头(4a)之间还通过设置双道密封圈,使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在下直通道与单流阀下接头(4i)之间还通过设置双道密封圈,使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其特征在于,油管短接(3)的长度大于1m。
CN202211720196.2A 2022-12-30 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Pending CN118273690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73690A true CN118273690A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1900B (zh) 自定压扩张式裸眼封隔器
CN201883994U (zh) 自定压扩张式裸眼封隔器
CN109751009B (zh) 一种可反复热洗清蜡封隔器
CN109139099B (zh) 一种充填、防砂、注汽一体化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CN113898314A (zh) 速钻式坐挤一体暂堵装置
CN110905439B (zh) 基于双向卡瓦液压永久封隔器的一体化井下作业工具
CN113863907B (zh) 二氧化碳复合分层吞吐管柱
CN106321035B (zh) 一种全井筒防返吐分层注水管柱
CN114961674B (zh) 水平段双管分段分路同步注采技术
CN116816308A (zh) 一种小井眼页岩油井无油管清蜡举升装置
CN118273690A (zh) 一种注水井井下控压防吐砂管柱
CN108999590B (zh) 调剖工具、分注调剖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CN116066000B (zh) 一种套管喷砂割缝造腔管柱及其整形作业方法
CN212249945U (zh) 绕中间层封隔器
CN113738314B (zh) 一种一体化泵抽联作带压转抽管柱及封堵工具及方法
CN110847846B (zh) 一种油田开采用封隔器
CN115992652A (zh) 一种裸眼水平井水泥封隔分段控水防砂完井管柱及方法
CN115405252B (zh) 管外封隔器
CN113047791B (zh) 一种稠油热采顶水防窜及多级防蒸汽窜流方法
CN114991708B (zh) 一种防松动自锁桥塞
CN111441738B (zh) 绕中间层封隔器
CN108487879A (zh) 一种油层保护洗井封隔器
CN215672121U (zh) 一种封隔器
CN220828233U (zh) 一种高温深井双管注水管柱
CN221053658U (zh) 一种裸眼封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