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32728A - 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32728A
CN118232728A CN202310383669.2A CN202310383669A CN118232728A CN 118232728 A CN118232728 A CN 118232728A CN 202310383669 A CN202310383669 A CN 202310383669A CN 118232728 A CN118232728 A CN 118232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iode
piezoelectric ceramic
diod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36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进卿
蔡子龙
黄江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32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327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贾卡提花装置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压电贾卡元件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压电贾卡元件包括至少一导纱针、至少一压电陶瓷片C1以及至少一压电陶瓷片C2,每根导纱针由压电陶瓷片C1和压电陶瓷片C2共同驱动,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压电陶瓷片C1和压电陶瓷片C2一起摆动,该驱动电路包括一电源VCC、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二极管D1、一三极管Q1、一三极管Q2以及一三极管Q3,电阻R1的一端与一信号输入端INPUT相连接。在本发明中,只需要一个输入端即可完成控制压电陶瓷片左右摆动,相较于需要两个输入端的驱动电路,可以减少一半的信号输入点,从而缩小印刷电路板布线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贾卡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贾卡提花装置中设置有多个压电(piezo)贾卡元件,该压电贾卡元件用于控制经编机上导纱针的偏移。它由两片压电陶瓷组成,它们之间由玻璃纤维层隔离(绝缘)。压电陶瓷有加上电压自己会变形的属性,为了传递电压,采用了具有很好弹性和传导性的电极。通过两侧电路开关的切换,在压电贾卡元件的两侧交替加上电压,压电陶瓷变形,使得导纱针向左偏移或者向右偏移。因为压电陶瓷效果象电容一样,压电贾卡元件能保持在它的偏移位置,由电流脉冲控制偏移一个针距,而在使用过程中每片压电陶瓷均具有一相对应的驱动电路进行驱动。
就目前而言,在现有的驱动电路中常见的设置两个输入信号端来输入信号,这就导致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输入点数量是导纱针数量的两倍,占用了印刷电路板的空间,使得印刷电路板的面积难以缩小,不利于驱动电路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贾卡提花装置中,驱动电路设置两个信号输入端导致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输入点数量较多,占用印刷电路板空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贾卡提花装置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压电贾卡元件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所述压电贾卡元件包括至少一导纱针、至少一压电陶瓷片C1以及至少一压电陶瓷片C2,每根所述导纱针由所述压电陶瓷片C1和所述压电陶瓷片C2共同驱动,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压电陶瓷片C1和所述压电陶瓷片C2一起摆动,该驱动电路包括一电源VCC、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二极管D1、一三极管Q1、一三极管Q2以及一三极管Q3,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一信号输入端INPUT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相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相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相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该压电陶瓷片的另一端相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VCC相电连接。
进一步的,该驱动电路还包括一电阻R5、一电阻R6、一二极管D2、一二极管D3以及一三极管Q4,该贾卡提花装置的压电陶瓷C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相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该压电陶瓷C2的另一端与该压电陶瓷C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进一步的,该驱动电路还包括至少一稳压二极管D4以及一续流电阻R7,所述续流电阻R7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续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只需要一个输入端即可完成控制压电陶瓷片左右摆动,相较于需要两个输入端的驱动电路,可以减少一半的信号输入点,从而缩小印刷电路板布线空间、减少印刷电路板面积。
2、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稳压二极管D4以及续流电阻R7,使得该驱动电路自带负压功能,不需要额外负压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图4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实施例六中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实施例六中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实施例六中贾卡提花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七中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九中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十中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实施例十中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3,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贾卡提花装置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压电贾卡元件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
