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48184A - 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48184A CN118148184A CN202410578349.7A CN202410578349A CN118148184A CN 118148184 A CN118148184 A CN 118148184A CN 202410578349 A CN202410578349 A CN 202410578349A CN 118148184 A CN118148184 A CN 1181481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 sliding steel
- plate
- steel template
- reinfor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4—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14—Bracing or strutting arrangements for formwalls; Devices for aligning for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04G9/06—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the form surface being of met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包括基坑主体,所述基坑主体的底面上浇筑有侧墙地基,且地基的四周浇筑有混凝土地面,地基上绑扎有用于增强墙体强度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钢模机构,滑动钢模机构包括从左到右的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通过在相邻滑动钢模板的外表面两侧边缘处焊接有对应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通过卡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从而对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推动滑动钢模板移动,避免混凝土从缝隙处泄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趋势,开发地下空间通常在挖深基坑后,将若干滑动钢模拼接定位后,将其固定在绑扎的钢筋网两侧,然后在滑动钢模之间的钢筋网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
现有的滑动钢模在拼接后,会由于滑动钢模能够滑动的特点,会使相邻两个滑动钢模之间很容易留有缝隙,从而容易导致混凝土从缝隙处流出,进而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利用加固板与螺杆配合固定相邻两个滑动钢模板,在使用螺杆固定时,需要借助外部专用工具将其进行拧紧,进而降低了该滑动钢模的安装效率,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解决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利用加固板与螺杆配合固定相邻两个滑动钢模板,在使用螺杆固定时,需要借助外部专用工具将其进行拧紧,进而降低了该滑动钢模的安装效率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包括基坑主体,所述基坑主体的底面上浇筑有侧墙地基,且地基的四周浇筑有混凝土地面,地基上绑扎有用于增强墙体强度的钢筋网;
优选的,所述钢筋网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钢模机构,滑动钢模机构包括从左到右的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第一滑动钢模板与第三滑动钢模板的相背离端竖向均开设有U形槽,且U形槽的内部竖向均匀开设有第一螺纹槽;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与第三滑动钢模板的相背离端均设置有侧板,两个侧板的相对应端对应U形槽的位置上均焊接有矩形卡条,且矩形卡条与U形槽的内部活动插接,侧板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与第一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外表面平行;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左右两侧均竖向均匀分别焊接有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且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上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相背离面均与其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平行,第一滑动钢模板和第二滑动钢模板与第二滑动钢模板和第三滑动钢模板相对应端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相对应面均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用于将第一滑动钢模板与第二滑动钢模板和第二滑动钢模板与第三滑动钢模板进行快速安装或者拆卸;
其中,位于左侧侧板的前后两侧对应第一滑动钢模板的第二固定块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第一固定块,位于右侧侧板的前后两侧对应第三滑动钢模板的第一固定块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第二固定块;
其中,位于横向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上表面均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用于对滑动钢模板进行支撑;
其中,混凝土地面的前后两侧上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供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钢模板靠近第二滑动钢模板的一侧竖向开设有W形卡槽,第二滑动钢模板对应W形卡槽的位置上焊接有与其相适配的W形卡板,且W形卡板与W形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其中,第二滑动钢模板远离W形卡板一侧开设有同样的W形卡槽,第三滑动钢模板靠近第二滑动钢模板的一侧对应同样的W形卡槽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W形卡板,且同样的W形卡板与同样的W形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上对应第一螺纹槽的位置上均开设有与其直径相同的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贯穿矩形卡条左右两侧,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螺纹连接至第一螺纹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横向中间位置均上下对应焊接有圆形固定柱,且圆形固定柱远离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滑轮;
其中,同侧滑轮远离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一端外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开设在第二固定块对应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上,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纵向开设有第三矩形槽,第三矩形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中间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回力弹簧,且回力弹簧的两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的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与第三矩形槽的底端之间;
