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87004A -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87004A
CN118187004A CN202410467472.1A CN202410467472A CN118187004A CN 118187004 A CN118187004 A CN 118187004A CN 202410467472 A CN202410467472 A CN 202410467472A CN 118187004 A CN118187004 A CN 118187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groove
gate
plate
main body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674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辉
马璨
杨美荣
严德功
胡莹莹
李丹
于志刚
丁参军
石春娥
吴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kou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oukou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kou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oukou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4104674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870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87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870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40Swinging or turning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52Equipment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6Spillways; Devices for dissipation of energy, e.g. for reducing eddies also for lock or dry-dock 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包括U型槽、门型框和闸板机构,U型槽后方设置门型框,门型框上端伸出U型槽,U型槽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闸板机构,两侧的闸板机构呈“八”字形布设;每侧的闸板机构包括前中后依次布置的连杆、闸板主体和立板;连杆前后滑接在U型槽内侧壁上,连杆和立板之间铰接闸板主体,闸板主体前侧面上、竖向弹性滑接有消能板;立板竖向布置在门型框内,门型框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立板上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两侧闸板机构中的立板左右相对或相背运动。本发明解决了闸门在控制水流量时,容易受水流冲击产生震动变形和水流中的泥沙影响闸门的开合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背景技术
闸门是一种用于控制水流的人造结构,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水电站、河道治理和城市排水等领域。闸门主要功能是调节水位、控制水流、防止洪水泛滥和调节河流生态等。
常见的闸门类型有升降式闸门和翻板式闸门等。通过闸门控制流量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通过调节闸门开度来控制水流速度和水量,能满足不同区域的水源需求。
但是无论是升降式闸门、还是翻板式闸门在控制闸板开度时,闸板不可避免的位于水流中,而且闸板的结构简单、容易受水流影响,尤其是闸板会正面迎接水流冲击,极易受到水流正向冲击力的影响。