参照图3,压电贾卡元件包括至少一导纱针、至少一压电陶瓷C1以及至少一压电陶瓷C2,每根导纱针由压电陶瓷C1和压电陶瓷C2共同驱动,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压电陶瓷C1和压电陶瓷C2一起摆动。压电陶瓷片C1在电路图中可表示为一等效电容C1,压电陶瓷片C2在电路图中可表示为一等效电容C2。压电陶瓷C1和压电陶瓷C2分别包裹在玻璃纤维板的两侧上,导电片分别与对应的压电陶瓷相电连接。
参照图1,驱动电路包括一电源VCC、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二极管二极管D1、一三极管Q1、一三极管Q2以及一三极管Q3。
参照图1,电阻R1的一端与一信号输入端INPUT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电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共同连接在一起,电阻R4的一端、二极管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在一起,电阻R4的另一端与该压电陶瓷片C1的一端相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该压电陶瓷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VCC相电连接。
参照图1,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2为PNP三极管,三极管Q3为PNP三极管,电阻R4为该压电陶瓷C1的限流电阻。
参照图1,只需要一个输入端即可完成控制压电陶瓷片左右摆动,相较于需要两个输入端的驱动电路,可以减少一半的信号输入点,从而缩小印刷电路板布线空间、减少印刷电路板面积。若输入来自于寄存器,则可减少一半的寄存器器件;若是MCU一类的控制器件,由于信号输入点减小了一半,则意味着可以选用引脚数更少,成本更低,体积更小的器件。
实施例二,参照图2,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驱动电路还包括一稳压二极管D4以及一其续流电阻R7,续流电阻R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续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稳压二极管D4以及续流电阻R7,使得该驱动电路自带负压功能,不需要额外负压电源。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参照图3,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电路包括一电源VCC、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二极管二极管D1、一三极管Q1、一三极管Q2、一三极管Q3、一电阻R5、一电阻R6、一二极管D2、一二极管D3以及一三极管Q4。压电陶瓷片C1在电路图中可表示为一等效电容C1,压电陶瓷片C2在电路图中可表示为一等效电容C2。
参照图3,电阻R1的一端与一信号输入端INPUT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电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共同连接在一起,电阻R4的一端、二极管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在一起,电阻R4的另一端与该压电陶瓷片C1的一端相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该压电陶瓷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VCC相电连接。
参照图3,该贾卡提花装置的压电陶瓷C2的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二极管D2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在一起,电阻R6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3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二极管D3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该压电陶瓷C2的另一端与该压电陶瓷C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照图3,当信号输入端INPUT输入高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通过二极管D1、电阻R4向压电陶瓷C1充电,由于二极管D1的存在,充电时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处于反偏状态,故三极管Q3截止,压电陶瓷C1被充电;同时,压电陶瓷C2通过电阻R5,D2,D3被三极管Q1放电,由于D2的存在,压电陶瓷C2放电时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处于反偏状态,故三极管Q4截止,压电陶瓷C2正常放电。
参照图3,当信号输入端INPUT输入低电平时,三极管Q1,三极管Q2都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压电陶瓷C1通过电阻R4,三极管Q3,电阻R3放电;又由于三极管Q1截止,压电陶瓷C2通过三极管Q4,电阻R6充电。
参照图3,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2为PNP三极管,三极管Q3为PNP三极管,电阻R4为该压电陶瓷C1。
参照图3,三极管Q4为NPN三极管,电阻R6为三极管Q4的偏置电阻,电阻R1为三极管Q1的偏置电阻,电阻R2为三极管Q2的偏置电阻,电阻R3为三极管Q3的偏置电阻,电阻R5为该压电陶瓷C2的限流电阻。
该驱动电路的优点:
只需要一个输入端即可完成控制压电陶瓷片左右摆动,相较于需要两个输入端的驱动电路,可以减少一半的信号输入点,从而缩小印刷电路板布线空间、减少印刷电路板面积。若输入来自于寄存器,则可减少一半的寄存器器件;若是MCU一类的控制器件,由于信号输入点减小了一半,则意味着可以选用引脚数更少,成本更低,体积更小的器件。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参照图4,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驱动电路还包括一稳压二极管D4以及一续流电阻R7,续流电阻R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续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稳压二极管D4以及续流电阻R7,使得该驱动电路自带负压功能,不需要额外负压电源。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三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参照图4,本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贾卡提花装置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压电贾卡元件、至少一印刷电路板以及至少一设于印刷电路板上的驱动电路。
