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9089A - 墓洞建筑 - Google Patents

墓洞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9089A
CN118049089A CN202211434525.7A CN202211434525A CN118049089A CN 118049089 A CN118049089 A CN 118049089A CN 202211434525 A CN202211434525 A CN 202211434525A CN 118049089 A CN118049089 A CN 118049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mb
hole
building
hole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45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4345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90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9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9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en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墓洞建筑。墓洞建筑包括:建筑本体、主墓洞及若干层墓穴,所述建筑本体的横截面自下向上变小;所述主墓洞自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面向内延伸;若干层所述墓穴自下向上顺次排列,所述建筑本体的岩土向下挖设所述墓穴,挖设所述墓穴的岩土向下均延伸至地面。通过在建筑本体内设置主墓洞,并在主墓洞内设置若干层自下向上排列的墓穴,从而可以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通过利用建筑本体的岩土挖出墓穴,并且墓穴下方的岩土可以向下延伸至地面,从而可以使墓穴中的逝者入土为安,更加符合传统文化,便于被大众接受,也便于推广使用。墓洞建筑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更加符合传统文化。

Description

墓洞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殡葬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墓洞建筑。
背景技术
殡葬及祭祀文化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每个时代人文思想、艺术风格、宗教信仰、社会心理与伦理道德等精神文明与科学水平、建筑形式等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
目前,已经出现塔楼式墓葬建筑,塔楼式墓葬建筑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但是,塔楼式墓葬建筑中的墓穴通常处于高空,远离土地,难以满足逝者入土为安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塔楼式墓葬建筑中的墓穴远离土地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墓洞建筑。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墓洞建筑,所述墓洞建筑包括:建筑本体、主墓洞及若干层墓穴,所述建筑本体的横截面自下向上变小;所述主墓洞自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面向内延伸;若干层所述墓穴自下向上顺次排列,所述建筑本体的岩土向下挖设所述墓穴,挖设所述墓穴的岩土向下均延伸至地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建筑本体内设置主墓洞,并在主墓洞内设置若干层自下向上排列的墓穴,从而可以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通过利用建筑本体的岩土挖出墓穴,并且墓穴下方的岩土可以向下延伸至地面,从而可以使墓穴中的逝者入土为安,更加符合传统文化,便于被大众接受,也便于推广使用。墓洞建筑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更加符合传统文化。
较佳地,所述墓穴沿所述主墓洞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K,上层的所述墓穴与所述主墓洞的对称面的距离为A,紧邻的下层所述墓穴的对称面的距离为B,其中,A≥K+B。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A≥K+B,从而可以避免上层墓穴内的逝者在高度上压在下次墓穴的逝者上方,也可以保证不同层的墓穴均能向下延伸至地面。
较佳地,所述墓洞建筑还包括若干子墓洞,所述子墓洞与所述墓穴一一相应设置,所述主墓洞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子墓洞。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子墓洞可以为墓穴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便于祭奠逝者,也可以减少不同墓穴之间的不利影响。
较佳地,每层均包括多个所述子墓洞,同一层的多个所述子墓洞通过公共通道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公共通道连通多个子墓洞,便于达到相应的子墓洞。
较佳地,每个所述子墓洞内均设有追思区,所述追思区自所述子墓洞的洞口延伸至所述墓穴。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追思区设置在子墓洞内,可以使追思者处于相对独立的空间,能够保证追思者的隐私,也可以减少不同追思者之间的不利影响。
较佳地,每个所述子墓洞内均设有墓碑,所述墓碑设于所述墓穴的中间位置,所述墓碑与所述子墓洞的侧壁之间形成祭台。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墓碑便于显示逝者的个人信息,可以避免逝者信息丢失。墓碑与子墓洞之间设置祭台,布局更加合理,也可以减少子墓洞的进深,还可以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
较佳地,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通风采光井,所述通风采光井自所述主墓洞的底部向上伸出所述建筑本体。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风采光井可以满足墓洞建筑的通风、采光的需求。
