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00459A -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00459A
CN118100459A CN202410494509.XA CN202410494509A CN118100459A CN 118100459 A CN118100459 A CN 118100459A CN 202410494509 A CN202410494509 A CN 202410494509A CN 118100459 A CN118100459 A CN 118100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ic
charging
mobile phon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945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则平
舒明顺
潘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945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00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00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00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包括手机固定系统、充电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手机固定系统由拿取单元构成,其用于控制手机倾斜,使手机可以在无需手动放置的情况下与充电系统贴合,从而完成充电;储电模组用于将电能按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分配至相应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上,用于实现充电工作。本发明在比差值较小时,可以降低供电强度,实现节能效果,在比差值较大时,加大供电强度,以保证充电效果。从而提高了充电适应性,使其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无需手动控制便可既保证充电效果也降低了能耗。以此提升了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无线充电因其方便快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为了提高无线充电反应速率,其大多采用双线圈模式。
经检索,现引证公开号为CN114899954A,公开日为2022年08月12日,名为双线圈独立驱动型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的专利文献,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负载R。发射电路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并产生交变磁场。接收电路在交变磁场中感应出电压,并整流成直流电供给负载R使用。控制电路采集负载R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并将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后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对发射电路进行驱动。上述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单个无线电能逆变拓扑不能独立驱动两个线圈的问题,提高了控制自由度和功率等级。
但上述实施例仍然具有以下缺陷:
电流在整体电路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损耗,其名为磁导率,上述实施例发射电路无法根据环境温度、海拔的变化,及磁芯的耗损及时检测出磁芯的磁导率,导致电流无法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自动调整,不仅无法保证充电效果,同时也提升了能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手机固定系统、充电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
手机固定系统由拿取单元构成,其用于控制手机倾斜,使手机可以在无需手动放置的情况下与充电系统贴合,从而完成充电;
储电模组用于将电能按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分配至相应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上,用于实现充电工作;
所述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及海拔变化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同时监测储电模组输出电流及手机电池输入电流的电流监测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系统由储电模组和若干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组合构成;
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包括磁芯耦合系统,所述磁芯耦合系统由主线圈、副线圈和磁芯相互组合构成。
进一步的,环境监测机构用于实时监测充电环境的温度及海拔变化情况,温度越高,磁导率越低,充电效率越低;同时,海拔越高,磁导率也会随之降低,充电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进一步的,电流监测机构同时监测储电模组对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供电量,即一次供电量,以及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对手机电池的供电量,及二次供电量,其中,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磁芯损耗率越高,一次供电量和二次供电量的比差越高。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100: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固定系统内,手机固定系统带动手机进行角度调节,直至与充电系统发生磁吸连接;
步骤200:手机电池的电流流向最近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主线圈上,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开始给手机电池充电;
步骤300:实时监测系统监测到外部温度、海拔或是磁芯损耗率发生变化,然后向储电模组发送信号,以调整储电模组供电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
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放置框内,手机沿手机放置框倾斜角度滑落,直至手机底部落入托槽内,并与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0还包括:
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压力值相同,则表明手机位置放置正确,然后伺服马达带动手机沿转轴中轴线进行圆周运动;其中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F为第二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阈值,即:第二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压力量程为0-F;i和I均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流(无压力时输出i,最大额定压力时输出I),x为实际输出电流,其中,实际输出电流x越大,则表明压力值越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00包括:
储电模组向各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供电,当电流流经各组主线圈和副线圈供电,主线圈和副线圈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场;
电池电流流向最接近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的电磁感应场内,被该组电磁感应场感应到电流;
