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04074A - 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04074A
CN118104074A CN202280007156.5A CN202280007156A CN118104074A CN 118104074 A CN118104074 A CN 118104074A CN 202280007156 A CN202280007156 A CN 202280007156A CN 118104074 A CN118104074 A CN 118104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slot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71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国锋
邓冰洁
黎兆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04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04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电路板(120)的接地平面设置缝隙(121)作为辐射源,第一电路板(120)可以直接层叠于电子设备的外壳(110)的内侧,无需为天线设置净空区域,有利于电子设备在厚度外观方面的设计。通过将天线馈电线(122)和射频模组(132)分别设置在呈预设夹角的第一电路板(120)和第二电路板(130)上,有利于电子设备实现窄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电视机、交互智能平板(interactive intelligent panel)等带显示屏的电子设备通过天线连接至网络。
如图1所示,传统的天线为:在电子设备内部的电路区域设置天线模块,天线模块连接天线,通过天线辐射和接收无线信号。在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内部电路区域对天线干扰造成天线辐射效率低的问题,板卡上天线所在位置的区域的上下层不能布置金属,以提供天线辐射所需要的净空区,净空区的需求限制了外观结构设计上的自由度,不利于电子设备在厚度等外观方面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其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在厚度外观方面的设计,有利于电子设备实现窄边框。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隙天线,包括: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层叠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接地平面,所述接地平面上开设有缝隙,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天线馈电线,所述天线馈电线跨接在所述缝隙的窄边上,所述天线馈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地平面连接;
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呈预设夹角设置于所述电 子设备的外壳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传输线和射频模组,所述射频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射频模组连接,所述射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馈电线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缝隙天线。
本发明提供的缝隙天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层叠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内侧,第一电路板上靠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接地平面,接地平面上开设有缝隙,第一电路板上远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天线馈电线,天线馈电线跨接在缝隙的窄边上,天线馈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地平面连接,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呈预设夹角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内,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传输线和射频模组,射频传输线的第一端与射频模组连接,射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与天线馈电线的第二端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路板的接地平面设置缝隙作为辐射源,第一电路板可以直接层叠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内侧,无需为天线设置净空区域,有利于电子设备在厚度外观方面的设计。通过将天线馈电线和射频模组分别设置在呈预设夹角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有利于电子设备实现窄边框。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隙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2中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隙天线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缝隙天线的回波损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 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隙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缝隙天线包括:第一电路板120和第二电路板130。
其中,第一电路板120层叠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110的内侧。示例性的,外壳11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侧边框、底部边框或顶部边框,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图2中仅示出了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边框,电子设备的其余边框未示出。示例性的,第一电路板120可以通过粘接、螺丝固定等方式层叠设置在外壳110的内侧。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内侧,是指面向电子设备内部的一侧。
第一电路板120上靠近外壳110的一侧设置有接地平面,接地平面为一接地的金属层。接地平面上开设有缝隙121。第一电路板120上远离外壳110的一侧设置有天线馈电线122,天线馈电线122跨接在缝隙121的窄边上,即天线馈电线122横跨缝隙121。天线馈电线122的第一端与接地平面连接。示例性的,天线馈电线122的第一端可以沿第一电路板120的侧壁延伸至第一电路板120靠近金属外壳110的一侧,并与靠近金属外壳110的一侧的接地平面连接,也可以在第一电路板120上设置金属孔,天线馈电线12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金属孔延伸至第一电路板120靠近金属外壳110的一侧,并与靠近金属外壳110的 一侧的接地平面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缝隙121可以是细长型缝隙,形状可以是矩形、椭圆形等形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缝隙121中设置枝节,以增加新的频率谐振,拓展带宽,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电路板130与第一电路板120呈预设夹角设置于电子设备内。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以具体实施例中,预设夹角可以是90°,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预设夹角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和结构布局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第二电路板130上设置有射频传输线131和射频模组132,射频传输线131的第一端与射频模组132连接,射频传输线131的第二端与天线馈电线122的第二端连接。