较佳地,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雕塑台,所述雕塑台设于所述通风采光井的下方。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雕塑台设于通风采光井的下方,可以充分利用主墓洞内的空间资源,也可以营造出安静祥和的纪念氛围。
较佳地,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楼梯,所述楼梯用于到达各层所述墓穴,所述楼梯设于所述主墓洞的入口处;
和/或,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电梯,所述电梯用于到达各层所述墓穴,所述电梯设于所述主墓洞的入口处。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楼梯、电梯设置在主墓洞的入口处,可以更加快速地到达相应的子墓洞,可以减少人流交汇,可以提高主墓洞内的交通效率。
较佳地,所述墓洞建筑包括多个所述主墓洞,多个所述主墓洞间隔设于所述建筑本体内。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墓洞建筑通过在一个建筑本体内设置多个主墓洞,并在每个主墓洞内均设置若干层墓穴,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建筑本体内设置主墓洞,并在主墓洞内设置若干层自下向上排列的墓穴,从而可以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通过利用建筑本体的岩土挖出墓穴,并且墓穴下方的岩土可以向下延伸至地面,从而可以使墓穴中的逝者入土为安,更加符合传统文化,便于被大众接受,也便于推广使用。墓洞建筑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更加符合传统文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墓洞建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墓洞建筑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墓洞建筑中主墓洞的洞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墓洞建筑横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墓洞建筑纵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墓洞建筑水平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墓洞建筑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墓洞建筑局部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墓洞建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墓洞建筑100
建筑本体11
主墓洞12
公共通道13
通风采光井14
雕塑台15
楼梯16
电梯17
子墓洞21
墓穴22
追思区23
墓碑24
祭台25
对称面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实施例的范围之中。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墓洞建筑100。墓洞建筑100包括:建筑本体11、主墓洞12及若干层墓穴22,建筑本体11的横截面自下向上变小;主墓洞12自建筑本体11的外侧面向内延伸;若干层墓穴22自下向上顺次排列,建筑本体11的岩土向下挖设墓穴22,挖设墓穴22的岩土向下均延伸至地面。通过在建筑本体11内设置主墓洞12,并在主墓洞12内设置若干层自下向上排列的墓穴22,从而可以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通过利用建筑本体11的岩土挖出墓穴22,并且墓穴22下方的岩土可以向下延伸至地面,从而可以使墓穴22中的逝者入土为安,更加符合传统文化,便于被大众接受,也便于推广使用。墓洞建筑100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更加符合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建筑本体11可以选择自然形成的山体、山丘等,也可以选择人工建造的地面凸起物。建筑本体11的材质具体可以包括岩土、黏土、沙土等自然土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就是说主墓洞12的侧壁的材质可以包括岩土、黏土、沙土等自然土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主墓洞12的截面整体可以为倒置的U形。多层墓穴22自下向上顺次设置在主墓洞12的两侧壁。
如图2及7所示,墓穴22沿主墓洞1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K,上层的墓穴22与主墓洞12的对称面30的距离为A,紧邻的下层墓穴22的对称面30的距离为B,其中,A≥K+B。通过设置A≥K+B,从而可以避免上层墓穴22内的逝者在高度上压在下次墓穴22的逝者上方,也可以保证不同层的墓穴22均能向下延伸至地面。在图中,主墓洞12相对于对称面30可以采用对称布置。对称面30也可以理解为主墓洞12在宽度方向的中间面。自下向上,每层墓穴22与对称面30的距离变大。
墓洞建筑100还包括若干子墓洞21,子墓洞21与墓穴22一一相应设置,主墓洞12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子墓洞21。子墓洞21可以为墓穴22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便于祭奠逝者,也可以减少不同墓穴22之间的不利影响。
多层子墓洞21形成退台式结构,退台式的子墓洞21位于主墓洞12的侧壁。
每层均包括多个子墓洞21,同一层的多个子墓洞21通过公共通道13相连通。公共通道13连通多个子墓洞21,便于达到相应的子墓洞21。公共通道13的外侧面还可以设置栏杆。
每个子墓洞21内均设有追思区23,追思区23自子墓洞21的洞口延伸至墓穴22。追思区23设置在子墓洞21内,可以使追思者处于相对独立的空间,能够保证追思者的隐私,也可以减少不同追思者之间的不利影响。
每个子墓洞21内均设有墓碑24,墓碑24设于墓穴22的中间位置,墓碑24与子墓洞21的侧壁之间形成祭台25。墓碑24便于显示逝者的个人信息,可以避免逝者信息丢失。墓碑24与子墓洞21之间设置祭台25,布局更加合理,也可以减少子墓洞21的进深,还可以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
墓洞建筑100还设有通风采光井14,通风采光井14自主墓洞12的底部向上伸出建筑本体11。通风采光井14可以满足墓洞建筑100的通风、采光的需求。
墓洞建筑100还设有雕塑台15,雕塑台15设于通风采光井14的下方。雕塑台15设于通风采光井14的下方,可以充分利用主墓洞12内的空间资源,也可以营造出安静祥和的纪念氛围。