在发表于《工程设备与材料》中的《水工钢闸门振动现象和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提到:根据激励原理可将闸门振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就是外部原因引发的振动,水流自身具有较强波动性,随着水流波动速度加快,会产生闸门的振动效果,也即是水流不断的冲击位于水流中的闸板,会产生闸板振动。同样在授权公开号CN116084351B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河道闸门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中也同样提到:受到阻断的水流会不断的冲击单一平板结构的闸门,长时间会使闸门出现弧度变形或弯扭的现象,降低了闸门的使用寿命。
此外特别是,升降式闸门的闸板两侧会沿着门槽上下移动,给予闸板升降的导向,但是水流中的泥沙杂质会进入门槽中产生堆积。门槽中的泥沙杂质如不及时清理,无疑会影响闸板的升降,而且门槽位于水下,人工清理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常规闸门在控制水流量时容易受到水流冲击而产生振动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闸门中的闸板倾斜布置可应对水流的正向冲击,且闸板为对开式的开合结构,同时在闸板上布置消能板,能够有效减缓闸板的振动,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包括U型槽、门型框和闸板机构,U型槽内可供水流通过,所述U型槽后方内设置所述门型框,这里所说的前方、后方、前端和后端是以U型槽内的水流方向为基准,门型框两侧与U型槽两侧贴合固定,门型框上端伸出U型槽,防止门型框上端接触水流,U型槽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闸板机构,两侧的闸板机构呈“八”字形布设,进而形成对开式的闸门开合结构;
每侧的所述闸板机构后方与所述门型框左右滑动连接、前方与U型槽内侧壁前后滑动连接,闸板机构后方在主动的左右滑动时、会带动闸板机构前方被动的前后滑动,每侧的闸板机构包括前中后依次布置的连杆、闸板主体和立板;
所述连杆竖向布置,连杆前后滑接在U型槽内侧壁上、且和U型槽内侧壁贴合,连杆和所述立板之间铰接所述闸板主体,闸板主体倾斜布置在U型槽内,与U型槽侧壁形成夹角状态,闸板主体不会正向迎受水流的冲击,闸板主体前侧面上、竖向弹性滑接有消能板,所述消能板前侧面为上端向前倾斜的迎水面,消能板厚度由下至上依次增加,水流冲击消能板可带其上下移动,进而消耗冲击力;
所述立板竖向布置在门型框内,门型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两侧闸板机构中的立板左右相对或相背运动,立板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弹性垫,当两个立板左右相对运动到极限时,两侧闸板机构中立板侧面的所述弹性垫相互紧密贴合,防止闸门关闭时漏水。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一侧面与U型槽一侧内面滑动接触,连杆和所述U型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件以滑动连接,便于为连杆滑动提供导向;
所述滑动连接件包括T型槽和T型块,所述T型槽为由U型槽内侧面向外侧面凹陷的长条状的T型槽体,T型槽前端贯穿U型槽前端面,T型槽前端开口处还设置有封堵块,开口结合封堵块可方便T型块的安装,T型槽靠近U型槽内侧面的一侧窄、靠近U型槽外侧面的另一侧宽,T型槽的窄侧贯穿U型槽内侧面,T型槽内前后滑接有所述T型块,T型块一端伸出T型槽的口部后、固定连接所述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内侧面前后间隔开设有两个条形孔,两个所述条形孔分别竖向贯穿T型槽前后两端,方便了后续的防护带穿出T型槽;所述T型块和T型槽底面之间存在间隙,目的是让位于后续的防护带;
所述T型槽内还滑动设置有防护带,用于避免泥沙等杂质进入T型槽,防护带一端延伸至T型槽前端、穿过前侧的条形孔后向后弯折与连杆连接固定,防护带另一端穿过T型块和T型槽之间的间隙、延伸至T型槽后端、穿过后侧的条形孔后向前弯折也与连杆连接固定,T型槽外的防护带遮挡T型槽的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闸板主体前端和连杆之间设置有前连接件以铰接,可以避免水流从该铰接处渗漏,所述前连接件包括前连接柱和前弧形槽,所述闸板主体前端竖向设置所述前连接柱,前连接柱为直径大于闸板主体厚度的圆柱体,前连接柱中心开设有前穿孔,所述前穿孔沿前连接柱轴向布置;
