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34111A -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34111A
CN118134111A CN202410544623.9A CN202410544623A CN118134111A CN 118134111 A CN118134111 A CN 118134111A CN 202410544623 A CN202410544623 A CN 202410544623A CN 118134111 A CN118134111 A CN 118134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resident
user
usual
gri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446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林
王晓梦
陈奕柔
柴彦威
冯永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5446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34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34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34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城市规划领域,提出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集合;根据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根据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根据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对社区居民的惯常活动区域进行精准识别,更准确地反映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从而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价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单元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社区生活圈是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现状与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密切相关。现有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只能做到识别社区生活圈的地理边界,但难以反映居民在社区周边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从而难以对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现状是否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进行准确的评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准确地识别居民在社区周边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范围,从而可以对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价。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集合;所述研究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社区;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所述第一社区为所述至少一个社区中的任一社区;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为从所述第一社区出发通过第一交通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可达到的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包括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驻留的时刻和/或时间段;所述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确定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与预设天数的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从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从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其中,所述多个格网单元基于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的密度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得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社区的位置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和所述各居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包括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根据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确定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计算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和预设阈值的关系,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包括: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和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计算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与所述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包括:获取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根据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根据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内所述第一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包括: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与所述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集合;所述研究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社区;常住用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所述第一社区为所述至少一个社区中的任一社区;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为从所述第一社区出发通过第一交通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可达到的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包括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驻留的时刻和/或时间段;所述常住用户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确定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与预设天数的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从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从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其中,所述多个格网单元基于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的密度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得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社区的位置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和所述各居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包括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确定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计算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和预设阈值的关系,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和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计算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与所述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根据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根据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内所述第一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与所述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可以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研究区域内的各社区的居民的惯常活动区域进行精准识别,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社区的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从而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价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有助于为社区生活圈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确定第一惯常活动区域的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19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是一种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多种尺度和居民生活需求的规划方法。社区生活圈规划强调社区周边设施尽可能地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现有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主要集中在社区生活圈范围划分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社区生活圈范围划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社区周边的空间布局出发,采用规划地图或电子地图(例如地理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将社区周边设施的服务半径作为社区生活圈的理想范围;第二种方法是从社区居民的时空行为出发,采用居民活动日志或位置定位数据(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数据),将社区居民在特定时间内(例如15分钟内)的活动范围作为社区生活圈的实际范围。
上述两种社区生活圈范围划分方法只能识别社区生活圈的地理边界,但难以反映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从而难以评价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现状(例如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水平、社区生活圈范围内的设施配置水平)是否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并且,现有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普遍采用静态的设施现状或规划地图数据进行分析,即使采用动态的居民活动日志进行分析,也存在调查样本量有限、调查时间截面化的问题。现有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从方法和数据上都难以准确反映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供给-居民需求”现状。因此,现有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难以准确地对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难以为社区生活圈的建设优化提供精准支撑,目前亟需一种更为准确、可靠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可以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精准地识别居民在社区周边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范围,更准确地反映居民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从而可以对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价。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或服务器等具有处理能力的设备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集合;所述研究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社区。
