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59094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59094A
CN118159094A CN202410371168.7A CN202410371168A CN118159094A CN 118159094 A CN118159094 A CN 118159094A CN 202410371168 A CN202410371168 A CN 202410371168A CN 118159094 A CN118159094 A CN 118159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layer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711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剑云
谈耀宏
俞瑀
蒋冬梅
李顺星
蒋龙琼
刘露霞
杨森
孙文
李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711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59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59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59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改善显示面板在光照作用下外观视觉不良的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设于显示基板上的触控结构,及覆盖触控结构的第一平坦层;显示面板设有通孔,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主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过渡区,过渡区围绕通孔;绑定区设于显示区的一侧,绑定区包括信号线压接区;第一平坦层位于主显示区、过渡区和绑定区,第一平坦层在信号线压接区设有开口。上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加。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在显示面板中设置通孔,以便容纳摄像头、传感器等器件,但在显示面板中打孔容易造成通孔周围的地势相较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的地势存在凹陷。由此,可能导致显示面板在光照作用下出现外观视觉不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用于改善显示面板在光照作用下外观视觉不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触控结构和第一平坦层。其中,触控结构设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第一平坦层覆盖所述触控结构,所述显示面板设有通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主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围绕所述通孔;所述绑定区设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绑定区包括信号线压接区;所述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主显示区、所述过渡区和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平坦层在所述信号线压接区设有开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设有通孔,通孔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等感光器件,显示面板在通孔周围会形成凹陷,具体的,显示面板的过渡区相比主显示区形成向下的凹陷,通过在触控结构远离显示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平坦层,且第一平坦层位于主显示区和过渡区,因此第一平坦层将显示面板在过渡区的凹陷进行填平,消除了过渡区的凹陷,改善了由于显示面板在通孔周围存在凹陷而引起的在光照作用下外观视觉不良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此外,显示面板还包括绑定区,绑定区设有与显示面板内部的电路相连的信号线,绑定区包括信号线压接区,信号线压接区设有与上述信号线相连的引脚。第一平坦层还位于绑定区,且第一平坦层在信号线压接区设有开口,这样便于外部的电路板通过开口内的引脚与上述信号线连接,同时第一平坦层对绑定区的信号线也起到了保护作用,不必设置额外的膜层对绑定区的信号线进行保护,使得显示面板实现了轻薄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坦层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过渡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的差值为0~25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触控结构之间;沿从所述主显示区至所述过渡区的方向,位于所述过渡区的有机封装层的厚度逐渐减小,位于所述过渡区的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逐渐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坦层在所述开口处的表面具有坡度,且沿逐渐靠近所述信号线压接区的方向,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逐渐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阻挡结构,围绕所述信号线压接区设置,所述阻挡结构位于所述开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外侧边界与所述显示基板的边界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切割区,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平坦层还覆盖所述切割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盖板。
上述显示装置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母板。包括:多个显示面板和切割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设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触控结构,及覆盖所述触控结构的第一平坦层;所述显示面板设有通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主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围绕所述通孔;所述绑定区设于所述周边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绑定区包括信号线压接区;所述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主显示区、所述过渡区和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平坦层在所述信号线压接区设有开口;切割道连接相邻的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平坦层还覆盖所述切割道。