其中,限位块远离滑杆一端面向第一固定块一侧为斜面设置,第一固定块上对应第二矩形槽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滑块与第二矩形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滑块上对应限位块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部活动插接;
其中,滑块远离第一固定块一端四周边缘为弧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三滑动钢模板一端对应第三矩形槽的位置上竖向开设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半圆形块,且半圆形块的中间位置上竖向开设有圆孔;
其中,滑杆远离限位块一端滑动贯穿进半圆形槽的内部并与半圆形块靠近圆孔的内表面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上下对应的三个半圆形块通过钢筋条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其上的圆孔串联在一起,钢筋条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片,钢筋条的底端为半圆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L形槽,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上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对应面均开设有L形槽,且两个L形槽的上表面相背离端均为斜面设置,且L形槽均开设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靠近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的一端;
其中,两个侧板上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相背离端均开设有同样的L形槽,且两个同样的L形槽上表面相靠近端均为同样的斜面设置;
其中,位于横向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上方平行设置有加固条,加固条的下表面对应L形槽的位置上均焊接有固定夹板,且固定夹板与L形槽的内部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架体,若干个支撑架体横向均匀设置在混凝土地面上,且支撑架体由一个平行于混凝土地面的直板和两个倾斜于混凝土地面的斜板一体成型而成,两个斜板为一长一短设置,且长斜板位于短斜板上方;
其中,直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长条耳板,且长条耳板的下表面与直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长条耳板上纵向均等距离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螺纹连接至混凝土地面的内部对支撑架体进行固定;
其中,两个斜板远离混凝土地面一端左右两侧均对称焊接有短条耳板,且短条耳板上纵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
其中,两个斜板远离混凝土地面一端靠近钢筋网一端均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均位于第三螺纹孔的下方,支撑板远离长斜板一端中间位置纵向开设有第四矩形槽,第四矩形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对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板,滑板滑动安装在第四矩形槽的内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对应第四矩形槽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上表面与滑板的下表面靠近长斜板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远离滑板一端延伸出支撑板的下表面,滑板远离移动杆一端边缘四周为弧面设置;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第二滑动钢模板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对应滑板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矩形槽,且第一矩形槽位于圆形固定柱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钢筋网前后两端横向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若干个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加固杆,且加固杆面向钢筋网一端横向中间位置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的左右两侧均延伸出加固杆的左右两侧外表面;
其中,T形滑槽的竖槽宽度与滑轮的宽度相同,且滑轮与T形滑槽的竖槽内部滑动连接,T形滑槽的纵槽宽度与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至滑轮靠近滑动钢模板一端之间的距离相同;
其中,加固杆背离T形滑槽一端对应第三螺纹孔的位置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第三螺栓螺纹连接至第二螺纹槽的底部对加固杆进行固定。
(三)有益效果
1、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通过在相邻滑动钢模板的外表面两侧边缘处焊接有对应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通过卡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从而对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推动滑动钢模板移动,避免混凝土从缝隙处泄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2、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通过利用卡接装置将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使其安装效率更快,操作便捷,避免利用加固板与螺杆配合将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需要使用外部工具将螺杆进行拧紧,进而使其安装效率低,操作不便,从而提高了对该滑动钢模板的安装效率。