射频模组132可将电信号通过射频传输线131和天线馈电线122传输至天线馈电线122与接地平面的馈电点,天线馈电线122跨接在缝隙121的窄边上,用于对缝隙天线进行馈电,这时,缝隙121上激励有射频电磁场,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外壳110为非金属外壳(例如塑料),非金属外壳对天线产生的辐射没用屏蔽或阻断作用。缝隙天线的辐射是由天线馈电线122的边缘和接地平面之间的边缘场产生,并通过缝隙121辐射出去。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外壳110可以是金属外壳,由于金属外壳对天线产生的辐射屏蔽或阻断作用,因此,外壳110上对应缝隙121的位置也需设置缝隙,该缝隙可以用塑胶密封,避免电子设备的密封性下降。缝隙天线的辐射是由天线馈电线122的边缘和接地平面之间的边缘场产生,并通过缝隙121和外壳110上的缝隙辐射出去。
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路板120的接地平面设置缝隙121作为辐射源,第一电路板120可以直接层叠于电子设备的外壳110的内侧,无需为天线 设置净空区域,有利于电子设备在厚度外观方面的设计。通过将天线馈电线122和射频模组132分别设置在呈预设夹角的第一电路板120和第二电路板130上,避免将天线馈电线122和射频模组132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电路板尺寸较大,导致层叠电路板的外壳所在的边框尺寸变大的问题,有利于电子设备实现窄边框。
本发明提供的缝隙天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层叠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内侧,第一电路板上靠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接地平面,接地平面上开设有缝隙,第一电路板上远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天线馈电线,天线馈电线跨接在缝隙的窄边上,天线馈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地平面连接,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呈预设夹角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内,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传输线和射频模组,射频传输线的第一端与射频模组连接,射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与天线馈电线的第二端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路板的接地平面设置缝隙作为辐射源,第一电路板可以直接层叠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内侧,无需为天线设置净空区域,有利于电子设备在厚度外观方面的设计。通过将天线馈电线和射频模组分别设置在呈预设夹角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避免将天线馈电线和射频模组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以致电路板尺寸较大、导致层叠电路板的外壳所在的边框尺寸变大的问题,有利于电子设备实现窄边框。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缝隙121呈细长型,缝隙121内设置“L”形的枝节126,枝节126的第一端与接地平面127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缝隙121内。示例性的,枝节126与接地平面127为一体成型,枝节126从缝隙121的窄边延伸至缝隙121内。枝节126可以改变天线的辐射频率、拓展带宽。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对枝节的形式和数量不 做限定。
图4图2中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电路板120和第二电路板130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器141,天线馈电线122与射频传输线131通过该连接器141电连接。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41可以是一根很短的同轴线。同轴线是由两根同轴的圆柱导体构成,是内外圆柱导体之间填充空气或高频介质的一种宽频带微波传输线。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141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连接器,例如,超小型推入式连接器(Subminiature Push-On,SMP)、金属弹片或金属顶针,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其中,超小型推入式(SMP)连接器是高度屏蔽、非常小的互连,通常用于小型化高频同轴模块和高数据速率应用,例如天线、宽带安装、测试和测量以及量子计算。超小型推入式连接器因其易于使用的设计而得名:安装人员只需将这些插入式连接器推到一起即可进行连接。
同轴线的使用使得射频系统的损耗增大,且不利于天线的装配和认证。为解决该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器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第一部件与天线馈电线连接,第二部件抵接在射频传输线上;或,连接器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第一部件与射频传输线连接,第二部件抵接在天线馈电线上。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器14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件1411和第二部件1412。连接器14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20上,第一部件1411与天线馈电线122连接,示例性的,第一部件1411焊接在天线馈电线122上,或第一部件1411通过导电胶固定在天线馈电线122上,第二部件1412抵接在射频传输线131上, 从而实现天线馈电线122与射频传输线131的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第一部件1411整体呈方体状,设置有搭接面(即与天线馈电线122接触的表面),搭接面可通过导电胶固定或焊接在天线馈电线122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为了减轻连接器141的重量,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轻便化,第一部件1411为中空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连接器与射频传输线的电连接稳定性,第二部件可以是金属弹片或金属顶针,金属弹片或金属顶针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稳定地抵接在射频传输线上,避免第一电路板或第二电路板的晃动造成断路的情况。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第二部件1412为金属弹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41的第一部件1411和第二部件1412可以是一体成型,材料可以是铜、银等导电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天线馈电线122和射频传输线131可以是微带线,微带线是由支在介质基片上的单一导体带构成的微波传输线,基片的另一面制作有接地平面。微带线适合制作微波集成电路的平面结构传输线,与金属波导相比,其体积小、重量轻、使用频带宽、可靠性高和制造成本低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天线馈电线122和射频传输线131可以为共面波导线。其中,第一电路板120上还设置有与天线馈电线122共面的两个接地平面123、124,两个接地平面123、124分别设置于天线馈电线122的两侧,且与天线馈电线122绝缘隔离,形成共面波导线。类似的,第二电路板130上还设置有与射频传输线131共面的两个接地平面133、134,两个接地平面133、134分别设置于射频传输线131的两侧,且与射频传输线131绝缘隔 离,形成共面波导线。共面波导线相对于微带线具有更低的信号传输损耗和色散,制作容易,容易实现无源、有源器件在微波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不需要在基片上穿孔),容易提高电路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电路板120和第二电路板130的连接处至少设置三个连接器,分别记为141、142、143,天线馈电线122与射频传输线131通过第一个连接器141电连接,位于天线馈电线122的第一侧的接地平面123与位于射频传输线131的第一侧的接地平面133通过第二个连接器142电连接,位于天线馈电线122的第二侧的接地平面124与位于射频传输线131的第二侧的接地平面134通过第三个连接器143电连接。