墓洞建筑100还设有楼梯16,楼梯16用于到达各层墓穴22,楼梯16设于主墓洞12的入口处。墓洞建筑100还设有电梯17,电梯17用于到达各层墓穴22,电梯17设于主墓洞12的入口处。楼梯16、电梯17设置在主墓洞12的入口处,可以更加快速地到达相应的子墓洞21,可以减少人流交汇,可以提高主墓洞12内的交通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主墓洞12的洞口还可以设置大门。大门可以提高主墓洞12内部的安全性。
墓洞建筑100节约土地,基本不占建设用地指标,墓洞建筑100内的每一个墓穴22都直接与岩土直接相接,符合大众殡葬文化习俗。上下层的墓穴22不采用垂直布设,可以保证每一个墓穴22均直接坐落于岩土上。
在图7及图8中,图中主墓洞12单侧设置3层子墓洞21,每层子墓洞21均可以通过公共通道13相连通,每个子墓洞21均可以设置墓穴22、墓碑24、追思区23、祭台25等。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主墓洞12数量设置的子墓洞21的层数也可以为其他值。
如图9所示,墓洞建筑100包括多个主墓洞12,多个主墓洞12间隔设于建筑本体11内。墓洞建筑100通过在一个建筑本体11内设置多个主墓洞12,并在每个主墓洞12内均设置若干层墓穴22,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在图9中,图中显示了一个建筑本体11内设置3个主墓洞12,每个主墓洞12内均可以设置多层子墓洞21,每个子墓洞21内均可以设置墓穴22、墓碑24、追思区23、祭台25等,每层子墓洞21也可以设置公共通道13。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建筑本体11内设置的主墓洞12数量也可以为其他值。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墓洞建筑包括:
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横截面自下向上变小;
主墓洞,所述主墓洞自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面向内延伸;
若干层墓穴,若干层所述墓穴自下向上顺次排列,所述建筑本体的岩土向下挖设所述墓穴,挖设所述墓穴的岩土向下均延伸至地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墓穴沿所述主墓洞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K,上层的所述墓穴与所述主墓洞的对称面的距离为A,紧邻的下层所述墓穴的对称面的距离为B,其中,A≥K+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墓洞建筑还包括若干子墓洞,所述子墓洞与所述墓穴一一相应设置,所述主墓洞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子墓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每层均包括多个所述子墓洞,同一层的多个所述子墓洞通过公共通道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墓洞内均设有追思区,所述追思区自所述子墓洞的洞口延伸至所述墓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墓洞内均设有墓碑,所述墓碑设于所述墓穴的中间位置,所述墓碑与所述子墓洞的侧壁之间形成祭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通风采光井,所述通风采光井自所述主墓洞的底部向上伸出所述建筑本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雕塑台,所述雕塑台设于所述通风采光井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楼梯,所述楼梯用于到达各层所述墓穴,所述楼梯设于所述主墓洞的入口处;
和/或,所述墓洞建筑还设有电梯,所述电梯用于到达各层所述墓穴,所述电梯设于所述主墓洞的入口处。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墓洞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墓洞建筑包括多个所述主墓洞,多个所述主墓洞间隔设于所述建筑本体内。
CN202211434525.7A 2022-11-16 2022-11-16 墓洞建筑 Pending CN118049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4525.7A CN118049089A (zh) 2022-11-16 2022-11-16 墓洞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4525.7A CN118049089A (zh) 2022-11-16 2022-11-16 墓洞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9089A true CN118049089A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4525.7A Pending CN118049089A (zh) 2022-11-16 2022-11-16 墓洞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90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203932A1 (ja) 多層階構造の霊苑
CN118049089A (zh) 墓洞建筑
JP3184381U (ja) 古墳型墓地及び地下階式墓地
CN211007891U (zh) 一种双层塔台式陵寝
CN202007568U (zh) 公墓楼
CN102704737B (zh) 一种生态地下陵园
CN202578118U (zh) 公众祭祀墓园楼
CN205422126U (zh) 升降式墓葬系统
CN202645115U (zh) 楼塔碑万国公墓
CN201158960Y (zh) 地下楼宇式陵园
CN202090677U (zh) 电梯碑塔
CN112459600A (zh) 一种双层塔台式陵寝
CN201786073U (zh) 一种防火节地式陵园
CN2801978Y (zh) 公墓楼
CN219387430U (zh) 一种绿色生态的地下公共陵园
KR200186936Y1 (ko) 다층 납골묘
CN214463118U (zh) 基建墓地
JPH0324945B2 (zh)
KR200356617Y1 (ko) 가옥형 납골묘
CN1226520C (zh) 塔式公墓
CN202090679U (zh) 陵园碑塔
CN211647550U (zh) 一种用于墓葬的建筑
CN102661078B (zh) 公墓楼
CN105756403B (zh) 升降式墓葬的方法及墓葬系统
CN103147619A (zh) 一种地下阵列式土墓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