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表示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驻留,手机信令数据可以记录手机用户在与通信基站进行通信时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即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中可以包括各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其中,驻留地点与驻留时间相对应,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可以包括该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驻留的时刻和/或时间段,根据手机信令数据可以确定手机用户在哪一时刻或哪一时间段在研究区域内的哪一地点驻留过。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运营商获取手机信令数据集合。需要说明的是,在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手机信令数据。
示例性地,可以获取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以是当前日之前的一个月至当前日,可以获取研究区域内连续一个月的手机信令数据。
示例性地,研究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份(例如河北省)、一个城市(例如北京市)或城市中的一个区(例如海淀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研究区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的密度,将研究区域对应的二维平面划分为多个格网单元,即可以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二维的格网单元。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的密度越大,相邻两个格网单元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可以越小,即格网单元可以划分的越细。作为一个示例,相邻两个格网单元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可以为500米。
示例性地,在获取手机信令数据后,可以对手机信令进行数据清洗处理,例如可以进行消除乒乓误差和瞬时漂移等问题的数据清洗处理,数据清洗处理可以参照相关技术实现。这样,经过数据清洗处理后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手机信令数据,提高手机信令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S102、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可以包括:
(1)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确定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确定该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驻留过的日期,该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驻留过的日期所对应的天数即为该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例如,可以获取研究区域内3月1日到3月31日之间的手机信令数据,其中,根据手机用户A对应的手机信令数据可以确定手机用户A在3月1日到3月15日在研究区域内驻留过,在3月16日到3月31日未在研究区域内驻留,则手机用户A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为15天。
(2)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与预设天数的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从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
示例性地,若手机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不小于预设天数,可以认为该手机用户为研究区域内的常住用户。预设天数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预设天数可以为15天,可以将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大于或等于15天的手机用户确定为研究区域内的常住用户。
示例性地,在确定研究区域内的常住用户后,可以从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中提取各常住用户对应的手机信令数据,从各常住用户对应的手机信令数据中确定各常住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即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
S103、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所述第一社区为所述至少一个社区中的任一社区。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确定第一惯常活动区域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确定第一惯常活动区域的步骤可以包括:
S1031、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可以包括:
(1)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从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常住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研究区域被划分得到的多个格网单元的位置关系,判断驻留地点所属的格网单元,驻留地点所属的格网单元即为该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驻留地点对应的驻留时间即为该常住用户在该驻留地点所属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这样,根据各常住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可以确定各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和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
(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与预设夜间时间段的关系,确定该常住用户驻留过的各格网单元对应的夜间驻留天数。预设夜间时间段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设置预设夜间时间段为夜间22点至次日早晨8点,可以根据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确定该常住用户在该格网单元内驻留过的日期;对于每个驻留过的日期,依次判断该常住用户是否在该日夜间22点到次日早晨8点间驻留过,若该常住用户在该日夜间22点到次日早晨8点间驻留过,则该格网单元对应的夜间驻留天数增加1天,直至判断完该常住用户在该格网单元内驻留过的所有日期,可以确定该格网单元对应的夜间驻留天数。
例如,常住用户A在格网单元B内驻留过的日期为3月1日到3月15日,可以从3月1日起,依次判断常住用户A是否在当日夜间22点至次日早晨8点间在格网单元B内驻留过,若判断为是,则格网单元B对应的夜间驻留天数增加1天,直至判断完3月15日,可以确定格网单元B对应的夜间驻留天数。
示例性地,可以确定常住用户驻留过的各格网单元对应的夜间驻留天数,并按照夜间驻留天数从高到低对该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进行排序。可以将夜间驻留天数排名前X位的格网单元作为该常住用户的潜在居住格网单元。X的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对于每个潜在居住格网单元,可以根据该常住用户在该潜在居住格网单元内的驻留时间,统计该常住用户在预设夜间时间段内驻留过的总时长,作为该潜在居住格网单元对应的夜间驻留时长。可以根据夜间驻留时长从高到低对潜在居住格网单元进行排序,将夜间驻留时长排名第一的潜在居住格网单元确定为该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
作为一个示例,X可以为2,预设夜间时间段可以为夜间22点至次日早晨8点,可以按照夜间驻留天数从高到低对常住用户A驻留过的格网单元进行排序,将夜间驻留天数排名前两位的格网单元作为常住用户A的潜在居住格网单元。例如,夜间驻留天数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格网单元分别为格网单元B和格网单元C,则常住用户A的潜在居住格网单元为格网单元B和格网单元C。可以根据常住用户A在格网单元B内的驻留时间,确定常住用户A在夜间22点至次日早晨8点间在格网单元B内驻留过的时间段,统计这些时间段对应的总时长,作为格网单元B对应的夜间驻留时长。同理,可以根据常住用户A在格网单元C内的驻留时间,统计格网单元C对应的夜间驻留时长。可以比较格网单元B对应的夜间驻留时长和格网单元C对应的夜间驻留时长,将夜间驻留时长最高的格网单元确定为常住用户A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假设格网单元B对应的夜间驻留时长为40小时,格网单元C对应的夜间驻留时长为20小时,则将格网单元B确定为常住用户A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夜间驻留天数和夜间驻留时长这两个夜间驻留特征,在判断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时,同时考虑到夜间驻留天数和夜间驻留时长,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常住用户所属的社区。
(3)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社区的位置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
示例性地,初始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为空集,对于每个常住用户,可以判断其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是否位于第一社区的区域内,若居住地格网单元位于第一社区的区域内,则认为该常住用户属于第一社区,即该常住用户为第一社区的居住用户,将该常住用户加入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直至判断完所有常住用户,得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
示例性地,对于每个常住用户,还可以根据其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与研究区域内的各社区的位置关系,判断该居住地格网单元位于哪一社区的区域内,该居住地格网单元所处的社区即为该常住用户所属的社区。例如,常住用户A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为格网单元B,格网单元B位于社区D的区域内,则常住用户A所属的社区为社区D。这样,可以确定每个常住用户所属的社区,属于同一社区的所有常住用户可以构成该社区对应的居住用户集合,从而可以确定每个社区对应的居住用户集合。
(4)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和各居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包括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示例性地,对于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的每个居住用户,可以根据该居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频率和驻留时长,从该居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中提取出该居住用户对应的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该居住用户对应的所有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可以构成该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
作为一个示例,对于每个居住用户,可以从该居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中提取出该居住用户每周至少驻留过一次且每次驻留时长达到5分钟及以上的格网单元,作为该居住用户对应的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这些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即为该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手机信令数据获取第一社区的居住用户在每个格网单元的驻留频率和驻留时长,根据驻留频率和驻留时长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
S1032、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可以包括:
(1)根据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确定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
示例性地,对于研究区域内的每个格网单元,可以首先判断该格网单元是否为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的居住用户对应的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若判断为否,则该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为0;若判断为是,统计该格网单元为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的多少个居住用户对应的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统计得到的居住用户人数即为该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例如,格网单元C为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的10个居住用户对应的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则格网单元C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为10。