3、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通过在相邻滑动钢模板相对应面分别设置有W形卡槽与焊接有W形卡板,进而使相邻滑动钢模板接触面之间形成W形缝隙,相对于相邻滑动钢模板接触面的直线缝隙,由于W形缝隙具有多处弯折,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泄漏,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4、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由于第一螺栓的螺纹连接位置穿过侧板上的矩形卡条至U形槽内部的第一螺纹槽底部,进而增加了第一螺栓连接的厚度,从而提高了连接稳定性,另外侧板上的矩形卡条与第一滑动钢模板和第三滑动钢模板上的U形槽活动插接,进而使其接触面形成了凹形的缝隙,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与侧板之间的紧密性,避免混凝土从凹形的缝隙处泄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5、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由于相邻滑动钢模板上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相背离端均开设有L形槽,通过垂直向下按压加固条,使固定夹板分别活动插接在对应的L形槽内部,进而通过两个相邻固定夹板将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再次进行夹持,使其进一步的对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进而再次增加了相邻滑动钢模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与稳定性,同时,通过加固条对滑动钢模板外表面进行支撑与加固,避免因混凝土产生的侧向压力而使滑动模板向外倾斜,产生胀模,进而导致外墙垂直度和平整度产生偏差。
6、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由于相邻滑动钢模板上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的两个L形槽靠近端上表面均为斜面设置,使固定夹板更加流畅进入到L形槽的内部中,进而提高了加固条的安装效率。
7、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由于T形滑槽的竖槽宽度与滑轮的宽度相同,且T形滑槽的纵槽宽度与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至滑轮靠近滑动钢模板一端之间的距离相同,进而会使加固杆面向钢筋网一端与滑动钢模板的外表面贴合设置,进而通过加固杆再次对滑动钢模板外表面进行支撑与加固,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外表面加固的密集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浇筑混凝土侧墙表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8、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拨动移动杆向滑动钢模板外表面滑动,进而将滑板活动插入到与其对应的第一矩形槽内,对滑动钢模板整体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滑轮在T形滑槽内滑动产生偏移现象,进而增加了滑动钢模板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性。
9、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通过均匀设置的支撑架体,对加固杆进行支撑,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整体支撑加固的密集性,避免出现胀模现象,从而提高了该滑动钢模板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滑动钢模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拆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固定块剖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加固杆与支撑架体拆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支撑架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一滑动钢模板与第三滑动钢模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基坑主体;2、混凝土地面;3、支撑架体;4、加固杆;5、侧板;6、第一滑动钢模板;7、第二滑动钢模板;8、第三滑动钢模板;9、加固条;10、固定夹板;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W形卡板;14、第一螺栓;15、矩形卡条;16、U形槽;17、第一螺纹孔;18、第一螺纹槽;19、钢筋条;20、圆形固定柱;21、第一矩形槽;22、滑轮;23、半圆形槽;24、L形槽;25、半圆形块;26、第二矩形槽;27、滑块;28、限位槽;29、限位块;30、第三矩形槽;31、滑杆;32、回力弹簧;33、圆孔;34、长条耳板;35、第二螺纹孔;36、第二螺栓;37、第二螺纹槽;38、T形滑槽;39、短条耳板;40、第三螺纹孔;41、第三螺栓;42、支撑板;43、滑板;44、移动杆;45、矩形孔;46、第四矩形槽;47、W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4以及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包括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包括基坑主体1,基坑主体1的底面上浇筑有侧墙地基,且地基的四周浇筑有混凝土地面2,地基上绑扎有用于增强墙体强度的钢筋网;
进一步的,钢筋网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钢模机构,滑动钢模机构包括从左到右的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第一滑动钢模板6与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相背离端竖向均开设有U形槽16,且U形槽16的内部竖向均匀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8;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与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相背离端均设置有侧板5,两个侧板5的相对应端对应U形槽16的位置上均焊接有矩形卡条15,且矩形卡条15与U形槽16的内部活动插接,侧板5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与第一滑动钢模板6远离钢筋网一端外表面平行;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远离钢筋网一端左右两侧均竖向均匀分别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且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背离面均与其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平行,第一滑动钢模板6和第二滑动钢模板7与第二滑动钢模板7和第三滑动钢模板8相对应端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对应面均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用于将第一滑动钢模板6与第二滑动钢模板7和第二滑动钢模板7与第三滑动钢模板8进行快速安装或者拆卸;
其中,位于左侧侧板5的前后两侧对应第一滑动钢模板6的第二固定块12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第一固定块11,位于右侧侧板5的前后两侧对应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第一固定块11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第二固定块12;
其中,位于横向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上表面均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用于对滑动钢模板进行支撑;
其中,混凝土地面2的前后两侧上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供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进行滑动。