储电模组将交流电输送至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由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中主线圈和副线圈将电能转化为磁场,并在周围空间中激发产生的电动势,它使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产生定向移动,以此实现无线充电;其电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e是感生电动势,N是主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和,Δ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Δt是磁通变化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00还包括:
感生电动势的强度与温度及海拔高度均存在关联,当温度或海拔升高时,其感生电动势便会发生变化,所述感生电动势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r/>其中,/>r为主线圈和副线圈以及磁芯的相对磁导率,/>是穿越电磁线圈的总磁场,/>是地球背景磁场在温度和海拔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值;N为主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和,s是主线圈副线圈的截面积和;
为磁通向量和磁通变化时间之间的偏导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00还包括:
磁导率磁芯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在磁芯使用过程中,磁芯的损耗率对磁导率的影响会随之增大;磁导率在磁芯初次使用时称为最大磁导率,即:初导;
假设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强度为H;
磁感应强度B会始终小于磁场强度H,其中差值便是磁芯的损耗;在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正常工作范围内,磁感应强度B越大,铁芯损耗率越大;
假设储电模组为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供应的电量为一次电流,手机电池所接收到的为二次电流;
其中,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比值称额定电流比,用Kn表示;
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按额定电流比折算成的理论二次电流的比差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其中,f为比差值,I1为一次电流,I2为二次电流,Kn为额定电流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海拔的变化,以及实时监测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磁芯损耗率,即储电模组对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供电的一次电流和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对手机电池供电的二次电流间的比差值,及时得到电流在供电过程中的耗损率,从而可以根据耗损率及时调整供电强度,在比差值较小时,可以降低供电强度,实现节能效果,在比差值较大时,加大供电强度,以保证充电效果。从而提高了充电适应性,使其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无需手动控制便可既保证充电效果也降低了能耗。以此提升了兼容性。
2、储电模组向各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供电,当电流流经各组主线圈和副线圈供电,主线圈和副线圈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场;电池电流流向最接近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的电磁感应场内,电磁感应场感应到电流后,由储电模组关闭对其余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供电。以此实现对手机电池位置的自动检测,并保证不同型号的手机均能实现自动充电工作,以此丰富了功能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拿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中A圈内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中B圈内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拿取单元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100的流程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200的流程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线圈和副线圈工作时电磁感应场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变化走势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导率和海拔之间的变化走势图。
图中:100、固定架;200、无线充电单元;210、立板;220、储电模组;230、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40、内槽垫圈;250、压条推板;300、存取单元;310、铰座;311、转轴;320、伺服马达;330、放置底架;331、托槽;332、第二压力传感器;340、手机放置框;341、操作窗口;350、手机压条;360、滑槽;361、复位弹簧;370、滚球槽;371、通料滚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架100。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架100顶部设有无线充电单元200,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00一侧设有存取单元300,所述存取单元300和无线充电单元200活动抵触。
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00包括立板210。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立板210底部安装在固定架100上,所述立板210靠近存取单元300的一侧壁上设有储电模组220。所述储电模组220远离立板210的一侧壁上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30,所述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30的数量不少于两组,且每组所述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30均与储电模组220电性连接。所述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30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内槽垫圈240。两组所述内槽垫圈240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一组压条推板250,所述压条推板250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存取单元300包括铰座310。示例性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铰座310安装在固定架100上,且位于储电模组220远离立板210的一侧,所述铰座310上沿水平方向设有转轴311,所述转轴311一端传动连接有伺服马达320。所述转轴311上安装有放置底架330,所述放置底架330上开设有托槽331,所述托槽331内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第二压力传感器332,每组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32均与伺服马达320电性连接。所述放置底架330靠近托槽331的一侧壁边缘处安装有手机放置框340,所述手机放置框340靠近储电模组220的一侧壁为开放式结构,且所述手机放置框340远离储电模组22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操作窗口341。所述手机放置框340垂直于操作窗口341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滑槽360,所述滑槽36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上安装有复位弹簧361,所述滑块一端延伸至滑槽360外部,且安装有手机压条350,所述手机压条350与相应一组第一压力传感器活动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放置框340垂直于操作窗口341的两侧内壁上均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滚球槽370,每组所述滚球槽370内均设有一组通料滚球371。