(2)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计算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研究区域内的每个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
(1)
其中,Ikj表示社区j(即第一社区)的居住用户在研究区域内的第k个格网单元的惯常活动强度(即第k个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Nkj表示社区j的居住用户在第k个格网单元的惯常活动人数(即第k个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Rj表示社区j的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即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可以表示第一社区的居住用户在该格网单元开展日常活动的强度。
(3)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和预设阈值的关系,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示例性地,对于研究区域内的每个格网单元,若其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大于预设阈值,可以将该格网单元确定为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预设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预设阈值可以为1%,可以将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大于1%的格网单元确定为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有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可以构成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
第一惯常活动区域表示第一社区的居住用户共享的惯常活动空间,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可以看作是第一社区的居民在第一社区周边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范围,可以反映第一社区的居民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这样,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同一社区的居住用户在每个格网单元内的惯常活动人数和该社区的居住用户总人数计算该社区的居住用户在每个格网单元的惯常活动强度,并将惯常活动强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格网单元作为该社区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可以更精确地识别居民在社区周边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范围,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居民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
S104、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为从所述第一社区出发通过第一交通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可达到的范围。
示例性地,第一交通方式和第一时长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计算第一交通范围的过程可以参照相关技术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第一交通方式可以是步行,第一时长可以是15分钟,第一交通范围可以是居民从第一社区出发步行15分钟可达到的范围,这个范围可以被称为第一社区对应的15分钟步行范围。在社区生活圈规划中,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配备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等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有助于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种规划理念被称为15分钟生活圈规划理念。根据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15分钟步行范围,可以对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
可选地,第一交通方式可以是骑自行车,第一时长可以是10分钟,第一交通范围可以是居民从第一社区出发骑自行车10分钟可达到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大范围研究区域内的各社区的居民的惯常活动区域进行精准识别,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社区的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根据各社区的居民的惯常活动区域和各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例如15分钟步行范围)对各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价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现状能否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有助于为社区生活圈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可以包括:
(1)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示例性地,计算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的过程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和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计算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与所述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2)
其中,Cj表示社区j(即第一社区)对应的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即第一社区生活圈完 备性指数),n表示社区j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即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所包含的第一惯常活 动格网单元的数量,Aij表示社区j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内的第i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 面积,Nij表示社区j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内的第i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 活动人数,Dij用于判断社区j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内的第i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是否位 于社区j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内,若第i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位于第一交通范围内,则 Dij=1;若第i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不在第一交通范围内,则Dij=0;表 示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表示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
(2)根据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
示例性地,第一交通范围可以是15分钟步行范围,根据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15分钟步行范围的关系计算得到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可以反映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从而可以根据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评价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能否满足第一社区的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越高,表示第一社区的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范围与第一社区对应的15分钟步行范围的重合度越高,即可以表示第一社区对应的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水平越能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从而可以反映出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越高,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越高。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各社区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和各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例如15分钟步行范围)计算各社区对应的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根据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可以对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可以为社区生活圈的优化建设提供更为直接的参考依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可以包括:
(1)获取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
示例性地,第一设施可以是某一类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可以是商业设施、休闲运动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公共交通设施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第一设施的类别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地图运营商等途径获取研究区域内的POI数据,POI数据可以包括各个第一设施在研究区域内的位置。可以根据POI数据确定各个第一设施在研究区域内所处的格网单元,从而可以统计每个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获取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的方法不作限定,只要满足需求即可。
(2)根据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示例性地,计算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的过程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与所述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3)
其中,Sjf表示社区j(即第一社区)对应的f类设施(即第一设施)的适配性指数(即 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n表示社区j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所包含的第一惯 常活动格网单元的数量,Mijf表示社区j对应的惯常活动区域内的第i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 单元中f类设施的数量,N表示研究区域所包含的格网单元的数量,Lkf表示研究区域内的第k 个格网单元中f类设施的数量,Dkj用于判断研究区域内的第k个格网单元是否位于社区j对 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内,若第k个格网单元位于第一交通范围内,则Dkj=1;若第k个格网单元不 在第一交通范围内,则Dkj=0;表示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表示第一 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