本实施例中:利用固定机构将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位置固定后,再依次将第二滑动钢模板7与第一滑动钢模板6在固定机构的作用下依次安装接触,即使相邻滑动钢模板之间的接触的足够紧密,当对滑动钢模板内侧的钢筋网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滑动钢模板均能够在固定机构上滑动,混凝土会推动滑动钢模板移动,从而使相互滑动钢模板之间的接触处会产生缝隙,从而造成混凝土泄漏。
进一步的,通过在相邻滑动钢模板的外表面两侧边缘处焊接有对应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且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通过卡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从而对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推动滑动钢模板移动,避免混凝土从缝隙处泄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请参阅图2、图4和图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靠近第二滑动钢模板7的一侧竖向开设有W形卡槽47,第二滑动钢模板7对应W形卡槽47的位置上焊接有与其相适配的W形卡板13,且W形卡板13与W形卡槽47的内部滑动连接;
其中,第二滑动钢模板7远离W形卡板13一侧开设有同样的W形卡槽47,第三滑动钢模板8靠近第二滑动钢模板7的一侧对应同样的W形卡槽47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W形卡板13,且同样的W形卡板13与同样的W形卡槽47的内部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相邻滑动钢模板相对应面分别设置有W形卡槽47与焊接有W形卡板13,进而使相邻滑动钢模板接触面之间形成W形缝隙,相对于相邻滑动钢模板接触面的直线缝隙,由于W形缝隙具有多处弯折,能够避免混凝土泄漏,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请参阅图4、图6和图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侧板5上对应第一螺纹槽18的位置上均开设有与其直径相同的第一螺纹孔17,且第一螺纹孔17贯穿矩形卡条15左右两侧,第一螺纹孔17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4,第一螺栓14螺纹连接至第一螺纹槽18底部。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螺栓14的螺纹连接位置穿过侧板5上的矩形卡条15至U形槽16内部的第一螺纹槽18底部,进而增加了第一螺栓14连接的厚度,从而提高了侧板5与第一滑动钢模板6或者第三滑动钢模板8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另外侧板5上的矩形卡条15与第一滑动钢模板6和第三滑动钢模板8上的U形槽16活动插接,进而使其接触面形成了凹形的缝隙,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与侧板5之间的紧密性,避免混凝土从凹形的缝隙处泄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远离钢筋网一端横向中间位置均上下对应焊接有圆形固定柱20,且圆形固定柱20远离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滑轮22;
其中,同侧滑轮22远离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一端外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滑轮22在加固杆4的T形滑槽38内部滑动,进而将依次将滑动钢模板滑动安装在固定机构上,由于圆形固定柱20均远离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滑轮22,进而使滑轮22滑动更加流畅,避免出现卡顿情况发生,进而再次提高了该滑动钢模板的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4-图9和图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接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槽26,第二矩形槽26开设在第二固定块12对应第一固定块11的一端上,第二固定块12的内部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纵向开设有第三矩形槽30,第三矩形槽3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块29,限位块29的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中间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滑杆31,滑杆31的外表面套设有回力弹簧32,且回力弹簧32的两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29的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与第三矩形槽30的底端之间;
其中,限位块29远离滑杆31一端面向第一固定块11一侧为斜面设置,第一固定块11上对应第二矩形槽26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27,滑块27与第二矩形槽26的内部活动插接,滑块27上对应限位块29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28,限位块29与限位槽28的内部活动插接;
其中,滑块27远离第一固定块11一端四周边缘为弧面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块12远离第三滑动钢模板8一端对应第三矩形槽30的位置上竖向开设有半圆形槽23,半圆形槽23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半圆形块25,且半圆形块25的中间位置上竖向开设有圆孔33;
其中,滑杆31远离限位块29一端滑动贯穿进半圆形槽23的内部并与半圆形块25靠近圆孔33的内表面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上下对应的三个半圆形块25通过钢筋条19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其上的圆孔33串联在一起,钢筋条19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片,钢筋条19的底端为半圆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块11带动滑块27活动插入到第二矩形槽26内部过程中,会使限位块29的斜面进行挤压,使限位块29向第三矩形槽30的内部进行收缩,同时会使回力弹簧32受到挤压形变进行收缩,回力弹簧32远离限位块29向第二固定块12的外表面进行滑动,进而会使半圆形块25与圆孔33的内部进行分离,当滑块27完全插入到第二矩形槽26内部时,回力弹簧32的回弹力会将限位块29远离滑杆31一端活动插入到限位槽28的内部,进而通过限位块29对滑块27进行限位,即可完成卡接安装。