工作原理:
装置闲置时,手机放置框340与立板210之间存在夹角,其夹角小于90°,充电时,首先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放置框340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手机会向着托槽331一侧滑落,直至手机底部进入托槽331,并完全与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332接触为止。此时,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332同时检测到手机的压力,若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332所检测到的压力值相同,则表面手机位置摆放正确,此时伺服马达320启动,并带动手机以转轴311的中轴线进行旋转。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时,则手机压条350与压条推板250相互抵触,此时伺服马达320停止工作,与此同时,手机电池也与最接近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30接触,其电流被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30所捕捉,然后储电模组220开始给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230供电,以此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充电结束后,伺服马达320带动手机复位。
在车辆形式过程中,将手机直接放置在手机放置框340内,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332检测手机是否放置正确,若正确则通过伺服马达320对手机放置框340进行位置调节,并自动进行无线充电工作,同时利用操作窗口341还可对手机进行使用。闲置时手机放置框340会远离无线充电单元200,而无线充电单元200也会处在断电状态。避免电能的浪费,同时还会降低触电风险。使用时,只需将手机简单放置在手机放置框340内,便可自动实现位置调节和无线充电。操作简单快捷,在车辆行驶中也可使用,不仅节省了电能、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还提升了自动化程度以及缩短操作时间。
基于上述技术内容,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示例性的,所述充电系统包括:
手机固定系统、充电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
具体的,手机固定系统由拿取单元构成,其用于控制手机倾斜,使手机可以在无需手动放置的情况下与充电系统贴合,从而完成充电;
具体的,所述充电系统由储电模组和若干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组合构成;
储电模组用于将电能按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分配至相应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上,用于实现充电工作;
进一步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包括磁芯耦合系统,所述磁芯耦合系统由主线圈、副线圈和磁芯相互组合构成;
在利用磁力将手机吸附后,由储电模组内的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进入各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主线圈和副线圈中,此时在主线圈和副线圈周围便会产生感应磁场,其中最接近手机电池位置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中的感应磁场感应出手机电池的电流,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便会给储电模组反馈信号,使得储电模组将交流电输入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中,并通过感应磁场传导至手机电池中,已实现无线充电功能。
具体的,所述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及海拔变化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同时监测储电模组输出电流及手机电池输入电流的电流监测机构;
环境监测机构用于实时监测充电环境的温度及海拔变化情况,温度越高,磁导率越低,充电效率越低;同时,海拔越高,磁导率也会随之降低,充电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电流监测机构同时监测储电模组对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供电量,即一次供电量,以及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对手机电池的供电量,及二次供电量,其中,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磁芯损耗率越高,一次供电量和二次供电量的比差越高。
在上述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该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方法,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S100: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固定系统内,手机固定系统带动手机进行角度调节,直至与充电系统发生磁吸连接;
S200:手机电池的电流流向最近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主线圈上,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开始给手机电池充电;
S300:实时监测系统监测到外部温度、海拔或是磁芯损耗率发生变化,然后向储电模组发送信号,以调整储电模组供电强度;
S400:充电完成,手机固定系统带动手机复位。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10: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放置框内,手机沿手机放置框倾斜角度滑落,直至手机底部落入托槽内,并与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接触;
S120: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压力值相同,则表明手机位置放置正确,然后伺服马达带动手机沿转轴中轴线进行圆周运动;其中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F为第二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阈值,即:第二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压力量程为0-F。i和I均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流(无压力时输出i,最大额定压力时输出I),x为实际输出电流,其中,实际输出电流x越大,则表明压力值越大。
进一步的,假设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感应的压力分别为P1、P2、P3,将三组压力值两两比较,只有P1=P2=P3时,才代表手机摆放正确,伺服马达才会工作。反之,代表手机未摆放端正,伺服马达则不会工作,从而避免手机电池无法对准任意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
S130:手机与各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贴合,并与其发生磁芯连接,伺服马达停止工作,手机角度调节工作完成。
示例性的,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步骤S200包括:
S210:储电模组向各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供电,当电流流经各组主线圈和副线圈供电,主线圈和副线圈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场;
S220:电池电流流向最接近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的电磁感应场内,被该组电磁感应场感应到电流;