参照图4,压电贾卡元件包括至少一导纱针、至少一压电陶瓷C1以及至少一压电陶瓷C2,每根导纱针由压电陶瓷C1和压电陶瓷C2共同驱动,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压电陶瓷C1和压电陶瓷C2一起摆动,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一连接器分别压电陶瓷C1以及压电陶瓷C2相电连接。压电陶瓷片C1在电路图中可表示为一等效电容C1,压电陶瓷片C2在电路图中可表示为一等效电容C2。
参照图4,驱动电路具有至少一稳压二极管D4以及一续流电阻R7,续流电阻R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续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参照图4,二极管D4是一颗稳压二极管,它处于压电陶瓷C1与压电陶瓷C2的公共端与地之间,其主要作用是使得压电陶瓷片工作时会产生一个稳定的负压,产生的负压值等于二极管D4的稳压值Vd,以压电陶瓷C1充放电来阐述其工作原理:压电陶瓷C1与压电陶瓷C2的公共点连接了稳压二极管D4,故公共点的电压恒定等于二极管D4的稳压值Vd,当压电陶瓷C1充电时,压电陶瓷C1充电后的电压=DC180-Vd;当压电陶瓷C1放电时,压电陶瓷C2充电的同时由于稳压二极管D4的存在会向C1负极充电,因为:压电陶瓷C2公共点电压恒定等于Vd,故此时压电陶瓷C1会有一个反向电压,公共点为正,电阻R4放电那一边为0,即压电陶瓷C1上产生了一个电压值为Vd的负压,总体来说,C1的负压主要是由C2一部份的充电电流形成的,被稳压二极管D4嵌位在其稳压值Vd,最终形成负压。压电陶瓷C2原理相同。二极管D4相当于起到了一个无源负压的作用,一方面,二极管D4的存在因为降低了压电陶瓷片工作时的正向电压,故可以在不影响压电陶瓷片力矩的情况下明显提升压电陶瓷片的使用寿命,且稳压二极管D4本身是无源元件,不会产生其它不良影响。其续流电阻R7的作用是当压电陶瓷C1或压电陶瓷C2有轻微漏电时,由于稳压二极管D4本身是无源元件,并不会产生实际供电效果,当负压保持的时间足够长时,由于漏电原因会导致压电陶瓷C1或压电陶瓷C2负压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直至消失,R7的存在会提供一个极小的电流,用于补充压电陶瓷C1或压电陶瓷C2因漏电损失的电荷,使得负压能一直存在。
参照图4,通过设置稳压二极管D4以及续流电阻R7,使得该驱动电路自带负压功能,不需要额外负压电源。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三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参照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可用于经编机中,该贾卡提花装置包括一基座1、多个设置在基座1一部分上的压电贾卡元件4、至少一设于基座1另一部分上的针位选择器2以及多个排列设置在基座1前部上的梳栉齿3。
参照图5、图6和图7,每个压电贾卡元件4均具有可独立摆动的导纱针21及至少一通电后可摆动的第一压电陶瓷片41,导纱针21的第一工位31为首针位置,导纱针21的第三工位33为尾针位置,第一工位31与第三工位33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针距,第二工位32设于第一工位31和第三工位33之间的中间位置,当针位选择器2的力矩大于导纱针21的力矩时,针位选择器2推动导纱针21移动至第二工位32。
参照图5、图6和图7,通过设置针位选择器2的力矩大于导纱针21的力矩,使得针位选择器2能够稳定有效地推动导纱针21由第三工位33移动至第二工位32,从而稳定的实现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与第三工位33之间的切换。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导纱针21的起始移动位置在第三工位33时,针位选择器2推动导纱针21由第三工位33移动至第二工位32,从而实现将导纱针21由第三工位33切换至第二工位32的效果。
参照图5、图6和图7,针位选择器2包括多个可分别独立摆动的限位组件24,限位组件24的数量与导纱针21的数量相适配,每个梳栉齿3的相对一侧均设有至少一相对应的限位组件24。
参照图5、图6和图7,梳栉齿3的一部分用于阻挡对应导纱针21的一部分,使得导纱针21在第一工位31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限位组件24摆动后,抵接在对应梳栉齿3的另一部分上时,限位组件24用于阻挡对应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限位组件24摆动至梳栉齿3的相对一侧时,限位组件24用于阻挡导纱针21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此时限位组件24用于阻挡该对应的导纱针21的部分与第一工位31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针距。
参照图5、图6和图7,通过设置可独立摆动的限位组件24和梳栉齿3,通过梳栉齿3阻挡导纱针21,使得导纱针21在第一工位31处停止摆动,使用限位组件24将对应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或者使用限位组件24用于阻挡导纱针21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从而使得导纱针21被对应的限位组件24阻挡后可以分别在三个不同工位处停止摆动,从而实现导纱针21能够在三工位中来回切换的效果。
参照图5、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限位组件24的力矩大于压电贾卡元件4的力矩,通过设置限位限位组件24的力矩大于压电贾卡元件4的力矩,一方面使得限位组件24提供的推力大于压电贾卡元件4中导纱针21摆动的力,从而有效的支撑导纱针21,使得导纱针21在被限位组件24阻挡后停止摆动,进而有效的限制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之间切换,另一方面使得导纱针21被限位组件24阻止后不会冲过限位组件24的阻挡,从而防止产生偏针的情况,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5、图6和图7,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选针方法,压电贾卡元件4的第一压电陶瓷片41在通电后驱动导纱针21以左右摆动,使得导纱针21分别在第一工位31、第二工位32以及第三工位33之间往复来回地切换位置,第一工位31与第三工位33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针距,第三工位33与第二工位32之间的距离为一个针距,第一工位31为导纱针21的首针位置,第三工位33为贾卡针的尾针位置,第二工位32位于第一工位31和第三工位33之间的中间位置。