进一步的,通过利用卡接装置将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使其安装效率更快,操作便捷,避免利用加固板与螺杆配合将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需要使用外部工具将螺杆进行拧紧,进而使其安装效率低,操作不便,从而提高了对该滑动钢模板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由于滑块27远离第一固定块11一端四周为弧面设置,进而会使滑块27更加顺利插入到第二矩形槽26内,进而再次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半圆形槽23的开设,可以使半圆形块25在初始状态下位于半圆形槽23的内部中,这样便于将每块滑动钢模板通过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重叠摞在一起往上放,进而方便对滑动钢模板进行收纳与运输。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图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固机构包括L形槽24,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对应面均开设有L形槽24,且两个L形槽24的上表面相背离端均为斜面设置,且L形槽24均开设在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靠近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一端;
其中,两个侧板5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背离端均开设有同样的L形槽24,且两个同样的L形槽24上表面相靠近端均为同样的斜面设置;
其中,位于横向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上方平行设置有加固条9,加固条9的下表面对应L形槽24的位置上均焊接有固定夹板10,且固定夹板10与L形槽24的内部活动插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相邻滑动钢模板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背离端均开设有L形槽24,通过垂直向下按压加固条9,使固定夹板10分别活动插接在对应的L形槽24内部,进而通过两个相邻固定夹板10将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再次进行夹持,使其进一步的对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进而再次增加了相邻滑动钢模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与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加固条9对滑动钢模板外表面进行支撑与加固,避免因混凝土产生的侧向压力而使滑动模板向外倾斜,产生胀模,进而导致外墙垂直度和平整度产生偏差。
请参阅图1-图3、图6、图10-图13和图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架体3,若干个支撑架体3横向均匀设置在混凝土地面2上,且支撑架体3由一个平行于混凝土地面2的直板和两个倾斜于混凝土地面2的斜板一体成型而成,两个斜板为一长一短设置,且长斜板位于短斜板上方;
其中,直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长条耳板34,且长条耳板34的下表面与直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长条耳板34上纵向均等距离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5,且第二螺纹孔3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36,第二螺栓36螺纹连接至混凝土地面2的内部对支撑架体3进行固定;
其中,两个斜板远离混凝土地面2一端左右两侧均对称焊接有短条耳板39,且短条耳板39上纵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0,第三螺纹孔40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41;
其中,两个斜板远离混凝土地面2一端靠近钢筋网一端均焊接有支撑板42,且支撑板42均位于第三螺纹孔40的下方,支撑板42远离长斜板一端中间位置纵向开设有第四矩形槽46,第四矩形槽4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对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螺栓36将支撑架体3可拆卸均匀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地面2上,且支撑架体3的安装位置与每块滑动钢模板横向中间位置对应,再通过第三螺栓41将加固杆4可拆卸与支撑架体3的两个斜板均远离混凝土地面2的一端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支撑架体3对加固杆4进行支撑,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整体支撑加固的密集性,避免出现胀模现象,从而提高了该滑动钢模板整体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0-图13和图15-图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包括滑板43,滑板43滑动安装在第四矩形槽46的内部,支撑板42的下表面对应第四矩形槽46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45,矩形孔4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44,且移动杆44的上表面与滑板43的下表面靠近长斜板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44远离滑板43一端延伸出支撑板42的下表面,滑板43远离移动杆44一端边缘四周为弧面设置;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远离钢筋网一端对应滑板43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矩形槽21,且第一矩形槽21位于圆形固定柱20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拨动移动杆44向滑动钢模板外表面滑动,进而将滑板43活动插入到与其对应的第一矩形槽21内,对滑动钢模板整体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滑轮22在T形滑槽38内滑动产生偏移现象,进而增加了滑动钢模板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性。
请参阅图4-图6和图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钢筋网前后两端横向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若干个支撑板42上均设置有加固杆4,且加固杆4面向钢筋网一端横向中间位置开设有T形滑槽38,且T形滑槽38的左右两侧均延伸出加固杆4的左右两侧外表面;
其中,T形滑槽38的竖槽宽度与滑轮22的宽度相同,且滑轮22与T形滑槽38的竖槽内部滑动连接,T形滑槽38的纵槽宽度与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至滑轮22靠近滑动钢模板一端之间的距离相同;
其中,加固杆4背离T形滑槽38一端对应第三螺纹孔40的位置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37,第三螺栓41螺纹连接至第二螺纹槽37的底部对加固杆4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T形滑槽38的竖槽宽度与滑轮22的宽度相同,且T形滑槽38的纵槽宽度与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至滑轮22靠近滑动钢模板一端之间的距离相同,进而会使加固杆4面向钢筋网一端与滑动钢模板的外表面贴合设置,进而通过加固杆4再次对滑动钢模板外表面进行支撑与加固,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外表面加固的密集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浇筑混凝土侧墙表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第二滑动钢模板7的数量可根据外墙的长度进行增加了,且第一滑动钢模板6宽度可以实际情况进行制作,进而方便满足不同长度的外墙体进行浇筑,支撑架体3的底面与滑动钢模板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避免混凝土从滑动钢模板底面泄漏。