上述显示母板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平坦层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过渡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的差值为0~25μ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沿AA向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显示面板在信号压接区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显示面板沿BB向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的显示面板沿BB向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信号压接区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显示面板沿CC向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1为图7中的显示面板在边缘位置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母板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显示母板沿DD向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术语“耦接”例如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术语“耦接”或“通信耦合(communicatively 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大致”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平行”、“垂直”、“相等”包括所阐述的情况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平行”包括绝对平行和近似平行,其中近似平行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可以是5°以内偏差;“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也可以是5°以内偏差。“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可以是相等的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其中任一者的5%。
应当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时,可以是该层或元件直接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以是该层或元件与另一层或基板之间存在中间层。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的厚度和区的面积。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0,显示装置1000为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产品。示例性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的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的还是图像的任何装置。
示例性地,该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电话(手机)、表、时钟、计算器、GPS接收器/导航仪、相机、相机视图的显示器(例如,车辆中后视相机的显示器)、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设备、车载显示器、飞行显示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例如,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手机。
从显示装置1000的发光类型上看,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OLED显示装置或者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从显示装置1000的形态上看,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平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或者可折叠显示装置等。从显示装置1000的形状上看,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下面以显示装置为矩形的、且为平面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但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考虑任何其它显示装置,只要应用相同的技术思想即可。
参考图2,图2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1000沿AA向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面板1001,以及,设于显示面板1001的出光侧的盖板1002。在显示装置1000为OLED显示装置的前提下,显示面板1001为OLED显示面板。以下以显示面板1001为OLED显示面板为例对显示面板100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继续参考图2,显示面板1001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基板100、发光器件层200、封装结构300、触控结构400和触控保护层500。
其中,显示基板100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110和像素电路层120。
衬底110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例如,衬底110可以采用透明的柔性衬底,或者,也可以采用透明的刚性衬底,如玻璃或者超薄玻璃。
像素电路层120包括多个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发光器件层200进行发光。像素电路层120可以包括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层被配置为形成多个像素电路以及用于驱动像素电路的多条信号线。多个导电层比如可以包括沿垂直于衬底110且远离衬底110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半导体层ACT、栅导电层GT、源漏导电层SD。当然,阵列基板还可以包括其他导电层,比如还可以包括第二源漏导电层,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多个导电层形成多个薄膜晶体管TFT,薄膜晶体管TFT可以包括位于半导体层ACT的半导体图案101、位于栅导电层GT的栅极102和位于源漏导电层SD的源极103和漏极104。
像素电路层120还可以包括位于相邻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比如,显示基板100可以包括位于半导体层ACT与栅导电层GT之间的栅绝缘层GI、位于栅导电层GT与源漏导电层SD之间的层间介质层ILD、以及位于源漏导电层SD与发光器件200之间的平坦层PLN。当然,像素电路层120还可以包括其他绝缘膜层,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发光器件层200包括沿远离显示基板100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201、发光层202和第二电极层203。发光器件层200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层203相互连接形成连续的整层结构。显示面板1001还可以包括像素界定层PDL,像素界定层PDL设置于显示基板100的一侧,且像素界定层PDL包括多个开口,每个发光层202的至少部分位于一个开口内,其中一个发光器件与一个像素电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201被配置为发光器件层200的阳极,第二电极层203被配置为发光器件层200的阴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201被配置为发光器件层200的阴极,相应的,第二电极层203被配置为发光器件层200的阳极。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1包括显示区Q1、周边区Q2和绑定区Q3,周边区Q2围绕显示区Q1,绑定区Q3连接于周边区Q2远离显示区Q1的一侧,绑定区Q3包括信号线压接区Q31。
其中,显示区Q1设置有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一个发光器件及与其相连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周边区Q2比如可以用于设置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简称:GOA)以及控制信号线(比如时钟信号线、电源电压信号线等),栅极驱动电路与子像素的像素电路连接,用于控制像素电路工作,控制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连接,用于传输栅极驱动电路工作所需要的信号。