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导纱针21在第三工位33停止摆动时,限位组件24抵接在导纱针21的对应部分上,此时限位组件24用于阻挡导纱针21,导纱针21被限位组件24的挡片22阻挡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停止摆动时,限位组件24被配置成对导纱针21施加一推力,使得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可以是针位选择器2的限位组件24推动导纱针21由第三工位33移动至第二工位32。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导纱针21在第一工位31时,由梳栉齿3阻挡导纱针21在第一工位31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限位组件24被设置在导纱针21朝向第三工位33的一侧。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经编机仅需要使用双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时,仅需要控制限位组件24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即可。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经编机需要使用三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时,控制限位组件24在第三工位33处或第二工位32处往复移动。
实施例七,参照图6和图8,本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多个排列设置在基座1上的第一容置座11以及多个排列设置在基座1上的第二容置座12,第一容置座11具有用于安装压电贾卡元件4的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容置座12具有用于安装限位组件24的第二固定部112,第一容置座11位于第二容置座12的相对一侧。
参照图6和图8,通过设置第一容置座11位于第二容置座12的相对一侧,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调节压电贾卡元件4和限位组件24的之间产生不同的力矩,另一方面,方便适用于不同力矩长度的压电贾卡元件4和限位组件24的安装,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6和图8,第二压电陶瓷片23被设置得更长,是为了增加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由于实现三工位的需要,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要比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力矩的大。
参照图6和图8,压电贾卡元件4的第一压电陶瓷片41可替换地装设在第一固定部111上,限位组件24的第二压电陶瓷片23可替换地装设在第二固定部112上。
参照图6和图8,第一容置座11和第二容置座12均可以设置在基座1的上表面一侧,此时第一压电陶瓷片41与第二压电陶瓷片23分别层叠设置在基座1的上方,或者(参照图10)可以将第一容置座11设于基座1的上表面一侧,将第二容置座12设于基座1的下表面一侧,此时第一压电陶瓷片41设于基座1的上方与第二压电陶瓷片23设置在基座1的下方。
参照图6和图8,更为具体的,当第一压电陶瓷片41与第二压电陶瓷片23分别层叠设置在基座1的上方时,第一压电陶瓷片41可以层叠设置在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上方或下方。
参照图8,通过设置第二压电陶瓷片23层叠设置在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下方,一方面能够让第二压电陶瓷片23更贴近地安装在基座1上,使得挡片22更为贴合地延伸至对应的梳栉齿3内,从而提高挡片22对导纱针21的限位效果,另一方面由第二压电陶瓷片23带动挡片22在梳栉齿3内移动以实现增加导纱针21工位的效果,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6,通过设置第二压电陶瓷片23层叠设置在第一压电陶瓷片41上方,限位部延伸至两个梳栉齿3之间的空间内,一方面在不影响现有第一压电陶瓷片41摆动的情况下,装设第二压电陶瓷片23带动限位部摆动,从而不影响导纱针21原有两个工位的提花导纱,保持原有导纱针21摆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限位部阻挡对应的导纱针21,使得导纱针21在限位部的预设位置处停止摆动,从而实现了增加导纱针21的工位数量的效果,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参照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八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限位组件24包括多个在通电后可左右摆动的弯曲变动器25以及多个分别设于对应弯曲变动器25前部上的挡片22。
参照图5、图6和图7,至少一部分挡片22通过弯曲变动器25带动后沿移动方向位移,挡片22的一部分横向于移动方向布置在导纱针21的运动路径上,挡片22的另一部分伸入到对应的第二工位32和对应的第三工位33之间,使得当导纱针21抵接在挡片22上时,挡片22用于限制对应的导纱针21沿移动方向位移。
参照图5、图6和图7,通过设置弯曲变动器25带动对应的挡片22以摆动的方式,一方面使得每个挡片22均可以在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之间进行独立切换,从而使得每个对应的导纱针21可以分别单独的进入到第二工位32内或第三工位33内,从而有效的实现三工位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弯曲变动器25结构简单易控制,降低了贾卡提花装置的整体技术难度,提高了挡板23在三工位之间切换后阻挡导纱针21的稳定性,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5、图6和图7,压电贾卡元件4包括至少一可形变的第一基板、至少一设于第一基板前部上的梳栉握持端43、包裹在第一基板两侧上的第一压电陶瓷片41以及两个设于第一基板尾部两侧上的第一接电端431,第一基板可以是玻璃纤维板。导纱针21设于梳栉握持端43的前部上。
参照图5、图6和图7,弯曲变动器25包括至少一可形变的第二基板、包裹在第二基板两侧上的第二压电陶瓷片23以及两个设于第二基板尾部两侧上的第二接电端432,第二基板可以是玻璃纤维板。挡片22设于第二基板前部上,挡片22可以为一倒L外形。第一接电端431和第二接电端432均可以为导电铜片。
参照图5、图6和图7,梳栉齿3的一部分用于阻挡导纱针21的一部分在第一工位31处停止摆动,梳栉齿3的另一部分用于阻挡对应挡片22的一部分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该对应挡片22的另一部分用于阻挡导纱针21的另一部分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梳栉齿3包括至少一设于基座1前部上的梳栉齿本体311、至少一用于阻挡导纱针21在第一工位31处停止摆动的第一阻挡部312、至少一用于阻挡挡片22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的第二阻挡部313、至少一用于阻挡挡片22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的第三阻挡部314、至少一可容纳导纱针21移动的第一空腔400以及至少一可容纳挡片22移动的第二空腔402。第一阻挡部312、第二阻挡部313及第三阻挡部314从左到右依次间隔排列设置在梳栉齿本体311上。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限位组件24的挡片22在第一阻挡部312上停止时,此时挡片22到第一工位31的距离为两个针距,第二压电陶瓷片23驱动挡片22在第二阻挡部313和第三阻挡部314之间来回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第三阻挡部314的一部分与第二阻挡部313的一部分连成一体,第三阻挡部314的一部分与基座1连成一体,基座1、梳栉齿本体311、第一阻挡部312、第二阻挡部313以及第三阻挡部314一体成型铸造而成,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基座1、第二阻挡部313以及第三阻挡部314一体成型铸造而成,形成一个台阶315外形的整体。该整体可以是可拆分的整体,或者是不可拆分的整体。