连接器142、143的结构和连接原理类似连接器141,在前述实施例中已有详细记载,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20层叠固定设置在外壳110的第一侧壁的内侧,第二电路板130层叠固定设置在外壳110的第二侧壁的内侧,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为邻接的两个侧壁。如此,第二电路板130无需其他固定结构,直接层叠在金属外壳110的第二侧壁的内侧,节省了物料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受限于外壳110的尺寸和结构,第二电路板130可能无法层叠在外壳110的另一侧壁上,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的支架,以固定第二电路板13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隙天线的爆炸图,如图6所示,第一电路板120层叠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其中一个侧壁的内侧,第二电路板130固定在一支架150上。支架150用于固定第二电路板130,使得第一电路板120和第二电路板130的相对位置固定,避免二者发生相对运动导致天线馈电线和射频传输线断路。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50固定在第一电路板120上实现自身固定,第二电路板130固定在支架150上,在本 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可以固定在外壳的其中一个侧壁的内侧,实现自身固定,第二电路板130固定在支架150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架150包括连接部151和固定部152,连接部151与第一电路板120的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路板130固定在固定部152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部151设置有定位孔1511,环绕定位孔1511设置有粘合胶,第一电路板120的远离外壳的一侧对应于定位孔1511设置有突出的定位件125,定位件125穿设于定位孔1511内,连接部151通过粘合胶固定在第一电路板120上,实现支架150自身固定。定位件125配合定位孔1511实现支架150与第一电路板120的相对位置固定。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实现支架150与第一电路板120的相对位置固定,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定位孔1511的形状、尺寸和数量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5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外壳的其中一个侧壁的内侧,实现支架150自身固定,固定件可以包括锁紧螺钉、卡扣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固定部152上设置于多个内螺纹螺柱,第二电路板130上设置有与内螺纹螺柱匹配的固定孔,通过将螺丝穿过固定孔并拧入内螺纹螺柱中实现固定部152与第二电路板130的位置固定。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实现固定部152与第二电路板130的位置固定,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20上可以配置多条天线馈电线122,第一电路板120上的接地平面可以配置与天线馈电线122一一对应的多条缝隙121,从而形成多个缝隙天线,多个缝隙天线可以同时或分时工作,本发明实施 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屏蔽电子设备的其他器件对缝隙天线的信号干扰,第一电路板120上还设置有金属屏蔽罩,金属屏蔽罩覆盖缝隙121,即将缝隙121罩在金属屏蔽罩内,提高信号精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屏蔽罩复用为定位件125,即定位件125为一中空的屏蔽罩。本发明实施例将金属屏蔽罩复用为定位件125,节省了物料成本,同时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便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模组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射频模组,能够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使得电子设备成为无线网络的创建者,作为网络的中心节点,允许其它无线设备接入,提供数据访问。与AP射频模组连接的天线即为AP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站点(Station,STA)射频模组和站点天线(STA天线),站点射频模组和站点天线连接,均设置在第二电路板上。STA站点就是每一个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的终端(如笔记本电脑、PDA及其它可以联网的用户设备)都可称为一个站点。STA站点本身并不接受无线的接入,它可以连接到无线接入点。
本发明通过在电子设备同时设置AP天线和STA天线,电子设备可以在AP模式和STA模式之间切换,方便对设备进行控制以及接入其他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模组包括多个射频器件,多个射频器件集成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提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模组可以拆分成多个射频器件,沿射频传输线的延伸方向布置在第二电路板上,从而可以缩短第二电路板的宽度(垂直于射频传输线的方向的宽度),避免第二电路板较宽,导致电子设备边框变宽 的问题,有利于电子设备实现窄边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缝隙天线为AiP(Antenna in Package)封装天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缝隙天线的回波损耗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对两个缝隙天线在5GHz频段进行回波损耗仿真测试,其中一个缝隙天线的回波损耗小于5db的信号频段主要集中在4.96GHz-6.07GHz之间,另一个缝隙天线的回波损耗小于5db的信号频段主要集中在4.96GHz-6.08GHz之间,两者的回波损耗率都很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一个本发明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缝隙天线。电子设备可以是交互智能平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白板、智能电视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 一种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层叠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接地平面,所述接地平面上开设有缝隙,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天线馈电线,所述天线馈电线跨接在所述缝隙的窄边上,所述天线馈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地平面连接;
    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呈预设夹角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壳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传输线和射频模组,所述射频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射频模组连接,所述射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馈电线的第二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内设置有枝节,所述枝节的一端与所述接地平面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缝隙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器,所述天线馈电线与所述射频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同轴线、超小型推入式连接器、金属弹片或金属顶针。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天线馈电线连接,所述第二部件抵接在所述射频传输线上;或,