进一步的,在使用完毕进行拆卸时,通过钢筋条19的设置,便于同时对上下对应半圆形块25向背离滑动钢模板一端拉动,进而便于对相邻的滑动钢模板进行快速进行拆除,进而提高了该滑动钢模板拆卸效率。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时,先通过第二螺栓36将支撑架体3可拆卸均匀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地面2上,且支撑架体3的安装位置与每块滑动钢模板横向中间位置对应,再通过第三螺栓41将加固杆4可拆卸与支撑架体3的两个斜板均远离混凝土地面2的一端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支撑架体3对加固杆4进行支撑,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整体支撑加固的密集性,避免出现胀模现象,从而提高了该滑动钢模板整体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利用固定机构将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位置固定后,再依次将第二滑动钢模板7与第一滑动钢模板6在固定机构的作用下依次安装接触,即使相邻滑动钢模板之间的接触的足够紧密,当对滑动钢模板内侧的钢筋网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滑动钢模板均能够在固定机构上滑动,混凝土会推动滑动钢模板移动,从而使相互滑动钢模板之间的接触处会产生缝隙,从而造成混凝土泄漏;
进一步的,通过在相邻滑动钢模板的外表面两侧边缘处焊接有对应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且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通过卡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从而对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推动滑动钢模板移动,避免混凝土从缝隙处泄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进一步的,通过利用卡接装置将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使其安装效率更快,操作便捷,避免利用加固板与螺杆配合将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需要使用外部工具将螺杆进行拧紧,进而使其安装效率低,操作不便,从而提高了对该滑动钢模板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通过在相邻滑动钢模板相对应面分别设置有W形卡槽47与焊接有W形卡板13,进而使相邻滑动钢模板接触面之间形成W形缝隙,相对于相邻滑动钢模板接触面的直线缝隙,由于W形缝隙具有多处弯折,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泄漏,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螺栓14的螺纹连接位置穿过侧板5上的矩形卡条15至U形槽16内部的第一螺纹槽18底部,进而增加了第一螺栓14连接的厚度,从而提高了连接稳定性,另外侧板5上的矩形卡条15与第一滑动钢模板6和第三滑动钢模板8上的U形槽16活动插接,进而使其接触面形成了凹形的缝隙,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与侧板5之间的紧密性,避免混凝土从凹形的缝隙处泄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进一步的,由于相邻滑动钢模板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背离端均开设有L形槽24,通过垂直向下按压加固条9,使固定夹板10分别活动插接在对应的L形槽24内部,进而通过两个相邻固定夹板10将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再次进行夹持,使其进一步的对相邻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进而再次增加了相邻滑动钢模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与稳定性,同时,通过加固条9对滑动钢模板外表面进行支撑与加固,避免因混凝土产生的侧向压力而使滑动模板向外倾斜,产生胀模,进而导致外墙垂直度和平整度产生偏差;
进一步的,由于T形滑槽38的竖槽宽度与滑轮22的宽度相同,且T形滑槽38的纵槽宽度与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至滑轮22靠近滑动钢模板一端之间的距离相同,进而会使加固杆4面向钢筋网一端与滑动钢模板的外表面贴合设置,进而通过加固杆4再次对滑动钢模板外表面进行支撑与加固,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外表面加固的密集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浇筑混凝土侧墙表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拨动移动杆44向滑动钢模板外表面滑动,进而将滑板43活动插入到与其对应的第一矩形槽21内,对滑动钢模板整体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滑轮22在T形滑槽38内滑动产生偏移现象,进而增加了滑动钢模板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性;
进一步的,通过均匀设置的支撑架体3,对加固杆4进行支撑,进而提高了滑动钢模板整体支撑加固的密集性,避免出现胀模现象,从而提高了该滑动钢模板整体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包括基坑主体(1),所述基坑主体(1)的底面上浇筑有侧墙地基,且地基的四周浇筑有混凝土地面(2),地基上绑扎有用于增强墙体强度的钢筋网;
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钢模机构,滑动钢模机构包括从左到右的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第一滑动钢模板(6)与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相背离端竖向均开设有U形槽(16),且U形槽(16)的内部竖向均匀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8);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与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相背离端均设置有侧板(5),两个侧板(5)的相对应端对应U形槽(16)的位置上均焊接有矩形卡条(15),且矩形卡条(15)与U形槽(16)的内部活动插接,侧板(5)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与第一滑动钢模板(6)远离钢筋网一端外表面平行;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远离钢筋网一端左右两侧均竖向均匀分别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且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背离面均与其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平行,第一滑动钢模板(6)和第二滑动钢模板(7)与第二滑动钢模板(7)和第三滑动钢模板(8)相对应端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对应面均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用于将第一滑动钢模板(6)与第二滑动钢模板(7)和第二滑动钢模板(7)与第三滑动钢模板(8)进行快速安装或者拆卸;