所述连杆上开设有所述前弧形槽,前弧形槽的侧壁为和前连接柱的侧壁相配应的弧形,前弧形槽下端贯穿连杆底面,前弧形槽内转动设置所述前连接柱,前弧形槽上端设置有前限位杆,所述前限位杆向下延伸穿入所述前穿孔内、且和前穿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闸板主体后端和立板之间设置有后连接件以铰接,便于防止水流从该铰接处渗漏,所述后连接件包括后连接柱和后弧形槽,所述闸板主体后端竖向设置所述后连接柱,后连接柱为直径大于闸板主体厚度的圆柱体,后连接柱中心开设有后穿孔,所述后穿孔沿后连接柱轴向布置;
所述立板上开设有所述后弧形槽,后弧形槽的侧壁为和后连接柱的侧壁相配应的弧形,后弧形槽下端贯穿立板底面,后弧形槽内转动设置所述后连接柱,后弧形槽上端设置有后限位杆,所述后限位杆向下延伸穿入所述后穿孔内、且和后穿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消能板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面为消能板的后面,且与所述闸板主体前侧面上下滑动接触,另一直角面为消能板的顶面,且位于闸板主体顶面上方,消能板后面上端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覆盖在闸板主体顶面上方,连板下方竖直设置有立杆,消能板、连板和立杆一同上下移动;
所述闸板主体底面与U型槽内底面滑动接触,闸板主体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圆形的盲孔,所述立杆向下伸入至所述盲孔内,立杆和盲孔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消能板上下移动时弹簧会受到伸缩作用,便于消耗水流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横向布置在门型框上,防止水流接触驱动机构,保证驱动机构运行的可靠,驱动机构包括双向丝杆、驱动电机和用于导向立板左右滑移的横板;
所述双向丝杆左右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丝杆两端与门型框两侧壁上部转动连接,双向丝杆其中一端伸出门型框侧壁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便于实现双向丝杆的转动,门型框上部内还设置有所述横板,双向丝杆和横板上下间隔平行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下端面与U型槽底面滑动接触,立板上端竖直向上伸出U型槽顶面后穿设在所述横板上,两侧闸板机构中的立板上部分别啮合双向丝杆的左右两侧,方便驱动两个立板相互靠近或远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闸门的开合形式类似于对开门方式,由两侧的闸板机构呈“八”字形排布形成对开门的开合方式,两侧闸板机构的间距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可调,这样通过改变两侧闸板机构的间距大小,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度调整,使得闸门可以打开和关闭。
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可以带动两个立板相互远离或靠近,由此可以控制两个立板之间的距离,实现对水流通过流量的控制。两个闸板主体呈“八”字形布置,可以引导水流改变方向、汇聚到两个立板之间,以此减弱水流对闸板主体的正向冲击能量。在闸板主体上、弹性滑接布置消能板,水流冲击闸板主体时,会驱动消能板向上移动,与其连接的弹簧会被拉伸,水流的冲击力转化到弹簧上,可进一步减弱水流冲击力,由此减小闸板主体的振动,避免闸板主体的变形。
本发明的闸板主体运动或是不运动时,防护带均能够遮盖T型槽的口部,由此避免水流中的泥沙等杂质进行到T型槽内,保证闸板机构前后运行的顺畅,也保证闸门的顺利开合。闸门在关闭时由驱动机构同步驱动两个立板相互靠近,进而立板上的弹性垫被夹紧后、紧密贴合,同时闸板主体前后经前连接件、后连接件分别铰接连杆和立板,能够保证两侧的闸板机构在封堵U型槽后,有效截断水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轴测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轴测图之一,图中消能板未示出。