参照图5、图6和图7,通过设置基座1、第二阻挡部313以及第三阻挡部314一体成型铸造而成,形成一个台阶315外形的整体,从而可以使用模具铸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在批量化的生产过程中缩小各部件的尺寸误差在一可控范围内。
参照图5、图6和图7,通过设置第二阻挡部313和第三阻挡部314,一方面对挡片22在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的切换过程中起到定位的效果,使得每个挡片22在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之间的切换均相互独立,不受其他的阻挡部或导纱针21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挡片22切换位置的过程中,不影响导纱针21的正常提花导纱工作,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5、图6和图7,挡片22的另一部分伸入到第二阻挡部313的一侧,该第二阻挡部313的一侧为第二工位32与第三工位33之间。
参照图5、图6和图7,通过设置第一空腔400和第二空腔402,一方面将挡片22仅设置在第二空腔402内摆动,使得挡片22仅用于控制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的切换,不影响第一工位31,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二空腔402的左右两边分别就是第二阻挡部313和第三阻挡部314,从而准确有效的定位了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的具体位置,提高挡片22在工位切换过程中的准确度,降低误差,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5、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阻挡部312与第二阻挡部313之间的间距为一个针距,当挡片22被第三阻挡部314阻挡后停止摆动时,第二阻挡部313距离停靠在第三阻挡部314一侧的挡片22之间的间距为一个针距。
参照图5、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图7示出的是当挡片22被第二阻挡部313阻挡后,挡片22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此时挡片22用于阻挡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挡片22被第三阻挡部314阻挡后,挡片22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此时挡片22用于阻挡导纱针21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大于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力矩,使得挡片22对导纱针21所提供的推力大于导纱针21对挡片22所产生的压力,使得挡片22从第三工位33朝向第二工位32摆动时,挡片22能够推动导纱针21从第三工位33朝向第二工位32移动,最后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因为挡片22受到第二阻挡部313的阻挡后停止,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是因为力矩小于挡片22的力矩,被推动到第二工位32处。
参照图5、图6和图7,另外的也可以通过设置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长度大于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长度,使得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大于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力矩,从而使得挡片22能够有效的阻挡导纱针21对挡片22的冲击,使得导纱针21能够被挡片22所拦截在第二工位32上或拦截在第三工位33上,提高了三工位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其中,图7所示出的挡片23与导纱针21处于第二工位32处。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参照图9,本实施例九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之间的空间构造成一第一凹槽51,第一凹槽51用于容纳导纱针21的一部分,第一凹槽51的宽度为一个针距,第一工位31和第三工位33之间的空间构造成一第二凹槽52,第二凹槽52用于容纳挡片22的另一部分,第二凹槽52的宽度为两个针距。
其中,图9所示出的挡片23处于第二工位32处。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参照图10,本实施例十与实施例八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贾卡驱动装置61,贾卡驱动装置61包括至少一具有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一驱动电路板62、多个设置在第一驱动电路板62上的第一接电端口63、至少一具有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二驱动电路板64以及多个设置在第二驱动电路板64上的第二接电端口65,第一驱动电路板62的输出端与压电贾卡元件4的第一接电端431以耦合的方式相电连接,第一接电端口63用于传输电信号,第二驱动电路板64的输出端与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第二接电端432以耦合的方式相电连接,第二接电端口65用于传输电信号。
参照图10,第一驱动电路板62包括一第一印刷电路板66及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66上的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压电贾卡元件4的第一压电陶瓷片41摆动,第一接电端口63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66的左右两侧上。