其中,位于左侧侧板(5)的前后两侧对应第一滑动钢模板(6)的第二固定块(12)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第一固定块(11),位于右侧侧板(5)的前后两侧对应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第一固定块(11)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第二固定块(12);
其中,位于横向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上表面均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用于对滑动钢模板进行支撑;
其中,混凝土地面(2)的前后两侧上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供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进行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钢模板(6)靠近第二滑动钢模板(7)的一侧竖向开设有W形卡槽(47),第二滑动钢模板(7)对应W形卡槽(47)的位置上焊接有与其相适配的W形卡板(13),且W形卡板(13)与W形卡槽(47)的内部滑动连接;
其中,第二滑动钢模板(7)远离W形卡板(13)一侧开设有同样的W形卡槽(47),第三滑动钢模板(8)靠近第二滑动钢模板(7)的一侧对应同样的W形卡槽(47)位置上焊接有同样的W形卡板(13),且同样的W形卡板(13)与同样的W形卡槽(47)的内部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5)上对应第一螺纹槽(18)的位置上均开设有与其直径相同的第一螺纹孔(17),且第一螺纹孔(17)贯穿矩形卡条(15)左右两侧,第一螺纹孔(17)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4),第一螺栓(14)螺纹连接至第一螺纹槽(18)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远离钢筋网一端横向中间位置均上下对应焊接有圆形固定柱(20),且圆形固定柱(20)远离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滑轮(22);
其中,同侧滑轮(22)远离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一端外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槽(26),第二矩形槽(26)开设在第二固定块(12)对应第一固定块(11)的一端上,第二固定块(12)的内部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纵向开设有第三矩形槽(30),第三矩形槽(3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块(29),限位块(29)的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中间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滑杆(31),滑杆(31)的外表面套设有回力弹簧(32),且回力弹簧(32)的两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29)的远离滑动钢模板一端与第三矩形槽(30)的底端之间;
其中,限位块(29)远离滑杆(31)一端面向第一固定块(11)一侧为斜面设置,第一固定块(11)上对应第二矩形槽(26)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27),滑块(27)与第二矩形槽(26)的内部活动插接,滑块(27)上对应限位块(29)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28),限位块(29)与限位槽(28)的内部活动插接;
其中,滑块(27)远离第一固定块(11)一端四周边缘为弧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2)远离第三滑动钢模板(8)一端对应第三矩形槽(30)的位置上竖向开设有半圆形槽(23),半圆形槽(23)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半圆形块(25),且半圆形块(25)的中间位置上竖向开设有圆孔(33);
其中,滑杆(31)远离限位块(29)一端滑动贯穿进半圆形槽(23)的内部并与半圆形块(25)靠近圆孔(33)的内表面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上下对应的三个半圆形块(25)通过钢筋条(19)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其上的圆孔(33)串联在一起,钢筋条(19)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片,钢筋条(19)的底端为半圆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L形槽(24),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对应面均开设有L形槽(24),且两个L形槽(24)的上表面相背离端均为斜面设置,且L形槽(24)均开设在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靠近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的一端;
其中,两个侧板(5)上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相背离端均开设有同样的L形槽(24),且两个同样的L形槽(24)上表面相靠近端均为同样的斜面设置;
其中,位于横向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上方平行设置有加固条(9),加固条(9)的下表面对应L形槽(24)的位置上均焊接有固定夹板(10),且固定夹板(10)与L形槽(24)的内部活动插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架体(3),若干个支撑架体(3)横向均匀设置在混凝土地面(2)上,且支撑架体(3)由一个平行于混凝土地面(2)的直板和两个倾斜于混凝土地面(2)的斜板一体成型而成,两个斜板为一长一短设置,且长斜板位于短斜板上方;
其中,直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长条耳板(34),且长条耳板(34)的下表面与直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长条耳板(34)上纵向均等距离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5),且第二螺纹孔(3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36),第二螺栓(36)螺纹连接至混凝土地面(2)的内部对支撑架体(3)进行固定;
其中,两个斜板远离混凝土地面(2)一端左右两侧均对称焊接有短条耳板(39),且短条耳板(39)上纵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0),第三螺纹孔(40)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41);
其中,两个斜板远离混凝土地面(2)一端靠近钢筋网一端均焊接有支撑板(42),且支撑板(42)均位于第三螺纹孔(40)的下方,支撑板(42)远离长斜板一端中间位置纵向开设有第四矩形槽(46),第四矩形槽(4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对滑动钢模板进行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板(43),滑板(43)滑动安装在第四矩形槽(46)的内部,支撑板(42)的下表面对应第四矩形槽(46)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45),矩形孔(4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44),且移动杆(44)的上表面与滑板(43)的下表面靠近长斜板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44)远离滑板(43)一端延伸出支撑板(42)的下表面,滑板(43)远离移动杆(44)一端边缘四周为弧面设置;