参考图4,绑定区Q3设置有信号线L,信号线压接区Q31设置有引脚J,位于周边区Q2的控制信号线延伸至绑定区Q3,与绑定区Q3的信号线L的一端连接,信号线L的另一端与引脚J连接,外部的电路板可以通过引脚J与信号线L连接,给显示面板1001输入驱动信号。此外,显示面板1001还可包括多条数据线,数据线与像素电路连接,用于向子像素传输显示画面所需要数据信号,多条数据线也延伸至绑定区Q3,与绑定区Q3的信号线L连接,进而实现与引脚J的连接。
封装结构300位于发光器件层2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示例性地,封装结构300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301、有机封装层30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03,封装结构300用于对发光器件层200进行封装,起到保护发光器件层200的作用,避免外界的水氧造成的腐蚀。
触控结构400位于封装结构3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被配置用于实现显示面板1001的触控功能。触控结构400包括第一导电层TMA、第二导电层TMB以及位于第一导电层TMA和第二导电层TMB之间的触控绝缘层401。第一导电层TMA和第二导电层TMB可以均为由金属线交织形成的网格结构(Metal Mesh,金属网格)。触控结构400包括位于显示区Q1的多个触控电极,和与多个触控电极相连且位于周边区的触控信号线P,多个触控电极和触控信号线P形成于上述第一导电层TMA和第二导电层TMB中,多个触控电极通过触控绝缘层401中的过孔连接,多个触控电极用于进行触摸感测,触控信号线P延伸至绑定区Q3,与绑定区Q3的信号线L连接,进一步与信号线压接区Q31的引脚J连接,触控信号线P用于向多个触控电极传输驱动信号,且将来自触控电极的感测信号传输至绑定区Q3。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结构400还包括:触控缓冲层402,被配置用于缓解形成第一导电层TMA时产生的应力,位于触控绝缘层401和封装结构300之间,且位于显示区Q1和周边区Q2。
触控保护层500位于触控结构4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覆盖触控结构400位于显示区Q1的第二导电层TMB和位于周边区Q2的触控信号线P,起到保护触控结构400的作用,避免触控结构400中的第一导电层TMA和第二导电层TMB裸露在外被空气氧化。触控保护层500还覆盖位于周边区Q2上的其他信号线,例如,覆盖栅极驱动电路和控制信号线。触控保护层500不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触控保护层500还覆盖绑定区Q3,并在信号线压接区Q31形成开口k,以暴露引脚J。起到保护信号线L的作用,避免绑定区Q3的信号线L裸露在外被空气氧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保护层500的材料包括:环氧系有机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触控保护层500的工艺包括:涂布工艺。具体的,形成触控保护层500的步骤包括:采用涂布工艺,在触控结构4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形成触控保护薄膜,在触控保护薄膜远离衬底的一侧设置掩膜板,之后,对触控保护薄膜依次进行曝光、显影以及刻蚀处理以形成触控保护层500。其中,形成触控保护层500之后还包括:对触控保护层500进行清洗处理。
由于触控保护薄膜采用涂布工艺形成,因此,形成触控保护层500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光刻工艺在信号线压接区Q31形成开口k。
在显示面板1001的一些应用场景中,结合参考图3和图5,可以在显示面板1001的显示区Q1中设置通孔T,以便容纳摄像头、传感器等器件,如图5所示,显示区Q1包括主显示区Q11和过渡区Q12,主显示区Q11围绕至少部分过渡区Q12,过渡区Q12围绕至少部分通孔T。
由于显示面板1001的显示区Q1中设置了通孔T,为了避免环境中的水汽从通孔T的侧壁进入内部的发光器件层中的风险,参考图5,显示面板1001还包括:阻挡坝Dam,围绕通孔T设置且位于过渡区Q12,阻挡坝Dam可以在形成有机封装层302的过程中,阻挡形成有机封装层302的材料溢流至阻挡坝Dam所围设出的区域之外,从而有利于保证封装可靠性。且由于有机封装层302在形成过程中,形成有机封装层302的材料具有流动性,导致沿从主显示区Q11至过渡区Q12的方向,位于过渡区Q12的有机封装层302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的有机封装层302在过渡区Q12相对主显示区Q11形成向下的凹陷,且形成的凹陷的段差较大,进一步导致触控绝缘层401在过渡区Q12也形成向下的凹陷。
触控保护层500虽然有一定的平坦作用,但触控保护层500整体厚度仅为3μm,且形成触控保护层500的材料流动效果较差,在段差较大的凹陷区域无法达到有效的平坦作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1在设置通孔T后,过渡区Q12相对主显示区Q11存在向下的凹陷,如图5所示,由此可能导致显示面板1001在光照作用下会出现外观视觉不良问题。例如,在光照作用下,显示面板1001在过渡区Q12的凹陷对光进行反射,容易在显示面板1001的显示面形成水波纹(Waviness)。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1,参考图6,显示面板1001还包括:触控平坦层600,位于触控保护层5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且位于显示区Q1和周边区Q2,触控平坦层600的作用为:将显示面板1001在过渡区Q12的凹陷进行填平,因此,绑定区Q3不需设置触控平坦层600。
基于此,触控平坦层600将过渡区Q12的触控保护层500的表面相较于主显示区Q11的触控保护层500的表面向下凹陷的部分进行了平坦化,如图5所示,降低了显示面板1001的过渡区Q12的表面相较于主显示区Q11的表面向下凹陷的程度。但由于此方案是在触控保护层5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增加了额外的一层触控平坦层600,因此不利于显示面板1001的轻薄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1,结合参考图7和图8,包括:显示基板100、触控结构400和第一平坦层5。其中,触控结构400设于显示基板100上,第一平坦层5覆盖触控结构400。显示面板1001设有通孔T,显示面板1001包括显示区Q1和绑定区Q3,显示区Q1包括主显示区Q11和过渡区Q12,主显示区Q11围绕至少部分过渡区Q12,过渡区Q12围绕通孔T;绑定区Q3设于显示区Q1的一侧,绑定区Q3包括信号线压接区Q31;第一平坦层5位于主显示区Q11、过渡区Q12和绑定区Q3,第一平坦层5在信号线压接区Q31设有开口k。
其中,主显示区Q11围绕至少部分过渡区Q12,可以是,过渡区Q12位于主显示区Q11内部,即主显示区Q11围绕过渡区Q12一圈;还可以是,过渡区Q12位于主显示区Q11靠近周边区Q2的位置,这样主显示区Q11围绕部分过渡区Q12,周边区Q2围绕部分过渡区Q12。本公开以主显示区Q11围绕过渡区Q12设置一圈为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1,显示面板1001设有通孔T,通孔T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等感光器件,显示面板1001在通孔T周围会形成凹陷,具体的,显示面板1001的过渡区Q12相比主显示区Q11形成向下的凹陷,通过在触控结构4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设置第一平坦层5,且第一平坦层5位于主显示区Q11和过渡区Q12,因此第一平坦层5将显示面板1001在过渡区Q12的凹陷进行填平,消除了过渡区Q12的凹陷,改善了由于显示面板1001在通孔T周围存在凹陷而引起的在光照作用下外观视觉不良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1001的显示品质。
此外,显示面板1001还包括绑定区Q3,参考图4,绑定区Q3设有与显示面板1001内部的电路相连的信号线L,绑定区Q3包括信号线压接区Q31,信号线压接区Q31设有与上述信号线L相连的引脚J。第一平坦层5还位于绑定区Q3,且第一平坦层5在信号线压接区Q31设有开口k,这样便于外部的电路板通过开口k内的引脚J与上述信号线连接L,同时第一平坦层5对绑定区Q3的信号线L也起到了保护作用,不必设置额外的膜层对绑定区Q3的信号线L进行保护,使得显示面板1001实现了轻薄化。
其中,第一平坦层5的制备工艺包括:喷墨打印工艺。喷墨打印工艺可以避开不需要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区域,直接形成具有开口k的第一平坦层5。