图3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U型槽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滑动连接件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闸板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闸板机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连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消能板安装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的驱动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U型槽,2门型框,201侧段,202顶段,3横板,4立板,5滑孔,6弹性垫,7闸板主体,8连杆,9消能板,10连板,11贯穿孔,12盲孔,13立杆,14弹簧,15后连接柱,16后弧形槽,17后限位杆,18后穿孔,19前连接柱,20前弧形槽,21前穿孔,23前限位杆,24T型槽,25T型块,26封堵块,27防护带,28条形孔,29双向丝杆,30驱动电机,31螺纹孔,32穿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包括U型槽1、门型框2和闸板机构。U型槽1的前后端及上端开口,U型槽1内可以通过水流,水流流动方向与U型槽1前后端之间的连线一致。
U型槽1后方内设置门型框2,门型框2的前后端及下端开口。在安装时,门型框2两侧与U型槽1两侧贴合固定,即门型框2的左右外侧面分别固定连接U型槽1的左右内侧面,并且门型框2下部与U型槽1底面固定连接。安装完成后,门型框2上端伸出U型槽1,即门型框2的外顶面高于U型槽1顶面。
U型槽1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闸板机构,两侧的闸板机构呈“八”字形布设,两侧闸板机构的开合方式类似于对开门形式,如图1~图3所示。每侧的闸板机构后方与门型框2左右滑动连接、前方与U型槽1内侧壁前后滑动连接,相当于是闸板机构倾斜布置在U型槽1侧壁和门型框2之间。由此,两侧闸板机构前端的间距是固定的、后端的间距是可调的,因此,就相当于可以调整闸门的开度大小,水流沿着闸板机构前端流向后端。
本实施例中,每侧的闸板机构包括前中后依次布置的连杆8、闸板主体7和立板4,以下以位于左侧的一个闸板机构为例,来说明闸板机构的构造以及闸板机构同U型槽1、门型框2之间的连接关系。
连杆8为长方形杆体,连杆8竖向布置,连杆8与U型槽1等高,连杆8前后滑接在U型槽1内侧壁上、且和U型槽1内侧壁贴合,即连杆8左侧面与U型槽1左侧内面滑动接触,连杆8底面也与U型槽1内底面滑动接触。为了实现连杆8滑动时的导向,在连杆8和U型槽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件,通过滑动连接件实现滑动连接和滑动的导向。
滑动连接件包括T型槽24和T型块25,T型槽24为由U型槽1内侧面向外侧面凹陷的长条状,T型槽24截面为“T”形,其具有一定长度和深度,T型槽24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流向一致,T型槽24深度方向与U型槽1侧壁的厚度方向一致,但是T型槽24并不完全贯穿U型槽1侧壁。T型槽24靠近U型槽1内侧面的一侧窄、靠近U型槽1外侧面的另一侧宽,T型槽24的窄侧为T型槽24的口部,T型槽24的口部贯穿U型槽1内侧面,方便滑动连接件与连杆8之间的连接安装,如图4所示。
在T型槽24内前后滑接有T型块25,T型块25截面也为“T”形。为了方便T型块25的安装,T型槽24前端贯穿U型槽1前端面,进而T型槽24前端通口,可以通过该通口向T型槽24内放入T型块25。放入后在T型槽24前端通口处还设置有封堵块26,封堵块26与T型槽24截面相适配,可以对T型槽24前端的通口进行封堵。
封堵后,T型块25就可以在T型槽24内前后移动、而不会脱离T型槽24,T型块25一端伸出T型槽24的口部后、固定连接连杆8,由此一来,连杆8就可以沿着水流方向、在U型槽1内前后滑动。
由于T型槽24的窄侧是贯穿U型槽1内侧面的,因此相当于T型槽24一侧是敞口的,为了避免水中的泥沙等杂质进入T型槽24内、影响T型块25的前后滑动,这里在T型槽24内还滑动设置有防护带27,防护带27为尼龙材料制成、无弹性的长条形带体。防护带27不仅位于T型槽24内,而且防护带27伸出T型槽24后覆盖在T型槽24的窄侧,就可以遮盖T型槽24的口部,避免水中的杂质进入T型槽24内,如图5所示。
防护带27的布置构造如下:由于T型槽24内要布置防护带27,但是T型槽24内还有与之匹配的T型块25,为了给防护带27预留安装位置,要求T型块25截面面积小于T型槽24的截面面积,这样T型块25和T型槽24底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可以使防护带27穿过该间隙,这样不影响T型块25的滑动。
防护带27还要在T型槽24外侧、遮盖T型槽24的开口,为此,在U型槽1内侧面前后间隔开设有两个条形孔28,两个条形孔28分别竖向贯穿T型槽24前后两端,两个条形孔28的长度等于T型槽24的底面宽度,且大于T型槽24口部宽度的2倍,防护带27的两端可以通过两个条形孔28穿出T型槽24。