参照图10,第二驱动电路板64包括一第二印刷电路板68及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68上的第二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压电贾卡元件4的第二压电陶瓷片23摆动。第二接电端口65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68的左右两侧上。
参照图1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印刷电路板66的前部上设置一第一连接器67,使得第一驱动电路板62的输出端与压电贾卡元件4的第一接电端4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器67以插拔的方式相电连接。
参照图1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印刷电路板68的前部上设置一第二连接器69,使得第二驱动电路板64的输出端与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第二接电端43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器69以插拔的方式相电连接。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八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座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具有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弯曲变动器25和具有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压电贾卡元件4,弯曲变动器25层叠设置在压电贾卡元件4上方,挡片22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弯曲变动器25带动后沿移动方向位移,挡片22延伸至两个梳栉齿3之间的空间内,挡片22用于阻挡该导纱针21的一部分沿移动方向位移,当该导纱针21的一部分以摆动的方式抵接到挡片22上时,导纱针21的针位被限制在挡片22的一侧上停止摆动。挡片22横向于移动方向错开地布置在该导纱针21的运动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压电陶瓷片23层叠设置在第一压电陶瓷片41上方,且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大于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力矩。
参照图6和图7,该导纱针21沿移动方向的宽度大于挡片22沿移动方向的宽度。
参照图6和图7,每个挡片22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上被保持在梳栉齿3的一部分上。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八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八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座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具有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弯曲变动器25和具有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压电贾卡元件4,弯曲变动器25层叠设置在压电贾卡元件4的下方,挡片22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弯曲变动器25带动后沿移动方向位移,挡片22延伸至对应的梳栉齿3内,导纱针21在对应的梳栉齿3和对应的挡片22之间摆动。
参照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压电陶瓷片23层叠设置在第一压电陶瓷片41下方,且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大于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力矩。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八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参照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八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贾卡提花装置包括至少一基座1、多个排列设置在基座1前部上的梳栉齿3、至少一设于基座1上表面上的压电贾卡元件4、至少一设于基座1下表面上的针位选择器2、多个排列设置在基座1前部上的开槽71、至少一设于基座1上表面上的第一固定部111以及至少一设于基座1下表面上的第二固定部112,开槽71的宽度为一个针距,基座1的尾部可以通过一连接件安装在拉舍尔经编机的导向杆上,连接件可以采用螺丝,直接锁固在导向杆的安装座上。
参照图10和图11,每个第二压电陶瓷片23均可分别带动对应的挡板23左右摆动,挡板23的一部分延伸至对应的梳栉齿3内。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一部分装设在第一固定部111上,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一部分装设在第二固定部112上。
参照图10和图11,通过设置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大于压电贾卡元件4的力矩,使得挡板23的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对应的导纱针21从第三工位33移动至第二工位32内。
参照图10和图11,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力矩大于压电贾卡元件4的力矩,使得当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时,挡板23的另一部分也用于阻挡导纱针21。
参照图10和图11,通过设置挡板23和导纱针21均在梳栉齿3内,由对应的第二压电陶瓷片23带动各自对应的挡板23在梳栉齿3内左右摆动,使得每个挡板23的位置均可独立控制,不受其它第二压电陶瓷片23的影响,另一方面挡板23的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对应的导纱针21从第三工位33移动至第二工位32内,使得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及第三工位33的位置切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挡板23的一侧位置上,防止三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出现偏针的情况,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10和图11,通过将具有具有第一压电陶瓷片41内的压电贾卡元件4设置在基座1的上表面上,将第二压电陶瓷片23设置在基座1的下表面上,一方面在不影响导纱针21安装的前提下,利用基座1的下表面安装第二压电陶瓷片23及挡片22,使得第一压电陶瓷片41与第二压电陶瓷片23之间的摆动各自独立且互补不影响,从而有效分别保持压电贾卡元件4和限位组件24长期摆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压电陶瓷片23设置在基座1的下表面上,使得挡板23的一部分更好地延伸至梳栉齿3内,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10和图11,每个导纱针21均适配地设置有一对应的梳栉齿3以及一对应的挡板23,该对应的梳栉齿3位于导纱针21一侧的运动空间上,该对应的挡板23的另一部分位于导纱针21另一侧的运动空间上。