具体的,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步骤包括: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第一平坦薄膜,之后对第一平坦薄膜进行固化处理,例如,采用紫外线(Ultra-Violet Ray,简称:UV)固化处理以使第一平坦薄膜形成第一平坦层。
其中,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第一平坦层5之前,还包括:给打印设备导入打印图纸,设定好打印设备喷嘴的打印区域。例如,在信号线压接区Q31对应的位置不设置打印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1,不仅减少了用于制备触控保护层500所需的涂布工艺、烘烤工艺、曝光工艺和刻蚀工艺,达到了简化显示面板1001的制备工艺,缩短了显示面板1001的生产周期的效果,也无需再使用用于制备触控保护层500所需的掩膜板,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显示面板1001的制备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的材料形成第一平坦层5,以保证将显示面板1001在过渡区Q12的凹陷进行填平,消除过渡区Q12的凹陷,改善由于显示面板1001在通孔T周围存在凹陷而引起的在光照作用下外观视觉不良的问题。
例如,第一平坦层5的材料可以包括:环氧系有机胶。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平坦层5的材料和触控保护层500的材料均为环氧系有机胶,但是,第一平坦层5材料的流动性比触控保护层500材料的流动性强,可以起到有效的平坦化作用。
其中,继续参考图8,第一平坦层5包括位于主显示区Q11的第一部分51,和位于过渡区Q12的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与第二部分52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的差值为0~25μm。第一部分51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与第二部分52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的差值,在此范围内,可使过渡区Q12的表面相较于主显示区Q11的表面不存在凹陷或者凹陷不明显,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1在光照作用下的外观视觉不良。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为了便于描述第一平坦层5的结构而引入了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这两个概念,但是这并不能理解为对第一平坦层5的实际结构的限定,第一平坦层5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并不存在物理意义上的分界面。
示例性地,第一部分51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与第二部分52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的差值为0,也就是,第一部分51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与第二部分52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齐平,在此情况下下,彻底消除了显示面板1001在光照作用下的外观视觉不良问题。
示例性地,第一部分51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与第二部分51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的差值为0.01μm、0.02μm、0.05μm、0.1μm、0.15μm、0.2μm、0.5μm、1μm、2μm、3μm、4μm、5μm、6μm、10μm、15μm、20μm、或者25μm,第一部分51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与第二部分52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表面至显示基板100的距离的差值,在此范围内,过渡区Q12的表面相较于主显示区Q11的表面凹陷不明显,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1在光照作用下的外观视觉不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显示面板1001还包括:有机封装层302,设于显示基板100和触控结构400之间;沿从主显示区Q11至过渡区Q12的方向,位于过渡区Q12的有机封装层302的厚度逐渐减小,位于过渡区Q12的第一平坦层5的厚度逐渐增加。有机封装层302为封装结构300的构成部分,封装结构300还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30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02,其中,有机封装层302位于第一无机封装层30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03之间。其中,位于过渡区Q12的第一平坦层5的厚度逐渐增加,也就是,第一平坦层5将有机封装层302在过渡区Q12形成的凹陷填平,使过渡区Q12的表面相较于主显示区Q11的表面凹陷不明显甚至不存在凹陷,改善了显示面板1001在光照作用下的外观视觉不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显示面板1001还包括:阻挡结构D,围绕信号线压接区Q31设置,阻挡结构D位于开口k内。在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过程中,阻挡结构D可以阻挡第一平坦层5的材料流至信号线压接区Q31,有利于使印刷电路板的引脚与信号线压接区Q31的信号线实现更好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围成开口k的第一平坦层5的表面具有坡度,且沿逐渐靠近信号线压接区Q31的方向,第一平坦层5的厚度逐渐降低。这样可以避免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过程中,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材料流至信号线压接区Q3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平坦层5围成的开口k采用喷墨打印直接形成,因此,与触控保护层500在信号线压接区Q31采用光刻工艺形成的开口k相比,围成开口k的第一平坦层5的表面的坡度更加平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第一平坦层5的外侧边界与显示基板100的边界齐平。这样有利于在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过程中使第一平坦层5的材料更好的流平延展,提高第一平坦层5的平坦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1,显示基板100还包括切割区Q4,位于显示基板100的边缘,例如,位于显示基板100的边缘一圈,或者位于显示基板100的部分边缘,第一平坦层5还覆盖切割区Q4。这样有利于在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过程中使第一平坦层5的材料更好的流平延展,提高第一平坦层5的平坦化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切割区Q4为将显示母板沿切割道进行切割之后,遗留至显示面板1001的切割道所在的区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母板M,参考图12,包括:多个显示面板1001和切割道L,切割道L连接相邻的显示面板1001。其中,显示面板1001由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母板M切割而成,因此显示母板M中单个显示面板100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1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显示母板M中,参考图13,第一平坦层5还覆盖切割道L。这样有利于在形成第一平坦层5的过程中使第一平坦层5的材料更好的流平延展,提高第一平坦层5的平坦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显示母板M进行切割,形成的显示面板1001中的切割区Q4,为切割道L的一部分,例如切割区Q4为切割道L的1/4,1/5或者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设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触控结构,及覆盖所述触控结构的第一平坦层;