具体的,防护带27一端延伸至T型槽24前端、穿过前侧的条形孔28后向后弯折与连杆8连接固定,防护带27另一端穿过T型块25和T型槽24之间的间隙,延伸至T型槽24后端、穿过后侧的条形孔28后向前弯折也与连杆8连接固定。T型槽24内的防护带27的宽度和T型槽24的底面宽度相配应,T型槽24外的防护带27遮挡T型槽24的口部。
连杆8沿着T型槽24前后滑动的同时,会带动防护带27置于T型槽24内转动,而T型槽24外的防护带27则会始终遮挡T型槽24的口部、形成封闭,同时防护带27的前部弯折处滑动接触T型槽24前端的封堵块26后侧面。
在连杆8和立板4之间铰接闸板主体7,闸板主体7为长方形板体,闸板主体7底面与U型槽1内底面滑动接触,闸板主体7倾斜布置,闸板主体7布置方向与U型槽1侧壁之间存在夹角,该夹角小于90°,如图6和图7所示。闸板主体7在安装时,其位于连杆8和立板4之间、并且与前后的两个构件是铰接安装,这里闸板主体7前端和连杆8之间设置有前连接件以铰接,闸板主体7后端和立板4之间设置有后连接件以铰接,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的构造是相近的、运行原理也是相近的。
前连接件构造如下:前连接件包括前连接柱19和前弧形槽20,闸板主体7前端竖向设置前连接柱19,前连接柱19为直径大于闸板主体7厚度的圆柱体,前连接柱19中心开设有前穿孔21,前穿孔21沿前连接柱19轴向布置。
与此同时,连杆8上开设有前弧形槽20,前弧形槽20的侧壁为和前连接柱19的侧壁相配应的弧形,前弧形槽20的弧形凸起朝左,前弧形槽20下端贯穿连杆8底面,前弧形槽20的弧形面和前连接柱19的周壁相适配,如图8所示。前弧形槽20内转动设置前连接柱19,仅有前连接柱19的左部伸进前弧形槽20内,前连接柱19的周侧壁周向滑动接触前弧形槽20的弧形面。
前弧形槽20上端设置有前限位杆23,前限位杆23为圆杆体,前限位杆23向下延伸穿入前穿孔21内、且和前穿孔21转动连接,即前穿孔21周向滑动接触前限位杆23。由此实现闸板主体7前端与连杆8的铰接安装。连杆8、前连接柱19、前限位杆23和闸板主体7的底面平齐。
后连接件构造如下:后连接件包括后连接柱15和后弧形槽16,闸板主体7后端竖向设置后连接柱15,后连接柱15为直径大于闸板主体7厚度的圆柱体,后连接柱15与前连接柱19结构相同。后连接柱15中心开设有后穿孔18,后穿孔18沿后连接柱15轴向布置,后穿孔18和前穿孔21结构是一样的、都是圆形孔。
与此同时,立板4上开设有后弧形槽16,后弧形槽16位于立板4前侧面和左侧面的相交处。后弧形槽16的弧形凸起朝向立板4的右后侧,后弧形槽16下端贯穿立板4底面,后弧形槽16的弧形面与后连接柱15的周侧壁相适配。后弧形槽16内转动设置后连接柱15,仅有后连接柱15的右部伸入至后弧形槽16内,后连接柱15的周壁周向滑动接触后弧形槽16的弧形面。
后弧形槽16上端设置有后限位杆17,后限位杆17为圆杆体,后限位杆17向下延伸穿入后穿孔18内、且和后穿孔18转动连接,即后穿孔18周向滑动接触后限位杆17,由此实现闸板主体7后端与立板4的铰接安装。立板4、后连接柱15、后限位杆17和闸板主体7的底面平齐。
由于闸板主体7的倾斜布置,水流无法正向冲击闸板主体7,因此可以降低水流对闸门的冲击力。在此基础上,为更好的降低水流对闸板主体7的冲击,闸板主体7的前侧面为迎水面,闸板主体7前侧面上、竖向弹性滑接有消能板9,消能板9可以消耗水流产生的对闸板主体7的冲击力。
消能板9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消能板9倒置,因此消能板9厚度由下至上依次增加。消能板9前侧面为上端向前倾斜的迎水面,这里消能板9的前侧面就是消能板9斜边所在的面,如图9所示。
消能板9在安装时,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面为消能板9的后面,且与闸板主体7前侧面上下滑动接触,另一直角面为消能板9的顶面,且位于闸板主体7顶面上方。消能板9后面上端设置有连板10,连板10覆盖在闸板主体7顶面上方,连板10下方竖直设置有立杆13。同时,闸板主体7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圆形的盲孔12,立杆13向下伸入至盲孔12内,立杆13和盲孔12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4。
水流冲击消能板9迎水面时,会使消能板9产生上下移动的作用力,消能板9可以在闸板主体7前侧面上、上下滑动,并在滑动时拉动弹簧14进行上下伸缩,进而通过弹簧14的伸缩来消耗水流产生的冲击力。