S230:储电模组将交流电输送至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由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中主线圈和副线圈将电能转化为磁场,并在周围空间中激发产生的电动势,它使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产生定向移动,以此实现无线充电;其电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e是感生电动势,N是主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和,Δ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Δt是磁通变化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感生电动势的强度与温度及海拔高度均存在关联,当温度或海拔升高时,其感生电动势便会发生变化,所述感生电动势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r为主线圈和副线圈以及磁芯的相对磁导率,/>是穿越电磁线圈的总磁场,/>是地球背景磁场在温度和海拔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值;N为主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和,s是主线圈副线圈的截面积和;
为磁通向量和磁通变化时间之间的偏导数。
进一步的,磁导率磁芯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在磁芯使用过程中,磁芯的损耗率对磁导率的影响会随之增大。磁导率在磁芯初次使用时称为最大磁导率,即:初导。
进一步的,假设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强度为H;
优选的,磁感应强度B会始终小于磁场强度H,其中差值便是磁芯的损耗。在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正常工作范围内,磁感应强度B越大,铁芯损耗率越大。
假设储电模组为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供应的电量为一次电流,手机电池所接收到的为二次电流;
其中,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比值称额定电流比,用Kn表示。
具体的,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按额定电流比折算成的理论二次电流的比差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其中,f为比差值,I1为一次电流,I2为二次电流,Kn为额定电流比。
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海拔的变化,以及实时监测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磁芯损耗率,即储电模组对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供电的一次电流和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对手机电池供电的二次电流间的比差值,及时得到电流在供电过程中的耗损率,从而可以根据耗损率及时调整供电强度,在比差值较小时,可以降低供电强度,实现节能效果,在比差值较大时,加大供电强度,以保证充电效果。从而提高了充电适应性,使其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无需手动控制便可既保证充电效果也降低了能耗。以此提升了兼容性。
储电模组向各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供电,当电流流经各组主线圈和副线圈供电,主线圈和副线圈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场;电池电流流向最接近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的电磁感应场内,电磁感应场感应到电流后,由储电模组关闭对其余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供电。以此实现对手机电池位置的自动检测,并保证不同型号的手机均能实现自动充电工作,以此丰富了功能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固定系统、充电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
手机固定系统由拿取单元构成,其用于控制手机倾斜,使手机在无需手动放置的情况下与充电系统贴合,从而完成充电;
储电模组用于将电能按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分配至相应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上,用于实现充电工作;
所述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及海拔变化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同时监测储电模组输出电流及手机电池输入电流的电流监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由储电模组和若干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组合构成;
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包括磁芯耦合系统,所述磁芯耦合系统由主线圈、副线圈和磁芯相互组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境监测机构用于实时监测充电环境的温度及海拔变化情况,温度越高,磁导率越低,充电效率越低;同时,海拔越高,磁导率也会随之降低,充电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流监测机构同时监测储电模组对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供电量,即一次供电量,以及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对手机电池的供电量,及二次供电量,其中,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磁芯损耗率越高,一次供电量和二次供电量的比差越高。
5.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100: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固定系统内,手机固定系统带动手机进行角度调节,直至与充电系统发生磁吸连接;
步骤200:手机电池的电流流向与手机电池距离最短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的主线圈上,使得与手机电池距离最短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开始给手机电池充电;
步骤300:实时监测系统监测到外部温度、海拔或是磁芯损耗率发生变化,然后向储电模组发送信号,以调整储电模组供电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放置框内,手机沿手机放置框倾斜角度滑落,直至手机底部落入托槽内,并与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0还包括:
各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压力值相同,则表明手机位置放置正确,然后伺服马达带动手机沿转轴中轴线进行圆周运动;其中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F为第二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阈值,即:第二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压力量程为0-F;i和I均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流,x为实际输出电流,其中,实际输出电流x越大,则表明压力值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0包括:
储电模组向各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供电,当电流流经各组主线圈和副线圈供电,主线圈和副线圈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场;
电池电流流向与电池距离最短的一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内的电磁感应场内,被与电池距离最短的一组电磁感应场感应到电流;