(3)根据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内所述第一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示例性地,第一交通范围可以是15分钟步行范围,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可以反映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内第一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越高,表示第一社区对应的15分钟步行范围内的第一设施的配置越有可能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即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内第一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越高。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计算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例如15分钟步行范围)内各类设施的适配性指数,评价社区生活圈内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设施供给与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匹配程度识别社区生活圈内的设施配置问题,从而可以解决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错位的问题。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首先计算社区对应的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评价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的程度;进一步地,可以计算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例如15分钟步行范围)内各类设施的适配性指数,评价社区生活圈内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对社区生活圈内的设施配置问题进行识别,从而可以为社区生活圈的优化建设提供更直接的参考依据和更有力的支持。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研究区域内的常住用户以及常住用户所居住的社区,根据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识别常住用户的惯常活动地点,在此基础上提取同一社区的用户共享的惯常活动区域来反映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进而计算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以评价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的程度,并可以结合POI数据计算社区内各类设施的适配性指数以评价社区生活圈内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精准识别各社区居民的惯常活动区域,可以准确地反映居民在社区周边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从而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价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水平和设施配置水平能否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为社区生活圈的优化建设提供更为直接的参考依据。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装置。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集合;所述研究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社区;常住用户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书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所述第一社区为所述至少一个社区中的任一社区;评价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为从所述第一社区出发通过第一交通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可达到的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包括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驻留的时刻和/或时间段;所述常住用户确定模块302,还用于: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确定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与预设天数的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从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303,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303,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从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其中,所述多个格网单元基于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的密度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得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社区的位置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和各居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包括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303,还用于:根据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确定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计算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和预设阈值的关系,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304,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304,还用于: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和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计算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与所述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304,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根据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根据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内所述第一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模块304,还用于: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与所述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大范围研究区域内的各社区的居民的惯常活动区域进行精准识别,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社区的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需求;根据各社区的居民的惯常活动区域和各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各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价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现状能否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有助于为社区生活圈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实现上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1900的框图。例如,装置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或终端设备。参照图4,装置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装置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接口1958(I/O接口)。装置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 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900的处理组件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本申请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集合;所述研究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社区;
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所述第一社区为所述至少一个社区中的任一社区;
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为从所述第一社区出发通过第一交通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可达到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包括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驻留的时刻和/或时间段;
所述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时间,确定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
根据所述各手机用户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天数与预设天数的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从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
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从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其中,所述多个格网单元基于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的密度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得到;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对应的居住地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社区的位置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驻留过的格网单元和所述各居住用户在其驻留过的格网单元的驻留时间,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包括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各居住用户对应的惯常活动地点,确定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各居住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确定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
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和所述第一居住用户集合中居住用户的总人数,计算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
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强度和预设阈值的关系,从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所述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根据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以及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计算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
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的面积和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人数,计算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
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面积人数乘积和与所述第一面积人数乘积和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社区生活圈完备性指数。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
根据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根据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内所述第一设施的配置水平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格网单元中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中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格网单元与所述第一交通范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各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