立板4为长方形板体,立板4竖向布置在门型框2内,立板4下端面与U型槽1底面滑动接触,门型框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侧闸板机构中的立板4左右相对或相背运动,进而调整两侧的立板4的间距,来调节闸门的开度大小。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双向丝杆29、驱动电机30和用于导向立板4左右滑移的横板3,如图10所示。双向丝杆29左右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丝杆29两端与门型框2两侧壁上部转动连接,双向丝杆29其中一端伸出门型框2侧壁后连接驱动电机30,驱动电机30固定在门型框2外部,驱动电机30可以带动双向丝杆29转动。门型框2上部内还设置有横板3,横板3为长方形板体,横板3两端与门型框2两内侧面固定,双向丝杆29和横板3上下间隔平行排布。
立板4在安装时,立板4上端竖直向上伸出U型槽1顶面后穿设在横板3上,即立板4经上部开设的滑孔5左右滑动套在横板3外。两侧闸板机构中的立板4上部分别啮合双向丝杆29的左右两侧,即立板4上端开设有螺纹孔31,两侧立板4上螺纹孔31的螺纹旋向相反,进而在双向丝杆29的转动下,两侧的立板4可以同时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整个闸板机构运行。
与此同时,为方便立板4、驱动机构和门型框2之间的组装,门型框2可以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两个侧段201和顶段202,在顶段202两端分别竖直向下布置侧段201,顶段202和侧段201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来固定。可以先在两个侧段201之间安装驱动机构和立板4,最后通过顶段202将两个侧段201连接固定起来。
两侧的立板4相接触可以实现对U型槽1的截断、阻隔水流流动,为了保证水流阻隔的彻底,在立板4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弹性垫6,弹性垫6为弹性橡胶制成的长方形片状体,弹性垫6上设有套在横板3外的贯穿孔11和供双向丝杆29穿过的穿过孔32。
当两个立板4左右相对运动到极限时,两侧闸板机构中立板4侧面的弹性垫6相互紧密贴合,进而防止水流从两侧立板4的接合面之间流出,保证两侧立板4接合面的密封性。
本发明原理为:整个闸门安装在闸口内,两个闸板主体7前侧面为迎水面。在不需要开闸放水时,驱动电机30启动、驱动双向丝杆29转动,双向丝杆29转动时驱动两个立板4相对运动,进而相互靠近、直至两个立板4相对面上的弹性垫6被夹紧,这时驱动电机30停止工作。
闸板主体7后端经后连接柱15铰接立板4,位于左侧的立板4向右运动时,后连接柱15周向转动、且周壁滑动接触立板4上的后弧形槽16,无论何时,都能够避免水流经闸板主体7和立板4的铰接处通过。闸板主体7前端经前连接柱19铰接连杆8,前连接柱19带动所连接的连杆8运动的同时、前连接柱19周向转动,前连接柱19周壁滑动接触所在连杆8上的前弧形槽20,因此,无论何时,都能避免水流经闸板主体7和连杆8的铰接处通过。
同理,位于右侧闸板机构上的立板4向左运动时,水流也无法经右侧闸板主体7前后两端的铰接处通过,因此在两个立板4上的弹性垫6被夹紧后,位于U型槽1左右两侧的闸板机构相配合、可以将U型槽1内部封堵,进而整个闸门处于完全挡水状态。而且由于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的作用,能够提高闸门的密封性,避免闸门在处于关闭状态时渗水。
需要开闸放水时,驱动电机30启动,驱动双向丝杆29转动,进而两个立板4相背运动。由于立板4和连杆8之间铰接闸板主体7、且连杆8前后滑动连接U型槽1的内侧面,因此,在位于左侧的立板4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和左侧的立板4铰接的闸板主体7的前端向前运动,和闸板主体7铰接的连杆8向前运动。控制两个立板4之间的距离,即可控制水流通过两个立板4之间的流量。
由于两个闸板主体7随着所连接的立板4运动的过程中,两个闸板主体7为倾斜状态,能够引导水流改变方向、经两个立板4之间流过,能够减弱水流给予闸板主体7的正向冲击力,而且在水流冲击向每个闸板主体7上的消能板9时,由于消能板9的前侧面为上端向前倾斜的斜面,冲击向消能板9的水流在消能板9前侧面的作用下,能够给予消能板9向上的作用力,能够驱动消能板9向上运动,进而弹簧14被拉伸,进而将水流的冲击能量转化到弹簧14上,进一步减弱闸板主体7受到的水流的正向冲击力,进而能够减少闸板主体7的震动变形。