    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射频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部件抵接在所述天线馈电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传输线 为共面波导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天线馈电线共面的两个接地平面,两个接地平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天线馈电线的两侧,且与所述天线馈电线绝缘隔离,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射频传输线共面的两个接地平面,两个接地平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射频传输线的两侧,且与所述射频传输线绝缘隔离。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连接处至少设置三个所述连接器,所述天线馈电线与所述射频传输线通过第一个所述连接器连接,位于天线馈电线的第一侧的接地平面与位于所述射频传输线的第一侧的接地平面通过第二个所述连接器连接,位于天线馈电线的第二侧的接地平面与位于所述射频传输线的第二侧的接地平面通过第三个所述连接器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层叠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二电路板层叠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邻接的两个侧壁。
  9.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层叠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一支架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定位孔,环绕所述定位孔设置有粘合胶,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对应于所述定位孔设置有突出的定位件,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粘合胶固定在所 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金属屏蔽罩,所述金属屏蔽罩覆盖所述缝隙。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罩复用为所述定位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组为无线接入点射频模组。
  15.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组包括多个射频器件,多个所述射频器件集成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或多个所述射频器件沿所述射频传输线的延伸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16.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缝隙天线。
CN202280007156.5A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81040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22151 WO2024065281A1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04074A true CN118104074A (zh) 2024-05-28

Family

ID=90475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7156.5A Pending CN118104074A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04074A (zh)
WO (1) WO20240652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93819A1 (en) * 2016-09-09 2018-03-14 Thomson Licensing Antenna feeder configured for feeding an antenna integrated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287230B (zh) * 2018-12-27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终端
CN212908103U (zh) * 2020-08-11 2021-04-0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JP7418586B2 (ja) * 2020-11-12 2024-01-19 広州視源電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アンテナ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装置
CN112436278A (zh) * 2020-11-12 2021-03-0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4566783B (zh) * 2020-11-27 2022-12-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5281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47746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6677909B2 (en) Dual band slot antenna with single feed line
KR100980774B1 (ko) 아이솔레이션 에이드를 구비한 내장형 mimo 안테나
US11962099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high-frequency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1063339B2 (en) Antenna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010941A1 (zh) 天线及通信设备
CN112421207B (zh)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12797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40046697A1 (en) Dual band antenna
KR20230074409A (ko) 안테나 설비 및 전자 장치
CN112952340B (zh) 一种天线结构、带天线结构的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209981457U (zh) 组合天线及终端设备
EP4167380A1 (en) Dual-polarized antenna and related antenna modu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105828A1 (zh) 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8104074A (zh) 一种缝隙天线及电子设备
US11973278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7276254A (zh) 天线结构、天线模组、芯片与电子设备
US7061435B2 (en) Monopole antenna assembly
CN216120748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467389B (zh) 电子设备
US202303786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29334B1 (ko) Mimo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mimo 안테나 장치
CN216720291U (zh) 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US20230318186A1 (en) Miniature antenna with 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field
EP3637623B1 (en) Funk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