根据所述各第一惯常活动格网单元内的第一设施的数量,计算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
根据所述第一交通范围设施总数与所述第一惯常活动范围设施总数的比值,计算所述第一设施适配性指数。
10.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与研究区域内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集合;所述研究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社区;
常住用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集合,从所述至少一个手机用户中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常住用户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在所述研究区域内的驻留地点和驻留时间;
惯常活动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常住用户中各常住用户的驻留信息,确定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所述第一社区为所述至少一个社区中的任一社区;
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惯常活动区域和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对所述第一社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所述第一社区对应的第一交通范围为从所述第一社区出发通过第一交通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可达到的范围。
CN202410544623.9A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8134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44623.9A CN118134111A (zh)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44623.9A CN118134111A (zh)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34111A true CN118134111A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32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544623.9A Pending CN118134111A (zh)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34111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207A (zh) * 2017-12-20 2018-06-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428056A (zh) * 2018-03-13 2018-08-21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社区生活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US10963890B1 (en) * 2012-01-13 2021-03-30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rea-specific wireless regions
CN112770278A (zh) * 2020-12-22 2021-05-07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信令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2928A (zh) * 2021-08-31 2021-11-1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模拟测度与评价方法
CN114066272A (zh) * 2021-11-19 2022-02-18 南京大学 基于人流网络分析的社区公服设施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4141008A (zh) * 2021-10-29 2022-03-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新型共享公共交通服务区域选取方法
US20220129828A1 (en) * 2020-10-28 2022-04-28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s
CN114881430A (zh) * 2022-04-20 2022-08-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地图服务的社区生活便利度评价方法
CN114926098A (zh) * 2022-06-30 2022-08-19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移动定位数据的城乡生活圈快速划定方法及其系统
CN115829811A (zh) * 2022-12-09 2023-03-21 南京大学 一种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261167A (zh) * 2022-08-22 2023-06-13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信令的人口结构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307927A (zh) * 2023-04-19 2023-06-2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人流预测的生活圈规划合理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957280A (zh) * 2023-07-31 2023-10-27 重庆大学 基于供需平衡的山地村镇社区生活圈公服设施配置方法
CN117076744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无障碍设施建设选址方法及设备
CN117858040A (zh) * 2023-12-18 2024-04-09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镇空间单元社群划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3890B1 (en) * 2012-01-13 2021-03-30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rea-specific wireless regions
CN108184207A (zh) * 2017-12-20 2018-06-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428056A (zh) * 2018-03-13 2018-08-21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社区生活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US20220129828A1 (en) * 2020-10-28 2022-04-28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s
CN112770278A (zh) * 2020-12-22 2021-05-07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信令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2928A (zh) * 2021-08-31 2021-11-1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模拟测度与评价方法
CN114141008A (zh) * 2021-10-29 2022-03-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新型共享公共交通服务区域选取方法
CN114066272A (zh) * 2021-11-19 2022-02-18 南京大学 基于人流网络分析的社区公服设施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4881430A (zh) * 2022-04-20 2022-08-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地图服务的社区生活便利度评价方法
CN114926098A (zh) * 2022-06-30 2022-08-19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移动定位数据的城乡生活圈快速划定方法及其系统
CN116261167A (zh) * 2022-08-22 2023-06-13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信令的人口结构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829811A (zh) * 2022-12-09 2023-03-21 南京大学 一种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307927A (zh) * 2023-04-19 2023-06-2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人流预测的生活圈规划合理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957280A (zh) * 2023-07-31 2023-10-27 重庆大学 基于供需平衡的山地村镇社区生活圈公服设施配置方法
CN117076744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无障碍设施建设选址方法及设备
CN117858040A (zh) * 2023-12-18 2024-04-09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镇空间单元社群划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道胜;柴彦威;张艳;: "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no. 09, 26 September 2016 (2016-09-26) *
程雪洁;刘志林;王晓梦;: "职住分离背景下社区公共空间对社区融合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no. 12, 26 December 2019 (2019-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82159B1 (ko) 카테고리별로 구분된 유동인구 정보를 이용한 유동인구 측정 방법
US110894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coverage optimization and planning
US11206555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tenna azimuth correction based on user data
CN111212383B (zh) 区域常住人口数量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08282860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94730B (zh) 一种网络问题投诉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372172A1 (en)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to forecast economic time series of a reg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CN108345662B (zh) 一种考虑用户分布区域差异的签到微博数据加权统计方法
CN112364907A (zh) 待测用户常驻地普查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asa et al. Spatial interpolation of mobile positioning data for population statistics
CN113935620A (zh) 一种基于网格基础数据的停车场评估方法、装置及应用
KR20140056828A (ko) 사용자 단말을 이용한 유동 인구 분석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10992230B (zh) 基于终端信令数据的全量人口统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8134111A (zh)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现状评价方法
CN110598131A (zh) 确定用户常驻区域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935772A (zh) 一种确定业务区域的价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35723B (zh)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39967A (zh) 基站业务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07075B (zh) 用户关系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881180A (zh) 构建方法、构建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52252B (zh) 小区归属地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7848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33049B (zh) 确定主覆盖小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63823B (zh) 基于mr常驻地和建筑物轮廓的人口密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1901760A (zh) 人口迁徙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