参照图10和图11,一方面通过设置梳栉齿3位于导纱针21一侧的运动空间上,使得梳栉齿3阻挡导纱针21在首针位置停止摆动,另一方面对应的挡板23的另一部分位于导纱针21另一侧的运动空间上,使得挡板23在导纱针21的另一侧切换位置从而增加导纱针21另一侧的工位数量。
参照图10和图11,开槽71的一侧与一对应的梳栉齿3连成一体,开槽71的另一侧延伸至两个相邻的梳栉齿3中间位置。
参照图10和图11,每个开槽71由基座1的上表面贯穿至基座1的下表面上,每个开槽7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对应的梳栉齿3,挡板23从开槽71的底部伸入到开槽71内,使得挡板23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两个梳栉齿3之间。
参照图10和图11,通过设置开槽71,一方面开槽71能够便于挡板23延伸至两个相邻的梳栉齿3之间,在开槽71内进行摆动,另一方面开槽71的宽度,可用于限制挡板23的移动距离,从而精准有效的限制挡板23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之间来回切换,起到了一物两用的功效。
参照图10和图11,当第二接电端432通电后,第二压电陶瓷片23带动挡板23在两个开槽71内一起摆动。
参照图10和图11,梳栉齿3、基座1、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二固定部112可以采用镁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或镁铝合金材料制成。
参照图10和图11,第一空腔400设于开槽71上侧,第一空腔400与开槽71相联通,挡片22的上部至于第一空腔400内左右摆动,挡片22的下部被设置于开槽71内左右摆动。
参照图10和图11,通过设置第一空腔400和开槽71,一方面将挡片22仅设置在开槽71内摆动,使得挡片22仅用于控制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的切换,不影响第一工位31,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开槽71的左右两边分别就是第二阻挡部313和第三阻挡部314,从而准确有效的定位了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的具体位置,提高挡片22在工位切换过程中的准确度,降低误差,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本实施例中贾卡提花装置实现三工位的工作原理:
双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摆动幅度是一个槽针位,而三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由于增加了一个工位状态,它的摆幅是两个槽针位(两个针距),即:在没有横移的情况下,它的摆幅是两个槽针位(两个针距)。
参照图10和图11,三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指的是导纱针21除了左右摆动,还要能准确的停靠在中间位置(即第二工位32位置)。
参照图10和图11,双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只能左右摆动,其停靠的位置是固定且准确的,之所以固定且准确,是由于基座1的梳栉齿3按经过计算的数据开齿,导纱针21左摆或右摆会停靠在齿壁上,由于齿壁的间距是经过计算的,所以只要齿壁间距正确,针位即正确。压电陶瓷片在充电后会产生摆动力矩,完整的能左右摆动的压电陶瓷片由两片单体的压电陶瓷片粘合在玻璃纤维片上组合而成,每片单体的压电陶瓷片负责一个摆动方向,即其中一片充电另一片放电,即会产生正确的摆动力矩,压电陶瓷片就会向左或向右摆动,这是压电陶瓷片的基本摆动原理。
参照图10和图11,只要产生足够大的力矩,导纱针21在第一压电陶瓷片41的带动下会紧紧的压在梳栉齿3一侧的壁面上,而不会被纱线带偏,就能准确的从两根槽针的中心穿过。
参照图10和图11,其中,开槽71的宽度是一个针距的宽度,第一空腔400的宽度是两个针距的宽度,开槽71与第一空腔400之间有一个第二阻挡部313,第二阻挡部313外形可以为台阶315外形。
参照图10和图11,第一压电陶瓷片41带动导纱针21在第一空腔400中摆动,它的导纱针21位置比第二阻挡部313高,所以不受第二阻挡部313影响,由于第一空腔400的宽度是两个针距的宽度,使得第一压电陶瓷片41带动导纱针21在第一空腔400中能摆动两个针距的位置。
参照图10和图11,设置第二压电陶瓷片23后,第二压电陶瓷片23前端的挡片22移动时,由于挡片22的底部比在第二阻挡部313低,落在开槽71内,挡片22在摆动时会被第二阻挡部313及第三阻挡部314挡住,所以挡片22的上部分被限制在只能在第一空腔400中左右摆动,又由于第一空腔400设置为两个针距的宽度,故挡片22因为第二阻挡部313的阻挡能在第一空腔400中左右摆动一个针距的位置。由于第二阻挡部313会对挡片22进行限位,故挡片22只能在第二阻挡部313与第三阻挡部314之间摆动。
参照图10和图11,以下逐个说明三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是如何工作在三个工位中切换,分别按左、中、右来分别进行叙述:
参照图10和图11,当导纱针21在左边(第一工位31):驱动电路控制第一压电陶瓷片41左摆,针位即在最左边位置(第一工位31)。此时,挡片22位置在任意位置均可,对当前最左针位(第一工位31)无影响。
参照图10和图11,当导纱针21在中间(第二工位32):驱动电路控制第二压电陶瓷片23使得挡片22左摆,同时,控制导纱针21右摆,此时挡片22会被第二阻挡部313挡住。又由于挡片22的力矩比导纱针21大,此时导纱针21会紧压在挡片22上,又不至于把挡片22推开而造成偏针,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挡片22被第二阻挡部313阻挡后停止,导纱针21压在挡片22上,由于挡片22停靠在第二阻挡部313一侧时的位置刚好是一个针距的位置(即第二工位32的位置),相当于导纱针21此时处于中间工位(即第二工位32的位置)。
参照图10和图11,当导纱针21在右边(第三工位33):驱动电路控制第一压电陶瓷片41左摆使得导纱针21向右摆动,同时控制第二压电陶瓷片23前的挡片22向右摆动,导纱针21处于右边位置,导纱针21压在挡片22上,又由于在最初梳栉齿3铣槽加工的过程中预先设置好宽度,在包含挡片22厚度的情况下,导纱针21压在挡片22上的位置是刚好两个针距,所以此时导纱针21会处于最右边位置(第三工位33)。