每个连杆8经滑动连接件连接U型槽1的侧壁,连杆8向前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连接的T型块25向前运动,在T型块25向前运动时,能够带动连接的防护带27转动,因此,位于U型槽1内的防护带27,能够保持对T型槽24口部的遮盖,避免外界杂质进入T型槽24内,能够保证闸门运行顺畅。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槽(1)、门型框(2)和闸板机构,所述U型槽(1)后方内设置所述门型框(2),门型框(2)两侧与U型槽(1)两侧贴合固定,门型框(2)上端伸出U型槽(1),U型槽(1)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闸板机构,两侧的闸板机构呈“八”字形布设;
每侧的所述闸板机构后方与所述门型框(2)左右滑动连接、前方与U型槽(1)内侧壁前后滑动连接,每侧的闸板机构包括前中后依次布置的连杆(8)、闸板主体(7)和立板(4);
所述连杆(8)竖向布置,连杆(8)前后滑接在U型槽(1)内侧壁上、且和U型槽(1)内侧壁贴合,连杆(8)和所述立板(4)之间铰接所述闸板主体(7),闸板主体(7)前侧面上、竖向弹性滑接有消能板(9),所述消能板(9)前侧面为上端向前倾斜的迎水面;
所述立板(4)竖向布置在门型框(2)内,门型框(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两侧闸板机构中的立板(4)左右相对或相背运动,所述立板(4)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弹性垫(6),当两个立板(4)左右相对运动到极限时,两侧闸板机构中立板(4)侧面的所述弹性垫(6)相互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一侧面与U型槽(1)一侧内面滑动接触,连杆(8)和所述U型槽(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件以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连接件包括T型槽(24)和T型块(25),所述T型槽(24)为由U型槽(1)内侧面向外侧面凹陷的长条状的T型槽体,T型槽(24)内前后滑接有所述T型块(25),T型块(25)一端伸出T型槽(24)的口部后、固定连接所述连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1)内侧面前后间隔开设有两个条形孔(28),两个所述条形孔(28)分别竖向贯穿T型槽(24)前后两端;所述T型块(25)和T型槽(24)底面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T型槽(24)内还滑动设置有防护带(27),防护带(27)一端延伸至T型槽(24)前端、穿过前侧的条形孔(28)后向后弯折与连杆(8)连接固定,防护带(27)另一端穿过T型块(25)和T型槽(24)之间的间隙,延伸至T型槽(24)后端、穿过后侧的条形孔(28)后向前弯折也与连杆(8)连接固定,T型槽(24)外的防护带(27)遮挡T型槽(24)的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主体(7)前端和连杆(8)之间设置有前连接件以铰接,所述前连接件包括前连接柱(19)和前弧形槽(20),所述闸板主体(7)前端竖向设置所述前连接柱(19),前连接柱(19)中心开设有前穿孔(21);
所述连杆(8)上开设有所述前弧形槽(20),前弧形槽(20)的侧壁为和前连接柱(19)的侧壁相配应的弧形,前弧形槽(20)下端贯穿连杆(8)底面,前弧形槽(20)内转动设置所述前连接柱(19),前弧形槽(20)上端设置有前限位杆(23),所述前限位杆(23)向下延伸穿入所述前穿孔(21)内、且和前穿孔(2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主体(7)后端和立板(4)之间设置有后连接件以铰接,所述后连接件包括后连接柱(15)和后弧形槽(16),所述闸板主体(7)后端竖向设置所述后连接柱(15),后连接柱(15)中心开设有后穿孔(18);
所述立板(4)上开设有所述后弧形槽(16),后弧形槽(16)的侧壁为和后连接柱(15)的侧壁相配应的弧形,后弧形槽(16)下端贯穿立板(4)底面,后弧形槽(16)内转动设置所述后连接柱(15),后弧形槽(16)上端设置有后限位杆(17),所述后限位杆(17)向下延伸穿入所述后穿孔(18)内、且和后穿孔(18)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板(9)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面为消能板(9)的后面,且与所述闸板主体(7)前侧面上下滑动接触,另一直角面为消能板(9)的顶面,且位于闸板主体(7)顶面上方,消能板(9)后面上端设置有连板(10),所述连板(10)覆盖在闸板主体(7)顶面上方,连板(10)下方竖直设置有立杆(13);