其中,第一滑动钢模板(6)、第二滑动钢模板(7)以及第三滑动钢模板(8)远离钢筋网一端对应滑板(43)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矩形槽(21),且第一矩形槽(21)位于圆形固定柱(20)的正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前后两端横向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若干个支撑板(42)上均设置有加固杆(4),且加固杆(4)面向钢筋网一端横向中间位置开设有T形滑槽(38),且T形滑槽(38)的左右两侧均延伸出加固杆(4)的左右两侧外表面;
其中,T形滑槽(38)的竖槽宽度与滑轮(22)的宽度相同,且滑轮(22)与T形滑槽(38)的竖槽内部滑动连接,T形滑槽(38)的纵槽宽度与滑动钢模板远离钢筋网一端至滑轮(22)靠近滑动钢模板一端之间的距离相同;
其中,加固杆(4)背离T形滑槽(38)一端对应第三螺纹孔(40)的位置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37),第三螺栓(41)螺纹连接至第二螺纹槽(37)的底部对加固杆(4)进行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78349.7A CN118148184B (zh) | 2024-05-11 | 2024-05-11 | 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78349.7A CN118148184B (zh) | 2024-05-11 | 2024-05-11 | 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48184A true CN118148184A (zh) | 2024-06-07 |
CN118148184B CN118148184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9129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578349.7A Active CN118148184B (zh) | 2024-05-11 | 2024-05-11 | 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4818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009714U (zh) * | 2018-01-10 | 2018-10-26 |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板化建筑墙体 |
CN213143849U (zh) * | 2020-08-28 | 2021-05-07 | 厦门山行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对接拼装的钢模板 |
CN218668502U (zh) * | 2022-11-30 | 2023-03-21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深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US20230287646A1 (en) * | 2021-07-12 | 2023-09-14 | Phiproei THOOPPHONTHAP | Precast vertical reinforcement concrete cube retaining wall and mold |
-
2024
- 2024-05-11 CN CN202410578349.7A patent/CN1181481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009714U (zh) * | 2018-01-10 | 2018-10-26 |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板化建筑墙体 |
CN213143849U (zh) * | 2020-08-28 | 2021-05-07 | 厦门山行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对接拼装的钢模板 |
US20230287646A1 (en) * | 2021-07-12 | 2023-09-14 | Phiproei THOOPPHONTHAP | Precast vertical reinforcement concrete cube retaining wall and mold |
CN218668502U (zh) * | 2022-11-30 | 2023-03-21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深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48184B (zh) | 2024-07-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189746A1 (zh) | 一种多种变截面暗挖隧道二衬快速施工结构及方法 | |
CN110509396B (zh) | 一种叠合板、叠合板生产设备及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 |
CN109454746B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浇注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8148184B (zh) | 一种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
CN218668502U (zh) | 一种深基坑侧墙浇筑滑动钢模的加固结构 | |
CN111561103B (zh) | 一种bm连锁砌块构造柱、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947702U (zh) | 一种建筑用铝模板装置 | |
CN214194660U (zh) | 一种积木式组装的预制电缆井 | |
CN210013093U (zh) | 新型混凝土道路侧模模板加固装置 | |
CN210910473U (zh) | 一种防侧漏浇筑模板 | |
CN111021426A (zh) | 深基坑传力可调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3309344B (zh) | 一种梁柱节点施工模板 | |
CN219637626U (zh) | 紧靠路基的矩形边沟模板支架 | |
CN214819471U (zh) | 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 | |
CN220247601U (zh) | 一种展沟内排水沟支模装置 | |
CN218233173U (zh) | 一种公路桥梁混凝土浇筑钢模板 | |
CN216196542U (zh) |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砼模板安装装置 | |
CN218479015U (zh) | 一种u型排水沟浇筑用模板装置 | |
CN218643371U (zh) | 一种用于边坡防护骨架拦水沿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模板 | |
CN105201205B (zh) | 一种小直径大长细比清水混凝土群柱模板结构 | |
CN220814887U (zh) | 一种含止水带侧墙端墙结构模板 | |
CN215948895U (zh) | 一种后浇带充气软管封堵施工装置 | |
CN217573351U (zh) | 一种可变截面混凝土构件生产模具及生产设备 | |
CN210217760U (zh) | 一种组合式封堵模 | |
CN210636794U (zh) | 混凝土顶模棍可调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