所述显示面板设有通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主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围绕所述通孔;所述绑定区设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绑定区包括信号线压接区;
所述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主显示区、所述过渡区和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平坦层在所述信号线压接区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过渡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的差值为0~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触控结构之间;
沿从所述主显示区至所述过渡区的方向,位于所述过渡区的有机封装层的厚度逐渐减小,位于所述过渡区的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在所述开口处的表面具有坡度,且沿逐渐靠近所述信号线压接区的方向,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结构,围绕所述信号线压接区设置,所述阻挡结构位于所述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外侧边界与所述显示基板的边界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切割区,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平坦层还覆盖所述切割区。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
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盖板。
9.一种显示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设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触控结构,及覆盖所述触控结构的第一平坦层;所述显示面板设有通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主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围绕所述通孔;所述绑定区设于所述周边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绑定区包括信号线压接区;所述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主显示区、所述过渡区和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平坦层在所述信号线压接区设有开口;
切割道,连接相邻的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平坦层还覆盖所述切割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过渡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表面至所述显示基板的距离的差值为0~25μm。
CN202410371168.7A 2024-03-28 2024-03-28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Pending CN118159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1168.7A CN118159094A (zh) 2024-03-28 2024-03-28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1168.7A CN118159094A (zh) 2024-03-28 2024-03-28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59094A true CN118159094A (zh) 2024-06-07

Family

ID=9129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71168.7A Pending CN118159094A (zh) 2024-03-28 2024-03-28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590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9140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1129078B (zh)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9147717B2 (en) Organic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contact hole planarization film made of an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WO2017105637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with reduced border area
KR2018005438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585317B2 (en) COA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s well as display device
US1201086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20075483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424312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8224003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354671A1 (en) Display panel
CN113920895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116992A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conductive patter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device
CN11815909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母板
CN11639059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200281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538361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2023020011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reof
WO2024020750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2016195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corner display having cutouts and dams
US20230189573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WO2024001616A9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75804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an auxiliary layer overlapped with a bendable region
US20230205415A1 (en) Display device
EP4355057A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