所述闸板主体(7)底面与U型槽(1)内底面滑动接触,闸板主体(7)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圆形的盲孔(12),所述立杆(13)向下伸入至所述盲孔(12)内,立杆(13)和盲孔(12)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丝杆(29)、驱动电机(30)和用于导向立板(4)左右滑移的横板(3);
所述双向丝杆(29)左右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丝杆(29)两端与门型框(2)两侧壁上部转动连接,其中一端伸出门型框(2)侧壁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0),门型框(2)上部内还设置有所述横板(3),双向丝杆(29)和横板(3)上下间隔平行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4)下端面与U型槽(1)底面滑动接触,立板(4)上端竖直向上伸出U型槽(1)顶面后穿设在所述横板(3)上,两侧闸板机构中的立板(4)上部分别啮合双向丝杆(29)的左右两侧。
CN202410467472.1A 2024-04-18 2024-04-18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Pending CN1181870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67472.1A CN118187004A (zh) 2024-04-18 2024-04-18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67472.1A CN118187004A (zh) 2024-04-18 2024-04-18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87004A true CN118187004A (zh) 2024-06-14

Family

ID=9140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67472.1A Pending CN118187004A (zh) 2024-04-18 2024-04-18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870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8160B1 (ko) 슬라이드식 방재용 게이트
CN110284466B (zh) 一种河道组合闸门及其控水方法
KR20130107816A (ko) 3단 완충 밀폐구조를 갖는 펌프 게이트
KR101421226B1 (ko) 수밀부재 보호기능을 구비한 수문
KR100731186B1 (ko) 유압식 랙크 게이트
KR20160013364A (ko) 인양식 수문장치
CN118187004A (zh)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闸门
CN109629522B (zh) 一种双向隐藏式气盾坝
CN219653664U (zh) 轻便密闭可控开度农田灌溉闸门
KR101129042B1 (ko) 수문 구조체
KR20200145192A (ko) 저층수 배출용 수문 개폐장치가 구비된 가동보 장치
CN111535267A (zh) 一种便于开闭的可调节水利闸门
CN208328861U (zh) 一种组合式弧形闸门
KR101034348B1 (ko) 수문
KR20230001261A (ko) 하천 역류 방지 및 생태통로 기능을 갖는 수문
KR102064133B1 (ko) 댐의 보조 수문장치.
CN210368870U (zh) 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闸门
CN217378788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铸铁闸门
CN217352345U (zh) 一种泄洪闸门槽结构
CN218757312U (zh) 一种水库闸门清理装置
KR102681742B1 (ko) 측면 농수로용 수량 감응형 수문
CN21676578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闸
CN115680456B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水密门
KR102073187B1 (ko) 자동 텐션 조절기능을 갖는 제진기
CN219280638U (zh) 一种旋转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