其中,图10所示出的挡片23与导纱针21处于第二工位32处。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源VCC、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二极管D1、一三极管Q1、一三极管Q2以及一三极管Q3,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一信号输入端INPUT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相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相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相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该压电陶瓷片C1的一端相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VCC相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阻R5、一电阻R6、一二极管D2、一二极管D3以及一三极管Q4,该贾卡提花装置的压电陶瓷C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相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该压电陶瓷C2的另一端与该压电陶瓷C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稳压二极管D4以及一续流电阻R7,所述续流电阻R7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续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稳压二极管D4,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以及该压电陶瓷C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为PNP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3为PNP三极管,所述电阻R4为该压电陶瓷C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4为NPN三极管,所述电阻R6为所述三极管Q4的偏置电阻,所述电阻R1为所述三极管Q1的偏置电阻,所述电阻R2为所述三极管Q2的偏置电阻,所述电阻R3为所述三极管Q3的偏置电阻,电阻R5为该压电陶瓷C2的限流电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信号输入端INPUT输入高电平时,所述三极管Q1导通,所述三极管Q2导通,所述三极管Q2通过二极管D1、所述电阻R4向该压电陶瓷C1充电,通过设置所述二极管D1,使得充电时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处于反偏状态,使得三极管Q3截止,压电陶瓷C1被充电;同时,该压电陶瓷C2通过所述电阻R5、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被所述三极管Q1放电,通过设置二极管D2,使得该压电陶瓷C2放电时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处于反偏状态,使得所述三极管Q4截止,该压电陶瓷C2正常放电。
8.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信号输入端INPUT输入低电平时,所述三极管Q1以及所述三极管Q2都处于截止状态,该压电陶瓷C1通过所述电阻R4、所述三极管Q3以及所述电阻R3放电;此时所述三极管Q1截止,使得该压电陶瓷C2通过所述三极管Q4以及所述电阻R6充电。
9.一种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压电贾卡元件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所述压电贾卡元件包括至少一导纱针、至少一压电陶瓷片C1以及至少一压电陶瓷片C2,每根所述导纱针由所述压电陶瓷片C1和所述压电陶瓷片C2共同驱动,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压电陶瓷片C1和所述压电陶瓷片C2一起摆动,所述驱动电路具有至少一稳压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该压电陶瓷片C1的另一端以及该压电陶瓷片C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接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权利要求1-6其中任意一项的所述驱动电路。
CN202310383669.2A 2023-04-12 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 Pending CN118232728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32728A true CN118232728A (zh) 2024-06-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5048B (zh) 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
KR100497025B1 (ko) 경편기의 자카드 장치
CN118232728A (zh) 一种贾卡提花装置以及用于该贾卡提花装置的驱动电路
CN220364688U (zh) 一种具有四工位切换的贾卡针装置及纺织机械
CN220364686U (zh) 一种多功能的导纱针块及具有该导纱针块的压电贾卡
CN220555741U (zh) 一种压电挡件及具有该压电挡件的压电贾卡
CN220952361U (zh) 一种三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及纺织机械
CN117822195A (zh) 一种压电贾卡提花单元及纺织机械
CN117867741A (zh) 一种多功能的压电贾卡提花装置及纺织机械
CN220364682U (zh) 一种多功能的贾卡提花装置
CN117188032A (zh) 多工位的新型压电贾卡梳、针位控制方法及提花单元
CN220364683U (zh) 一种用于压电贾卡提花装置的针位限制器及纺织机械
CN220364679U (zh) 一种用于压电贾卡的梳栉基座及纺织机械
CN219621359U (zh) 一种压电陶瓷的贾卡提花装置
CN220364684U (zh) 一种压电贾卡提花装置
CN220952357U (zh)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CN117867739A (zh) 一种具有多花型的贾卡提花装置及经编机
CN117026500A (zh) 用于多工位压电贾卡的压电挡件及多工位的选针器
CN112877894B (zh) 一种无线贾卡梳栉及其使用该无线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CN112877895A (zh) 一种无线贾卡梳栉装置及使用该贾卡梳栉装置的经编机
CN116815406A (zh) 一种压电陶瓷的贾卡提花装置及经编机
CN117822194A (zh) 一种无线压电贾卡提花装置及纺织机械
EP0964092B1 (en) Modular device for piezoelectric selection of control elements, such as the needles of a knitting machine or similar
JP2002105818A (ja) 経編機におけるジャカードガイドを個別に制御する装置
CN220952358U (zh) 一种驱动器、具有该驱动器的三工位贾卡及纺织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