储电模组将交流电输送至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由该组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中主线圈和副线圈将电能转化为磁场,并在周围空间中激发产生的电动势,它使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产生定向移动,以此实现无线充电;其电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e是感生电动势,N是主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和,Δ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Δt是磁通变化所需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0还包括:
感生电动势的强度与温度及海拔高度均存在关联,当温度或海拔升高时,其感生电动势便会发生变化,所述感生电动势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r/>其中,/>r为主线圈和副线圈以及磁芯的相对磁导率,/>是穿越电磁线圈的总磁场,/>是地球背景磁场在温度和海拔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值;N为主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和,s是主线圈副线圈的截面积和;
为磁通向量和磁通变化时间之间的偏导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0还包括:
磁导率磁芯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在磁芯使用过程中,磁芯的损耗率对磁导率的影响会随之增大;磁导率在磁芯初次使用时称为最大磁导率,即:初导;
假设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强度为H;
磁感应强度B会始终小于磁场强度H,其中差值便是磁芯的损耗;在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正常工作范围内,磁感应强度B越大,铁芯损耗率越大;
储电模组为磁吸式双线圈充电板供应的电量为一次电流,手机电池所接收到的为二次电流;
其中,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比值称额定电流比,用Kn表示;
具体的,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按额定电流比折算成的理论二次电流的比差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其中,f为比差值,I1为一次电流,I2为二次电流,Kn为额定电流比。
CN202410494509.XA 2024-04-24 2024-04-24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Pending CN118100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94509.XA CN118100459A (zh) 2024-04-24 2024-04-24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94509.XA CN118100459A (zh) 2024-04-24 2024-04-24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00459A true CN118100459A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5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94509.XA Pending CN118100459A (zh) 2024-04-24 2024-04-24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0045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12536A (ko) * 2010-08-02 2012-02-10 주식회사 일흥 전자기 유도방식의 무선 충전회로
CN106558895A (zh) * 2015-09-21 2017-04-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盒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CN113644711A (zh) * 2021-08-04 2021-11-12 深圳市倍力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手机无线充电用管理系统
CN116979660A (zh) * 2023-09-20 2023-10-31 深圳市首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式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17318323A (zh) * 2022-06-24 2023-12-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12536A (ko) * 2010-08-02 2012-02-10 주식회사 일흥 전자기 유도방식의 무선 충전회로
CN106558895A (zh) * 2015-09-21 2017-04-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盒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CN113644711A (zh) * 2021-08-04 2021-11-12 深圳市倍力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手机无线充电用管理系统
CN117318323A (zh) * 2022-06-24 2023-12-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116979660A (zh) * 2023-09-20 2023-10-31 深圳市首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式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555B (zh) 可互操作的ev无线充电系统
CN101572421B (zh) 无线电力充电系统
CN101771283B (zh) 充电系统
EP0788211A2 (en) A connection system and a connection method
US9254756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EP0788212A3 (en) Connection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for an electric automotive vehicle
CN201594751U (zh) 可自行启动充电程序的感应式充电系统
JP2000509955A (ja) 誘導電力バッテリ充電器
CN108068641B (zh) 车辆、车辆充电装置、车辆充电系统和对车辆充电的方法
CN102741083A (zh) 用于对车辆感应充电的包括电子辅助定位装置的系统
CN104979596B (zh) 慢速充电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环保型车辆的车载充电器
RU2666773C2 (ru) Заря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дачи питания
TW201330452A (zh) 電動車輛用充電裝置
KR20150113981A (ko) 송전 장치, 수전 장치, 차량 및 비접촉 급전 시스템
KR20180112993A (ko) 배전선로에 연계된 변압기의 부하량에 기초한 전주에 설치된 전기차 충전 장치, 전기차 충전 시스템 및 전주에 설치된 전기차 충전 장치 제어 방법
WO2009079577A2 (en) A method qf electric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a vehicle and a stationary collector
CN118100459A (zh) 一种磁吸式车载双线圈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6004485B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控制能量输出的olev系统
CN109204016A (zh) 车辆及电力传送系统
CN108306428A (zh) 基于无线充电的充电设备位置检测方法
KR20150078419A (ko)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71017A (zh) 5g智能单元门
KR20220095326A (ko) 전기차용 이동식 무선충전기 제어방법
CN21226725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9120025A (zh) 一种智能化移动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